西安铁路枢纽能力状况及扩能建议
新丰镇站能力补强方案研究

新丰镇站能力补强方案研究张鹏;赵鹏【摘要】结合西安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对新丰镇站现状、作业量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外加强协调和对内进行补强的扩能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安铁路枢纽规划布局和货运量,研究新丰镇站能力补强方案,提出实施上行系统Ⅱ、Ⅳ、Ⅵ场预留20条股道工程建设方案和上行到达场(Ⅱ场)西咽喉接车进路改造方案,以提高新丰镇站的作业能力.【期刊名称】《铁道货运》【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6页(P36-41)【关键词】西安铁路枢纽;新丰镇站;能力补强;方案【作者】张鹏;赵鹏【作者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线路运输处,陕西西安 710043;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线路运输处,陕西西安 710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2.161 西安铁路枢纽概况1.1 枢纽概况西安铁路枢纽连接的干线铁路有陇海线、包西线、西康线、宁西线和在建的西平线等。
西安铁路枢纽内现有各类车站 42 个,其中新丰镇为编组站,西安西为有一定解编能力的货运站,西安、西安北为客运站,新筑为集装箱中心站,西安南为辅助客运站,其余均为中间站、越行站或会让站。
1.2 枢纽总图规划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结合枢纽新线引入,对西安枢纽总图进行了调整,西安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如图1 所示。
调整后的枢纽总图规划方案如下。
(1)枢纽格局。
随着陇海客运专线、西成、大西客运专线、西平线、西银线,以及相关线路增建二线的建成,逐步形成为衔接 4 条客运专线、8 条干线、1 条支线、6 条城际铁路的大型环形铁路枢纽。
(2)客运系统。
新建西安北站、阿房宫站、新西安南站,扩建西安站及纺织城站,形成“三主两辅”客运站布局。
西安、西安北、新西安南站为主要客运站,阿房宫、纺织城站为辅助客运站。
(3)解编系统。
新丰镇为双向三级七场站型编组站,在零口设直通场。
西安东改建为客运机车车辆基地。
大遗址间的西安火车站枢纽城市设计探析

大遗址间的西安火车站枢纽城市设计探析韩超【摘要】旨在以大遗址保护区周边的特殊用地条件下的大型铁路综合枢纽周边的城市设计解析过程及设计理念的分析解读,探析该种类型的枢纽周边城市设计的方法研究.通过对西安火车站枢纽周边现状及功能需求的分析和规划策略的探讨,针对西安火车站枢纽位于两大历史遗址间的这一独特的城市空间特征,从枢纽设计的总体布局入手,结合枢纽的交通设施布置和城市道路交通的枢纽,利用城市场所及文脉的空间解析,将唐明两大历史轴线进行推演重塑,并进行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分析、建筑限高及风貌保护、建筑色彩控制设计等多方面的研究.实现了西安火车站枢纽区域用地的高度融合和功能的立体分层,塑造了一个现代与传统相呼应、景观与功能交相辉映的城市片区.【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8(062)012【总页数】8页(P141-148)【关键词】综合交通枢纽;西安火车站;大明宫遗址;明城墙遗址;风貌控制【作者】韩超【作者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115;U121西安火车站建成于20世纪30年代,90年代完成第一次扩建并使用至今,目前年客运量达到2680万人次,是西安市规划“三主两辅”铁路客运枢纽布局的“三主”之一[1]。
随着西安铁路枢纽地位的提升和铁路客流的逐年增加,现有枢纽设施已无法满足客运需求,西安站将实施新一轮改扩建,新建北站房和高架候车室,站房规模由2.8万m2扩大至8万m2。
而西安站位于大明宫国家遗址与明城墙国家遗址之间,北靠大明宫丹凤门,南临明城墙尚德门。
新建北站房与大明宫丹凤门之间距离仅160 m,空间有限,用地狭长,枢纽规划与大遗址保护实际存在一定的冲突,如何在充分满足枢纽交通功能的同时,将大遗址保护与现代枢纽有机结合,体现西安城市风貌特色,是规划成败的关键[2]。
1 西安火车站枢纽周边现状1.1 西安火车站枢纽周边遗址现状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分为既有火车站改造和新建高架候车室及北站房。
西安高铁规划

西安高铁规划随着我国高铁网的不断扩大和完善,西安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的重要城市,也成为高铁网规划的重要节点之一。
下面,我将就西安高铁规划展开阐述。
首先,西安高铁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西安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而高铁的到来,将使得西安这座古城更加便捷、快速地与其他城市相连,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高铁也可以加快西安与其他城市的人员往来,促进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交流。
其次,西安高铁规划应该注重连接国内其他重要城市。
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应该与其他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城市相连。
目前,西安已经有了连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高铁线路,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增加更多的高铁线路,以实现西安与全国各地的快速联系。
比如,西安与成都之间的高铁规划,将使得两个重要城市之间的往来更加方便,也能进一步拉近两地的经济联系和民众的生活关系。
此外,西安高铁规划应该注重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起点城市,西安是沿线重要的交通枢纽。
因此,西安高铁规划应该与“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开通直达中亚、欧洲等地的高铁线路,进一步推动各方之间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
这不仅将有利于西安的经济发展,也符合国家的战略需求。
最后,西安高铁规划还应该注重周边城市的连接。
西安周边有许多重要城市,比如宝鸡、渭南、咸阳等,这些城市也应该与西安形成便捷的高铁交通网络。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促进西安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也能提升整个西北地区的交通便利性。
总之,西安高铁规划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推进高铁规划的过程中,应注重与其他城市的联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
相信随着更多高铁线路的开通,西安将成为连接中西部地区与其他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为西安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注入新的活力。
铁路提质增效的建议和措施

铁路提质增效的建议和措施铁路提质增效是指通过优化管理和运营方式,以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并改善服务质量。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措施。
1. 强化技术创新:加强对铁路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负载能力,减少故障和事故率。
同时,引入智能化系统,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2. 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合理调整车辆和线路的需求与供给,平衡各地区的运输需求。
同时,加强车辆和线路的维护管理,减少故障停运时间。
3. 服务优化:改善旅客和货物运输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例如,提供在线购票、自助取票、舒适的候车环境等一系列便捷的服务措施。
4. 加大投入:增加对铁路建设和发展的投资力度,扩大运输能力和覆盖范围。
同时,注重绿色环保,推动能源节约和减少排放。
5. 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铁路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同时,优化人员配置,减少人力资源浪费。
6.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铁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通过发展智能化的调度系统,提高运输效益和运输安全。
7. 加强合作交流:与国内外铁路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借鉴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
通过合作,推动铁路行业的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8. 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价格策略和优质服务,提高铁路运输的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客户选择铁路运输。
同时,与其他运输方式协同发展,实现多式联运。
9. 改善监管机制:加强对铁路运输的监管,定期评估运营绩效并进行优化调整。
同时加大对不规范经营和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保障市场秩序。
10. 完善安全保障措施:加强对铁路运输安全的管理和监控,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确保旅客和货物安全。
通过以上建议和措施,铁路可以提升管理和运营水平,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提质增效。
这不仅有助于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需求的增长,也提升了整个交通运输体系的效能。
对西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发展的分析

对西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发展的分析
丁亮
【期刊名称】《铁道经济研究》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西安铁路客运系统由于长期未与引入枢纽相关线路同步改造,能力严重不足,制约了西安乃至路网相关线路旅客运输的发展.目前扩能改造迫在眉睫,但改造方案不仅是某个点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用长远的眼光分析,准确定位,从路网点线协调和现代化城市对旅客运输的需求,系统策划客运发展思路,逐步实施.
【总页数】3页(P20-22)
【作者】丁亮
【作者单位】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北京,10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93
【相关文献】
1.西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规划研究 [J], 王孔雀
2.西安铁路枢纽快速铁路客运环线规划方案研究 [J], 黄树华
3.西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研究 [J], 李鹏斌
4.铁路客运专线引入西安枢纽方案设计 [J], 高岚
5.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组织分析研究——以盐城市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为例 [J], 闫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安北站位置环境调研报告

西安北站位置环境调研报告西安北站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北部,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铁路交通枢纽。
本报告将对西安北站的位置环境进行调研和分析。
一、地理位置西安北站地理坐标为北纬34度24分,东经109度04分,位于关中平原上。
周边地理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遗产,如兵马俑、华清池等,吸引着大量游客。
同时,西安北站距离西安市中心约12公里,交通便利,方便乘客前往市区。
二、交通条件1.道路交通:西安北站周边有多条主要道路,包括环城高速公路和西安璧山高速公路,方便乘客驾车进出。
此外,周边还有公交车站点,为乘客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2.铁路交通:作为铁路交通枢纽,西安北站连接了多条重要铁路干线,包括西成铁路、陇海铁路、西咸新区铁路等,方便乘客到达不同的目的地。
此外,西安北站还是高铁的始发站和终点站,为高铁乘客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条件。
三、环境特点1.周边社区:西安北站周边有多个社区和居民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活配套设施,如购物中心、餐饮场所、医疗机构等。
乘客在出行过程中可以享受到便利的生活服务。
2.景观环境:西安北站周边的景观环境较为良好,街道整洁、绿化覆盖率较高,大量的花草树木点缀其间,为乘客提供了一个宜人的出行环境。
此外,周边还有一些公园和休闲场所可供游客和乘客休闲娱乐。
3.商业配套:西安北站附近有大型商业综合体和购物中心,提供各类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
乘客在候车或出行之余可以享受到丰富多样的商业配套服务。
4.安全保障:西安北站周边有较好的治安环境和安全保障体系,警务设施齐全,保安力量充足,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维护。
综上所述,西安北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周边环境特点突出。
通过本次调研发现,西安北站在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的同时,也为乘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和生活配套设施,为乘客的旅途增添了更多的便利和舒适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周边环境的建设和管理,提升西安北站区域的整体品质和服务水平,为乘客创造更好的出行体验。
西安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思考与建议

西安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思考与建议(一)交通建设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交通体系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城市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准。
目前,西安的交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道路拥堵问题需解决。
目前,西安城市快速路建设已初显成效,但交通拥堵问题仍然存在。
因此,需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通,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
第二,公共交通网络需要完善。
目前,西安地铁网络仍在建设中,不同地区之间的居民出行较为不便。
因此,需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增加公共交通线路及其频次,便利市民出行。
第三,绿色出行需推广。
近年来,共享单车等新型交通方式在西安得到普及,有利于环保,但仍需完善其服务管理,确保安全与便利。
(二)公共服务作为国际化城市,西安需要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以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因此在以下两个方面需加强:第一,公共设施需完善。
公共设施的完善包括公园、公共厕所、景区等,这些公共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安的公共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游客和市民的需求未得到充分满足,因此需要加大对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
第二,智能化服务需推广。
目前,西安的公共服务机构和设施还不够智能化。
推广智能化服务技术,如自助式机器人服务、智能客服等,可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服务市民和游客。
(三)城市形象一个城市的形象往往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和吸引力。
西安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遗产,但现实中城市形象却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城市环境需改善。
目前,西安城市环境存在垃圾乱堆放、公共区域卫生不够好等问题,影响了城市形象。
因此,需加强城市环境整治,提高城市形象和品质。
第二,城市景观需要创新。
除了历史文化遗产外,也需要开发新的城市景点,涵盖现代时尚和创新元素,以满足年轻游客的需求,提升城市吸引力。
(四)国际交流国际交流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
西安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国际交流:第一,加强国际合作。
可以与国内外的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动西安的发展和创新,以推动西安成为世界级城市的目标。
西安铁路枢纽新建北环线建设纪实

前言西安铁路枢纽新建北环I级双线电气化铁路东起新丰镇5002号道岔基本轨缝,西至茂陵站1号岔尖,左线全长61.740km(右线长61.635km),为连接西康、陇海线,另设临潼北至行者、张家村至窑村两条联络线。
全线新建车站一个-新筑车站;新建线路所3个-长条村线路所、行者线路所、张家村辅助所;既有车站改建6个-新丰镇、萧家村、长陵、茂陵、临潼北和窑村。
站前主要工程有:特大桥7座(其中北环正线双线桥6座,左线全长13.88km,粉铺村特大桥右线绕行1.120km,右线全长13.59km;行者至临潼北联络线单线桥1座,长1.588km),中桥12座(其中有新增框架中桥7座)全长616m,跨线桥(含渡槽、管桥)23座,小桥涵共计232座(其中北环线222座,两条联络线10座);填方路基27.13km,挖方路基7.3km,与咸铜线并线(含萧家村、长陵两个站场)增建二线段12.81km,全线土方数量共计539万立方(其中填方359万立方,挖方131万立方,改良土46.7万立方,渗水土2.4万立方);正线铺轨115.837km,站线铺轨19.661km,铺道岔106组。
全线特殊工程有:西阎特大桥、西兰路特大桥各有一孔48m系杆拱;三郎村渭河特大桥有(40+64+40)m连续梁一联,64m简支箱梁2×20孔、32m简支箱梁2×4孔;西兰路特大桥另有(32+48+32)m连续梁一联;粉铺村特大桥有56m简支箱梁2×2孔;梁村中桥2-48m连续刚构加劲拱;填方路基有新工艺加筋土路肩挡土墙(坡度1: 0.1)1064.37m,加筋土路堤“L”板型4262.75m(其中1:1坡度1221.75m,1:0.75坡度3041m)。
站后主要工程有:电气化新建牵引变电所一座,分区所2座,新建牵引供电远动系统,架设接触网213.34条公里,架设回流线139.1条公里;电力工程架设高压架空线路16.1km,敷设高压电缆线路8.4km;信号工程计算机联锁5站,6502电气集中2站,自动闭塞63.6km,各站新设T D S与微机监测二合一设备,闭塞方式为双线单方向四显示自动闭塞;通信敷设各种光缆231.97km,安装通信设备211台架(套);车辆方面新设红外线探测设备4套,车号地面识别系统(含cps)3套;房建方面全线新增生产房屋总面积为7243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