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铁路枢纽规划图

合集下载

西安城北公路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概念规划2018年2月26日

西安城北公路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概念规划2018年2月26日
ECADI
功能定位
1 打造高铁新城创新型的集约化绿色生态综合交通枢纽 成为服务大西北乃至全国的骨干工程
2 卓越的城市中心商务地区 成为大西安的活力核心,辐射大西北
3 打造个性鲜明的地区形象 成为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大西安的都市名片
规划效果图
规规划划效效果果图图
规划效果图
ECADI
规划效果图
ECADI
更是打造一体衔接“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ECADI
02 周边情况
ECADI
区域规划
西安北客站区 域位于西安市绕城高 速以北的中轴线上, 外围道路交通已经完 成。地铁2号线自南 向北穿过北客站,规 划的地铁4号线、14 号线从东西向穿过北 客站北广场。规划考 虑设置一条连接北客 站与西咸新区的有轨 电车或云轨。
均为12万人次)。
(3)长途巴士客站 布局于铁路客站与机场之间,发车能 力为800班次/日,远期年旅客发送量 达500万人次,日均2.5万人次,高峰
日达3.6万人次/日,占地约9公顷。。
(6)地面公共交通 规划在铁路客站东、西两个 广场共设总数不少于30条的 公共汽车路线和日客运量2.5
万人次的长途高速巴士站
03 功能与流线
ECADI
功能一览表
济南西站 单侧高架,右侧下客
西安高铁北站综合交通枢纽
公路客运
旅游集散
物流快运
行政服务
商业开发
公中汽小 路转车件 客换租快 运乘赁运
旅 游 客 运
接 待 咨 询
城 市 会 客 厅
发 布 展 示
航邮公城 空政铁市 货快快配 物件件送 中中中分 转转转拨
交旅
通 应 急 指
出 租 车

浅谈西安枢纽北环铁路平立交道设计

浅谈西安枢纽北环铁路平立交道设计

浅谈西安枢纽北环铁路平立交道设计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吕海军摘要:西安铁路枢纽新建北环线工程东起于陇海铁路新丰镇编组站,向西从北侧绕经陕西省西安市、咸阳市城区,西至茂陵车站接入陇海线。

该工程建成后,西安枢纽初步形成准环形混合型枢纽,枢纽内陇海线(新丰镇~茂陵)基本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客内货外的运输格局。

该工程正线长度63.95km,配套联络线2条4.83km,途径西安、咸阳市区,共设各级道路交叉179处,其主要特点是既有新建铁路,又有增建第二线区段,工程类型多;道路密度、等级均高。

通过对该项目的总结,提出平原地区铁路平立交道勘测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铁路平立交道设计1项目的基本特征1.1沿线地形、地貌项目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渭河两岸的一、二、三级阶地上,地形平坦开阔,局部有起伏,但相对高差不大,海拔在360m~440m之间。

线路行经西安、咸阳两市市区或近郊,属陕西省经济较发达地区,居民点、厂矿企业星罗棋布,各种等级道路交错纵横,交通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

1.2既有道路现状区内道路的基本特点是密度大、标准高。

全线179处交叉,平均每公里达3处。

交叉道路中城市道路10条,高等级公路4条,国道(现状为二级公路)2条,省道(现状为三级公路)4条。

与其它项目或地区相比,县级以下道路普遍路面宽、纵坡小、路面标准高,路面硬化的道路占85%左右。

1.3北环铁路的设计1.3.1主要技术标准铁道部批复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铁路等级:I级;正线数目:双线;限制坡度:6‰;最小曲线半径:一般1200m,困难800m;货物列车速度不超过120km/h;牵引种类:电力;机车类型:SS3;牵引质量: 4000t;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3线路纵断面设计与既有铁路接轨及并行地段,线路设计高程受既有铁路高程的控制;新建地段,线路设计高程受铁路及道路交叉高度、河流洪水位控制;大型车站及两端线路,线路设计高程根据地形条件、工程类型综合比选确定。

西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规划研究

西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规划研究

西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规划研究王孔雀【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调整,西安铁路枢纽新增了西安成都、西安太原客运专线、西安至银川铁路及关中城际铁路引入,客流量增长较大,原枢纽总图规划的"两主一辅"客运站布局已不能适应新线引入和客流量大幅增长的需要,需研究调整客运站布局及规模;既有西安站和在建的西安北站分别位于城市中心和北侧,在城市南侧规划的新线引入枢纽困难.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新线引入枢纽方案,研究在城市南侧新建一处客运站,形成南、中、北三处主要客运站,同时在城市东、西部各规划预留一处辅助客运站,最终形成"三主两辅"的客运系统布局.【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09(000)008【总页数】4页(P29-32)【关键词】铁路枢纽;客运站;规划【作者】王孔雀【作者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710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1根据铁路中长期规划调整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西安成都、西安太原客运专线、西安银川铁路及关中城际铁路规划引入西安枢纽,西安枢纽是全国性客运中心之一,其在路网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原枢纽总图规划的客运系统已不能满足需要,需研究调整客运站规模及布局。

1 西安铁路枢纽既有概况及新线引入规划1.1 枢纽既有铁路概况西安枢纽现为衔接陇海、包西、侯西、西康、宁西、咸铜线和西户支线7条铁路以及货运北环线的大型环形枢纽。

除陇海线和枢纽北环线为双线电气化,西康、宁西线为单线电气化铁路外,其余为单线内燃牵引铁路。

枢纽范围东起陇海线渭南站,西至茂陵站,东西长约92 km,南至西康线长安站,北抵包西、侯西线钟家村站和咸铜线八里店站,南北宽约90 km。

枢纽范围内现有车站39处,其中西安为客运站,新丰镇、西安东为编组站,西安西为货运站,其余均为中间站。

西安站为枢纽主要客运站,现有站台5座,客车到发线9条。

西安北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

西安北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

西安北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文章编号:1003—1421(2011)06—0041—05中图分类号:U291.7+1;U291.7+5文献标识码:B西安北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罗旭东(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线路运输处,陕西西安710043)摘要:随着西成,大西客运专线,西银铁路,关中城际铁路等引入西安枢纽,西安北站在规划区内将形成集高速铁路客运,城市轨道交通,中长途公路客运,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社会车辆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在西安北站按一站三场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重点对各场间客车疏解线,站区规划,区域交通和站房及交通流线设计等进行了规划方案研究.关键词:铁路;西安北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日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西安一成I1.-K.都,大同一西安客运专线,西安一银川铁路和关中城际铁路规划引入西安枢纽,西安北站为枢纽规划的”三主两辅”客运站的主要客运站,办理陇海东西方向,太原,银川,延安方向动车组列车及北部部分城际列车作业,按一站三场设计,各场间设客车疏解线,同时研究了站房与地下通道,城市轨道交通,周边城市道路,中长途公路客运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规划方案.1西安枢纽规划及西安北站概况1.1西安枢纽规划目前,西安枢纽是衔接陇海及货运北环线,郑西,包西,侯西,西康,宁西,成铜线和西户支线8条铁路的大型准环形铁路枢纽.随着西成,大西客运专线,西银铁路,关中城际铁路等引入西安枢纽,将形成衔接8条普速线路,4条客运专线,6条城际铁路的特大型环形铁路枢纽,如图1所示.黜It’r~,E期一第33卷第6期一西安北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罗旭东图1西安枢纽总布置示意图1.2西安北站概况西安北站位于西安城市中轴未央路,机场高速二号线,城市三环路及绕城高速公路交通枢纽衔接处,距西安市中心钟楼12km,距成阳市中心21 km,东距西铜公路1km,西距机场二号线1km,南距绕城高速路1.5km,距规划的行政中心3km; 并与在建的地铁2号线及规划的地铁4号线相连, 交通便利.西安北站建成后,在规划区内将形成集高速铁路客运,城市轨道交通,中长途公路客运,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社会车辆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2西安北站场站方案研究2.1西安枢纽总运量2010年,西安枢纽旅客发送量2990万人,随着徐兰,西成,大西客运专线,西银铁路,关中城际铁路等项目引入西安枢纽,西部铁路网进一步强化和扩展,预测西安枢纽2020年,2030年旅客发送量分别为10440]~人,169107j人.2.2西安枢纽客运站分工及作业量根据枢纽各客运站位置及衔接线路,按照”客内货外,客货分线,布局合理,近远结合”的原则,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处理好客运专线,城际铁路,普速列车与城市交通的衔接,方便旅客出行.按照分工,西安北站近,远期旅客发送量分别为6870万人,8260万人,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为18000 人.西安枢纽客运站分工及作业量如下.(1)近期2020年(两主两辅):西安北站旅客列车425对/d(动车组列车295对/d,城际列车130对/d),选用规模为18台34线;西安站旅客列车128 对/d(动车组列车60对/d,普速列车68对/d),选用规模为8台14线;阿房宫站旅客列车25对/d(动车zr~,E6期西安北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罗旭东组列车5对/d,城际列车20对/d),选用规模为6台10线.(2)远期2030年(三主两辅):西安北站旅客列车522对/d(动车组列车362对/d,城际列车160对/d)选用规模为18台34线;西安站旅客列车162对/d(动车组列车80对/d,普速列车82对/d), 选用规模为8台14线;阿房宫站旅客列车27对/d(动车组列车7对/d,城际列车20对/d),选用规模为6台10线;新西安南站旅客列车273对/d(动车组列车58对/d,城际列车215对/d),选用规模为14台27线.2.3西安北站场站设计方案2.3.1推荐方案情况根据路网构成和枢纽客运站分工,西安北站需要同时考虑郑西,西宝兰,西成,大西客运专线和西银铁路,关中城际铁路引入,规划阶段研究了一站两场及一站三场两个方案.经综合分析,一站三场方案虽然对城市规划道路影响较大,改移漕运明渠较多,但具有同时接发旅客列车,不影响区间通过能力,咽喉交叉干扰小,便于运输组织;各场分工明确,站房按各场划分候车区,便于旅客候车;不产生废弃工程等优点,因此推荐一站三场方案, 如图2所示.一站三场方案郑西,西宝兰客运专线共用一场,西成,大西客运专线共用一场,西银,关中城际铁路共用一场.站场按18台34线设计,其中郑西一西宝兰场8台15线;西成一大西场6台12线, 西银一城际场4台7线.车场西端设动车走行线4 条,立交疏解后与动车运用所连通.同时,西端设成都至郑州方向上行客车疏解线;东端分别设银川至郑州方向上行客车疏解线,郑州至成都,银川方向下行客车疏解线,以及宝鸡至太原方向上,下行客车疏解线.2.3.2站场线路疏解创新大型客运站各方向正线引入应按线路别分场,分线,固定到发线进行设计.西安北站设计时,首先分析了各车场列车对数,根据作业性质固定到发线,通过深入分析各场间交换车流,结合工程情况设置必要的疏解线,当两个方向间列车交流量较小时,可以采取局部合场共用个别股道;客车疏解线应尽量采用下穿正线方案,并设置安全线及必要的平行径路.最后,进行列车技术作业过程动态仿真,根据仿真结果进行优化设计,有效减少正线道岔数量,缩短咽喉区长度,节省工程投资.3西安北站站区规划从西安北站的功能定位出发,整合区域路网.城市规划片区分为两个概念区域,朱宏路以西以教育产业功能为主,干道网沿铁路采用鱼骨式布置; 朱宏路以东以西安北站交通枢纽为核心,采用环状路网加方格网形式布置.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西安北站规划区形成交通功能核心区,城市发展配套区等9个功能区.3.1西安北站周边道路规划西安北站区域规划”方格网加环路”的路网格局,形成”五纵五横”城市主干道网络,方便快捷地疏散区域交通,与区域,市区道路有便捷的交通联系.西安北站周围形成由明光路,尚新路,尚关中城际铁路西安北站——郑西场既有线路——西成大西场设计线路西银城际场设计线路图2西安北站一站三场设计方案耥冒第33卷第6期一苑路和尚贤路构成的内环路,快速疏散进出客运站的客流;在周边形成由尚宏路,尚稷路,西铜路和北三环(北三环路与北绕城高速并线)组成的外环路,快速便捷地连接对外交通,区域交通和市内交通.3.2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根据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一横一纵一环三折线”共6条线(278.2kin)构成的西安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总布局,同时规划有西安北站至机场连接线,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二号线经过西安北站.地铁北客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南北向敷设,与西安北站正交,站厅层与铁路南北地下通道同在地下一层,地铁站台层在地下二层.为了快速疏散旅客,设计中研究了西安北站旅客流量及周边道路交通,地铁客流量,由于新线引入较多,尤其是城际铁路的引入,使西安北站客流大量增加,根据客流调查和运输需求分析,西安北站客流量由地铁,中转客流(主要为城际客流),公交,长途汽车,出租车,单位及私家车等交通方式构成.西安北站2020年,2030年旅客发送量分别6870万人,8260万人;日均旅客发送量分别22.90 万人,27.53万人;高峰小时发送量分别为2.36万人,2.79万人.经综合分析,需经地铁换乘的旅客将超过10万人,仅一条地铁2号线不能满足需要,建议调整地铁路网规划,将地铁4号线引入西安北站,规划的4号线在西安北站东西向下穿北广场.3.3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干道上均布置公共交通线路,与市区公交,城际公交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在西安北站南广场规划一处公交枢纽站,在北广场规划一处公交停车场.出租车作为重要的补充形式,在该区域内专门进行了出租车设施规划.3.4西安北站区域交通西安北站区域交通的分析思路为由外至内,分析内容为理清交通枢纽区域的外部条件,明确客流通道,周边道路网功能,结构;分析与各主通道之间联系道路的接口方式与功能;分析主要客流通道与市区主干道承载力的适应性,区域内道路网与区内交通需求的适应性;场站核心区交通组织与交叉口分析.(1)主要疏解方式.西安北站区域交通主要疏解方式为地铁和道路,其中地铁为在建的地铁2号线及规划的地铁4号线;道路为绕城高速,机场专用高速,西铜高速,三环路,朱宏路,尚宏路,明光路,东二环北延伸,尚新路和广场北路.(2)客流走廊路径分析.①城际客流走廊:绕城,西铜,机场专线3条高速公路互通,但在西安北站周边与城市道路无接口,并对城市道路连接产生一定影响,割裂效果显着.经综合分析,不建议增加与城市道路的接口,高速客流从最近的路口出高速后进入城市道路,从西安北站南北广场路进入车站广场.②市内客流走廊:根据西安北站的位置可将西安市城区划分为绕城高速以北的西安北站区域,绕城高速以南,朱宏路以东,东一环以西的南部片区,朱宏路以西,绕城高速以东的西南片区,东二环以东,绕城高速以西的东南片区,形成3个主要交通走廊,如图3所示.除文景路与文景东侧路可直接进入车站广场外,其余走廊连接广场南北路进入车站广场.图3市内客流走廊(3)西安北站区域路网结构及交通需求分析.西安北站区域规划有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次干道及支路,各级城市道路网总长度为79.24km.其区域交通需求包括两部分:车站出入交通需求;区域内及区域交通需求.经测算,西安北站区域路网能够满足区域交通需求.置6期西安北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罗旭东4西安北站站房及交通流线设计4.1西安北站站房设计西安北站站房设计的总体立意为唐风汉韵,盛世华章;整体设计方案运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创造一个汉唐之梦,传承汉唐风韵,体现时代精神.西安北站站房总建筑面积为33.66万ITI.西安北站的主要功能分区为四l层式,最上层为出发层,设有广厅,商业服务区和候车厅.广厅位于大跨度轻钢折板网架结构的屋盖空间下,与站台之间形成共享空间;中间为站台层,设置售票处和贵宾候车室;负一层为到达层,设有地下出站厅,南北联系通道和地铁站厅层;负二层为地铁站台层.另外,在站场投影范围以外设有出租车及公交车停车场.西安北站采用”高架候车”,“高进低出”的流线方式,建立各种交通方式共用的立体综合性枢纽.4.2西安北站交通流线设计(I)合理的流线设计是实现”以旅客为中心”的关键.现代铁路客运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交通城,涉及大量复杂的交通流线,如车站内外的车辆流线,旅客流线,行包流线等.合理,高效的流线组织是车站设计的关键,也是实现以旅客为中心的关键.交通流线的设计与旅客站房各功能区的划分密切相关.西安北站车场两侧设置主,副站房,采用“高架候车”,”高进低出”的流线方式.高架通道横跨车场连接主,副站房,旅客可分别从主,副站房进站,利用自动扶梯到高架候车室候车,经过电梯或斜梯直接到站台上车.出站旅客可直接从主, 副站房出站.这种方式避免了进,出站旅客流线的交叉干扰,最大限度地满足线路两侧旅客进,出站走行距离短的要求,旅客疏散迅速.(2)采用多层次,立体化的空间设计.西安北站将站房,站前广场,轨道交通车站和铁路站场站台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地下,地面和高架3 个层面来组织,疏散客流;通过立体化的站前广场,高架广场和地下共享大厅布局,有序地组织进出站客流,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和”零换乘”.躺目第33卷第6期l4.3西安北站站前广场设计西安北站站前广场设计配合站房高进低出的流线组织,采用向空间发展的立体化设计,站前广场按地下4层设计,通过站房南北两侧的高架车道将站房二层高架落客平台有机地连在一起,将车流直接提升到高架候车广厅,人流从广场直接进站,经过自动扶梯上高架候车厅,避免人流,车流的交叉干扰.长途客运站及旅游集散中心位于车站南广场的西侧,地面设置有旅游集散中心的停车场,候车厅及发车位,并且设有换乘大厅可达地下客运站, 旅游集散车辆由尚新路进入广场,并由北向规划道路出站.地下客运站位于南广场地下一层区域的西侧,乘客可由地上换乘大厅直达,也可由地下二层的换乘通道到达.4.4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西安北站地下空间主要建设地铁站,停车场,地下商场,步行通道等,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缓解地面客流拥挤,形成大型,综合性的交通换乘枢纽起到重要的作用. 车站南广场地下区域共有4层:地下一层设有公交枢纽站及大型地下商业等;地下二层设有换乘通道,地下出租车站及的士港湾;地下三,四层设有大型社会停车库,总建筑面积52万.5结束语大型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站衔接多条铁路,需要考虑城市轨道交通,中长途公路客运,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合理,高效的流线规划是车站设计的关键,通过合理规划建立各种交通方式共用的立体综合性枢纽,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和”零换乘”.西安北站的场站及疏解设计,通过整体规划和细节优化体现了这种设计理念.收稿日期:201l_05—04责任编辑:林欣。

西安北站[04-08]

西安北站[04-08]





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
±0.00m站台层 设置售票处和 贵宾候车室,位 于到达层与出发 层的中间,设有 专用车道,贵宾 车可以直接将贵 宾送至站台。




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
-9. 25m到达层
设置地下出站 厅,地铁出入口及 联系南北广场的自 由通道。另在站场 投影范围以外设有 出租车及公交车停 车场。




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 主要功能分区大致为三层式: 最上层为出发层(9.5m标高,绝对高程388.195m) 中间为站台层(±0.00m,绝对高程378.695m) 最下层为到达层(-9.25m,绝对高程369.445m)




平面布局
平面布局
9.5m高架出发层
设有广厅、商 业服务区及候车 厅。 广厅位于大跨 度轻钢折板网架 结构的屋盖空间 下。




立面设计
总体立意-唐风汉韵,盛世华章 如何解决交通建筑的大跨度通用性设计 ,又能体现出西安厚重的文化底 蕴则是本设计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经过大量古今中外的资料收集和模型推敲 ,我们确定本设计应突出“唐而 新,中而新”。 那就是运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创造出一个符合民众心理的汉唐之梦, 传承汉唐风韵,体现和谐发展的时代精神。
站房二层的高架
平台;空车可选
择进入停车场载
客后离站,或直 接离站。
总 平 面 设 计
三、交通组织与道路设计
3、各类交通 流线分析 社会车: 进站的社会 车可直接驶入 位于站房二层 的高架平台, 可选择到南北 广场下的地下 停车场或直接 离开站区。

国内各大铁路枢纽资料图

国内各大铁路枢纽资料图

国内各大铁路枢纽资料图1北京枢纽北京铁路枢纽是联结八个方向的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

有京广、京沪、京九、京沈、京包、京通等铁路呈辐射状通向全国,并有国际列车通往朝鲜、蒙古和俄罗斯。

北京铁路枢纽属环形铁路枢纽,核心区形成内环(北京一北京南一广安门一北京西)和外环(丰台、丰西一东南环一双桥一东北环一西北环一丰沙一丰台、丰西)二重环线。

通过环线连接京广、京山、京包、京原、京九、京承、京秦、京通、丰沙等9条铁路干线。

北京铁路枢纽是以特大型客运站北京站、北京西站和路网性编组站丰台西站为主,辅之以北京南站、北京北站等客运站和枢纽辅助编组站丰台站、双桥站,以及广安门、大红门、百子湾、石景山南站等货运站组成的中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北京站:车站现有站台8座。

初期,各站台长度371米、面积34133平方米,雨棚6座25100平方米。

1976年以来,历次进行站台东扩西延工程延长施工,站台有效长分别增至497米至603米,可接发客车18至20辆,适应了列车扩大编组需要,提高了车站的客运能力。

2002年,站台总面积为46838平方米,雨棚总面积为27278平方米。

2004年4月,北京站扩能改造主体工程交付使用,在全路首次建成站台无柱雨棚79000平方米,新建站台2座、列车到发线3条,大型地下行包库20000平方米。

北京西站:北京西客站是一座现代化客运站,占地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万平方米,候车摩天楼高90米,呈“品”字形;整个车站内设9个站台。

北京西客站的投资总额达23.5亿元。

北京西站是京九铁路的龙头工程,这里开出的旅客列车可直达香港九龙。

被誉为“亚洲第一大站”的北京西客站最高客运能力可达每日90对列车60万人次,是世界最大的铁路客运站之一;随着铁路运输的不断的发展,北京西客站已成为北京向全国、全世界传递信息的重要窗口;北京西客站出发的列车覆盖华南、西南、西北地区的主要城市:香港、广州、深圳、武汉、西安、郑州、南昌、成都、重庆、长沙、石家庄、太原、福州、厦门、桂林、南宁、呼和浩特、西宁、济南、乌鲁木齐、昆明等;北京南站:中国最大的客运特等站,客流量名列世界第三,被誉为“亚洲第一站”。

西安至法门寺城际铁路即将开建!沿途站点曝光!

西安至法门寺城际铁路即将开建!沿途站点曝光!

西安至法门寺城际铁路即将开建!沿途站点曝光!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印发公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25年)》按照该规划,我国将建成广覆盖的全国铁路网现代的高速铁路网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其中陕西省的一批重大工程成功纳入规划米字形高铁网、关中城际网路网通道项目、西安综合铁路枢纽这些重点项目将撑起陕西交通的未来其中关中城际网最让人期待西安周边乃至整个关中地区的交通将更加便捷关中城际铁路网带动关中城市群发展关中城市群已被列入我国十大城市群之一,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目前,关中城市群综合交通网与其经济的高速发展不相适应,城际交通结构单一,各城市之间联系主要依靠公路。

为改变这种现状,陕西省决定规划建设运能大、占地少、污染小、全天候、安全舒适、准时高效的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

目前,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已经纳入了全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将成为铁路快速客运网的一部分,也是陕西省铁路中长期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关中城际铁路示意图2016年11月8日,经陕西省政府研究同意,《陕西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由省发改委联合省交通运输厅正式印发。

《规划》共由5章组成,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二章发展研判,第三章总体要求,第四章重点任务,第五章保障措施。

其中在重点新建城际中提到:西安咸阳机场至法门寺城际:线路长度30公里,2017年开工,2020年完工,总投资45亿西安至法门寺城际:线路长度150公里,2017年开工,2020年完工,总投资220亿日前,陕西省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西安召开了西安至法门寺环线城际铁路(简称西法城际铁路)可研方案审查会,初步稳定了项目技术方案,为下一步尽早批复建设奠定基础。

西法城际铁路是关中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由西安北客站引出,利用在建西银高铁至乾县站,新建双线经乾县、扶风、法门寺、眉县、周至、户县,终点引入新西安南站,正线全长239公里(其中利用西银高铁66公里,新建线路173公里),采用时速200公里城际铁路标准,总投资约286亿元。

西安地铁远景规划图

西安地铁远景规划图

西安地铁远景规划图西安地铁,是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1994年,西安市人民政府在《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中,首次正式提出兴建4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73.17公里。

这项规划于1999年获得国务院的批复。

2004年2月,在重新编制的《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市政府将轨道交通线网的远期规划,增加到6条线路,总长251.8公里。

一号线:线路西起西安市西大门后卫寨站,经三桥站,沿枣园路一路东行,经皂河、汉城路、枣园站后,沿大庆路经开远门、劳动路至玉祥门站。

线路穿越古城墙后沿莲湖路、西五路、东五路经洒金桥、北大街、五路口至朝阳门站,穿越古城墙后,沿长乐路经康复路、通化门、万寿路、长乐坡站,西行下穿浐河后经浐河、半坡站后沿纺北路至终点纺织城站。

线路全长23.9千米,设车站19座。

二号线:线路北起北客站站,是亚洲最大铁路枢纽站——西安火车北站,向南经运动公园站,沿未央路经行政中心、凤城五路、市图书馆、龙首原至安远门站,线路穿越古城墙后,沿北大街经北大街站后设钟楼站,绕西安钟楼后沿南大街至永宁门站,穿越古城墙后,沿长安路经南稍门、体育场、小寨、纬一街至会展中心站。

二号线线路全长26.4千米,二期建成后设车站21座。

三号线:线路北起灞桥新筑镇,向南延伸至香湖湾后折向西南,跨灞河后南行经浮沱寨、辛家庙,沿东二环经长缨路、长乐路、互助路、咸宁路、建工路至西影路后折向西,沿西影路经三兆路、大雁塔、小寨、吉祥村继续西行,经太白南路、唐延路、丈八北路至周家寨后折向南,经东焦村、袁旗寨、邓店新村至终点长安侧坡村。

线路全长44.3千米,共设车站30座。

四号线:线路北起西安北郊草滩现代农业开发区,跨规划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北三环、尚稷路后沿朱宏路南行,至凤城七路折向东,经张家堡至太华路,沿太华路南行至马旗寨,在含元殿西南方向下穿既有西安火车站后,沿解放路南行,经大差市、和平门、李家村至后村,绕大雁塔,沿雁南路前行至水厂路后折向东南,直达韦曲科技产业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