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活动的选择、安排和实施

滨江课题阶段汇报

靖江市城西幼儿园吉红梅

为了更好地进行本土课程的研发,发掘与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幼儿园课程资源,我们课题组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搜集、整合、实施。现将有关主题活动开展情况向大家进行简单汇报,如果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老师批评指正。

一、主题活动内容——选择、整合、生成

刚开始接到《滨江文化》这个主题的时候,教师们觉得它涵盖的内容较广,包括民俗风情、民间文化、企业和乡间游戏等诸多方面,如何寻找适合主题又有特色的研究内容并与其它研讨组在本质上严格区分,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经过课题组多次活动,大家共同商议、讨论,结合教师的个性特点,将研究着眼点立足在采集和运用沿江资源来丰富教材内容。第一阶段我们分年级组制定了我爱滨江、滨江渔村、滨江新貌等三大主题,第二次集中是在此基础上又细化了主题,形成了我们居住的地方、你好长江、滨江鱼鲜等新的主题活动,第三次课题组进行活动时,组员就主题内容再次提出新的建议,确定以家乡的桥、船、鱼为主题进行活动,可以说在内容的更新上一波三折,一次比一次具体、切入口小,易操作。(出示三个时间段的主题内容)

主题生成后,应该就是根据选定内容进行设计实施,但因为教师的能力有限,如果完全靠自身来构建教材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就采取选择——整合——生成的策略,以现行的幼儿园课程指导、建构式课程、幼儿园园本课程三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拓展主题内容,加上师幼共同构建的主题活动,实现课程有机整合,使课程更具广阔的背景和多元观点的支持。全园教师以年级组为单位成立研究小组,根据本园及地方特点,将现行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整合到园本主题活动中来。如结合沿江特色有意识的生成独具创意的主题教育活动《船》,所用教材中的“科学:各种各样的船”“音乐:小白船”“体育:划船”“美工:帆船”“语言:朋友船”等活动有机整合进主题中,并新增了“制造能下水的船”“比比谁造的船载重多”等活动,还将教学融入自然社会的大课堂,带幼儿参观船、搜集船的模型和资料,这些都为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同时,还有《鱼》、《桥》等活动,这些主题的形成充实了幼儿园新教材,是主题活动本土化研究的良好素材。

二、主题活动的安排——调整、丰富、利用

我园根据一线教师工作的实际情况,妥善把握教材内容与生成内容的比例,坚持以教材内容为主,生成内容为辅,不断丰富内容并有效利用。

变固定计划为弹性计划。通过对《纲要》的不断学习,教师们对生成活动的意识比较强,对主题的确立更具目的性、内容的选择更具可行性、组织活动更具系统性。如在参观百里江堤时,幼儿对船、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观察实验,幼儿探究出船在进入内河时要经进船闸,闸也是一种特殊的桥时,教师动态的计划调整,将《港闸》的内容增添进主题,不但满足了幼儿的兴趣需要,同时也拓展了活动的生成,进一步丰富了主题网络。

陈鹤琴先生很早就提出“大自然是活教材的”教育观念,大自然千姿百态、瞬息万变,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是孩子们天然的老师,又是一部生动形象的百科全书,我们改变单一的室内学习,把课堂搬向大自然,引向大社会,解放孩子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开展了“美丽的滨江”、“我是小小造船师”、“各种各样的桥”等主题活动,并以此为主线,组织幼儿参观实践、交流表达、动手尝试。……拓展了主题网络,真正体现了幼儿玩中学、快乐中学的原则,增强了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变教师预设为师幼共同生成、预设相结合。为了保证生成活动的质量,在生活中我们将一切视点放在孩子身上,倾听孩子的心声,揣摩孩子的需要,及时捕捉孩子的兴趣点。如在认识船时,幼儿对船为什么能在水上航行,怎样才能造出一艘能下水的船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参观长江时又对江中有些什么鱼有强烈的好奇心,《制作一艘下水的船》《各种各样的鱼》就这样在师生孩子们的需要中呈现出来了,幼儿对这些自发生成的活动乐于参与,全身心的投入,大大激发了孩子的探索能力和思维的活跃性。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商讨、精心设计下,一个个鲜活的活动方案形成了,大家相互配合,协商合作,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开展了一系列以沿江资源为教学材料的主题活动,如:《家乡的港闸》《织鱼网》《家乡的桥》《我喜欢的鱼》等等。为了不影响原来的教学计划的进行,我们每周四集体备课时分年龄组讨论生成的主题方案,并有效与下周教学计划结合起来,做到在游戏活动及一日活动中有机渗透。

三、主题活动的实施——积累、拓展、共享

每所幼儿园都有自身的背景和实际,在对课程理论和实践引进吸收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充实、更新、创造的园本化过程,如果静止不便地执行预定的课程计划,无视儿童的兴趣、需要及不断变化的环境,这样的课程是缺乏生命力的。

观察幼儿,了解需要。我们以家乡的沿江特色为线索,有意识地带领幼儿实地参观港闸、船厂、江堤、江滩。随着参观时一个个问题的产生,主题活动不断深入,孩子们对家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随着主题的深入,孩子们亲身感受了家乡的变化,家乡的美丽,增强了作为靖江人的自豪感。通过主题活动的形式,带幼儿走进自然,走进生活,亲身感知体验,在认识和适应自然的同时,陶冶和发展幼儿的情操。

多方搜集,丰富材料。各个幼儿的生活经验是一些零碎的知识,主题活动将单个幼儿的知识经验进行整合,考虑到让幼儿进行实地参观有些难度,就有专人去船厂现场拍摄录象,制成碟片供组织教学活动时用,有的内容较难掌握,就自编了绘本和利用课件进行教学。还有的资料和图片不易收集,我们有效运用家长资源,如发放调查表、网上查资料、实地采访等,这些靠老师难以完成的事,在广大家长的支持下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在自己带来的东西中交流学习,同时也为主题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条件。

追随活动,深化内涵。关注幼儿的活动,追随活动的进程,及时捕捉有益信息,不断呈现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引领幼儿体验创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每位教师从不同的领域设计教学活动,并对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了实施,由园领导及课题组成员参加听课活动,进行点评和分析,执教老师对自己设计实施的活动进行教学反思。通过这一活动的实施,教师们体验到新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在不断的探索和发掘中。

拓展空间,提升层面。我们始终坚持以“大环境”的思想为基础,引导幼儿将环境创设渗透到幼儿园的各个方面,充分利用每一方土地、每一寸空间,从活动室延伸到走廊、阳台乃至整个幼儿园,使之呈现出立体化的特征。如:船的展览会、滨江鱼鲜、家乡的闸等活动区和主题墙的创设,更好地让幼儿融入本土课程的研讨氛围中。

幼儿园园本课程的研究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主题活动本土化研究是促进教师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有效载体,虽然目前各个主题的形成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但它为教师研究新课程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启示,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进取,以《纲要》精神为指导,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善于研究,更好的构建我们的园本课程。

本次活动成果:

有关生成活动的照片和录像、课件

活动设计及案例集

其它相关资料(图片、调查表、会议记录、文献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