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生产技术特色专业建设规划doc-农作物特色专业建设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生产技术特色专业建设规划

(2008—2012年)

一、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发展调研

朔州市共有耕地548.9万亩,平原、丘陵、山区面积各占三分之一。水源相对丰富;气候为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年光照时间2680—2936小时,无霜期为103—147天,年平均气温3.9℃—7.9℃,年降水量为391—411mm。应县成为全国504个粮棉大县之一,山阴县成为全国农区最大的乳品生产基地,右玉是全国小杂粮基地县之一,全市现有耕地548.8万亩,乡村居住人口人均近6.5亩,居全省第一。由于地形的独特,加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这里是小杂粮的优势种植区域。

1.朔州种植业现状

2008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482.6万亩,仅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5万亩。以玉米、马铃薯、小杂粮、蔬菜、胡麻、甜菜为主的“六大”作物种植基地占到全市总播作物的95%以上,粮食总产达到了15.3亿斤,人均产量超过500公斤;农产品加工企业门类齐全、原料基地初具规模、产业链条逐步延伸、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以乳品、玉米、小杂粮、马铃薯、肉类、蔬菜、甜菜、油料、皮毛、饲草等十大链条为主一批龙头加工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其中培育出“红山荞麦”、“健康”、“御羴”、“辈辈龙”等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

2 .对全市农业技术人员需求现状分析

随着市委、市政府在深化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朔州农业再升一个新台阶的进程中,对农业技术人员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朔州市“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做到“科技兴农”,在这过程中,先后实施了“百万农民培训”、“科技入户”,主推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设施蔬菜生产技术、水肥一体化、配方施肥、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地膜覆盖等十项新技术,每年引进农作物新品种200多个进行试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作物专业的设置与调整要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到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使我院的毕业生能学有所用、用以促学,真正担当起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服务的重任。

3.学生就业前景

为了进一步实现科技兴农,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要求每个村至少要配备一名农技员,而且自2006年以来,成立了一大批农技站,如:2006年建立山西省朔州市农作物种子质量检测分中心和六个县区的种子质量检验检测室;

2006年至2008年逐步建立市及六县区以原良种场为主的农作物种子区域试验站;2007至2010年以平鲁马铃薯脱毒中心为主建立马铃薯组培快繁室;2006年至2008在市区和应县建立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2010年逐步以市和六个县区的种子为主建立农作物种子加工中心和供种中心。这就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大好机遇。

二、专业现状

1.历史沿革

我校是具有50年办学历史的学校,种植专业是我校最早设置的两大专业专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而且培养出了优秀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梯队合理,具有承担专业教学任务的能力。实验仪器设备齐全,实习场所宽广。

2.师资情况

农业生产技术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有4人,中级职称的教师有7人,助教4,硕士研究生3人,这支教师队伍由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技能的老教师和新生的教师组成。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师队伍结构现状一览表

(小计:全组16人,全职专业教师16人;高讲4人,占27%;讲师7人,占47%;助讲4人,占26%;研究生4人,占20%;大学学士9人,占60%;大专3人,占20%;专业带头人3人,40岁以下教师8人,占50%。)

3. 课程体系

在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指引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不断调整与改革中,构建了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专业课程体系。

基础素质模块: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概论、哲学原理、法学原理、邓小平理论、英语、高等数学、体育、普通化学、有机化学、计算机应用、物理专业素质模块:植物及植物生理、土壤与耕作学、农业气象、作物施肥与营养、农业推广学、农业推广技能、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生产机械化、农业生态学、微生物

专业实践(技能)模块:作物生产技术、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农学概论、种子学、植保、作物遗传育种学、蔬菜栽培、农产品加工与储藏、果树栽培、生物统计

专业拓展模块:蔬菜栽培、果树栽培、食用菌栽培

以上四大模块层层推进、紧密结合。在完成大学色和那个基本素质教育的前体下,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工学结合要求,加强课程建设与整合,大量压缩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时,对应未来就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技能,设置了专业素质技能课程板块,即专门设置了一组以素质提高与实际操作为主的课程。同时,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职业素质,又设置了一组拓展职业素质与技能的课程。通过系统的课程建设,改革了传统的学科式教育,在蔬菜栽培、果树栽培、食用菌栽培等课程采用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式教学。实现了专业课与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

5.社会服务

本专业立足服务朔州农业,我们重点抓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培养工作。“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强“农科教结合,加速农业科技转化。我校对朔州以及周边县区进行了几次规模较大的培训,具体培训如下图;

除此之外,我校的专家还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植和合理施肥。如对“红旗牧场”、“右玉”、“怀仁金沙滩农场”、的蔬菜、玉米、小杂粮等的种植情况,针对具体的土肥特点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和方案。同时,到一些农技培训班去讲课,如市劳动局下设的“阳光培训”班,为朔州农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专业建设目标

1.人才培养目标

我院的办学理念“面向社会需求,坚持就业导向;注重专业知识,突出能力训练;践行德育为先,提高人文素养;立足朔州,扩大辐射功能”为指导,以服务朔州、面向山西经济发展与推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坚持“四职教育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围绕农业生产产业链,培养农业科技型,具有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3-5年内,将农业生产技术专业建成理念先进,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团队优秀,设施完备,管理规范,规模适中,质量一流的特色专业,达到省级特色专业验收标准。

2.专业建设目标

要求系统掌握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推广技能;掌握多方面的农业生物科学和农业技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有一定水平的农业经营管理和人际交流的知识与能力。能担任各级农业技术及行政管理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和组织管理等工作。重点培养其核心能力1、具有高级应用型人才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2、掌握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农业生态学等农业生物科学基础理论。3、掌握作物栽培、蔬菜栽培、耕作、良种繁育等科学技术的知识与技能。4、掌握农业推广、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