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生产技术试卷及答案
大田作物栽培试题+答案

大田作物栽培试题+答案1、小麦播后镇压能起到的作用是()。
A、提墒及促进种子萌发B、透气C、除草D、保温答案:A2、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属于()。
A、套作B、连作C、间作D、轮作答案:D3、()是决定棉花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
A、苗期B、蕾期C、花铃期D、吐絮期答案:C4、我国南方种植的水稻以()主。
A、籼稻B、粳稻C、黏稻D、糯稻答案:A5、关于水稻花序和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稻的花序为圆锥花序B、外颖和内颖分别有3条、5条维管束C、粳稻多数有芒或长芒,茸毛较多而长D、雄蕊6枚、雌蕊1枚答案:B6、下列作物中,不属于经济作物的是()A、芦苇B、棉花C、高粱7、中国的中部和()是世界第一大农业发源地和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
A、西部山区B、西南地区C、沿海地区D、东北平原答案:A8、玉米榨油的主要部位是()A、胚乳B、胚C、玉米棒D、玉米秆答案:B9、玉米苗期以()生长为中心。
()A、茎秆B、叶片C、雌蕊D、根系答案:D10、玉米籽粒肥宜在籽粒()期施用。
A、形成B、灌浆C、乳熟D、黄熟答案:A11、生产上一般晒种()天为宜。
A、2--3B、3--4C、4--5D、1--2答案:D12、下列属于水稻基本型的是()A、早稻B、陆稻答案:D13、陆地棉蕾铃的脱落率-般为()A、0.3B、60--70%C、0.5D、0.6答案:B14、玉米苗期末一般真叶数量为()A、4--5片B、5--6片C、6--8片D、8--9片答案:C15、分蘖成穗为主的高产麦田,分蘖成穗比例为()A、50%B、60-80%C、80%以上D、90%答案:B16、农业生产的()是植物体获取的动植物产品。
A、对象B、本质C、物质D、种植业答案:A17、下列种植方式中,有作物共生期的是()A、间作和套作B、单作和混作C、单作和间作D、单作和套作答案:A18、水稻的断奶肥在()期施用。
(完整word)农作物生产技术第四章玉米生产技术测试题

农作物生产技术第四章玉米生产技术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14分)1.我国种植面积及总产量最大的秋粮作物是A 小麦B 水稻C 高粱D 玉米2.我国的春玉米主要分布在A 东北B 西北C 华北D 黄淮海地区3.我国种植春玉米的地区最常采用的熟制一般是A 一年一熟B 二年三熟C 一年两熟D 一年三熟4.玉米从播种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程称为A 玉米的一生B 玉米的生育期C 玉米的生育时期D 玉米的生育阶段5.玉米从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A 玉米的一生B 玉米的生育期C 玉米的生育时期D 玉米的生育阶段6.玉米的一生被划分成多少个生育阶段A 3个B 10个C 12个D 8个7.玉米的抽穗期是指全田50%植株雄穗尖端从顶叶抽出多长的日期A 3—5CM B 1-3CMC 5—8CMD 全部抽出8.玉米出苗期幼苗出土高A 1-2CMB 2-3CMC 3—4CMD 4-5CM9.玉米吐丝期全田50%植株雌穗抽出花丝A 1CMB 2CMC 3CMD 4CM10.玉米成熟期的标志不包括A 乳线消失B 出现黑层C 子粒变硬D 叶片枯干11.玉米苗期的生长中心是A 根系B 茎秆C 叶D 穗12.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中没有A 单位面积穗数B 单位面积株数C 穗粒数D 粒重13.玉米的生育阶段不包括A 苗期B 穗期C 花粒期D 成熟期14.玉米从拔节到抽穗一般经历A 20-25天B 30-35天C 40-45天D 50-55天15.晚熟型玉米夏播时生育期一般为A 150天以上B 120天以上C 105天以上D 96天以上16.子粒胚乳全部由角质淀粉组成,不透明,坚硬平滑且暗淡无光泽的玉米类型是A 甜质型B 糯质型C 爆裂型D 硬粒型17.角质淀粉含量最高的类型是A 甜质型B 糯质型C 爆裂型D 硬粒型18.玉米蜡质型就是A 甜质型B 糯质型C 爆裂型D 硬粒型19.粉质淀粉含量最高的玉米类型是A 甜质型B 糯质型C 马齿型D 硬粒型20.成熟时水分散失而种皮皱缩最硬,呈半透明状的玉米类型是A 甜质型 B 糯质型C 爆裂型D 硬粒型21.下列玉米类型中是按营养成分分类的是A 甜玉米B 糯质型C 爆裂型D 硬粒型22.玉米亩产量在700—800公斤时,应选择的玉米类型及密度是A 平展型 3500-4000株 B 紧凑型 5000—6000株C 平展型 4500-5000株 D 紧凑型 4000—5000株23.玉米等行距时,一般行距为A 40CMB 50CMC 60CMD 70CM24.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时,窄行距一般为A 40CMB 50CMC 60CMD 70CM25.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时,宽行距一般为A 40CMB 80CMC 60CMD 100CM26.春玉米适时早播时,地温应稳定在A 10—12℃B 12—14℃C 13—15℃D 16-18℃27.亩产量300公斤以上的田块,套种玉米应在麦收前A7天 B 10天C 15天D 20天28.育苗移栽玉米时适宜的叶龄是A 1-2叶B 3—4叶C 5—7叶D 8—10叶29.不适合玉米的播种方法是A 点播B 条播C 撒播D 精播30.点播时玉米用种量一般为每亩A 1—1.5公斤B 2-3公斤C 3—4公斤D 4-6公斤31.玉米播量应增加的是A 种子粒重低时B 发芽率高时C 精播时D 地下害虫严重时32.玉米在墒情差的沙土地播种时,适宜深度是A 3—4CMB 4-6CMC 6-8CMD 10CM33.玉米间苗定苗的适宜时间是A 三叶间苗四叶定苗B 二叶间苗四叶定苗C 三叶间苗五叶定苗D 二叶间苗五叶定苗34.玉米花丝的什么部位能接受花粉A 上部B 中部C 下部D 任何部位35.玉米的地下节根也叫A 次生根B 支持根C 气生根D 次生胚根36.玉米的根系有吧收养分、水分、固定植株,合成氨基酸等作用,绝大部分分布在地表下A 0-30CM B 0-20CMC 0-50CMD 0-100CM37.如果采用移苗补栽的方法进行补苗,适宜的移栽苗龄是A 1—2叶B 2—4叶C 5—7叶D 8-10叶38.玉米苗期中耕一般进行三次,第一次在出苗后,适宜深度是A 3—5CMB 5—7CMC 8-10CMD 10-13CM39.玉米扒土晒根的时间一般为A 定苗前B 定苗后C 拔节前D 拔节后40.玉米蹲苗的结束时间为A 定苗前B 定苗后C 拔节前D 拔节后41.玉米的天然杂交率是A 95%以上B 90—95%C 80—90%D 70—80%42.生产上高秆型玉米的最低株高是A 270CMB 240CMC 300CMD 360CM 43.玉米的雌穗是A 肉穗花序B 圆锥花序C 总状花序D 头状花序44.玉米穗期的主攻目标是A 苗匀苗壮B 壮秆大穗C 保根护叶D 防止早衰45.玉米的需水临界期是A 大喇叭口期B 小喇叭口期C 抽穗期D 开花期46.玉米螟防治的方法中一般没有A 处理秸秆B 生物防治C 药剂防治D 人工捕杀47.玉米的适宜收获期是A 蜡熟期B 蜡熟末期C 完熟期D 乳熟期48.玉米穗期中耕次数及深度一般为A 1 次 3-5CMB 2 次 3-5CMC 1 次 6-8CMD 2 次 6—8CM 49.玉米攻秆肥有用量一般不超过总追肥量的A 10%B 20%C 30%D 40%50.玉米攻穗肥的施用时间是A 小喇叭口期B 大喇叭口期C 抽雄期D 开花期51.玉米攻粒肥的施用时间是A 吐丝期B 大喇叭口期C 抽雄期D 开花期52.春玉米攻穗肥应占总追肥量的A 60—70%B 50-60%C 40—50%D 30—40%53.玉米雌穗花丝受精能力最强的时间是抽出A 2-3天内B 7天后C 10天后D 3-5天内54.玉米去雄时,全田去雄应不超过A 四分之一B 三分之一C 二分之一D 三分之二55.玉米穗分化时的适宜温度是A 20-23℃B 13—18℃C 26—27℃D 18—20℃56.玉米开花期适宜的日平均温度是A 20-23℃B 13—18℃C 26—27℃D 18—20℃57.玉米穗期,适宜的土壤含水量是A 70—80%B 60-70%C 50-60%D 40-50%二、简答题(共46分)1.说明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则。
作物栽培学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1.冬小麦:秋冬季播种的小麦。
2.作物的拔节期:全田50%的植株第一节间伸长0.5-2cm的时期。
3.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4.套作:是在前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作物的种植方式。
5.收获指数(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100%。
6.稻米的垩白度:垩白米率×亚白面积。
7.作物的适应性:作物适应环境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8.源和库:源是指生产和输出光合产物的器官。
库是接纳或贮藏光合产物的器官或产品器官的容积与接纳营养物质的能力。
9.籽粒充实度:籽粒千粒重/饱粒千粒重×100%。
10.有效分蘖:能形成有效穗的分蘖。
11.叶蘖同伸现象:指水稻、小麦等作物的母茎叶片发育与分蘖芽的分化保持着一定的关系。
这种关系遵循N=n-3的规律。
12.油菜的感温性:油菜一生中必须通过一段温度较低的时间才能现蕾开花结实,否则就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这一特性称为感温性。
13.种子的休眠:在适宜发芽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和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
14.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15.水分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
16.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17.收获指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100%。
19.生育时期:在作物的一生中,其外部形态特征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
21.玉米棒三叶:玉米的穗位叶及其上其各一叶。
22.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水稻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长期的特性。
24.小麦子粒品质:是指小麦子粒对某种特定最终用途的适合性,亦指其对制造某种面食品要求的满足程度,是衡量小麦质量好坏的依据。
25.棉花的果枝:果枝是合轴枝,由第5-6节或以上的腋芽萌发生长而成。
26.经济系数:指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可以评价生物产量中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比例。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1)

麻阳职中农作物生产技术绪论及耕作制度测试题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____________A 小麦 棉花B 玉米 花生化 C 绿豆 甘薯D 大豆 油菜2、下列属于经济作物的是____________A 芦苇 B 天麻 C 三叶草 D 豌豆3、下列不属于经济作物的是____________A 薯类作物 B 纤维作物 C 糖料作物 D 嗜好性作物4、下列作物中全是喜凉作物的是____________A 小麦 棉花B小麦 油菜C 玉米 马铃薯D 高粱 豌豆5、荞麦是____________A 长日照作物 B 短日照作物 C 定日照作物 D 中性作物6、农作物布局的原则中没有____________A 需求原则 B 生态适应性原则C 经济效益与可行性原则 D 充分利用土地原则7、农作物布局不包括一个地区对____________的安排。
A 欲种作物的种类 B 品种C 种植面积 D 种植方式8、某地的复种方式为“春玉米→冬小麦-夏大豆”,则复种指数为____________A 150%B 200% C 400% D 300%9、土壤耕作不能____________A 增加土壤肥力B 调节土壤水分C 消灭作物残茬 D 消灭病虫害10、一般旱地的耕翻深度不超过____________A 10-15CM B 15-20CM C 20-25CM D 25-30CM11、下列属于耐长期连作的作物是____________A 西瓜 B 甜菜 C马铃薯 D 小麦12、间作与套作都有农作物的共生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A前者较短,后者较长 B前者较长,后者较短C前者超过了其全生育期的一半 D后者不到其全生育期的一半13、下列作物中忌连作的是___________A 玉米 B棉花 C花生 D甘薯14、在下列大田作物中,长日照作物是____________A 油菜B 水稻C 玉米D 棉花15、农作物布局,既可以指农作物______的布局,也可以指农作物______的布局,在多熟区还包括农作物______的布局。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4分)1、温度三基点2、冻害3、作物需水临界期4、复种5、间作6、基本耕作7、杂草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1、()是指作物一生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物所生产和累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A.生物产量 B.经济产量 C.光合产量D.净生产量2、()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
A.生物产量B.经济产量C.光合产量D.净生产量3、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
A.转化率B.经济产量C.经济系数D.产量构成4、()是谷类作物产量成分中的补偿能力最大的成分。
A.单位面积穗数B.单穗粒数C.种子千粒重D.颖花数5、经济系数最低的作物是()。
A.水稻B.马铃薯C.甜菜D.大豆6、谷类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特点是产量成分的()。
A.光合感化B.补偿能力C.彼此抑制D.彼此促进7、谷类作物小穗和XXX的发育除受遗传影响外,最大影响因素是()。
A.种植密度B.水肥供给C.病虫危害D.环境条件8、作物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时期是()。
A.缓慢增长期B.指数增长期C.直线增长期D.减慢停止期9、作物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A.缓慢增长期B.指数增长期C.直线增长期D.减慢停止期10、叶面积与植株干重之比称为()。
A.相对生长率B.净同化率C.叶面积比率D.比叶面积三、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漏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1.5分,总计15分)1、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有()。
A.影响土壤肥力B.影响农田小气候C.改良土壤D.牢固流沙E.保持水土2、影响植物蒸腾速度的因素有()。
A.植物的形态结构B.植物的生理类型C.温度D.气流E.土壤水分的有效性3、作物通过春化,其低温诱导的时期一般在作物感光前进行,可在()。
A.处于萌动状态的种子时期B.苗期C.花芽分化期D.开花期E.授粉期4、冷害造成作物死亡的原因有()。
A.细胞间隙结冰B.水分代谢失调C.酶促反应平衡被破坏D.原生质被撕裂E.物质代谢平衡被打乱5、土壤污染的类型有()。
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1)

麻阳职中农作物生产技术绪论及耕作制度测试题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属于粮食作物的是____________A 小麦棉花B 玉米花生化C 绿豆甘薯D 大豆油菜2、下列属于经济作物的是____________A 芦苇B 天麻C 三叶草 D豌豆3、下列不属于经济作物的是____________A 薯类作物B 纤维作物C 糖料作物 D嗜好性作物4、下列作物中全是喜凉作物的是____________A 小麦棉花B 小麦油菜C 玉米马铃薯D 高粱高粱豌豆5、荞麦是____________A 长日照作物B 短日照作物C 定日照作物 D中性作物6、农作物布局的原则中没有____________A 需求原则B 生态适应性原则C 经济效益与可行性原则D 充分利用土地原则7、农作物布局不包括一个地区对____________的安排。
A 欲种作物的种类B 品种C 种植面积D 种植方式8、某地的复种方式为“春玉米→冬小麦-夏大豆”,则复种指数为____________A 150%B 200%C 400%D 300%9、土壤耕作不能____________A 增加土壤肥力B 调节土壤水分C 消灭作物残茬D 消灭病虫害消灭病虫害10、一般旱地的耕翻深度不超过____________A 10-15CM B 15-20CMC 20-25CMD 25-30CM11、下列属于耐长期连作的作物是____________A 西瓜B 甜菜C 马铃薯D 小麦12、间作与套作都有农作物的共生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 前者较短,后者较长B 前者较长,后者较短C 前者超过了其全生育期的一半D 后者不到其全生育期的一半13、下列作物中忌连作的是___________A 玉米B 棉花C 花生D 甘薯14、在下列大田作物中,长日照作物是____________A 油菜B 水稻C 玉米D 棉花15、农作物布局,既可以指农作物______的布局,也可以指农作物______的布局,在多熟区还包括农作物______的布局。
作物学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作物:广义:凡对人类有应用价值,为人类所栽培的各种植物。
狭义:指田间大面积栽培的农艺作物,即农业上所指的粮、棉、油、麻、烟、糖、茶、桑、蔬、果、药和杂等农作物。
作物生产:指通过人类的栽培活动,绿色植物将日光能转化为人类所需有机质的过程。
生长:指作物体积增大、重量增加的过程,是数量变化的过程,同时伴随着植株形态有规律的演化。
发育:指作物在一生中,其形态结构及机能的质变过程,包括作物单一器官及整个植株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
生育期:作物种子出苗到新的种子成熟之间的总天数,即作物的一生。
生育时期: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外部形态特征及内部结构总是呈现阶段性的显著变化。
营养生长:营养器官的生长生殖生长:生殖器官的生长作物产量:指单位面积作物产品器官的数量生物学产量:指在一定的生育阶段内或生长周期中,单位面积所积累的干物质产量。
经济产量: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的数量。
收获指数(经济指数):指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反映了作物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源:指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同化产物的供应,它是作物发育及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
库:指贮藏冠光合产物的器官,同时也指贮存能量的器官。
流:指光合产物的运转和分配,它与作物体内输导系统的状况及其运转速度有关。
作物群体:指同一块地上的作物个体群。
基本苗:指作物播种后在田间单位土地面积上长出的幼苗数量。
群体密度: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作物群体的密集程度。
叶面积指数:指作物群体的总绿色叶面积与该群体所占据的土地面积的比值。
净同化率:指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积累的干物质的数量。
光合势(叶日积):指在某一生育期间或整个生育期内作物群体绿叶面积的和数,积每日叶面积的累加。
光能利用率:指作物光合作用产物中贮存的能量占其吸收太阳光能的百分数。
种植制度: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的总称。
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栽培作物的种类、面积和配置的总称。
农林专业农作物生产技术综合试题(含答案)

农作物生产技术综合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8分)1.在下列大田作物中,喜凉作物是A 小麦B 水稻C 玉米D 棉花2.养地制度的中心是A 种植制度B 提高土地生产力C 提高总产量D 培肥土壤3.小麦收获前20天在小麦株行间移栽棉花,这一种植方式是A 接茬复种B 移栽复种C 套作复种D 再生复种4.可恢复地力的技术措施是A 复种B 间作C 休闲D轮作5.一般情况下间套作中高位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应A 高于单作B 等作单作C 低于单作D 据水肥条件确定6.高矮秆农作物间套作时,高秆农作物应A 行数减少B 行数增加C 幅宽要宽D 密度应小7.不能有效减轻连作危害的措施是A 选择高产抗病虫品种B 清洁田园,清除病残体C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D 加大种植密度8.冬性小麦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条件是A 温度0-3℃,35天以上B 温度0-7℃,15-35天C 温度0-12℃,35天以上D 温度0-3℃,5-15天9.为保证小麦的适时播种,麦棉套作地区常需提前浇水,浇水时间一般在拔柴前A 5天 B 10天 C 15天左右 D 30天左右10.小麦播种时,土壤耕层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A 30-40%B 50-60%C 75-80%D 85%以上11.根据各地经验和实验资料,单产400kg以上的麦田,适宜行距是A 16-20cmB 20-23cmC 23-25cmD 25-30cm12.小麦主茎长出第5片叶时,小麦共长出分蘖数是A 1B 2C 3D 413.小麦的分蘖高峰期在A 冬前B 返青至起身C 拔节后D 起身至拔节14.小麦的春化阶段结束时对应的穗分化阶段是A 初生期B 伸长期C 单棱期D 二棱期15.小麦灌浆期要求的适宜土壤水分是田间持水量的A 75%左右B 50%左右C 30%左右D 20%左右16.晚熟型玉米夏播时生育期一般为A 150天以上B 120天以上C 105天以上D 96天以上17.玉米的适宜播种深度是A 3-4cmB 4-6cmC 6-8cmD 9-10cm18.玉米蹲苗的结束时间是A 小喇叭口期B 拔节前C 齐苗后D 三叶期19.及时培土可有效防止玉米倒伏,培土时间最好是在A 拔节期B 小喇叭口期C 大喇叭口期D 抽雄期20.玉米攻粒肥的施肥时间一般应在A 大喇叭口期B 抽穗期C 开花期D 吐丝初期21.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的关键期是A 大喇叭口期B 抽雄期C 开花期D 吐丝期22.玉米增加粒重的关键时期是A 子粒形成期B 乳熟期C 蜡熟期D 完熟期23.普通玉米的适宜收获期是A 子粒形成期B 乳熟期C 蜡熟期D 完熟期24.玉米开花期适宜的日平均温度是A 18-20℃B 20-23℃C 26-27℃D 32-35℃25.在棉花产量形成因素中,主要受遗传特性影响的是A单位面积总铃数B单铃重C衣分D单位面积株数26.棉花的单铃重是指A单个棉铃的重量B单个棉铃籽棉的重量C单个棉铃皮棉的重量D单个棉铃棉籽的重量27.棉花一生中的需肥高峰在A苗期B蕾期C花铃期D吐絮期28.北方黏土棉区适宜播种深度是A 1.5CMB 3.5CMC 2.5CMD 4.5CM29.棉花等行距种植时一般高产田的行距是A 80-90CMB 70-80CMC 60-70CMD 50-60CM 30.棉花定苗后进行中耕时的深度一般为A 3-5CMB 5-7CMC 7-9CMD 10-12CM31.各地棉花打顶时间一般应在早霜到来前A 80-90天B 60-70天C 40-50天D 20-30天32.催熟剂的适宜喷洒时间是枯霜前A 5天B 10天C 15天D 20天33.一般情况下,棉花落蕾的数量与落铃的数量相比A 一样多B 前者多C 后者多D 不确定34.棉花蕾铃脱落高峰在A 蕾期B 初花期C 盛花期D 吐絮期35.间接危害蕾铃的害虫主要是A 棉铃虫B 玉米螟C 棉盲蝽D 蚜虫36.花生争取高产的关键时期是A 开花下针期B 结荚期C 饱果成熟期D 苗期37.花生开花期的适宜温度是A 15-22℃B 23-28℃C 28-32℃D 32-37℃38.花生营养的四大要素是氮磷钾A 钙B 硫C 锌D 硼39.花生根结线虫病最重的时期是A 苗期B 开花下针期C 结荚期D 饱果成熟期40.花生培土时间是A 苗期B 结荚期C 封行和大批果针入土前D 饱果成熟期41.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增强甘薯抗旱能力的根是A 须根B 块根C 梗根D 柴根42.冷床覆盖塑料薄膜育苗时,塑料薄膜的颜色最好是A 浅紫色B 淡蓝色C 无色D 浅黄色43.甘薯高水肥地每亩适宜栽插密度是A 2500-3000株B 3000-4000株C 4000-5000株D 5000-6000株44.抗旱性能最好的甘薯栽插方法是A 水平浅栽法B 斜栽法C 船底式栽法D 钓钩式栽法二、简答题(40分)1.生产实践证明,合理的间套作比单作具有增产作用,并能以较少的投入换取较多的经济收入,要充分发挥间套作的增产增效作用,首先要做到合理的选配农作物或农作物品种,在选配农作物及品种时,应坚持哪些原则?写出山东常见的3种间套作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 作 物 生 产 技 术
二 年 级 期 终 统 考 试 卷
1.影响花生生长发育的因素有 、 、
、 、养分、黑暗与机械刺激。
2.
花生安全贮藏对 和 要求较高。
3.棉花吐絮期的主攻目标是 、 、 、 。
4.玉米倒伏的原因主要有 和 。
5.玉米蹲苗应掌握 、 、 的原则。
6.粮食作物包括 、 和 三个类别。
7我国北方主要的复种方式包括 和 。
8.小麦子粒成熟过程包括以下4个时期,即 、 和 。
9.小麦一天内的开花时间,一般有两个高峰,既上午的 , 下午的 。
10.水稻从 、 到 为拔节孕穗期。
11.水稻湿润育秧秧田管理中心是 和 。
12.水稻催芽过程可概括为 、 、 和 。
13.花生开花下针期主攻目标是 , , 。
14.棉花打顶的适宜时期应根据 和 确定。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花生清棵应使茎基部刚好露出土面。
( )
2.水稻抛秧要分三次进行。
( )
3.棉花定苗要求在1~2片真叶时进行。
( )
4.麦花套种通玉米以麦收前7~10天为宜。
( )
5.小麦冬灌时间应掌握在平均气温下降到3℃左右时浇完为好。
( )
6.间作是一种集约利用空间和时间的种植方式。
( )
三、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填在后面括号内,每 小题2分,共12分)
1.玉米雌穗花丝的寿命一般为 天。
( )
A.10
B.10~15
C.15
D.10~20
2.以下作物属耐短期连作的是 ( )
A.花生
B.棉花
C.水稻
D.薯类作物
3.小麦生长后期主要的虫害是 ( )
A.蚜虫
B.粘虫
C.吸浆虫
D.麦秆蝇
4.花生清棵应在 进行 ( )
A.出苗期
B.齐后
C.开花下针期
D.结荚期
5.水稻在 需肥较多,也是肥料利用率最高的时期。
( )
A.秧苗期
B.返青分蘖期
C.拔节期
D.抽穗结实期
棉花蕾的脱落多集中在现蕾以后的 天内。
(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2分):
1.接茬复种:
2.一级分蘖:
3.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性:
4.玉米的生育期:
5.衣分:
6.花生的一生:
五、简答题 (共24分) 1.土壤耕作有何机械作用?(5分)
2.小麦中期的管理技术有哪些内容?(4分)
3.水稻壮秧有何形态特征?(4分)
4.玉米良种的选择有何原则?(3分)
5.防止蕾铃脱落有何途径?(4分)
6.花生合理密植的原则有哪些-?(4分)
《农作物生产技术》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
1.温度、光照、土壤、水分
2.种子含水量、温度条件
3.增加铃重、提高品质、多座秋桃、防止早衰
4.密度过大、施肥灌水不合理
5.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
6.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
7.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8.乳熟期、面团期、蜡熟期、完熟期
9.9:00---11:00、15:00---18:00
10.拔节、幼穗分化、抽穗前
11.灌水、追肥
12.高温破胸、适温催芽、保温促芽、摊晾炼牙
13.生长稳而不旺、多开花、多下针
14.霜期、棉花生育情况
二、判断题:1.× 2. × 3.√ 4. × 5. √ 6.×
三、单项选择题:1.B 2.D 3.C 4.B 5.C 6.C
四、名词解释:
1.接茬复种: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播种下茬作物的种植方式
2.一级分蘖:直接着生在主茎叶腋处的分蘖叫一级分蘖。
3.水稻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幼穗分化之前,不受短日、高温影响的正常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
4.玉米的生育期:指玉米从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
5.衣分:是皮棉占种籽棉质量大小的质量分数。
6.花生的一生:花生从播种到新种成熟所经历的生长发育过程称为花生的一生。
五、简答题:
1.答:①松碎土壤(1分)②翻转耕层,混拌土壤(1分)③平整地面(1分)④压紧土壤
(1分)⑤开沟培垄,挖坑堆土,打埂作畦。
(1分)
2.答:①诊断苗情,分类管理(1分)②浇好孕穗水,酌施孕穗肥(1分)③预防晚霜冻害(1分)
④防治病虫害(1分).
3.答:①叶片宽大挺健,叶短,叶色鲜绿无病虫,黄叶少(1分) ②苗基部扁宽,粗壮,有弹性(1分) ③根系发达,短白根多,无黑根、烂根(1分)④秧苗长势旺,不徒长,高度整齐一致,叶龄适中(1分)
4.①要根据栽培制度选用生育期适当的良种(1分) ②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选
用良种(1分)③要选用抗病品种(1分)。
5.答:①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1分)
②加强肥水管理(1分)
③合理整枝(1分)
此外,选用株型好,抗病力强,脱落率低的品种,使用生长调节剂,加强病虫害防治等(1分)。
6.答①根据土壤肥力状况(1分)
②根据播期(1分)
③根据品种特性(1分)
④根据栽培条件(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