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公开课教案
梅花魂的教案优秀8篇

梅花魂的教案优秀8篇《梅花魂》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3、整体感知内容,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课后拓展延伸。
教学重点:了解梅花的秉性,品味“三哭”,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一、导入1、复习重点字词。
2、全班齐读古诗《梅花》。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梅花在什么时候开放?它的精神是什么?“魂”是什么意思?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围绕梅花写哪几件事?第一件事: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
第二件事:特别爱惜“墨梅图”。
第三件事:因年老不能回国而难过。
第四件事: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件事:临别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
2、思考古诗的出处和理解其意思,体会其情感。
(借古诗抒发自己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
)3、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讨论、交流:文中哪三次提到外祖父“落泪”,表现了外祖父怎样的情感?教念古诗,悲伤落泪无法回国,痛哭失声爱国心送别亲人,泪眼朦胧三、小组合作、交流评析1、画出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提示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语句来品读。
)2、根据学生读的,重点理解以下语句:(课件出示)(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比较句子:“惟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珍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珍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梅花魂》优秀公开课教案设计优秀7篇

《梅花魂》优秀公开课教案设计优秀7篇小学语文《梅花魂》优质教案设计篇一学习内容:课文《梅花魂》,古诗词《卜算子·咏梅》、《梅花绝句》(之三)、《白梅》,拓展阅读《苏武的故事》。
学习目标:1、理解“梅花魂”的含义,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念祖国的情感。
2、了解梅花的品格,做一个有梅花品性的人。
3、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心、思乡情,领悟这种感情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1.体会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2.理解华侨老人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爱祖国的感情。
学习难点理解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梅花的幻灯片12、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梅花的故事。
3、板书课题。
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二、品花,体会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品格。
1、学生展示自己课外搜集的有关梅花的古诗词。
2、出示幻灯片2朗读古诗词《卜算子·咏梅》、《梅花绝句》(之三)、《墨梅》。
师:课文中也有几处写梅花的句子,请大家找找看。
出示幻灯片33、默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梅花的句子,读一读。
4、梅花有什么特点?结合自己学习的古诗词和课文说一说。
出示幻灯片4,重点朗读写梅花特点的一段话“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呢!”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指名读师:这段话哪些地方应该重读?指名读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总结梅花的特点(坚强不屈,不畏严寒)齐读这段话三、悟魂,感悟中华民族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民族气节。
师: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出示幻灯,51、自由读《苏武的故事》,苏武的哪些地方令你感动?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梅花魂》公开课教案设计

《梅花魂》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梅花魂》全文。
(2)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了解课文背景,理解“梅花魂”的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寓意。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梅花魂》全文。
(2)理解课文中的意象和寓意。
(3)掌握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梅花魂”的寓意。
(2)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梅花魂》全文。
(2)相关背景资料。
(3)PPT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梅花魂》。
(2)收集有关梅花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梅花的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梅花。
(2)简要介绍课文的背景和作者。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意境。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寓意。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讲解课文(1)详细讲解课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解释“梅花魂”的寓意。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让学生进行默写练习,检验对课文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梅花魂》全文。
2. 写一篇关于《梅花魂》的读后感。
3. 收集其他有关梅花的诗词,进行欣赏和分析。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包括朗读、默写和读后感的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梅花魂》教学设计(6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这里是勤劳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理的《梅花魂》教学设计(较新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梅花魂》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会读会写。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质。
3、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以及爱国情谊。
教学重难点: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以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认识图片中的花吗?(PPT出示梅花)你们学过哪些关于梅花的诗句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字苦寒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看了图和古人关于梅花的诗句,你们有没有发现梅花有什么特点呢?(不畏严寒,不怕风雪欺压)大部分的花都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绽放自己的美丽,而梅花却是顶着严寒,在冰天雪地中傲然独立。
可见它具有非常不屈的品质。
梅花不仅是花中的君子,梅花精神也正是炎黄子孙的品格。
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第六课《梅花魂》。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你们已经预习过这篇文章了,谁能来解释一下“魂”这个字的意思。
(灵魂,精神)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梅花有魂吗?梅花魂指的是什么?)是什么呢?我们先保留着这个问题,带着这个疑问共同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想一想,本文作者围绕梅花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首先进行生字词的检查(PPT出示词语)灵魂腮边训斥玷污呜咽欺凌秉性蒙眬梳理衰老手绢华侨白杭绸抹干净凉飕飕不甚在意颇负盛名风欺雪压眷恋缕缕幽芳葬身异国漂泊他乡(注意蒙眬、曚昽和朦胧的用法,蒙眬、朦胧:指模糊不清;曚昽:指日光不清)3、你能用较后一排中的`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本文围绕着梅花讲了漂泊他乡的外祖父珍爱梅花、眷恋祖国的事。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4《梅花魂》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4《梅花魂》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梅花魂》的内容,能够流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课文中的美感和情感,学会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感受。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细心体味事物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梅花魂》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文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进行朗读和感悟。
三、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包含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的PPT课件。
2.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录音机等。
3.其他:备课笔记、课堂小道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利用课件展示关于梅花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梅花的感受。
2.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梅花魂》。
第二步:学习(30分钟)1.听课文录音,感受语言的节奏和情感。
2.深入解析课文内容,学习词语解释和句子理解。
3.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第三步:实践(15分钟)1.学生进行分组朗读课文,注重语言语调和情感表达。
2.针对课文中的画面和情感要素,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或表演。
第四步:总结(5分钟)1.整理课堂讨论和感悟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
2.鼓励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个人思考和细致体味。
五、课后作业1.背诵《梅花魂》部分段落。
2.撰写对梅花的感悟和联想。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对《梅花魂》课文的学习,不仅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还培养了对美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讨论,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梅花这一意象在文学中的丰富内涵,开拓了对美学的认识。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4《梅花魂》的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引导他们用心感受和表达美好事物所带来的情感和思想启迪。
梅花魂教案(精选多篇

梅花魂教案(精选多篇一、教学内容1. 梅花魂的定义与性质;2. 梅花魂的判定定理;3. 梅花魂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梅花魂的概念,掌握梅花魂的性质与判定定理;2. 能够运用梅花魂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几何解题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梅花魂的判定定理及其应用;2. 教学重点:梅花魂的概念、性质及判定定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三角板、圆规、直尺;2. 学具:三角板、圆规、直尺、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梅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梅花的特点,引出梅花魂的概念;2. 新课:讲解梅花魂的定义、性质及判定定理,配合例题进行讲解;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梅花魂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4. 小组讨论:针对梅花魂的判定定理,分组讨论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6. 课堂检测:布置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梅花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梅花魂的定义与性质;2. 梅花魂的判定定理;3. 梅花魂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下列图形是否具有梅花魂,并说明理由;(2)已知三角形ABC具有梅花魂,求证:AB+BC=2AC。
答案:(1)图形①具有梅花魂,因为满足判定定理;(2)图形②不具有梅花魂,因为不满足判定定理。
2. 课后拓展:探究梅花魂在其他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梅花魂的概念和性质掌握较好,但在判定定理的应用上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究梅花魂在其他几何图形中的应用,如四边形、圆等,提高学生的几何解题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梅花魂的判定定理及其应用;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难度和答案解析;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 梅花魂》教案

《梅花魂》教案《梅花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能有感情的通读全文。
3,理解本文的蕴含的爱国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1,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2,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3, 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 播放ppt课件)板书课题。
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1,自学生字词,可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第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层(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层(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层(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一,复习回顾,揭示任务。
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1)读诗落泪;(2)珍爱梅图;(3)不能回国;(4)赠墨梅卧;(5)送梅花仇;2,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公开课《梅花魂》教案设计

公开课《梅花魂》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梅花魂》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简介《梅花魂》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通过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第二章:梅花魂的寓意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梅花魂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培养学生对传统寓意的思考和解读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梅花魂的象征意义,解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探索梅花魂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寓意。
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增强互动性。
第三章:梅花魂的艺术表现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梅花魂在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3.2 教学内容分析梅花魂在绘画、诗歌、音乐等艺术形式中的表现。
欣赏经典艺术作品,探讨梅花魂的艺术价值。
3.3 教学方法采用作品展示和欣赏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艺术作品的美感。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和观点。
第四章:梅花魂的文化传承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梅花魂在传统文化中的传承和弘扬。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传承责任感。
4.2 教学内容探讨梅花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了解梅花魂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扬光大的途径。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五章:梅花魂的意义与价值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梅花魂的意义和价值。
引导学生思考梅花魂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5.2 教学内容总结梅花魂所蕴含的道德观念、精神品质和价值观。
探讨梅花魂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梅花魂公开课教案
【教材简析】
梅花经霜傲放,被人们赋予坚强的品格,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
课文以故乡的梅花开了,引起对漂身异国的外祖父的怀念,通过五个小故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设计理念】
语文是一种感悟的艺术,一些感性的文字的堆积,所以语文的学习就应该渗透过文字的躯干,透视文字的灵魂,情的流淌。
《梅花魂》是篇思乡爱国的文章,整篇课文设计: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交流,感悟文中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同时,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为一体,在落实础上体现人文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12个生字,会写16个字。
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3、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重点。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是难点。
【教学方法】
教法:
感情朗读法,情景教学法,扶放结合法。
学法:
1、勾画重点句段,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
2、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以点带面。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大家见过梅花吗(出示一组梅花图片)梅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交流梅花的古诗、名句、名画、歌
2、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赞美梅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课题)齐读课题。
3、梅花有魂吗这里的“魂”是什么意思(理解题目字面意思)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扣题质疑。
出示对理值的问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汇报交流:
(1)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出示词语):
缕缕幽芳颇负盛名顶天立地低头折节玷污
大抵欺凌训斥秉性眷恋衰老手绢
(2)交流: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概括初读收获)
三、感悟探究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外祖父心中的梅花是什么样的(出示第13自然段“这梅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指名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可以用文中的相关语句,也可以自己想。
)
(2)这多么像中华民族的精神啊!齐读“几千年来……不肯低头折节。
”我们中华民族涌现过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回答,出示图片:岳飞、文天祥、江姐、刘胡兰、王二小等。
略述江姐事迹,配乐《红梅赞》)在今天的和平年神依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子弟兵战士抢险救灾,白衣战士抗击非典等(出示图片),此时你对梅花魂又有的了解(引导理解梅花魂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板书:民族魂)
(3)出示“一个中国人……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只是教育“我”做梅花一样的人吗他也在表白着我们怀着崇敬之情,齐读这段话。
(4)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激发爱国之情)。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通过哪几个小故事,表白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朗诵课文,生画出最受感动的地方,说说理由。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出示有关语段,结合言语表达、朗读感情。
)
(1)出示“每当读到……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
a、外公为什么落泪
b、读到这些思乡诗句,外祖父会想些什么
c、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指名读。
(2)出示“我五岁那年……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
a、从中体会到什么
b、哪些词语体会到爱惜墨梅图
c、为什么这样爱惜一枝画梅
d、怎样读老人的话
(3)学生自由选读受感动的地方,并说为什么感动。
(方法迁移运用,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
)四、积累练习
把最受感动的语句摘录在摘抄本上。
【板书设计】
22、梅花魂
民族魂
中国心
思乡情
一、导入
1、全班齐背古诗《梅花》。
2、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梅花的知识。
师:“魂”是什么意思梅花是一种植物,它的精神是什么带着疑问让我们走进文本。
二、初读课文,扫出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梅花写哪几件事
3、讨论、交流。
第一件事: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
第二件事:特别爱惜“墨梅图”。
第三件事:因年老不能回国而难过。
第四件事: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件事:临别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
四、小组合作、品读课文、交流评析
1、自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等2、如果你有感受,就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把感受传递给别人。
3、谁愿意把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
(全班交流朗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从他人的发言中汲取有价值的观点。
)
根据学生读的,重点理解以下语句:(课件出示)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
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比较句子:
“惟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珍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
“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珍惜。
”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
(2)“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
a、理解"清白""玷污"
b、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它吗
(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
(3)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
讨论: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
b、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
C、美读升华: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
(4)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思念着祖国,却不能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5)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体会到思乡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6)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
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
”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成了却自己的心愿。
(7)“小时候,外祖父常常叫我被唐诗宋词,每逢念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春草明年绿,王“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这些诗句外祖父总会落下泪来。
体会:
a、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化。
b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
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师小结: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魂"。
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五、感情朗读。
六、延伸拓展
教师导语:“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
【教后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