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导学案-配答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主备:同备:审批:

课标要求: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学习目标:

知识: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能力:通过分析遗传实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学习重点: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学习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我的课堂:

一.情境导入:

二.课前预学:

1.自花传粉:。

异化传粉:。

2.父本:同种生物的个体在进行交配时,花粉或精子的个体。

母本:同种生物的个体在进行交配时,花粉或精子的个体。

3.去雄:是指除去的;去雄应对其进行处理。

4.杂交:杂交符号:

自交:自交符号:

5.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特征。

相对性状:举例:

6.显性性状:举例:

隐性性状:举例:

性状分离:。

7.纯合子:举例:

杂合子:举例:

8.孟德尔研究材料是:,研究的成果为:。三.合作探究——孟德尔杂交实验。

1.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

2. 对孟德尔遗传现象的解释。(用基因图解表示)

3.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四.我的疑问:

五.归纳总结:

六.自我检测:

1.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卷头发和直头发 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C.鼠的白毛和狗的黑毛 D.兔的细毛和长毛

2.下列个体中属于纯合体的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

3.在育种工作中,将纸袋套在花上是为了()

A.防止降温 B.防止花粉被风带走 C.防止自花授粉 D.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4.下列关于基因与相对性状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个体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②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转化作用

③当一对基因均为显性时,生物个体只表现出显性性状

④当一对基因均为隐性时,生物个体仍表现出显性性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下列叙述中,对性状分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F2中,有时出现父本性状,有时出现母本性状的现象

B.F2中,有的个体显现一个亲本的性状,有的个体显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的现象

C.杂交后代中,只显现父本性状或只显现母本性状的现象

D.杂交后代中,两亲本的性状在各个个体中同时显现出来的现象

6.在生命科学发展史上,孟德尔在总结了前人失败原因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8年观察研究,成功地总结出豌豆的性状遗传规律,从而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请回答:

(1)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首先是因为豌豆是严格的植物,不受的干扰,其次,豌豆花大,容易,更重要的是豌豆具有。(2)在研究性状遗传时,由简到繁,孟德尔从相对性状的研究入手,然后再研究相对性状,以减少干扰。

(3)在处理观察到的数据时,孟德尔成功运用了的方法,得到了前人未注意到的子代比例关系。

(4)孟德尔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材料提出了假说,合理解释了实验中的现象,并对此作出了实验验证,从而发现了。

(5)孟德尔提出的遗传规律是。

7.家兔的毛色中,褐毛与黑毛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与B)控制。现在甲、乙、丙、丁四只兔,甲、乙

为黑色雌兔,丙为黑色雄兔,丁为褐色雄兔。已知甲和丁交配,子一代全为黑色小兔;乙和丁交配,子

一代有黑色的,也有褐色的。请回答:

(1)兔子的褐毛与黑毛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2)甲、乙、丁三只兔子的基因型依次为:甲乙丁。

(3)如何利用甲乙丙丁四只兔来鉴别丙兔是纯种还是杂种?

反思与积累: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主备:同备:审批:

课标要求: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

学习目标:

知识:1.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 2.明确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能力:通过分析测交实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体会孟德尔的测交实验,领会科学方法的实验方法和创新思维。

学习重点:1.孟德尔的测交实验。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学习难点:孟德尔的测交实验。

我的课堂:

二.课前预学:

1.显性基因:举例:。

2.隐性基因:举例:。

3.测交:。其主要作用是用来。

4.基因的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

因子发生,分离后的遗传因子进入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合作探究:

1.试着用遗传图解解释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

2.思考教材P6—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并完成下列问题。

①.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则甲、乙小桶中的彩球分别代表。

②.据材料可知,甲中的D:d= ,乙中的D:d= 。

甲中的彩球与乙中的彩球数量。

③.分别抓取小球后,两小球的组合表示:。

3.阅读教材P7—技能训练。试设计一实验程序,怎样才能获得开紫花的纯种?

四.我的疑问:

五.归纳总结:

1.测交的特点。 2.分离定律的实质。

六.自我检测:

1.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F2性状分离比为3:1 B.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C.F2出现性状分离 D.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发生分离,各自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2.豌豆的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鉴别一株黄色子叶的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

A.杂交 B.自交 C.测交 D.观察现象()

3.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种,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的小麦,下列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甲ⅹ乙 B.甲ⅹ乙得F1再自交

C.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 D.甲ⅹ甲,乙ⅹ乙

4.金鱼草的红花(A)对白花(a)为不完全显性,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F2中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1/4 B.1/2 C.3/4 D.1

5.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别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杂合体自交的后代全是杂合体 B.纯合体自交的后代全是纯合体

C.杂合体杂交的后代全是杂合体 D.两种纯合体杂交的后代仍为纯合体

7.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匹纯种枣红马杂交,生出了20匹黑马和20匹枣红马,据此可知何种

颜色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A.黑马 B.枣红 C.黑色或枣红 D.无法确定

8.玉米子粒黄色对无色为显性,现用玉米为母本,去雄后授以黄色玉米花粉,若母本植株所结籽粒中出

现无色籽粒,原因可能是()

①父本是杂合子②外来花粉授给母本③多倍体不育④未受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遗传因子为Aa的豌豆自交,子代的表现型是()

A.全部为显性性状 B.3/4为显性性状 C.全部为隐性性状 D.2/3为显性性状

10.某人发现了一种新的高等植物,对其10对相对性状如株高、种子形状等的遗传规律很感兴趣,通过大量杂交实验发现,这些性状都是独立遗传的。下列解释或结论不合理的是()

A.该种植物的细胞中至少含有10条非同源染色体

B.没有两个感兴趣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在某一染色体上含有两个以上控制这些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D.用这种植物的花粉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显示所有感兴趣的性状

(1)第二代夫妇正常,但孩子既有正常又有白化,这在遗传上叫着。

(2)根据第代夫妇及其子女的性状,可判断白化病为性状。

(3)若有许多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和第二对的基因组成相同,他们的子女中,患白化病的与正常的数量比接近。

(4)第三对夫妇基因分别为和。

(5)属于测交实验的是第对夫妇的组合。

反思与积累: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主备:同备:审批:

课标要求: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及自由组合定律。

学习要点:

知识: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

能力: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情感: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所揭示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学习,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教育。学习重点:对自由组合想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学习难点:对自由组合想象的解释。

我的课堂:

一.情境导入:

二.课前预学:

1.孟德尔用和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还是

,结出的种

子F1都是,这表明和是显性性状。

2.F2中出现了四种性状,分别为、、、。

其中和为亲本性状,和为重组性状。F2出现的四种性状及数量比为。

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孟德尔首先假设豌豆的分别由控制,且这两对遗传因子在传递过程中,是的,F1在产生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这样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即。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

4.自由组合现象中,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种,遗传因子组成形式有种,分别为。

5.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

三.合作探究: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呢?

◇就每一对相对性状分析,F2中: =3:1。: =3:1。这说明豌豆的上粒色和粒形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定律。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F1形成的雌雄配子的种类。

(2)用遗传图解解释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四.我的疑问:

五.归纳总结:

六.自我检测:

1.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个亲本杂交,按自由组合遗传,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A.9:3:3:1 B.3:1:3:1 C.3:1 D.1:1

2.两杂合体(涉及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杂交,子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这两个杂合体的基因型是()

A.AaBb和AABb B.AaBb和Aabb C. Aabb和aaBb D.AABb和AaBB

3.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2中不能稳定遗传的白色球状南瓜有3996株,则能稳定遗传的黄色盘状南瓜有()

A .3996株 B.1983株 C.1332株 D .7932株

4.如果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则被测个体的基因型是()A.AaBb B. AaBB C.Aabb D.AABb

5.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亲本杂交,子代中不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6.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亲本甲是双隐性纯合体,亲本乙是双杂合体。甲、乙两亲本杂交其子代中非亲本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是()

A.1/2 B.3/4 C.1/8 D.1/16

7.基因型为YyRr与YyRR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时,子代的基因型有 ( ) A. 2种 B .4种 C. 6种 D. 8种

8.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隐性。下表是4种不同的杂交

9.家兔灰毛(W)对白毛(w)为显性“短毛(L)对长毛(1)为显性,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现将纯种的长毛灰兔和纯种的短毛白兔杂交,请回答:

(1)F2中出现纯合体的概率为,F2中白毛兔与灰毛兔之比为。

(2)F2中短毛白兔的基因型为,其中纯合体占。

(3)用F2中的一只短毛灰兔与长毛白兔杂交假如子代20只兔子中,短毛灰兔与长毛灰兔各10只,则此短毛灰兔的基因型是。

(4)养殖场需要长毛白兔品种,F2中长毛白兔占,其基因型是,这些长毛白兔是否符合要求?。原因是。

反思与积累: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主备:同备:审批:

课标要求: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及自由组合定律。

学习目标:

知识: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2.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

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勇于思考,善于表达的能力

情感:获得对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总结,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学习重点: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2.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学习难点:自由组合定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情境导入:

二.课前预学:

1.基因这个名字首先是由生物学家提出。他还提出了和两个概念。2.表现型:举例:

3.基因型:举例:

4.等位基因;举例:

三.合作探究:

1.讨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2.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

3.基因的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

四.我的疑问:

五.归纳总结:

六.自我检测:

1.两个具有两对性状(完全显性、独立遗传)的纯合体杂交,其子二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新类型可能占子二代新类型总数的 ( )

① 1/2 ② 1/3 ③ 1/4 1/5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 )对卷毛(b )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 )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基因型为BbCc 的个体与“X ”交配,子代的性状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3:1:1,个体“X ”是 ( )

A .BbCc

B .BbC

C C .bbCc

D .bbcc

3.一只雄蜂的基因型为AB ,蜂王的基因型为Aabb ,二者交配后,后代可能具有的基因型是

A .AABb 、AaBb

B .AAaBbb

C .AABB 、Aabb

D .aaBb 、AaBb ( )

4.基因型为AaBb 的某植物自交,按照自由组合定律,子代含显性基因的个体占( )

A .1/16

B .15/16

C .1/8

D .7/8

5.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是独立遗传的。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患有此两种疾病的概率是( )

A .3/4 1/4

B .3/8 1/8

C .1/4 1/4

D .1/4 1/8

6.两对基因(A-a 和B-b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为AaBb 的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的纯合体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 ( )

A.3/4

B.1/4

C.3/16

D.1/16

7.在家蚕遗传中,黑色(B )与淡赤色(b )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B )与白茧(b )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如下表:

①请写出各组合中亲本可能的基因型: 组合一: 组合二: 组合三:

②让组合一杂交子代中的黑蚁白茧类型自

由交配,其后代中黑蚁白茧的概率是 。

8.某种昆虫长翅(A )对残翅(a )为显性,直翅(B )对弯翅(b )为显性,有刺刚毛(D )对无刺刚毛(d )为显性,控制这3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这种昆虫一个体基因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 。

黑蚁黄茧 黑蚁白茧 淡赤蚁黄茧 淡赤蚁白茧 组合一

9 3 3 1 组合二

0 1 0 1 组合三 3 0 1 0

(2)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_ _ __

(3)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

(4)该昆虫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有

(5)为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用来与该昆虫进行交配的异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

反思与积累:

过关检测(一)

一.选择题

1.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F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 )

A、1/8

B、7/8

C、7/16

D、9/16

2.一只杂合的黑毛家兔产生200万个精子,这些精子中所含隐性基因约有 ( )

A、25万

B、50万

C、100万

D、200万

3.如果杂合体雄豚鼠的精巢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0个黑毛基因,经减数分裂后,最多能形成带黑毛基因的精子细胞 ( )

A、10个

B、20个

C、40个

D、80个

4.雌豚鼠的卵巢中,含有20个带黑毛基因的杂合型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最多能产生带黑毛基因的卵细胞 ( )

A、10个

B、20个

C、40个

D、80个

5.下列基因型中最可能不是配子的是()

A、YR

B、Dd

C、BV

D、AB

6.将基因型为AA的花粉授给基因型为aa的雌蕊柱头,则长成的种子中的种皮和胚乳的基因型分别为( )

A、Aa,AAa

B、Aa,Aaa

C、aa,AAa

D、aa,Aaa

7.家兔皮下白色脂肪对黄色脂肪为显性。将纯种的白色脂肪家兔与纯种的黄色脂肪家兔杂交,对它们生下的小兔喂以含叶绿素的食物时,小兔的皮下脂肪为黄色。这说明()

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C、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D、在相同的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相同

8.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B、豌豆先开花后授粉

C、豌豆是闭花自花授粉的植物

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9.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10.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F1全为高茎,将F1自交得F2,发现F2中高茎:矮茎为3:1。实现F2中高茎:矮茎为3:1的条件是()

A、F1形成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形成两种配子

B、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随机结合

C、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

D、只需A项条件,而不需B、C两项条件

11.桃果实表面光滑对有毛为显性,在毛桃的植株上授以纯合光桃的花粉,该雌蕊发育成的果实应为:()

A、毛桃

B、光桃

C、毛桃的概率为1/3

D、光桃的概率为1/3

12.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

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黑色的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13.某同学接连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则他第4次抓取是Dd的机率是()

A、1/4

B、1/2

C、0

D、1

14.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取统计过的小球都要重新放回桶内,其原因是:

A、表示两种配子的数目要相等

B、避免小球的丢失()

C、小球可能再次使用

D、避免人为误差

15.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将纯非糯性品种与糯性品种杂交得F1,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凡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这两种花粉的微粒,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

A、1:1

B、1:2

C、2:1

D、不成比例

16.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双亲表现正常。这对夫妇生出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

A、1/2

B、2/3

C、1/4

D、1/6

17.蜜蜂的体色褐色对黑色为显性,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常染色体上。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雌蜂杂交,则F1蜜蜂体色是:()

A、全部是褐色 C、母蜂和工蜂都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

B、褐色:黑色=3:1 D、母蜂和工蜂都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

18.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A、1/4

B、1/6

C、1/8

D、1/16

19.孟德尔遗传定律不适于原核生物,是因为原核生物()

A、没有细胞核

B、没有遗传物质

C、没有完整的细胞器

D、主要进行无性生殖

20.孟德尔对遗传定律的探索经过了()A.分析—假设—实验—验证 B.假设—实验—结论—验证

C.实验—分析—假设—讨论 D.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21.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须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须的。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双亲,从理论上分析,在他们所生后代中,视觉正常的可能性是()

A、3/16

B、4/16

C、7/16

D、9/16

22.假定某一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DdEEFf,此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类型为()

A、5种

B、8种

C、16种

D、32种

23.若遗传因子组成AaBbCCDDee与AABbCcDDEe交配,在子代中,纯合子的比例是()

A、1/4

B、1/8

C、1/16

D、1/32

24.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

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25.两个杂合体(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杂交,后代出现了四种表现型,且比例相等,这两个杂合体的基因型为: ( )

A、 YyRR x YYRr

B、YyRr x YyRr

C、YyRr x Yyrr

D、Yyrr x yyRr

26.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由组合)与双隐性类型测交时,后代表现出新类型的个体占总数的( )

A、0

B、25%

C、50%

D、75%

27.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3:l的性状分离比。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 )

A、F l植株和F l植株

B、F2植株和F1植株

C、F1植株和F2植株

D、F2植株和F2植株

28.牵牛花的红花(R)对白花(r)是显性,阔叶(M)对窄叶(m)是显性。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得到F1,F1再与某牵牛花杂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红阔:红窄:白阔:白窄=3:1:3:1。则某牵牛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 )

A、RrMm

B、Rrmm

C、rrmm

D、rrMm

29.进行不同品种植物嫁接实验,用开白花(rr)品种的芽,嫁接在开红花(RR)的砧木上,接穗枝条上开花的颜色和基因型是()

A、白花rr

B、红花RR

C、红花Rr

D、粉红花Rr

30.用基因型为AA(母本)与基因型为aa(父本)的两株玉米杂交,结出的种子的种皮细胞、胚乳细胞和胚细胞的基因组成依次分别是()

A、AA、aa、Aa

B、aa、Aaa、Aa

C、AA、AAa、Aa

D、aa、Aaa、aa

二.简答题

31.右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致病基因 I

为A或a,请回答下列问题: 1 2

(1)该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____染色体上,是 II

__________性遗传病。

(2)I-2和II-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_。

(3)II-2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 III

(4)III-2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1 2

(5)III-2若与一携带致病基因的女子结婚,生育出患正常男女

病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患病男女

3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个体杂交,在F2出现的性状中:

(1)双显性性状的个体占总数的;

(2)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3)与F1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4)与亲本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33.小麦的高秆(D,易倒伏)对矮秆(d,抗倒伏)是显性,抗锈病(T)对易染锈病(t)是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三个纯系品种:高秆抗病、高秆易染病、矮秆易染病小麦,请设计一个培育最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的方法,并写出育种步骤:

(1)杂交亲本应选择什么类型:;

(2)产生杂种一代后,再;

(3)产生杂种二代后,再,直到不发生

为止。

(4)最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是,其基因型为。

34.某植物的花色有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请回答:

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其中基因型是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基因型为和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基因型为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35.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B和T同时存在

(B_T_)

T存在,B不存在

(bbT_)

T不存在

(B_t或bbtt)

表现型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

(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 ;F1自

交,F2的性别为_________,分离比为________.

(2)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为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________的雄株与基因型为_________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

36.某地发现一个罕见的家族,家族中有多个成年人身材矮小,身高仅 1 . 2 米左右。下图是该家族遗传系谱。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家族中决定身材矮小的基因是___________性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该基因可能是来自___________个体的基因突变。

(2)若II1和II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若IV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男孩,这个男孩成年时身材矮小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3)该家族身高正常的女性中,只有____________不传递身材矮小的基因。

37.科学家发现了一只罕见的白色雄猴,请你设计一个最佳方案,可以较快地让这只白色雄猴繁殖成一

群白色猴群。

38.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马铃薯品种是杂合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体),生产上通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选育黄肉(Yy)、抗病(Rr)的马铃薯新品种。请分别设计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以及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前三代即可)。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 减数分裂(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 主备: 同备: 审批:

课标要求: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学习目标:

知识: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运用模型构建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能力:培养学生了解自然规律的发生过程。

情感:1.认同基因是物质实体。

2.认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学习难点:模拟减数分裂过程巾的染色体的变化。

我的课堂:

一.情境导入:

二.课前预学:

1.减数分裂是指

2.联会:

3.同源染色体:

4.四分体:

5.精子的形成需经过 次复制, 次分裂。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

内。精原细胞是经过 方式产生的,如何判断?

6.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进行复制,细胞的变化如何?

7.一个四分体= 对同源染色体= 条染色体= 个着丝点= 条染色单体=

个DNA 分子。

8.过程:

9.减数分裂的特点: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 次,细胞连续分裂 次。

结果是: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减少了 。

三.合作探究: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 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 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点分裂

1.精子的形成过程。

2.精子形成过程的特点。

A.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主要特点:

B.减数第一次分裂期的主要特点:

C.减数第二次分裂期的主要特点:

四.我的疑问:

五.归纳总结:

六.自我检测:

1.下列过程中,全部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的是()A.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B.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

C.同源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体分开D.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

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相比,不相同的是()A.分裂过程中发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现象 B.分裂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C.分裂间期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D.分裂过程中发生染色质变成染色体现象

3.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 ) A.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B.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C.同源染色_体联会形成四分体D.着丝点分裂,一个染色体变成两个染色体

4.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 ( )

A 有丝分裂后期

B 无丝分裂过程中

C 减数分裂过程中

D 染色体复制

5.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一个四分体含有四个染色单体B.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交叉互换D.复制后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

6.某生物的肝细胞分裂后期有40条染色体,则它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的联会期,细胞内有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依次是 ( )

A. 20,40

B. 20,20

C. 40,20

D. 40,40

7.设某种动物的一个体细胞核中DNA含量为2个单位(2C)。

(1)请在图中绘出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示意图。

(2)说明DNA含量变化的原因。

8.右图为一种二倍体高等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请回答:

(1)该细胞所处分裂为,它的名称为。(2)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最多时为条,染色单体最多时为,DNA分子最多时为个。

(3)该生物单倍体细胞中染色体为条。

反思与积累:

一减数分裂(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主备:同备:审批:

课标要求: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学习目标:

知识:

1.说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3.学会用坐标曲线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的数目变化规律。

能力:学会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情感: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辨证观。学习重点: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比较。

学习难点: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象。

我的课堂:

一.情境导入:

二.课前预学:

1.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中形成的。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一个极体

()

个极体一个

4.完成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问题:

(1)减数分裂是的。在减数分裂

过程中,染色体,而细胞。减数分裂的结果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

(2) 叫做联会。四分体是。

三.合作探究:

1.卵细胞的分裂过程。

2.卵细胞形成的特点。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特点。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期的特点。

1个卵细胞1

一个

一个

③减数第二次分裂期的特点。

1.讨论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完成下列内容。

2.用坐标曲线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的数目变化规律。

3.用坐标曲线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的数目变化规律。

四.我的疑问:

五.归纳总结:

六.自我检测:

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形成两条染色体发生在( )

A、第一次分裂中期

B、第一次分裂后期

C、第二次分裂中期

D、第二次分裂后期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第一次分裂开始不久两两配对的染色体

B.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向两极移动

4.一对雌雄蛙,若用人工方法繁育出1000只蝌蚪,从理论上推算,至少需要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个多少个? ( )

A 250和1000

B 1000和250

C 1000和4000

D 4000和2000

5.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期都出现的现象是()

A 同源染色体分离B着丝点分裂C细胞质不均等分裂D染色体复制

6.若用字母代表精子的染色体,有A、a,B、b,C、c各为同源染色体,则下列哪四个精子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 ( )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7.指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共有的选项 ( )

A.纺锤体形成

B.着丝点分裂

C.联会

D.DNA复制

反思与积累: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1章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课程要求核心素养知识导图 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自由组合 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 可能,并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 状。 1.通过遗传图解分析两对相对性 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理解假说演 绎法在发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过程中的应用。(科学思维) 2.通过实例分析,明确基因型和 表型的关系。(生命观念、科学思 维) 3.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 解释并预测种群内两对及两对以 上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科学思 维、科学探究) 4.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基因的自 由组合定律在育种和人类遗传病 的预防等方面的应用。(科学思维、 社会责任) ,基础知识·双基夯实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P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 F1黄色圆粒 ↓? F2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比例933 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作出假说 1.理论解释 (1)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2)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 1.验证方法:测交实验。 2.遗传图解 四、自由组合定律——得出结论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五、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选材得当: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2.科学地确定研究对象: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3.科学的统计方法:运用数学统计的方法。 4.科学的实验程序设计: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表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2.基因型:与表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3.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活学巧练〕

人教版(2020)高中生物必修二学案 6.2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含答案)

6.2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2.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适应的形成 3.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课前预习案】 一、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1.含义 (1)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 (2)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和。 2.特点 (1)适应的普遍性: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 (2)适应的相对性:适应是针对环境条件而言的,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二、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主要观点:当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各种生物的适应性特征是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和。 (2)进步意义:生物都不是神创的,而是由更生物繁衍来的。这对当时人们普遍信奉的神创论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具有进步意义。 (3)历史局限性:对解释是肤浅的,未被人们普遍接受。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主要观点: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变异,适应是的结果;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2)进步性:①使人们认识到生物是在的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 ②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 ③科学地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的结果。 (3)局限性: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局限于水平,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课堂探究案】 [问题探究一]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1、枯叶蝶高超的伪装艺术能否完全避免被天敌所捕食?雷鸟在冬季来临前将羽毛换成白色,有利于在白雪皑皑的环境中保护自己。这种适应现象有没有局限性?由此说明什么问题? 2、适应是普遍存在的,但又具有相对性,请分析适应相对性的原因。 [问题探究一]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长颈鹿祖先的颈和前肢的长短有差异吗?由此说明什么问题? 2、在旱季缺乏青草的时期,颈和前肢长短不同的个体生存机会相等吗?由此说明什么问题? 【课后巩固案】 1.适应的相对性的形成与下列各项关系最密切的是( ) A.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 B.变异是不定向的 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D.环境条件是稳定的 2.下列关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学案教案课程

新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学案教案课程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教学设计 庐江三中:许佳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 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反交。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如:豌豆茎的高矮。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_____ _的____ __性状的____ _表现类型。如: _____________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问题探讨 1. 粉色。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 2. 提示: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是否正确。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 (二)实验 1. 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 ∶Dd ∶dd=1∶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1。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当对10株豌豆的个体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2. 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假说是相吻合的。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代表孟德尔实验中的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统计的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3∶1的结果。但证明某一假说还需实验验证。 (三)技能训练 提示: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四)旁栏思考题 不会。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五)练习 基础题1.B。2.B。 3. (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 (2)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即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3)2。 4. (1)白色;黑色。 (2)性状分离;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在自交时会产生性状分离现象。 拓展题 1. (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2. 提示: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是确保实验成功的条件之一。孟德尔在遗传杂交实验中,曾使用多种植物如豌豆、玉米、山柳菊做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最为成功,因此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这是因为豌豆具有适于研究杂交实验的特点,例如,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样确保了通过杂交实验可以获得真正的杂种;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简版[教材]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简版[教材] 生物必修二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一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四)练习 基础题:1.(1)×;(2)×。 2.C。 拓展题 (1)YyRr;yyRr。(2)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4。(3)YyRR或YyRr;4;如果是YyRR与yyrr杂交,比值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如果是YyRr与yyrr杂交,比值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检测 判断题:1.×。2.×。3.×。 选择题:1.D。2.C。3.D。4.B。 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六)技能训练 精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 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染色体数目(条) 8 8 8 16 8 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表 细胞类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染色体数目(条) 8 8 4 4

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中染色 体数目变化图 (七)第一小节练习 基础题:1.(1)?;(2)×;(3)×;(4)×。 2.B。 3.D。 4.(1)? 这个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因为该细胞中出现了四分体。 ? 该细胞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 该细胞有2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染色体A与C,A与D,B与C,B与D是非同源染色体。 ? 细胞中a与a′,b与b′,c与c′,d与d′是姐妹染色单体。 ? 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 ?参见教科书图2 2。 (2)? 4条。 ? B,D;B,C。 (八)第二小节练习 基础题:1.(1)?;(2)?;(3)?。 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三)练习 基础题:1.D。2.B。 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 (三)练习 基础题:1.C。2.B。3.C。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课本练习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五)练习基础题 1.B 2.B 3.(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 (2)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即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3)2。 4.(1)白色;黑色。(2)性状分离;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在自交时会产生性状分离现象。 拓展题 1.(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2.提示: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是确保实验成功的条件之一。孟德尔在遗传杂交实验中,曾使用多种植物如豌豆、玉米、山柳菊做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最为成功,因此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这是因为豌豆具有适于研究杂交实验的特点,例如,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样确保了通过杂交实验可以获得真正的杂种;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豌豆具有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易于区分、统计实验结果。 3.提示:凯库勒提出苯分子的环状结构、原子核中含有中子和质子的发现过程等,都是通过假说—演绎法得出结论的。19世纪以前科学家对遗传学的研究,多采用从实验结果出发提出某种理论或学说。而假说—演绎法,是从客观现象或实验结果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促进了生物科学的研究,使遗传学由描述性研究进入理性推导和实验验证的研究阶段。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四)练习基础题 1.(1)×(2)× 2.C 拓展题 (1)YyRr;yyRr。(2)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4。(3)YyRR或YyRr;4;如果是YyRR与yyrr杂交,比值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如果是YyRr与yyrr杂交,比值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检测 判断题 1.×2.×3.× 选择题 1.D 2.C 3.D 4.B。 二、知识迁移 因为控制非甜玉米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甜玉米性状的是隐性基因。当甜玉米接受非甜玉米的花粉时,非甜玉米花粉产生的精子中含有显性基因,而甜玉米的胚珠中的极核含有隐性基因,极核受精后发育成胚乳,胚乳细胞中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故在甜玉米植株上结出非甜玉米;当非甜玉米接受甜玉米的花粉时,甜玉米花粉产生的精子中含有隐性基因,而非甜玉米的胚珠中的极核含有显性基因,故在非甜玉米植株上结出的仍是非甜玉米。 三、技能应用 由于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显性作用,所以在生物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如果没有自然选择的作用,一般在一个群体中显性个体数多于隐性个体数。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蝴蝶的绿眼个体数多,并且绿眼∶白眼接近于3∶1;同样蝴蝶的紫翅个体数多,并且紫翅∶黄翅接近于3∶1,所以判断蝴蝶的绿眼和紫翅是显性性状,白眼和黄翅是隐性性状。 四、思维拓展 1.提示:一对皮肤颜色正常的夫妇,生下白化病患儿,说明白化病属于隐性基因控制的疾病。同时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携带白化病致病基因且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其后代是白化病患者的几率为25%。以此可以判断,人类正常皮肤与白化皮肤这对相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本文由查字典生物网为您整理提供: 人类遗传病 教学目的 1.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A:知道)。 2.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A:知道)。 3遗传病的预防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A:知道)。 教学重点、难点及疑点 1.教学重点: (1)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2)遗传病的预防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2.教学难点: (1) 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 (2)近亲结婚的含义及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 3.教学疑点: 怎样判断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教学方法四步导学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人类遗传病和优生 (一)人类遗传病概述 1.概念:人类遗传病是通常指由于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分类 ⑴单基因遗传病 ①概念:指受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②分类:可分成和隐性遗传病。前者又分为和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后者也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 ⑵多基因遗传病 ①概念:指由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②特点:常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还比较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在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 ⑶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①概念:人的发生异常所引起的遗传病叫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②分类:分为病和性染色体病。 (二)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 (三)遗传病的预防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1.优生的措施 ⑴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在近亲结婚的情况下,双方所生子女患遗传病的机 会大大增加。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⑵进行遗传咨询。 ⑶提倡“适龄生育”。女子最适于生育的年龄一般是24岁到29岁。 ⑷产前诊断。常用的方法有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

胞检查、绒毛细胞检查、基 因诊断等。 合作探究 1.先天性疾病是否都是遗传病? 2.人类遗传病类型及遗传特征? 3.如何判断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 4.如何解决两种病的患病概率问题? 质疑讲析 1.先天性疾病是否都是遗传病? 答: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后天的疾病不一定不能遗传。所谓先天性疾病是指出生前即已形成的畸形或疾病。当一种畸形或疾病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所致,而且在胎儿出生前,染色体畸变或致病基因就已表达或形成,这种先天性疾病当然是遗传病,例如先天愚型、并指、白化病等。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的偶然影响,胎儿的器官发育异常,导致形态或机能的改变,这也是先天性疾病,但此类先天性疾病就不是遗传病。例如母亲在妊娠前三个月内感染风疹病毒,可使胎儿产生先天性心脏病或先天性白内障,这不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而是胚胎发育过程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所致,所以虽是先天的,但并不遗传。 2.人类遗传病类型及遗传特征 人类遗传病类型及遗传特征简要归纳如下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导学案全册

孟德尔杂交实验一 教学目的: (1)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 (2)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纯合子、杂合子的概念。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 (4)测交法证明假设解释的正确性。 (5)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及疑点 1.教学重点X K b1. Co m 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 ②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2.教学难点 理解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方法和过程。 3.教学疑点重点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四步导学法 教学安排共3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1.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⑴豌豆是植物,而且是,所以它能避免外来花粉粒的干扰。 ⑵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的、易的性状。 2.相对性状的概念:相对性状是指生物的性状的表现类型。如 。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1.过程;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再让F1得F2。 2.特点:F1表现为;F2发生了,高茎∶矮茎= 。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后来改称为)控制的。在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有成对的基因,产生的配子所含的基因是;在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有成对的基因,产生的配子所含的基因是。 2.F1的基因型为,表现型为。F1产生配子时,D和d随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两种配子D、d,比例为。 3.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子二代,子二代有、和三种基因型,比例接近于;有和两种表现型,比例接近于。 2.自交、杂交、测交、正反交的意义及应用是什么? 质疑讲析 1.孟德尔的生平作如下简介。①孟德尔自幼家贫是一位修道士但其酷爱自然科学,通过对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学习,孟德尔具有了杂交可使生物产生变异的进化思想,以及应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学问题的意识。 ②在实践中孟德尔选用豌豆、玉米、山柳菊等植物,连续进行了多年的杂交实验研究,其中最成功的是豌豆实验。③当时科学界开展对多种动植物的杂交实验,孟德尔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创新研究方法,如从单一性状入手观察分析遗传结果;用前人从未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用过的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敢于挑战传统的观点,提出了颗粒遗传的思想等。 2.豌豆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孟德尔最成功的杂交实验是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是如何揭示生物遗传奥秘的? 豌豆的结构特点:①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纯种;②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案(含答案)

一、杂交育种(阅读教材P98~99) 1.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育种原理:基因重组。 3.过程:(以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的选育为例) 4.应用 (1)农产品: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 (2)家畜、家禽:培育出适应性强的乳用、肉用或乳肉兼用型优良品种。 二、诱变育种(阅读教材P100) 1.原理:基因突变。 2.处理方法 (1)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等。 (2)化学因素: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 3.优点: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4.应用 (1)在农作物诱变育种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2) 在微生物育种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重点聚焦 1.杂交育种的原理是什么? 2.什么是诱变育种? 3.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各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共研探究] 材料一已知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易染锈病(t)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两个纯系品种,欲培育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的小麦。 材料二 AAbb ×aaBB ―→AaBb――→ 减数分裂 AB Ab aB ab ――→ Ⅰ ――→ Ⅱ AABB AAbb aaBB aabb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育种的过程 ①将两种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种植株上,需选用分别具有一种优良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实质是将控制两种优良性状的基因集中在同一个体上。 ②杂交育种的选择从F2开始,因为此时开始出现性状分离。 ③出现矮秆抗锈病的个体后不能立即推广种植,因为矮秆抗锈病个体的基因型有ddTT 和ddTt两种,其中ddTt的个体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 ④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个体的步骤:从F2中选出矮秆抗锈病的个体,让其不断自交,在自交后代中逐步淘汰矮秆易染锈病的个体,直到不再发生性状分离,即得到了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课时)导学案

第四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课时) 导学案 注:本导学案分复习前知、预习新知、课堂总结、课后拓展,四个部分。课前通过复习和预习课本P62~67页,先完成复习前知和预习新知两个部分,限时35分钟。 一、复习前知 1、下面是生物细胞中的三种RNA的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回答下面问题。 ①A代表: 主要作用是: ②B代表: 主要作用是: ③C代表: 主要作用是: 2、下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B.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T互补配对 C.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 D.转录完成后,②需通过两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 二、预习新知 本节第2课时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如何将mR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翻译为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呢?请阅读课本P64~67页和以下资料,尝试逐步解决该问题。

1、遗传信息的翻译的概念辨析 2、mR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如何决定多肽链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呢?(请填空)资料(1):核酸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mRNA含有种碱基,细胞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种。 资料(2):如果1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mRNA上的4种碱基能决定种氨基酸? 资料(3):如果2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mRNA上的4种碱基能决定种氨基酸? 资料(4):如果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mRNA上的4种碱基能决定种氨基酸? 由四则资料推测:一个氨基酸的编码至少需要个碱基,才足以组合出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后来,科学家通过一步步的推测和实验成功破译了遗传密码,见课本P65页密码子表。 试试看:查阅课本P65页表4-1的密码子表,尝试写出以下一段mRNA对应的氨基酸序列。查阅时先查mRNA密码子的第1个字母,然后第2个字母,最后第3个字母。 mRNA序列为:-AUGGAAGCAUGUUAG- 对应氨基酸序列为: 第2题的问题解决了吗?若有新问题,请记录: 3、游离的氨基酸如何进入核糖体,完成按序排列呢?(请填空) 资料(1):氨基酸的“搬运工”是? 资料(2):tRNA分子结构像三叶草的叶形,其特点是:一端是携带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特别的碱基,每个tRNA的这3个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互补配对,所以称之为。

2019-2020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学案:第五章 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教学案:第五章第1节 基因突变和 基因重组(含答案) 一、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实例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填图] (1)图解: (2) 2.基因突变的概念[填图] 1.基因突变有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三种方式。 2.基因突变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却不一定引起生物性 状的改变。 3.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4.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及低频性等特点。 5.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而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的基因 型。 6.基因重组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和同 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而互 换两种类型。 7.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 来源之一。

3.基因突变对后代的影响 (1)发生在配子中的基因突变,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2)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 二、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1.原因 (1)外因⎩⎪⎨⎪ ⎧ 物理因素:紫外线、X 射线及其他辐射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2)内因:DNA 复制偶尔发生错误、DNA 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 2.特点[填图] 3.意义 (1)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2)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3)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三、基因重组 1.概念 2.类型[填表] 类型 发生时期 实质 自由组 合型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交叉互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2.1.1《减数分裂》教学案(含答案)

第1课时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阅读教材P16) 二、精子、卵细胞的形成过程(阅读教材P16~20) 【记忆技法】精子形成过程 精原略增复并列,同源联会四分体; 两两并列赤道板,数目减半向两极。 次级精母再分裂,染色单体相分离; 数目同前四细胞,复杂变形四精子。 三、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阅读教材P21) 1.在低倍镜下观察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 3.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4.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 重点聚焦 1.什么是减数分裂? 2.配子的形成为什么必须经过减数分裂? 3.减数分裂是怎样进行的? [共研探究] 观察细胞中染色体模式图,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1)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其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如图1中的1和2为一对同源染色体,3和4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2)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各不相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配对的染色体。1和3或1和4或2和3或2和4是非同源染色体。 2.联会和四分体 (1)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2)四分体:①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图1中含有两个四分体,其中1、2形成一个四分体,3、4形成一个四分体。②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分裂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对数。 (3)联会和四分体的关系(如图2所示)

3.姐妹染色单体和非姐妹染色单体 (1)姐妹染色单体:同一着丝点连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1中的a和a′、b和b′、c和c′、d和d′。 (2)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同着丝点连接着的两条染色单体。如图1中的a和b(b′)、a′和b(b′)等。 4.相关数量关系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 [总结升华] 染色(单)体、DNA、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1.确定染色体数 (1)若以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图示形式出现,可根据“着丝点数=染色体数”来确定。 (2)若已知体细胞染色体数,判断其他各时期染色体数。有丝分裂只有后期染色体暂时加倍,其他各时期与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若是减数分裂,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与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减数第一次分裂之后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开,染色体暂时加倍)。 2.确定染色单体数 (1)染色单体出现在复制后,着丝点分开前这段时期,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2。 (2)在DNA复制前和着丝点分裂后的时期,染色单体数为零。 3.确定DNA数 (1)有染色单体时,DNA数=染色单体数。 (2)无染色单体时,DNA数=染色体数。 4.确定同源染色体数 (1)有丝分裂全过程都有同源染色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受精作用前无同源染色体,其他各时期均含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的对数等于染色体数的一半。 5.确定四分体数 只有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才有四分体,四分体数=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必修二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问题探讨 1.粉色。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 2.提示: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是否正确。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 (二)实验 1.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 ∶Dd ∶dd=1∶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1。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当对10株豌豆的个体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2.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假说是相吻合的。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代表孟德尔实验中的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统计的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3∶1的结果。但证明某一假说还需实验验证。 (三)技能训练 提示: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具体过程可用以下图解表示 (四)旁栏思考题 不会。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五)练习 基础题:1.B 。 2.B 。 3.(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 (2)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即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3)2。 4.(1)白色;黑色。 (2)性状分离;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在自交时会产生性状分离现象。 拓展题 1.(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2.提示: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是确保实验成功的条件之一。孟德尔在遗传杂交实验中,曾使用多种植物如豌豆、玉米、山柳菊做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最为成功,因此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这是因为豌豆具有适于研究杂交实验的特点,例如,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样确保了通过杂交实验可以获得真正的杂选育自交 紫色花 × 紫色花 直至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选育紫色花自交 淘汰 F 2 紫色花 白色花 选育紫色花 自交 淘 汰 F 1 紫色花 白色花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教材答案与提示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 教材答案与提示 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 第1节种群的数量特征 教材第2页问题探讨 1.通过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可以了解东北豹的生存状态和濒危程度,从而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保护措施,如全面禁猎、禁止商业性采伐林木、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等,对于濒危动物的拯救和种群恢复有重要意义。 2.东北豹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直接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教材第3页旁栏思考 东北豹一年只生一胎,每胎2~3仔,鼠一年可生数胎,每胎产多只小鼠。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 教材第4页思考·讨论 1.种群年龄结构的分析 (1)A为增长型,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 (2)C为衰退型,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 (3)B为稳定型,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相当,种群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 2.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结构,还会受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年龄结构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来越少,但是也不排除由食物充足、缺乏天敌、迁入率提高等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3.24年间我国老龄人口比例增加,少年儿童人口比例减少,这说明我们应该关注我国的老龄化问题。 教材第5页探究·实践

1.随机取样不会掺入任何主观因素,可以减少误差,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 2.样方的数量太少,其统计结果的误差可能就较大。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但是,样方数量太多,整体取样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多。从统计学上看,一定数量的样方即可以保证统计结果的真实性。 3.不同小组对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可能是不同的。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应当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如5%以内。如果超出了正常波动范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结果不一样的原因应当首先考虑取样方法是否存在问题(可根据调查过程中所发现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教材第6页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1.(1)×[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2)√[调查青蛙等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 (3)×[种群密度的影响因素除出生率外,还有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种群密度与出生率不成正比。] 2.D[每个处理随机取5个样方,根据五点取样法,样方数量适当,草本植物样方的面积一般为1 m2,样方面积适当,A、B错误;样方法是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目,然后再取平均值,故种群密度可以为整数,也可以为非整数,C错误;实验组中的杂草株数少于对照组,说明除草剂效果明显,D正确。] 二、拓展应用 1.386提示:根据标记重捕法计算公式,即初次捕获并标记个体数/个体总数=重捕到的标记个体数/重捕到的个体总数,得个体总数=(106×91)/25≈386(条)。 2.B[据题图可判断,A国家人口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B国家人口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所以B国家未来人口增长率高。] 3.提示:避免因性别比例失调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课时练习 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课时练习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通常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将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 B.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雄蕊 C.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 D.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雌蕊 【解析】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传粉,通常需要进行人工去雄处理,即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雄蕊。 【答案】B 2.下列有关相对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桃的厚果皮和有毛果皮是相对性状 B.狗的黑色毛、白色毛和黄色毛是相对性状 C.苹果的红色果实和番茄的黄色果实是相对性状 D.猪的白毛和卷毛是相对性状 【解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桃的果皮的厚度与果皮有毛与否不是同一性状,A错误;狗的黑色毛、白色毛和黄色毛为相对性状,B正确;苹果和番茄不是同一种生物,苹果的红色果实和番茄的黄色果实不是相对性状,C错误;猪的白毛、卷毛不是同一性状,D错误。 【答案】B 3.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规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和自交实验提出问题 B.孟德尔提出的唯一假说是“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C.孟德尔采用测交实验验证他的假说是否正确 D.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的过程是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解析】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和自交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且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推理,得出结论,A、C项正确;“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是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之一,B 项错误;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即根据实验结果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D项正确。 【答案】B 4.下列有关遗传学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性状是指生物的任何可以鉴别的形态或生理的特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导学练习集(含解析答案)新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精品导学练习集 (含解析答案)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Ⅰ 目标导航 1.明确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会用假说解释分离定律。 一、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1.与豌豆有关的生物知识 (1)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____________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__________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做异花传粉。 (2)闭花受粉:花在__________时,因雄蕊和雌蕊都紧紧地被花瓣包裹着,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称之为闭花受粉。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3)父本和母本: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________________的植株叫做母本(♀)。 (4)去雄:做植物杂交实验时,先除去____________花的全部______蕊,叫做去雄。 2.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粒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________,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2)豌豆植株还具有一些易于________的性状,如豌豆中的高茎和矮茎。 (3)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________________,叫做相对性状。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孟德尔用________高茎豌豆和________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用高茎豌豆作母本(正交),还是作父本(反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总是________的。孟德尔用子一代自交,结果在子二代的植株中,不仅有高茎的,还有矮茎的。孟德尔对________中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________统计,结果发现F2中高茎∶矮茎=________。 2.孟德尔把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____________;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____________。他把在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__。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1)遗传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2)显性遗传因子用__________________表示,隐性遗传因子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1)对“成对”的理解:两个遗传因子相同或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如DD、Dd、dd。 (2)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________的个体,如纯种高茎豌豆DD、纯种矮茎豌豆dd。 (3)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________的个体,如F1的杂种豌豆Dd。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1)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 (2)配子中遗传因子单个存在,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3)遗传因子组成为Dd的生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D和d两种类型,且比值为________。注意豌豆产生的配子中,雄配子的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目。 4 雌配子 D d 雄配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套复习导学案

目录 第1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2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3课时有丝分裂 第4课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5课时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 第6课时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 第7课时DNA的复制+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8课时基因的表达 第9课时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第10课时人类遗传病+遗传知识综合解题 第11课时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12课时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班级: 小组: 姓名: 【复习目标】 ⑴ 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 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复习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复习难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 【复习过程】 基础知识回顾: 一、概念 交配类: 杂交 自交 测交 性状类: 1、性状与相对性状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了解) (2)相对性状:指____生物的____性状的____表现类型。 (3)举例:课本P3 图1-3 〖例题〗课后基础题1 2、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符号类: P -___ ♀-___ ♂-___ ×-___ ○×-___ F 1-___ F 2-___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一)实验过程(通过实验, )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针对问题, ) 1、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假说 P 高茎豌豆 × 矮茎豌豆 F 1 _______性状) ___________ 性状 F 2 比例__________∶ 1 ________豌豆 ________豌豆 此现象为______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