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家庭教育的名言

合集下载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第一篇: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1、“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

”2、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犯这种或那种过失的。

要是设身处地为孩子们想一想,那就会相信他们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正错误的。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3、我懂得了: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4、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5、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

6、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7、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作者:(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8、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9、◦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的教育名言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2、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作者:陶行知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作者:陶行知4、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作者:陶行知其他的教育名言1、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2、作者:徐特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

3、莱辛:有人问鹰:“你为什么到高空去教育你的孩子?”鹰回答说:“如果我贴着地面去教育他们,那它们长大了,哪有勇气去接近太阳呢?”4、席勒:朋友是宝贵的,但敌人也可能是有用的;朋友会告诉我,我可以做什么,敌人将教育我,我应当怎样做。

5、第斯多惠: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有哪些_名人名言

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有哪些_名人名言

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有哪些1、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

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以块磨练细腻的感情的砺石。

——苏霍姆林斯基2、尽量提高自己在孩子眼中的地位,以便使孩子看到你在播种这颗种子使你生命的崇高意义;这颗种子正萌发为茁壮的幼芽。

——苏霍姆林斯基3、有些父母认为,他们对孩子的权力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禁止,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假若对孩子只是一味禁止的话,就等于给他加上了镣铐,会使他变得畏缩、消极、无进取心。

父母的要求不应只表现在禁止做这,禁止做那上,而最主要的是表现在提醒孩子去从事某些有益的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4、对父母和同志,对集体和社会,对人民和祖国的义务感,要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人的一生。

不懂得什么是义务和缺乏义务感,就谈不上人的道德,也谈不上集体。

——苏霍姆林斯基5、思想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星。

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和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以其真挚的、复杂的关系——即思信的相互关系把一个个的学生连接在一起。

——苏霍姆林斯基6、好客与欢乐总是形影不离——苏霍姆林斯基1 / 107、我校集体认为,全体教师都了解涉及每个学生的一切,即了解他的思维、情感、天资、能力、兴趣、倾向、爱好,这是我们的职责。

只有当每个孩子亲身感受到是许多教师在影响他,而且是他们每个人仿佛都在把自己的一份精神力量注入给他的情况下,教师集体才能成为一种教育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8、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

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

——苏霍姆林斯基9、关怀别人、合理的善良,是儿童集体生活应有的气氛,是师生相互关系应有的主要品质。

关怀——这是多么美好的词,同时又是多么深刻、复杂、多方面的,有人性的态度。

如果关怀是相互的,那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把自己心灵深处的一切敞开让别人知道。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名句大全_名人名言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名句大全_名人名言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名句大全1、使人做自己举止行为的最严厉的评判者的力量是什么?是良心,它成为行为和理智的捍卫者。

——苏霍姆林斯基2、你教育孩子,也就在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3、只有在人类最有价值的智力财富成为学生的财富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真正的智育。

——苏霍姆林斯基4、人们心灵中最强有力的、最有智慧的财富(爱情)就象音乐,象醉人心灵的迷人美丽一样在影响着孩子。

这种财富永远拨弄着孩子敏锐的心弦,如对言语、对善良的心愿,对敏于感受爱抚和亲热的情感。

谁的童年被爱的阳光照耀着,那他就会互相创造幸福,就会对父母的言语、对他们善良的心意、对他们的劝导和赠言、对他们的温存和警告有着特殊的敏感和接受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5、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苏霍姆林斯基6、思想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星。

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和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以其真挚的、复杂的关系——即思信的相互关系把一个个的学生连接在一起。

——苏霍姆林斯基7、在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他在脑力劳动上所化的时间,1 / 9大约有三分之一是用在阅读教科书上,而三分之二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面的,因为,说实在的,思考习惯的形成,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的。

如果一个学生只读教科书,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准备必修课上,那么学习对他来说就会变成不堪忍受的负担,并由此而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

——苏霍姆林斯基8、要善于创造家庭生活中及宝贵的财富——相互爱恋,这也就是说要在家庭中创造有利于教育子女的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9、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

我坚决相信,学校里往往带来很大不幸的冲突,大多数根源就在于教师不善同学生们谈话。

——苏霍姆林斯基10、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

有关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名句大全

有关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名句大全

有关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名句大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名句篇11、儿童的才智在他的手指尖上。

2、没有家长学校,我们就不能设想会有完满的家庭、学校教育。

3、每个教师应当成为自己学科的出色专家。

4、书籍和个人藏书,对人民教师来说有如空气般重要。

5、任何时候也不要满意于一般成果,要更上一层楼,精益求精。

6、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吧。

要擅长在读书时思索,在思索时读书。

7、尽可能深化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

8、要记住,你给人们带来欢乐就是你最大的欢乐。

9、你要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

10、人是自己志向的制造者。

11、他〔指校长〕应当既是一个熟识业务、阅历丰富的教育学家,又是一个心理学家。

12、孩子们整个夏天赤脚走路,下雨天也是一样。

13、育人先育心。

14、为了使同学从思索中猎取学问,教师必需对同学的学问有充分的了解。

15、学校应当像一块磁石,以自己好玩而丰富的生活吸引同学。

16、提高每位教师和整个集体的教育素养,这是领导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17、只有当每个少年从教育者那儿得到“活水”,他们的才能才能发挥出来。

18、思索习惯的形成,在确定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的。

19、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别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20、手能够教会头脑准确地、清楚地思索。

21、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学问的渴求。

22、要像爱惜最珍贵的财宝一样爱惜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

23、低班级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是教会儿童学习。

24、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这是我校集体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已成为传统。

25、劳动,只有劳动,才是一个人全面进展的根底。

26、人最大的成功就是能战胜自己。

27、我们通常把“劳动”称为宏大的导师。

28、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学问的大海。

29、要教育同学不仅要读书,而且对某些书要反复地读。

30、图书是学问不行缺少的源泉,是你精神财宝取之不尽的源泉。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中的名言名句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中的名言名句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中的名言名句《要相信孩子》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本非常著名的教育著作,书中有很多名言名句都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以下是2000字的名言名句篇:1. 孩子只能得到他自己才能得到的东西。

2. 学习不是为了生活,而是生活的目标。

3. 孩子是人类文明的希望。

4. 真正的男子汉是能感受到别人的痛苦并且能够帮助他们的人。

5. 孩子的内心需要得到尊重和关注。

6. 教育应该是对孩子个性的尊重和培养。

7. 孩子并不需要成为别人想象中的那样,而是要成为他们自己。

8. 教育应该是一种谦虚而明智的热情。

9. 爱和关注是培养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因素。

10. 我们的高贵和伟大不在于能做什么,而在于善于用什么方式与孩子相处。

11. 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心,我们应该尊重和培养这种好奇心。

12. 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唤起智慧。

13. 孩子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被命令和塑造。

14. 爱和信任是有效教育的基石。

15. 孩子想要的不是物质,而是被理解和认同。

16. 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潜力,让他们信任自己的能力。

17. 不要试图压抑孩子的天性,而是要引导他们找到一个适合他们的表达方式。

18. 真正的教育应该帮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态度。

19. 孩子需要得到关心和支持,而不是过于苛刻的评价。

20. 教育不是为了塑造一个人,而是为了帮助他发现自己。

21. 与孩子的关系应该是充满关爱和关怀的。

22. 孩子可以不被迫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情。

23. 教育是一种尊重和帮助,而不是控制和指导。

24.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

25. 爱是教育的第一课,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意义。

26. 教育首先是一种思考,然后是一种做的方式。

27. 孩子需要尊重和认同,而不是被压抑和贬低。

28. 教育是一种沟通的过程,而不是单方面的灌输。

29. 孩子的思维是自由的,我们不应该试图限制它们。

30. 我们应该不断地接受孩子,不断地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

为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有效地配合学校开展教育,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近年来,我校根据学生实际,在坚持传统的家校联系形式之外,坚持开办家长学校,还原家校联系的主角地位——家长、学生,结合实际,为家长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方法,有效提高了家校联系质量,实现了父母与孩子的共同进步、和谐发展,开创了学校德育工作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

然而现实德育、智育严重脱离,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以及德育工作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等现状,都给我们实施创新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抓好学校德育工作,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共赢:我们知道,《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里明确提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工作,它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它的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

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所以,我认为,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不可或缺的工作。

而今天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多数学校出现了以下不良的现象:现象一:重“智育”轻“德育”,在现实教育中,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德育逐渐让位于智育,考分决定一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象,德育工作得不到落实,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这种体制,虽然为国家培养了些人才,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有才无德的社会危险品。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家庭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家庭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家庭教育1.家庭教育名人名言1、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苏霍姆林斯基2、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苏霍姆林斯基3、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

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

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培根4、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詹·马修斯5、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蔡元培6、幸福,就在于创造新的生活,就在于改造和重新教育那个已经成了国家主人的社会主义时代的伟大的智慧的人而奋斗。

——奥斯特洛夫斯基7、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夸美纽斯8、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9、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

——吴玉章10、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

——柏拉图11、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苏霍姆林斯基12、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亚里士多德13、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同样的有益和必要。

——车尔尼雪夫斯基14、“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爱因斯坦15、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2.苏霍姆林斯基有哪些教育名言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名言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名言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名言1.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例子:就像给孩子一把钥匙,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的大门,这不就是最好的教育吗?你想想看,总是我们大人去灌输,他们能真正吸收多少呢?2.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例子:爱就像阳光,没有阳光怎么能让花朵茁壮成长呢?老师对学生的爱,那可是教育中最关键的呀!不是吗?3.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例子:哎呀,就像爱护最珍贵的宝物一样去爱护孩子呀,这有什么难理解的呢?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教育的奥秘呀!4.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例子:这就好比给每个孩子都插上自信的翅膀,让他们能自由自在地飞翔在知识的天空中,多棒啊!你说是不是呢?5. “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例子:这就好像你是一个全能的导航员,指引着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责任多大呀!能不重要吗?6. “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例子:这不就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个道理嘛,把自己的好给予别人,那得多开心呀!7. “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

”例子:你看呀,让孩子去劳动,就像打开了一个充满惊喜的大箱子,里面啥都有,多有意思呀!8. “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经过热爱劳动的双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将成长为粗壮的大树。

”例子:志向就像小树苗,需要我们用爱和劳动去浇灌,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呀,这多形象啊!9. “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

”例子:就像种庄稼要在合适的时候播种一样,童年不培养善良,以后可就难了呀,这不是很明显嘛!10. “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钦佩的情感,对于邪恶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向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2、家长学校的任务是不断的提高父母们的教育修养水平。

3、我们认为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设计人”的工作不仅成为教师的事业,也要成为家长的事业。

4、家长们应该认识到:儿子或女儿首先是向他们学习的,包括学习好的品质和坏的品质。

5、如果儿童只顾享受别人创造的福利,那么他长大了就会蛮横地对待别人——首先是对待自己,而他自己也会沦落为不幸的人。

6、我们力求让儿童从小就量力而行地为家庭的年长的成员创造物质的和精神的福利,并且在这种创造中找到快乐。

7、在家长学校的各组里,我们都要专门讲到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影响上保持一致的问题。

这种教育影响的方向就是培养关心人、体贴人、待人诚恳、对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抱善良的态度这些品质。

如果儿童不在家庭里从事实际活动来加深和发展这些道德品质,我们学校是很难取得什么显著效果的。

8、没有书籍、没有一些藏书的家庭,往好处说,不能对学校教育有任何帮助,而往坏处说,这样的家庭环境会使儿童变得头脑迟钝,会限制儿童的智力发展,而学校不得不花费巨大的努力去补偿家庭智力兴趣的这种缺陷。

9、凡是道德修养好的、有自觉精神的劳动者,都是在对书籍抱着深刻尊重态度的家庭里长大的。

10、我们建议家长们,对于孩子们提出的跟他们对家庭收入和社会生产的劳动贡献“不相称的”要求加以限制。

如果儿童单纯消费,如果他的一切要求都与劳动无关地得到满足,那么他就会逐渐地变成好吃懒做的人。

我们指出,由于家长不懂教育和教育无力,造成这种后果是必然的现象,并且进一步使家长们认识到:他们的子女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苏霍姆林斯基论家庭教育》(摘要)对儿童和青少年施加教育影响的有六个方面:一是家庭(首先是母亲);二是教师;三是集体;四是自我教育;五是书籍;六是社会环境。

家庭教育是教育学的第一篇章,而在家庭中,母亲是最细致的、最有才干的雕塑家。

母亲对儿童的训练是任何东西都代替不了的。

任何幼儿园,哪怕是最理想的幼儿园,都不能取代母亲的训练,或者弥补母亲和父亲在精神生活最敏感的领域即个性培养方面,由于疏忽给孩子造成的缺陷。

首先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

要使孩子感到是生活在人们当中,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和考虑他人的利益。

要使孩子怜悯、爱护、保护、关心某人某事,使他为某事焦虑,为某人悲伤。

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以后接受学校教育打好情感基础。

如果在家里不打好这个基础,只是在上学以后才由教师去从头培养情感,孩子就不可能用心灵去认识世界和听取教师的话。

对于教师的话,他只了解其逻辑意义,而情感上、心灵上的潜台词,他是不会明白的。

母亲不要溺爱孩子,要使孩子去亲自开启快乐和幸福的源泉。

如果孩子只享受父母为他创造的幸福,如果这是他快乐的唯一源泉,那他就会变成无情义的人。

应当让他也为父母和家庭创造快乐和幸福……。

母亲要教孩子关心周围人的疾苦,特别要尊敬老人。

尊敬老人是尊敬人的最明显的表现。

对老人不尊重,甚至冷漠无情,是对社会的一种激烈的“报复行为”。

要让孩子为老人做些好事,关怀和同情老人。

只有这样,他才会成为对周围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

母亲要教孩子关心社会公益劳动,对他进行劳动教育。

儿童从会用手拿汤勺并把它送到嘴里的时候起,就应从事劳动,这是民间教育传统的结晶。

不要怕这样做是过早地迫使儿童劳动。

如果怕这个,说:“哎呀,太早了!”你有朝一日会懊恼地确信:已经太晚了!只有尝到过劳动快乐的儿童,才能用温暖和良言来教育,才能避免用叫喊和处罚来教育。

母亲要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培养孩子热爱文化、科学和书籍。

家庭的精神文化气氛,对儿童的教育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孩子的智力取决于父母的智力兴趣,取决于书籍在家庭中占什么地位,家庭要有自己的藏书。

孩子一上学,就要给他留出书架。

要培养他热爱书,尊重文化珍宝。

在孩子上学前,要培养他对语言的运用和领会能力。

……学龄前的教育,能为以后的智力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母亲对孩子的要求要跟父亲对他的要求保持一致。

只要孩子感到母亲和父亲对“可以”、“不可以”、“应当”、“不应当”等概念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最合理的事情在他看来也是暴力、强制,是对他的自由、欲望的践踏,这就会养成任性、蛮不讲理的恶习。

母亲(包括父亲)不可对儿童采用体罚教育。

……体罚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暴行,而且是对人的精神的摧残。

皮带不仅会使脊背失去知觉,而且会使心灵和情感麻木不仁,这样的孩子到了学校里会对好言好语也置若罔闻。

有的孩子由于遭到毒打而冷酷无情,挨打的人,自己也想打人,童年就打人的人,成年以后就想杀人——犯罪,杀人、残暴的根子产生于童年。

一、儿童是从父母那里开始认识人的世界的儿童是从父母那里开始认识人的世界的儿童对人的世界的认识,是从父母开始的。

他首先认识的是,妈妈怎样跟自己说话,爸爸怎样对待妈妈。

由此而生成了他关于善和恶的最初概念和理解。

(第五卷608页《您家的氛围》)家长要提高自己在子女眼光中的地位请您提高自己在子女眼光中的地位,要让孩子们看到,您生活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您是在播种使人类幸福得以升华的种子。

(第五卷606页《您家的氛围》)父母和睦相处可以向孩子表明人间是美好的在一个好的家庭里,父母和睦相处,对各自的话语、思想和感情心领神会,对一个眼神和情绪的变化都能体察入微,两人都与人为善,相处和谐,相互帮助支持,齐心协力,以诚相见,相互信任和尊重。

这就向孩子无声地表明并使之深信不疑,人间是美好的,这里是心灵可以得到安逸和慰藉的乐土。

要珍惜儿童的这种信念,它正是人的道德价值观的核心。

(第五卷608页《您家的氛围》)缺乏高尚情操和人格的家长播下的是不幸的种子缺乏高尚情操和人格的家长播下的是不幸的种子,收获的是恶的果实。

(第五卷609页《您家的氛围》)孩子认识世界是从认识父母或教师开始孩子认识世界从认识人开始,而人是以母亲、父亲,或教师的面貌出现在孩子面前的。

我们先在自身表现“我”这一和谐的统一体,进而在道德上影响年幼的孩子,教育他以人的态度对待那些为别人谋福利而贡献出心灵力量的人。

进行这种教育,必须细致入微,动之以情。

(单行本单行本《青少年心灵美的培养》10页)二、父母和教师的个人榜样是孩子们通往世界的第一个窗口父母和教师的个人榜样是孩子们通往世界的第一个窗口在孩子们面前展现出来的通往世界的第一个窗口,是父母和教师的个人榜样。

(第五卷283页《教师与孩子们》)三、父母要拥有道德权力父母要拥有道德权利如果父母不是那种人们真正需要的有道德素养的、使孩子生活充实的人的话,对孩子施加教育影响的一切尝试都将成为泡影。

只有在父母拥有道德权利的那种条件下,那些对孩子的教诲,才能灌输到他们心灵中去,才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唤起良好的愿望来。

(第二卷277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家长教育的睿智表现在使子女成为坚强的人家长教育的睿智,就表现在务必使子女成为坚强的、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第五卷641页《家庭的精神财富》)家庭是爱国主义和信念的第一个源泉家庭――是爱国主义和信念这条长河之发端的第一源泉。

(第五卷706页《义务感的培养》)家长要教孩子准备播下对父母爱的种子您在爱自己孩子的同时,要教他们学会去爱您;您不教会这点的话,等您到了晚年,会痛哭流涕的。

依我看,这是你做父母的一条最重要的哲理。

只有在这一哲理成为需要的那个地方,形象地说,儿童意识上的土壤,才会去耕耘准备播下对父母的爱的种子。

(第二卷262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父母要爱护祖孙之间的感情在这里想对父母进一言:你们一定要去爱护这种易脆的、美丽的、娇弱的东西,即爱护爷爷奶奶对孙子的那种爱和孙子对爷爷奶奶的那种爱。

在这种相互的爱感之中,打下了人道主义最细微的根基。

(第二卷271~272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要使孩子在父母面前因做坏事而有羞愧感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使孩子在父母面前因做坏事而有羞愧感(不过,父母也应在孩子面前有种羞愧感,这是个特殊的问题),使孩子从小就懂得给父母带来幸福、满意、精神生活丰富,该是多么大的欢乐啊。

(第二卷290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劳动锻炼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环,是孩子的劳动锻炼。

(第五卷501页《没有惩罚的教育》)父母要当好提供给子女温暖和食物的司炉童年的幸福,如同提供温暖和食物的炉灶之火,当然要有。

然而,亲爱的父母亲,这炉火的热度有赖于您如何管理。

实际上,要当好这炉灶的司炉,需要全部教育才智。

(第五卷645页《致年轻父亲的信》)父母之间保持纯真高尚的爱情对孩子们是极其重要的父母之间保持纯真、高尚的爱情,是使孩子们享有充满活力、健康情趣的生活的保证。

无数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

与此相反,在父母之间缺乏真正爱情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是极其不幸的。

他们不仅得不到父母的真正爱抚,还感受不到崇高的家庭义务气氛,以及亲人之间的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产生的乐趣。

(单行本《爱情的教育》6~7页)父母缺乏责任感疏于教育是人性的堕落身为父母而缺乏责任感,疏于教育,这是人性的堕落。

(第五卷840页《我们在儿童身上延续自己》)夫妻双方都要关心教育子女家庭生活,教育子女――这是一种既复杂又细致的事情,只有夫妻双方都不断地关心这个幸福之源泉,并使之长流不断,而且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才会有一个真正幸福美满的家庭。

(单行本《关心孩子的成长》110页)四、溺爱是一种不理智的爱溺爱是一种不理智的爱溺爱是家长和儿童关系上最可悲不过的东西。

这是一种本能的、不理智的爱,有时简直可说是像母鸡的爱。

母亲和父亲为儿童的每一举动都感到高兴,但却不考虑这是什么举动,会得到什么结果。

受这种态度培养的儿童不会懂得,在人与人的共同生活中有“可以”、“不可以”、“应当”这一些概念。

这种儿童觉得,对于他来说一切都是可以的。

他变成了任性的、往往是近乎病态的人,生活中的少许困难,对于他都会成为无力承担的重负。

用溺爱态度培养出来的人,是自私自利到所谓透顶了的人。

他不知道自己对双亲负有义务,不会也不想劳动,因为他目中无人,内心里感受不到他周围的人——首先是母亲、父亲、祖母、祖父——也有自己的愿望和需求,有自己的精神世界。

(第二卷692~693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最可怕的是父母只知满足子女的物质需求父母与子女间相互关系中最可怕的东西,就是父母那种轻率的满足物质快乐的“供养”与孩子精神上、心灵上、生活上的空虚和贫乏。

这就是说不善于去爱。

(第二卷261~262页《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家长要防止只管花钱的爱如果在家庭中,父亲把自己的义务仅理解为保证孩子的物质需要,而母亲又没有成为儿童精神生活的中心,那么,这种孩子就会处在精神空虚、贫乏的气氛中。

(第二卷695页《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儿童不喜欢别人把他们变为玩具儿童喜欢玩具,却不喜欢别人把他们变为玩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