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游戏之谜 教案
《动物游戏之谜》教案

《动物游戏之谜》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游戏的现象,知道动物游戏的意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物游戏的概念和特点2. 动物游戏的意义和作用3. 动物游戏的类型和例子4. 人类对动物游戏的研究和认识5. 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动物游戏的概念、意义和作用,动物游戏的类型和例子。
难点:人类对动物游戏的研究和认识,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动物游戏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生动的动物游戏例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动物游戏的意义和作用。
3. 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动物游戏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动物游戏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概念:介绍动物游戏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动物游戏的基本知识。
3. 分析例子:分析具体的动物游戏例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动物游戏的意义和作用。
4. 分组讨论:布置讨论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5. 总结讲解: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讲解人类对动物游戏的研究和认识。
6.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7.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9.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提问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动物游戏之谜》的教案

《动物游戏之谜》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动物游戏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动物游戏的意义和作用;(3)了解不同动物的游戏行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2)运用比较研究法,引导学生探讨动物游戏的意义;(3)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动物游戏的行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和保护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动物游戏的概念和特点;(2)动物游戏的意义和作用;(3)不同动物的游戏行为。
2. 教学难点:(1)动物游戏的意义和作用;(2)如何分析动物游戏的行为。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相关的动物游戏资料;(2)制作课件和教学道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准备好笔记本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动物游戏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2)提问:“你们见过动物玩游戏吗?它们为什么会玩游戏?”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动物游戏的概念和特点;(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不同动物的游戏行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2)学生发表分析意见,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探讨动物游戏的意义和作用;(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5. 知识拓展(1)引导学生了解动物游戏的生物学意义;(2)学生展示拓展资料,教师点评。
五、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动物,记录它们的游戏行为;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课后根据自身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学习态度、参与度、知识掌握等方面的表现。
《动物游戏之谜》的教案

《动物游戏之谜》的教案第一章:动物游戏的基本概念1.1 引入话题:动物游戏的重要性1.2 定义:什么是动物游戏1.3 目的:探讨动物游戏的功能和意义1.4 活动:观察不同动物的游戏行为1.5 总结:了解动物游戏的基本概念第二章:动物游戏的行为特征2.1 引入话题:动物游戏的行为特征2.2 目的:分析动物游戏的行为特点2.3 活动:观察并记录不同动物的游戏行为2.4 总结:掌握动物游戏的行为特征第三章:动物游戏的意义和功能3.1 引入话题:动物游戏的意义和功能3.2 目的:探讨动物游戏对动物的益处3.3 活动:研究动物游戏对动物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3.4 总结:了解动物游戏的意义和功能第四章:动物游戏的种类和形式4.1 引入话题:动物游戏的种类和形式4.2 目的: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游戏4.3 活动:观察并分类不同动物的游戏行为4.4 总结:掌握动物游戏的种类和形式第五章:动物游戏的生态环境因素5.1 引入话题:动物游戏的生态环境因素5.2 目的:探讨生态环境对动物游戏的影响5.3 活动:研究不同生态环境下动物的游戏行为5.4 总结:了解动物游戏的生态环境因素第六章:动物游戏的进化意义6.1 引入话题:动物游戏的进化意义6.2 目的:探讨动物游戏在进化过程中的作用6.3 活动:研究动物游戏行为在进化中的优势6.4 总结:掌握动物游戏的进化意义第七章:动物游戏的心理机制7.1 引入话题:动物游戏的心理学机制7.2 目的:探讨动物游戏的心理驱动因素7.3 活动:分析动物游戏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7.4 总结:了解动物游戏的心理学机制第八章:人类对动物游戏的研究方法8.1 引入话题:人类对动物游戏的研究方法8.2 目的:了解研究动物游戏的常用方法8.3 活动:学习观察、实验、文献等研究方法8.4 总结:掌握研究动物游戏的方法第九章:动物游戏与动物教育9.1 引入话题:动物游戏与动物教育的关系9.2 目的:探讨动物游戏在动物教育中的作用9.3 活动:分析动物游戏在动物成长过程中的教育意义9.4 总结:了解动物游戏与动物教育的关系第十章:动物游戏在动物保护中的应用10.1 引入话题:动物游戏在动物保护中的应用10.2 目的:探讨动物游戏在动物保护中的作用10.3 活动:了解动物保护中游戏的作用和实践10.4 总结:掌握动物游戏在动物保护中的应用第十一章:动物游戏的生理基础11.1 引入话题:动物游戏的生理基础11.2 目的:探讨动物游戏行为与生理机能的关系11.3 活动:研究动物游戏对动物生理机能的影响11.4 总结:掌握动物游戏的生理基础第十二章:动物游戏的社交功能12.1 引入话题:动物游戏的社交功能12.2 目的:探讨动物游戏在社交互动中的作用12.3 活动:观察并分析动物游戏中的社交行为12.4 总结:了解动物游戏的社交功能第十三章:动物游戏的认知发展13.1 引入话题:动物游戏的认知发展13.2 目的:探讨动物游戏对动物认知能力的影响13.3 活动:研究动物游戏对动物学习与记忆的促进作用13.4 总结:掌握动物游戏的认知发展作用第十四章:动物游戏的道德教育14.1 引入话题:动物游戏的道德教育14.2 目的:探讨动物游戏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14.3 活动:分析动物游戏中的道德行为与规范14.4 总结:了解动物游戏的道德教育功能第十五章:动物游戏与现代动物园15.1 引入话题:动物游戏与现代动物园15.2 目的:探讨现代动物园中动物游戏的应用15.3 活动:了解现代动物园如何利用动物游戏进行动物保护与教育15.4 总结:掌握动物游戏在现代动物园中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动物游戏之谜》这一主题,涵盖了动物游戏的基本概念、行为特征、意义和功能、种类和形式、生态环境因素、进化意义、心理机制、研究方法、教育及保护应用等多个方面。
《动物游戏之谜》教案

《动物游戏之谜》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游戏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生态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探究动物游戏的原因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动物游戏的基本概念:动物游戏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各种活动锻炼身体,提高生存技能的一种行为。
2. 动物游戏的意义:动物游戏有助于个体成长、社会化、生殖和遗传等多个方面。
3. 动物游戏的类型:根据目的、场所、对象等不同,动物游戏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4. 动物游戏的原因:从生物学、生态学、心理学等角度分析动物游戏的原因。
5. 动物游戏的作用:动物游戏有助于个体成长、社会化、生殖和遗传等多个方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动物游戏的概念、意义、类型及其作用。
难点:动物游戏的原因,以及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物游戏的基本概念、意义、类型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动物游戏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物游戏的现象。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动物游戏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周围动物的游戏行为,增强对动物游戏的感知。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包含动物游戏图片、视频和文字的课件。
2.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动物游戏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 讨论问题:提前准备关于动物游戏原因的思考题,供学生讨论。
4. 观察任务:布置观察周围动物游戏行为的任务,让学生课前完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动物游戏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动物游戏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动物游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动物游戏的基本特点。
3. 分析动物游戏的意义:阐述动物游戏对个体成长、社会化、生殖和遗传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4. 介绍动物游戏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动物游戏,让学生了解动物游戏的多样性。
5. 探讨动物游戏的作用:分析动物游戏在个体成长、社会化、生殖和遗传等方面的作用。
《动物游戏之谜》教案(优秀5篇)

《动物游戏之谜》教案(优秀5篇)《动物游戏之谜》教案篇一知识目标:1.理清课文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注意说明文文体的特点,还要注意科普文自身的特点。
能力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课文结构及说明顺序。
2.培养筛选信息,提取要点及概括叙述的能力。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2.领悟文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能力教学点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教学方法:1.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结构。
2.筛选信息、提取要点、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黑板上书写“游戏”,同学们,你们小时候都玩过哪些游戏?你们从中收获了什么呢?游戏让我们的童年充满了快乐,那么动物呢?它们会游戏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周立明的一篇科普说明文,去探寻动物游戏的秘密。
二、明确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课文结构及说明顺序。
2.培养筛选信息,提取要点及概括叙述的能力。
3.领悟文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整体把握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看看文章写了哪些主要内容呢?围绕下列问题理清文章结构。
①文章中列举了哪些动物游戏的事例?②科学家认为,动物的游戏有几种类型?③科学家对动物游戏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④文章最后对动物游戏之谜是什么,下了结论吗?学生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①文章先写了动物的各种游戏行为并由此引出动物为什么游戏的问题,然后再写科学家对此作出的各种假说,最后总结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②文章按照总-分-总,先说动物游戏,再说动物为什么游戏,最后得出结论。
2.简析结构科学思维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说明文的结构:总→分→总说明文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本文是逻辑顺序:现象—特征—原因演习说自娱说内容:动物为什么游戏,还有待更深入研究。
学习说锻炼说第二课时四、深入探究1.文章的题目就是《动物游戏之谜》,主要内容就应该是解说“谜”在哪里。
《动物游戏之谜》的公开课教案范文

《动物游戏之谜》公开课教案范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动物游戏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对动物游戏之谜的思考。
教学内容:通过展示各种动物游戏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动物游戏的关注。
教学步骤:1. 展示各种动物游戏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动物游戏的场景。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动物会进行游戏,游戏对动物有什么意义。
3. 提出本节课的主题《动物游戏之谜》,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
第二章:动物游戏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动物游戏的基本概念,理解游戏在动物行为中的地位。
教学内容:介绍动物游戏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教学步骤:2. 介绍动物游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游戏在动物行为中的地位。
3. 讲解动物游戏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游戏及其意义。
第三章:动物游戏的意义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动物游戏的重要性,理解游戏对动物生存和繁衍的作用。
教学内容:分析动物游戏的意义,包括生存、学习和社交等方面。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思考游戏对动物的生存意义,如提高身体素质、锻炼技能等。
2. 讲解游戏在动物学习中的作用,如学习生存技巧、培养适应能力等。
3. 分析游戏在动物社交中的意义,如加强群体凝聚力、促进个体间的交流等。
第四章:动物游戏的生物学基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动物游戏的生物学基础,理解游戏行为背后的生理机制。
教学内容:介绍动物游戏的生物学基础,包括生理和遗传等方面。
教学步骤:1. 讲解动物游戏的生理基础,如激素水平的变化、神经系统的调节等。
2. 引导学生了解遗传因素对动物游戏的影响,如基因决定的游戏行为等。
3. 分析动物游戏行为与生理、遗传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游戏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第五章:动物游戏的观察与研究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动物游戏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研究动物游戏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内容:介绍观察和研究动物游戏的方法及实例。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动物游戏的方法,如野外观察、实验观察等。
2. 讲解研究动物游戏的意义,如揭示动物行为背后的机制、保护动物多样性等。
《动物游戏之谜》教案

《动物游戏之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游戏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生活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游戏的行为特点。
二、教学内容1. 动物游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动物游戏是什么,它是动物的一种行为。
2. 动物游戏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动物游戏对动物生存和发展的作用。
3. 动物游戏的行为特点: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动物游戏的行为特点,如玩耍、竞技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动物游戏的概念和意义,培养学生对动物生活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游戏的行为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动物游戏的行为,分析其特点。
2.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动物游戏的意义和作用。
3. 讲授法:教师讲解动物游戏的概念和行为特点。
五、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收集不同动物游戏的照片或视频。
2. 教学PPT:制作教学课件,展示动物游戏的相关内容。
3. 讨论话题:准备与动物游戏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动物游戏的照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动物游戏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动物游戏的概念和意义。
3. 观察与分析:让学生观察不同动物游戏的行为,分析其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动物游戏中的规律。
4.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动物游戏的意义和作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动物游戏的特点和意义,引导学生反思人类与动物游戏的不同。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一幅动物游戏的场景。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动物游戏的短文,描述动物游戏的行为和意义。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观察周围动物的游戏行为。
2. 邀请动物专家或保护组织的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动物游戏及其保护意义。
九、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绘制和写作的质量和创意。
《动物游戏之谜》的教案

《动物游戏之谜》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游戏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动物游戏的原因和好处。
3.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游戏的概念和意义。
2. 动物游戏的原因和好处。
3. 动物游戏的种类和特点。
4. 人类如何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物游戏的概念、原因、好处和种类。
2. 教学难点:动物游戏对动物成长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物游戏的概念、原因、好处和种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动物游戏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物游戏的意义。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关于动物游戏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和动画。
2. 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动物游戏实例和资料。
3. 课堂讨论准备:准备与学生讨论相关问题。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各种动物游戏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游戏现象。
2. 提问:“你们认为动物为什么会玩游戏?”、“你们见过哪些动物玩游戏?”二、动物游戏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1. 讲解动物游戏的概念:介绍动物游戏是什么,以及在动物生活中的地位。
2. 讲解动物游戏的意义:阐述动物游戏对动物成长、生存和繁殖的重要性。
三、动物游戏的原因和好处(10分钟)1. 讲解动物游戏的原因:分析动物游戏产生的原因,如生物进化、本能等。
2. 讲解动物游戏的好处:介绍动物游戏对动物身心健康、社交能力和适应环境的影响。
四、动物游戏的种类和特点(10分钟)1. 讲解动物游戏的种类:划分不同类型的动物游戏,如追逐、打闹、模拟等。
2. 讲解动物游戏的特点:阐述各类动物游戏的特点和规律。
五、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10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游戏的生态环境,提醒学生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讨论如何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让学生提出建议,共同探讨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游戏之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理清课文层次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注意说明文文体的特点,还要注意科普文自身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1.巧妙生动的说明文写作方法。
2.注意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加科普文学习的乐趣。
三、德育渗透目标1.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2.领悟文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学习本文准确全面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分清层次结构,探求描写和说明的有机结合点,以此为切入点,体会二者结合之妙处。
2.知识教学点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建构话题黑板上书写“游戏”,同学们,儿时你玩的游戏有哪些呢?你从中收获了什么呢?大家喜欢游戏吗?为什么那么喜欢游戏呢?看来,同学们儿时的游戏给了你很多,人类会游戏,其实动物也有很多游戏活动,请同学们欣赏这些动物游戏的图片:(展示动物游戏图片)看到这些可爱、有趣得画面,可见动物也有它们得游戏,那么它们为什么会有游戏?游戏得目的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动物游戏之谜》看看文章告诉了我们哪些。
二、介绍文体特征,简介科普文章的一般阅读方法。
科普说明文,介绍科学领域某方面的探索、研究的文章。
语言准确、全面。
在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注重激发人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人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阅读步骤1.略读课文,整体把握:了解信息:从语句,语段中找出事物的特征;明确说明顺序,简析课文结构。
2.品读课文,深入感知:筛选、概括信息:分析文章重点内容,从文章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特征,掌握说明文所介绍知识。
分析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特征等。
3.深入探究、拓展视野运用、组合信息:探究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感受科学思维,培养我们追求真理的思想。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看看文章写了哪些主要内容呢?围绕下列问题理清文章结构。
①文章开头列举了哪些动物游戏的事例?②科学家认为,动物的游戏有几种类型?③科学家对动物游戏的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④文章最后对动物游戏之谜是什么,下了结论吗?学生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①文章先写了动物的各种游戏行为,然后再写各种假说,最后再总结。
②文章按照总-分-总,先说动物游戏,再说动物为什么游戏,最后得出结论。
2.简析结构文章的基本结构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一般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文就遵循了这样的思路安排结构。
课文的结构形式是“总—分—总”,先总结归纳,然后分项述说,最后再总结归纳;在内容上,先提出动物的各种游戏行为,引发读者的思考: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然后分述各种假说,提供给读者对比思考,最后总结。
科学思维过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式:总→分→总演习说自娱说内容:动物为什么游戏还有待更深入研究学习说锻炼说3.那么这些内容遵循什么顺序?逻辑顺序。
四、品读文章,深入感知1.文章的题目就是《动物游戏之谜》,主要内容就应该是解说“谜”在哪里。
所以,文章列举了各种假说。
那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关键句,筛选出“假说”的根据和结论。
第一小组:演习说根据:黑猩猩掌中戏水的游戏结论:游戏是生活的演习第二小组:自娱说根据:河马玩浮叶渡鸦滑雪梯结论: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的紧张生活得到调剂和补偿,使其心理上保持平衡,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第三小组:学习说根据:黑猩猩玩棍子,动物捉迷藏和追逐游戏结论:游戏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第四小组:锻炼说根据:羱羊奔跑跳跃、北极熊夏季进行的游戏结论:动物通过游戏来锻炼自己的身体和生存能力2.你同意或不同意哪种学说呢?为什么?你有自己的观点吗?①我同意自娱说,因为,游戏本来就是娱乐的一种方式,动物也应该有一种自己的娱乐方式来放松自己。
②生物的思维方式较简单,他们游戏就象吃东西一样纯属一种本能,所以我提出本能说。
③认为应该是“锻炼说”和“学习说”的结合,因为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就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所以动物们为了生存当然要锻炼自己的技能,提高自己的本领。
3.学们各持己见,很难有统一的结论,所以文章说真是一个谜,既然是研究动物游戏之谜,为什么说仍然是一个谜呢?课文为什么没有确定的结论?①生物的游戏行为是很复杂的,不同的动物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同时人类对动物的研究还不够,所以仍是一个谜。
②科学就应该注重实事求是,假说永远是假说,不能贸然下结论。
③就应该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来引起争鸣,真理总是越辨越明。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看法都很宝贵,对啊,科学要实事求是同时注重争鸣,希望同学们也参与到争鸣中来,提出自己的看法。
五、拓展视野,探究原因作者说“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超出估计的“智力潜能、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像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例证吗?智力潜能:动物们的游戏,“与人类儿童的游戏行为有着相似特征”,这说明动物在游戏中蕴含着智慧。
具体如给黑猩猩棍子,它会用棍子做各种游戏,等等。
自我克制能力:战斗游戏,“看似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
”“动物严格地自我控制,使游戏不会发展成真的战斗。
”创造性和想像力:北极熊玩棍子或石头;野象“踢”草球等。
狡猾、计谋:叶猴在树上互相推搡,攻守嬉闹。
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动物群体的游戏活动,必定有各种形式的交流通信方式,才能保证游戏的组织、进行。
如北极渡鸦排队滑雪,没有沟通是不可能井然有序的。
动物游戏中必然包含以上所说的各种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并不是说一种游戏只包含一种能力。
六、挖掘内涵,引发思考任何作品总会向读者传达某种信息,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周立明向我们介绍了动物世界存在的令人无法理解的游戏行为,可是游戏历来被当做人类的专利。
但科学却证明了被人们视为低等的动物也有游戏,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兴趣,引起人们的深思。
动物是可爱的,可是人类却……请同学们拟写“保护动物”公益广告词,要求:1.印象深刻,2.新颖别致,3.简洁明了。
例示:①“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②“动物和人类共有一个家”③“为了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绿地”④“保护动物,人人有责”⑤“动物也有灵魂”七、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明确:①它们依仗长尾巴出色的平衡功能,在树枝上玩着“走钢丝”和“倒立”的把戏;它俩相互推挤,好像竭力要把对方推下树去,可被推的一方总是抓住树枝,巧妙地跳开去,绝不会失足坠地……分析提示:通过一系列动词“依仗”“玩”“推挤”“抓住”“跳开”及修饰语“好像竭力”“巧妙”的运用,形象地描绘出叶猴游戏时调皮、可爱、灵巧的姿态。
②马驹常常欢快地连续扬起前蹄,轻盈地蹦跳;猴类喜欢在地上翻滚,拉着树枝荡秋千……分析提示:此句与上句类似,将动词与修饰语巧妙搭配,把动物游戏的场面描写得形象生动,使读者如见其物,如临其境。
③一群北极渡鸦发出欢快的聒噪声。
它们飞上坡顶,像小孩坐滑梯一样一只挨着一只滑雪而下,滑到坡底后,又飞上去……分析提示:此句描写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难以见到的北极渡鸦玩耍的情景与日常生活中孩子嬉戏的情景联系起来,使读者可以想见北极渡鸦的天真可爱。
④每当刮起大风时,成群的露脊鲸把尾鳍高高举出水面,正对着大风,以便像帆船似的,让大风推着它们,得意洋洋地“驶”向海岸。
分析提示:此句描写时,运用拟人化的笔法,刻画了露脊鲸游戏时怡然自得、悠闲轻松的姿态。
小结:说明文中恰当地运用描写将使文章增色不少。
但使用时必须注意几点:首先描写时要有丰富的词汇积累,使用时要认真推敲,精心锤炼,要注意词义的差别,注意词语的搭配,注意语体的感情彩等。
其次,要学会使用一些修辞方法。
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运用,有助于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给文章增光添彩。
(2)体会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不管是平实,还是生动,都离不开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语言必须准确。
科普文章的语言,更注重准确、全面,避免含糊、偏颇。
请结合文中相关句子分析准确的特点。
①“战斗游戏时,动物亲密地厮打,看似战斗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
”分析提示:“厮打”表现动物战斗游戏的“激烈”和动物行为的特点。
②“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
”分析提示:动物成年后,一般要脱离父母,自寻伙伴,所以用“结成”而不说“形成”,语义上有细微差别。
“形成”是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某种特殊的事物,或者出现某种情形或局面;而“结成”是指在某种基础、条件上而具有特殊的联系,可以跟“关系”搭配。
③“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和自我保护。
”分析提示:“调剂和补偿”表明动物游戏的本质,两者是互相补充的,单说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全的。
④“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组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分析提示:“提供”使“游戏”具有施动者的地位,使之超出个体行为的范畴,成为共性的事物。
这样的例子在课文中还有很多,大家可以结合句子深入体会,课后互相交流。
总结:本文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说明文,记叙、描写、说明浑然一体,语言简洁、平实、准确、全面,浅显易懂,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八、课堂小结: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动物,审视自己,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真正懂得,地球不是人类独有的,动物一样是地球的主人。
“让我们和动物和谐相处,共同迈向美好的明天。
”九、布置作业(参考)1、请同学们写一篇短文谈谈我们应该怎样与身边的动物和谐相处?2、研读完这篇课文,谈谈你的感想,也可以换位思考,以“动物代言人”的身份对人类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