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简便运算

(完整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简便运算
(完整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简便运算

341455341()455314314

++=++=+=7212833--7212()833=-+7218=-718= 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加法运算定律有哪些: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运算定律有哪些:

连减的性质:(1)a-b-c=a-(b+c) (2)a-(b+c)=a-b-c

其他:(1)a-b+c=a+c-b (2)a-(b-c)=a-b+c (3)a-b+c-d=(a+c)-(b+d)

这些运算定律在分数的加减法简便运算中同样适用,因此,分数的加减法简便运算和整数的加减法简便运算一样。

(一)加法结合律:a+b+c=a+(b+c) (二)减法的连减:a-b-c=a-(b+c)

例:

练习: 2

34577++ 184595++

87811516--

(三)减法的连减:a-(b+c)=a-b-c (四)a-b+c=a+c-b

例:511()445511445

11545-+=--=-= 532747

523774314

14

-+=+-=-= 练习:1511()16162-+ 114111412512-+ 11175761276

-+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14165+- 15415751++ )5

243(107--

6165910+- 13992134+- 16916723--

分数乘除法的简便运算

(一)乘法结合律:a ×b ×c=a ×(b ×c) 例:15

48375??

(二)乘法分配率:(a+b )×c=a ×c+b ×c a ×c+b ×c=(a+b )×c

例: 306153?+)( 279132?-)( 7

6999971?+?

变式题:51724 ×34 +51724 ÷4 335×+848÷43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5412-)×36 243××958 818×+949×14

335×+848÷43 8239-÷515×616 225÷×3156

()

分数乘法判断题

1.一根长1米的木头截去

12和截去12米,剩下的部分不一样长。( )

2.一个数(0除外)乘分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3.甲数(不为0)的1

3

与乙数的

1

2

相等,则甲数大于乙数()

4.一袋苹果重10千克,吃去3

4

,又添上

3

4

千克,这袋苹果仍是10千克。()

5.甲数是乙数的1

4

,则乙数是甲数的4倍()

分数除法的应用

第一部分知识梳理

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法

(1)方程法:在这类题中,关键是设谁为未知数X,这里的单位“1”未知,所以设单位“1”为X,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方程。

(2)算术法:用部分量除以它所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即可得出这个整体,也就是这个数。

2.含有两个单位“1”的量的解题方法

(1)判断单位“1”的量,关键看几分之几,是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是单位“1”。

(2)选择算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方程法解答,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课前热身

一、填空。

1.一个数的5

6

是21,这个数是()

2.

1

1

2

的倒数与

2

3

的商是()

3.一本书看了20页,占全书的2

3

,这本书有多少页?把()看作单位“1”,()

的()是看了的页数,设()有X页,列方程为()

4、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3

8

,第二天是第一天的

3

4

,两天共看了这本书的

()。二、解决问题

1.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共350千克,其中苹果占总数的4

7

,梨有多少千克?

2.京沪高铁运行时速为250千米的列车票价分成两种,二等座的票价是每人410元,二

等座的票价相当于一等座的

4165

,每张一等座的票价是多少钱?

3.一列火车行驶了108千米,正好行驶了全程的

913

,还剩多少千米到达目的地?

提高题 1、一条公路,已修的是全长的8

3,还剩24千米没修,你知道这条公路有多长吗?

2、一只猴子摘了一堆桃子,第一天吃了这堆桃子的17 ,第二天这堆桃子的16 ,这

时还剩下13个桃子,这只猴子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3、广场上跳舞的小朋友的人数是唱歌的23 ,踢足球的小朋友的人数是跳舞的56

,有20名小朋友在踢足球。有多少名小朋友在唱歌?

4、庆“六一”计划一些做红花,小明已经做了12朵,小芳已经做15朵,小芳做

的正好是计划任务的13

,两人还要做多少朵红花?

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题 6.9+4.8+3.1 0.456+6.22+ 3.78 15.89+(6.75-5.89) 4.02+ 5.4+0.98 5.17-1.8-3.2 13.75-(3.75+ 6.48) 3.68+7.56-2.68 7.85+2.34-0.85+ 4.66 3 5.6-1.8-15.6-7.2 3.82+2.9+0.18+9.1 9.6+ 4.8-3.6 7.14-0.53-2.47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73.8-1.64-13.8-5.36 47.8- 7.45+8.8 0.398+0. 36+3.64 15.75+3.59-0.59+14.25 66.86-8.66- 1.34 0.25×16.2×4 (1.25-0.125)×83.6×102 3.72×3.5+ 6.28×3.5 36.8-3.9-6.1 15.6×13.1-15.6- 15.6×2.1 4.8×7.8+ 78×0.5232+4.9-0.9 4.8×100.156.5×9 .9+56.5 7.09×10.8-0.8×7.09 25.48 0.52) 4.2÷3.5 320÷1.25÷8 18.76×9.9+ 18.76 3.52÷2.5÷0.4 3.9- 4.1+6.1- 5.9 4.02+ 5.4+0.98 5.17-1.8-3.2 13.75-(3.75+6.48) 3.68+7.56-2.68 7.85+2.34-0.85+4.66 35.6-1.8-15.6-7.2 3.82+2.9+0.18+9.1 9.6+4.8-3.6 7.14-0.53-2.47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便计算练习题集锦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便计算练习1 请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0.25×0.28 0.125×3.2×2.5 35×40.2 0.25×4÷0.25×4 3.5×9.9 3.5×99+3.5 3.5×101-3.5 3.5×9.9+3.5×0.1 3.5×2.7+35×0.73 3.5×2.7-3.5×0.7 (32+5.6)÷0.8 3.5÷0.6-0.5÷0.6 4.9÷3.5 7÷0.25÷4 7÷0.125 ÷8 7.35÷(7.35×0.25) 7.35÷(7.35÷0.25) 7.325-( 5.325+1.7) 3.29+0.73+2.27 3.29-0.73-2.27 7.5+2.5-7.5+2.5 7.325-3.29-3.325 7.325-(5.325+1.7) 7.325-(5.325-1.7)

3.29+0.73-2.29+2.27 3.29×0.25×4 0.125×8.8 63.4÷2.5÷0.4 4.9÷1.4 3.9÷(1.3×5)(7.7+1.54)÷0.7 2.5×2.4 2.7÷45 0.35×1.25×2×0.832.4×0.9+0.1×32.415÷0.25 28.6×101-28.60.86×15.7-0.86×14.7 2.4×102 14-7.32-2.68 2.64+8.67+7.36+11.33 2.31×1.2×0.5(2.5-0.25)×0.49.16×1.5-0.5×9.16 3.6-3.6×0.5 7.6×0.8+0.2×7.60.85×1990.25×8.5×4 0.25×36 0.125×3.2×2.5 35×40.2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最新最全)

最新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公式定义 第一部分:概念 第二部分:定义定理(算术方面) 第三部分:计算公式 第四部分:几何体 第一部分: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 除以任何不是O 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 的乘法,可以先把O 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 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 除外),分数的大 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 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22,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 或3:6 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 23,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24,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25,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26,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

五年级数学简便计算练习

五年级数学计算练习(2) 简便计算。 (1)7.3×0.64+0.36 ×7.3 49×0.126×8 1.01×0.99 0.85×7.5+8.5×0.25 0.05×3.2×40 (2)2.7×3.7+0.37×73 1.5×102 1.25×0.7×0.8 7.09×10.8—0.8×7.09 56.5×99+56.5 (3.5+3.5+3.5+3.5)×2.5(3)1.6×1.25 17.5×2.3—7.5×2.3 2.6×8.13+2.6×11.87 4.87×2.34+48.7×0.266 0.99×32 (4)5.68÷0.125÷8 1.68÷0.2÷5 1.76×99+1.76 25×7.5×0.4×2 0.8×5.6×1.25 59×0.28+6.2×5.9+5.9(5)0.99×59 4.2÷0.25 (0.5×12.5)×(2×0.8) 7.4÷0.25÷4 5.8×8.5+5.8×0.5+5.8 2.5×3.38×4 (6)2.5×3.38×4 17.5÷1.25÷8 0.35×201 23.74×8.6—8.6×13.74 52.34÷2.5÷4 (7)2.1÷0.5÷0.6 7.5×36÷7.5 7.5×46.7+52.3×7.5+7.5 4.5÷0.8÷0.125 4×8×0.25×12.5 2.016×1999+2.016 (8)3.2×98 8.4×2.77+0.23×8.4 7.9÷1.25÷8 4.3×2.5×4 4.5÷0.8÷0.125 (9)6.25×0.23+17.7×0.625 25×100.4 7.23×0.125×8÷72.3 1.25×8.8 2.5×(8+0.4) (10)0.25×2.9×40 12.95+3.86+6.14 4.25×3.7+7.3×4.25—4.25 1.18× 2.58+7.42×1.18 1.25× 3.2×2.5 (11)(3.7+3.7+3.7+3.7)×2.5 0.125×408 2.36÷2.5÷4 4.87×1.25×8 3.7×9.9

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

六年级分数的四则运算+简便计算 专题复习 一、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运算法则是:1、加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乘法:先约分,分子乘分子作为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为积的分母 3、除法: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运算顺序是: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 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 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4、如果符合运算定律,可以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练习: 1、34 -(15 + 13 )× 98 2、 107 13151321÷?????????? ??+- 3、??? ??-+614121÷121 4、 9798411÷??? ???- 5、?? ???????? ??-÷109329712 6、 52593145-?- 7、8949581÷+? 8、(52-81)÷40 1 二、分数四则运算的简便运算 引言: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所涉及的公式定律和整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是一样的,基本上有以下三个: ① 乘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乘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题时,我们要善于观察,仔细审题,发现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来选择适当的公式或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分数简便运算常见题型 第一种:连乘——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例题:1)1474135?? 2)56153?? 3)26 6 831413? ? 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 b c a c b a ??=?? 基本方法:将分数相乘的因数互相交换,先行运算。 第二种: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例题:1)27)27498(?+ 2)4)41101(?+ 3)16)2 1 43(?+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 bc ac c b a ±=?±)( 基本方法:将括号中相加减的两项分别与括号外的分数相乘,符号保持不变。 第三种: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例题:1)213115121?+? 2)61959565?+? 3)75 1754?+?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逆向定律 )(c b a c a b a ±=?±? 基本方法:提取两个乘式中共有的因数,将剩余的因数用加减相连,同时添加括号,先行运算。7 第四种:添加因数“1”

新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新)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整理与复习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数学好玩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总复习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不太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 培养很重视。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 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 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 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第三 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 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 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 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 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 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 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小学五年级数学简便计算

五年级数学简便计算练习卷一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6.9+4.8+3.1 0.456+6.22+3.78 15.89+(6.75-5.89) 4.02+ 5.4+0.98 5.17-1.8-3.2 13.75-(3.75+ 6.48) 3.68+7.56-2.68 7.85+2.34-0.85+ 4.66 3 5.6-1.8-15.6-7.2 3.82+2.9+0.18+9.1 9.6+ 4.8-3.6 7.14-0.53-2.47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73.8-1.64-13.8-5.36 47.8-7.45+8.8 0.398+0.36+3.64 15.75+3.59-0.59+14.25 66.86-8.66-1.34 0.25×16.2×4 (1.25-0.125)×8

3.6×102 3.72×3.5+6.28×3.5 36.8-3.9-6.1 15.6×13.1-15.6-15.6×2.1 4.8×7.8+78×0.52 32+4.9-0.9 4.8×100.1 56.5×9.9+56.5 7.09×10.8-0.8×7.09 25.48-(9.4-0.52) 4.2÷3.5 320÷1.25÷8

五年级数学简便计算练习卷二 18.76×9.9+18.76 3.52÷2.5÷0.4 3.9-4.1+6.1-5.9 5.6÷3.5 9.6÷0.8÷0.4 4.2×99+4.2 17.8÷(1.78×4) 0.49÷1.4 1.25×2.5×32 3.65×10.1 15.2÷0.25÷4 0.89×100.1 146.5-(23+46.5) 3.83× 4.56+3.83× 5.44 4.36×12.5×8 9.7×99+9.7 27.5×3.7-7.5×3.7 8.54÷2.5÷0.4 0.65×101 3.2×0.25×12.5

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备课讲稿

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 一:相关知识点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3.分数乘法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5.分数的倒数: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6.整数的倒数: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 ,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 ,12是1/12的倒数。 7.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 ,把0.25化成分数,即1/4 ,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 ,1/0.25等于4 ,所以0.25的倒数4 ,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8.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9.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0.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11.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12.比的意义: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的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1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比的基本性质用于化简比。) 14.运算定律: 加法结合律:(a+b)+c=a+(b+c) 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 ×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分配律:a×(b+c)=a×b+a×c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5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新)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北师大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整理与复习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数学好玩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总复习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备 一、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

小学数学运算法则及方法知识汇总

小学数学运算法则及方法知识汇总 一、小学生数学法则知识归类 1.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3.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 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 算加减; ③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四位数的读法 ①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②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③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四位数写法 ①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

②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6.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7.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 ①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②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8.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①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②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9.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①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②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0.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①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1.万级数的读法法则

五年级上册简便运算

五年级上册简便运算 0.25×4×4.78 0.65×201 4.8×0.25 2.33×0.5×4 1.5×105 1.2× 2.5+0.8×2.5 0.034×0.6+0.066×0.6 0.5×1.25×2×8×11 3.2×2.5 104×2.5 1.25×(4-0.8)100.1×99+100.1 63×0.1 485×10.2-48.5 2.69×99 2.5×32×12.5 1.58-99 273-27-73 284-68-84 487-187-139-61 1034+78+320+102 308+176+92 125×32×25 25×12 125×72 3200÷4÷25 103×12 17×32-17×22 98×17+2×17 (200+4)×25 2100÷14 250×12÷50 25×18×4 17.8÷(1.78×4) 102×0.45 0.49÷1.4 1.25×2.5×32 66.86-8.66-1.34 3.6×102 15.6×13.1-15.6-5.6×2.1 4.8×100.1 25.48-(9.4-0.52) 18.76×9.9+18.76 17.8÷(1.78×4) 15.2÷0.25÷4 3.83× 4.56+3.83× 5.44 27.5×3.7-7.5×3.7 (45.9-32.7)÷8÷0.125 7.2×0.2+2.4×1.4 3.9×2.7+3.9×7.3 0.25×16.2×4 3.72×3.5+6.28×3.5 4.8×7.8+78×0.52 56.5×9.9+56.5 4.2÷3.5

3.52÷2.5÷0.4 9.6÷0.8÷0.4 0.89×100.1 4.36×12.5×8 8.54÷2.5÷0.4 3.14×0.68+31.4×0.032 8.9×1.01 1.25×2.5×32 (1.25-0.125)×8 36.8-3.9-6.1 32+4.9-0.9 7.09×10.8-0.8×7.09 320÷1.25÷8 3.9- 4.1+6.1- 5.9 4.2×99+4.2 14 6.5-(23+46.5) 9.7×99+9.7 0.65×101 5.6÷1.25÷0.8÷2.5÷0.4 7.74×(2.8-1.3)+1.5×2.26 12.7×9.9+1.27 2.31×1.2×0.5 21×(9.3-3.7)-5.6 2.3×16+2.3×23+2.3 28.6×101-28.6 46×57+23×86 101×0.87-0.91×87 3.2+0.36+4.8+1.64 12.7-(3.7+0.84)7.6×0.8+0.2×7.6 1.28×8.6+0.72×8.6 0.8×(4.3×1.25)0.86×15.7-0.86×14.7 15.02-6.8-1.02 9.43-(6.28-1.57)13.7×0.25-3.7÷4 10.7×16.1-15.1×10.7 1.23+3.4-0.23+6.6 36.54-1.76-4.54 0.85×199 12.5×0.96×0.8 3.12+3.12×99 2.4×102 5.4×11-5.4 3.65× 4.7-36.5×0.37 2.22×9.9+6.66×6.7 0.79×199 0.25×36 0.25×0.73×4 0.25×8.5×4 10.4-9.6×0.35

(完整版)分数运算法则

书 香 浸 润, 励 志 成 长! 一、分数加、减计算法则: 1)分母相同时,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分母不相同时,要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再相加、减。 二、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 98×5表示求5个9 8的和是多少?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98×43表示求98的4 3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三)、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 (五)、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a c + b c = ( a + b )×c (六)、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 (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 (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 “占”、“是”、“比”的后面 3、求一个数的几倍: 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 几几 。 4、写数量关系式技巧: (1)“的” 相当于 “×” “占”、“是”、“比”相当于“ = ” (2)分率前是“的”: 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量 (3)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 单位“1”的量×(1 分率)=分率对应量 (七)、倒数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五年级数学简便计算习题

简便计算(1) 5.32+7.93+4.68 2.5×0.39×0.4 32.1-8.3-1.7 12.39-(5.18+2.39) (25+2.5+0.25)×4 1.8×3.5+2.5×1.8 12.5×8.8 3.6×1.2÷3.6×1.22 6.8×3.6+2.68×64 1.31×12.5×8×2 1.25×32×0.25 3.8×0.99

4.6×99+4.6 7.5×101-7.5 1.25× 2.5×(80×4) 4.6×47+4.6×54-4.6 7.68÷2.5÷0.40.45×72+45×0.18+4.5 5.5×99 0.125×72 12.5×0.4×2.5×8 9.5×101 4.2×7.8+2.2×4.2 0.87×3.36+4.64×0.87

4.08×0.25 490×0.35 5.28×99 12.5×4.12×0.8 5.7×10.1 49×0.125×8 0.4×63×2.5 0.5×7.6×20 0.34×101 4.86×99 4.9×101 8.75 ×11-8.75 9.9 ×212 0.68×101

3.26 ×5.7-3.26×0.7 55.6×99+55.6 1.25 ×213×0.8 6.1×3.6+3.6×3.9 4.75×99+4.75 2.73×99 1.2× 2.5+0.8×2.5 101×0.45 0.25×4.78×4 0.65×202 7.2×8.4+2.8×8.4 0.78×98 4.8×0.25 1.5×105 0.3×2.5×0.4

56×1.25 1.25+4.6+0.75 1.6×7.5×1.25 49×0.125×8 0.4×63×2.5 0.5×7.6×20 9.6×100.1 42×10.2 9.8÷0.5÷2 28.4×99+28.4 0.94×2.5-0.9×2.5 4×0.8×12.5×2.5 3.6×101 0.125×72 0.25×39+0.25

小学数学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

小学数学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 小学数学法则知识归类 (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三)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四位数的读法 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五)四位数写法 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 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 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六)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七)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 1、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八)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九)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2、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十一)万级数的读法法则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十二)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2、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十三)小数大小的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五年级上册小数简便运算150道经典练习题

73.8-1.64-13.8-5.36 66.86-8.66-1.34 0.25×16.2×4 3.72×3.5+6.28×3.5 36.8-3.9-6.1 2 5.48-(9.4-0.52) 4.8×7.8+78×0.52 3.6×102 6.4×0.25+3.6÷4 32+4.9-0.9 4.8-4.8×0.5 (1.25-0.125)×8 4.8×100.1 56.5×9.9+56.5 7.09×10.8-0.8×7.09 4.02+ 5.4+0.98 5.17-1.8-3.2 13.75-(3.75+ 6.48) 3.68+ 7.56-2.68 7.85+2.34-0.85+4.66 35.6-1.8-15.6-7.2 3.82+2.9+0.18+9.1 9.6+4.8-3.6 7.14-0.53-2.47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47.8-7.45+ 8.8

0.398+0.36+3.64 15.75+3.59-0.59+14.25 42.5-(6.07+1.13) 4.2÷3.5 320÷1.25÷8 18.76×9.9+18.76 3.52÷2.5÷0.4 4.78÷0.2+3.44 3.9-4.1+6.1-5.9 0.49÷1.4 1.25×2.5×32 3.6-0.6×2 3.65×10.1 3.6-3.6×0.8 15.2÷0.25÷4 5.6÷3.5 9.6÷0.8÷0.4 4.2×99+4.2 0.89×100.1 146.5-(23+46.5) 17.8÷(1.78×4) 5.83×2+4.27 (45.9-32.7)÷8÷0.125 9.7×99+9.7 4.36×12.5×8 1 5.6×13.1-15.6-15.6×2.1 0.65×101

五年级上册简便运算练习题及答案-精选

五年级上册简便运算练习题及答案请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0.25 ×0.20.125 × 3.2 × 2.535×40.2 0.25 ×4÷0.25 × 4.5 ×9.93.5 ×99+3.5 3.5 ×101 -3.53.5 3.5 × 2.7 - 3.5 ×0.7 4.9 ÷ 3.5 7.35 ÷.35 3.29+0.73+2.273.29-0.73-2.2.5+2.5-7.5+2.5 7.325-3.29-3.32.325-7.325- ×9.9+3.5 ×0.1.5 ÷0..5 ÷0.25 ÷÷7.325 - × 2.7+35×0.7 ÷0.6 - 0.5 ÷0. ÷0.12 ÷ 8 3.29+0.73- 2.29+2.23.29 ×0.25 ×0.125×8.8 63.4 ÷ 2.5 ÷0..9 ÷ 1.4.9 ÷ ÷0.7 0.35 × 1.25 ×2×0.8 28.6 ×101-28.6 14 -7.32 -2.62.64 ×0.4 7.6 ×0.8 +0.2 ×7.6 0.25 ×36 2.5 × 2.432.4 ×0.9 +0.1 ×32.40.86 ×15.7 -

0.86 ×14.7 +8.67 +7.36 +11.39.16 × 1.5 -0.5 ×9.163.60.85 ×19 × 3.2 × 2.552.7 ÷45 15÷0.252.4 ×102.31× 1.2 ×0.5 -3.6 ×0.0.25 ×8.5 ×4×40.2 0.125 五年级数学简便计算练习卷四 7.6 ×0.8 +0.2 ×7.60.85 ×190.25×8.5 × 4 1.28 ×8. 6 +0.72 ×8. 1 2.5 ×0.96 ×0.810.4 - 9.6 ×0.35 0.8 × 3.12 +3.12 ×9928.6×101-28.6 0.86 ×15.7 -0.86 ×14..4 ×102.31× 1.2 ×0.5 14 -7.32 -2.62.64 +8.67 +7.36 +11.30÷28 ×0.49.16 × 1.5 -0.5 ×9.163.6 -3.6 ×0.5 4.5 ÷ 1..2 ÷ 3.30 ÷0.6 ÷ 5 63.4 ÷ 2.5 ÷0.4.9 ÷ 1.4.9 ÷ ÷0.72.5 × 2..7 ÷15÷ 0.35 × 1.25 ×2×0.82.4 ×0.9 +0.1 ×32. 15 ÷0.25 五年级数学简便计算练习卷三 46×57 +23×813.7×0.25 -3.7 ÷.22 ×9.9+6.66 × 6.7 101×0.87 - 0.91 ×810.7×16.1 - 15.1 ×10.70.79 ×199

小学数学加减乘除计算运算法则

运算法则 1.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5. 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7.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的法则进行计算。 10. 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11.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12.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2020---2020秋学期五年级数学期末诊断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加起来是( ) 2、在分数a 7中,当a( )7时,a 7是一个真分数;当a ( )7时,a 7是一个假分数;当a 是( )时,a 7的分数值等于1. 3、14和21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362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7400平方米=( )公顷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底和高都扩大3倍,面积扩大( )倍。 6、7 2的分子加上4,要是原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7、分母是9的最大真分数是( ),分子是9的最大假分数是( ) 8、有一个两位数5□,如果它是5的倍数,□里最大可以填( ),如果它是3的倍数,□里最小可以填( );如果同时是2、5的倍数,□里可以填( )。 9、口袋里有大小相同的8个红球和4个黄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 ),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 ),摸出( )球的可能性大。 10、( )÷( )=5 3=10) (=) (21=100) ( 11、5个 154是( ),24千克的8 3是( ) 12、185中含有( )个81,再加上( )个8 1就是最小的质数。 1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米,高是5米,它的底是( ) 14、五(1)班有45人,其中男生25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15、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16、8.4965保留整约是(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2、把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不变,面积变大。( ) 3、假分数一定比真分数大。( )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 册知识点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混合运算:和整数除法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3)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4)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2、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1)用商不变定律;(2)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3)商的小 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4)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5)如果有余 数,要添0再除。 3、被除数(不变),除数()1,商()被除数。除数()1,商()被除数。除数()1,商 ()被除数。 4、计算应注意的问题:一看:审清题目。二想:观察数字特征,选择合理的运算律。三算:认真计算。四查:查运算顺序;查数字;查每一步的计算。 5、解决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取值,算式上用原数,答上最值;五步骤:审,找,列,算,答。 用简便方法计算:5.6÷3.55.32×3.54÷5.32 5÷0.252.5÷0.2×0.48.4÷1.25÷0.8 1、做一套衣服用布2.4米,28米长的布最多能做多少套衣服? 2、五(1)班有51人,秋游去划船,每条船只能坐4人,他们一共要租几条船? 3、1、游艺会上有个节目是“吹气球“。买一包气球有200个,用去29.6元。平均每个气球多 少元( 4、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 5、 第二单元轴对称与平移 一个数除以小数一个数除以小数 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 小数除法 小数除以整数 整数部分够商1, 整数部分不够商1,用0补 循环小数(纯、混循环小数) 不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小数分类 四舍五入法(按要求) 进一法 去尾法 解决问题 用连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据实际情况 求商的近似值 大于 小于 等于 等于 大于 小于

(完整)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便计算练习题归类集锦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便计算归类练习 一、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 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 a×b÷c=a÷c×b, a÷b×c=a×c÷b,) 12.06+5.07+2.94 30.34+9.76-10.34 83×3÷8 3 ×3 25×7×4 34÷4÷1.7 1.25÷25×0.8 102×7.3÷5.1 73+15-73 95+137-9 5 7.5+2.5-7.5+2.5 二A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a+b+c=a+ (b + c ), a+b-c=a +(b-c), a-b+c=a –(b-c), a-b-c= a-( b +c) 933-15.7-4.3 41.06-19.72-20.28 7.325-(5.325+1.7) 3.29-0.73-2.27 7.325-(5.325+1.7) 7.325-(5.325-1.7) 3.29+0.73-2.29+2.27 B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

现在就要变为乘。 a×b×c=a×(b×c), a×b÷c=a×(b÷c), a÷b÷c=a÷(b×c) , a÷b×c=a÷(b÷c), 700÷14÷518.6÷2.5÷0.4 1.96÷0.5÷4 1.06× 2.5×4 7÷0.25÷4 7÷0.125 ÷8 3.9÷(1.3×5) 三A、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将减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a+ (b + c )= a+b+c a +(b-c)= a+b-c a –(b-c)= a-b+c a-( b +c)= a-b-c; 19.68-(2.68+2.97) 5.68+(5.39+4.32) 19.68-(2.97+9.68) B、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乘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将除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a×(b×c) = a×b×c,a×(b÷c) = a×b÷c, a÷(b×c) = a÷b÷c ,a÷(b÷c) = a÷b×c, 1.25×(8 ÷0.5)0.25×(4 ×1.2) 1.25×(213×0.8)7.35÷(7.35×0.25) 7.35÷(7.35÷0.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