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中越战争

合集下载

中越

中越

概述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狭义上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中越边境爆发的战争。

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

其中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中方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中国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中国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

原因:对于本次战争的起因,中国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称:“越南政权三番四次挑起边界事端,严重地骚扰了中国边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中方一再发出警告,越方却置若罔闻,一意孤行,中国政府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发动边界自卫反击战,对越南实行惩罚。

再则由于国内刚刚结束十年动乱,而且军队自1962年以来已经十多年没有打过大仗了(仅有1974年海军收复西沙群岛),中央军委决定以多击少,用牛刀杀鸡。

背景:(1)印度支那即指中南半岛,法属印度支那包括越南、老挝和柬埔寨。

越共作为最强势的一方一直有恢复大印支的想法(2)随着中苏交恶,越南在对华对苏关系上逐渐开始棘手, 1975年越南统一,越南开始决定与苏联发展更为亲密的外交关系——因为苏联比中国强大。

(3)越南在苏联的默许下,入侵了中国的盟友之一——柬埔寨民主共和国。

在国内开始疯狂排华,打压华侨的正常生活,导致大量越南华侨返回中国。

在中越边境则挑起武装冲突,派遣武装人员越界进行侵扰,打伤边民,推倒界碑,蚕食边境,制造了浦念岭、庭毫山等事件;越南方面还对中越边境的陆地、海洋提出主权要求,宣布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纳入其版图范围,出兵继承了越南共和国(南越)对南沙群岛部分岛屿的占领,并与中国发生了边境冲突,而此前越南(北越时期)则明确表示南海诸岛为中国领土。

过程: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评论文章,正式宣告将与越南方面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规模“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 越南战争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 越南战争
对美国:1.削弱了美国在亚洲、在世界的国际地位;2. 美国 开始战略收缩,在美苏争霸中呈现苏攻美守的态势;3.严重 削弱美国实力,引发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民权运动、反 战运动、黑人运动、妇女运动、迷茫的一代)
思考:越南战争的影响(对中国)
材料一 中国是越南民主共和国最主要的支持国和援助国。出于 地缘政治的考虑再加上社会制度的因素,中国援助越南800亿元 人民币。装备上“从1962年到1966年,越南南方人民武装的武器 装备和弹药,除少量是从敌军手里缴获之外,几乎都是中国无偿 提供的,包括各种枪支共27万件,火炮540多门,枪弹2亿多发, 炮弹90多万发,炸药700多吨,军服20多万套,各种布匹400多万 米以及大批蚊帐、胶鞋、副食、交通通讯材料等等。其中,许多 新装备是刚刚研制成功的,中国自己的军队还没有装备,就提供 给了越南。当越南方面提出的要求超过中国的生产能力时,中国 人民解放军不惜动用库存,甚至从现役军队中抽调,也要尽量满 足越南的要求。”
福黑旗军) • 7.1885年《中法新约》中国放弃宗主权
印度支那问题的产生于发展脉络
• “印度支那”指的是今天亚洲中南半岛上的三个国家:越南、老 挝、柬埔寨。
• 1.二战前,为法国的殖民地; • 2.二战中,被日本占领; • 3.1945年,印度支那获得了解放; 法在美支持下卷土重来,发动
殖民侵略战争;
材料二 越南战争以越南人民的最后胜利告终。越南人民进 行了一场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用生命和热血捍卫了民族独立 和领土完整。
对越南:给越南人带来深重灾难;捍卫了越南的民族独立 与完整,实现了民国家中绝望的妇女
战火中的越南儿童
思考:越南战争的影响(对美国)
越南期间美军死亡人数5.8万, 伤30多万,耗资4000亿

老山战役的历史事件介绍

老山战役的历史事件介绍

老山战役的历史事件介绍推荐文章基辅战役的事件介绍热度:法国战役的影响介绍热度:高加索战役的影响介绍热度:基辅战役的背景介绍热度:基辅战役的结果介绍热度:老山战役一般是指1984年4月28日至1993年4月1日许世友和杨得志指挥的系列战役,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老山战役的历史事件介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

老山战役的简介老山是位于云南省麻粟坡里面的一座非常雄伟的山峰,此山海拔非常高,是越南通往中国的必经之路。

由于老山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越南为了侵占老山,与中国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争夺战。

此次战役历史上称为老山战役,根据老山战役简介中记载,该战役对中国来说十分残酷。

老山战役简介记载,战役于1984年4月开始,一直到1993年4月才结束,时间长达十年之久。

老山战役之前,越南就曾多次想侵犯中国边境等地,但都被中国屡次击败。

由于不甘心失败,越军依然多次侵犯中国,中国边境百姓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当时边境军民死伤惨重,良田土地都难以耕种与管理,可以说是民不聊生,边境人民强力要求国家严惩侵略者,保家卫国。

老山战役过程非常残酷,开始中国军队损伤严重,但是他们毅力坚定,没有半点退缩之意,一心抗敌。

经过一番艰苦奋战之后,我军重新夺回了阵地,当时越军也死伤惨重。

但老山对于越南非常重要,即使失利越军还是一次次发起进攻,当时我军也有了一定的抗战经验。

特别是我军情报工作十分准确,对于越军侵略计划有一定的防备,加上我军都有拼死保家卫国的决心,最终保住了老山。

老山战役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场十分艰辛的抗战,此战役不管是我方还是侵略方,都损伤惨重。

这些就是老山战役简介,战争虽然残酷,但最终还是保全了国家的领土完整。

老山战役的起因老山战役是中国与越南的一场十分残酷争夺战,老山位于中国云南省刚好与越南交界,也是越南通往中国的咽喉。

由于老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中国与越南展开了一场长达十年之久的战役。

这次战役不管是对于中国还是越南来说都损伤十分严重,老山地势奇特,易守难攻。

1979年中越战争思考

1979年中越战争思考

1979年中越战争思考无可忍的情况下发起的一场自卫反击作战。

战争背景中越战争的国际大背景正是美苏争霸,世界处于两级格局的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立,并形成了东西方阵营,中国自称为第三世界的代言人,但是国际影响力还远远不足和美苏两国任何一国抗衡。

1975年后越南南北统一后,改变了“团结中苏,保持中立”的方针,奉行亲苏的政策”。

越南还在国内制造多起排华举动,诬陷中国“庇护”越南南方的华侨资本家,利用华侨作为在东南亚“推行扩张主义”的“第五纵队”。

越南单方面挑起中越边界武装冲突高达1108次。

[5]此外,在南中国海,中越之间也有领土纠纷,涉及到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越南的疯狂的排华浪潮和双方领土争端成为中越战争的导火索。

面对越南严重的反华举动和背信弃义的行径,为了西南边疆安全,援助盟友红色高棉政权,也为了与苏联争夺在共产世界中的领导权,突破中国战略上的不利形势及拓展外部空间,显示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统治能力和对军队的指挥能力的目的,中国政府在外交上采取联合美国抗苏联的措施,并通过出兵越南进而教训越南盟友苏联。

战争经过。

中越战争分为三个阶段:1979年2月17日至26日为战争第一阶段,在中越两国延绵500公里的边界线上,中国云南、广西边防部队万炮齐发,发动了对越南军队的自卫还击战。

中国政府宣称,歼灭了越南境内高平、老街两地区为据点的越南国境警备民兵,2月23日,中国军队与越军一番血战占领河江、柑塘;2月25日起,越军死守边防要地谅山。

2月27日至3月5日为战争第二阶段;3月1日,中越军队谅山激战,越军自河内增援,越军最精锐之师第308师向谅山展开逆袭,并使用化学武器。

3月4日,越军308师被中方军队击退,中国攻克占领谅山。

越南宣布全国总动员,誓言抵抗到底,并从柬埔寨和老挝抽调回国部队,而苏联开始增兵中苏边界。

中苏大战一触即发。

第二阶段中方宣称:2月17日至2月27日间,击毙越军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间,击毙越军37,000人。

中国跟越南历史战绩

中国跟越南历史战绩

中国跟越南历史战绩
中越历史上的战争主要包括以下几场:
1. 越南抗击法国殖民统治: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法国殖民者入侵印度支那地区,其中包括现在的越南。

越南人民进行了长时间的抗法斗争,最终在1954年的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中击败了法国殖民者,使越南北部成立了民主共和国。

2.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越法战争):在1954年至1955年,刚成立的越南民主共和国与法国殖民军进行了边境战争。

越南在这场战争中获得了胜利。

3. 越南抗击美国入侵:越南战争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期间越南共和国(南越)与美国所领导的南方阵线(南越反共军队)之间的冲突。

北越在此期间获得了苏联和中国的支持,成功抵抗了美国及南越的入侵,1975年越南共和国被统一,建立了社会主义统一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4. 中越边境战争:在1979年2月至3月,中越爆发了边境战争。

中国与越南在边境问题上产生分歧,并对越南进行了武装进攻。

中国军队取得了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但这场战争导致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并持续了数年。

总体而言,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历史复杂而多样化。

尽管两国之间有过冲突,但也存在着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并且近年来两国之间的关系有所改善。

中越自卫反击战的最全始末曝光(深度

中越自卫反击战的最全始末曝光(深度

中越自卫反击战的最全始末曝光!(深度现在国内有关中越战争的资料非常稀缺,我们费了很大力气收集到的信息现在看来许多都难辨真伪,所以我们认为对中越战争的研究应慎之又慎。

我的外国友人在今年夏末已经写就了第二篇分析报告,后根据网友提供的资料对许多细节作了相应的修改,但仍然被他们的上司以文章过于亲华、过于赞誉邓小平为由而加以否定。

而我看这篇文章还是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如果就此废弃扔掉实在可惜。

于是我按着自己的理解将该文翻译成汉文,标题没有更改,这就是下面即将奉献给大家的《中越战争》一文。

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冷战的转折点其实就是1979年的中越战争,这场规模有限,时间短促,方式落后的战争当时虽然引起整个世界的震动,但不久就被人遗忘,没人会想到从这一年开始,仅12年整个苏联东欧集团就彻底崩溃。

而在此之前的34年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想尽各种办法削弱苏联,都收效甚微,苏联在1979年反而达到了其扩张的巅峰。

(一)中国在冷战中的特殊作用苏联在这么短的时间戏剧性地崩溃,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尽管苏联崩溃22年来各种各样的评论层出不穷,已经发表的著作和政论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但其中的一个关键的因素却论述不多,那就是中国在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之间发生了战略角色的转换:中国从苏联名义上的盟国变成了美国事实上的盟友,而完成这一转换的标致就是1979年的中越战争。

1945年以后的世界是美国和苏联分而治之的世界,但不论对美国还是苏联,中国的态度无疑都非常重要,中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和份量不是美国和苏联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替代的,不论中国加入苏联和美国的哪一方,另一方都会受不了。

从1945年往后的40年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都有一些卫星国或小伙伴背叛,苏联方面是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埃及等,美国方面有古巴、法国、委内瑞拉、伊朗、尼加拉瓜等,这些卫星国或小伙伴要么加入了对方的集团,要么游离于东西方之间,要么重新又回到了主子的怀抱,但不管他们采取什么措施,都没有撼动苏联或美国的世界地位,也没有影响冷战的整个格局,这些国家的离开或加入对美苏双方来说都可以忽略不计。

中越战争的起因与历史回顾

中越战争的起因与历史回顾

中越战争的起因与历史回顾中越战争是指1979年发生在中国和越南之间的一场武装冲突。

虽然战争只持续了一个月,但它背后的起因是复杂而深远的。

本文将回顾中越战争的起因并对其历史进行回顾。

一、越南战争的结束中越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越南战争的结束。

越南战争于1975年结束,南越政权垮台,越南统一。

然而,南京中国和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共产党的政权合作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摩擦。

例如,中国曾以支持南越政权为由对越南进行了一系列军事干预。

因此,越南共产党对中国表示了持怀疑态度。

二、领土争端与边境冲突中越边境的领土争端也是导致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

中越两国在北部边界的土地归属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越南在南中国海的岛屿主权问题上与中国存在争议,而中国则主张对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拥有主权。

在这种背景下,边境冲突时有发生,局势经常紧张。

三、民族矛盾与越南对华侵略行为此外,中越两国之间的民族矛盾也是导致战争爆发的一个因素。

中国人和越南人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历史仇恨和文化矛盾。

越南历史上多次受到中国的侵略,作为一个独立国家,越南人民对中国持有强烈的抵制情绪。

在1978年底,越南政府更是实施了一系列对华侵略行为,包括对中国边境地区的破坏和军事侵略,进一步激化了双方矛盾。

四、中国发动进攻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南中越边界干线,对越南发起了全面军事行动。

中国对越执行了空中轰炸和地面进攻,迅速占领了越南一些重要的城市和地区。

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准备和缺乏有效的后勤供应,中国军队在越南南部遭遇了坚决的越南反击。

在此后的几个星期里,激烈的战斗继续进行,但最终中方决定结束这场战争。

五、战争的结果及影响中越战争在1979年3月结束,双方都宣布取得一定程度的胜利。

然而,这场战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据估计,越南死亡人数超过10万,中国死亡人数为数千人。

战争还导致了广泛的破坏和人员流离失所。

中越战争后,中越关系陷入了长期的冷淡期。

直到1991年,中越双方签署了两国边界问题的临时解决方案,才缓和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南海上的中越战争-西沙海战

南海上的中越战争-西沙海战

南海上的中越战争-西沙海战1974年1月19日,中国海军和南越海军在西沙展开了著名的西沙海战。

这场海战中,中国以6艘小艇舰艇击败了越南4艘中型舰艇,击沉其中一艘护卫艘,击伤3艘驱逐舰。

随后在20日,中国全面收复被侵占的甘泉、珊瑚和金银三岛,全歼南越入侵部队。

这场战役,中国牢牢掌握了整个西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的控制权,击败了越南对西沙主权的觊觎,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

在40年后的今天,越南仍有人以南越当局的主权宣称为借口,把西沙群岛说成是“越南的领土”,甚至在街头搞游行示威。

这种毫无意义的行为,除了扰乱国际视听,并不能反映任何历史事实。

越南所谓的“对西沙的主权宣称”,主要理由来自法国殖民者强占中国领土的历史,而在更早的越南史上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支撑。

而在法国非法侵占之前,中国清朝就已经明确声明拥有西沙主权并设立主权碑,清朝水师提督李准还率舰队巡视。

日本投降后,当时的中国政府也派兵驻守永兴岛,牢牢掌控着领土主权。

所以说,西沙的主权争议本来就不成立。

纵观历史,越南对西沙的染指历史,主要就是法国殖民当局入侵时期,以及南越当局侵占甘泉、珊瑚和金银三岛时期。

从任何现象上看,这些都属于不光明正大的窃据之举,时间短暂而且投机,更谈不上什么法理依据。

今天,中国对西沙群岛已进行了相当规模的建设,全部是对自己领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没必要受到一些无聊声音的骚扰。

“西沙主权不存在争议”并不是一句空话,历史事实不会因为一些妄言而改变,所以有些事情中国在国际上根本不必再议。

老兵忆74年西沙海战:用手榴弹把越南军舰打爆炸我是从对守岛部队和参战部队的采访中,了解到西沙海战的真实情况的。

我南海舰队由猎潜艇271、274号组成的编队,在海军航空兵的掩护下,于1974年1月17日进至西沙永乐群岛附近海面执行巡逻。

次日,扫雷舰389号、396号也驶至永乐海域,加入巡逻编队。

猎潜艇281号、282号组成的编队则部署于永兴岛附近,随时准备驰援巡逻编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朝与北宋之战
黎朝传三代,被权臣李公蕴推翻,建立李朝(1010-1225)。 1075年,李朝太尉李常杰率军分三路大举进攻两广。攻陷钦 州、廉州、邕州等地,死者几十万,破坏甚烈。次年(1076 年),北宋为报复,派郭逵领军10万来攻。两军隔裘江对峙, 宋军使用先进机具抛石如雨,大败李朝军,李朝军死伤众多, 士气低落。宋军趁势进攻、直逼李朝都城升龙(今河内), 这时宋军中却正好爆发瘟疫,民夫死亡大半,后勤供给中断; 但李朝也无力取胜。双方就此议和,李仁宗纳款投降,北宋 也就坡下驴承认了大越国。值得一提的是,宋军撤回国时, 只剩两万三千多人,因而称北宋此役为“惨胜”并不过分。
越南阮氏与清朝之战பைடு நூலகம்
后黎朝末年,南北分裂,北为后黎朝控制,南为阮氏控制。南方阮氏又爆发西山军阮 氏三兄弟起义。于是西山军阮氏又成为越南第三种势力,越南呈三国割据之势。后来 西山阮氏北伐后黎朝,后黎朝向清朝求救,1788年,清朝趁乱派两广总督孙士毅调广 西、广东、云南、贵州和四川兵,分三路进军,占领河内,大过新年。西山起义军趁 机突袭,清军大乱,抢渡红河浮桥逃命,人马拥挤,浮桥断。清兵溺毙者众。两军又 在玉洄村清军大营展开决战。清军先以满洲精锐骑兵出战,但是转眼间就被象队踩得 七零八落。清军退回营垒抵抗,弹矢如雨。西山军首领阮惠(已称帝,号光中)亲自 骑象冲战,连龙袍都被火药熏黑。又命敢死队以3块木板拼起,外裹湿泥草秸,腰插尖 刀架板冲锋。清军弹丸皆陷入泥板,无法杀伤后面人员。敢死队抵近营垒后放板抽刀, 逢人便砍,勇不可当。清兵不谙象战,又怕敢死队,顿时大溃,自相践踏,尸横遍野, 血流成河。提督许世亨阵亡,田州知府芩宜栋自缢。余部在逃跑时又误入河内青池附 近的“墨塘”,先后有上万人葬身于这片浩瀚泥泞的热带沼泽。各路清军闻讯皆撤, 西山阮氏怕清兵再来,上表臣服。清朝也顺势下台,封王安抚了事。
吴朝与南汉之战
五代十国中的南汉向来操纵十二使君从中渔利,吴朝(939968)统一后先称万胜王,不敢称帝。南汉曾派五万军队南征, 自海路进攻。吴朝军知道白藤江为南汉军必经之地,便趁退 潮时在江中打入许多尖头朝上之木桩,尖头上包铁,借涨潮 时桩没于水之机设伏于此,并以小船佯败退将南汉军引入伏 击圈。南汉军见伏兵四起,仓皇撤退,恰逢退潮,南汉军船 只又纷纷沉没、搁浅,士兵大部淹死,总兵刘弘操也战死沙 场。这就是有名的白藤江大捷,它使得越南敢于真正称帝, 完全独立于中国疆域之外。
黎朝与北宋之战
北宋建立平灭十国后,丁朝丁部领之子丁琏上表内附,被北 宋封为交趾郡王,以示笼络。宋太宗年间,丁琏死,其弟丁 竣继位。丁朝权臣黎桓篡权,囚丁竣自立、建立黎朝(9801009)。太宗大怒,以越南内乱为由出兵干涉,980年派侯 仁宝率军分陆海2路攻越南。陆路经由谅山,海路经由白藤江。 黎王黎恒在谅山和白藤江分别设伏,在谅山大败宋军,侯仁 宝也在谅山中伏阵亡;海路宋军则未到白藤江,得到兵败消 息后撤退。宋太宗由于水陆皆无收获,无奈之下只好封黎桓 为交趾郡王。是为黎朝。
陈朝与元之战二
1287年,元朝再发精兵30万,携带精心准备的大量粮草器械,仍 由脱欢领军,沿红河、谅山、白藤江三路大举进攻。其中白藤江水 路由乌玛尔率领,随行大批运粮船只。但乌轻敌冒进,兵船太快, 运粮船抛在后头。陈军在陈国秀等领导下立刻抄其后路,缴获了运 粮船队。乌军前方虽占领了升龙(河内),但是断了粮,又逢乡间 坚壁清野,只好原路经白藤江撤退。陈国秀指挥部下从森林中砍来 柚木、格木,削尖顶端,布设在白藤江下游满是暗礁的谷湍濑一带。 元军中了尖顶木桩阵之伏,大败,沉船400多艘,乌被俘。这就是 第二次白藤江大捷。元军余路见势不妙,纷纷回撤,一路上到处被 陷阱、毒箭杀伤。蒙元三征越南,就这样彻底地失败,元朝也彻底 放弃了在越南地区建省的计划。战后,越南人民为了纪念民族英雄 陈国秀,建陈公庙,并于每年农历8月20日祭祀。
后黎朝与明之战
陈朝末年,权臣黎季堥篡权,陈朝宗室逃往北京,向明成祖求救。明成祖以宗主国身份讨 伐,斩黎氏父子,在交趾设立郡县。但由于明朝官员大肆推行同化政策,要求照搬明朝礼制、 着装,颁法令“禁男女不许剪发,妇女穿短衣长裙”,加之官吏贪暴,到处搜罗金银、漆、 香料、苏木、孔雀羽等珍奇物品,并征大批劳役去中国。导致民不聊生、越南民愤沸腾。 1419年,蓝山爆发黎利起义。明朝大军围剿,黎利被困至灵山。部将黎莱主动扮成黎利装 束,率敢死队冲击,被俘。明军以为捉到黎利,收兵回营。黎利脱险后暂避锋芒,率部入老 挝休整,养精蓄锐后选择明朝力量薄弱的越南中部出击,很快占领从清化直到顺化的地区, 再继续向北部挺进。明军被动挨打,只能控制河内附近。明朝派王通10万大军来援,在萃 洞中伏,王通受伤逃进河内。起义军包围河内,要求明军投降。王通假意议和,暗中派人求 援。明朝又派柳升、沐晟领10万军分2路来援。黎利的谋士阮荐建议围而不打,在援军必经 之地支棱设伏。支棱是谅山和东关之间的隘谷,西面山石嶙峋,东面是布满密林的崇山。柳 升的东路果然中伏,柳升在谷中马鞍山腰一个叫“倒马坡”的地方阵亡,余部也在几日内溃 败。西路沐晟连夜经老街逃回云南。被困河内的王通被迫议和,明军被允许撤出越南,但以 黎利为首的反抗军势力越来越大,成祖死后经仁、宣两帝都无法镇压安抚,黎利也在1428 年称帝、正式建立后黎朝,标志着中国最后一次尝试恢复在交趾的郡县统治的努力失败了。
南海保卫战(1974.1.19---1.20) 对越反击战(1979.2.17---3.16)
南沙之战(1988.3.14)
• 由于中越在西沙围绕 “海洋石油981”号的对 峙,越南国内近日爆发 了大规模反华示威游行。 与此同时,在越南的中 资企业也成为越南示威 民众的攻击目标。2014 年5月13日,数百名越南 民众冲进胡志明市北方 平阳省的外商聚集区, 对厂区设备进行砸、抢、 破坏,见到华人就叫嚣 攻击。
南海保卫战(1974.1.19---1.20)
1973年9月,越南共和国(南越) 宣布将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岛屿 划入其版图。1974年1月11日,中 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谴责这一蛮横行 径,重申中国对南海诸岛的领土主 权。南越方面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 抗议,派出军舰侵占西沙一些岛屿, 并打死、打伤中国渔民和民兵多人, 同时攻击中国正常巡逻的舰只。 1974年1月20日,中国海军舰艇奉 命开赴西沙群岛,将南越军队赶出 西沙群岛,取得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此战击伤越南共和国驱逐舰3艘, 击沉护卫舰1艘,毙伤越南共和国 官兵100余人,俘敌48人
南海保卫战(1974.1.19---1.20)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官方称为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或对越自 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在民间被 习惯称作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 称之为1979年北部边界战争或越 中边界战争,国际上则又将其视 为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的一部 分),是指于1979年2月17日至3 月16日爆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以下简称中国)和越南社会主 义共和国(以下简称越南)之间 的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短时 间内占领了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 城市和县镇,一个月之内便宣布 胜利,撤出了越南。越方在中方 撤出之后也宣布取得了战争的胜 利。这场战争令中越两国关系进 一步恶化到最低点。
历史上的中越战争
越南最早叫做“南越”
秦始皇设立“南越”总督 “中国上国”的不平等对待
中华文化的同化
征服-统治-独立-再统治-再反抗-再征服
八次战役
•吴朝与南汉之战(结果:吴朝大胜)
•黎朝与北宋之战(结果:黎朝大胜)
•李朝与北宋之战(结果:北宋获胜)
•陈朝与蒙古之战(结果:蒙古先胜后败)
•陈朝与元之战一(结果:陈朝大胜) •陈朝与元之战二(结果:陈朝大胜) •后黎朝与明之战(结果:明朝先胜后败) •越南阮氏与清朝之战(结果:阮氏获胜)
南沙之战(1988.3.14)
1988年3月14日,中国海 军为保卫南沙群岛,与入 侵中国领土的越南海军展 开了仅仅50分钟的近距离 海战,中国海军以1人负 伤的微小代价取得击沉越 南海军2舰、重创1舰的一 边倒胜利。战斗规模虽然 很小,却深刻影响了整个 南海局势。
吴朝与南汉之战
五代十国中的南汉向来操纵十二使君从中渔利,吴朝(939968)统一后先称万胜王,不敢称帝。南汉曾派五万军队南征, 自海路进攻。吴朝军知道白藤江为南汉军必经之地,便趁退 潮时在江中打入许多尖头朝上之木桩,尖头上包铁,借涨潮 时桩没于水之机设伏于此,并以小船佯败退将南汉军引入伏 击圈。南汉军见伏兵四起,仓皇撤退,恰逢退潮,南汉军船 只又纷纷沉没、搁浅,士兵大部淹死,总兵刘弘操也战死沙 场。这就是有名的白藤江大捷,它使得越南敢于真正称帝, 完全独立于中国疆域之外。
陈朝与元之战一
忽必烈建元朝后,派使臣要陈朝臣服。陈朝拖延不受。于是1284年,元 军借伐占城之名借道越南,想一鼓作气平灭之,也进一步扫荡流亡在越南 的南宋遗臣,元将脱欢、索都、乌玛尔领水陆大军50万,气势汹汹来攻。 陆路从谅山南进,海路先取越南南方占城再北进,南北夹攻。陈军则放弃 京城,转入野战,从各地广泛征兵,并从底层迅速提拔一批能干的将领。 百姓纷纷坚壁清野。索都从占城北进,陈军扼义安以北之狭隘,元军久攻 不下,粮草耗尽,只得乘船北上,去与脱欢会合。陈军在海阳附近海面截 击,宋朝流亡将领赵忠等请求从征,令部下着衣如宋军接敌。元军一见, 以为宋朝已经复国,并从背后派援军来,顿时个个惊诧,乱作一团。陈军 趁机猛攻大胜,元军死伤无数,连连战败,索都也阵亡。陈军士气大振, 转攻脱欢一路。时值盛夏,酷热难耐,南国瘴气遍地,脱欢军中疫疠无数, 不得不撤。元军在回撤路上到处遭到丛林中埋伏的零星袭击,脱欢钻到铜 管里,让士兵轮流抬着,这才躲过流矢,狼狈逃过边界。
陈朝与蒙古之战
李朝末年李朝女皇昭圣公主继位,权臣陈守度强迫她嫁给自 己的侄子陈日煛,继而让位于陈日煛。建立陈朝(12251400)。忽必烈灭大理进而伐交趾,1257年,元使来越南威 胁恫吓,要求投降,被拒。1258年,元将兀良哈台率骑兵三 万从云南沿红河来犯,在平厉原为陈兴道的象军阻挡,双方 在袈芦,东步等地缠斗多日,李朝的象队被蒙古骑兵所射, 反奔践踏本阵部队,致使李朝军大败。京城被占,皇族一度 退居海岛。但因天气酷热,蒙古军队水土不服,从越南撤军, 在撤军途中被陈兴道反攻取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