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勘察设计行业2011-2015年发展纲要
BIM建筑模型练习题

BIM技术的解析应用单选题:1、BIM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A. 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2、以下关于BIM的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D. BIM是一种解决方案的集合)。
3、BIM最大的意义在于(D. 全生命周期应用)。
4、BIM让人们将以往的线条式的构件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这体现了BIM的( A. 可视化)特点。
5、最早关于 BIM 的概念是(B.1975.0)年提出的。
6、(C. 《2011-2015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颁布,标志着 BIM 技术真正成为我国建筑信息化的主线,也成为我国的“BIM 元年”。
7、BIM技术最先从(B. 美国)发展开来。
8、BIM在施工阶段应加入的信息有(D. 材料)。
9、全生命周期的广义定义是(C.涵盖并服务于建筑乃至城市的全生命周期)。
10、实现BIM全生命周期的关键在于BIM模型的(B.信息传递)。
11、(A.施工建设)中的风险属于显性风险。
12、以下不属于BIM应用产生的收益和效果的是(C.合同价格提高)。
13、BIM标准化研究工作的实施主体是(A. 企业级)。
14、BIM 构件分类以(A. 企业属性)为基础构建管理体系。
15、以矩形截面型钢结构框架梁为例进行面分法分类时,可按(C. 功能、材质、形状)进行。
16、以下不是企业级 BIM 标准化政策实施路线的内容的是(B. 全面把握)。
17、建筑工业化和(C. 建筑业信息化)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组成部分。
18、BIM 的一个基本前提是(A. 项目全寿命期内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协同)。
19、(B. 建筑信息模型)是指全寿命期工程项目或其组成部分物理特征、功能特性及管理要素的共享数字化表达。
20、工程项目全寿命期可划分为(B. 策划与规划、勘察与设计、施工与监理、运行与维护、改造与拆除)五个阶段。
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

推进管理创新,实现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转型升级勘察设计行业转型发展管理创新财经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工程勘察设计行业2011-2015年发展纲要”(以下简称发展纲要或纲要),这个纲要的出台,对于指导未来几年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具有纲领性的指导与引领的作用。
发展纲要在总结过去五年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成就、分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五年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实现目标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最后从政府、企业、协会三个方面提出落实纲要推进的保障措施。
纲要提出的行业发展的六个基本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质量安全第一、坚持改革与创新、坚持市场化方向、坚持“走出去”战略、坚持人才兴业,对于行业内单位的发展既有方向引领的意义,同时也具有指导具体工作开展的实践意义。
对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而言,“积极推动创新,实现转型升级”是纲要传递的重要信息,而创新涉及到体制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
前三个创新都可以纳入广义上的管理创新。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生产服务业,长期以来对于技术研发、科研成果转化、信息化应用等技术创新工作还是非常重视的,面对未来的发展,技术创新工作需要持续有效地投入。
此外,管理创新则必须引起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高度重视,真正实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的良性发展格局。
本文重点就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如何有效推进管理创新、积极落实纲要的部署,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面对未来五年的发展,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将发生深刻地改变,无论是宏观经济环境、政策环境,还是竞争环境都将发生改变,此外,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发展的内部资源条件也将发生改变。
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给我国的勘察设计单位带来了诸多压力,而解决之道在于通过管理创新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改善企业的资源整合方式,更好的为业主服务,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开创新的业务模式和领域,从而取得持续有效的发展。
建设部关于印发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2000-2005年计算机应用工程及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

建设部关于印发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2000-2005年计算机应用工程及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建设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9.12.24•【文号】建设[1999]314号•【施行日期】1999.12.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正文建设部关于印发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2000-2005年计算机应用工程及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建设[1999]314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各计划单列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后营房部,大型企业集团:为了适应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计算机应用水平,我部组织制定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2000-2005年计算机应用工程及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现印发给你们。
请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并将执行中的情况与问题告我部勘察设计司。
附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2000-2005年计算机应用工程及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在建设部“九五”CAD技术发展纲要的指导下,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在CAD为重点的计算机应用工程得到进一步发展,提高了工程勘察设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许多单位和部分地区提前2-3年实现了“九五”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主要目标。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推进行业计算机应用工程及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特制定《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2000-2005年计算机应用工程及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
一、现状与背景工程勘察设计是计算机应用起步早、发展快、效益高的先进行业之一,许多单位和部分地区微机已普及并实现人手一机,CAD出图率达到100%。
一些先进单位正在开发建设集成应用系统,与国际接轨;不少大型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正在制定网络化和集成化发展规划;中、小勘察设计单位CAD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年度发展研究报告(上)(2008-2009年度)2008-2009年度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基本概况中国建筑设计行业伴随着新中国成立60周年, 走过了其建立、探索、发展和繁荣的光辉历程, 为共和国的国民经济发展, 为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及民生工程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发挥了重要作用, 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行业之一, 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中国建筑设计行业2008-2009年度发展历程, 将更显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重要。
一、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环境简要分析由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也影响到了中国经济发展, 2008-2009年度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环境也发生很多变化, 概况如下:(一)经济投资环境分析1.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中国经济在连续几年高速增长基础上, 2008年出现明显下滑, 2008年经济增长速度由2007年的13%, 下降为9%, 但在世界经济中仍处于高速发展地位。
2.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071亿元, 增速由2007年的12.87%下降为7.1%。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3万亿, 比2007年增长25.5%, 国家投资4万亿投资拉动经济效果明显。
4.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0580亿, 比上年增加20.9%。
其中商品住宅22081亿元, 增长22.6%, 办公楼投资1112亿元, 增长7.4%, 商业用房投资3200亿元, 增长14.9%。
5.国家做出投资4万亿拉动经济计划, 其基本投向为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 约4000亿元;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 约3700亿元;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 约15000亿元;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 约1500亿元;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 约2100亿元;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约3700亿元;灾后恢复重建, 约10000亿元。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图车-Ij等竹理全翔;纳入,F实现异地远程传理;
中r埘勘察设计协会提m了“一个巾心、二条 生线、三个为1-”的{r-k信息化建设的工作 思路。“十氍”未.协会组建了信总.化丁作
方位、多层次的影响和改造.促进了1:程勘
察设计科技水、F的跨越式发展,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5(i{.著捉.涵,为我闻t程建设领域的 科技进步以及『闷家信息化战略的寅施做出了 积极的贡献。 I:程勘察设计ij业信息化建设起步丁计 算机硬件、软件依胄馥进几和IT人才严匝瓯乏 的l: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r计算机辅助设 计技术廊州的探索。经过“七氍”、“八五” 的十年.伴随我Ⅲ计算机产业的兴起及发展, 冈产专业应用软件的广泛采用,软硬件依赖 进Fill,I代的结束.行业使JI】微机进入高速发 展时期。奠定了微机应Jfill辅助二维绘图技 术应用普及的基础:三维模型设计在冈家高 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列入.推进 了一些大型的jI:业设计院、基础设施设计院 启动三维模型设i.1_的实践。“九五”(1996年
二、工程曲祭设计行业信息化建设 现状
(一)取得的威镇 1,信息化逢设总体水平稳步提升
总承包领域。2{)10年开始举办每年・届的“创
新杯”BIM设计大赛,对行业应jfJJ:程项日 三维l办同设计以及实现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符 理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丌|。 红“十二}i”开局的2011年5月,协
rI卜.世纪八十‘年代III期一I:程勘察设计
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0年一丰开发企万方数据Fra bibliotek信息化
业管理信息系统.包括!L产经营管理等全部 匕线.集成了三维耩坑、三维岩:I二工程和网 络化的第三方监测系统等自主开发的专业软 件。L海现代建筑没计(集团)有限公司、 悉地冈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等企业往重信息 系统使,玎者和建设者之间的沟通和配合.关 注信息系统的信息荇理实效.建立更为高效 的管理信息系统.不仪在业务层而得到较好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2015年5月4日修正版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2015年5月4日修正版)发表日期:2015年8月31日出处:住房保障处(政策法规处)【编辑录入:牛小杰】(2007年06月26日建设部令第160号发布,2015年05月0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4号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监督管理,保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实施对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的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从事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活动的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资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勘察设计业绩等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活动。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的统一监督管理。
国务院铁路、交通、水利、信息产业、民航等有关部门配合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实施相应行业的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的统一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交通、水利、信息产业等有关部门配合同级建设主管部门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相应行业的建设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资质管理工作。
第二章资质分类和分级第五条工程勘察资质分为工程勘察综合资质、工程勘察专业资质、工程勘察劳务资质。
工程勘察综合资质只设甲级;工程勘察专业资质设甲级、乙级,根据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部分专业可以设丙级;工程勘察劳务资质不分等级。
取得工程勘察综合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各专业(海洋工程勘察除外)、各等级工程勘察业务;取得工程勘察专业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相应等级相应专业的工程勘察业务;取得工程勘察劳务资质的企业,可以承接岩土工程治理、工程钻探、凿井等工程勘察劳务业务。
转企改制:选择与推动——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企业发展与体制创新管理沙龙侧记

中国勘察设计 4 9
● 专题报道
5p ci Re o t e nl p r
改制筹划者 : “ 两种人 ”思路的融合与统一
改 制背 景 :C 院主 要是 以建 筑设 计 为主 的企 业 ,拥有 6 0 0 多名员 工 ,在 当地只 能算 是 刚刚起 步 。建筑 行 业竞 争
激 烈 ,基 于现 有体 制 下的经 营运 作方 式 已经很难 应对 市场 的发展 。 改 制体 会 :由于 现有体 制 下 的某些 不可规 避 的 问题 导 致人 员的流 动性 大 , 目前C 基 本是靠感 情 因素和 领 导的 院 个人 魅力 留住 人 才 ,管理压 力 非常 大。 C 的管理层 在 思考 改制 的可 行 性— — 是 不是 一条 可 以察 设 计 行 业 十 体 制 机 制 改 革 发展 目标
继续 促进 工程勘 察设 计 单位 现 代 企业 制度 建设 ,基 本
级 ,扩 大和 提 升服 务 能 力 ,适 应 国内外 市 场 的 需求 ,以专
业化 发 展 为 支撑 ,完善 工程 服 务 产 业链 ,实现 服 务 工程 项 目全过 程 的协 调 发展 。加 强 工程 勘 察设 计 单位 在 业 务模 式
计 公 司 、设 计 事务 所 、岩 土 工程 公 司改造 的 步伐 ,加 快培 实现 国际 、 国 内两个 市场 协调 发展 。
育发展 一批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
能 力的 大 型 工程勘 察设 计 单位 ,促 进 中小 型 工程勘 察 设 计
5完善 融资 保 险服 务 体 系。鼓 励 有 条 件 的 企业 上 市 融 . 资 、发 行 企 业 债券 或 项 目债 券 ,促 进 E C、B P OT、P I F 等
“智慧住建”建议方案

“智慧住建”平台建议方案2020年9月目录1. 政策背景 (5)2. 现状分析 (6)3. 总体框架 (7)4. 功能建设 (7)4.1.智慧住建云监管平台 (7)4.2.集约化云平台特色 (9)4.3.政府监管平台 (12)4.3.1. 移动检查监督执法平台 (12)4.3.2.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平台 (14)4.3.3. 建设工程检测监管平台 (17)4.3.4. 混凝土现场见证取样监管平台 (20)4.3.5. 起重机械设备产权备案管理平台 (21)4.4.企业管理平台 (23)4.4.1. 建设工程检测业务平台 (23)4.4.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平台 (26)4.5.智慧工地平台 (28)4.5.1. 扬尘噪音在线监测平台 (28)4.5.2. 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 (30)4.5.3. 关键岗位人员履职考勤平台 (32)4.5.4. 起重机械安全监管平台 (35)4.5.5. 工地在线视频监控营运平台 (38)5. 设计方案 (43)5.1. 系统设计 (43)5.2. 网络设计 (44)5.3. 安全设计 (46)6. 主要特色 (60)6.1.中介工作效率 (60)6.2.全流程监管工程项目建设环节 (60)6.3.建筑市场有关企业情况管理 (60)6.4.监管专业技术人员信用档案库 (60)6.5.静态监管和动态监管 (61)7. 系统优势 (61)1.政策背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建筑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推动了建筑业持续发展,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就当前建筑市场监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主要突出如下四点: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建筑市场法规制度建设,推进立法工作,配合做好《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的意见征集和修改完善工作,做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进一步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建筑市场监管和清出力度,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加强建筑市场监督检查,加强资质资格的动态监管,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2011-2015年发展纲要二 一一年九月目录一、发展回顾和面临形势 (1)(一)发展成就 (1)(二)主要问题 (3)(三)面临形势 (5)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6)(一)指导思想 (6)(二)基本原则 (7)(三)发展目标 (8)三、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9)(一)优化行业市场环境 (9)(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11)(三)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13)(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14)(五)加强行业标准和信息化建设 (15)(六)夯实“人才兴业”基础 (16)四、保障措施 (17)(一)加强政府指导及组织协调 (17)(二)落实企业实施责任 (18)(三)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19)序言工程勘察设计作为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工程建设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实施国家产业政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主导作用。
工程勘察设计是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与实施提供全过程技术和管理服务的行业,在提高投资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和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是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工程勘察设计是把工程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的主要平台,是带动相关装备制造、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等行业发展的先导,是整个工程建设的灵魂。
2011-2015年,是我国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关键时期,也将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重要阶段。
为此,立足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特点,编制本纲要,以确定未来五年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进一步明确行业定位和作用,规范行业管理,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构建与优化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新格局。
本纲要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组织编制。
一、发展回顾和面临形势(一)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行业队伍素质、经营规模、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升。
完成了青藏铁路、载人航天、大型电厂、跨海大桥、深水港口与航道工程、高速铁路、奥运工程、世博场馆等众多举世瞩目的重大工程勘察设计任务,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规模效益快速增长。
工程勘察设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新发展。
2010年,全行业从业人员142.3万人,比2005年增长了32.1%;专业技术人员92.6万人,比2005年增长16.1%,其中注册执业人员17.4万人,比2005年增长69.7%。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经济社会效益持续大幅度增长。
2010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9547亿元,利税总额1064亿元,完成施工图投资额66801亿元。
“十一五”期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6.3%,利税总额年均增长27.1%,完成施工图投资额年均增长19%。
2.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
“十一五”期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外商投资建设工程设计企业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 1 -法》等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云南、甘肃、重庆等省市颁布了地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
3.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稳步推进。
“十一五”期间,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业务的年均增长率达到39.7%,为全行业营业收入的大幅度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在石化、冶金、建材等工业领域,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业务已成为主要的服务形式,得到了业主、投资方的广泛认可。
4.科技创新水平快速提升。
“十一五”期间,许多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突出核心技术攻关,重视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的研究,勘察设计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2010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科技活动费用支出总额为218.94亿元,比2005年增长227.1%;科技成果转让收入总额248.91亿元,比2005年增长1276.3%;企业累计拥有专利24476项,比2005年增长281.3%;组织或参加编制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标准、规范3950项,比2005年增长78%。
5.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在网络集成及资源共享等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三维设计、协同设计技术开始得到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模拟(CAE)使用水平不断提升。
行业内专业应用软件的正版化和开发更新不断发展,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系统得到使用和推广。
6.诚信体系建设进展明显。
“十一五”期间,工程勘察设计行业- 2 -更加重视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了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和从业人员不良行为认定标准,建立和开通了全国建筑市场诚信行为信息平台,有力加强了对行业诚信行为的监管。
行业协会在行业内开展了诚信评估试点工作,为全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了示范和引导作用。
7.国际竞争能力有所增强。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加速发展。
2010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境外收入495.4亿元,在总营业收入中的比重已从2005年的2.1%提升到5.2%。
“十一五”期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境外收入年均增长51.9%,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国际竞争实力不断增强,行业内涌现了一批能与国际同行竞争的骨干企业。
此外,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努力引领和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应用于工程建设领域,在节能环保、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推动着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步伐。
“十一五”期间,随着海外工程业务不断增加,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同时带动了建筑材料和机电设备出口等关联产业向国际市场拓展。
(二)主要问题1.行业地位和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在工程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对工程项目方案确- 3 -定的独立性不足。
我国建筑设计原创能力不强,设计核心研发能力不足,工艺设计不先进,细部处理深度不够,特别是设计理念、技术集成、科技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2.勘察设计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建设单位盲目压缩勘察设计周期、任意压低勘察设计费用;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和注册人员出借出租资质资格,不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违规勘察设计,勘察设计深度不够等问题比较突出。
市场竞争加剧,不规范竞争增多,市场监管不到位,处罚不严、不及时;行业壁垒、地方保护等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
3.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相关法规有待进一步健全。
虽然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已推行多年,但一直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不适应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业务转型及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业务比例日益提升的发展现状,尤其是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法律地位不明确,已成为发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瓶颈。
4.行业技术标准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健全,但标准编制质量和进度需进一步加强。
部分企业和技术人员标准化意识不高,不严格执行技术标准,造成标准未能得到准确、全面的实施。
同时,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认知度较低,标准国际化进程较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 4 -5.行业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的建设工程管理体制,将建设工程全过程进行分段管理,已不适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为工程建设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服务的需要。
部门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等问题,增加了企业负担,限制了企业向相关领域的拓展,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6.行业改革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化。
部分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仍保留事业单位性质,尚未成为完全的市场主体,制约了业内单位和人员业务转型的积极性。
当前对国有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考核评价针对性不强,简单以规模、收入、利润增加等指标要求不符合工程勘察设计单位成长壮大的客观规律,给行业内单位的持续发展带来影响。
(三)面临形势1.我国宏观经济科学发展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是牵引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快速发展的源动力。
未来五年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支撑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基础仍然牢固。
不断推进的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以及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等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将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 5 -2.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行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将对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提出更高要求,也将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带来新的市场空间和历史重任。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整合优化将进一步加快,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发展模式、业务模式转型将进一步推进。
3.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为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带来新动力。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我国经济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克服困难、实现企稳回升。
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挥比较优势,“走出去”战略将获得更多的空间和机遇。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需要,以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以加快转变行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加强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推动技术进步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不断优化行业运营模式和市场环境,持续提高行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国际竞争能力,推动行业发展由依靠投资- 6 -规模增长向依靠科技进步、人才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二)基本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观。
适应节能低碳环保、经济结构转型、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发挥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在工程建设中的先导和灵魂作用,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2.坚持质量安全第一。
进一步加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质量与安全的监管力度;优化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工程勘察设计服务水平,牢固树立“质量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
3.坚持改革与创新。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技术进步,促进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增强行业综合实力。
4.坚持市场化方向。
推进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市场化的经营模式,坚持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通过改革与发展,不断完善市场化的行业管理架构,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5.坚持“走出去”战略。
积极促进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与国际接轨,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6.坚持人才兴业。
建立和完善适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特点的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与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发展和争先创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