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波克第三版最新课件第二章_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章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一节
国际收支
Payments,BOP) 一、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BOP)的定义 国际收支( 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二战前 (一)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二战前 1.一战前: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贸易收支。 贸易收支。 .一战前: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贸易收支 2.一战后: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外汇收支 .一战后: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外汇收支 主要包括贸易和非贸易收支) (主要包括贸易和非贸易收支)。 (二)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二战后 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二战后 案例]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度洋地震引发海啸灾难的 [ 案例 ] 2004年 12月 26日印度洋地震引发海啸灾难的
3.基本账户差额 . 是经常账户与长期资本账户 包括直接投资、 长期资本账户( 是经常账户与长期资本账户(包括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与其他投资账户中偿还期限在一年 以上的金融账户)所形成的余额。 以上的金融账户)所形成的余额。 基本账户差额是许多国家尤其是那些长期资 本进出规模较大的国家观察和判断其国际收 支状况的重要指标。 支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于金融市场不发达的 国家来说, 国家来说,基本账户差额仍然具有理论意义 和现实指导性。 和现实指导性。
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统计工具, 国际收支平衡表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统计工具, 也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分析工具。其分析方法有: 也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分析工具。其分析方法有: 1.静态分析。是指对某国在某一时期的国际收支 . 平衡表进行分析。 平衡表进行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各账户之间的关系: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各账户之间的关系:
(2)收入(收益) )收入(收益) 记录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与资本) 记录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与资本)在 生产要素 国家之间的流动所引起的报酬的收支。 国家之间的流动所引起的报酬的收支。 职工报酬(雇员报酬) 1职工报酬(雇员报酬) 投资收入(投资收益) 2投资收入(投资收益) (3)经常转移 ) 从本国向外国的经常转移记入借方; 从本国向外国的经常转移记入借方; 从外国向本国的经常转移记入贷方。 从外国向本国的经常转移记入贷方。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学习辅导书(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圣才出品】

第二章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2.1 复习笔记考点一、国际收支1.国际收支的定义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2.国际收支定义的解释(1)对外性,一国居民与非本国居民之间的交易。
(2)记录性,其货币记录以国际交易为基础。
其中交易包括交换、转移、移居等。
(3)流量性,一般为一年之内的交易总结。
(4)事后性,“一定时期”一般指过去的一个会计年度,是对已发生事实进行的记录。
考点二、国际收支平衡表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定义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将每一笔国际收支记录按照特定账户分类,遵循复式计账原则而汇总编制的会计报表。
2.账户分类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分类及其具体内容如表2-1所示,账户结构如图2-1所示。
表2-1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分类图2-1 国际收支账户结构3.复式记账法(1)定义每笔交易都由两笔数值相等、方向相反的账目表示。
(2)运用要点①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②借方记录的是资金使用和占用的增加以及资金来源的减少,包括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以及反映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贷方记录的是资金来源的增加以及资金使用和占用的减少,包括反映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和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
③总结各账户的记录后,正余额表示该科目的顺差;负余额表示该科目的逆差。
4.记账货币在记账时被折算成同一种且使各种交易间具有记录和比较基础的货币。
考点三、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问题1.国际收支中的自主性交易和补偿性交易(1)自主性交易,是指个人和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而从事的交易。
(2)补偿性交易,是指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
2.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结构口径(见图2-2)图2-2 各种口径的国际收支差额示意图除了贸易收支差额、经常账户收支差额、基本账户差额和综合账户差额具有如上图的关系,还有一个独立的外汇收支差额,其构成外汇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
3.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临、结、货、周、收、预、币)(见表2-2)表2-2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考点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1.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是国内经济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反作用过程。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学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第二章第二章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概念: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外汇储备;自主性交易;补偿性交易;临时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货币性不平衡;收入性不平衡;周期性不平衡;预期性不平衡;货币-价格机制;收入机制;利率机制;支出转换政策;支出增减政策;马歇尔-勒纳条件;J曲线效应;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思考题:1,2,3,4讨论题:1,2,6第三章汇率基础理论概念外汇;汇率;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名义汇率;实际汇率;有效汇率;即期汇率;远期汇率;黄金输送点;铸币平价;一价定律;套补的利率平价;非套补的利率平价;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黏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汇率超调;资产组合分析法;贸易条件思考题1,2,3,5,8讨论题1,3第四章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短期调节概念内部均衡;外部均衡;米德冲突;数量匹配原则;最优指派原则;融资型政策;供给型政策;斯旺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思考题1,3,4,6讨论题1第六章外汇管理及其效率分析概念影子汇率;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棘轮效应;三元悖论;爬行盯住;汇率目标区;货币局制度;国际清偿力;国际储备;特别提款权;备用信贷;冲销式干预;非冲销式干预;货币替代思考题2,4讨论题1,2,3第七章金融全球化对内外均衡的冲击概念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欧洲货币市场;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离岸交易;在岸交易;欧洲债券;外国债券;银行危机;货币危机思考题2,5,6讨论题2,3第八章金融全球化下的国际协调与合作概念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双挂钩;特里芬两难;牙买加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区域货币合作思考题2,3,4讨论题2,3,5。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2 国际收支平衡表
■错误与遗漏账户(Errors And
Omissions Account)
记录统计误差的账户 ①资料来源不一 ②资料不全 ③资料本身错漏
25
§2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账原理:借方科 目为资金占用类科目,贷方科目为资金来源类科目;一笔贸 易流量对应着一笔金融流量 。 ■借记反映国内居民对国外支付的交易;贷记反映国内 居民接受国外支付的交易。 ■凡是有利于国际收支顺差增加的项目均记入贷方;有 利于国际收支逆差增加的项目均记入借方。
27
投资收益
经常转移
项目 资本 账户
借方
贷方
资本 与金 融账 户 金融 账户
资本转移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 的收买与放弃 外国直接投资 直接 投资 本国对外直接 投资
证券 投资
移出
收买
移入
放弃
减少
增加 居民购买外国 证券 非居民出售本 国证券 增加 减少 增加
增加
减少 居民出售外 国证券 非居民购买 本国证券 减少 增加 减少28
■是一个流量概念。 ■统计主体是经济体。 ■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经济交易。 ■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
17
§1 国际收支
■居民:
在一个国家的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的经济单位。
●经济领土:地理领土、领空、领海、飞地
大使馆等驻外机构是本国居民,国际组织是任何国 家的非居民。
●经济利益:在经济领土内已经有1年或1年以上时间
2
导论:什么是国际金融
来源:《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
导论:什么是国际金融
图2.中国国际收支交易规模及其与GDP之比
姜波克第三版最新课件第二章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预期因素从实物流量和金融流量两方面对国际收 支产生重要影响
上海海事大学
四、国际收支调节的必要性
如果收支余额与其他经济变量的比例在一个可以接受 的范围内,并且保持不再继续增长,那么这种收支状 况就是能够持续的。
特定的国际收支状况是特定的经济发展要求和发展阶 段的反映,而且,在收支顺差或逆差不至于危害经济 稳定的前提下,保持一定时期内的收支逆差或顺差, 可能比长时间的收支平衡更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和居民
借:储备资产
100万美元
贷:外国对甲国的证券投资
100万美元
上海海事大学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实例
八笔交易构成的国际收支账户
(单位:万美元)
项目
借 方 贷 方差 额
货物
1000
100+60+50 -790
服务
1
——
-1
收益
——
150+5
155
经常转移
100
——
-100
经常账户合计
1101
365
-736
在国际收支的理论研究中,所有的交易都可以按照发生 的动机分为: 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s)
个人或企业为某种自主性目的而从事的交易
补偿性交易(Compensatory Transactions)
为弥补国际收支不平衡而发生的交易
上海海事大学
一、国际收支中的自主性交易与补偿性交易
上海海事大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国际收支账户设置
经常账户
货物
国
服务
际
收入
收
经常转移
支 资本和金融账户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述PPT课件( 40页)

û´
· ½
è½
· ½
表2—1 国际收支平 衡表的标准构成
(一)经常项目
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反映 一国与他国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 与该国国民收入帐户具有密切的 联系。 – 商品 – 劳务 – 收益 – 无偿转移
(一)经常项目
1、商品(Goods):经常项目最重要的 内容,记录一国的商品进口和出口
国际收支的基本定义
IMF:“国际收支是某一时期的统计表, 某一经济体同世界其余国家或地区之间
的商品、劳务以及收益方面的交易 该经济体所持有的货币黄金、特别提款
权以及对世界其余国家或地区的债权、 债务的所有权的变化和其它变化 为平衡不能相互抵消的上述交易和变化 的任何帐目所需的无偿转让和对应项目
国际收支的基本定义
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国际收支反映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
经济体之间进行的经济交易(Economic Transaction),即经济价值从一个经济 体向另一个经济体的转移 国际收支记录的经济交易必须是在一 个经济体的居民单位与非居民单位之 间发生的
居民与非居民的界定
以内的资本
– 用于暂时周转的相互借贷、存款 – 购买1年内到期的汇票及证券 – “游资”(Hot Money)
(三)平衡项目
错误与遗漏 官方储备
(三)平衡项目
1、错误与遗漏(Errors and Omissions):人为的项目,用来轧 平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由于统计疏漏 而引起的借贷差额
平衡项目-错误与遗漏
(二)资本项目
3、其他资本:“剩余项目”,记录不 包括在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储备 等项目之内的一切资本交易
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
国际金融课件 姜波克 001国际收支及其平衡表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账户设置与记账原则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账户设置与记账原则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一国经常账户盈余 等于世界其它国家经常账户赤字,因 此,从理论上讲,世界各国经常账户余 额之和为零.但IMF的统计数据表明, 全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巨大的经常 账户赤字.你如何对此作出解释?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1.什么是国际收支的顺差(Surplus)和逆差(Deficit)?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某个位置上划出一条水平线,在这 一水平线以上的交易就是 "线上交易";而此线以下的 交易为"线下交易". 当线上交易差额为零时,我们称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 当线上交易差额不为零时,我们称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 如果线上交易的贷方总额大于其借方总额,称为盈余或顺 差;加"+";如果线上交易的贷方总额小于其借方总 额,称为赤字或逆差,在赤字前应冠以"-"号; 很显然,国际收支平衡表在帐面上是平衡的.
贷方(+)
100+60 — 150 — 310 1000 — 30+40 40 1110 1420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账户设置与记账原则 错误与遗漏项: 如果借方总额大于贷方总额,净错误和 遗漏这一项则放在贷方;反之,如果贷 方总额大于借方总额,净错误和遗漏这 一项则放在借方.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账户设置与记账原则 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计算以下问题: 1,净出口是多少? 2,经常账户余额是多少? 3,资本与金融账户余额是多少? 4,官方储备资产如何变化? 5,国际收支统计中存在错误与遗漏吗? 6,列出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2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二、国际收支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收支概念的发展 国际收支的概念是随着国际经济交易的发展变化而变 化的。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主要的国际经济交易是对外贸易, 出现了早期的国际收支概念。金本位货币制度崩溃后, 演化为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二战后,国际经济交易 的内容和范围进一步增加与扩大,就发展为被各国普 遍接受的广义的国际收支。 IMF自1945年成立后,为了统一认识,根据广义的国 际收支概念,对国际收支做了解释,认为国际收支是 一个经济体(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经济体在一定 时期(通常为1年)发生的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系统记 录。它即包括清偿债权债务所发生的货币收支,也包 括无偿的对外援助、其他单方面转移及以货易货等不 发生货币收支的行为。
1989年日本购买了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 大楼 b.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是指非生产性有 形资产(土地和地下资产)和无形资产 (专利、版权、商标和经销权等)的收 买与放弃。
金融项目
直接投资 外来投资 对外投资 证券投资 对海外发行 向国外购买 其他投资 向国外举债 贷款给国外 收回海外本息 支付外借本息
《国际收支手册》第四版中的规定
经常账户 货物 服务 收入 经常转移 资本和金融账户 资本账户(含资本转移及非 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 与放弃) 金融账户(含直接投资、证 券投资、其他投资) 储备资产(即官方储备) 错误和遗漏账户
《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中的规定
二.记帐实例
1.美国出口一批价值为100 000美元的货物给英国。 由于这笔交易使美国有货币收入,因此,100 000美元的商 品出口记入贷方。同时这笔交易在相应项目的借方也要记上 一笔。 具体来说,借记短期资本100 000美元。(若这笔出口以美 元表示,则表示美国对外负债的减少,记入借方;若这笔交 易以英镑表示,则反映美国对外资产的增加,也记入借方)。 2.美国向墨西哥提供一笔为期3年的100万美元贷款。 该贷款存入美国银行中的墨本西哥账户上,这笔贷款代表长 期资本(期限在1年以上)的外流,故应记入借方;将贷款以 存款形式存入美国某银行代表外国持有本国资产的增加或本 国对外负债的增加,可以看成是短期资本的内流,所以记入 贷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国际收支定义的把握
国际收支记录的是对外往来帐户,是居民与 非居民的交易 国际收支是系统的货币记录,以交易为基础 (权责发生制) 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 国际收支是个事后的概念
三、国际收支三种含义
国际收支流量: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累 计总和 国际收支统计:流量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状况 :一国国际收支的均衡与 非均衡层次
1.货币—价格机制(货币供应量与价格)
1)金本位制下“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理论的基本思 想 金本位制下,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发挥作用的 结果将使各国的贸易顺差或逆差自动趋于消失。 国际 出口 2)金本位制下“价格 -铸币”流动机制的作用过程 国际 货币 竞争 黄金 价格
收支 逆差
流出
供给 减少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实例
1. 记帐实例 2. 借贷方内容 3. 小结
贷方 1.商品及劳务输出 2.资本内流 1)国外资产减少 a.本国持有的外国货币 、 国外存款、证券减少 b.本国对国外直接投资减少 2)国外负债的增加 a.国外持有本国货币、存款 、 证券增加 b.国外对本国的直接投资增加 3.单方面的转移收入 4.黄金输出
支出增减 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货币供应量
总需求
货币政策
贴现率 法定准备金率 利率
财政政策 社会总需求 货币政策 内部均衡
边际进口倾向 进口 社会总需求 外部均衡
利率
资金流动
3. 融资型政策
融资型政策主要体现为国际储备政策,即针对不 同性质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短期不平衡还是长期 不平衡),作出融资还是调整的决策。融资型政 策用于应对临时的、短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经常帐户
货物 服务 收入 经常转移
资本与金融帐户
(1)资本账户(Capital Account) :资本账户包 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两部分。 (2)金融账户(Financial Account): 金融账户 反映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的增减变化。具体包 括以下四类: 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 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 其他投资(Other Investment) 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
小结 持续巨额逆差和持续巨额顺差都会损害本国 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比较而言,逆差更为险恶。 为此,一国都在追求国际收支均衡。 所谓国际收支均衡是指国内经济处于均衡状 态下的自主性国际收支平衡(即充分就业和物价 稳定下的自主性国际收支平衡)。
第四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调节工具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路径和条件 四、国际收支调节中汇率水平的作用
一、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
(一)自动调节机制种类 (二)自动调节机制的局限
(一)自动调节机制种类
自动调节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并使国际收 支失衡在某种程度上自动消除。
国际收支失衡 国内经济变量变动 国际收支趋向平衡
1.货币—价格机制(货币供应量与价格) 2.收入机制(收入与总需求) 3.利率机制(货币供应量与利率)
官方储备的使用 短期融资型政策
国际信贷的使用
4.供给型政策
经济结构 供给政策 产业结构 具体措施: 科技政策(技术进步) 降低成本 产品、劳务质量 增加供给 改善BP
产业政策(克服资源在产业部门中流动障碍)
制度创新政策(制度性缺陷)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路径和条件 (一)国际收支调节弹性分析理论 (二)国际收支调节吸收分析理论 (三)国际收支调节货币分析理论 (四)国际收支调节结构分析理论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国际收支结构 国际收支的经济意义
第三节 国际收支平衡与不平衡问题
一、国际收支的自主性交易与补偿性交易 二、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口径 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一、国际收支的自主性交易与补偿性交易
国际收支平衡表总是平衡的,但这并 不意味着某一类交易中借方与贷方总保持 平衡。因此,判断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仅看 平衡表是不确切的,应区分交易的性质。 自主性交易 补偿性交易
下跌
力提 高
增加 进口 减少
收支 逆差 减少
件
金本位制下“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发挥作用的条 金本位制下“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失灵的原因
3)金本位下“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发挥作用的条 件 固定汇率 不存在冲销政策 货币数量论方程成立 国内价格水平下降会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 产品有弹性 无资本项目 4)金本位制下“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失灵的原因 以上条件的不完全性与不可能性 金本位制的崩溃
国际 收支 逆差
对外 支付 增加
货币 供给 减少
利率 上升
本国金 融资产 收益率 上升
资金 内流
国际 收支 逆差 减少
(二)自动调节机制的局限
金本位制 完全或接近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 以紧缩国内经济为代价 调整周期长
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调节工具
1. 支出转换型政策 2. 支出增减型政策 3. 融资型政策 4. 供给型政策 5. 道义与宣示型政策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口径
贸易收支平衡与不平衡 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与不平衡 资本和金融帐户收支平衡与不平衡 基本帐户收支平衡与不平衡 综合帐户收支平衡与不平衡 外汇收支平衡与不平衡
综合帐户平衡状况的实现模式(13种)
经常 帐户 资本 + 0 与金 融帐 户
+
+
-
0
0 - + 0 -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性质 1. 临时性不平衡(短期性) 2. 结构性不平衡(长期性) 3. 货币性不平衡(短期性、中期性或长期性) 4. 周期性不平衡 5. 收入性不平衡 6. 预期性不平衡
(二)影响国际收支的具体因素
1.影响贸易、劳务项目的因素 X-M=X(y*,P/e) —M(y , p*) =f(y, y*, p, p*,e) 出口是进口国国民收入和本国商品和劳务国际 竞争力的函数; 进口是本国国民收入和出口国商品和劳务国际 竞争力的函数 影响因素:国民收入 物价水平 汇率
2.影响长期资本项目的因素
投资收益率(取决于经济增长、政府政策、投
资环境等)
3.影响短期资本项目的因素
• 利息率 • 预期汇率的变动 • 与短期资本项目有关的政策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国际收支不平衡是经常会发生的,只要国际 收支余额与其他经济变量的比例在一个可接受的 范围内,且能够长期保持不再增长,那么这种收 支状况是可以持续的,不会带来不利影响。这里 讨论持续巨额国际收支差额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第二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本章旨在介绍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不平衡和调节理论。 要求掌握的内容 国际收支定义 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内容以及编制方法 国际收支不平衡类型以及原因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第二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引导探究的问题 选择典型国家(储备货币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 家)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分析各国国际收支实现途径及其与该国实体经济的关 联性 横向比较各国国际收支状况及其可持续性
分析我国近些年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及其效果
第二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一节 国际收支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三节 国际收支平衡与不平衡问题 第四节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本章小结
第一节 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的定义 二、国际收支定义的把握 三、国际收支三种含义
一、国际收支的定义
1.国际收支产生的原因: 直接原因是国际借贷 2.国际收支定义 狭义: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必须立即结清的各 种外汇收入和支出。 (仅包括已实现的外汇收支交易,不包括未到期的 债权债务) 广义:国际经济交易的总称,即一国在一定时期 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货币记录。
综合 + + + 0 帐户 差额
+ 0 - - - + 0 -
外汇汇率 外汇供给 外汇需求
货物与服务收入
经常帐户 收入的流入 经常转移收入 资本帐户的资本流入
货物与服务支出
收入的支出 经常转移支出 资本帐户的资本流出
资本金融 帐户
金融帐户的资本流入
金融帐户的资本流出
储备资产的增减
四、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2.收入机制(收入与总需求)
收入机制的基本思想 国际收支差额引起国民收入增减,从而导致社会总 需求增减,最终使该国国际收支差额自动消失。 收入机制的作用过程
国际 收支 逆差
对外 支付 增加
国民 收入 减少
总需 求减 少
进口 需求 减率)
利率机制的基本思想 国际收支差额引起该国货币供应量进而利率水平变 化,最终使该国国际收支差额自动消失。 利率机制的作用过程
1. 支出转换型政策
支出转换型政策是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的 规模,仅改变需求和支出的方向的政策。
汇率政策
相对价格
支出转换型政策 补贴和关税政策
支出转换
直接管制
相对可获得性
支出转换
2. 支出增减型政策
支出增减型政策是指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规模的政策。
财政收入政策 财政收入
财政政策
财政支出政策 公债政策 财政支出
(一)国际收支调节弹性分析理论
弹性分析理论旨在分析货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条 件以及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1.假设前提 ①非充分就业;②没有资本流动;③价格不变 2.主要内容 (1)弹性的基本概念 (2)马歇尔-勒纳条件 (3)J曲线效应 (4)贬值对贸易条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