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汽车风洞发展现状
中国汽车风洞发展史(上篇):艰难起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中国汽车风洞发展史(上篇):艰难起步
【导读】由于中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在自主技术研发能力上远远落后
于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在汽车空气动力学领域。
在2009年以前,中国
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汽车整车风洞,只能依靠航空风洞改造进行汽车空气动力学试验,这大大制约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尤其制约了自主造型设计能力。
世界上第一座风洞是富兰克.H.韦纳姆于1869~1871年为英国航空学会
建造的。
它是一个两端开口的木箱,截面45.7 cm×45.7cm,长3.05 m。
韦纳姆和他的第一座风洞
1934~1935年由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王士倬教授主持设计的直径为1.5m 的低速风洞,是中国最早的风洞,后因日本侵华战争爆发,风洞被毁。
至40年代末,共建成六座低速风洞,其中最大的是原成都航空研究院的
1.5m×
2.0m低速风洞。
中国第一座风洞
建国后,为适应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根据钱学森、郭永怀教授的构想,
于1968年在四川绵阳组建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数十年来,
中心建造了50余座风洞,拥有总体规模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风洞群,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客机风洞试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采用风洞试验研究高速列车的气动性能简介

列车风洞试验综述1列车风洞模型试验系统1.1风洞的基本类型及基本原理当对列车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时,直接而真实的方法是在线实车试验,但进行一次试验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组织一次试验很不容易,得到的数据有限,加之自然条件千变万化,如环境的风速和风向不可控制等,重复性难以保证,而且,实车试验需在列车制造出来后才能进行,用于研制新车代价太高,因此实车试验一般以验证、评估、考核试验为主,兼顾研究性试验。
于是,人们就想用模型试验来代替实车试验。
风洞是能人工产生和控制气流,以模拟飞行器或物体周围气体的流动,并可量度气流对物体的作用以及观察物理现象的一种管道状实验设备,它是进行空气动力实验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
风洞模型试验是研究列车气动特性中应用最广泛的手段之一。
它具有试验理论和试验手段成熟、测量精密,气流参数如速度、压力等易于控制,并且基本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等优点。
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空气动力试验的要求,现代风洞的种类繁多。
风洞通常按照试验段气流的马赫数来分类,有低速风洞(Ma<0.3)、亚音速风洞(0.3<Ma<0.8)、跨音速风洞(0.8<Ma<1.5)、超音速风洞(1.5<Ma<4.5)、高超音速风洞(4.5<Ma<10)、极高速风洞(Ma>10)等。
列车模型风洞试验一般在低速风洞中进行。
低速风洞按通过试验段气流循环形式来分,有直流式和回流式两种基本类型。
按试验段结构不同,低速风洞又有“开口”和“闭口”之别。
直流式风洞的特点是把通过试验段的气流排在风洞外部,如图1。
回流式风洞的特点是通过试验段的气流经循环系统再返回试验段,如图2。
图1 直流式风洞图2回流式风洞对列车在空气中的等速直线运动,按照运动的相对性原理,在空气动力特性研究中,可以认为列车静止不动,与列车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空气流过列车,列车上承受的空气动力与类车运动在静止的空气中承受的空气动力完全相同。
汽车环境风洞试验室的发展与应用

汽车环境风洞试验室在汽车设计和研发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通过风洞试验,汽车制造商可以模拟不同的气流条件和环境影响,例如风阻、侧风、降雪等,从而评估车辆在各种情况下的性能表现。这种模拟测试可以帮助汽车设计师和工程师优化车身外形、改进车辆气动性能,提高车辆稳定性和燃油经济性。
汽车环境风洞试验室还可以帮助制造商提前发现问题和隐患,减少产品开发周期和成本。在实际道路测试之前,通过在环境风洞试验室中模拟各种情况下的测试,可以有效地发现潜在的问题,减少在道路试验中发现问题后的修复和调整工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汽车环境风洞试验室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为汽车设计和研发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帮助汽车行业不断前进和创新。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升,汽车环境风洞试验室的重要性也将逐渐凸显,为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2.5 汽车环境风洞试验室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环境风洞试验室也将不断迎来新的发展趋势。未来,汽车环境风洞试验室将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 多功能化:未来的汽车环境风洞试验室不仅仅可以模拟各种复杂的气流环境,还可以同时进行声学、震动等多种仿真试验,提高试验效率和准确性。
20世纪中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汽车环境风洞试验室逐渐开始兴起。这些试验室具有更加精密的设备和先进的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准确地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风场,为汽车设计和研发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环境风洞试验室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现代汽车环境风洞试验室不仅可以模拟各种天气条件下的风场,还可以对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燃油效率和舒适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测试,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设计指导和改进建议。这些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汽车工业的进步和创新,使得汽车在安全性能、环保性能和智能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突破。
国内外汽车风动实验的发展现状

华南农业大学国内外汽车风动试验的发展现状姓名:***班级:车辆一班学号:************l引言空气动力学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轿车外形为例,从本世纪初的福特T型箱式车身到30年代中型的甲虫型车身,到50年代的船型车身,到80年代的楔型车身,直到今天的轿车车身模式,每一种车身外形的出现,都不是某一时期单纯的工业设计的产物,而是伴随着现代空气动力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的。
了解汽车与空气动力学的关系,有助于改善汽车以下一些性能:燃料经济性、高速操纵稳定性、车速、侧风稳定性、发动机制动器冷却、气动噪声、舒适性、车身表面清洁等。
空气动力学的主要研究方式包括风洞试验、数值计算、实车路试。
其中,风洞试验是目前汽车空气动力学最主要的研究手段。
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的德、法、意、英等国的知名汽车公司都有许多汽车风洞,许多企业和赛车队还依托学校和研究所进行风洞试验研究。
近年法国在巴黎郊区法国国家科技研究院空气动力技术研究所附近新建两座汽车风洞,用于汽车空气声学研究。
可见即使在汽车产业已经相当发达的国家,对风洞试验仍是相当重视的。
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国内汽车市场急剧膨胀,带动了汽车产业的增长,汽车生产厂家众多,竞争激烈。
国内各汽车企业在引进、消化外来技术的周时,开始逐步发展独立的开发能力。
不过,由于国内各生产厂家几乎没有风洞以及类似的设备,风洞试验主要依托院校和研究所进行。
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低速风洞,同济大学的TJ一2风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3米低速风洞,气动中心的4米×3米风洞、吉林大学的汽车风洞等都能进行较大比例(174左右)的汽车模型试验,配套设备齐全,有各种天平、压力传感器、地板装置、流场显示和测量装置等。
不过,目前国内只有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气动中心)的12m×16m/Sra×6m大型低速风洞能进行全尺寸汽车风洞试验。
笔者参加了近八年来在气动中心进行的二十余种车型的实车风洞试验研究,本文对实车风洞试验的特点以及其对汽车行业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小型风洞发展情况汇报

小型风洞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风洞技术的不断完善,小型风洞在
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就小型风洞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小型风洞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小型风洞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随着航空航天技
术的不断发展,对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小型
风洞可以模拟不同飞行状态下的气流情况,为飞行器的设计和优化
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因此,小型风洞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
非常广阔。
其次,小型风洞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建筑物在
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风压、风载等因素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小型风洞可以模拟不同风速下的风压情况,为建筑结构的设计和安
全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小型风洞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潜力
巨大。
另外,小型风洞在汽车工程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汽车在高速行
驶时会受到气动力的影响,而小型风洞可以模拟不同速度下的气流
情况,为汽车外形设计和空气动力学性能优化提供重要支持。
因此,小型风洞在汽车工程领域的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总的来说,小型风洞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其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风洞技术的不断完善,相信小型风洞将会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重要的作用,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小型风洞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
大型低温高雷诺数风洞及其关键技术综述

大型低温高雷诺数风洞及其关键技术综述廖达雄;黄知龙;陈振华;汤更生【摘要】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ir transportations,detail-optimized designs of advanced aircrafts demand aerodynamic data under the flight Reynolds number rge-scale cry-ogenic wind tunnels,such as ETW and NTF,are the best ground testing facilities to obtain air-craft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the real flight conditions.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scale high Reynolds number wind tunnels,the achieving means and types are summarized,the current developing status is discussed,the key technologies and solutions are analyzed in depth for design methodologies and construction concerns.Finally,the future designs and constructions of large-scale continuous cryogenic wind tunnel in China are prospected.%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先进飞行器的精细化设计要求有飞行雷诺数下的气动数据为支撑。
大型低温高雷诺数风洞(如ETW、NTF)是真实再现飞行器飞行状态流动特性的最佳地面试验设备。
CFD-简介及国内外发展状况

1.1 计算流体力学的起源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是通过计算机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对包含有流体流动和热传导等相关物理现象的系统所做的分析。
他作为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在20 世纪60年代左右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1】。
总的来说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初始阶段(1965~1974),这期间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解决计算流体力学中的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如模型方程(湍流、流变、传热、辐射、气体-颗粒作用、化学反应、燃烧等)、数值方法(差分格式、代数方程求解等)、网格划分、程序编写与实现等,并就数值结果与大量传统的流体力学实验结果及精确解进行比较,以确定数值预测方法的可靠性、精确性及影响规律。
同时为了解决工程上具有复杂几何区域内的流动问题,人们开始研究网格的变换问题,如Thompson, Thams和Mastin提出了采用微分方程来根据流动区域的形状生成适体坐标体系,从而使计算流体力学对不规则的几何流动区域有了较强的适应性,逐渐在CFD中形成了专门的研究领域:“网格形成技术”。
第二,工业应用阶段(1975~1984年),随着数值预测、原理、方法的不断完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得到工业界的认可,如何在工业设计中得到应用,因此,该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探讨CFD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的可行性、可靠性及工业化推广应用。
同时,CFD技术开始向各种以流动为基础的工程问题方向发展,如气固、液固多相流、非牛顿流、化学反应流、煤粉燃烧等。
但是,这些研究都需要建立在具有非常专业的研究队伍的基础上,软件没有互换性,自己开发,自己使用,新使用的人通常需要花相当大的精力去阅读前人开发的程序,理解程序设计意图,改进和使用。
1977年,Spalding等开发的用于预测二维边界层内的迁移现象的GENMIX程序公开,其后,他们首先意识到公开计算源程序很难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因此,在1981年,组建的CHAM公司将包装后的计算软件(PHONNICS-凤凰)正式投放市场,开创了CFD商业软件的先河,但是,在当时,该软件使用起来比较困难,软件的推广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国内外农业风洞应用现状及展望

国内外农业风洞应用现状及展望
张腾文;乔国然;刘旭阳;牛智锋;李威汉;王国宾
【期刊名称】《南方农机》
【年(卷),期】2022(53)11
【摘要】风洞(wind tunnel)是指能以人工的方式产生和控制气流,从而模拟飞行器或物体周围气体的流动情况,并可量度气流对物体的作用以及观察相应物理现象的一种管道状设备。
它可以为植保无人机等农业植保机械的喷雾模拟试验提供良好的环境,更有效地控制喷雾,可以更加系统地研究环境因素对飘移性的影响。
笔者概述了国内外主要的有关农业风洞的研究,对国内外农业风洞使用现状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从政策扶持、经济全球化、现实需求等角度展望了农业风洞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前景。
【总页数】3页(P49-51)
【作者】张腾文;乔国然;刘旭阳;牛智锋;李威汉;王国宾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11.74
【相关文献】
1.国内外农业设施节水现状及展望
2.国内外卫生列车应用现状及高铁卫生列车展望
3.香茅属植物在国内外应用现状及福建省应用展望
4.基岩断层面的古地震研究方法: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展望
5.国内外星载ADS-B应用现状及展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试验学:国内外汽车风洞发展现状学校:华南农业大学学院:工程学院班级:11级车辆一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国内外汽车风洞发展现状摘要:本文首先对汽车风洞作简要介绍,了解风洞的主要特点,同时分别讲述介绍了国内外的汽车车风洞试验现状,分析了近期国内外汽车行业对风洞试验的研究方向和主要技术,并就分别列举了国内外汽车风洞的发展历史。
最后作一发展总结。
关键词:汽车风洞、国内外风洞、风洞发展1 引言“汽车风洞”最开始的时候其实不是用来测试汽车,而是用来测试飞机、研究飞机的气动性能的。
实验时,常将模型或实物固定在风洞内,使气体流过模型。
这种方法,流动条件容易控制,可重复地、经济地取得实验数据。
为使实验结果准确,实验时的流动必须与实际流动状态相似,即必须满足相似律的要求。
但由于风洞尺寸和动力的限制,在一个风洞中同时模拟所有的相似参数是很困难的,通常是按所要研究的课题,选择一些影响最大的参数进行模拟。
且外,汽车空气动力学在汽车开发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了汽车风洞及其试验技术的快速发展。
汽车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可以通过对汽车外形的改变而提高。
在汽车设计生产过程中,汽车外形一般在开始生产制造之前就被冻结,这时再进行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很难对外形进行修改和改进。
为了在设计初期就可以开展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需要制作一种可以修改的模型,并且能够进行汽车空气动力学试验。
汽车油泥模型,就是在汽车外形评价和汽车风洞试验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模型。
制作好的油泥模型需要一个汽车不行驶就可以完成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的试验环境,汽车风洞正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
2 汽车风洞的特点汽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得益于航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
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空气对汽车的影响。
随着航空和船舶行业的发展,人们渐渐将流体力学的理论应用到这些领域之中。
而汽车作为一种类似的交通工具,是否也需要同样的理论呢?在不断探索与研究过程中,人们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从而推动了一门新的专业——汽车空气动力学的诞生和发展。
直到现在,一些从事航空空气动力学的学者,也进行过汽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工作。
但是汽车空气动力学又是一门不同于航空空气动力学的学科,很多专门从事汽车工程研究的学者为汽车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为了适应航空空气动力学发展的需要,各国建设了航空风洞。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汽车空气动力学作用,将一些航空风洞改造成为专业的汽车风洞。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才有大量的专业汽车风洞建设,从而推动了汽车风洞技术发展。
风洞是指能人工产生和控制气流,以模拟飞行器或汽车等物体周围气体的流动,并可量度气流对物体的作用以及观察物理现象的一种管道状的试验设备,它是进行空气动力试验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
汽车风洞,是专门用来进行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的一种管道状设备,它与传统的航空风洞有很多不同,因而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3 国内汽车风洞的发展现状我国汽车风洞建设起步较晚,上世纪80年代,吉林大学傅立敏教授尝试将航空风洞或大气边界层风洞进行改造以进行汽车风洞试验,参与了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一座中型单回流闭口低速风洞的改建,使该风洞可以完成1:5比例的汽车风洞试验。
主要改造内容是,研制汽车模型四轮支撑和H梁连接机构,建造基于地板附面层吸除法的地面效应模拟装置和汽车模型天平。
1998年,同济大学将其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TJ-2号风洞改建为汽车模型风洞。
以便能够进行汽车风洞试验。
上述两个风洞改建的主要工作,都是对汽车风洞地板边界层进行处理,增建地面效应模拟设备。
傅立敏教授对汽车风洞边界层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汽车风洞特点进行了总结。
同济大学杨志刚教授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工作期间对汽车风洞的阻塞及修正进行了研究,回国后研究了风洞分布抽吸率对整车风洞试验段流场影响以及开口式汽车气动声学风洞的低频颤振现象等问题。
北京理工大学高利教授在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工作期间提出一种进行风洞试验测量的/空装模型法0对支架干扰进行修正,并通过该方法对在航空风洞中搭建的汽车风洞试验台的汽车模型试验进行修正。
2002年,吉林大学汽车风洞开工建设。
2005年底,同济大学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开工建设。
中国汽车风洞的建设拉开序幕,至本文成稿时,吉林大学汽车风洞和同济大学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都已建设完成。
两座风洞均配备了移动带地面效应模拟系统,,标志着中国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汽车风洞建设完成,并不等于汽车风洞试验技术的完善,中国汽车风洞试验技术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深入开展。
国际上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稳健发展,而我国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特别是汽车风洞试验技术研究才刚刚起步。
虽然建设了国内专业的汽车风洞,但是在汽车风洞试验技术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虽然装备移动带地面效应模拟系统,但缺乏对地面效应控制的经验,还不能很好实现地面边界层的控制,汽车风洞设备干扰修正缺乏经验,对移动带地面效应和车轮旋转情况下的汽车空气动力特性及其对试验精度的影响等尚不清楚。
到目前为止,汽车空气动力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和重要结论,几乎都是以风洞试验结果为依据的,风洞试验在现代汽车设计当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进行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汽车风洞是必不可少的试验设备。
汽车风洞建设对汽车空气动力学发展意义重大,没有汽车风洞,既不可能很好发展汽车空气动力学,也不能很好推动整个国家的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向前发展。
迄今,在汽车车型开发过程中,国内还不能提供准确可靠的汽车空气动力学试验方法以及进行系统开发的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制约了汽车技术的提升,不利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为了在我国更好开展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需要对国内的汽车风洞试验设备进行充分掌握,改进试验设备,完善试验技术,修正试验结果,提高试验精度。
下面列举了我国汽车风洞的发展历史:(1)FL—13风洞1971年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建成了当时国内最大的4m×3m低速风洞(FL—13风洞),并于1981年首次进行了汽车风洞试验,先后对三个车(S001,S003两个小轿车和S002小客车)进行了测力和流态观察试验,从而拉开了我国汽车空气动力学试验研究的序幕。
(2)总体规模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风洞群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安县的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与发展中心是我国最大的空气动力学研究、试验机构。
中心建有一个总体规模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风洞群。
其中2.4米跨声速风洞等8座为世界领先量级,可开展从低速到24倍超高声速,从水下、地面到94公里高空范围的气动试验研究。
(3)HD-2风洞2004年10月,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HD-2风洞)成立并投入运行,该风洞气动轮廓全长53m、宽18m,为低速、单回流、串列双试验段的边界层风洞,汽车模型试验区横截面宽3m、高2.5m。
调速系统采用西门子6RA7090 型直流调速装置,试验段风速0~58m/s连续可调。
风洞风速控制、数据采集与试验监视基本全部集中在主控制室以实现全自动化计算机系统控制,是当今国内气动数据最准确的汽车模型风洞之一。
(4)吉林大学汽车风洞2008年吉林大学汽车风洞建设完成,该汽车风洞为低速回流开式单试验段风洞,试验段尺寸为8m×4m×2.2m,最高风速为60m/s。
该风洞收缩比为5.17,主电机功率为1000kW,配有六分力天平测力系统、转盘系统等。
中国结束了没有专业汽车风洞的历史。
但我国汽车风洞技术刚刚起步,还非常不成熟。
4 国外汽车风洞的发展现状国外,汽车风洞建设较早。
1939 年,德国的斯图加特大学建立了第一座全尺寸汽车空气动力学试验的风洞,后转给奔驰公司管理。
它的最高速度高达270km/h,可以进行高速赛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
随后,不少汽车企业和研究机构陆续开始建设汽车风洞。
近年来,不断有新的专业汽车风洞落成,如Audi汽车公司风洞和Pininfarina汽车风洞。
汽车风洞建设初期,大量借鉴了航空空气动力学的研究经验和理论。
航空空气动力学试验规定风洞试验的阻塞比(Blockage ratio):ϕ=A/A N。
其中,A是试验模型的正投影面积,A N是风洞的喷口截面面积"虽然航空风洞规定风洞试验时,ϕ要小于0.05,但是现在的汽车风洞阻塞比已经越来越大,甚至有阻塞比达到0.2左右的汽车风洞。
在风洞试验段上,汽车风洞不同于航空风洞。
更多汽车风洞采用了回流式汽车风洞形式,并且采用开式试验段的形式。
由于试验段的变化,汽车风洞试验就更多的影响因素。
多年来,各国学者一直在探索汽车风洞的试验数据处理与对比修正问题,对于汽车风洞洞壁的阻塞干扰修正,汽车道路试验和汽车风洞试验的差别,风洞气室对汽车风洞流动特性的影响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Audi汽车公司,Ford 汽车公司等都进行了汽车风洞修正研究,Chrysler,Ford,General Motors还在现有汽车风洞结果基础上完成了三个风洞的对比,并再次进行了修正,使三个风洞的数据相当。
移动地板是重要的风洞地面效应模拟设备,主要功能是实现地面和汽车的相对运动,消除风洞地面边界层对汽车底部流场的影响。
英国汽车空气动力学家Bearman教授对有无移动地板时汽车标准模型的气动阻力系数及升力系数进行了研究。
有移动地板时,汽车阻力系数偏大,负升力系数也偏大。
两个系数的差值都不小,而这个差值并没有规律可循。
为了使汽车风洞试验结果更加精确,国外陆续有专业的汽车风洞装备地面效应模设备。
现在几乎所有的汽车风洞都引入地面效应模拟设备,特别是移动带地面效应模拟系统。
Audi风洞和Pininfarina风洞,都采用了窄带式移动带地面效应模拟系统。
窄带式的缺点是不能完整模拟地面效应,但其优点也非常明显:可以很好解决实车的天平和模型支撑的布置问题,试验安装更加简单方便,并且可以很好实现车轮的转动"到目前为止,Audi和Pininfarina对有车轮旋转和移动带地面效应模拟的风洞试验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数据,能够很好控制地面边界层厚度,使汽车风洞试验结果更加精确。
有些风洞,主要是赛车风洞和汽车模型风洞,如Swift工程公司的风洞,采用了宽带式移动带地面效应模拟系统,同时采用顶部支撑的天平与模型支撑方式。
宽带式的优点是能更好实现地面效应的模拟,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模型安装及车轮旋转更加复杂。
不同的风洞结构形式,带来了风洞试验结果的不确定。
根据航空风洞的经验和理论,汽车风洞同样需要进行修正与对比,特别是需要对支撑干扰进行修正。
汽车风洞的建设,带来了汽车风洞试验技术的变革和创新"为了适应汽车气动噪声的研究,大量的汽车风洞经过改进以便能进行气动噪声试验,部分新建的汽车风洞直接就定位建设低噪声的汽车风洞"近年来,随着汽车风洞试验技术的提高,汽车风洞的试验设备也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