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学的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学的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学的影像技术医学影像学是现代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通过使用各种医学影像技术,如X射线、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等,帮助医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这些影像技术在医院和诊所中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并在许多医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X射线技术X射线技术是医学影像学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通过使用X射线机器,医生可以获取患者身体部位的内部结构图像。

这些图像可以帮助医生检测骨折、肺部感染和肿瘤等疾病。

X射线技术快速、简便,对于紧急情况下的诊断非常有用。

二、CT扫描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重建患者身体部位的横截面图像的影像技术。

CT扫描技术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能够准确显示组织和器官的结构。

CT扫描广泛应用于头部、胸部、腹部和盆腔等部位的诊断,对于肿瘤和出血等病变的检测非常敏感。

三、磁共振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利用强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详细的人体内部图像。

与X射线不同,MRI不会产生任何辐射,因此对患者没有任何危害。

MRI技术对于骨骼和软组织的显示都非常清晰,常用于脑部、脊柱和关节等部位的诊断。

此外,MRI还可以提供功能性信息,如脑部神经活动等,因此在神经科学的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超声波技术超声波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高频声波来产生图像的医学影像技术。

它非常安全、无副作用,广泛应用于产科、心脏和肝脏等脏器的检查。

超声波技术可以提供实时图像,并且可以通过改变传感器的位置来获取不同角度的图像,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异常区域。

在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技术,如放射性同位素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和磁共振波谱等。

这些技术在不同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结起来,医学影像学的影像技术是现代医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使用各种影像技术,医生能够准确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并帮助患者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3篇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3篇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一篇:常见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医学领域中的一种诊断工具,它通过先进的光学、声学和电学设备,对人体内部的结构、组织和功能进行非侵入式的检查,以便于医生们及时发现和诊断疾病。

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X线检查:X线是最早开发出来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通过发射高能量的X射线,可以穿透人体部位,对内部的骨骼和器官进行成像。

X线检查广泛应用于骨科、牙科和胸部疾病等领域。

2. CT扫描: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是一种立体成像技术,它通过用X射线多次扫描患者身体,在不同角度上得到多张断面图像,然后用计算机将这些图像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三维图像。

CT扫描广泛应用于癌症、肺部疾病、胃肠道疾病等领域。

3. MRI检查: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利用磁场和高频电磁波进行成像的技术,它能够对人体内部的软组织、神经和血管等做出高分辨率的图像。

MRI检查广泛应用于脑部疾病、心脏病、关节病等领域。

4. 超声检查:超声是利用声波的反射和散射特性,对人体内部进行成像的一种技术。

超声检查可用于检查肝胆系统、泌尿系统、乳腺等多个部位。

它不仅无辐射、无创伤,而且非常安全,是孕妇与儿童最为常用的影像检查技术。

5. PET扫描: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扫描是一种分子影像学技术,它可以检测人体内的代谢反应,对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信息。

以上是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每种技术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应症。

在医生选择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技术的优劣和安全性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技术,以获得最准确的诊断结果。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课件ppt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课件ppt
体组织和器官进行投影而成像的过程。 (一)解剖学术语 1.解剖学姿势及基准轴、线、面
(1)标准姿势:指人体直立,两眼平视正前方; 双上肢下垂置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双下肢并 拢,足尖向前。
标准姿势正面观
标准姿势侧面观
(2)人体基准轴线 1)垂直轴:指自头顶至尾端的连线,并垂直于地 平面。
2)冠状轴:指人体左右两侧等高处的连线,并与 地面平行。 3)矢状轴:指人体腹侧至背侧等高处的连线,并 与地面平行。
四、超声检查技术
超声检查(USG)技术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内组织中的传播和反
射,根据组织反射回声强度的不同而形成声像 图的一种检查方法。
超声设备
超声检查具有的优点
①无辐射损伤,为无创性检查技术。 ②信息量丰富,其断面图像层次清楚,某些软组 织的图像接近真实解剖结构。 ③对活动的界面,能做出实时显示、动态观察。 ④在不需要任何对比剂的情况下,就能对体内含 液体的器官清楚观察,显示其官腔、管壁结构, 如血管、胆囊、膀胱等。
④病灶过小或声阻抗差别不大,不引起反射,在声 像图上难以显示。
⑤脉冲多普勒超声的最大显示频率受到脉冲重复频 率的限制,在检测高速血流时容易出现混淆重叠。
⑥超声设备的性能、条件及检查人员的操作技术和 经验很大程度上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临床应用
①检测实质性脏器的大小、形态及物理特性。 ②检测囊性器官的形态、大小、走向及某些功能 状态。 ③检测心脏、大血管及其周围血管的结构、功能 与血流动力学状态。
本章学习目标
一、掌握内容
摄影体位术语、摄影步骤、双手正位、腕关节正侧位、肘关 节正侧位、足前后位、踝关节正侧位、膝关节正侧位、股骨正 侧位、髋关节前后位、胸骨正侧位、膈上下肋骨前后位、胸部 正侧位、腹部卧前后位、第3~7颈椎正侧斜位、胸椎正侧位、 腰椎正侧位。骨盆前后位头颅正位、瓦氏位、柯氏位、梅氏位、 乳腺内外侧斜位、乳腺上下轴位、食管造影、胃及十二指肠造 影、静脉法胆系造影、常规静脉尿路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

CRT显示 存贮 打印
FPD
其他医院
PACS
现代新型平板探测器的不断研制成功,其图像空间分辨力不断提高,动态范围大;其影像可以观察对比度小于1%、直径大于2 mm的物体;病人皮肤表面的X线辐射剂量大大减少,可为普通X线摄影的1/10,量子检出效率(detective quantum efficiency;DQE)可达60%以上;通过图像后处理功能改善影像细节显示、降低噪声、调整灰阶及对比度、影像放大和减影等,显示出未经后处理所看不到的特征信息;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图像作定量分析和特征提取,可进行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 ;CAD)。
积分放大 A/D转换
X线 发生 器
床运 动控 制
机架 旋转 控制
DAS 控制
计 算 机
阵列处理机
硬盘驱动器
D/A
存贮 器
控制 电路
W/L 控制
其它 外存 贮
监视器
相机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为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时,已濒临页面容纳内容的上限,若还有更多内容,请酌情缩小字号,但我们不建议您的文本字号小于14磅,请您务必注意。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为了能让您有更直观的字数感受,并进一步方便使用,我们设置了文本的最大限度,当您输入的文字到这里时,已濒临页面容纳内容的上限,若还有更多内容,请酌情缩小字号,但我们不建议您的文本字号小于14磅,请您务必注意。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医学影像技术等级

医学影像技术等级

医学影像技术等级
医学影像技术是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的技术,根据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 一级技术员:一级技术员主要负责基本的医学影像拍摄和处理工作,如X射线、超声和CT扫描等。

他们通常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和资格认证。

2. 二级技术员:二级技术员具备更高级的技术能力,可以进行更复杂的影像检查和操作,如MRI和核医学等。

他们通常需要具有相关的学士或硕士学历,并且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3. 三级技术员:三级技术员是医学影像技术的高级专家,具备较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他们可以进行更复杂和高级的医学影像检查和操作,如血管造影和介入放射学等。

他们通常需要具有相关的硕士或博士学历,并且有一定的临床实践经验。

此外,还有医学影像技术师和医学影像医师等级,医学影像技术师是医学影像技术的专门人员,负责影像设备的维护和操作,而医学影像医师是具有医学背景的医师,负责解读和分析医学影像,并进行诊断和治疗建议。

总的来说,医学影像技术等级从一级到三级依次增加,对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有不同的要求和限制。

医学影像技术人员需要经过相关的培训和认证,不断提升自
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以提供准确和可靠的医学影像诊断服务。

医学影像技术与诊断方法介绍

医学影像技术与诊断方法介绍

医学影像技术与诊断方法介绍随着医学科技和临床实践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在诊断、治疗和研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技术和诊断方法。

一、X射线摄影技术X射线摄影技术是医学影像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术。

它通过将X射线通过患者身体,再由机器捕捉和记录下来,以便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

这种技术在诊断骨骼疾病、肺部疾病和胸部问题方面非常有用。

X射线摄影技术能够显示骨骼的结构、肺部的腫瘤和其他异常,并帮助医生作出准确的诊断。

二、超声波技术超声波技术利用高频声波在人体内部的传播和回波来产生图像。

这种技术无损、无辐射,被广泛用于妇产科检查、心外科和肾脏等器官的检查。

超声波可以提供动态的图像,帮助医生观察器官的运动和功能。

三、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磁共振成像技术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生成人体内部的图像。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多平面图像,并且对软组织有很好的解剖学显示效果。

MRI在诊断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和关节问题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尽管MRI相对昂贵和时间较长,但它对患者没有辐射危险。

四、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通过X射线和计算机处理生成患者身体的横断面图像。

CT技术在诊断风湿病、骨折和癌症等方面被广泛使用。

它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立体图像,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变的性质和位置。

五、核磁共振技术(NMR)核磁共振技术是利用原子核在强磁场中的行为产生图像。

它对患者没有任何辐射,主要用于检测脑部和脊椎的病变,以及研究神经系统疾病。

核磁共振技术能够提供高对比度、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

在医学影像技术的基础上,诊断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一、影像学诊断法影像学诊断法是基于医学影像技术的观察和判断。

医生通过对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位置。

二、病理学诊断法病理学诊断法通过对组织标本进行检查来确定病变的性质。

医生通过对组织标本的显微镜观察和其他化验方法来做出诊断。

医学影像技术分类

医学影像技术分类

医学影像技术分类
1. X 射线成像:X 射线成像技术是最早的医学成像技术之一,包括普通 X 射线摄影、计算机 X 射线摄影(CR)和数字化 X 射线摄影(DR)等。

X 射线成像可以用于检测骨折、肺部疾病、胃肠道疾病等。

2. CT 成像:CT 成像技术是利用 X 射线束对人体进行扫描,并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三维图像的技术。

CT 成像可以用于检测肿瘤、骨折、肺部疾病、头部疾病等。

3. MRI 成像:MRI 成像技术是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对人体进行成像的技术。

MRI 成像可以用于检测肿瘤、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等。

4. 超声成像:超声成像技术是利用超声波对人体进行成像的技术。

超声成像可以用于检测肝脏、胆囊、肾脏、乳腺等器官的疾病。

5. 核医学成像:核医学成像技术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进行成像的技术。

核医学成像可以用于检测肿瘤、心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6. 介入放射学:介入放射学是一种微创性治疗技术,通过在 X 射线或超声引导下,将器械插入人体内部进行治疗。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医学影像技术分类,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

医学影像学技术归纳

医学影像学技术归纳

医学影像学技术归纳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通过使用各种影像学技术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进行归纳。

X射线摄影X射线摄影是医学影像学中最常见和基本的技术之一。

通过使用X射线机器将X射线穿过身体,可以生成体内结构的黑白影像。

这种技术可用于观察骨骼、肺部、胸部等部位,对于诊断骨折、肺部感染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波影像学超声波影像学利用超声波的回声来生成图像,通常用于观察身体内部的器官和组织。

它可以无创地检测和诊断许多疾病,如妊娠、肝脏疾病和心脏问题。

超声波影像学技术安全且易于操作,成本较低。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简称CT扫描,是一种通过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来创建详细的3D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它可以提供器官和组织的横截面图像,并可用于检测和诊断多种疾病,如肿瘤、血管疾病和骨骼问题。

核磁共振成像(MRI)核磁共振成像,简称MRI,是一种使用强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高分辨率图像的影像学技术。

MRI可以提供详细的内部器官和组织图像,并广泛用于检测和诊断多种疾病,如脑部疾病、肌肉骨骼损伤和肿瘤。

核素医学影像学核素医学影像学是一种利用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来观察身体器官和组织功能的影像学技术。

通过检测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布,可以了解器官和组织的代谢活动,并在诊断和治疗某些疾病时提供帮助,如心脏病和癌症。

总结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归纳。

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范围,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学将继续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及正常图像牙科X机基本有三种形式:可移动立式、壁挂式、镶带式。

主要结构:X线机头、支臂、控制部分。

X线机头内有X线管、变压器。

控制部分用于调节电源电压、X线管电压、电流和曝光时间。

曲面体层一次曝光即可显示全口牙齿、颌骨、鼻腔、上颌窦及颞颌关节等的解剖结构影像,显示范围广,使用于颌骨多发病变、范围较大的颌骨病变、双侧颌骨的对比及对原因不明的症状的筛查。

X线头影测量机:是根据所拍摄的头颅定位X线片,由牙、颌以及颅面的标志点描绘出的一定线、角,进行测量分析,了解牙、颌及颅面软组织的结构。

口腔体腔X线机:与体层片比较,无模糊层拉影干扰,影像清晰;球管从口内向外投照,重叠影少,但焦点至胶片距离近,影像有一定的放大。

X先平片检查包括:口内片和口外片。

口内片包括根尖片、牙合翼片、牙合片等。

口外片包括:上下颌第三磨牙口外片、下颌骨侧斜位片、下颌骨后前位片下颌骨升支切线片、华特位片、颧骨后前位片、颧弓位片、颏顶位片、颞下颌关节侧斜位片、口腔体腔摄影片、X线头影测量片。

根尖片分角线投照技术,优点:操作简单、无位子装置。

缺点:投照不精确,图像易失真。

患者坐在椅子上呈直立姿势,头部靠在头托上,矢状面与地面垂直。

投照上颌后牙是,外耳道口上缘至鼻翼之连线于地面平行。

投照上颌前牙是,头稍低,使前牙的唇侧面于地面垂直。

投照后牙是,外耳道口上缘至口角之连线于地面平行。

投照下颌前牙时,头稍后仰,使前牙的唇侧面于地面垂直。

胶片分配需用14张胶片。

胶片放入口内应使胶片感光面紧靠被检查牙的舌侧面。

投照前牙时,胶片竖放,边缘要高出切缘7mm左右;投照后牙时,胶片横放,边缘高出颌面10mm左右。

留边缘的目的是:能使照片形成明显的对比度及避免牙冠影像超出胶片。

X线1中心线角度:X线中心线需要倾斜一定的角度,使X线中心线于被检测牙而的长轴和胶片之间的分角线垂直。

遇腭部较高或口底较深的患者,胶片在口内的位置较为垂直,X线中心线倾斜的角度应减少;而全口无牙、腭部低平、口底浅的患者,则胶片在口内防止的位置较平,X线中心线倾斜的角度应增加。

X线中心线位置:投照上颌牙时,以外耳道口上缘至鼻尖的连线为假想连线,X线中心线通过部位分别为:投照上中切牙通过鼻尖;投照上单侧中切牙及侧切牙时,通过鼻尖与投照侧鼻翼之连线的中点;投照上单尖牙是,通过投照侧鼻翼;投照上前磨牙以及第一磨牙时,通过投照侧自瞳孔向下的垂直线与外耳道口上缘和鼻尖连线的交点,即颧骨前方;第二第三磨牙是,投照外此向下的垂线于外耳道口上缘和鼻尖连线的加点。

即颧骨下缘。

根尖片平行投照技术:又称直角技术、长焦距平行投照技术。

主要目的是拍摄牙及周围结构知识的X线图像。

原理:使X线胶片与牙长轴平行放置,投照时X线中心线与牙长轴和胶片均垂直。

优点:X线图像可以较准确的、真实的显示牙及周围结构的形态和位置关系。

缺点:这种技术要求用持片器和定位知识装置,操作比较费时。

正常图像:牙髓腔:X线少年宫为低密度影像,下颌磨牙髓腔似H形,上颌磨牙髓腔圆形或卵圆形。

牙槽骨:影像比牙本质的密度低。

上牙槽密质骨薄,松质骨多,骨小梁呈交织状,X线显示为颗粒状影像。

下牙槽密质骨送而软质骨少,骨小梁呈网状结构,牙见骨小梁多呈水平方向排列,而根尖有时见放射状排列,骨髓腔呈三角形和大小不等的圆形低密度影像。

骨硬板:X线片显示为包绕牙根的、连续不断的高密度线条状影像。

牙周膜:显示为包绕牙根的连续的低密度线条状影像。

上颌根尖片所见有关颌骨正常解剖结构:上颌中切牙根尖片上常可见切牙孔、腭中缝、鼻腔、及鼻中隔影像。

在上颌磨牙位根尖片上常可见上颌窦底部、颧骨、喙突、上颌结节及亦钩等下颌根尖片所见有关颌骨正常解剖结构:下颌切牙位常可见颏棘、颏嵴营养管等。

下颌前磨牙位根尖片常见颏孔。

在下颌磨牙位根尖片常见下颌骨外斜线、下颌管及下颌骨下缘牙合翼片投照技术:1切牙位:使听鼻线与地面平行,X线中心线以+8度角对准两中切牙之间,通过上颌切缘上方0.5cm射入。

2磨牙位:头德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听口线与地面平行。

X线中心线以+8度角对准胶片中心,通过上颌磨牙面上方0.5cm射入。

正常图片:主要显示上下牙的牙冠不,常用检查邻面龋、髓石、牙髓的大小、邻面龋与髓室时候穿通和穿通程度,以及充填物边缘密合情况,主要用于前磨牙和磨牙区的检查。

此外还清晰的显示牙槽嵴顶,可用于确定是否有牙槽骨顶的破坏性改变。

上颌前部牙合片:显示上颌前部全貌,包括切牙孔、鼻中隔、上颌窦、鼻泪管、上前牙及腭中缝等。

常用于观察上颌前部骨质变化及乳、恒牙的情况。

上颌后部牙合片:检测上颌骨后部的影像,包括第一前磨牙至第二磨牙、牙槽突、和该侧上颌窦底部。

用于观察一侧上颌后部骨质的情况。

下颌前部牙合片:显示下颌颏部影像,观察下颌颏部骨折及其他颏部骨质变化下颌横断牙合片:显示下颌体和牙弓的横断面影像。

检查下颌骨体部骨质有无颊、舌侧膨胀,辅助诊断下颌骨体骨折移位以及异物、阻生牙定位等上下颌第三磨牙口外投照片:显示双侧第三磨牙的影像及上颌结节部位。

用于观察第三磨牙的形态及萌出情况、阻生方向等。

观察确定儿童第三磨牙牙胚发育情况。

华特位片:鼻颏片。

用于观察鼻窦的情况,特别是上颌窦影像显示最佳,观察上颌窦、额窦、筛窦、眼眶、鼻腔、颧骨、颧弓、下颌喙突于颧弓之间的位置以及颌间间隙等情况。

在上颌骨肿瘤、炎症及外伤时常用此片观察面骨的情况。

颧骨后前片:铁氏位片。

此片中部三角形密度低的影像为鼻腔,鼻腔外下大致呈倒置三角形密度低的影像为上颌窦,上颌窦外部小圆形低密度影像为眶下孔。

颏顶位片:颅底位片。

临床常用来检查颅底、上颌后部及颞下窝病变颧弓位片:显示投照侧颧骨、颧弓的影像。

主要用于检查颧骨及颧弓骨折。

下颌骨侧斜位片:显示下颌骨体磨牙区及下颌升支常用语观察下颌骨体、升支、及髁突的病变。

下颌骨后前位片:常用于双侧对比观察下颌升支各部病变,观察此片需要注意寰枢关节在上颌骨下部影像上重叠,勿误认为骨折线下颌骨开口后前位片:显示双侧颌骨开口后前位影像。

观察双侧髁突内外径向的病变。

下颌骨升支切线位片:常用于观察下颌升支外侧密质骨膨出、增生及破坏情况颞下颌关节斜侧位片:显示下颌关节外侧1/3侧斜位影像。

关节间隙:关节间隙主要为关节盘所占据。

正常人关节上间隙最宽,后间隙次之,前间隙最窄。

髁突经咽侧位片:显示髁突写侧位影像。

正常髁突表面圆滑,有一薄层均匀、连续、致密的密质骨边缘。

普通造影检查:涎腺造影、颞下颌关节造影、血管瘤瘤腔造影、鼻腔造影、血管瘤瘤腔造影、鼻腔造影以及窦腔、窦道、瘘管造影。

涎腺造影:一般只限制于腮腺及颌下腺(有较大的导管口供注射造影剂)适应证:涎腺慢性炎症、舍格伦综合症、涎腺良性肥大、肿瘤、涎瘘、导管阴性结石及需要确定涎腺周围组织病变是否已侵入及腺体及导管时均可进行涎腺造影。

禁忌证:对碘过敏者以及涎腺急性炎症期间、阳性涎腺导管结石。

造影技术:1腮腺造影:缓慢注射60%泛影葡胺,成人用量约为1.5ml颌下腺造影:用60%泛影葡胺或者40%碘化油。

正常图像:腮腺造影侧位片显示腮腺导管系统及腺实质的侧位影像。

好的照影片,应清楚的显示导管系统及少量先拍充盈影像。

导管口位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侧颊粘膜处,主导管在下颌升支上斜向后下走形。

正常主导管长约5cm,最大管径0.9-4.0mm,平均2.0mm。

分支导管于主导管相连处近于直角,导管系统在体内逐级分支,由粗到细,最后进入腺实质内。

腮腺造影后前位片:显示腮腺后前位影像。

腺体紧贴下颌升支外侧,其上下两端较薄,中间稍厚,外援呈整齐的弧形。

在离下颌升支外缘约1cm多处转向后方并向上、下逐级分支。

颞下颌关节造影:按部位分关节上腔造影和关节下腔造影;按用药分单纯碘水造影(20%-30%泛影葡胺)和双重造影(无菌空气和泛影葡胺)适应证:关节骨质变化、明显关节间隙异常、关节内有连续摩擦音疑有关节盘穿孔、关节弹响、估计牙合垫治疗效果、关节盘复位术、关节盘穿孔复术后情况禁忌证:碘过敏史、关节局部皮肤有感染者、患出血性疾病及使用抗凝血药物治疗的患者。

关节造影一般拍摄关节侧位体层闭口位片、开口位片及许勒位闭口片、关节后前位闭口体层片。

正常图像:关节上腔典型正常碘水造影图像:1侧位体层闭口位片:关节上腔充以致密、阻射线的造影剂,显示S形态。

关节盘本体部位位于关节结节后斜面和髁突前斜面之间,关节盘后带位于髁突横嵴上。

2侧位体层开口位片:可见髁突位于关节结节顶下方或少超过关节结节顶部;前上隐窝消失,后上隐窝扩张,造影剂下缘前部清楚的显示关节盘本体的影像,三带分界比侧位体层闭口位片更为清晰明确。

3许勒位:上腔造影剂显示S形态。

可见上腔造影剂于关节窝、关节结节密质骨之间有一细窄、低密度线条影像,平滑而均匀为关节结节后斜面的前位的纤维软骨和关节窝纤维结缔组织覆盖的影像。

关节下腔典型正常碘水造影图像:髁突前方造影剂所显示的影像为关节下腔的前下隐窝;髁突后方造影剂所显示的影像为关节腔的后下隐窝。

典型正常关节双重造影图像:关节腔的周围轮廓为一层碘剂所勾画,其中以气体,影像清楚。

正常人髁突于关节盘生理运动:在开口运动中,初期髁突为轻微的转动,中期则以滑动为主,兼有转动;末期为单纯的转动。

第五章牙及牙周疾病一定义:龋病(dental canes)是牙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二分类:龋病按病变进展情况分为急性龋(acute canes)、慢性龋(chroniccanes)、静止龋(。

stedcanes)和继发龋(secondny canes),按解剖学分类可分为牙合面龋和平滑面龋、根面龋及线性釉质龋;按病变深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三临床表现:仅限于釉质或牙骨质,患者无自觉症状。

中龋是指龋坏已进展至牙本质浅层,有较深的龋洞,有时对冷、热、酸、甜等刺激较为敏感,也可无自觉症状。

深龋是指病变已发展至牙本质深层,有很深的龋洞,对各种刺激敏感或疼痛。

四影像学表现1.浅龋:只累及釉质或牙骨质。

检查用常规根尖片。

浅龋表现为圆弧形的凹陷缺损区,边缘不光滑,其范围一般较小。

2.中龋:龋病已进展至牙本质浅层,X线片可清楚地显示病变。

有的表现为圆弧凹陷状牙硬组织缺损;有的表现为口小底大的倒凹状的缺损。

3.深龋:龋病进展至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室甚至与牙髓室相通,临床上可见很深的龋洞。

X线片上可见到较大的龋洞,龋洞底与髓室接近,有的龋洞与髓室间有一薄层清晰的牙本质和继发牙本质影像,提示尚无穿髓;当龋洞与髓角或髓室相融合则提示有可能已穿髓。

4. 继发龋:是指龋病治疗后,窝洞周围牙体组织又发生龋坏。

X线片上可显示在金属充填物的窝洞边缘,牙硬组织破坏形成密度减低的不规则的窄缝。

边缘常不光滑。

在观片时要注意与金用充填物下方的垫底材料鉴别,因为这些材料往往是透射性的,X线表现为低密度影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