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详细资料).共52页文档
工业革命最新课件

亚当•斯密(1723--1790) 1776年出版了《国富论》一书, 创立 了政治经济学体系.
政治: 总理衙门建立,近代外交开始
建设性 经济: 洋务运动,民族工业产生,经济近代化
思想: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工业革命最新课件
江泽民 十六大报告: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 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 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 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恩格斯《反杜林论》
阅读材料后你能给工业革命下一个定义吗?
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操作,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 个方面都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场革命。
特点 工场手工业
大机器生产
包括机器的发明、制造和广泛应用
工业革命最新课件
作为一个英国资本家,在什么情况下你会用机 器来扩大生产?为此,你还需要具备其它哪些 条件才能达到目的?
(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资本主义潮流
工业革命
社会主义潮流 民族主义潮流
工业革命最新课件
第一节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英国)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工业革命最新课件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 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蒸汽核心的工具机把工厂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 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
初中历史课件 工业革命

CHAPTER 05
工业革命的结束
工业革命的结束时间
01
工业革命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逐渐结束。
0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工业革命结束 的一个重要节点。
工业革命结束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现经济复苏,需要大量劳动力, 因此机械化生产逐渐被淘汰,手工劳动重新得到重视。
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也使得传统手工艺人有机会重新回到生产 领域。
火车
火车的出现使得交通运输 变得更加快速、便捷,从 而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工业革命的科技发展
能源开发
工业革命时期,能源的开发和利 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煤炭、石 油等能源资源逐渐成为主要能源
来源。
机械制造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为机器的制造 提供了更加精确、高效的方法,从 而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电的应用
电的应用在工业革命时期得到了初 步发展,为机器的动力提供了新的 来源。
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 了巨大的动力,从而推动了全球经济 的快速发展。
社会方面的影响
01
02
03
04
社会结构的变化
工业革命带来了新的社会结构, 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
化。
阶级矛盾的激化
工业革命使得社会中的阶级矛 盾变得更加尖锐,无产阶级和 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加深。
教育水平的提高
工业革命使得教育变得更加普 及,从而提高了教育水平。
消费主义的兴起
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和消费的 变化,使得消费主义开始兴起。
CHAPTER 04
工业革命的成就
工业化的实现
总结词
工业革命实现了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工业革命

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4)工场手工业发展积累丰富的生产技术。 (5)市场:英国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
手工业已无法满市场的需要。 实用文档
小结:
• 2.第一次工业革命概况: (1)18世界60年代——19世纪中期;首
先发生在新兴的棉纺织业。 (2)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的珍妮机的发
工厂规模很小,数量也比较少;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后期工
厂林立,厂房宽敞明亮,生产规4模 大、生产效率高,工厂前聚集着上下 班的工人。
实用文档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很多新的生产方 法被创造出来,工厂的管理制度也逐步完善。 美国发展了大规模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 一种是标准化的生产方法,发明家伊莱·惠特尼;
第二种方法是流水线生产方法,1913年由美 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首创,。
工厂的管理制度 工厂的管理制度非常严格, 工厂的工人每天进厂出厂的时间,甚至吃 饭、休息的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并且在 工厂内不能闲谈唱歌,不能离开工作岗位, 不能干工作以外的事实用情文档。
工业革命地域范围的扩展
俄国
美国
英国
明和使用; (3)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的发明是:
英国人瓦特的改良蒸气机。 (4)结束标志: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
动
实用文档
1740年 1850年
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实用文档
材料2
21%
1 2
79%
16世纪纺织业 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后的 纺织工厂
生产组织形式:工场
工厂
生产方式:机器生产代实替用文手档 工劳动
材料3
工业 21%
工业革命

符合前文的伏笔暗示),言之有理即可。从文章结尾蒋“清廉”“爱听评书”“不带随从”的特点去揣摩人物会不会有“请刘”的行为,这样就比较合理了。 21.侧面描写(侧面烘托、衬托)【手法】 本文第四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以张老太爷又听《秦琼卖马》如吃新菜的陶醉样子【情境内容】
侧面烘托了铁嘴刘技艺高超。【效果】 链接材料的表达效果:以观众听口技时的惊慌反应【情境内容】
我都做过。我知道这个家需要我的支撑。 又是一年盛夏光景,我们一家人在荷塘边聊着家常,看着那一朵朵粉红的荷花,我开心的笑了。 (选文有改动) 15.(2分)选文第一自然段的景物描写不仅暗示了当时的季节是
,还烘托了我当时
的心情,并且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16.(3分)面对“志愿填报指南”中南京大学那一页,我先前“不得舍翻过”的原因是什么?我后来“匆匆翻过”的原因又是什么? 17.(3分)父母的哪些决定能够代谢明“我就是为了照顾哥哥而存在的”? 18.(3分)父母总觉得欠我哥哥太多,愧对我们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请在理解文
思想: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
对外:资本主义国家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东
A、各国日益殖民地化,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方
各 B、各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和旧制度受到冲击,刺
国
激了资本主义的产生.
横向联系: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
; ;
铁嘴刘
A
听书入了迷
说得更是卖力
B
道出难言之隐
1
C
2
续说黄骠马
D
深鞠一躬
3
19.按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7分) (1)第(17)段和第(19)段加点的“轻轻”都写出了夫
工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影响比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科技革命
1、极大地提高 1、生产力迅猛发 1、极大地推动了社
了生产力
展
会生产力的发展。
2、提高了生活 2、进一步改变人 2、引起了世界经济
质量
们的生活方式 结构的变化--第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及图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三次科 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主要领域 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目标要求
识记 理解 运用
√
√
√ √ √ √ √ √ √
√ √
√
领先国家 开始时间
开始
第一次工业革命
英国
18世纪60年代 哈__格__里__夫___斯_发明_珍__妮__机__
标志性成就
3、世界格局发 3、世界格局发生 三产业比重上升。
影响
生变化 ,资产阶 级确立了对世界
变化 ,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进入帝
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日常生活发生变革;
的统治地位,东 国主义阶段;帝 3、引起了国际经济 方从属于西方 国主义列强加紧 格局的调整,从而
瓜分世界。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
资本主义政治经 多极化。 济发展不平衡。
A.提高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B.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 C.迅速扩大了人类活动和交往范围 D.促进了现代工厂的建立
2、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因素 中的比重日益加大,已由20世纪初的5%~10%,
提高到80年代的60%左右。这充分表明(C )
A.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 B.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时代 C.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D.西方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工业革命(详细资料).

本质特征: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18生产技术 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生产组织:手工工场
工厂制度
工业革命的概念: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到19世 纪中期),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重 大飞跃, 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次社会革命。
手工生产
手工工场
手工工场与工厂的比较:
⑴相似点: ①都是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因而都 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 ②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率。
⑵不同点: ①手工工场以手工操作为主,而工厂主要运用机器 大生产;(本质区别) ②手工工场的雇佣工人往往是在较分散的状态下生 产,而工厂的工人则相对集中; 通过上述可见,工厂比手工工场更能提高劳动生产 率。
机器生产
工厂制度
一、“大工业”的狂飙时代。
1、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 1)、直接原因: 市场的需求 圈地运动造就了广阔的农村市场 国内: 国外:18世纪中期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 2)、条件 圈地运动 ①劳动力: ②资本: 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圈地运动 ③技术: 手工工场的技术积累 ④原料: 圈地运动、煤铁资源、殖民掠夺 必 要 性
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 主义市场 三、“蒸汽”的力量
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用机器大生产代 替手工劳动的飞跃。18 世纪 60 年代首先发生于英国, 18 世纪 60 年代首先发生于英国 到19世纪中期,法、德、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 命。它既是生产技术的一次革命,也是生产关系的一 场革命。它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 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技术基础。
可 能 性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 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 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工业革命的相关资料

工业革命相关资料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
这个术语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阶段。
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
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连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以后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
英国首先出现工业革命的原因首先,英国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
17~18世纪,英国工场手工业不仅在传统的毛织业,也在冶金、金属加工、制盐、酿酒、丝织、棉织等工业中进一步发展,拥有欧洲第一流的手工工场。
它们规模大而集中,如:1736年,一家大呢绒工场拥有600台织机。
生产技术有很大提高,如:18世纪中叶,金属加工已有500种以上不同形状的锤。
分工十分精细,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1776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在《国富论》中写道:“分工的结果,已经使针的制造,成为一种特殊的职业。
……计抽铁线者一人,直者一人,截者一人,磋锋者一人,钻鼻者又一人。
但要钻鼻,已须有二三种不同的工作。
搓之使利,擦之使白,乃至以针刺于纸上,纳入匣中,皆须一人分任。
综合全部作业,可依此分为18种业务。
有些工场,这18种业务,是分别由18个特殊的职工担任。
固然,亦有时一人兼任二三门。
我看见一个小工场,只雇用10个工人,各种业务,遂由彼等兼任。
像这样一个小工场的必要机械设备,虽不甚完全,但他们如果勤勉努力,一日也能成针12磅。
以每磅中等针4 000枚计,这10个工人,每日就可成针4.8万枚,即一人一日,可成针4 800枚。
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漫说一日制造20针,就连一针,也不易制成。
”在这种手工工场内,生产过程被分解成一系列简单的操作,生产工具也日益专门化,为把手工生产转变成为机器生产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英国工业革命

(3)社会关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4)文化及思想:促进科学教育发展及科学共产主 义的诞生。
(5)世界市场:使工业革命有欧美推广,推动世界 工业化及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及逐渐成熟。
下列图片反映工业革命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
联系中国近代史
3.思想:激发了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 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 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它是用来摧毁一切 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 阶级的生产方式------他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 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
动力的革新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
蒸汽时代
改良蒸汽机推动工业生产的大发展,对货物运输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
影响分析:往往从对社 会的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等入手
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对 近代中国的影响。
1.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 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近代企 业产生(洋务企业的出现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并发展。)
汽机车;美国人富尔顿的汽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