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珩观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纪录片《xx》有感

观看了《王大珩》纪录片以后,我感触颇深,我看到了更多王大珩老先生的经历,其一生的辉煌成就下付出的辛勤汗水是数不清的,我对老校长王大珩先生的敬仰之情又加深了许多。王大珩院士是个伟大的人,他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了自己一辈子的精力,可以说王老一生之中重大的选择都是为了祖国繁荣富强。

在此之前,我只知道王老校长一手创办了长春理工大学,王老校长一定特别伟大,但为什么伟大、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他的伟大我却不得而知,当我看着纪录片的时候,我才逐渐明白,王老校长确实使人敬佩,王老校长所具有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每个年轻人学习、继承和发扬,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王老校长这样人的存在,我们的国家才会有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

“科技人员是有祖国的,他为祖国谋利益而受到人民的尊重。”这是王大珩为勉励科技人员说过的话。如今,这句话成为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学生时代培养了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进取精神。王老先生能有今天的成就并非偶然,王老从小就被父亲引导,使得在学生时代对科学产生了兴趣,在清华大学,在名师的教育熏陶下,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而且学会了从事科学工作的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长辈们的道德为人,爱国思想,对事业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进取精神。

战火纷飞的年代,选择自己独特的报国之路。王老先生大学毕业正赶上抗日战争前夕,当时,王大珩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光学玻璃在战争中被大量应用。于是,王大珩选择去英国攻读博士来研究这项技术。

就在王大珩即将博士毕业时,一个偶然的机遇出现在他面前。当时光学玻璃制造先进的昌司公司有一个工作的名额,为了祖国能够拥有这种技术、为了能学到制造光学玻璃的真实本领。毅然放弃获得学位的机会,到英国昌司玻璃公司工作。在昌司玻璃公司工作的六年,王老先生积累了丰厚的经验,这段经历也为其日后光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不为名利所动,毅然决定回到祖国的怀抱。

当时随着二战的硝烟渐渐散去,国内的局势也逐渐稳定,此时王大珩想要回国为百废待兴的祖国尽自己的一分力量,于是王大珩决定放弃昌司公司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的怀抱。王老曾经这样说:

“我没走那条路,我到解放区来,这是我的祖国,我要为我的祖国,我的民族做一些事情。”

新中国成立后,成功研制了“八大件,一个汤”。王老归国后,摆在王老面前的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基础,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于是王老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没日没夜的工作,此后的几年,王大珩和他的团队创造了中国光学史上一个又一个的“第一”。这一系列科研成果对于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此期间,我们的长春理工大学就此诞生了。

在动乱的文革时期,保护长春光机所。为了长春光机所、为了中国的科技不被毁于一旦,主动联系上级请求部队保护,而自己为了不遭到迫害,主动去扫厕所。正是由于王老的这些举措才保住了中国光学的命脉。

改革开放初期,战略性的提议863计划。文革结束以后,中国的发展又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王老审时度势和其他3名科学家向中央提出建议,得到邓小平同志批准,由此国务院发出了“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的通知,这一“纲要”被称为“863计划”。成为了科教兴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为中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为了祖国的发展、为了祖国的振兴、为了祖国的繁荣,王老这一生都没有闲着,终于不负众望,祖国在一辈又一辈具有王大珩老先生精神品质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变得越来越繁荣富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上辈人留给我们的使命,脚踏实地,勤奋刻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