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重点归纳

《统计学》重点归纳
《统计学》重点归纳

《统计学》期末重点

1.

令狐采学

2.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

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

(1)(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2)(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3)(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

(4)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5)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

(6)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7)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

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3.变量的题型

第10页,习题1.1

(1)年龄:数值型变量

(2)性别:分类变量

(3)汽车产量:离散型变量

(4)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顺序变量

(5)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分类变量

4.随机抽样(概率抽样)的抽样方式。

(1)简单随机抽样

(2)分层抽样:就是抽样单位按某种特征或者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将各层的样本结合起来,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

(3)整群抽样:

(4)系统抽样

(5)多阶段抽样

分层抽样与整群抽样的区别:

分层抽样的层数就是样本容量;整群抽样的群中单位的个数就是样本容量

5.非概率抽样的几种类型

(1)方便抽样

(2)判断抽样

(3)自愿样本

(4)滚雪球抽样

滚雪球抽样往往用于对稀少群体的调查。在滚雪球抽样中,首先选择一组调查单位,对其实施调查后,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研究总特的调查对象,调查人员根据调查线索,进行此后的调查。这个过程持续下去,就会形成滚雪球效应。

优点:容易找到那些属于特定群体的被调查者,调查成本也比较低。

(5)配额抽样

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指出各自适用情况

概率抽样:抽样时按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每个单位别抽中的概率已知或可以计算,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单位样本被抽到的概率。技术含量和

成本都比较高。如果调查目的在于掌握和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到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就使用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操作简单,时效快,成本低,而且对于抽样中的统计学专业技术要求不是很高。它适合探索性的研究,调查结果用于发现问题,为更深入的数量分析提供准备。它同样使用市场调查中的概念测试(不需要调查结果投影到总体的情况)。

5. 数据预处理内容

数据审核(完整性和准确性;适用性和实效性),数据筛选和数据排序。

6. 数据型数据的分组方法和步骤

分组方法:单变量值分组和组距分组,组距分组又分为等距分组和异距分组。

分组步骤:(1)确定组数

(2)确定各组组距

(3)根据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

7. 散点图与饼图的主要用途

饼图是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角度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它主要用于表示一个样本(或总体)中各组成部分的数据占全部

数据的比例,对于研究结构性问题十分有用。

散点图是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直观方法,从中可以大体上看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形态及关系强度。

8. 举例说明开口组组中值的计算方法

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上限-1/2邻组组距

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下限+1/2邻组组距

9. 怎样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地位?

平均数在统计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集中趋势的最主要的测度,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而不适用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

10. 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用表示。众数主要用于测度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当然也适用于作为顺序数据以及数值型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值。

中位数:是一组数列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用。中位数主要用于测度顺序数据的集中趋势,当然也适用测度数值型数据的集中趋势,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

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众数是一组数据分布的峰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缺点是

具有不唯一性。众数只有在数据量较多时才有意义,数据量较少时不宜使用。主要适合作为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值。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上的代表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当数据的分布偏斜较大时,使用中位数也许不错。主要适合作为顺序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值。

平均数对数值型数据计算的,而且利用了全部数据信息,在实际应用中最广泛。当数据呈对称分布或近似对称分布时,三个代表值相等或相近,此时应选择平均数。但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对于偏态分布的数据,平均数的代表性较差,此时应考虑中位数或众数。

11. 标准差系数(离散系数或变异系数)的计算及其应用(第89页,第96页习题4.8(1))

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方差和标准差是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值,一方面其数值大小受原变量值本身水平高低的影响,也就是与变量的平均数大小有关;另一方面,它们与原变量的计量单位相同,采用不同计量单位的变量值,其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也就不同。因此,为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需要计算离散系数。

12.什么是次序统计量

设,,……,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个样本,

称为第个次序统计量,它是样本满足如下条件的函数:每当样本得到一组观测值时,其由小到大的排序中,第个值就作为次序统计量的观测值,而称为次序统计量。其中,分别为最小的的最大次序统计量。

13.什么是自由度?

自由度:随机变量所包含的独立变量的个数。

14. 偏态系数(SK)取值的不同意义

如果一组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则偏态系数等于0;如果偏态系数明显不等于0,表明分布是非对称的。若偏态系数大于1或小于-1,成为高度偏态分布;若偏态系数在0.5-1或-1--0.5之间,被认为是中等偏态分布;偏态系数越接近0,偏斜程度就越低。

15. 中心极限定理的内容

设从均值方差为的任意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量为n的样本,当n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均值为,方差为的正态分布。

16. 评价估计量的标准

(1)无偏性

无偏性是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设总体参数为θ,所选择的估计量为θ,如果E(θ)=θ,则称θ为θ的无偏估计量。

(2)有效性

有效性是指对同一整体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有更小的标准的估计量更有效。在无偏估计的条件下,估计量的方差越小,估计也就越有效。

(3)一致性

一致性是指随着样本量的增大,估计量的指越来越接近被估计总体的参数。换而言之,一个大样本给出的估计量要比一个小样本给出的估计量更接近总体的参数。

17.简述样本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估计误差的关系

样本量越大置信水平越高,总体方差和边际误差越小

18. 大样本条件下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1)大样本条件下,方差已知,正态总体或非正态总体

总体均值在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

(为置信下限;为置信上限,为事先确定的一个概率值,也称风险值,是总体均值不包括在置信区间的

概率;为置信水平;是标准正态分布右侧面积为时的z值;是总体均值的估计误差)

大样本条件下,方差未知,正态总体或非正态总体

(2)

总体均值在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

(为样本方差,s为样本标准差)

19. 置信区间可靠性与精确性的关系

置信度又称置信水平是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时构造的随机区间包含参数真值的概率。

精确度是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时构造的随机区间的平均长度。

置信度和精确度是评价区间估计优劣的两个标准,置信度度和精确度都高则说明区间估计较好,但是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提高置信度必将以降低精确度为代价。

20. 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都是利用样本对总体进行某种推断,然而推断的角度不同。参数估计讨论的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方法,总体参数μ在估计前是未知的。而在参数假设检验中,则是先对μ的值提出一个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去检验这个假设是否成立。

21. 假设检验的种类及假设的正确写法

建设检验的一般流程:

首先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分别为:

然后,确定适当的检验统计量,需要考虑样本量的多与少,总体标准差已知与否,等等。

规定显著性水平

检验统计量的确定:

① 若是大样本条件下,采用z统计量,计算公式为:

② 若是小样本条件下,采用t统计量,计算公式为

(t统计量的自由度为n-1)

注:即使是小样本,若已知,仍可继续使用z统计量。

最后,进行统计决策。

比例问题的检验,z统计量的计算公式为:

(p为样本比例;为总体比例π的假设值)

(1)双侧检验

在双侧检验中,只要或两者之中有一个成立,就可

以拒绝原假设。

以大样本条件下为例,双侧检验的决策准则为:

(z的下标表示双侧检验)

不管双侧检验或是单侧检验,若使用P值检验,;。

(2)单侧检验

① 左单侧检验(下限检验)

希望所考查的数值越大越好

② 右单侧检验(上限检验)

希望所考查的数值越小越好

22. 大样本条件下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192页例题)

6.总体方差假设检验的方法

若进行双侧检验,在确定的水平下,拒绝域分布在统计量分布曲线的两边;

若是单侧检验,拒绝域分布在统计量分布曲线的一边。具体在左还是在右,需根据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的情况而定。若样本统计量≥,则拒绝原假设;若<,则不能拒绝原假设。

23. 假设检验中犯两类错误及其概率之间的关系

假设检验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所犯的错误有两种类型,一类错误是原假设H0为真却被我们拒绝了,犯这种错误的概率用α表示,所以也称α错误或弃真错误;另一类错误是原假设为伪我们却没有拒绝,犯这种错误的概论用β表示,所以也称β错误或取伪错误。

两类错误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在假设检验中,α与β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减小α错误,就会增大犯β错误的机会,若减小β错误,也会增大犯α错误的机会。故,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24. 列联表的概念及自由度的确定

列联表是由两个以上的变量进行交叉分类的頻数分布表。

自由度=(R-1)(C-1)

简述列联表的构造与列联表的分布

两个以上的变量进行交叉分类的頻数分布表,包括观察值的分布与期望值的分布。

25. 列联表检验的步骤(4个),即计算统计量步骤

(1)计算

(2)计算

(3)计算

(4)计算

26. 相关系数的计算及性质

简述相关系数性质:

(1)

r的取值范围为-1到1,

① r=1时,完全正线性相关

② R=-1时,完全负线性相关

③ R=0时,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④ 0>r>=-1,负线性相关

⑤ 0

⑥ R越趋近于+—1,线性相关关系越密切

⑦ R越趋近于0,线性相关关系越不密切

(2)r具有对称性。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和y与x之间的相关

系数相等。

(3)

r数值大小与x和y的原点及尺度无关。

(4)

r仅仅是x与y之间线性关系的一个度量,它不能用于描述

非线性关系。

(5)r虽然是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一个度量,却不一定意味

着x与y一定有因果关系。

27.简述参数最小二乘估计的基本原理

未知量的最可能值是使各项实际观测值和计算值之间差的

平方乘以其精确度的数值以后的和为最小。

28.简述判定系数的含义和作用

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称为判定系数,判定系数是

对估计得回归方程拟合优度的度量。

三个平方和的关系为:总平方和(SST)=回归平方和(SSR)+残差平方和(SSE)

判定系数R2测度了回归直线对观测数据的拟合程度。判定系数R2的取值范围是[0,1]。R2越接近1,表明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越大,回归直线各观测点越接近,用x的变化来解释y值变差的部分就越多,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就越好;反之R2越接近0,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就越差。

29. 简单线性回归方程的计算

(是估计的回归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是直线的斜率,表示x每变动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变动值。)

30. 平稳序列与非平稳序列

平稳序列是基本上不存在趋势的序列。

非平稳序列是包含趋势、季节性或周期性的序列,它可能只含有其中一种成分,也可能含有几种成分的组合。

31. 简述时间序列的预测程序。

第一步:确定时间序列所包含的成分,也就是确定时间序列的类型。

第二步:找出适合此类时间序列的预测方法。

第三步:对可能的预测方法进行评估,以确定最佳预测方案。

第四步:利用最佳预测方案进行预测。

32. 简述复合型序列预测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并分离季节成分,计算季节指数,以确定时间序列中的季节成分。然后将季

节性因素从时间序列中分离出去,以便观察和分析时间序列的其他特征。

第二步:对消除了季节成分的时间序列建立适当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

第三步:计算出最后的预测值。用预测值乘以相应的季节指

数,得到最终的预测值

33. 简述季节指数的计算步骤

(1)计算移动平均值(季度数据采用4项移动平均,月份数据采用12项移动平均),并将其结果进行“中心化”处理

(将移动平均的结果再进行一次二项的移动平均,即得出“中心化移动平均值”(CMA))

(2)计算移动平均的比值,也成为季节比率

(即将序列的各观察值除以相应的中心化移动平均值,然后再计算出各比值的季度(或月份)平均值,即季节指数)

(3)季节指数调整

(各季节指数的平均数应等于1或100%,若根据第二步计算的季节比率的平均值不等于1时,则需要进行调整。具体方法是:将第二步计算的每个季节比率的平均值除以它们的总平均值)

34.什么是指数体系?它有什么作用?

指数体系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在一定的经济联系基础上所形成的整体,它们之间在数量上相互衔接和制约,形成一种乘积的关系。

作用:(1)从数量方面研究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变动中

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和绝对效果,即进行因素分析。(2)利用指数之间的联系,进行必要的推算。

统计学选择题

第 01 章-绪论 1.单选题:社会经济统计是()的有利工具。 A.处理问题 B. 进行交流 C. 认识社会 D. 引进外资 解答: C 2.单选题:()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 A.描述统计 B. 推断统计 C. 理论统计 D. 应用统计 解答: A 3.单选题:()是我们所要研究的所有基本单位(通常是人、物体、交易或事件)的总和。 A.总体 B. 变量 C. 样本 D. 统计 解答: A 4.单选题:经济数据是对()进行计算的结果。 A. 主观现象 B. 客观现象 C. 数字特征 D. 社会现象 解答: B 5.单选题:美国盖洛普Gallup调查公司在美国总统大选前通常会从全美国的选民中随机抽取 1500 人左右,对大选结果进行调查和预测,并会给出 2左右的预测误差。这是利用样本信息和概率论原理进行()的过程。 A.统计描述 B. 统计推断 C. 统计分析 D. 统计应用 解答: B 6.单选题:统计学的核心内容是()。 A. 统计数据的收集 B. 统计数据的整理 C. 统计数据的分析 D. 统计数据的应用 解答:C 7.单选题:()在《政治算术》一书中用大量的数字对英国、法国、荷兰三国的经济实力进行比较,用数字、重量、尺度等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表达他的思想和观点。 A.威廉配第 B. 约翰格朗特 C. 帕斯卡 1 D. 费马 解答: A 8.单选题:统计整理主要是对()的整理。 A.历史资料 B. 分析资料 C. 原始资料 D. 综合资料 解答: C 9.单选题:著名统计学家()给出了 F 统计量、最大似然估计、方差分析等方法和思想。 A.戈赛特 B. 费希尔 C. 奈曼和皮尔逊 D. 沃尔德 解答: B 10.单选题:统计数据的搜集活动是()。 A. 应用统计 B. 统计工作 C. 统计数据 D. 统计学 解答:B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1.单选题:某企业男性职工占 60%,月平均工资为 550 元,女性职工占 40%,月平均工资为 500 元,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工资为()。 A. 525 元 B. 530 元 C. 535 元 D. 540 元 解答: B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 注:本次作业主要针对4、6、8章相关知识点。 一、单选题(共11个) 1. 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 )。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2.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 )。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3.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B )。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4. 2010年某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D )。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5.根据同一资料计算的数值平均数通常是各不相同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D )。 A. 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C. 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D. 没有关系 6.指数是表明现象变动的(B ) A. 绝对数 B. 相对数 C. 平均数 D. 抽样数 7.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 A )作为同度量因素。 A. 基期质量指标 B. 报告期质量指标

C. 基期数量指标 D. 报告期数量指标 8.价格下降后,花同样多的钱可以多购买基期商品的10%,则物价指数为(B ) A. 90% B. 90.9% C. 110% D. 111.1% 9.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D ) A. 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 B.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 C. 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 D.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 10.变量x与y之间的负相关是指(C ) A. x数值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 B. x数值减少时y也随之减少 C. x数值增大(或减少)y随之减少(或增大) D. y的取值几乎不受x取值的影响 11.如果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C ) A. 相关程度很低 B. 不存在任何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多选题(共7个) 1.时期指标的特点是指标的数值(ADE )。 A、可以连续计数 B、与时期长短无关 C、只能间断计数 D、可以直接相加 E、与时期长短有关 2.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DE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统计学(第五版)贾俊平 课后思考题和练习题答案(最终完整版)

统计学(第五版)贾俊平课后思考题和练习题答案(最终完整版) 整理by__kiss-ahuang 第一部分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1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1.2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 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1.4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答案同1.3 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1.6变量的分类 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1.7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性变量 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取值以整数位断开,比如“企业数” 连续型变量,取之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比如“温度”。 1.8统计应用实例 人口普查,商场的名意调查等。 1.9统计应用的领域 经济分析和政府分析还有物理,生物等等各个领域。

《管理统计学》习题及标准答案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导论 *1-1 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单选)( 3 )(1)50名职工(2)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3)每一名职工(4)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1-2 一个统计总体(单选)( 4 )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 (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 *1-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单选)( 4 ) (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 *2-1 非全面调查包括(多项选择题)(12 4 ) (1)重点调查(2)抽样调查(3)快速普查 (4)典型调查(5)统计年报 *2-2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 12 3 ) (1)采访法(2)抽样调查法(3)直接观察法 (4)典型调查法(5)报告法 *2-3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单项选择题)(2) (1) 调查时间(2) 调查期限(3) 标准时间(4) 登记期限 *2-4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4) (1) 普查(2) 典型调查(3) 抽样调查(4) 重点调查 *2-5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23 4 ) (1)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 (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 (3)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 (4)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 (5)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 *2-6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单项选择题)( 2 ) (1)工人年龄(2)工人性别(3)工人体重(4)工人工资 *2-7 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多项选择题)(3) (1)性别(2)工种(3)工资(4)民族(5)年龄 *2-8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多项选择题)(13 4 ) (1)劳动生产率(2)废品量(3)单位产品成本 (1)资金利润率(5)上缴税利额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 *3-1 区分下列几组基本概念: (1)频数和频率;

(完整版)EXCEL统计学应用教程

数学与统计学院 本科教学实验讲义(实验)课程名称统计学 贵州财经学院教务处制表

统计学实验教学讲义 Excel 工作界面简介 附图1 Excel 工作界面 按附图1 从上到下的顺序,Excel 工作界面包含如下几项内容:“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编辑”栏、工作表、工作表标签、滚动条、 和“状态”栏。下面分别介绍它们的作用。 (一)“标题”’栏 “标题”栏告诉用户正在运行的程序名称和正在打开的文件的名称。 如图附-1 所示,标题栏显示“Microsoft Excel-Book1”表示此窗口的应用程序为Microsoft Excel ,在Excel 中打开的当前文件的文件名为Book1.xls。 (二)“菜单”栏 “菜单”栏按功能把Excel 命令分成不同的菜单组,它们分别是“文件”、“编

辑”、“视图”、“插入”、“格式”、“工具”、“表格”、“帮助”。当菜单项被选中时,引出一个下拉式菜单,可以从中选取相应的子菜单。另外,在屏幕的不同地方单击鼠标右键时,“快捷菜单”将出现在鼠标指针处。选取“快捷菜单”中的命令同从菜单栏的菜单上选取相应命令的效果是一样的,但选取速度明显增快。 (三)“工具”栏 Excel 可显示几种工具栏,这些工具可控制简化用户的操作。“工具”栏中的按钮都是菜单中常用命令的副本,当鼠标指向某一按钮后,稍等片刻在按钮右下方会显示该按扭命令的含意。用户可以配置“工具”栏的内容,通过“视图”菜单中的“工具”栏子菜单来选择显示不同类型的“工具”或全部显示出来。下面介绍出现在Excel 开始屏幕中的两种“工具”栏。 1.“常用”工具栏 “常用”工具栏中为用户准备了访问Excel 最常用命令的快捷按钮,如“新建文件”按扭,“打开文件”按扭,“保存文件”按钮等。 2.“格式”工具栏 “格式”工具栏专门放那些和文本外观有关的命令,如字体、字号、对齐方式及其他选项。 (四)“编辑”栏 “编辑”栏给用户提供活动单元格的信息。在“编辑”栏中用户可以输入和编辑公式,“编辑”栏位于图1 中第5 行。 “编辑”栏由“名字”栏和“公式”栏组成。位于“编辑”栏左侧的“名字”栏中显示的是活动单元格的坐标,也可在“名字”栏中直接输入一个或一块单元格的地址进行单元格的快速选定;位于“编辑”栏右侧的“公式”栏可用于编辑活动单元格的内容,它包含三个按钮和一个编辑区。当向活动单元格输入数据时,公式栏中便出现三个按钮,三个按钮从左至右分别是:“╳”(取消)按钮、“√”(确认)按钮和“=”(公式指南)按钮。 通常Excel 在工作区中显示“编辑”栏。在“视图”菜单中的“编辑栏”命令是一个开关命令,它可以用于隐藏或显示“编辑”’栏。 (五)工作表 工作簿窗口包含了16 张独立的工作表(sheet)。开始时,窗口中显示第一张工作表“Sheetl”,该表为当前工作表。当前工作表只有一张,用户可通过点击工作表下方的标签击活其他工作表为当前工作表。 工作表是一个由行和列组成的表格。行号和列号分别用字母和数字区别。行由上自下范围1~65536,列号则由左到右采用字母编号A~IV。因此,每张表为256 列╳65536 行,若从Excel 导入的数据超过以上范围,则会被Excel 自动截去。每一个行、列坐标所指定的位置称之为单元格。在单元格中用户可以键人符号、数值、公式以及其他内容。 (六)工作表标签 工作表标签通常用“Sheet1”,“Sheet2”等名称来表示,用户也可以通过用鼠标右击标签名,选择弹出菜单中“重命名”命令来修改标签名。 Excel 一般同时显示工作表队列中的前3 个标签。利用标签队列左边的一组标签滚动按钮可显示队列中的后续工作表的标签。工作簿窗口中的工作表称之为当前工作表,当前工作表的标签为白色,其他为灰色。 (七)“滚动”栏

应用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100.0 完成日期:2013年01月15日15点07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3年03月14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1.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C ) A.抽象的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3.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 C )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5.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6.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 B )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 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 7.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 B ) A.调查的组织形式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 8.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 期限为()。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75962764.html, 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思考 作者:丁兴烁 来源:《中国市场》2013年第37期 [摘要]应用统计学培养的应该是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人。加强案例引导教学方法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应用,以实际需要组织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后作业;应用统计学必须采取多样的无纸化考试考核形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关键词]应用统计学;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C8-4;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7-0144-02 1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目的 应用统计学教学目的,实际上要解决的是“培养具有什么技能的人”的问题。一是“实用型”。即要求学生能够立即顶岗,能够立即在企业进行工作,其角色就是一个数据处理员或市场调查员。二是“发展型”。即要求一个毕业学生在取得一定的工作年限和工作经验后,具有负责更高层次数据搜集、处理和分析方案策划能力。其角色已不再是一个仅仅完成个人任务的数据调查处理员,而已转变成为完成更高层次的数据调查处理主管或经理。我们将应用统计学教学目的确定为:①初级目标:培养企业所需的数据调查处理方面的“实用型”初级人才;②高级目标:培养企业所需的数据处理方面的“发展型”高级人才。 2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 21案例引导教学法在应用统计学教学中应用 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是由理论到案例的过程,讲解理论知识,举出案例,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案例内容,容易导致老师讲课单调、枯燥,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案例引导教学法是由案例到理论的过程。先提出案例,再讲解理论,进行案例分析。首先,老师设计好的应用统计学讲解的理论知识问题并提出,引起学生的思考;其次,老师给出精心准备的与所要讲解的应用统计学理论知识紧密相联的案例,供学生思考,不提醒,不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步;再次,老师详细讲解理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得出准确结论;最后,老师组织对上述案例进行讨论、辨析。 22注重实际应用安排应用统计学教学内容 应用统计学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安排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实际需要,充分强调实际应用效果。应用统计学教学内容存在三个重点: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传统的应用统计学的教学是从理论体系角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重点,统计分析是重点中的重点,占用比较多的教学时间,结果许多学生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一样也没有学会,实际应用效果不

管理统计学不定项选择练习题

《管理统计学》不定项选择练习题 一、综合 1、统计的含义包括()。ACD A.统计资料 B.统计指标 C.统计工作 D.统计学 E.统计调查 2、统计研究运用各种专门的法,包括()。ABCDE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模型法 E.统计推断法 3、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中()。BCE 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 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D.人口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是变量 4、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ACD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岛屿个数 C.国民生产总值中3次产业比例 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E.就业人口数 5、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C A.国民生产总值 B.人口密度 C.全国人口数 D.投资效果系数 E.工程成本降低率 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BE A.工资 B. 所有制 C.旷课次数 D.耕地面积 E.产品质量 7、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统计指标?()ACDE A.我国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 B.某同学该学期平均成绩 C.某地区出生人口总数 D.某企业全部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人均产量 E.某市工业劳动生产率 8、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有()。BCE A.比重指标 B.总量指标 C.相对指标 D.人均指标 E.平均指标 9、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ABCD A.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不能离开总体而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 10、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有()。ABCD A.收集信息职能 B.提供咨询职能 C.实施监督职能 D.支持决策职能 E.组织协调职能

统计学选择题及答案

第2章 2.1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主要是对()的整理。 A、历史资料 B、分析资料 C、原始资料 D、综合资料 2、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C、可以单项式分组,也可以用组距式分组D、无法分组 3、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的组限必须()A、重叠B、相近C、不等D、间断 4、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60,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 A、9.3 B、9 C、6 D、10 5、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 的组中值为()。 A、520 B、510 C、500 D、490 6、组距、组限、组中值之间关系是()。 A、组中值=(上限+下限)÷2 B、组距=(上限-下限)÷2 C、组中值=(上限+下限)×2 D、组限=组中值÷2 7、次数分配数列是()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8、次数分布和次数密度分布相同的是()。 A、变量数列 B、组距数列 C、等距数列 D、异距数列 9、次数分布的类型主要决定于()A、统计总体所处的条件B、社会经济现象本身的性质C、分组标志的选择D、分组界限的确定 10、对职工的生活水平状况进行分组研究,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当用() A、职工月工资总额的多少 B、职工人均月收入额的多少 C、职工家庭成员平均月收入额的多少 D、职工的人均月岗位津贴及奖金的多少 11、将统计表分为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部分是()。 A、从构成要素看 B、从内容上看 C、从作用上看 D、从性质上看 12、指出下列哪种分组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分组 B、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C、企业按资金拥有量分组 D、企业按设备拥有量分组 13、分配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它们是() A、一个是单位数,另一个是指标数 B、一个是指标数,另一个是分配次数 C、一个是分组,另一个是次数 D、一个是总体总量,另一个是标志总量 14、采用不等距分组编制变量数列是因为() A、现象是均匀变动的 B、现象变动是不均匀的 C、在标志值中没有极端值 D、在标志值中有极端值 15、主词经简单分组而编制的统计表是() A、简单表 B、调查表 C、分组表 D、复合表

统计学课程教程教案

统计学课程教程教案(1)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统计学(statistics)课程代码:62251020(62251030) 学时:54 学分:3 适用专业:税务财务管理会计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经济数学参考教材:《统计学基础》陈仁恩、厦门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目的、任务 统计学是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本课的内容既包括统计方法,也包括必要的社会经济指标核算的基本知识。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有关经济问题,为国民经济的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字资料,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因此,在教学上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统计指标的核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 在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教学中,对统计知识的需求不一样,因此有的内容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具体的要求将在各章的教学内容中加以说明。 在各章的教学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内容按“了解、一般了解、重点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指标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分析方法等内容按“会、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要求:学习《统计学》课程,总的要求是要熟悉统计学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目标:学生初步掌握对统计信息资料基本分析方法的运用。 主要教学环节安排:理论教学45学时,实验教学9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理论讲授与实例分析相结合。本课程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同时组织相应教辅材料、教学活动以配合本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 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的板书内容为主(教学内容中的粗体字),同时组织相应统计实验(以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书为标准)、统计习题。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实践报告 三、课程教学重点 1、统计学的有关基本概念; 2、统计实践活动的环节; 3、统计基本分析方法。 课程教学难点 统计调查方式理解与选择;统计资料的分组整理;统计分析指标及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 注:本次作业主要针对4、6、8章相关知识点。 一、单选题(共11个) 1、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得指标就是( C )。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2、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得比重之与( C )。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3、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得指标有( B )。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4、 2010年某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就是( D )。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5、根据同一资料计算得数值平均数通常就是各不相同得,她们之间得关系就是( D )。 A、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与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调与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C、调与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D、没有关系 6、指数就是表明现象变动得( B )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抽样数 7、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就是采用( A )作为同度量因素。 A、基期质量指标 B、报告期质量指标 C、基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数量指标 8、价格下降后,花同样多得钱可以多购买基期商品得10%,则物价指数为( B ) A、 90% B、 90、9% C、 110% D、 111、1% 9、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D ) A、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得变动趋势 B、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得变动趋势 C、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得变动趋势 D、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与服务项目价格得变动趋势 10、变量x与y之间得负相关就是指( C ) A、 x数值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 B、 x数值减少时y也随之减少 C、 x数值增大(或减少)y随之减少(或增大) D、 y得取值几乎不受x取值得影响 11、如果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C ) A、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关系 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多选题(共7个) 1、时期指标得特点就是指标得数值( ADE )。

统计学思考题

1.1请举出统计应用的几个例子: 1.用统计识别作者:对于存在争议的论文,通过统计量推出作者 2.用统计量得到一个重要发现:在不同海域鳗鱼脊椎骨数量变化不大,推断所有各个不同海域内的鳗鱼是由海洋中某公共场所繁殖的 3.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预测 1.2请举出应用统计的几个领域: 1.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应用 2.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3.在市场研究中的应用 4.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5.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 1.3你怎么理解统计的研究内容: 1.统计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对象、统计方法和统计规律。 2 .统计对象就是统计研究的课题,称谓统计总体。 3.统计研究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数量分析法、抽样推断法、实验法等。 4.统计规律就是通过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所揭示的用数量指标反映的客观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1.4举例说明分类变量、顺序变量和数值变量: 1.分类变量:表现为不同类别的变量称为分类变量,如“性别”表现为“男”或“女”,“企业所属的行业”表现为“制造业”、“零售业”、“旅游业”等,“学生所在的学院”可能是“商学院”、“法学院”等 2.顺序变量:如果类别有一定的顺序,这样的分类变量称为顺序变量,如考试成绩按等级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分为赞成、中立、反对。这里的“考试成绩等级”、“态度”等就是顺序变量。 3.数值变量:可以用数字记录其观察结果,这样的变量称为数值变量,如“企业销售额”、“生活费支出”、“掷一枚骰子出现的点数”。 1.5获得数据的概率抽样方法有哪些? (1)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它最直观地体现了抽样的基本原理,是最基本的概率抽样。(2)系统抽样 ,系统抽样也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是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

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statistics”可以表示统计学 B.“statistics”可以表示统计数据 C.“statistics”可以表示统计资料 D.“statistics”可以表示统计检验 2.在下列叙述中,关于推断统计的描述是()。 A.一个饼图描述了某医院治疗的癌症类型,其中2%是肾癌,19%是乳腺癌 B.从一个果园中抽取36个橘子的样本,用该样本的平均重量估计果园中橘子的平均重量 C.一个大型城市在元月份的平均汽油价格 D.反映大学生统计学成绩的条形图 3.连续变量()。 A.表现形式为整数 B.取值可一一列举 C.取值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 D.一般都四舍五入取整数 4.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一年级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为此,他观察了200名新生在教科书上的花费,发现他们每个学期平均在教科书上的花费是250元。在研究中,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变量是()。 A.该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教科书费用 B.该大学的学生数 C.该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教科书数量 D.大学生的生活成本 5.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描述总体特征的度量工具(如均值)被称为()。 A.参数 B.总体 C.样本 D.统计量 6.为了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在该研究中,样本是()。 A.100所中学 B.20个城市 C.全国的高中生 D.100所中学的高中生 7.以一个企业作为总体,下列属于质量统计指标的是()。 A.商品销售额 B.产品合格率 C.商品库存量 D.产品产量 8.在某市工业设备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A. 该市每一家工业企业 B. 该市全部工业设备 C.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D.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中的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 9.某公司新推出了一种饮料产品,欲了解该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公司派人到各商

统计学单项选择题

统计学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1、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C ) A、威廉·配第 B、阿痕瓦尔 C、凯特勒 D、恩格尔 2、下列哪个测定,只能进行计数运算:( C ) A、定名测定 B、序列测定 C、定距测定 D、定比测定 3、下列哪个测定,即可进行加减运算,也可进行乘除运算:( D ) A、定名测定 B、序列测定 C、定距测定 D、定比测定 4、国势学派对统计学的主要贡献是:(C ) A、采用了数量分析方法 B、引入了大数法则 C、提出了“统计学”这一名词 D、证明了小样本理论 5、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B ) A、康令 B、威廉·配第 C、凯特勒 D、恩格尔 6、总体的两大特点是( A ) A、同质性和大量性 B、同质性和数量性 C、大量性和数量性 D、同质性和变异性 7、统计的四个要素是( B ) A、总体、样本、标志和指标 B、总体、样本、推断和推断的可靠性 C、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和指标 D、标志、指标、变量和变异 8、统计学的两大类基本内容是( D ) A、统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B、理论统计和运用统计 C、统计预测和决策 D、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9、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研究客观事物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C ) A、社会科学 B、自然科学 C、方法论科学 D、实质性科学 10、“统计”一词的基本涵义是(D)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 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计算 D、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 1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1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D )。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1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1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 )。 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类 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最新版本

1. ( 多选题 ) 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 )。 (本题5.0分) A、各组频率或频数 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C、各组组距的大小 D、各组组数的多少 E、各组组限的大小 学生答案:A,B 标准答案:AB 解析: 得分:5 2. ( 多选题 ) 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 )。 (本题5.0分) 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允许误差的大小 C、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D、总体参数的大小

E、抽样方法和组织形式 学生答案:A,B,C,E 标准答案:ABCE 解析: 得分:5 3. ( 多选题 ) 编制综合指数的原则是( )。(本题5.0分) A、质量指标指数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B、质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C、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 D、数量指标指数以基期质量指标作为同度因素 学生答案:A,D 标准答案:AD 解析: 得分:5 4. ( 多选题 ) 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及分组的程度, 可分为( )(本题 5.0分) A、简单表 B、一览表 C、分组表

D、复合表 E、单一表 学生答案:A,B 标准答案:AB 解析: 得分:5 5. ( 多选题 ) 次数分配数列()(本题5.0分) A、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构成的 B、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 C、包括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两种 D、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现 E、可以表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 学生答案:B,C,D,E 标准答案:BCDE 解析: 得分:5 6. ( 多选题 ) 下列哪些指标是序时平均数()(本题5.0分)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统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摘要】《统计学》作为财经院校各财经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是一门数据分析实用性很强的工具学科。根据《统计学》课程的实际教学实践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统计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为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实践财经专业 随着大数据时代对于数据分析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有效挖掘有用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已逐渐引起国内外政府机构及学者的极大关注,国际上关于大数据科学研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统计学作为一门数据分析学科,主要通过收集整理研究对象的数据,进行建立统计模型、量化分析、总结和预测,探讨研究对象的数量规律及其特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统计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和重视,具有统计学基础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由于统计学涉及的理论内容、公式和抽象概念比较多,通常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学生普遍认为《统计学》是一门比较难以掌握和学习的课程。结合自己对财经类专业学生讲授《统计学》课程的实际教学实践,在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探索适合金融工程、工商管理、会计学等财经类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及考核办法,如何解决统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专业数据分析人才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一、《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统计学教学仍然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传输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背景下,虽然多数教师坚持黑板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但是有些教师将多媒体教学完全取代黑板板书,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容量过大,讲授速度过快,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统计学内容在重点部分常常涉及较多公式和概率统计定理,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使得讲课速度过快,造成学生无法跟上教师思路不能理解具体内容,仅仅会记忆理解,熟练地套用计算公式,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只注重应用表面,缺乏理论深度 财经院校《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仍然是以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入手,简单介绍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指标、时间数列、指数、相关回归、统计推断等内容。对于教学中涉及到的基本数学定理、数学公式推理以及前后知识在数学上的联系缺乏讲解,使学生不能理解到所学知识的本质,仅仅会依葫芦画瓢地应用,导致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方法单一、创新不足。有些财经专业的学生培养方案更是将统计学与概率统计同一学期开设,使得统计学课程的内容缺乏概率统计中的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等假设检验的基本知识,造成学生无法理解所学内容。 3、教师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 讲授统计学的教师队伍近几年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还有一部分统计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够理想,数学和计算机知识水平与客观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仍需要继续改进和提高。财经类院校讲授统计学课程的教师主要以经济统计、数量经济学等财经类出身教师为主,缺乏数学专业科班教师,使得课程内容的设计仅注重应用,缺乏相应的数学理论作为支撑,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 4、统计软件与统计案例缺乏有效结合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会用统计软件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分析能力已成为每个学生必经的阶段,计算机软件在统计学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现实中,虽然统计学的课堂教学中也注重统计方法的应用,但是由于统计学知识繁杂、课时安排普遍过少、开课班级过多等原因,导致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训练过少。尤其是财经类非统计

管理统计学不定项选择练习题

综合 1、统计的含义包括()。ACD A.统计资料 B.统计指标 C.统计工作 D.统计学 E.统计调查 2、统计研究运用各种专门的方法,包括()。ABCDE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模型法 E.统计推断法 3、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中()。BCE 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 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D.人口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是变量 4、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ACD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岛屿个数 C.国民生产总值中3次产业比例 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E.就业人口数 5、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C A.国民生产总值 B.人口密度 C.全国人口数 D.投资效果系数 E.工程成本降低率 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BE A.工资 B. 所有制 C.旷课次数 D.耕地面积 E.产品质量 7、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统计指标?()ACDE A.我国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 B.某同学该学期平均成绩 C.某地区出生人口总数 D.某企业全部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人均产量 E.某市工业劳动生产率 8、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有()。BCE A.比重指标 B.总量指标 C.相对指标 D.人均指标 E.平均指标 9、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ABCD A.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不能离开总体而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 10、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有()。ABCD A.收集信息职能 B.提供咨询职能 C.实施监督职能 D.支持决策职能 E.组织协调职能 11、当人们谈及什么是统计时,通常可以理解为()ACD A.统计工作 B.统计整理 C.统计资料 D.统计学 E.统计学科 12、调查得到的经过整理具有信息价值的统计资料包括()ABDE A.统计数据 B.统计图标 C.统计软件 D.统计年鉴 E.统计报告 13、以下关于统计学的描述,正确的有()ACD A.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 B.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实质性科学 C.统计学的研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 D.统计学提供了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一套方法 E.统计学提供了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一套软件 14、统计数据按其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ABC A.分类数据 B.顺序数据 C.数值型数据 D.截面数据 E.扇面数据 15、统计数据按其收集方法不同,可以分为()AB A.观测数据 B.实验数据 C.时序数据 D.混合数据 E.顺序数据 16、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不同分为()ABD A.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 C.观测数据 D.混合数据 E.扇面数据 17、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AD A.描述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 C.应用统计学 D.推断统计学 E.管理统计学 18、如果要研究某市987家外资企业的基本情况,下列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BD A.所有外资企业的职工平均工资 B.所有外资企业的平均利润 C.甲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 D.所有外资企业平均职工人数 E.部分外资企业平均职工人数 统计数据的收集 1、普查是一种()。BCD A.非全面调查 B.专门调查 C.全面调查 D.一次性调查 E.经常性调查 2、某地对集市贸易个体户的偷漏税情况进行调查,1月5日抽选5%样本检查,5月1日抽选10%样本检查,这种调查是()。ABC

统计学必看教材推荐

一、统计学基础部分 1、《统计学》 David Freedman等著,魏宗舒,施锡铨等译中国统计出版社据说是统计思想讲得最好的一本书,读了部分章节,受益很多。整本书几乎没有公式,但是讲到了统计思想的精髓。 2、《Mind on statistics(英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只需要高中的数学水平,统计的扫盲书。有一句话影响很深:Mathematics as to statistics is something like hammer, nails, wood as to a house, it\'s just the material and tools but not the house itself。 3、《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Data Analysis(英文版.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看了就发现和国内的数理统计树有明显的不同。这本书理念很好,讲了很多新的东西,把很热门的Bootstrap方法和传统统计在一起讲了。Amazon上有书评。 4、《Business Statistics a decision making approach(影印版)》中国统计出版社在实务中很实用的东西,虽然往往为数理统计的老师所不屑 5、《Understanding Statistics in the behavioral science(影印版)》中国统计出版社和上面那本是一个系列的。老外的书都挺有意思的 6、《探索性数据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和第一本是一个系列的。大家好好看看陈希儒老先生做的序,可以说是对中国数理统计的一种反思。 二、回归部分 1、《应用线性回归》中国统计出版社还是著名的蓝皮书系列,有一定的深度,道理讲得挺透的。看看里面对于偏回归系数的说明,绝对是大开眼界啊!非常精彩的书 2、《Regression Analysis by example (3rd Ed影印版)》这是偶第一本从头到底读完的原版统计书,太好看了。那张虚拟变量写得比小说都吸引人。没什么推导,甚至说“假定你有统计软件可以算出结果”,主要就是将分析,怎么看图,怎么看结果。看完才觉得回归真得很好玩 3、《Logistics回归模型——方法与应用》王济川郭志刚高等教育出版社不多的国内的经典统计教材。两位都是社会学出身,不重推导重应用。每章都有详细的SAS和SPSS 程序和输出的分析。两位估计洋墨水喝得比较多,中文写的书,但是明显老外写书的风格 三、多元 1、《应用多元分析(第二版)》王学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现在好像就是用的这本书,但是请注意,这本书的亮点不是推导,而是后面和SAS结合的部分,以及其中的一些想法(比如P99 n对假设检验的影响,绝对是统计的感觉,不是推推公式就能感觉到的)。这是一本国内很好的多元统计教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