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革命旧址参观学习革命精神心得体会

延安革命旧址参观学习革命精神心得体会
2018 年 8 月 22 日,踏着第一缕阳光,我们一行三十多人,踏上了北上的火 车,开启了为期三天的“弘扬延安精神,坚定使命担当”延安革命旧址参观延安 革命精神学习。心中曾无数次的回响: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一 口口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读过贺敬之的诗,却不能感受那心中 的炽热。延安,一个值得向往的地方,一个值得记忆的地方,一个值得思考的地 方。 8 月 22 日下午,由延安干部培训学员联络处处长杨晓红教授带来的专题教 学: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拉开了此次培训的序幕。延安三山鼎峙,二水带围, 易守难攻的奇特的地形造就了延安不平凡的命运。整个陕北地区共有 445 处革命 遗址,光延安市区就有 168 处。所以,延安,注定要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 革命人才的圣地,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圣地。陈毅同志在七大胜利闭幕时曾写了 一首诗: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 经过了自 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百年屈辱史,1937 年来的八年抗战。而中 国共产党的力量在斗争不不断壮大,已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它必将领导革 命取得最后胜利,这也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听着杨教授的课,仿佛像电影闪 过,一幕幕中国共产党的艰辛,一次次艰巨的战斗,一回回的中国共产党的胜利 浮现在眼前。听完课后,我们得以有机会去观看《延安保育院》。在观看演出之 前,干部培训学院枣园分院的张老师就告诉大家,要把纸巾准备好,当时并不以 为然。泪点很高的我以为并不会如何,然后开场第一幕,当一位英雄母亲为了掩 护其他士兵,英勇牺牲,而怀里还抱着未满周岁的孩子,留给孩子仅仅是一顶自

己的沾满英雄血的军帽。此时,全场已经抽泣一片。如果你以为《延安保育院》 只是一部催泪剧,那你就错了。《延安保育院》把一段硝云弹雨的战争历史,活 化为一部绚丽生动的舞台剧,把一段生离死别的母子情,再现为一个荡气回肠的 感人故事。烟弥漫、冲锋陷阵、舐犊之爱、军民鱼水,一幕幕的感人情景,不仅 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视觉冲击力,而且情到之处总是令人潸然泪下。但更多的是 整部剧给了一种希望,一种团结的力量,只有团结,百姓帮助军队,军队帮助百 姓,大家团结一致,才会有最终的大胜利。虽然战争无情,炮火无情,拆散了一 个个温暖幸福的家庭,夺去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但是保育院这个大家庭确实充 满着爱,温暖了那个只有一个军帽孩子的心,温暖了附件的老百姓,温暖了整个 陕北,温暖了全中国。就是有他们的奉献和爱,让孩子们得以快乐健康的成长, 也让国民党“斩草除根”的奸计没有得逞。捍卫了整个战士兵团,捍卫了民心和 根基。 8 月 23 日一大早,我们就出发前往期盼的梁家河,在看完《梁家河》那本书 以后,我就一直在想,这到底是怎样一个神奇的地方,让习总书记念念不忘。究 竟是何等神奇的山沟沟,孕育了新时代的特色社会主义。在驱车前往梁家河的路 上,有幸邀请到了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枣园分院特聘教师,一级播音员姬玉荣老师 声情并茂的开授了一堂《一个村庄的记忆》。讲述了从习总书记初到梁家河的窘 迫,到慢慢适应这便宜虫子多的小山沟沟,到后来战胜一切困难,再到想方设法 改善村民的生活现状的蜕变。全程大家沉浸在新闻联播一样的声音中,陶醉在习 总书记蜕变的故事之中,收货颇丰,经历珍贵。终于,到了梁家河,见到了第一 口沼气池,走进了习总书记住过的三口窑洞。看到山沟沟里的梁家河竟然也可以 庄稼成片,牛羊成群。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岁月里一言一行,真切地诠释了什么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