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的防静电措施
油品的防静电措施

油品防静电措施(一)静电的产生油品在收发、输转、灌装过程中,油分子之间以及油与其他物质之间的摩擦力,会产生静电,其电压随着摩擦的加剧而增大,如不及时导除,当电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两带电体之间跳火(即静电放电)而引起油品爆炸着火。
静电电压越高越容易放电。
电压或静电荷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灌油流速越快。
摩擦越剧烈,产生的静电电压越高。
(2)空气越干燥,静电更难从空气中消散,电压越容易升高。
(3)油管出口与油面的距离越大,油品与空气摩擦越剧烈,油流对油表面的搅动和影响越大,电压就越高。
(4)管道内壁越粗糙,流经的弯头阀门越多,产生的静电电压越高。
油品在输转中含有水分时,它比不含水分时产生的电压高出几倍到几十倍。
(5)非金属管道,如帆布、橡胶、石棉、水泥、塑料和其他管道比金属管道更容易产生静电。
(6)管道上安装滤油网其栅网越密,产生的静电电压越高。
丝毡滤网产生的静电电压较高。
(7)大气温度较高(22~40℃),空气的相对湿度为13%~24%时,极易产生静电。
(8)在同等条件下,轻质燃油比润滑油更容易产生静电。
(二)防止静电放电的方法(1)一切用于储存、输转油品的油罐、管线、装卸设备,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及时把静电导入地下,经常检查静电接地装置的技术状况,测试接地电阻。
油库中油罐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其余设备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包括静电及安全接地)。
立式油罐的接地极按油罐圆周长计,每18m一组,卧式油罐接地极不少于二组。
(2)向油罐、油罐汽车、铁路槽车装油时,输油管必须插入油位以下或靠近油箱底部,以减小油品的冲击与空气的摩擦。
(3)在空气特别干燥、温度较高的季节,尤应注意检查接地设备,适当放慢灌油速度,如有必要,在操作现场和静电接地极周围浇水。
(4)在输油、从注油开始到容器的第三季度结束,容易发生静电放电事故,这时应控制流速在1m/s以内。
(5)船舶装油时,使加油管道的出油口与油轮的进油口保持金属接触。
中石化易燃、可燃液体防静电安全规定范本

中石化易燃、可燃液体防静电安全规定范本一、概述本文档旨在规范中石化易燃、可燃液体的防静电安全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二、作业场所的防静电要求1. 所有易燃、可燃液体的作业场所必须具备防静电设施,包括接地设施、静电导电设备等。
2. 所有易燃、可燃液体的作业场所必须具备完善的防爆设备,确保作业期间不会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3. 所有易燃、可燃液体的作业场所必须定期进行防静电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静电积聚。
三、作业人员的防静电要求1. 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防静电培训,并拥有相应的培训证书。
2. 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防静电安全要求的工作服、防静电鞋,确保静电的迅速导向地面。
3. 所有作业人员在进行易燃、可燃液体作业前,必须进行静电防护检查,确保身体不带静电。
4. 所有作业人员在进行易燃、可燃液体作业期间,必须严禁使用易燃材料,如火种、明火、易燃物品等。
四、液体存储和搬运的防静电要求1. 所有易燃、可燃液体的存储和搬运容器必须具备防静电功能,并配备静电地线。
2. 所有易燃、可燃液体的存储和搬运容器必须放置在防爆柜中或易燃物品专用储存区域内,避免静电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3. 所有易燃、可燃液体的存储和搬运容器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防止静电积聚。
五、作业现场的防静电要求1. 所有易燃、可燃液体的作业现场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防止静电聚集。
2. 所有易燃、可燃液体的作业现场必须设立明确的警示标识,提醒作业人员注意防静电措施。
3. 所有易燃、可燃液体的作业现场必须定期进行静电监测,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4. 所有易燃、可燃液体的作业现场必须进行定期的消防演练和防静电应急预案培训,提高作业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六、事故应急措施1. 一旦发生易燃、可燃液体事故,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适当的紧急处理措施。
2. 在事故发生期间,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撤离,并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避免次生事故的发生。
加油站防静电措施

加油站防静电措施1. 引言在加油站这种特殊环境中,静电是一个常见的安全隐患。
由于油品的流动和人员车辆的活动,静电积累和火花放电的风险大大增加。
因此,加油站必须采取适当的防静电措施来保证加油站的安全运营。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加油站防静电措施,以帮助加油站管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个问题。
2. 静电的危害静电在加油站中可能引起火灾和爆炸。
当油品从油罐进入油品储罐时,摩擦和流动都会产生静电。
在这个过程中,静电可以在油罐、油管、油品储罐和车辆中积累,并在静电放电时引发火花。
这个火花可能点燃油气混合物,从而引发火灾和爆炸。
3. 防静电措施为了减少静电的产生和防止火花放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加油站防静电措施:3.1. 接地系统一个有效的接地系统是防止静电积累和火花放电的关键。
加油站的地面、油罐、油管、泵站和车辆应该都与接地系统连接。
接地系统是通过将所有金属部件连接到地下金属导线或接地棒来实现的。
这样可以确保任何静电能够通过接地系统安全地释放到地下。
3.2. 静电接地线静电接地线是将静电安全地从车辆和人员身上引导到接地系统的关键部件。
加油站应该配备可靠的静电接地线,并在加油区域和加油设备周围设置接地点。
这样可以确保在加油过程中静电能够及时地释放到地下,减少火花放电的风险。
3.3. 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器是一种用于消除静电积累的设备。
它可以将静电卸载到地下或通过其他方式消散。
在加油站中,静电消除器通常安装在油罐、油管和泵站等静电积累较多的位置。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的积累,并降低静电放电的风险。
3.4. 防静电工具和设备为了保护加油站工作人员和顾客的安全,加油站应该配备防静电工具和设备。
例如,加油枪应该具备防静电功能,以减少加油过程中的静电积累和火花放电。
此外,加油站员工应该穿戴防静电服装和鞋子,以进一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传输。
3.5. 培训和意识提高加油站的员工应该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静电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应对。
他们应该学会正确使用防静电工具和设备,熟悉接地系统以及静电消除器的使用方法。
油品储运静电危害及防止措施

油品储运静电危害及防止措施
油品储运过程中,静电可能会产生严重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静电危害及防止措施:
1. 静电火花点燃油品
静电火花可能会点燃油品,并引发火灾或爆炸。
为了防止这种危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在油品储存和运输设备上安装防爆装置,例如静电接地装置和防爆电器设备。
- 使用防爆的容器和管道来储存和输送油品。
- 采取静电消除措施,例如通过添加抗静电剂来消除或减少静电的产生。
2. 静电产生电击人员
静电可以通过触电来伤害人员。
为了防止这种危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保持工作场所的湿度适当,湿度较高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 确保人员在操作油品时佩戴静电接地设备,例如接地链或抗静电鞋。
3. 静电引起设备故障
静电可能会干扰或损坏储存和运输设备的电子器件。
为了防止这种危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使用防静电材料制造设备和容器。
-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防静电装置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总的来说,防止静电危害的关键是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安装防爆装置、消除静电、佩戴静电接地设备以及使用防静电材料制造设备和容器。
此外,培训员工关于静电危害和防止措施的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油库、加油站防静电安全措施(精)

油库、加油站防静电安全措施一、引言静电是油库加油站着火爆炸事故主要点火源之一,油库加油站中的油品在储存、运输、输送、装卸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静电。
油品本身属于易燃易爆液体,当静电放电能量超过油蒸气的最小引燃能量时,就可引燃引爆油品。
因此油库加油站在营运过程中静电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研究静电危害的原因,采取工程技术手段和管理对策,是预防和避免静电事故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静电事故分析1、静电产生根据双电层理论,油品在储存、运输、输送、装卸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流动、搅拌、沉降、过滤、摇晃、喷射、飞溅、冲刷及发泡等接触、摩擦、分离的相对运动而产生静电。
按油品的运动形式分为流动带电、喷射带电、冲击带电和沉降带电等。
液体流动带电是油品在储运作业中常见的带电形式。
油品在金属管道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油品的流动使原来的双电层发生了变化,油品中的电荷被带走时,原来管壁内侧被束缚的电荷,由于相反电荷的离去而跑到管壁外侧成为自由电荷。
若金属管线接地,则管线上除去界面双电层所束缚的电荷外,管壁外侧多余电荷被导入大地。
喷射带电是油品从喷嘴或管口以束状喷出后,这种束状的油品便与空气连续发生接触与分离现象,使油品带电。
加油站喷溅式卸油时就会产生喷射带电。
冲击带电是油品从管道出口喷出后遇到壁板时,油品与壁板不断地发生接触和分离现象,与壁板分离后的液体向上飞溅,油珠和物体就分别带上了不同符号的静电荷。
如加油站油品的喷溅式卸油,加油枪往汽车油箱加注油品。
沉降带电是油料中不同程度含有杂质,如固体颗粒和水分等,杂质会离解成带电离子,因此在水和油的界面处形成双电层,由于悬浮于液体中的微粒沉降时,会使微粒和液体分别带上不同符号的电荷。
另外,油库加油站中的操作人员在危险场所频繁作业和接触设备,可能由于人体活动时,衣服与衣服、人体与衣服摩擦、鞋底与地面或地板摩擦而使人体带电造成事故。
再者,静电感应而造成起电、放电过程,在装油作业中并不少见,如用采样器取样,油面为带电体,如果采样器没有接地,成为独立导体,在采样器接近油面时,就会发生静电感应和放电现象。
油库、加油站场所的雷电及静电安全防护(三篇)

油库、加油站场所的雷电及静电安全防护油库和加油站是一个易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场所,雷电和静电是导致火灾和爆炸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针对油库和加油站的雷电和静电安全防护非常重要。
首先,关于雷电安全防护:1. 地面导体系统:油库和加油站应该在场地周围安装地面导体系统,包括导体杆、接地装置等。
这样可以将大部分雷电释放到地面,减少对场内设备和贮存的油品的损害。
2. 避雷针或避雷网:油库和加油站需要安装避雷针或避雷网,以引导雷电的放电路径,保护设备和储存的油品不受雷电的影响。
3. 雷电保护装置:油库和加油站需要安装符合规范的雷电保护装置,包括避雷针保护装置、雷电感应系统等。
这些装置可以在雷电来临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减少雷电对设备和油品的影响。
其次,关于静电安全防护:1. 接地系统:油库和加油站的设备和管道应该安装良好的接地系统。
静电主要是由于摩擦和移动产生的,将设备和管道接地可以及时将静电释放到地面,减少静电积聚的可能性。
2. 静电消除器:在油库和加油站的相关设备和管道上安装静电消除器,可以消除设备和管道上的静电积聚,减少静电火花的产生。
3. 静电防爆设备:油库和加油站的设备和管道应该使用适合于危险环境的静电防爆设备,例如防爆电缆、防爆开关等。
这些设备能够有效地防止静电引发火灾和爆炸。
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检查:油库和加油站的雷电和静电防护设施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2. 培训人员:油库和加油站的工作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雷电和静电安全培训,了解防护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防火安全:油库和加油站除了进行雷电和静电的安全防护,还需要加强防火措施,例如设立防火分隔带、定期清理场地等,减少火灾的发生可能性。
总之,油库和加油站的雷电和静电安全防护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设备和储存的油品不受雷电和静电的影响。
只有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工作,才能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油库防静电及防雷电措施(标准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油库防静电及防雷电措施(标准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油库防静电及防雷电措施(标准版)在油品储运系统,因雷击、静电产生的电火花都会引起油罐、罐车着火或爆炸,其危险和损失往往也是很大的。
因此,熟悉雷击、静电有关知识,认清其产生原因和对储运生产与经营的危害,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防止雷击、静电工作,以消除火灾和爆炸的各种因素。
1静电1.1静电的产生原因两种不同性质的物体相互磨擦,紧密接触或迅速剥离都会产生静电,其是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带有正电荷,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荷。
如果该物体与大地绝缘,则电荷无法泄漏,停留在物体的内部或表面而呈相对静止状态,这种电荷就称静电。
油品在收发、输转、灌装过程中,油品分子之间和油品与其他物质之间的摩擦,会产生静电,其电压随着摩擦的加剧而增大,如不及时导除,当电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两带电体之间闪火(即静电放电)而引起油品爆炸着火。
静电电压越高越容易放电。
1.2静电的性质电压的高低或静电电荷量大小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灌输油流速越快,摩擦越剧烈,产生静电电压越高;(2)空气越干燥,静电越不容易从空气中消除,电压越容易升高;(3)油管出口与油面的距离越大,油品与空气摩擦越剧烈,油流对油面的搅动和冲击越厉害,静电电压就越高;(4)管道内壁越粗糙,油品流经的弯头阀门越多,产生静电电压越高;(5)油品含水时,比不含水分产生的电压高几倍到几十倍;(6)金属管道,如帆布、橡胶、石棉、水泥、塑料等管道比金属管道更容易产生静电;(7)管道上滤网其栅网越密,产生静电电压越高。
加油站防静电方法措施

加油站防静电方法措施静电是影响加油站安全的一大隐患,产生静电的原因有很多,油料本身会因为运输、灌注等原因积聚静电,外界人员介入或环境影响也会带来静电,秋季空气干燥,更容易产生静电。
静电在加油站这么危险,加油站应如何采取相关的防护措施呢?要完全消除静电几乎不可能,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控制静电使其不产生危害。
01、着防静电服。
加油员上岗时,必须穿防静电服装。
化纤面料服装在穿着摩擦时会产生很高的静电电压,会产生静电火花,具有相当大的危险性。
所以,加油站员工的工作服必须是防静电面料或全棉面料,不允许穿化纤服装上岗操作,更不允许在加油现场穿、脱、拍打化纤服装,以免发生静电事故。
02、安装人车一体静电释放报警器。
人车一体静电释放报警器不仅可以消除人体静电,同时还可以消除车体静电,一体式设计,安装方便,操作简单。
防爆触摸球采用静电亚导体材质,合理的人体静电释放电阻,延长人体静电释放时间,降低瞬间人体静电释放能量,有效规避了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和人体被点击的现象,触摸式感应确保人体与触摸球接触可靠,无活动机械部件,声光报警提示静电是否释放完毕。
03、安装加油机静电释放器。
加油机表面容易触碰的位置上宜安装静电释放器,加油前,加油员触摸3秒,释放人体静电,保证安全作业,避免因静电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04、安装静电接地报警器。
静电接地报警器是微型电子电路连续检测连接设备回路和接地端子回路电阻值,通过顶尖、接地夹体、接地夹电缆、接地电缆和接地桩的有效连接,使连接设备与大地形成等电位,将静电导入大地,保证设备静电接地回路电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规定。
加油站卸油过程中的静电风险非常高,静电接地报警器通过连接罐车,能够有效地消除油罐车移动时产生的静电。
接卸油品时必须将导静电夹连接到油罐车金属部位。
在接卸油品时,应将导静电接地夹连接到油罐车卸油口的金属部位上,并确认接地有效。
05、严禁向塑料桶直接加注汽油。
向绝缘的塑料桶直接加注汽油时,由于塑料的绝缘会使桶内的油品静电荷大量积聚,静电电压很快升高,当静电电压升高到静电放电电压时,即可发生静电放电引燃油蒸气,导致火灾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品的防静电措施
(一)静电的产生
油品在收发、输转、灌装过程中,油品分子之间和油品与其他物质之间的摩擦,会产生静电,其电压随着摩擦的加剧而增大,如不及时导除,当电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两带电体之间跳火(即静电放电)而引起油品爆炸着火。
静电电压越高越容易放电。
电压的高低或静电电荷量大小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灌油流速越快。
摩擦越剧烈,产生静电电压越高
2)空气越干燥,静电越不容易从空气中消散,电压越容易升高
3)油管出口与油面的距离越大,油品与空气摩擦越剧烈,油流对油面的搅动和冲击越厉害,电压就越
(4)管道内壁越粗糙,流经的弯头阀门越多,产生静电电压越高。
油品在输转中含有水分时,比不含水分产生的电压要高几倍到几十倍。
5)非金属管道,如帆布、橡胶、石棉、水泥、塑料等管道比金属管道更容易产生静电
6)管道上安装滤油网其栅网越密,产生静电电压越高。
绸毡过滤网产生的静电电压更高。
(7)大气温度较高(22〜40C),空气的相对湿度在13%〜24%时,极易产生静电
8)在同等条件下,轻质燃料油比润滑油易产生静电
二)防止静电放电的方法
(1)一切用于储存、输转油品的油罐、管线、装卸设备,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及时把静电导入地下,
并应经常检查静电接地装置技术状况和测试接地电阻。
油库中油罐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Q,其余设备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Q (包括静电及安全接地)。
立式油罐的接地极按油罐圆周长计,每18m 一组,卧式油罐接地极不少于二组。
( 2)向油罐、油罐汽车、铁路槽车装油时,输油管必须插入油面以下或接近罐底,以减小油品的冲击与空气的摩擦。
( 3)在空气特别干燥、温度较高的季节,尤应注意检查接地设备,适当放慢灌油速度,必要时可在作业场地和导静电接地极周围浇水。
( 4)在输油、装油开始和装油到容器的四分之三至结束时,容易发生静电放电事故,这时应控制流速在1m/s 以内。
( 5)船舶装油时,要使加油管线出油口与油船的进油口保持金属接触状态。
6)油库内严禁向塑料桶里灌注轻质燃料油,禁止在影响油库安全的区域内用塑料容器倒装轻质燃料油
( 7)所有登上油罐和从事燃料油灌装作业的人员均不得穿着化纤服装(经鉴定的防静电工作服除外)。
上罐人员登罐前要手扶无漆的油罐扶梯片刻,以导除人体静电。
三)接地装置的设置
1)接地线
接地线必须有良好的导电性能、适当的截面积和足够的强度。
2)接地极
接地极应使用直径 50mm 、长 2.5m 、管壁厚度不小于 3mm 的钢管,清除管子表面的铁锈和污物(不要作 防腐处理) ,挖一个深约 0.5m 的坑,将接地极垂直打入坑底土中。
接地极应尽量埋在湿度大、地下水位高的地 方。
接地极与接地线间的所有的接点均应栓接或卡接,确保接触良好。
油罐、管线、装卸设备的接地线,常使用厚度不小于
轮可用直径不小于 6mm 的铜线或铝线;橡胶管一般用直径
4mm 、截面积不小于 48mm2 的扁钢;油罐汽车和油 3〜4mm 的多股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