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的基本特征资料

合集下载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33张PPT)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33张PPT)
高原、东北平原等
中温带
1600-3400℃
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米等
大兴安岭北段及两侧地区
寒温带
<1600℃
一年一熟
春小麦、马铃薯等
青藏高原
高原气候区
≥10℃
一年一熟
高粱等
积温是指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的累加之和。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 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把一年中≥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温度总 和,叫做活动积温。
局面。
冬季风
1. 我国冬季风来自于陆地,风向为西北风;
2. 气候特点:低温少雨。
3.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亚欧大陆北方严寒的西伯利亚和 蒙古一带,冬季风带来的气流寒冷干燥,影响我国北方大部 分地区,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4. 冬季风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包括华北 平原、黄土高原等)、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 秦岭——淮河线以南
秦岭——淮河线以北
各温度带的分布、活动积温、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
温度带 热带
活动积温
中国的温度带 >8000℃
作物熟制 一年三熟
主要作物 水稻、热带作物等
亚热带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油菜等
暖温带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玉米等
在暖温带和寒温带之间, 包括准格尔盆地、内蒙古
名词解释
1.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 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2. 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 风,有时还伴随雨水天气。
3. 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长时间连续降雨,相对湿度 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弱,阴云笼罩,出现绵绵 阴雨或阵性降雨。

星球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共27张PPT)

星球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共27张PPT)

气候复 种植多种农作物 杂多样 物种丰富
高原、干旱气候区 不利于农业发展
特殊天气现象
1、寒潮:每年秋末、冬季、初春,从西伯利亚、 蒙古侵入我国的强冷空气。严寒、大风、霜冻。
我大部分地区受影响,西藏、云贵高原影响小 2、台风:
影响我国广东、台湾、海南、福建 利:缓和长江流域的伏旱 灾害:狂风、暴雨
练习:
②分界线:
区 风 季
大兴安岭、阴山、
贺兰山、巴颜喀拉 山、冈底斯山。
比较冬季风与夏季风的差异(源地、风 向、性质、影响范围、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风
夏季风
源 蒙古和西伯利亚

太平洋、印度洋
风 西北风、东北风

东南风、西南风
性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台湾岛、海南岛等外,基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成因: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 大且时间长,降水多,雨季长。 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远,受夏季风影响小且时间短, 降水稀少。
2.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1)降水较多的月份(大于100mm),
广州:_______月,
武汉:_______月,
北京:______ 月,
哈尔滨:
月。
2.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干湿地区的分布
代号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年降水量>800 _秦__岭__—__淮__河__以南地区、东 A _湿__润__地__区___ 毫米,降水量 北的东部、北部和青藏高
>蒸发量
原东南边缘
年降水量>400 东北平原、__华__北__平原、
B 半湿润地区 毫米,降水量 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

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共32张ppt)

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共32张ppt)

季风气候显著
06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橘老弟,到我们这来玩吧。
噢,你们那边好冷 啊!!!!
06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气候复杂多样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季风气候显著
地形因素
梳理归纳
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 海陆位置 气 候 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 地形
降水 气候要素 气温
旱地 水田
冬季河流不结冰
03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秦岭—淮河一线的 地理意义
总结
1 、 空间分布: 2、时间分布;
04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亚热带季风气候季
热带季风气候
04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风 风向 源地 性质 对气候的影响
偏北风 蒙古、西伯利亚 寒冷干燥 降温减湿
200mm
400mm
800mm
1.图中有几条等 3、我国降水的分 降水量线? 我国降水量最多 布规律:降水空间 2.说出等降水量线的 分布不均 主要延伸方向? 和最少的地方 3.总结我国降水的分 布规律。
1 600mm
03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原因:
A
海陆因素(夏季风) 降水东西差异 纬度因素
秦岭—淮河一线的 地理意义
总结
1、冬季,我国南北温差 很大。 2、夏季,除了青藏高原 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 地方普遍高温。
1、1月0℃等温线大 致沿秦岭—淮河一线 分布。 2、亚热带和暖温带 的分界线
03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水 季节 分布
中国
降水的分布特点
空间
时间
03

【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

【知识点】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一、南北气温的差异【五个积温带的区别】温度带范围≥10ºC积温作物熟制寒温带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1600ºC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中温带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1600—3400ºC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暖温带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3400—4500ºC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荞麦或冬小麦复种玉米、谷子、甘薯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4500—8000ºC一年两熟或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热带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8000ºC水稻一年三熟【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外)。

【产生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纬度位置是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

【我国冬季最冷和最热的地方】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52.3 ºC);最热的地方是海南省;【我国夏季最冷和最热的地方及三大火炉】最冷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人称“火洲”(最高气温49.6ºC);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二、东西干湿的差异【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时间分布:夏秋多春冬少;空间分布:东南多西北少;【四类干湿区的区别】干湿地区降水状况分布地区植被农业类型湿润地区年降水量>800mm降水量>蒸发量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森林水田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400—800mm、降水量>蒸发量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森林草原旱地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400mm、降水量<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草原畜牧业蒸发量干旱地区年降水量<200mm降水量<蒸发量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荒漠畜牧业三、季风气候显著【季风】随着季节变换风向,并且风向相对的风。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

C.森林覆盖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3.课后思考,东部季风区内冬季气温差异大, 对旅游业有影响吗?请同学们课后去搜集、整 理、归纳出来。
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
东部季风区图
东 部



风 区
探究一: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
材料一: 冬至日时,黑龙江省漠河镇的昼长时间约为7小时,
而海南省的海口市昼长约为11小时。
受纬度因素 的影响,太阳直 射南回归线,北 方正午太阳高度 较南方小;且北 方昼长较南方短。
材料二:
冬季风南下,对北方 影响比南方大,加剧 了北方的寒冷。
西双版纳竹楼

哈尔滨
上海
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冬季气温低, 冰雪天气影响人们的出行;秦岭—
淮河以南的河流冬季不结冰,四季 可以通航。
课堂小结
一、冬季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
1、纬度位置 2、冬季风
二、气温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对生产的影响 2、对生活的影响
巩固练习
1.读哈尔滨和广州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哈尔滨和广州 1月份气温大约相差
___3_3___℃。
(2)、导致哈尔滨和 广州1月份气温差异 大的主要原因是 _纬__度__差__异_。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读我国部分地区沿东经106.50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1月份乙地气温高于甲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
乙地:
( D)
A.海拔较低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探究二:气温 对生产生活的 影响
冬季的北国风光
气温对生产 的影响
冬季的海南岛农事
水稻是喜热喜湿的作物,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 地区;小麦是喜温凉、耐旱的作物,主要分布在秦岭—淮 河以北的地区。

2024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2024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气候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设计说明气候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特征是通过气温和降水两大基本要素表现出来的。

因此,教材先介绍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特点。

气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本节课通过与气温有关的两个情境故事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好奇心进行学习。

学习目标1.阅读我国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说出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结合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3.结合实例,说明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难点: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二、学习任务教学模块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PPT 展示与气温相关的两则小故事。

故事一:小明酷爱旅游,暑假他去了我国一个很热的地方。

在那里,如果把鸡蛋埋在沙子里,几十分钟后鸡蛋就熟了。

故事二:寒假,小明去了一个冰天雪地的地方。

南方长大的他还未见过这么厚的雪,于是大清早就匆忙通过展示奇闻轶事,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带着兴趣学习新知识。

走出去看雪,可还没走多远,就觉得鼻子痒痒的,还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他忍不住捏了捏鼻子,鼻子里居然结冰了。

“埋沙熟蛋”“鼻内结冰”是真是假?1.冬季南北温差大教师:这些现象都与气温有关,气温是气候的两大要素之一。

了解了我国气温分布的特征,大家自然就会知道答案。

我们通过阅读等温线图,了解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征。

学生:(1)阅读教材第31页图2.13,分别描出16℃、8℃、0℃、-8℃、-16℃、-24℃、-28℃等温线。

总结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2)观察0℃等温线经过哪些山脉、河流的附近: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气候 第2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气候 第2课时
冬季盛行从亚欧大陆 内部吹来的偏北风, 寒冷干燥,加剧了我 国北方的严寒,使南
北温差加大。
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海陆因素
降水量最少的地方: 新疆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
量仅5.9毫米
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 湾的火烧寮,年平均降 水量达6558毫米 我 国年 降中水国年量降水分量的布分布图
我国东西跨 经度大,自 东南向西北, 离海越来越 远,受夏季 风的影响越 来越小,降 水量越来越 少。海陆因 素
季风气候显著: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课堂巩固
C 1.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B.雨热同期 C.海洋性气候显著 D.气候复杂多样
C 2.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气候 第二课时
中国气候特点: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拉亚萨 热带季风气候
中国地域辽阔,地
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 湿地区,使气候具有 复杂多样的特点,我 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 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季风气候的类型齐全
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地形因素
高大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 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我国 有很多高大山地,其气温、 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 地气候的垂直变化。青藏高 原海拔高、面积广,形成了 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使我 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海陆因素
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 风、太平洋的东南风, 温暖湿润,带来丰富水 气,雨热同期,形成我 国的雨季。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知识点教学内容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知识点教学内容

第二节气候一、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季风气候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自北向南)热带季风气候1、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高原山地气候西部温带大陆性气候2、我国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3、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北方寒冷。

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气候类型主要特点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秦岭—淮河以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全年皆夏云南、台湾南部,海南全省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温差大西北地区、内蒙古等高原山地气候气温低、降水少、温差大青藏高原4、我国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等之外。

受纬度、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5、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受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

6、7、8、我国气候的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9、10、11、我国温度带的划分:(1)划分依据:根据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2)自北向南分别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河源属于亚热带)我国干湿区的划分:(1)划分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多少(2)四个干湿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河源属于湿润区)二、季风气候显著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2、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差异发源地风向性质首先影响地区冬季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西北、东北干冷北方地区夏季风东部、南部的海洋东南、西南暖湿东南部沿海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4、我国夏季气温特征:我国夏季气温南北温带不大,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等除外——受夏季风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特征:气温南北温带很大,南方温暖,北方寒冷,越往北气温越低——受冬季风影响我国气温的显著特征——雨热同期5、我国降水特征: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受夏季风的影响三、我国的灾害性天气1、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洪涝、旱灾、沙尘暴、寒潮、台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区: 青藏高原 夏季气温最高地区:吐鲁番盆地
活动3:
影响冬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此外, 地形、季风也会影响到我国气温的分布。
气温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差异,对于农业生产意义 重大。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 数农作物活跃生长。人们把≥10℃持续期内的日平 均气温的总和叫做活动积温。活动积温反映了各地 的热量状况,是划分温度带的重要指标。根据各地 的活动积温情况,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可划 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高 原气候区。
暖暖暖空暖空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暖空气
北方
南方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退
华北、东北 7—8月
北方 雨季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短
长江中下游地区 9月
6—7月 南部沿海地区
4—5月 10月
南方 雨季
西伯利亚
蒙古
偏北风
寒冷干燥
冬季风的发源地?风向? 性质?
7月风向
夏季风:源地?风向?性质?
读图回答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 自_太__平__洋的_东__南__季风,也 有来自__印__度__洋的_西__南__季风。
温暖 湿润
冬、夏季风的差异: 冬季风(1月)
夏季风(7月)
源地
西伯利亚、蒙古一带
风向
气候复杂多样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 3.在山区,随着海拔—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
P34活动1
1.纬度位置越高,等温线标注的度数越低;离冬季风源地 越近,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中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东北部的火烧寮,多年 平均降水量为6557.8毫米,1912年的最高纪录达8409毫 米。降水最少的地方则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多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年降水天数不足10天,有 些年份甚至滴水不见。
观图:1.查找我国的等降水量线 400mm等降水量大致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基本一致 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和秦岭---淮河基本一致
1.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 东南部,地处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夏季风自东南向西北推进过程中途经地区的地势不断升 高,对温暖湿润的夏季风深入内陆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季风与锋面降水
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空气空气气气
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漠河 冬季气温最高的地区: 海南
找出 中国夏季 气温最低 的地区。
最热:吐鲁番盆地 最低:青藏高原
相差4~16℃
全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北方 南方
正午太阳高度角 较小 较大
白昼时间 较长 较短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我国普遍高温
P34活动2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区域。
西北、东北(偏北风)
性质
寒冷干燥
首先影响
北方地区
太平洋、印度洋 东南、西南(偏南风)
温暖湿润
东南部沿海地区
降水主要受
季风影响明显。
1.划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标准?
夏季风是否明显影响为标准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以哪些山脉为界限?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大饮喝八缸)
P31读图2-2-1
开始早 结束迟 雨季长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推移及其影响
视频
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推移及其影响
夏季风的强弱、进退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季长短和雨带 推移。通常,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 迟、结束早,雨季短。
夏季风很强的年份,雨带迅速推到北方,北方多雨,长江中下 游地区“梅雨”期较短;反之,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较长。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季风气 候的显著特点:
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年际变化大,雨热同期
好处: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涝灾
旱灾
季风不稳定导致我国旱涝灾害频繁。
降水最少的地方 降水最多的地方
在图上勾 画出800毫米、 400毫米、200 毫米年等降水 量线,归纳中 国年降水量的 空间分布规律。
中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
什么是季风?季风与季 风气候是一回事吗?
❖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变换而 变化的风。
❖季风气候则是指一年内因盛行不同风向 的季风而行成的气候类型。
❖ 由于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季风 影响,冬季与夏季盛行风的风向、冷暖、干湿都有着明显差
异,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1月风向
北京1950—2010年降水量变化曲线
季风不稳定(夏季风强弱、进退早晚不同),降水年际变化 大,导致我国旱涝灾害频繁。
季风气候对中国的影响 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 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 和水分,因此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世界其他 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但夏季降水多,易发生洪涝, 而其他季节降水少,易造成干旱;在冬、夏季风强弱 反常时,会导致降水波动大和热量条件的不稳定,从 而带来旱涝灾害和夏季低温、冬春季寒潮,常使工农 业生产乃至人们的生活遭受损害。
春节时的海南
春节时的黑龙江
中国地大物博,气候多样,同一时间, 在中国各地所呈现的景观,截然不同,让 我们揭开它美妙神秘的面纱吧!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哈尔滨的人们穿着厚厚的冬装在冰雪世 界里欣赏美景,广州的市民却正忙着在迎春花市里挑选鲜花。
这反映出我国气候的什 么差异?形成这种差异 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我国降水空间(地区)分布规律: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2.根据台北、武汉、西安、乌鲁木齐四城市年降水量的差异,说说我 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
3.分别找出四城市平均降水量最多的三个月份,说说各地降水在季节 分配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各城市降水最多的月份大多集中在夏季,可见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我国降水时间(季节)分布规律:
夏秋多,冬春少
4.对照两图,结合四城市与海洋的距离、地形等差异,归纳影响我国降水 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
海陆位置:一般情况下,踞海越近降水越多,反之降水少
地形因素:山脉起屏障作用,阻挡了夏季风深入内陆
季风因素:夏季风影响下降水较丰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