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性思维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散性思维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古典诗歌教学应用

发散性思维也叫扩散式思维、辐射性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通过知识和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新、更多可能的答案或解决的办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本文以古典诗歌教学为例试做说明。

古典诗歌是一种表现艺术,它重内轻外,以不全为全,以不似为似,以不真为真,强调言近旨远、意在言外,具体表现为篇幅短小、简洁凝练。这些特点决定了读者鉴赏作品文本时必须依据诗歌的语言、意象主动地展开丰富的想象,俯仰古今,通过有限的文字去补充因为语言的高度凝练而在字里行间、意象之间形成的空白,再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去思考各种可行的新颖独特的阐释方法,感受语言形象之外的种种情韵与意味。

一、纵向追想,钩沉诗歌文化思想

每一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都会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在同一民族里,某一形象经过千百年来时间的沉淀,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个具有文化思想的意象。中国古典诗歌创作时很喜欢用典故,以追求在有限的字句里表达更多层次的丰富内容。所以在鉴赏

与教学时,可以把思维伸向远古的历史,把这些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隐藏在诗歌背后的文化钩沉出来,这就是发散性纵向追想思维。如李贺《雁门太守行》有这么两句:“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这是写戍边将士突破重围、轻装追敌的情景。诗中的“易水”,也不完全是一个地理名称。因为“易水”这个地方,也有着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据《战国策·燕策》记载,荆轲将要赴秦,为燕太子丹行刺秦王,燕太子丹在易水边上为他饯行。这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所以鉴赏教学时,也要引导学生品味“易水”这一词语的文化内涵,把荆轲刺秦王时“易水送别”这一画面融合到李贺诗的情境中来,让学生领悟其更深层次的含义。

二、横向联想,探究诗歌思想主题

从横的方向上,依照其相关部分与特点进行思考即为横向思维。中国古典诗歌意蕴含蓄,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举事宣心,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构思,运用比喻、象征等表现手法创作。因而横向联想也是诗歌鉴赏和教学的常用思维。如《诗经·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读此诗,谁都不会把“老鼠”形象仅就老鼠本身看,总要在这个形象之外去寻求相似性。很显然,诗人讽刺的是贪官污吏,因为老鼠和贪官在属性上有相似性。只有这样理解,才算是探究到了诗歌的思想主题。另外,古典诗歌的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这种意义在同一民族里,往往是约定俗成的,有稳定性。如“松鹤”象征长寿,

“杜鹃”象征悲哀,“乌鸦”象征不祥,”梅兰竹菊”象征理想人格等等。所以鉴赏时也就不能就字论字,而需要横向发散解读。如李白《独坐敬亭山》有一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鸟”和“云”,照诗字面看,指的是自然界的风物,如果单就这个词而论,它还另有含义:鸟和云都常用来比喻人自由自在的品性,是隐逸的象征。诗人在独坐与山的对话中,从山上的自然风物中,领悟到了自由自在的人生意义!

三、局部扩想,丰富诗歌画面之美

由于篇幅短小的形式特点,古典诗歌用语往往都是以偏概全、以少总多、以小见大。诗中的表象,常常是不完全的:如用“干戈”代指战争,用“蛾眉”代指美人,用“扁舟”代指归隐。因此对古典诗歌的教学,也应该让思维由局部向全体扩伸,由点到面,点中求全,直到最后生成完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如杜甫诗《月夜》有这么一句,“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诗句只写了人的头发和手臂,可是谁读这诗句都不会这么想,也不能这么想。现实生活中,“头发和手臂”都是人身体的一部分离不开整个身体,读此诗句,我们会由这局部的“云鬟和玉臂”想出杜甫妻子这个人,此时她也因为思念远方的丈夫而睡不着,正在月光下徘徊至深夜。义如孟浩然诗《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里的“桑麻”,也不能仅是理解为自然植物,其实它是整个家事的象征。这是写宾主双方在闲谈农事,在极为融洽的场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归隐之乐趣,这样的想象,由点及面,把诗歌的画面整体扩大了,丰富了画面之美感。

四、逆向推想,深挖诗歌内在意蕴

反向思维也叫逆向思维,它是朝着与认识事物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提出不同凡响的超常见解的思维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实和虚、正和反、因和果、古和今、大和小、左和右、问和答等等,总是相辅相成的,是辩证的统一。而在诗歌艺术里,对这些对立的范畴诗人总是只写一面而隐去另一面,所以对古典诗歌的鉴赏与教学,就可以运用反向思维,引导学生把诗歌没有写到的潜在的那一面补充出来,深挖诗歌的意蕴。如杜甫诗《石壕吏》云“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诗写了“老妪”与官吏的三问三答。生活中的对话总是有问有答的,而且是先问后答,一句也省不掉,而此诗巾的三问三答,把官吏的问话全省略了,只有老妪的答。因而教学时,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沿着诗中的“答话”引导学生推想出被省去的“问话”——吏问:“汝子哪去啦?”妪答:“三男邺城戍。”再问:“家还有何人?”义答:“室中更无人。”后吏怒:“反正得有人跟我走!”妪无奈答:“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从推想出来的对话巾,更能感知官吏是多么的蛮横无理,深挖到前文“有吏夜捉人”的“提”字的意蕴。

五、从无中猜想,品味诗歌韵外之致

诗是生活的切片,诗所反映的生活,不是现实生活的全体,只是一部

分,目,这一部分也是由全体上切下来的。和生活相比,诗歌缺乏整体性。因此,“欣赏诗歌其实就是寻找被诗歌切割掉的那部分生活,欣赏诗歌的过程,就是在心理上不断向生活的全体靠拢的过程。”诗歌创作追求的是“文已尽而意有余”(钟嵘《诗品序》),而诗歌鉴赏则要求找到这“有余”。这需要读者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再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进行补充。由于补充这部分生活是诗歌没有表述出来的,因而这补充其实是读者的一种猜想,是在揣摩作者的言外意,是一种艺术上的再创造!这个猜想越多越丰富,就越能品味到诗歌的艺术韵味,越能感受到诗歌的艺术魅力。如解读《诗经·芣苡》时闻一多就曾说过:“合上眼睛,揣摩那是一个夏天,芣苡(车前草)都结子,满山谷是采芣苡的妇女,满山谷响着歌声”(《匡斋尺牍》),清人方玉润也说过类似的话:“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诗经原始》)。这些都是超出作品文本内容以外的无中生有的猜想,它不仅根据诗歌的描述再现了手采茉苡、口唱山歌的集体劳动的热烈场景,还补充了人物、节候、风景等诗中所没有的内容。文学鉴赏最大的乐趣就在此,袁行霈曾说过:“沉浸于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才能充分享受那鉴赏的乐趣。”

发散性思维在古典诗歌鉴赏与教学中的应用,显然不只以上所述这些,并且各种思维方式也是常常穿插交错不是截然分开来的,如此表述仅是为了行文方便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