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合集下载

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简介(二)

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简介(二)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人本主义心理学1.弗洛姆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弗洛姆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着重关注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体价值,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个体的自我发展。

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罗杰斯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的重要性,提出了自我概念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的概念。

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实践应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在心理咨询、教育和组织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1.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核心观点: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以观察和测量的方式研究行为,关注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和行为的可预测性。

2.简洁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简洁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行为是对刺激反应的结果,通过建立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来预测和控制行为。

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应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在教育、临床心理学和行为干预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认知心理学1.认知心理学的核心观点:认知心理学关注个体的思维过程和信息加工,强调人类在处理信息时的注意、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揭示了儿童认知能力的成长过程。

3.认知心理学的应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在教育、临床心理学和人机交互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社会学习理论1.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不仅受到环境刺激的影响,还受到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的影响。

2.巴德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巴德拉认为通过观察他人和自己的行为后果来学习新行为,并提出了模仿、增强和维持的三个关键要素。

3.社会学习理论的应用: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在教育、广告和行为干预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五、动机理论1.弗洛伊德的动机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本能与冲动对人类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提出了生存本能、性本能和死亡本能等理论概念。

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呈层次结构,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理学十大学派简介

理学十大学派简介

理学十大学派综述一、内容心理学派它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德国,内容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费希纳和冯特。

冯特(1832-1920)是近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心理学史上他的名字与心理学的独立和实验(内容)心理学的建立直接联系在一起。

内容心理学派主张对人的直接经验进行研究。

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接体验动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

不过,冯特这里研究的并不是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本身,而是感觉或知觉到的心理内容,即感觉到了什么,知觉到了什么。

二、意动心理学派意动心理学产生的直接原因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息息相关。

可以说,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促成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直接动力。

布伦塔诺1838年1月16日出生于德国望族,他的学生斯图姆夫、厄棱费尔和弗洛伊德等均是心理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意动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思维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思维活动,即“意动”,并将“意动”概念作为中心的心理学概念进行阐述。

布伦塔诺把意动基本上分为三类:(l)表象的意动(感觉、想象),如我见、我听、我想象;(2)判断的意动(知觉、认识、回忆),如我承认、我否认、我知觉、我回忆;(3)爱憎的意动(感情、希望、决心、意向、欲望),如我感到、我的愿望、我决定、我意欲、我请求。

三、机能心理学派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包括意动心理学派、符茨堡学派、日内瓦学派、行为主义和哥伦比亚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等。

狭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主要指美国的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实用主义心理学派)。

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詹姆士认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生活的科学,研究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

把生理条件和心理现象都包括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中。

反对冯特式心理学的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各种元素,提出意识流的概念。

杜威的心理学为美国狭义的机能主义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其心理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1)认为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是一个连续的整合的活动。

西方心理学史流派梳理

西方心理学史流派梳理

1 科学观: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纯客观的实验分支。 2 对象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可观察的行为;刺激和反应是所有行为的共同要素; 刺激-反应(S-R)公式 。 3 方法学: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社会实验法 4 本能论:承认本能、否认本能、环境决定论、活动流 5 情绪论:由刺激引起的内脏和内分泌反应模式,以及有关的外显反应模式;恐惧、愤怒 和爱;条件反射。 6 思维论:不出声的言语;思维的器官是喉头软骨。 7 人格论:人格是通过对能够获得可靠信息的长时行为的实际观察发现的活动之总和。提出 了具体的人格研究方法;人格改变。 8 行为治疗观 9 其他的古典行为主义包括生物社会行为主义、非正统的行为主义、人类行为学、大脑机制 论 1 逻辑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有机体的适应性行为,提出刺激痕迹、运动神经冲动 。 2 认知行为主义:研究克分子行为或整体行为。托尔曼提出关于强化观的S-S理论和学习的 符号-格式塔理论。 3 操作行为主义:斯金纳提出操作条件反射。
芝 加 哥 学 派 机能心理学 哥 伦 比 亚 学 派
19世纪末
约翰·杜威
19世纪末
詹姆斯·卡特尔
古 典 行 为 主 义
20世纪初
约翰·布罗德斯·华生
行为主义 新 行 为 主 义
20世纪30年代-60 年代
克拉克·伦纳德·赫尔
新 的 新 行 为 主 义
20世纪40年代
艾伯特·班杜拉
皮亚杰学派
20世纪20年代
1 人文科学观:强调要对人的经验,特别是对那些能体现人类真正本性的特殊领域进行研 究,强调问题中心,反对方法中心。 2 对象论:通过对健康人的内在意识经验的研究,来揭示和开发人类所具有的本性、潜能和 价值等。 3 方法论:问题中心的方法论原则、折中融合的方法论原则、具体研究方法(整体分析和现 象学) 4 马斯洛自我实现心理学: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自然主义的价值观 5 罗杰斯自我心理学:自我论、来访者中心治疗、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 1 对象论:意识状态和超越经验、最高潜能和终极价值 2 方法论:对象中心的研究原则、多学科的研究原则、跨文化的研究原则 3 意识理论:转换的意识状态、维尔伯的意识谱、阿萨鸠里的精神综合理论 4 心理治疗理论:沃菡提出的三个基本概念包括环境、内容、过程(认同、、解除认同、自 行超越)、格罗夫的全回归模型、身体中心的超个人学派、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沉思、 致幻剂)

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879年以来,整个心理学界出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热烈的学术研讨的繁荣局面。

在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以后,又接二连三相继出现了或反对或继承冯特的理论,或另辟蹊径、独树一帜。

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心理学派上百个。

这些学派分布广泛,遍布世界各地。

这些学派,有从内在的意识去研究的,有从外在的行为研究;有从意识的表层研究,有从意识的深层研究;有从静态,有从动态;还有从生物学、数理学、几何学、物理学、拓扑学、民族学、文化学等等其他不同角度去研究的。

所有的学派、包括相互继承的学派,在它们的心理研究对象、范围、性质、内容以及方法上都既有联系,又各不相同。

这百余年心理学发展的速度以及研究成果,远远超过人类历史上对心理研究成果的所有总和,对心理现象探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贯穿心理学百年史的主干线,就是几大主要学派形成发展的历史。

构造主义心理学构造心理学是19世纪末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以后,出现于欧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它与相继出现的机能心理学相对立。

构造心理学的主要代表是冯特和铁钦纳。

这个学派受英国经验主义和德国实验生理学的影响,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它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教育心理、儿童心理等心理学领域,以及其他不可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冯特的心理学所涉及的问题很广泛,构造心理学只是他的心理学体系的一个方面。

冯特本人称他的心理学为内容心理学。

至于构造心理学这个名称,是1898年铁钦纳在与机能心理学争议的过程中利用詹姆斯的用语提出的。

1884年,詹姆斯为《心灵》杂志撰写一篇文章,题为《论内省心理学的某些忽略》。

在文章的附注中,提到“心理构造”一词,原话是:“纯粹的红色或黄色的感觉元素,及其他心理构造的元素没有存在的根据,因为它们都不是心理的事实”。

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简介: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领域。

自从心理学的诞生以来,不同的学派和流派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本文将介绍几个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包括结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

一、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心理学的第一个正式研究方法,由德国心理学家威廉·万特创立。

他认为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将心理现象分解为其构成元素,并通过对感觉、知觉和意识进行实验研究来揭示其结构和性质。

结构主义注重研究人类意识的组成和构造,但在实验方法上受到了限制,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主义逐渐衰落。

二、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20世纪早期出现的一种心理学学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沃森和伯福斯·斯金纳。

行为主义强调心理学研究应关注可观察的行为,即外在的反应和刺激,而不是内部的心理过程。

行为主义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重点关注刺激-反应的关系。

尽管行为主义受到一些批评,但它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认知主义认知主义强调人类思维、知觉和问题解决过程对行为的影响。

认知主义的先驱是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乌尔里克·诺伊斯和赫伯特·西蒙。

他们认为思维是一种信息处理过程,通过实验方法来研究思维的结构和运作。

认知主义的出现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拓展了对人类智力和学习的理解,并为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人类的自由意志和个人成长。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如卡尔·罗杰斯和阿伦·马斯洛主张应将个体视为完全发展和实现潜力的主体。

他们反对简化人类行为的机械模型,强调重视个人的价值、意义和目标。

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心理治疗和辅导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强调人的整体和个体差异的尊重。

结论:西方心理学主要的流派包括结构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

不同流派的出现和发展,丰富了对人类心理过程和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西方心理学史《格式塔心理学》课件

西方心理学史《格式塔心理学》课件
第三种解释是认为似动现象是由于推理的作用而 产生的,也就是说被试先看到一条线,又看到一 条线,于是产生了无意识的想象,导致了动的错 觉。但是惠特海默认为,为什么仅在60豪秒的间 隔时间条件下,被试才有这种想象呢?
上述解释的错误在于: ⑴以感觉元素的组合来解释 似动这个整体的心理现象; ⑵以物理现象解释心理 现象。
经典的例子是“磁力”。例如,当铁屑随着一张 纸下面的磁石移动的方向移动时,铁屑排成了一 种独特的模式。铁屑并不接触磁石,但是它们显 然是受到磁石周围的力场影响的。光和电的活动 方式也被认为是同样的。这些力场被认为是新的 结构实体,而不是个别元素或粒子效应的总和。
因此,这种在科学心理 学建立时期如此具有影 响力的元素主义在物理 学中已经受到了质疑。 物理学家描述场和有机 整体,给格式塔心理学 家提供了启示。格式塔 心理学反映了新物理学 的观点,因此,我们再 次看到心理学家努力模 仿成熟的自然科学。
惠特海默的回答与他的实验一样巧妙: 似动现象不 需要解释,它就象你知觉到它那样存在着,不能 被还原为任何更简单的东西。
似动现象是一个整体,不是以孤立的二线可以解 释的。换句话说,它是一个格式塔。格式塔所具 有的性质不存在于它的部分之中,而存在于整体 中。
格式塔心理学家指出:
“从元素开始,意味着从错误开始; 因为这些元素 是反省和抽象的产物,是从直接经验辗转推衍出 来的。它们还需要加以解释。格式塔心理学尝试 返回朴素的经验,返回到直接经验……它坚持认 为,它发现的不是元素的集合,而是统一的整体; 不是感觉的群集,而是树木、天空、云彩。对于 这种主张,任何人只要张开眼睛,以日常生活的 方式看看这个世界就可以得到验证。”
3.苛勒(W. Kohler, 1887—1967)
苛勒1909年在柏林大 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大学毕业以后他到了 法兰克福大学工作, 与惠特海默、考夫卡 共同从事研究工作, 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创 始人之一。

西方心理学发展流派

西方心理学发展流派

西方心理学发展流派一、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西方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流派之一。

它强调对可观察行为的研究,认为人的行为是对环境刺激的响应。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沃特森和斯金纳。

他们主张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从内部过程转移到可观察的外部行为上,通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来解释行为。

行为主义对实验方法的运用非常重视,强调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

二、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学流派。

它关注人类的思维过程,研究认知、知觉、记忆、学习、语言等方面。

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和巴特莱特。

他们认为人的思维过程是信息加工的结果,通过研究人类的认知活动来理解人的行为。

认知心理学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通过观察和测量来了解人的思维过程。

三、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弗洛伊德创立的一种心理学流派。

它关注人的潜意识和心理冲突,通过解析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来理解人的行为。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行为受到潜意识的影响,通过解析潜意识中的冲突可以帮助人解决心理问题。

精神分析学派采用临床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病人的梦境、自由联想等来了解潜意识中的内容。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个体的主观体验。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

他们认为人的行为是为了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强调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在价值。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主张关注人的个体差异和个体需求。

五、社会文化心理学社会文化心理学是一种注重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的心理学流派。

它关注人的行为和思维是如何受到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的。

社会文化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和布鲁纳。

他们认为人的行为和思维是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通过研究社会和文化因素来理解人的行为。

六、进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是一种将进化理论应用于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流派。

它关注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是如何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论述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论述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论述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问题,自心理学独立以来,一直在探索,一直在争论,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以下介绍主要的几个学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1867—1927),是自心理学独立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

该学派于1899年产生于德国,后在美国得到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后渐趋衰落。

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即心理经验的构成元素及结合的方式与规律,并主张心理学应该用实验内省法研究意识经验的内容或构造,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及它们如何结合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他们强调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其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但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

该学派是用实验法独立研究心理学问题的学派,促进了西方心理学派的兴起和美国心理学的发展。

它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现代心理学组成部分。

但由于它确定的研究对象过于狭窄并陷入元素主义与内省主义境地,因而遭到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

(二)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又称早期行为主义学派)于1913年产生于美国,其创始人是华生(1878—1958)。

这一学派不同意心理学探讨意识,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的目的应是寻求预测与控制行为的途径。

他们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客观观察所能获得的并对所有的人都清楚的东西”,也就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R)的行为公式。

行为主义主张客观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摆脱主观思辨的性质,更多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

但他们无视行为产生的内部过程,反对研究意识,引起不少人的非难与反对。

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尔曼、赫尔、斯金纳。

新行为主义认为,有机体不是单纯地对刺激作出反应,它的行为总是趋向或避开一个目标。

在动物和人的目的行为之间,必须有一个“中介”因素,这就是个体的认知。

也就是说在“刺激—反应”过程中,加进一个中介变量(O),使行为主义的模式成为“S—O—R”。

这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冯特,并有其弟子铁钦纳将其发展为严密的心理学体系。

20世纪前30年,该学派在美国心理学占优势,30年代后趋于瓦解。

构造主义心理学主张:1、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这三种元素;2、主张采用实验内省法研究意识的内容或构造;3、该理论忽视个体差异,不考虑应用,严重脱离社会生活,研究范围非常狭窄。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美国的詹姆士,其他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和安吉尔。

机能主义主张:1、主张研究意识,但是他们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看成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提出了意识流;
2、强调对意识作用与功能的研究,不赞成构造主义堆心理结构进行分析。

三、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初的德国,创始人是韦德海默、苛勒和考夫卡。

Gestalt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它代表这个学派的基本主张和宗旨,所以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认为;1、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2、部分相加不等于总体;3、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4、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四、行为主义心理学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心理学诞生。

“第一次革命”又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主张: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2、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
精神分析又称为弗洛伊德主义,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建。

他主张:1、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2、行为根源于某种欲望或动机;3、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二势力”。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

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1、人的本性是善良的;2、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3、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冲击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七、现代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以1967年奈塞尔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为诞生标志,在50年代后迅速发展。

该学派是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代表人物是瑞士皮亚杰。

把心理学看做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官收集信息,经过分析,储存,转换,然后加以利用。

被称为“第二次革命”(针对行为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