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制度汇编..doc

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德育篇德育篇(实验稿(一德育工作制度

1、学校成立德育工作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总辅导员、思品科组长、级长为成员,每学期召开2—3次会议,研讨德育工作。

2、每学年订出德育工作计划,学年末写好总结,班任对照学校工作计划制订班计划,每学期做好总结或撰写德育论文。

3、班科任按学校家访制度做好家访工作,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4、学校的各项工作,各学科教师都要充分发挥德育因素,渗透思想教育。

5、各老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落实后进生转化,转化率达80%以上。

6、抓好每周的操作评定,结合期末的学生“自我鉴定”进行全期的操作评定,使学生在评定过程中自我教育。

7、班任每学期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写好评语,评语要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并以鼓励为原则,评语先交由校长审阅,修改后方可抄正。

8、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德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

9、定期组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10、德育工作全员有责。

(二少先队工作制度

1、队干部选举制度:

队章规定每半年至一年改选一次队委和队长。这是发扬民主精神,进行当家作主教育的一种制度。改选一般在学期初进行。

2、队干部例会制度:

每周进行一次,主要内容是汇报、讨论、研究、布置工作,大(中队例会可由委员轮流组织,并负责向辅导员汇报,做好记录。

3、队干部培训制度:

定时对大、中队干部集中进行培训,使他们明确自身的职责,使他们熟悉和掌握自己的工作职责、方法和技能技巧,这是提高少先队工作水平的必要手段。

4、活动制度:

大队主题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以上;中队主题活动每月一次;十分钟队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复杂,要健康,有意义,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5、队前教育制度:

新队员入队前要对他们进行队前教育。如:学习队章、学唱队歌、学习敬队礼及呼号、系红领巾、做一件好事。入队时要举行隆重的入队仪式。

6、交流制度:

每月组织各中队的队干进行心得、工作经验交流,让队干们在彼此的沟通、讨论、商榷中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也进一步拉近了中队之间的距离,建立友好中队。

7、表扬奖励制度:

少先队组织经常在广播、队刊、墙报、光荣簿上表扬好人好事或进步的队员。每学期其末集中表扬优秀少先队员、优秀队干、优秀少先队集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