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重点总结

土木工程材料重点总结
土木工程材料重点总结

建筑材料

第一章绪言

1.1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

⒈按材料的化学成分分类:

⑴无机材料。①金属材料。钢、铁、铝等。

②非金属材料。石、玻璃、水泥、混凝土等。

③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等。

⑵有机材料。木材、石油沥青、塑料等。

⑶有机-无机复合材料。①无机非金属-有机复合材料。

②金属-有机复合材料。

⒉按功能分类;

⑴结构材料—主要作用承重的材料,如梁、板、柱所用材料。

⑵功能材料—主要利用材料的某些特殊功能,如用于防水、保温、装饰等的材料。

1.2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

1.2.1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

1.2.1.1密度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密度。ρ=m/V。

ρ—材料的密度,g/cm2;

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材料内部孔隙的固体物质的实体积。

常用的土木工程材料中,除了钢、玻璃、沥青等认为不含孔隙外,绝大多数都含有孔隙。测定含孔材料绝对密实体积的简单方法,是将该材料磨成细粉,干燥后用排液法测得的粉末体积,即为绝对密实体积。一般要求细粉的粒径至少小于0.20mm。

1.2.1.2表观密度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表观密度。ρo=m/V o。

ρo—材料的表观密度,kg/m3;

m—材料的质量,kg;

V o—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m3。

所谓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包括材料实体积和内部孔隙的外观几何形状的体积。测定材料自然状态下的体积,若材料外观形状规则,可直接度量外形尺寸,按几何公式计算。若外观形状不规则,可用排液法求得,为了防止液体由孔隙渗入材料内部而影响测值,应在材料表面涂蜡。

1.2.1.3堆积密度

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堆积密度。ρo′=m∕V o′。

ρo′——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kg∕m3;

m—散粒材料的质量,kg;

V o′—散粒材料的自然堆积体积,m3。

散粒材料堆积状态下的外观体积,既包含了颗粒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又包含了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散粒材料的堆积体积,常用其所填充满的容器的标定容积来表示。

1.2.2材料的孔隙和空隙

1.2.2.1材料的孔隙

孔隙从两个方面对材料产生影响:①孔隙的多少②孔隙的特征

材料中含有孔隙的多少常用孔隙率表征。

孔隙率是材料内部孔隙体积V P占材料总体积V O的百分率。孔隙率p=(V O-V)∕V O *100%.

与孔隙率相对应的是密实度,即材料内部固体物质的实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密实度D=V∕V O *100% =ρo∕ρ *100% =1-ρ材料的孔隙特征。⑴按孔隙尺寸的大小。分为微孔、细孔和大孔。

⑵按孔隙之间是否相互贯通。分为孤立孔和连通孔。⑶按孔隙与外界之间是否连通。分为开口孔和封闭孔。

1.2.2.2材料的空隙

散粒材料颗粒间的空隙体积V S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空隙率 p′=(V O′-V o)∕V o′*100% =(1-ρo′∕ρo)*100%

与空隙率相对应的是填充率,即颗粒的自然状态体积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填充率D′=V o∕V o′*100% =ρo′∕ρo *100% =1-ρ′

1.3材料的力学性质

1.3.1强度与比强度

材料的抗拉、抗压、抗剪强度,可用下式计算:f=P∕A 。式中 f —抗拉(或抗压或抗剪)强度,MPa;

P—材料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

A—受力面面积,mm2。

材料的抗弯强度计算。一种是试件在二支点的中间受一集中荷载作用,公式为:f f=3PL∕2bh2。

式中f f—抗弯强度,MPa;

P—试件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

L—二支点之间的距离,mm;

b,h—试件截面的宽度和高度,mm。

另一种是在试件两支点的三分点处作用两个相等的集中荷载,公式为:f f=PL∕bh2。

影响材料强度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组成外,材料的孔隙率增加,强度将降低;材料的含水率增加,温度升高,一般强度也会降低;另外,试件尺寸大的比小的强度低,加荷速度较慢或表面不平等因素均会使强度值偏低。

承重的结构材料,除了承受外荷载力,尚需承受自身重力。因此不同强度材料的比较,可采用比强度指标。比强度是指单位体积质量的材料强度,它等于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它是衡量材料是否轻质、高

强的指标。

1.3.2材料的弹性与塑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这种可恢复的变形称弹性变形。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若去除外力,材料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且不产生裂缝的性质,称为塑性。此种不可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1.3.3脆性和韧性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无明显塑性变形而突然破坏的性质,称为脆性。

材料在冲击或振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的能量,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称为韧性。

1.4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1.4.1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

图中材料、水和空气的三相交叉点处沿水滴表面作切线,此切线与材料和水接触面的夹角θ,称为润湿边角。当θ≤90o时,材料能被水润湿而表现出亲水性;当θ>90o时,材料不能被水润湿而表现出憎水性。θ=0时,材料完全被水润湿。

1.4.3材料的吸湿性和吸水性

⑴吸湿性

亲水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

材料的吸湿性用含水率表示:含水率W h=(m s-m g)∕m g*100% 。式中 W h—材料含水率,%;

m s—材料吸湿状态下的质量,g;

m g—材料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材料的开口微孔越多,吸湿性越强。

⑵吸水性

材料在水中吸水的性质称为吸水性。材料的吸水性用吸水率表示。

①质量吸水率W m=(m b-m g)∕m g *100%

式中 W m—材料的质量吸水率,%;

m b—材料吸水饱和时的质量,g;

m g—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②体积吸水率W v=(m b-m g)∕v o * 1∕ρw *100%

式中ρw—水在常温下的密度(ρw=1g∕cm3);

v o—干燥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

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两者存在以下关系:W v=W m*ρo式中ρo—材料干燥状态时的表观密度,g∕cm3。

影响吸水性的因素:亲憎水性、孔隙大小、孔隙特征。

开口细微连通孔越多,吸水量越大。

1.4.4耐水性

耐水性是指材料长期在水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明显下降的性质。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K R=f b∕f g

式中 K R—材料的软化系数;

f b—材料在饱和吸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f g—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一般材料吸水后,强度均会有所降低,强度降低越多,软化系数越小,说明材料的耐水性越差。工程中将K R>0.85的材料,称为耐水材料。长期处于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重要结构,所用原材料必须保证K R>0.85,用于受潮较轻或次要结构的材料,其值也不宜小于0.75.

1.4.5抗渗性

材料的抗渗性,是指其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材料的抗渗性常用渗透系数或抗渗等级表示。

1.4.6抗冻性

抗冻性是指材料在含水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材料的抗冻性常用抗冻等级F表示。

1.5材料的热性质

材料的热性质主要包括热容性、导热性和热变形性。

1.6材料的耐久性

材料的耐久性,是指用于构筑物的材料在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能长久地保持其性能的性质。影响因素有物理作用、化学作用、机械作用、生物作用。

第二章气硬性胶凝材料

建筑上用来将砂子、石子、砖、石块、砌块等散粒材料或块状材料粘结为整体的材料,称为胶凝材料。

胶凝材料分为有机胶凝材料和无机胶凝材料。

无机胶凝材料则按硬化条件不同,分为气硬性和水硬性两种。气硬性胶凝材料是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继续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只适用于地上或干燥环境,如石膏、石灰、水玻璃等。水硬性胶凝材料是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并保持和继续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如各种水泥。

2.1石灰

2.1.1石灰的特性

⑴可塑性和保水性好。

⑵生石灰(CaO)水化时水化热大,体积增大。

生石灰加水进行水化的过程,称为石灰的熟化或消化。生石灰熟化时放出大量的热,且体积增大1.0~2.5倍。

生石灰常含有过火石灰,水化极慢,当石灰变硬后才开始熟化,产生体积膨胀,引起已变硬石灰体的隆起鼓包和开裂。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需将石灰浆至于消化池中2~3周,即所谓陈伏。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保持一层水,隔绝空气,防止Ca(OH)2和CO2发生碳化反应。

⑶硬化缓慢。

石灰水化后的逐渐凝结硬化,主要包括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①结晶过程,②碳化过程。

⑷硬化时体积收缩大。

⑸硬化后强度低。

⑹耐水性差。

2.1.2石灰的应用

⑴制作石灰乳涂料。

⑵配制砂浆。石灰浆和消石灰粉可以单独或与水泥一起配制成砂浆,前者简称石灰砂浆,后者称混合砂浆,用于墙体的砌筑和抹面。为了克服石灰浆收缩性大的缺点,配制时常要加入纸筋等纤维质材料。

⑶拌制石灰土和石灰三合土。消石灰粉与粘土拌合,称为灰土,若再加入砂(或碎石、炉渣等)即成三合土。灰土和三合土在夯实或压实下,密实度大大提高,而且在潮湿的环境下,粘土的抗渗能力、抗压强度耐水性得到改善。三合土和灰土主要用于建筑物基础、路面和地面的垫层。

2.2石膏

石膏是一种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胶凝材料。

建筑石膏按强度、细度、凝结时间指标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

由于建筑石膏粉易吸潮,会影响其以后使用时的凝结硬化性能和强度,长期储存也会降低强度,因此建筑石膏粉贮藏运输时必须防潮,储存时间不得过长,一般不得超过三个月。

2.2.1建筑石膏的特性

⑴凝结硬化快。经过初凝、终凝,最终硬化。建筑石膏凝结硬化过程很快,其终凝时间不超过30min,在室内自然干燥的条件下,一星期左

右完全硬化,所以根据实际需要,往往加入适量缓凝剂。

⑵硬化时体积微膨胀。石灰和水泥等胶凝材料硬化时往往产生收缩,而建筑石膏却略有膨胀(膨胀率为0.05%~0.15%),这能使石膏制品表面光滑饱满,棱角清晰,干燥时不开裂。

⑶硬化后孔隙率较大,表观密度和强度降低。建筑石膏在使用时,为获得良好的流动性,加入的水量往往比水化所需的水分多,石膏凝结后,多余水分蒸发,在石膏硬化体内留下大量孔隙(孔隙率高达50%~60%),故表观密度小,强度低。

⑷隔热、吸声性良好。石膏硬化体孔隙率高,且均为细微的毛细孔,故导热系数小,具有良好的绝热能力;石膏的大量微孔,尤其是表面微孔使声音传导或反射的能力也显著下降,从而具有较强的吸声能力。

⑸防火性能良好。遇火时石膏硬化后主要成分里的结晶水蒸发并吸收热量,制品表面形成蒸汽幕,能有效阻止火势蔓延。

⑹具有一定的调温调湿性。

⑺耐水性和抗冻性差。

⑻加工性能好。

2.3水玻璃

水玻璃俗称泡花碱,是一种能溶于水的硅酸盐,以硅酸钠水玻璃最为常用。

水玻璃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水玻璃的模数越大,胶体组分越多,越难溶于水,粘结能力越强。在水玻璃溶液中加入少量添加剂,如尿素,可以不改变粘度而提高粘结能力。工程中常用的水玻璃模数为2.6~2.8,

密度为1.3~1.4g∕cm3。

水玻璃中总固体含量增多,则冰点降低,性能变脆。冻结后的水玻璃溶液,再加热融化,其性质不变。

水玻璃具有很强的耐酸性能,能抵抗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

水玻璃耐热温度可达1200℃,在高温下不燃烧,不分解,强度不降低,甚至有所增加。

水玻璃硬化时析出的硅酸凝胶能堵塞材料的毛细孔隙,起到阻止水分渗透的作用。

第三章水泥

水泥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在水中能更好的硬化,并保持和发展其强度。因此,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

3.1常用水泥

我国常用水泥的主要品种有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

常用水泥的生产步骤:①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烧成。②磨制硅酸盐系列水泥成品。

3.1.1.1水泥熟料的烧成

烧制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原料主要是提供CaO的石灰质原料,如石灰石,以及提供SiO2、Al2O3和少量Fe2O3的粘土质原料,如粘土、页岩等。此外,有时还配入铁矿粉等辅助原料。

将上述几种原材料按适当比例混合后在磨机中磨细,制成生料,再

将生料入窑进行煅烧,便烧制成黑色球状的水泥熟料。

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四种矿物组成,其名称、含量范围如下:硅酸三钙(简写为C3S),含量36%~60%;

硅酸二钙(简写为C2S),含量15%~37%;

铝酸三钙(简写为C3A),含量7%~15%;

铁铝酸四钙(简写为C4AF),含量10%~18%。

前两种矿物称硅酸盐矿物,一般占总量的75%~82%.

3.1.1.2磨制水泥成品

磨制水泥成品时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熟料、石膏和混合材料。

用于水泥中的石膏一般是二水石膏或无水石膏。

用于水泥中的混合材料分为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

活性混合材料是指那些与石灰、石膏一起,加水拌合后能形成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混合材料。活性混合材料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活性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水泥生产中常用的活性混合材料有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粉煤灰等。

非活性混合材料掺入水泥中仅仅起调节水泥性质,降低水化热,降低强度等级和增加产量的作用。

▲把水泥熟料、适量石膏,分别和不同种类、数量的混合材料,混合在一起磨细,即可制成以下六大常用水泥:

⑴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及适量石膏组成。分两种类型,不掺混合材料的为Ⅰ型,掺不超过水泥质量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的为Ⅱ型。

⑵普通(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5%~20%混合材料及适量石膏,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⑶矿渣(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70%的粒化高炉矿渣和适量石膏组成。

⑷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40%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组成。

⑸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40%粉煤灰和适量石膏组成。

⑹复合(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20%~50%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材料和适量石膏组成。

硅酸盐水泥主要生产流程:

石灰石膏

粘土→按比例混合磨细→生料→煅烧→熟料→磨细→水泥

铁矿粉混合材料

3.1.2常用水泥的特性

3.1.2.1硅酸盐水泥

⑴水化凝结硬化快,强度高,尤其早期强度高。

水泥加水拌合后,分散在水中的水泥颗粒开始与水发生水化反应,在水泥颗粒表面逐渐形成水化物膜层,此阶段的水泥浆既有可塑性又有流动性。随着水化反应的发展,膜层长厚并互相连接,浆体逐渐失去流动性,产生“初凝”,继而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结构强度,即为“终凝”。

水化反应进一步发展,水化产物不断填充毛细孔,水泥浆体逐渐转变为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石固体,即为“硬化”。

由于硅酸盐水泥熟料四种主要矿物中C3A的水化、凝结和硬化很快,因此若水泥中没有石膏时,C3A会使水泥瞬间产生凝固。不过,石膏掺量不能过多,否则不仅缓凝作用不大,而且还会引起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良

硅酸盐水泥中C3S的含量高,有利于28天内的强度快速增长,同时较多的C3A也有宜于水泥石1~3天或稍长时间内的强度增长。

C2S的强度发挥有利于硅酸盐水泥后期强度的增长。因此,硅酸盐水泥适宜配制高强混凝土及适用于要求早期强度高的混凝土。

⑵水化热大。

水泥的水化反应为放热反应,硅酸盐水泥的C3S和C3A含量高,所以水化热大,放热周期长,一般水化3天的放热量约为总水化热的50%,7天为75%,3个月达90%。故硅酸盐水泥不适宜在大体积工程中应用。

⑶耐腐蚀性差。

硅酸盐水泥的抗侵蚀性在六大常用水泥中是最差的,但与钢材、木材相比其耐腐蚀性能还是较好的。硅酸盐水泥硬化后,在一般使用条件下有较高的耐久性。

水泥石的水化产物中存在大量Ca(OH)2,使水泥石处于一定的碱度中,从而各水化产物能稳定存在,保持良好的胶结能力。

▲水泥石发生破坏的原因:

①如果水泥石长期处于流水和压力流水的作用下,水泥石中的Ca

(OH)2就会不断溶出流失,使水泥碱度不断降低,当Ca(OH)

的浓度下降到水泥石中水化产物能稳定存在的极限浓度时,水

2

化产物将分解或被溶解,从而胶结能力降低,强度不断下降,

最终使水泥石发生破坏。

②如果水泥石长期处在某些盐类或酸类环境中,也会导致Ca2+

流失,出现胶凝性降低的现象。

③水泥石受侵蚀破坏的另一种典型现象,是水泥石中的Ca

(OH)2与环境介质中的硫酸盐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

将和水泥石中的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钙矾石,钙矾石比原体积

增加1.5倍以上,因此会对水泥石造成极大的膨胀破坏作用。

产生水泥石腐蚀的根本原因:外部是存在侵蚀介质;内部是因为水泥石中存在易被腐蚀的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以及水泥石本身不密实,存在很多侵蚀性介质宜于进入内部的毛细孔道。

⑷抗冻性好,干缩小。硅酸盐水泥硬化水泥石较致密,抗冻性优于其他常用水泥,干缩也较小。

⑸耐热性差。硅酸盐水泥硬化水泥石的主要水化产物在高温下会发生脱水和分解,是结构遭到破坏。所以其耐高温性较其他几种水泥差。

3.1.2.2普通水泥

普通水泥中混合材料的掺加量较少,其矿物组成的比例仍与硅酸盐水泥相似,所以普通水泥的性能、应用范围与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相

近。与硅酸盐水泥相比,普通水泥的早期凝结硬化速度略微慢些,其他如抗冻性及耐磨性也稍差些。

3.1.2.3矿渣水泥

⑴矿渣水泥加水后的水化分两步进行:首先是水泥熟料颗粒水化,接着矿渣受熟料水化时析出的Ca(OH)2及外掺石膏的激发,其玻璃体中的活性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进入溶液,与Ca(OH)2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因为石膏的存在,还生成水化硫铝酸钙。

由于矿渣水泥中熟料的含量相对减少,水化又分两步进行,所以凝结硬化慢,早期(3d,7d)强度低。但二次反应后生成的水化硅酸钙凝胶逐渐增多,所以后期(28d后)强度发展较快,赶上甚至超过硅酸盐水泥。

⑵矿渣水泥中熟料的减少,使水化时发出高热量的C3S和C3A的含量相对减少,故水化热低,可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优先选用。

⑶矿渣水泥水化产物中Ca(OH)2含量少,碱度低,抗碳化能力较差,但抗溶出性侵蚀及抗硫酸盐侵蚀的能力较强。

⑷矿渣颗粒亲水性较小,故矿渣水泥保水性较差。矿渣水泥干缩性较大,抗渗性、抗冻性和抗干湿交替作用的性能均较差,不宜用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中。

⑸矿渣水泥的水化产物中Ca(OH)2的含量低,而且矿渣本身是水泥的耐火掺料,因此其耐热性较好,可用于耐热混凝土工程中。

⑹矿渣水泥水化硬化过程中,对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条件较为敏感。低温下凝结硬化缓慢,但在湿热条件下强度发展很快,故适于采用蒸汽养护。

3.1.2.4火山灰水泥

火山灰水泥和矿渣水泥在在性能方面有许多共同点,如水化反应分两步进行,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率较大,水化热低,耐蚀性强,抗冻性差,易碳化等。

火山灰水泥在硬化过程中的干缩较矿渣水泥更为显著,在干热环境下易产生干缩裂缝。因此,使用时须加强养护,使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潮湿状态。火山灰水泥颗粒较细,泌水性小,故具有较高的抗渗性,宜用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中。

3.1.2.5粉煤灰水泥

粉煤灰本身就是一种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其主要特点是干缩性较小,甚至比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还小,因而抗裂性较好。另外,粉煤灰颗粒较致密,故吸水少,且呈球形,所以粉煤灰水泥的需水量小,配制成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

3.1.2.6复合水泥

复合水泥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因此其特性与混合材料的种类、掺量及相对比例有密切关系。

3.1.3影响常用水泥性能的因素

⑴水泥组成成分的影响(最主要因素)

一般来讲,水泥中增加混合材料含量,减少熟料含量,将使水泥的抗侵蚀性提高,水化热降低,早期强度降低;水泥中提高C3S、C3A的含量,将使水泥的凝结硬化加快,早期强度高,水化热也大。

⑵水泥细度的影响

水泥颗粒越细,总表面积越大,与水的接触面积也大,因此水化迅速,凝结硬化也相应加快,早期强度也高。但水泥颗粒过细,会增加磨细的能耗,提高成本,且不宜久存,硬化时还会产生较大收缩。

⑶养护条件(温度、湿度)的影响

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所以其水化、凝结硬化过程中必须有足够的水分,养护期间注意保持潮湿的状态。养护时温度升高,水泥的水化将加快,早期强度发展也快。

⑷龄期的影响

水泥的强度是随龄期增长而增加的,一般28d内强度发展较快,28d 后显著减慢。

⑸拌合用水量的影响

⑹贮存条件的影响。水泥有效贮存期为3个月,不宜久存。

3.1.5常用水泥的技术要求

3.1.5.1细度

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它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需水量和安定性有较大影响。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的细度用透气式比表面积仪测定,要求其比表面积大于300m2∕kg;其他五类水泥的细度用筛析法,要求在0.080mm方孔筛上的筛余不得超过10%.

3.1.5.2凝结时间

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在初凝之前完成混凝土成型等各工序的操作,初凝时间不宜过短;为了使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尽早凝结硬化,以利于

下一道工序及早进行,终凝时间不宜过长。

国家标准规定,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5h,其他五类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

3.1.5.3体积安定性

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由于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中含有过多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或者水泥粉磨时石膏掺量过多。

国家标准规定,由游离氧化钙引起的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可采用沸煮法检验。所谓沸煮法包括试饼法和雷式法两种。试饼法是将标准稠度水泥净浆做成试饼,沸煮3h后,若用肉眼观察未发现裂纹,用直尺检查没有弯曲现象,则称为安定性合格。雷氏法是测定水泥浆在雷氏夹中沸煮硬化后的膨胀值,若膨胀量在规定值内则为安定性合格。当试饼法和雷氏法两者结论有矛盾时,以雷氏法为准。

国家标准规定,水泥中游离氧化镁含量不得超过5.0%,三氧化硫的含量在矿渣水泥中不得超过4.0%,其他水泥不得超过3.5%.

3.1.5.4强度及强度等级

国家标准规定,采用软练胶砂法测定水泥强度。该法是将水泥和标准砂按1:3混合,用水灰比为0.5,按规定方法制成40mm*40mm*160mm 的试件,带模在湿气中养护24小时后,再脱模放在标准温度(20℃±1℃)的水中养护,分别测定3d和28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硅酸盐水泥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强度等级。其他五种水泥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六个强度等级。其中有代号R者为早强型水泥。

3.1.5.5碱含量

碱含量是指水泥中Na2O和K2O的含量。若水泥中碱含量过高,遇到有活性的骨料,易产生碱—骨料反应,造成工程危害。

国家标准规定,水泥中碱含量按Na2O+0.685K2O计算值表示。若使用活性骨料,水泥中碱含量不得大于0.60%。

第四章混凝土

4.1混凝土概述

混凝土是由胶结材料将天然的(或人工的)骨料粒子或碎片聚集在一起,形成坚硬的整体,并具有强度和其他性能的复合材料。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主要是水泥、水、细骨料和粗骨料,有时还常包括适量的掺合料和外加剂。

混凝土生产的基本工艺过程,包括按规定的配合比称量各组成材料,然后把组成材料混合搅拌均匀,运输到现场,进行浇注、振捣,最后通过养护形成所需的硬化混凝土。

第1章 土木工程材料_基本性质

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 本章导学 学习目的:土木工程材料有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及复合材料,它具有结构或功能的作用。而土木工程包括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岩土工程等,土木工程材料为这些工程服务,通过学习其基本性质,了解土木工程基本性质与工程特性的关系。 教学要求: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通过各种土木工程特点的分析,说明土木工程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及耐久性;重点讲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密度、与水有关的性质、强度、弹性、粘性与塑性。 1.1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 土木工程材料是指在土木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其制品的总称。它是一切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由于组成、结构和构造不同,土木工程材料品种繁多、性能各不相同、在土木工程中的功能各异,而且价格相差悬殊,在土木工程中的用量很大,因此,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土木工程材料,对土木工程结构物安全、实用、美观、耐久及造价有着重大的意义。

由于土木工程材料种类繁多,为了研究、使用和论述方便,常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分类。最通常的是按材料的化学成分及其使用功能分类。 1.1.1按化学成分分类 根据材料的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以及复合材料三大类,如表1-1所示。

1.1.2按使用功能分类 根据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部位或使用性能,大体上可分为二大类,即土木工程结构材料(如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墙体材料、路面基层及底基层材料等)和土木工程功能材料(如吸声材料、耐火材料、排水材料等)。 1.土木工程结构材料 土木工程结构材料主要指构成土木工程受力构件和结构所用的材料。如梁、板、柱、基础、框架、墙体、拱圈、沥青混凝土路面、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及底基层和其它受力构件、结构等所用的材料都属于这一类。对这类材料主要技术性能的要求是强度和耐久性。目前所用的土木工程结构材料主要有砖、石、水泥、水泥混凝土、钢材、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沥青和沥青混凝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钢材、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仍是我国土木工程中主要结构材料;沥青、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及底基层则是我国交通土建工程中主要路面材料。随着土建事业的发展,轻钢结构、铝合金结构、复合材料、合成材料所占的比例将会逐渐加大。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作业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作业_B 一、单选题 1. (4分)下列有关混凝土强度及强度等级的叙述,哪一条是错误的 ? A. 混凝土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的1/10~1/20,且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比值有所降低 ? B. 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从C15~C80,划分为14个等级混凝土 ? C. 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标准养护条件是30±2℃ ? D. 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标准龄期为28天 得分:4 知识点:混凝土强度 答案C 解析2. (4分)在下列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中,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湿润角θ≤90°的材料称为亲水性材料 ? B. 石蜡、沥青均为憎水性材料 ? C. 材料吸水后,将使强度和保温性降低 ? D. 软化系数越小,表明材料的耐水性越好

得分:4 知识点:材料与水的关系 答案D 解析3. (4分)下列有关外加剂的叙述中,哪一条不正确 ? A. 氯盐、三乙醇胺及硫酸钠均属早强剂 ? B. 膨胀剂使水泥经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氢氧化钙,从而使混凝土产生体积膨胀 ? C. 加气剂可使混凝土产生微小、封闭的气泡,故用于制造加气混凝土 ? D. 强电解质无机盐类外加剂严禁用于使用直流电的结构以及距高压直流电源100m以内的结构 得分:4 知识点:外加剂 答案C 解析4. (4分)混凝土承受持续荷载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变形称为() ? A. 弹性变形变 ? B. 徐变 ? C. 应变 ? D. 残余变形

得分:4 知识点:混凝土 答案B 解析5. (4分)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的时候,以下哪些性质一定下降 ? A. 密度、表观密度 ? B. 表观密度、抗渗性 ? C. 强度、抗冻性 ? D. 表观密度、强度 得分:4 知识点:孔隙率 答案D 解析6. (4分)加气砼所采用的加气剂多为()。 ? A. 松香胶泡沫剂 ? B. 磨细铝粉 ? C. 氯化胺 ? D. 动物血加苛性钠 得分:4

土木工程材料各单元重点总结

第一单元 比热:单位质量的材料吸引或释放热量的能力 表观密度:单位体积(包括实体体积和闭口孔体积)的质量。 体积密度:单位体积(包括材料内部所有孔隙体积)的质量。 含水率:是指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干燥状态下材料的质量之比. 软化系数:饱和吸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 耐热性:是指材料长期在高温作用下,不失去使用功能的性质。 耐燃性:是指在发生火灾时,材料抵抗和延缓燃烧的性质,又称防火性。 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其它物体压入或刻划的能力。 第二单元 2—1胶凝材料:是指土木工程材料中,经过一系列物理作用、化学作用,能将散粒状或块状材料粘结城整体。 水硬性胶凝材料:是既能在空气中硬化,还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无机胶材料。 过火石灰:是指石灰生产时局部煅烧温度过高,在表面有熔融物的石灰。 欠火石灰:是指由于生产石灰的原料尺寸过大、煅烧温度偏低或煅烧时间不充足,石灰石中的碳酸钙未完全分解的石灰。 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活性混合材料:混合材料磨成细粉,与石灰或与石灰和石膏拌合,加水后在常温下能生成具有水硬性的产物,这种混合材料就叫 非活性混合材料:是指在水泥中主要起填充作用而又不损害水泥性能的矿物质材料。2—12石灰的技术性质有那些?为何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膏会提高可塑性? 答:技术性质::1)可塑性好、2)硬化较慢、强度低、3)硬化时体积收缩大4)耐水性差5)生石灰吸湿性强 提高可塑性:由于石灰膏和消石灰分中氢氧化钙颗粒非常小,调水后具有较好的可塑性。2—16简述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成分单独水化的产物及其特性.p40 2---19j简述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与特点? 过程:水泥加水拌合后,成为塑性的水泥浆,水泥颗粒表面的矿物开始与水发生水化反应。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水泥浆逐渐变稠失去塑性。随着水化的进一步进行,浆体开始产生明显的强度并逐渐发展成为坚硬的水泥石。 特点:水泥的水化和凝结硬化是从水泥颗粒表面开始,逐渐往水泥颗粒的内核深入进行的。开始时水化速度快,水泥的强度增长也较快;但随着水化不断进行,堆积在水泥颗粒周围的水化物不断增多,阻碍水和水泥未水化部分的接触,水化减慢,强度增长也逐渐减慢,但无论时间多久,有些水泥颗粒的内核很难完全水化。因此,在硬化后的水泥石中,包含了水泥熟料的水化产物、末水化的水泥颗粒、水(自由水和吸附水)和孔隙(毛细孔和凝胶孔),它们在不同时期相对数量的变化,使水泥石的性质随之改变。 2—20影响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主要因素:1)熟料矿物成分2)细度3)水灰比4)温度和湿度5)养护时间6)石膏 如何影响p44 2—21引起水泥安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1)熟料中游离氧化钙过多2)熟料中游离氧化镁过多3)石膏掺量过多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 指导教师: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的要求 一、实验室的纪律要求 1.进入实验室后,要听从教师的安排,不得大声说笑和打闹。 2.进入实验室后,对本组所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如有缺损或失灵应立即报告,由教师修理或调换,不得私自拆卸。实验结束时,应将所用仪器设备按原位放好,经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要爱护实验仪器设备,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同时注意人身安全,非本次实验所用的室内其他仪器,不得随便乱动。 4.在实验过程中,当仪器设备被损坏时,当事者应立即向实验室教师报告,由其根据学校的规定给予检查或赔偿等处理。 5.实验结束后,每组学生对所用的仪器设备及桌面、地面应加以清理,并由各实验小组轮流做全室的卫生整理。 6.完成实验后,经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二、实验与实验报告的要求 1.每次做实验以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步骤。 2.要以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作风、严密的方法进行实验,认真记录好实验数据。 3.在实验课进行中要认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为实验课考核成绩的一部分。 4.要认真填写、整理实验报告,不得潦草,不得缺项、漏项,报告中的计算部分必须完成,同时要保持实验报告的整洁。 5.实验报告应及时完成,并按老师规定的时间上交。

实验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 三、实验记录 (一) 材料的表观密度测试 试样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温/室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 湿度:____________________

土木工程材料实例分析

工程实例分析 1、石膏饰条粘贴失效 现象:某工人用建筑石膏粉拌水为一桶石膏浆,用以在光滑的天花板上直接粘贴,石膏饰条前后半小时完工。几天后最后粘贴的两条石膏饰条突然坠落,请分析原因。 原因分析: ①建筑石膏拌水后一般于数分钟至半小时左右凝结,后来粘贴石膏饰条的石膏浆已初凝,粘结性能差。可掺入缓凝剂,延长凝结时间;或者分多次配制石膏浆,即配即用。 ②在光滑的天花板上直接贴石膏条,粘贴难以牢固,宜对表面予以打刮,以利粘贴。或者,在粘结的石膏浆中掺入部分粘结性强的粘结剂。 2、石膏制品发霉变形 现象:某住户喜爱石膏制品,全宅均用普通石膏浮雕板作装饰。使用一段时间后,客厅、卧室效果相当好,但厨房、厕所、浴室的石膏制品出现发霉变形。请分析原因。 原因分析: 厨房、厕所、浴室等处一般较潮湿,普通石膏制品具有强的吸湿性和吸水性,在潮湿的环境中,晶体间的粘结力削弱,强度下降、变形,且还会发霉。 建筑石膏一般不宜在潮湿和温度过高的环境中使用。欲提高其耐水性,可于建筑石膏中掺入一定量的水泥或其它含活性SiO2、Al2O3及CaO的材料。如粉煤灰、石灰。掺入有机防水剂亦可改善石膏制品的耐水性。 3、水玻璃表面处理 现象:把水玻璃涂在粘土砖表面,可以提高抗风化能力;但涂在石膏制品表面则会使石膏制品破坏,请讨论其原因。 原因分析: 水玻璃浸入粘土砖表面,可使材料更致密,提高风化能力;但浸入石膏制品,水玻璃与石膏反应生成硫酸钠晶体,在制品孔隙内产生体积膨胀,使石膏制品破坏。 4、挡墙开裂与水泥的选用 现象:某大体积的混凝土工程,浇注两周后拆模,发现挡墙有多道贯穿型的纵向裂缝。该工程使用某立窑水泥厂生产42.5Ⅱ型硅酸盐水泥,其熟料矿物组成如下: C3S 61%;C2S 14%;C3A 14%;C4AF 11% 原因分析: 由于该工程所使用的水泥C3A和C3S含量高,导致该水泥的水化热高,且在浇注混凝土中,混凝土的整体温度高,以后混凝土温度随环境温度下降,混凝土产生冷缩,造成混凝土贯穿型的纵向裂缝。 防止措施: 首先,对大体积的混凝土工程宜选用低水化热,即C3A和C3S的含量较低的水泥。其次,水泥用量及水灰比也需适当控制。 4、某机场道肩混凝土破坏 现象:某机场道肩混凝土于1995年7-11月施工,当年10月就发现网状裂缝,次年6月表面层开始剥落。该混凝土使用某立窑水泥厂生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该厂当时生产的熟料呈暗红色,还有一些白色物质。钻取破坏与未破坏的混凝土各加工成试件,未被破坏混凝土强度可满足设计要求、密实、颜色为正常的青灰色。而已破坏的混凝土强度大大下降,低于设计值,劈开可见砂浆层与集料之间粘结疏松。经X射线衍射分析可知,已破坏混凝土试样有大量Ca(OH)2和大量CaCO3。 原因分析: 经有关单位研究认为,该混凝土破坏主要是由于水泥质量不稳定所致,水泥中有一定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作业3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作业_C 一、单选题 1.(4分)合理砂率是指在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用混凝土拌和物获得( )流动性,同时保持良好粘聚性和保水性的砂率值。 A. 最大 B. 最小 C. 一般 D. 不变 得分:4 知识点:砂率 答案A 2.(4分)下列哪一种玻璃的保温节能效果最差? A. 毛玻璃 B. 热反射玻璃 C. 光致变色玻璃 D. 吸热玻璃 得分:4 知识点:玻璃 答案A 3.(4分)《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限制使用下列哪一类混凝土材料或工艺? A. 混凝土高效减水剂 B. 超细矿物掺合料C. 混凝土现场拌制 D. 预拌混凝土技术 得分:0 知识点:国家规范 答案D 4.(4分)下列绝热材料的热阻,在相同条件下,哪一个最大? A. 加气混凝土 B. 粘土空心砖 C. 泡沫塑料 D. 岩棉 得分:4

知识点:绝热材料 答案C 5.(4分)材料按微观结构可分为 A. 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 B. 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复合材料 C. 承重材料、非承重材料D. 晶体、玻璃体、胶体 得分:4 知识点:材料的结构 答案D 6.(4分)试分析下列哪些工程不适于选用石膏制品。( ) A. 吊顶材料 B. 影剧院的穿孔贴面板 C. 冷库内的墙贴面 D. 非承重隔墙板 得分:4 知识点:石膏 答案C 7.(4分)下列哪一项关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最合适? A. 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尺寸大到需要采取措施降低水化热引起的体积变化的构件 B. 建筑物的基础、大坝等体积达到几十立方米以上的工程 C. 大型建筑物的基础、大坝等尺寸达到几十米以上的工程 D. 可以采取增加水泥用量的方法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 得分:4 知识点:大体积混凝土 答案A 8.(4分)下面关于材料硬度与强度的内容,哪一项是错误的?

土木工程材料 知识点总结材料版

1. 弹性模量:用E 表示。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应力和对应的应变的比值。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抵抗变形能力越强 2. 韧性: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能量产生一定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质。 3.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表示方法——软化系数: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K R = f b /f g 软化系数大于0.8的材料通常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对于经常位于水中或处于潮湿环境中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得低于0.85;对于受潮较轻或次要结构所用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宜小于0.75 4. 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表示方式——导热系数,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绝热性能就越好。影响导热性的因素:材料的表观密度越小,其孔隙率越大,导热系数越小,导热性越差。由于水与冰的导热系数较空气大,当材料受潮或受冻时会使导热系数急剧增大,导致材料保温隔热方式变差。所以隔热材料要注意防潮防冻。 5. 建筑石膏的化学分子式:β-CaSO 4˙?H 2O 石膏水化硬化后的化学成分:CaSO 4˙2H 2O 6. 高强石膏与建筑石膏相比水化速度慢,水化热低,需水量小,硬化体的强度高。这是由于高强石膏为α型半水石膏,建筑石膏为β型半水石膏。β型半水石膏结晶较差,常为细小的纤维状或片状聚集体,比表面积较大;α型半水石膏结晶完整,常是短柱状,晶粒较粗大,聚集体的比表面积较小。 7. 石灰的熟化,是生石灰与水作用生成熟石灰的过程。特点:石灰熟化时释放出大量热,体积增大1~2.5倍。应用:石灰使用时,一般要变成石灰膏再使用。CaO+H 2O Ca(OH)2+64kJ 8. 伏:为消除过火石灰对工程的危害,将生石灰和水放在储灰池中存放15天以上,使过火灰充分熟化这个过程叫沉伏。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保持一层水,隔绝空气,防止发生碳化。 9. 石灰的凝结硬化过程:(1)干燥结晶硬化:石灰浆体在干燥的过程中,因游离水分逐渐蒸发或被砌体吸收,浆体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过饱和而结晶析出,产生强度并具有胶结性(2)碳化硬化:氢化氧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有水分存在的条件下化合生成碳酸钙晶体,称为碳化。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碳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石灰浆体与空气接触的表面上。表面上生成的CaCO 3膜层将阻碍CO 2的进一步渗入,同时也阻碍了部水蒸气的蒸发,使氢氧化钙结晶作用也进行的缓慢。碳化硬化是一个由表及里,速度相当缓慢的过程。 O H n CaCO O nH CO OH Ca 23222)1()(++=++ 10. 水化热:水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水化热的利与弊:高水化热的水泥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是非常不利的。这是由于水泥水化释放的热量在混凝土中释放的非常缓慢,混凝土表面与部因温差过大而导致温差应力,混凝土受拉而开裂破坏,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应选着低热水泥。在混凝土冬期施工时,水化热却有利于水泥的凝结,硬化和防止混凝土受冻) 11. 硅酸盐水泥水化后的主要水化产物及其相对含量:水化硅酸钙(C-S-H ),水化铁酸钙(CFH ),水化铝酸钙(C 3AH 6),水化硫铝酸钙(Aft 与AFm )和氢氧化钙(CH )。C-S-H 占70%CH 占20% Aft 与AFm 占7%

土木工程材料重点知识概括

土木工程材料 第一章 1.土木工程材料:指土木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及制品 2.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 按来源:天然材料及人造材料; 按部位:屋面、墙体和地面材料等; 按功能: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按组成物质: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 无机材料: 金属材料 黑色金属、有色金属 非金属材料 天然石材、烧土制品、胶凝材料、混凝土及砂浆 有机材料: 植物材料、沥青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 金属材料与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 金属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 3.材料的组成 化学组成:化学组成是指构成材料的化学成分(元素或化合物)。 物相组成:物相是具有相同物理、化学性质,一定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的物质。 4.材料的结构和构造:泛指材料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结合方式及其在空间排列分布的规律。 材料的结构按尺度范围可分为: 宏观结构:是指用肉眼或放大镜可分辨出的结构状况,其尺度范围在10-3m 级以上。 介观结构(显微结构、纳米结构):是指用光学显微镜和一般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结构,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结构。尺度范围在10-3m~10-9m 。按尺度范围,还可分为显微结构和纳米结构。显微结构是指用光学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结构,其尺度范围在10-3m~10-7m 。纳米结构是指一般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结构。其尺度范围在10-7m~10-9m 。 微观结构指原子或分子层次的结构。分为晶体和玻璃体。 晶体是质点(原子、分子、离子)按一定规律在空间重复排列的固体,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物理性质。晶体质点间结合键的特性决定晶体材料的特性。 玻璃体是熔融物在急冷时,质点来不及按一定规律排列而形成的内部质点无序排列的固体或固态液体。 材料的构造:是指具有特定性质的材料结构单元的相互搭配情况。 5.密度: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m p v = 近似密度:指材料在包含闭口孔隙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m p v = 表观密度(容重):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00 m p v =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

1、孔隙率及孔隙特征对材料的表观密度、强度、吸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等性质有何影响? 对表观密度的影响:材料孔隙率大,在相同体积下,它的表观密度就小。而且材料的孔隙在自然状态下可能含水,随着含水量的不同,材料的质量和体积均会发生变化,则表观密度会发生变化。 对强度的影响:孔隙减小了材料承受荷载的有效面积,降低了材料的强度,且应力在孔隙处的分布会发生变化,如:孔隙处的应力集中。 对吸水性的影响:开口大孔,水容易进入但是难以充满;封闭分散的孔隙,水无法进入。当孔隙率大,且孔隙多为开口、细小、连通时,材料吸水多。 对抗渗性的影响:材料的孔隙率大且孔隙尺寸大,并连通开口时,材料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如果孔隙率小,孔隙封闭不连通,则材料不易被水渗透。 对抗冻性的影响:连通的孔隙多,孔隙容易被水充满时,抗冻性差。 对导热性的影响:如果材料内微小、封闭、均匀分布的孔隙多,则导热系数就小,导热性差,保温隔热性能就好。如果材料内孔隙较大,其内空气会发生对流,则导热系数就大,导热性好。 2、建筑钢材的品种与选用 建筑钢材的主要钢种 1)碳素结构钢:牌号的表示方法: Q 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代号脱氧程度代号Q235—BZ Q235——强度适中,有良好的承载性,又具有较好的塑性和韧性,可焊性和可加工性也较好,是钢结构常用的牌号,大量制作成钢筋、型钢和钢板用于建造房屋和桥梁等。Q235良好的塑性可保证钢结构在超载、冲击、焊接、温度应力等不利因素作用下的安全性,因而Q235能满足一般钢结构用钢的要求 Q235-A一般用于只承受静荷载作用的钢结构。含C0.14~0.22% Q235-B适用于承受动荷载焊接的普通钢结构,含C0.12~0.20% Q235-C适用于承受动荷载焊接的重要钢结构,含C≤0.18% Q235-D适用于低温环境使用的承受动荷载焊接的重要钢结构。含C≤0.17% 2)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牌号的表示方法:Q 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代号 由于合金元素的强化作用,使低合金结构钢不但具有较高的强度,且具有较好的塑性、韧性和可焊性。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广泛应用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特别是大型结构、重型结构、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桥梁工程、承受动力荷载和冲击荷载的结构。 3、常用建筑钢材 1)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强度较低,但塑性好,便于弯折成形,容易焊接。主要用做箍筋,以及作为冷加工的原料,也可作为中、小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钢筋。 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共分为四级钢筋,根据其表面状态分为光圆钢筋和带肋钢筋。I级钢筋为光圆钢筋,其余三级为带肋钢筋。I级钢筋不带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不好,其末端需做180?弯钩。 I级钢筋由碳素结构钢轧制,其余均由低合金钢轧制。I级钢筋的强度较低,但塑性及焊接性能很好,便于各种冷加工,因而广泛用作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筋及各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造筋。 HRB335级和HRB400级钢筋的强度较高,塑性和焊接性能也较好,故广泛用作大、中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钢筋。 HRB500级钢筋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可用作预应力钢筋。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作业_C

1. 下列有关石油沥青改性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常用橡胶、树脂和矿物填料来改善沥青的某些性质 橡胶是沥青的重要改性材料,它和沥青有较好的混溶性,并使沥青具有橡胶的很多优点,如高温变形小、低温柔性好等 在沥青中掺入矿物掺和料能改善沥青的粘结力和耐热性,减少沥青的温度敏感性 树脂也是沥青的重要改性材料,它与沥青相容性好,大部分品种树脂可以用来做改性材料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树脂也是沥青的重要改性材料,它与沥青相容性好,大部分品种树脂可以用来做改性材料 2. 中砂的细度模数MX为()。 3.7~3.1 3.0~2.3 2.2~1.6 1.4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3.0~2.3 3. 胶体是由具有物质三态(固、液、气)中某种状态的高分散度的粒子作为散相,分散于另一相(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系统.它具有_______特点。 高度分散性和多相性 高度分散性和二相性 高度絮凝性和多相性 高度絮凝性和二相性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高度分散性和多相性 4. 能反映集料中各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的是() 密度 细度 级配 颗粒形状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级配 5. ()树脂属于热塑性树脂。 聚氯乙烯 聚丙烯 酚醛 (A+B)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A+B) 6. 预拌砂浆中表示预拌抹灰砂浆的符号是()。 RM RP RS RR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RP

7. 为使室内温度保持稳定,应选用()的材料。 导热系数大 比热大 导热系数小,比热大 比热小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导热系数小,比热大 8. 硅酸盐水泥石由于长期在含较低浓度硫酸盐水的作用下,引起水泥石开裂,是由于形成了() 二水硫酸钙 钙矾石 硫酸钠 硫酸镁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钙矾石 9.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三条试体28天抗折强度分别为7.0MPa,9.0MPa,7.0MPa,则抗折强度试验结果为() 7.0MPa 7.7MPa 9.0MPa 8.0MPa 本题分值: 4.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7.0MPa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总结版

1.弹性模量:用E表示。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应力和对应的应变的比值。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其值越 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抵抗变形能力越强 2.韧性: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能量产生一定变形而不致破坏的性质。 3.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被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表示方法——软化系数:材料在吸水 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K R = f b/f g 软化系数大于0.8的材料通常可以认为是耐水材料;对于经常位于水中或处于潮湿环境中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得低于0.85;对于受潮较轻或次要结构所用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宜小于0.75 4.导热性:传导热量的能力,表示方式——导热系数,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材料的绝热性能就越好。影响导热性 的因素:材料的表观密度越小,其孔隙率越大,导热系数越小,导热性越差。由于水与冰的导热系数较空气大,当材料受潮或受冻时会使导热系数急剧增大,导致材料保温隔热方式变差。所以隔热材料要注意防潮防冻。 5.建筑石膏的化学分子式:β-CaSO4˙?H2O 石膏水化硬化后的化学成分:CaSO4˙2H2O 6.高强石膏与建筑石膏相比水化速度慢,水化热低,需水量小,硬化体的强度高。这是由于高强石膏为α型半水石膏, 建筑石膏为β型半水石膏。β型半水石膏结晶较差,常为细小的纤维状或片状聚集体,比表面积较大;α型半水石膏结晶完整,常是短柱状,晶粒较粗大,聚集体的比表面积较小。 7.石灰的熟化,是生石灰与水作用生成熟石灰的过程。特点:石灰熟化时释放出大量热,体积增大1~2.5倍。应 用:石灰使用时,一般要变成石灰膏再使用。CaO+H2O Ca(OH)2+64kJ 8.伏:为消除过火石灰对工程的危害,将生石灰和水放在储灰池中存放15天以上,使过火灰充分熟化这个过程叫 沉伏。伏期间,石灰浆表面应保持一层水,隔绝空气,防止发生碳化。 9.石灰的凝结硬化过程:(1)干燥结晶硬化:石灰浆体在干燥的过程中,因游离水分逐渐蒸发或被砌体吸收,浆体 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过饱和而结晶析出,产生强度并具有胶结性(2)碳化硬化:氢化氧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有水分存在的条件下化合生成碳酸钙晶体,称为碳化。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少,碳化作用主要发生在石灰浆体与空气接触的表面上。表面上生成的CaCO3膜层将阻碍CO2的进一步渗入,同时也阻碍了部水蒸气的蒸发,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施工建材教研室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的要求 一、实验室的纪律要求 1.进入实验室后,要听从教师的安排,不得大声说笑和打闹。 2.进入实验室后,对本组所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如有缺损或失灵应立即报告,由教师修理或调换,不得私自拆卸。实验结束时,应将所用仪器设备按原位放好,经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要爱护实验仪器设备,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同时注意人身安全,非本次实验所用的室内其他仪器,不得随便乱动。 4.在实验过程中,当仪器设备被损坏时,当事者应立即向实验室教师报告,由其根据学校的规定给予检查或赔偿等处理。 5.实验结束后,每组学生对所用的仪器设备及桌面、地面应加以清理,并由各实验小组轮流做全室的卫生整理。 6.完成实验后,经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二、实验与实验报告的要求 1.每次做实验以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步骤。 2.要以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作风、严密的方法进行实验,认真记录好实验数据。 3.在实验课进行中要认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为实验课考核成绩的一部分。 4.要认真填写、整理实验报告,不得潦草,不得缺项、漏项,报告中的计算部分必须完成,同时要保持实验报告的整洁。 5.实验报告应及时完成,并按老师规定的时间上交。

实验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规格型号 三、实验记录 (一) 材料的表观密度测试 试样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温/室温:_____________________ 湿度:____________________ 1.砂的表观密度: 表1—4 砂表观密度测定结果 2.石子的表观密度: 表1—5 石子表观密度测定结果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题-18页精选文档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题 班级:0902 学号:010******* 姓名:陈佼佼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在已知岩石类别时,评定石料等级的依据是抗压强度和磨耗率。 2、当粗骨料最大粒径为50mm时,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尺寸应为200x200x200mm的立方体。 3、为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控制最大水灰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4、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单位用水量是根据坍落度、石子最大粒径、粒形和级配查表确定。 5、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依次表示沥青的粘滞性、塑性和温度敏感性。 6、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和沥青碎(砾)石混合料统称为沥青混合料。 7、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砂率是依据粗骨料品种、最大粒径、砂的细度模数和水灰比来确定的。 8、就试验条件而言,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要有组成材料的特性与配合比、浇灌与养护条件和生产工艺与条件。 9、水泥混凝土试验室调整的内容包括工作性、密度和强度复核。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石油沥青老化后,其软化点较原沥青将(②)。

①保持不变;②升高;③降低;④先升高后降低 2、饱和度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③)。 ①高温稳定性;②低温抗裂性;③耐久性;④抗滑性 3、在蜡质量与含蜡量关系图上,若三个点恰好在一斜率为正的直线上,已知蜡质量为0.05g和0.10g时,含蜡量依次为1.5%和2.5%,该沥青含蜡量为(②)。 ①1.5%;②2.0%;③2.5%;④无法确定 4、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配制强度要比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高,提高幅度的多少,取决于(④) ①设计要求的强度保证率;②对坍落度的要求;③施工水平的高低; ④设计要求的强度保证率和施工水平的高低 5、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矿粉的目的是为了(②) ①提高密实度;②提高稳定度;③增加流值;④改善工艺性 6、当配制水泥混凝土用砂由粗砂改为中砂时,其砂率(①) ①应适当减小;②不变;③应适当增加;④无法判定 7、通常情况下,进行沥青混合料矿料合成设计时,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要求的级配中值线,尤其应使(④)mm筛孔的通过量接近设计要求的级配范围的中值。 ①0.075;②2.36;③4.75;④①、②和③ 8、规范将细度模数为1.6~3.7的普通混凝土用砂,按(②)划分为3个级配区。 ①细度模数;②0.63mm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③1.25mm筛孔的累计

兰大网院17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作业_C

2017秋春兰大课程作业答案---单选题 下列哪种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最小? A: 矿棉 B: 加气混凝土 C: 泡沫塑料 D: 膨胀珍珠岩 单选题 石灰使用时需要“陈伏”两星期以上,其目的是: A: 有利于Ca(OH)结晶 B: 使石灰浆变稠 C: 减少熟化产生的热量 D: 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单选题 钢筋在高应力作用下,随时间增长其应变继续增加的现象为蠕变,钢筋受力后若保持长度不变,则其应力随时间增长而()的现象称为松弛。 A: 升高 B: 降低 C: 加快 D: 放慢 单选题 工程中一般采用抗渗等级来表示结构物的抗渗性,是按材料在标准抗渗试验时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确定的,如某种材料试验时在0.7MPa水压力作用下开始渗水,那么该材料的抗渗等级为下列哪一个? A: s6 B: s0.6 C: s7 D: s0.7 单选题 能反映集料中各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的是() A: 密度 B: 细度 C: 级配 D: 颗粒形状

单选题 玻璃体结构的材料具有的特征是() A: 各向异性,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好 B: 各向同性,强度较低,化学稳定性差点 C: 各向同性,强度较高,受外力作用时有弹塑性变形 D: 各向异性,强度较低,受外力作用具有触变性 单选题 材料抗渗性的指标为()。 A: 软化系数 B: 渗透系数 C: 抗渗指标 D: 吸水率 单选题 建筑石油沥青的黏性是用()表示的。 A: 针入度 B: 黏滞度 C: 软化点 D: 延伸度 单选题 石油沥青的牍号由低到高,则沥青的()由小到大 A: 粘性 B: 塑性 C: 温度敏感性 D: (A+B) 单选题 下列有关石油沥青改性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常用橡胶、树脂和矿物填料来改善沥青的某些性质 B: 橡胶是沥青的重要改性材料,它和沥青有较好的混溶性,并使沥青具有橡胶的很多优点,如高温变形小、低温柔性好等 C: 在沥青中掺入矿物掺和料能改善沥青的粘结力和耐热性,减少沥青的温度敏感性 D: 树脂也是沥青的重要改性材料,它与沥青相容性好,大部分品种树脂可以用来做改性材料

材料范文之土木工程材料实习报告

材料范文之土木工程材料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材料实习报告【篇一:土木工程材料实训报告及心得】 土木工程材料实训报告及心得 2013.6.29 本组为水灰比+0.05、砂率+1%。按照质量法计算配合比。c15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一、设计依据及参考文献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 tg e30-2005。 二、混凝土配置强度确定 2.1设计强度要求:c15 2.2 混凝土配置强度计算 根据jgj/t55-2000,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k为15 mpa 三、配合比参数选择 3.1 水灰比 水灰比(w/c) w/c=aa*fce/(fcu.o+aa*ab*fce)

aa为0.46 ab为0.07 fce为1.10*32.5=35.8mpa 由上式可以得出w/c的值为0.7。 由于0.7为水灰比基本值,本组以0.71+0.05=0.76为水灰比。 3.2 塌落度 由要求的塌落度范围为30mm~50mm。 3.3 砂率 由于基本组砂率为35%,本组以35%+1%=36%为砂率。 3.4 用水量选择 根据塌落度以及细集料为特细砂,碎石最大粒径20mm,水量选择在第一组的原始基础205kg上增加10%为225.5kg。 3.5 水泥用量 mco=225.5/0.76=297.3kg,取297kg。 3.6 用砂量 根据试验选用每m3混凝土拌合物重量(mcp)为2400kg。 mso=(mcp-mco-mwo)*0.35=675.72kg,取676kg。 3.7 碎石用量 mgo=mcp-mwo-mco-mso=1202kg。 3.8 配合比 根据上面计算得 水泥:水:砂: 碎石

09土木工程材料--张茂辉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中应用的主要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能、适用范围。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生产、检验方法及储运知识。为学生了在结构工程设计中合理选材及合理施工准备材料方面的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材料的基础知识。 2.设计思路: 通过课程讲授、课堂讨论、实验课等进行教与学; 通过完成作业、习题等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教学实验平台、SITP项目、专业类竞赛活动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各阶段实习和实践活动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在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通过完成创新实践项目提高创新能力。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 1 -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II1。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制备和使用方法,以及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并了解工程材料性质与材料结构的关系,以及性能改善的途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针对不同工程,合理选用材料,并能与后续课程密切配合,了解材料与设计、施工相互关系。 三、学习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土木工程中常用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及使用,了解材料在储运、验收中必须注意的有关问题;掌握常用土木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质,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构造与性质的关系,以及原料、生产工艺过程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了解节约材料、改善性能及防护处理的原则和方法;了解主要常用土木材料的质量检验方法;了解土木材料发展方向。要达到以上学习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作业典型案例分析。 (2)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课下作业。 四、教学内容 - 1 -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一

实验一基本物理性质试验 组别:组员:试验日期:____年___月____日 一、砖的密度试验 1.试验目的: 测定砖在自然状态下的密度。 2.试验过程: ①在李氏瓶中注入与砖粉不起反应的液体至突颈下部,记下刻度数为18 ml(V0 (cm3)); ②用天平称取砖粉M0 (g),用小勺和漏斗小心地将砖粉徐徐送入李氏瓶中,轻轻摇动李氏瓶使液体中的气泡排出,记下液面刻度V1 (cm3); ③再称出剩下的砖粉M1(g),计算装入瓶内的砖粉质量M(g),根据前后两次液面读数,计算出液面上升的体积,即为瓶内砖粉的绝对体积V(cm3)。 3.试验数据记录与计算: 二、砖的表观密度试验 1.试验目的: 测定砖在自然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2.试验过程: ①称出砖块的质量M(g); ②用钢尺量出砖块的尺寸(每边测三次,取平均值),并计算出体积V0 (cm3)。

3.试验数据记录与计算: 4.孔隙率计算: P = (1- ρ0/ρ) *100%=(1-1.79/2.60)=31.15%

三、砂的视密度试验 1.试验目的: 测定砂在自然状态下的视密度。 2.试验过程: ①称出干砂300g(M0 (g)); ②将水注入容量瓶至瓶颈刻度线处,称出瓶与水的质量M2(g); ③将容量瓶里的水倒出部分,将300g干砂全部倒入容量瓶内,轻轻摇晃容量瓶,再将水加到瓶颈刻度线处,称得总质量M1(g)。 3.试验数据记录与计算:

温州大学建工学院-瓯江学院2014级土木专升本 四、砂的堆积密度试验 1.试验目的: 测定砂在自然状态下的堆积密度。 2.试验过程: ①称量出1L容量筒的质量M2(g); ②用漏斗将砂装入容量筒,用钢尺将多余的砂沿筒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 ③称量出砂与容量筒的总质量M1 (g)。 3.试验数据记录与计算:

土木工程材料实习心得体会

土木工程材料实习心得体会 我是土木111班的木沙江艾尼瓦尔(20091701426),在我们组组长懂存和组员郭振彪,张治中,王刚,吴雷,赵燕青和我等7个人的共同努力下结束了这次实验。在试验过程中,每个环节我都参加了,主要做的是搅拌混泥土,称料,运料,数据处理,观察等工作。 经过这次对题目为粒化高炉矿渣的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的实习。在这次试验中,我们主要学习了矿渣,水泥,石头,砂子,水等材料的的基本性质,研究了分别以粒化高炉矿渣取代水泥用量的20%、40%、60%、80%的混泥土。通过罗玲老师的讲解使我认识到学习重点应该是掌握材料的性质 并能合理的选用材料。要达到这一点,在学习时就不但要了解每一种土木工程材料具 有哪些性质,而且应对不同类型、不同品种材料的特性相互进行比较。只有掌握其特点,才能做到正确合理选用材料。 实习过程中,我认为实验课对我们的学

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让我们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理论结合实际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与认识了材料的基本性能以及其用途,同时通过自己动手试验体会到了得到结果后 的成就感与乐趣,更加强了我对这门学科的热爱。 在这次矿渣混泥土试验中让我学会了配制混泥土,如何测量拌好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容重,抗压强度。如何避免最容易搞错的细节,影响实验结果的事项。比如说,从实验可知搅拌量,捣次数,捣时的力量,铁板的湿度,材料的湿度,材料颗粒的大小,读数,称料等都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我经过这次实习深深体会到了团队合作 精神,如果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没有各位组员的积极参与,互相合作,不怕吃苦的精神就不能成功地完成这个实验。总之,我非常感谢学校和学院能够提供这样一个可以提高 自身能力的机会,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和教育,感谢团队的成员们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新)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武夷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的要求 一、实验室的纪律要求 1.进入实验室后,要听从教师的安排,不得大声说笑和打闹。 2.进入实验室后,对本组所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如有缺损或失灵应立即报告,由教师修理或调换,不得私自拆卸。实验结束时,应将所用仪器设备按原位放好,经检查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要爱护实验仪器设备,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同时注意人身安全,非本次实验所用的室内其他仪器,不得随便乱动。 4.在实验过程中,当仪器设备被损坏时,当事者应立即向实验室教师报告,由其根据学校的规定给予检查或赔偿等处理。 5.实验结束后,每组学生对所用的仪器设备及桌面、地面应加以清理,并由各实验小组轮流做全室的卫生整理。 6.完成实验后,经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二、实验与实验报告的要求 1.要以严肃的科学态度、严格的作风、严密的方法进行实验,认真记录好实验数据。 2.在实验课进行中要认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为实验课考核成绩的一部分。 3.要认真填写、整理实验报告,不得潦草,不得缺项、漏项,报告中的计算部分必须完成,同时要保持实验报告的整洁。 4.实验报告应及时完成,并按老师规定的时间上交。

目录 实验一水泥细度实验 (4) 实验二水泥抗压强度测定实验 (6) 实验三水泥砂浆流动性实验 (8) 实验四水泥砂浆保水性实验 (10) 实验五水泥砂浆强度实验 (12) 实验六砂子的筛分析实验 (14) 实验七普通混凝土和易性实验 (16) 实验八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抗压强度实验 (18) 实验九沥青性能实验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