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的合成和改性研究进展.
绿色可降解塑料——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程 ,大 大 简化 了工艺 过 程 。国 内 的张 科 等 在 无惰 性 气 体保 护 和 常 压条 件 下 ,以辛 酸 亚锡 为 催 化 剂 , 采 用微波 辐射丙 交酯 开环 聚合 1 i 到相对 分子 mn得 8
质量 在 2 0 50 0左右 的 P A,大 大缩 减开环 聚合 的时 L 间
121 溶液 聚合 __
溶液 聚 合就是 在反 应 中 采用 一种 不参 与 聚合 反
・
l 2・
重 点 关
太 原 科 技 2 0 0 8年 第 1 o期 0 凰 岛e 匣 嗍 @ @
应 .能 够溶 解 聚合 物 的高 沸点 有 机溶 剂 ,与 单体 乳 酸 、水 进行 共沸 回流除 水 ,从 而获 得 较高 相对 分 子 质量的 P A L 。该 方法 虽 然 能合成 较 高 相对 分 子质 量 的 P A,但 后处 理相 对 复杂 ,反 应 时 问较 长 ,成本 L 较高 ,且最 终 产物 中残 留 的溶 剂 难 以除尽 。 Aik j a等采 用 二 苯醚 做 溶剂 ,锡粉 催 化 ,连 续 o 共 沸 除水 4 , 接合 成 出相 对分 子 质量 为 3 0 0 0h直 0 0 0
产 物分离 。其 中 ,Y0 的催 化性能 比其他 稀土 氧化
物 的效果更 好
收 稿 日期 i0 8 0 — 1修 回 日期 :0 8 0 一 1 20—8 1; 20 — 9 l 作者简介 : 海滨 (9 l , , 吴 1 8 一) 男 宁夏 中 宁人 。20 0 5年 7月 毕 业 于 山西 大 学 , 理 工程 师 助
机
乳酸或乳酸酯为原料 ,经二聚合成丙交酯 ,丙交酯
聚乳酸纤维的研究进展

PA 的 纺 丝 成 型 较 难 控 制 , 使 P A I 要 L
在纺丝成 形 时具 有 较好 的流 动性 , 必须 达 到
一
定 的纺丝温 度 。但 是 P A在 高温 下 , L 尤其
经受较 长 时 间的 高 温容 易分 解 。根 据 F m. a
2 聚 乳 酸 纤 维 的制 备
聚乳酸 纤维 的 制备 方 法 , 要 包 括 熔融 主
( n一1H2 +H_∈ ) o _O—CH—C n 0H
性、 抗紫 外线 功能 , 并富有 光泽 和弹性 。在服 装 面料 、 家用 装 饰材 料 、 医用 材 料 、 织 造 材 非
f l J
CH 3 0
料、 生物 可降 解包 装 材 料等 领 域 具 有 广 阔 的
应 用发展 前景 。作为 一种完 全 可生物 降解 对
2 1 2 纺 丝 温 度 ..
应条 件要 求不 高 , 同时 易于 控制 了反 应 的可
逆平衡 , 品 的得 率 和质 量 也 较 好 。但 由于 产
路 线长 、 本高 , 成 在激 烈的市场 竞争 中难 以获 得较 高利润 , 响 了聚乳 酸 及其 衍 生 物 产 品 影
的推 广应 用。
二步 法 是 当 今 生 产 聚 乳 酸 的 主 要 方
法 J 。生 产工序 为 : 酸脱 水 环 化制 成丙 交 乳 酯, 再开 环聚 合制得聚 乳酸 。 丙交 酯开 环聚合是 目前研 究较 为成熟 的
一
种聚合 方法 , 法可 用的催 化剂较 多 , 反 该 对
壬基苯 酯 ( NP ) 以有 效 地抑 制 聚乳 酸在 T P可 熔融纺 丝过 程中 的降解 【 。 3 J
山 西纺 织服 t 21. t 011
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第2 1卷第 4期
20 0 7年 4月
化 工时 刊
Ch m ialIdu ty Ti e c n s r mes
VoI21, 。 No。 4 Apr 4。 07 。 20
生物 可 降解 材 料
聚 乳 酸 的研 究 进 展
陈 蕾 张 炎 陈 萍 汝 玲 刘 晓荣 黄 毅 萍
备系 统 一齐考 虑 , 水 发 酵制 乳 酸 , 熔 融 态 的丙 交 用 用
酯 和 聚合物 作为 制备 单体 和 P A的反 应 介 质 , 过 L 3个
( 安徽 大 学化学 化工 学 院 , 徽 合 肥 2 0 3 ) 安 3 09
摘 要 聚乳 酸具有 良好 的生物相容性 、 降解性和可吸收性 , 已经广泛用 于医药包 覆 、 释药物 、 缓 手术缝合线 、 骨折 固
定 材 料 。综 述 了聚 乳 酸 的 主 要 合 成 方 法 , 以及 通 过 与 其 它 材 料 的 复 合 , 进 聚 乳 酸 的结 构 及 性 能 , 改 以进 一 步 扩 大 应 用 范围。 关键 词 聚乳 酸 合成 改 性
的聚 乳酸 。
1 1. 配 位 聚 合 . 3
配 位 聚合是 目前 研究 的最 多 的一类 , 化剂 主要 催 为过 渡金 属 的有 机 化 合 物 和 氧化 物 , 格 氏试 剂 [ 如 引,
1 1 开环 聚合 .
1 11 阳离子开环 聚合 . .
稀 土化合 物 等 。稀 土 金属元 素具 有较 强 的配合 能力 。
为 阳离子 先与单 体 中氧 原 子作 用 生 成 铺 离 子或 氧 铺 离子 , 经单 分子开 环 反 应 生 成 酰基 正离 子 , 引 发单 并 体进行 增 长。 阳离 子 引发 开 环 聚 合难 以得 到 高相 对
聚乳酸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聚乳酸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在人工合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中,聚乳酸是近年来最受研究者们关注的一种。
它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热塑性脂肪族聚酯,是一种无毒、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强度高、可塑性加工成型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合成聚乳酸的原料可以通过发酵玉米等粮食作物获得,因此它的合成是一个低能耗的过程。
废弃的聚乳酸可以自行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且降解产物经光合作用后可再形成淀粉等物质,可以再次成为合成聚乳酸的原料,从而实现碳循环[3]。
因此,聚乳酸是一种完全具备可持续发展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中占有重要地位。
迄今为止,学者们对聚乳酸的合成、性质、改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1聚乳酸的合成聚乳酸以微生物发酵产物-乳酸为单体进行化学合成的,由于乳酸是手性分子,所以有两种立体结构。
聚乳酸的合成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乳酸直接缩合;另一种是先将乳酸单体脱水环化合成丙交酯,然后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聚乳酸[4]。
2.1.1直接缩合[4]直接合成法采用高效脱水剂和催化剂使乳酸低聚物分子间脱水缩合成聚乳酸,是直接合成过程,但是缩聚反应是可逆反应,很难保证反应正向进行,因此不易得到高分子量的聚乳酸。
但是工艺简单,与开环聚合物相比具有成本优势。
因此目前仍然有大量围绕直接合成法生产工艺的研究工作,而研究重点集中在高效催化剂的开发和催化工艺的优化上。
目前通过直接聚合法已经可以制备具有较高分子量的聚乳酸,但与开环聚合相比,得到的聚乳酸分子量仍然偏低,而且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控制较难。
2.1.2丙交酯开环缩合[4]丙交酯的开环聚合是迄今为止研究较多的一种聚乳酸合成方法。
这种聚合方法很容易实现,并且制得的聚乳酸分子量很大。
根据其所用的催化剂不同,有阳离子开环聚合、阴离子开环聚合和配位聚合三种形式。
(1)阳离子开环聚合只有在少数极强或是碳鎓离子供体时才能够引发,并且阳离子开环聚合多为本体聚合体系,反应温度高,引发剂用量大,因此这种聚合方法吸引力不高;(2)阴离子开环聚合的引发剂主要为碱金属化合物。
微波辐射法合成及改性聚乳酸研究进展

50 2) 1 2 5
【 要】 酸作 为新 兴生物 材料 ,因具有优 良生物及 力 学性能 ,已在农 业、食 品包 装、 医疗卫 生 等领域 得到 了广 泛应 用 ,但 聚乳 酸及 其共 摘 聚乳 聚 物的 生产 工艺 复杂 ,耗 时 长 ,能 耗高 ,污 染 重 ,限制 了聚 乳酸 材料 的推 广应 用 。文 章综 述 了微波 辐射 技术 在聚 乳 酸合成 及 改性 中的 应用 研究
X io w en . n a i a ‘ Fe g Gua z Y i u qin ng hu . n G o a g
(. c o l f h mir n h mi l n ie r g Hea nv r t f eh oo y Z e gh u4 0 0 ;2 Is tt 1 S h o o e s ya dC e c gn ei , n nU ies yo c n lg , h n z o 5 0 .ntue C t aE n i T l i
Ab t a t o y a t c d wa d l s d i g iu t r ,p c a i g sr c :P l lci a i s wi ey u e n a rc l e a k g n ,me ii e a d h a t r a b c u e i h d ma y e c l n r p ri s u i g a ea c u d c n n e l ae e a s t a n x e l tp o e t sn s a B t h e e bo tr l i mae i Bu t a p ia in h d b e i td f rt e s n h sz r c s s c mp e , e d d a l n e i n ih re eg o s mp in a d h d s r u a ti p l t a e n l s c o mi o h y t e ie p o e s wa o e lx n e e o g rt me a d a h g e n r y c n u to n a ei s o p l t n I h a e , h y t e i a dmo i c t n o p y a t c du d r ir wa e i a it nⅥe er v e d o l i nt ep p r tes n h ss n d f ai f ollc i a i n e c o v r d a i u o i o c m r o ,r e iwe
生物医用材料聚乳酸的合成及其改性研究进展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0年第39卷第1期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生物医用材料聚乳酸的合成及其改性研究进展詹世平1,2,万泽韬1,2,王景昌1,2,阜金秋1,2,赵启成1,2(1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622;2辽宁省化工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622)摘要:聚乳酸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可降解生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医疗和食品包装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聚乳酸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用途,研究者在合成方法和改性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果。
本文阐述了聚乳酸的化学结构和基本特性,常用合成方法,包括阳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实例,介绍了近年来发展的酶催化聚合、超临界二氧化碳中聚合等绿色合成方法,着重介绍了聚乳酸亲水改性、pH 响应改性和分支结构改性等几种用于医用方面的改性方法,最后对聚乳酸材料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在聚乳酸基体中添加极低含量的无机纳米粒子填充物,可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性能,指出生物纳米复合包装材料的技术开发是未来几年着重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聚乳酸;合成方法;改性;生物相容性中图分类号:TB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6613(2020)01-0199-07Synthesis and modification of biomedical material polylactic acidZHAN Shiping 1,2,WAN Zetao 1,2,WANG Jingchang 1,2,FU Jinqiu 1,2,ZHAO Qicheng 1,2(1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622,Liaoning,China;2Chemical and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Technology Center,Dalian 116622,Liaoning,China)Abstract:Due to its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biodegradability,polylactic acid is widely used in thefields of the drug,medicine and food packing and so on.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me new requirements and purpos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the properties of polylactic acid materials.Researchers have also made some new achievements in the synthesis methods and the modification research.The chemical constitution and basic properties of polylactic acid were described and the common synthetic methods of polylactic acid were discussed,including the basic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 examples on cationic polymerization,anionic polymer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polymerization.The green synthetic methods such as enzymatic catalytic polymerization and polymerization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were introduced.The hydrophilic modification,pH response modification and branch structure modification of polylactic acid were also emphatically introduced.Finally,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polylactic acid material research were prospected.It was proposed that adding very low content of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filler into polylactic acid matrix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materials.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bio-nanocomposite packaging materials was a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mphasis on research in the next few years.Keywords:polylactic acid;synthetic method;modification;biocompatibility综述与专论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19-0656收稿日期:2019-04-24;修改稿日期:2019-06-16。
绿色可降解生物高分子聚乳酸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Abstract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poly(lactic acid) (PLA) modification in recent years was mainly introduced. The modification methods of PLA were described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blending modification,copolymerization modification, branching and crosslinking modification,nanocomposite modification and stereocomposite modification. The applications of PLA in the fields of packaging materials,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 materials and drug carrier materials were also reviewed. Eventually,the possible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mod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LA were summarized and prospected.
Keywords :poly(lactic acid) ;modification ;application
21 世纪,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循环型社会已成为我 国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可再生、环境友好型生物降解高分 子材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基于淀粉、秸秆、甘蔗渣 等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生物质基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良好 的生物降解性,并且原料丰富易得,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 [1–2] 与传统高分子材料相比,生物质基高分子材料不仅减少了对 石化资源的消耗,而且在生产过程中经历的光合作用消耗了 二氧化碳和水,减少了二氧化碳的释放;同时生物质基高分 子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生物降解性使其具有环境友好的可堆 肥性 [3]。因此,“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的生物质基高分子材 料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将有 广阔的应用市场。在众多的生物质基高分子材料中,聚乳酸 (PLA) 因其植物来源性和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以 及高的强度等性能优势,未来在取代传统石化基高分子材料 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4]。PLA 是由淀粉或马铃薯、蔗糖、玉
聚乳酸的改性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iro tra s r t n o — — AA—OAM )c n b i ltd b q ain d d — k( o fwa e b o p i fLS g P( o C— a esmu ae y e u t Q/ t o Q— Q ) n a d t u h n t ls l n a er ( 4 3 / g・mi ) n h o eia q i b i m t ra s r e c h st ei i a wel g r t o 1 . 7 g ( i i n) ,a d t e r t le ul ru wae b o b n y Q c i ( 9 / ) 1 1 7 g g ,we e o ti e .Q wa e y co e t h x ei n a t r a s r e c ( 5 / ) r b an d s v r l s o t e e p rme t lwae b o b n y 1 1 6 g g .
收 稿 日期 : O 1 5—2 ; 改 稿 收到 日期 : 0 1 7 2 2 1 —0 3修 2 l 一O —0 。
作 者 简介 : 星 (9 0一 , , 士 , 师 , 析 化 学专 业 。E 方 17 )女 硕 讲 分 —
mal fng ig 1 6 c r 。 i:hfa xn @ 2 . o n
h g e twa e b o p i n c p ct sa h e e e h H s6—7 i h s t r a s r t a a i wa c iv d wh n t ep wa o y .LS g P( — — AA— O A M )r sn l a C— e i e —
合 作 项 目 : 文 为安 徽 生建 可 降解 聚 乳 酸 新 材 料 有 限 公 司合 本 作项 目, 内容 包 括 聚 乳 酸 及 共 聚 物 研 究 和 聚 乳 酸 乙 醇 酸 精 制 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Polylactic acid is a widely used biodegradable material,which,together with its copolymers,are now among the most important biomedical materials.There are two main methods for synthesizing homopolymer of lactic acid:the ring-openingpolymerizationandthedirectpolycondensation.Thedirectpolycondensation method includes the direct melt polycondensation and the solution polycondensation.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action mechanism,the ring -opening polymerization includes the anionic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the cationic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and the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coordination.In this paper,the polymerization mechanism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ifferent polymerization methods are discussed.The high cost in synthesizinglactic acid homopolymer,the low molecular weight of products and its hydrophobic,brittle performance have limited its applications.The current study of polylactic acid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modification.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nchemical and physical modifications are reviewed,such as copolymerization,cross-linking,surface modification,blends,fiber composites and so on.Synthesis and modification of polylactic acid are discussed.Synthesis conditions should be improved.Non -toxic or low -residue catalysts should be used.Keywords polylactic acid;synthesis;modification;advance聚乳酸(PLA 属于脂肪族聚脂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目前已成为生物降解医用材料方面最受重视的材料之一[1-5],且聚乳酸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还可通过熔融纺丝法制成纤维,其原料乳酸可由淀粉等发酵制备,属于环境可再生资源。
聚乳酸的合成是以乳酸为原料,直接缩聚得到,由于反应产物水难以从体系中排除,所以产物分子量较低,很难满足实际要求。
若采用两步聚合法丙交酯开环聚合,虽可制备出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乳酸,但其流程冗长,成本高。
聚乳酸合成的高成本及其疏水性、脆性等性能缺陷,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所以目前对聚乳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性上。
本文主要从聚乳酸合成和改性两方面综述国内外聚乳酸的最新研究进展。
聚乳酸的合成和改性研究进展摘要聚乳酸类材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已经成为生物医用材料中最受重视的材料之一。
乳酸均聚物的合成主要有两种方法: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和直接缩聚法。
直接缩聚法包括溶液缩聚和熔融缩聚;按照反应机制,开环聚合法包含阴离子型开环聚合、阳离子型开环聚合和配位开环聚合。
本文讨论了各种聚合方法的机制和研究进展。
由于乳酸均聚物合成的成本高,产物分子量低及其疏水性、脆性等性能缺陷,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目前对聚乳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性上,本文详细介绍了共聚、交联、表面修饰等化学改性方法和共混、增塑、纤维复合等物理改性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并对聚乳酸的合成及改性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改进聚乳酸的合成工艺条件,使用无毒或低残留量的催化剂;用新材料对聚乳酸进行改性,在克服原有缺点的基础上开发出新用途的聚乳酸材料。
关键词聚乳酸;合成;改性;进展中图分类号TQ326.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857(200917-0106-05陈佑宁1,樊国栋2,张知侠1,党西妹11.咸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咸阳7120002.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西安710021Research Advance of Synthesis and Modification of Polylactic Acid收稿日期:2009-04-27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4B13;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06XSYK105;咸阳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08057作者简介:陈佑宁,讲师,研究方向为生物降解材料的研究,电子信箱:chenyn@CHEN Youning 1,FAN Guodong 2,ZHANG Zhixia 1,DANG Ximei 11.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anyang 712000,Shaanxi Province,China2.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21,China综述文章(Reviews1聚乳酸合成的研究现状目前聚乳酸的合成主要有两种方法,即丙交酯开环聚合法和直接缩聚法[6-9]。
1.1直接缩聚法乳酸同时具有—OH和—COOH,是可直接缩聚的。
通过乳酸直接缩聚得到聚乳酸,由于反应产物水难以从体系中排除,所以产物分子量较低,很难满足实际要求。
PLA直接缩聚的原理为从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直接合成法要获得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必须注意以下3个问题:动力学问题、水的有效脱出、抑制降聚。
关于水的有效排除,通常使用沸点与水相近的有机溶剂,在常压下反应带走聚合产生的小分子。
为了提高反应程度,一般可采用延长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温度(限制在分解温度之下、尽量排除生成的低分子物质、使用良性剂和活性剂等方法。
直接缩聚法主要有溶液缩聚法和熔融缩聚(本体聚合法2种。
日本MitsuiToatsu 化学公司的研究中心采用溶液缩聚法制得了重均分子量M达36万的PDLLA,该方法是将乳酸、催化剂和高沸点有机溶剂一起放入反应容器中,在140℃脱水2h,然后在130℃下将高沸点有机溶剂和水一起蒸出,在30nm分子筛中脱水20~40h,直至通过分子筛的水含量小于3×10-6质量百分浓度。
这种方法中,反应生成的丙交酯和有机溶剂经循环返回反应体系继续脱水反应,避免了PDLLA分解现象,而在熔融缩聚法中则采用适当的催化剂使反应平衡向有利于脱水而抑制丙交酯生成的方向进行。
Inagaki等[10]考查了不同催化体系对反应体系的影响,提出用锡的氧化物和氯化物作催化剂能有效提高聚乳酸的分子量的观点,反应温度控制在比PDLLA的熔点170℃稍高的180℃进行缩聚。
反应体系的极性对催化剂的活性有很大影响,通过加入热稳定性好而又不易挥发的质子酸,如TSA作助催化剂,可制得重均分子量达1万以上的聚乳酸。
1.2开环聚合法第一步是乳酸经脱水环化制得丙交酯。
第二步是丙交酯经开环聚合制得聚丙交酯。
丙交酯经过精制提纯后,由引发剂催化开环得到高分子量聚合物。
人们对丙交酯开环聚合的反应条件作了详尽研究,主要包括催化剂浓度、单体纯度、聚合真空度、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其中最主要的是丙交酯的纯化及催化剂的选择。
丙交酯的纯化主要采用重结晶方法,所用溶剂一般为乙酸乙酯等。
张贞裕等[11]改进了丙交酯重结晶法,将苯-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体系用于丙交酯重结晶。
该体系的优点是收率高、溶剂消耗小、熔点能达到要求。
李汝珍等[12]用甲醇钠非水滴定法、卡尔-费休法对丙交酯中残存的乳酸和水的量进行了定量分析,有助于在丙交酯的提纯和聚合中对工艺过程进行更精密的控制。
开环聚合所用的催化剂不同,聚合机制也不同。
到现在为止,一共提出了3种丙交酯开环聚合的反应机制:阴离子型开环聚合、阳离子型开环聚合、配位开环聚合。
1.2.1阴离子型开环聚合引发剂主要为碱金属化合物,如醇钠、醇钾、丁基锂等烷氧负离子进攻丙交酯的酰氧键,形成活性中心内酯负离子,该负离子进一步进攻丙交酯进行链增长,以ROK为例[13],聚合机制示意于图1。
其特点是反应速度快,活性高,可进行溶液和本体聚合,但副反应不易消除,不易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图1阴离子聚合机制示意图Fig.1Mechanism of anionic polymerization1.2.2阳离子型开环聚合一般认为阳离子型开环聚合的机制为阳离子先与单体中氧原子作用生成翁离子或氧翁离子,经单分子开环反应生成酰基正离子,并引发单体进行增长(图2。
由于每次增长发生在手性碳上,因此不可避免外消旋化,而且随聚合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类引发剂很多,主要有质子酸型引发剂,如HCl、HBr、AlCl3;路易斯酸型引发剂,如SnCl4等。
其中,SnCl2被认为是L-PLA开环聚合的高效催化剂,以SnCl2为催化剂,在聚合温度较高的情况下(>160℃得到的聚合物仍保持原来单体的构综述文章(Reviews型,而不会发生消旋化。
1.2.3配位开环聚合在开环聚合中,配位开环聚合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所用的催化剂为有机铝化合物、锡类化合物、稀土化合物等。
金属铝可与不同配体形成配位化合物,催化PLA开环聚合得到大分子单体,进而可制备接枝、星型等结构的共聚物,其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活性聚合的特征。
以烷氧基铝为例,其聚合机制如图3。
图2阳离子聚合机制示意图Fig.2Mechanism of cationic polymerization2聚乳酸的改性采用一步法合成高分子量的聚乳酸难度较大,由于是疏水性材料,且不够柔软,缺乏弹性,在作为某些医用材料时往往不能满足组织工程和对亲水性药物的控释载体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