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与单用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比较
氟比洛芬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氟比洛芬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摘要】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静脉注射用脂微球非甾体类镇痛药(nsaids),它是由脂微球和氟比洛芬酯组成,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发挥镇痛效应,目前针对围术期镇痛已进行了大量的临床治疗观察,本文综述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非甾体类镇痛药;脂微球;静脉注射;临床【中图分类号】r7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177-01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类靶向抗炎镇痛药,进入血液后被血液中的酯酶迅速水解成活性的氟比洛芬,通过在脊髓和外周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镇痛作用;而脂微球作为一种新的药物载体系统,对氟比洛芬酯的药效产生如下影响:①靶向性:使药物有选择性的在炎症部位及肿瘤部位聚集,其机制可能是肿瘤及手术创口处血管内壁受损变粗糙,炎性物质大量合成并释放,而使其在炎症部位聚集;②控制药物的释放,使药效持续时间长,氟比洛芬酯的半衰期与镇痛时间可以分别达到5.8小时、8小时以上;③更容易跨越细胞膜,从而促进包裹药物的吸收,从而缩短起效时间[1~2]。
本文就其临床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1 用于超前镇痛超前镇痛是一种增强术后镇痛的新概念。
在疼痛刺激之前先给予小剂量镇痛药,超前使用镇痛药可以减轻手术刺激所致的中枢神经元兴奋。
从而消除术后的异常感受性,以达到术后镇痛的目的[3]。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超前镇痛的研究较多,这可能与其直接作用于脊髓、抑制中枢敏感化和阻止ampa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激活的某些机制有关[4],陈君等[5]研究了氟比洛芬酯对颅脑手术患者的超前镇痛效果以及对围术期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证明在手术前预给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具有确切的超前镇痛作用,并能降低颅脑手术围术期应激炎性反应。
在腔镜手术中疼痛的程度较轻且时间短,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其术后疼痛已经成为影响患者住院时间及手术恢复程度的重要因素[6],通常服用镇痛剂来缓解疼痛,且有一定副作用,曹英浩等[2]的研究表明:不同给药时机影响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术前给药优于术后给药,提示氟比洛芬酯具有超前镇痛作用;陈秀辉等[7]在甲状腺腔镜手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方法也减轻了术后并发症;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于解除癌性疼痛也有良好效果,房明[8]的研究表明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胃癌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pcia期间芬太尼的用量,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骨科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

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骨科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发表时间:2013-08-02T09:38:43.2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5期供稿作者:宋大勇[导读] 在骨科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术毕静注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镇痛的效果优于单用舒芬太尼。
宋大勇(辽宁省抚顺市中医院麻醉科 113008)【摘要】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和舒芬太尼联合用于骨科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找出合适的用药方法,方法选择60例择期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
试验组在手术结束前约30min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mg、氟比洛芬酯50mg;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前约30min仅静脉注射阿扎司琼10mg。
术毕接静脉镇痛泵,配方为:试验组:氟比洛芬酯100mg+舒芬太尼 75ug与0.9%的生理盐水配制成100ml。
对照组:舒芬太尼100ug与生理盐水配制成100ml。
观察术后1、6、12、24、48h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他镇痛药需求次数。
结果试验组术后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分。
结论在骨科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术毕静注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镇痛的效果优于单用舒芬太尼。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舒芬太尼是芬太尼N-4噻吩基衍生物,具有起效快、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无组胺释放等特点目前已逐渐取代芬太尼应用于麻醉及镇痛。
它已被广泛应用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但由于个体差异,部分患者镇痛效果仍不满意,而增加剂量又可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氟比洛芬酯是一种以脂微球为载体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它进入体内可以靶向分布到手术切口及炎症部位,释放出有效成分氟比洛芬酯,进一步水解生成氟比洛芬,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镇痛作用[1]与阿片类药物合用可明显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剂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期间骨科全麻手术患者60例,年龄65-85岁,体重50-75Kg,ASAⅠ-Ⅱ级,所选患者无心肺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出血史或凝血功能障碍,溃疡病史,术前24h使用NASAIDs或麻醉性镇痛药史,随机分为两组。
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

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朱湘龙【期刊名称】《医学临床研究》【年(卷),期】2009(026)006【摘要】[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80例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以使用药物不同分为芬太尼组及氟比洛芬酯+芬太尼组各40例,观察术后2 h、8 h、24 h的镇痛评分(VAS),自控镇痛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 h、8h、24hVAS评分两组相近(P>0.05).24 h内PCA按压次数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恶心呕吐与嗜睡的发生率氟比洛芬酯+芬太尼组明显低于单用芬太尼组(P<0.05).两组镇痛期间均无呼吸抑制、异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应良好,可减少芬太尼的不良反应,提高镇痛质量.【总页数】2页(P1092-1093)【作者】朱湘龙【作者单位】湖南省慈利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南,慈利,427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42【相关文献】1.氟比洛芬酯用于下肢骨折病人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J], 杨玉兰2.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脊柱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J], 刘华程;秦培顺;曾睿峰;李军3.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脊柱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观察 [J], 陈伟元;熊冠球;喻万柏4.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 [J], 马利;刘小青;于美刚;龚拯;万福红;汪青5.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及其联合用药用于腹部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J], 曹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分析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分析杨奎【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7(007)014【摘要】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择期接受腹部手术治疗患者共21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7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舒芬太尼;观察组术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观察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T1、T2、T3、T4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疼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PCIA按压次数分别64次、62次,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低血压、呼吸抑制、消化道溃疡等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7,P<0.05).结论腹部手术术后采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舒芬太尼镇痛,具有起效快,止痛效果确切,作用时间持久,且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选择.【总页数】3页(P93-95)【作者】杨奎【作者单位】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麻醉科,福建邵武 3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相关文献】1.不同剂量舒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效应 [J], 李丽伟;王家祥;张卫;马民玉2.静脉持续输注舒芬太尼用于小儿全麻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J], 李丽伟;王家祥;张卫;张斯3.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J], 段宗伟;黄海玲;代景伟4.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J], 东斌5.静脉持续输注舒芬太尼用于小儿全麻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J], 李丽伟;王家祥;张卫;张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比洛芬酯用于腹部手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且芬太尼能有效缓解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 说明疼痛等不 良刺
激 是 苏 醒期 躁 动 发 生 的 重 要 原 因 , 在 以往 电有 学 者 在 报 道 这
期特有的并发症 , 尤其使用 吸入麻醉药维持的全麻苏醒期 发
生 率 更 高 , 度 也 更 重 。 其 发 生 机 理 仍 需 进 一 步 探 讨 , 程 有 报 道 称 可 能 是 由 于 大 脑 皮 质 尚 处 于 抑 制 状 态 时 皮 质 下 中 枢 已被 解 放 而 引 起 的 , 有 研 究 表 明 是 由 于 作 用 于 中 枢 的 也
深速度更快 , 以及 老年 人体重 比年 轻人偏低 , 致使全 麻过 程 中镇痛药及吸入全麻药的 总用 药量较年 轻人组 ( A组 ) 明 显减少 。异氟醚总量 的减少及痛觉降低 、 对疼痛的耐受性增
高 或 许 是 老 年 人 比年 轻 人 不 易 发 生 术 后 躁 动 的原 因 。 提 示 我 们 全 麻 苏 醒期 术 后 躁 动 的 发 生 与 术 中 吸入 全 麻 药 的 总 用 药 量 及 术后 疼 痛 紧 密相 关 。
3 讨论
参 考 文 献
[ ] 李红热 , 1 张爱丽, 全麻 苏醒期病 人躁 动的 临床观察 [ ] 河南 J.
职 医学 院学 报 ,0 1 1 ( ) 封 3 [ 2 0 ,3 3 : .
躁 动 是 一 种 脑功 能 障 碍 情 况 , 现 为 四肢 乱 动 、 头 、 表 摇 翻 身坐起 、 吟 、 呻 自述 刀 口痛 且 不 听 劝 阻 。躁 动 是 全 麻 苏 醒
维普资讯
现 代 医 院 20 07年 1 2月 第 7卷 第 1 2期
Moe H silD c20 o 7N 2 dm opt e 0 7V l 01 a
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用于妇科术后静脉镇痛研究

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用于妇科术后静脉镇痛研究徐刚【期刊名称】《医药论坛杂志》【年(卷),期】2007(28)22【摘要】目的比较妇科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纯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妇科手术后行PCIA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
A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150μg+昂丹司琼8mg/100ml,B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100μg+昂丹司琼8mg/100ml,C组术后镇痛给予舒芬太尼100μg十氟比洛芬酯100mg+昂丹司琼8mg/100ml。
3组PCIA泵的设置:维持量2ml/h,单次负荷剂量0.5ml,锁定时间15min。
观察三组术后2h、4h、8h、24h的镇痛(VAS)评分,PCA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术后2h、4h时B组的VAS显著高于A和C组(P<0.05),而4h后的VAS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24h内PCA按压次数B组显著大于A和C组(P<0.05)。
B 和C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
镇痛期间无呼吸抑制和异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总页数】3页(P8-10)【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作者】徐刚【作者单位】河南省肿瘤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2【相关文献】1.氟比洛芬酯与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肿瘤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比较性研究[J], 张金华;张辉;黄勇2.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高乌甲素复合曲马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镇痛研究 [J], 苗茜;高向利;戴丽;杜红;阮颜梅;陈澜;崔东风;杨松;邵青3.布托啡诺与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肿瘤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J], 朱序勤;唐建莺;曹云开4.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或曲马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J], 谢海森;林晓刚;王晓丽5.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肿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观察 [J], 高蓉;顾连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胸腹联合伤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

2 m rec u e ,teA f a dZ o ghnH sil f a a nvr t, a a 10 1C i ) .E egn ySr r h fl t hn sa op a o l nU esy D i 16 0 hn gy i e i t D i i i l n a Abt c:Obet e T bev ec n M e et o ubpo nael o ie i nay rpt n— ot l eos sr t a jc v oosr t l c fcs f rir e x t mbndwt f t lo a et cn ol vnu i eh i f l f ic he n f i r e d a a ei ae ot e t eo o ob o ia i uy eh d 8 se eer dm ydv e t fnay g u (ru , nl s f r s p r v f mcad m n jr.M to s 4 cssw r a o l i ddi o et l r p gop A) g a t p o a i h t l n n i n n o
醋 )要好 ,同时可 明显减 少芬 太尼 的用量和不 良反应 的发 生率 ,提 高患者对 治疗的满意度 。
关 键 词 : 氟 比洛 芬 酯 ;芬 太尼 ;胸 腹 联 合 伤 ; 自控 静 脉 镇 痛 中 图 分 类 号 :R 1. 64 3 文 献 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64 0 2 (0 0 0 - 37 0 17 - 4 2 1 )4 0 2 - 4 4
l bp f xt o p( r pB , ubpo nae l m ie i h h d g na lg u gopC)a ubpf nael f ri o nae l ru g u ) f rir e xt o bndwt s — oaef t y r p( ru ndf ri oe xt u re ig o l f ic hi s e n o l r i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术后持续静脉镇痛的观察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术后持续静脉镇痛的观察摘要:目的:对比研究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纯氟比洛芬酯或舒芬太尼应用于小儿术后持续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于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患儿90例,asa均为i~ii级,均为择期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
a 组:氟比洛芬酯2mg/kg+生理盐水至100ml,b组:舒芬太尼2ug/kg+生理盐水100ml,c组:氟比洛芬酯1mg/kg+舒芬太尼1ug/kg+生理盐水至100ml。
a、c组负荷剂量为氟比洛芬酯0.5mg/kg, b负荷剂量为舒芬太尼0.05ug/kg。
监测并记录术后4、8、12、24、48h 患儿的生命体征、镇痛和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
结果:3组患儿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小于4分, a组在4、8、12h各时点的vas评分显著高于b和c组(p5分为差;难于忍受的剧痛为10分。
(2)采用ram say评分法评估镇静程度,1分为不安静、烦躁;2分为安静合作;3分为嗜睡,能听从指令;4分为睡眠状态,可唤醒;5分为呼唤反应迟钝;6分为深睡状态,呼唤不醒。
其中2~4分为镇静满意,5~6分为镇静过度。
(3)观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
1.5 统计分析:所有资料用统计软件spss12.0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
术后各时点脉搏、呼吸、血压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2)3组患儿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小于4分,a组在4、8、12h各时点的vas评分显著高于b和c组(p0.05)。
24h后,3组之间ramsay评分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
(4)a、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p<0.05)。
b组嗜睡、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a、c组(p<0.05)。
vas评分(,x±s,n=30)3 讨论近年来,复合用药镇痛作用强,不良反应较少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与单用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手术术后静脉自控
镇痛的临床比较
目的通过比较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与单用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手术后患者,观察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镇痛强度、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上腹部开腹手术术后行PCIA患者30例。
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
观察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术后镇痛给予氟比洛芬酯200 mg+芬太尼0.5 mg+0.9%氯化钠溶液共100 mL;对照组术后镇痛给予芬太尼1.0 mg+0.9%氯化钠溶液共100 mL。
PCA泵2 mL/h,锁定时间15 min。
观察两组术后48 h内(6、12、24、48 h)的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术后镇痛及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上腹部手术后的PCIA效果良好,且能减少芬太尼用量,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如恶心、晕眩、呕吐的发生。
标签:单用芬太尼;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上腹部手术术后良好的镇痛可有效减轻术后的应激反应,对患者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1]。
常用于术后镇痛的药物主要有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药物等。
近年非甾体类药物在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中进展很快,特别是具有靶向镇痛作用的氟比洛芬酯,该药为脂微球包裹,靶向聚集在手术创伤部位,局部高浓度聚集,直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5月行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包括胃穿孔修补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等)30例,年龄25~67岁,体重48~71 kg,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单用芬太尼组(A组)、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组(B组),每组15例。
筛选患者条件:术前无严重心、脑、肺、肝、肾功能异常史;无严重消化性溃疡史;无严重血液性疾病,无凝血功能异常;无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史;无神经精神疾患,能正确理解手术后疼痛评分(V AS评分)及使用PCA泵。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0.1 g ,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患者入室建立静脉通路后,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0.07 mg/kg、芬太尼3~4 μg/kg,丙泊酚1.5~2.5 mg/kg、维库溴铵0.08~0.10 mg/kg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术中七氟醚或异氟醚吸入及间断注射芬太尼维持镇痛、维库溴铵维持肌松。
1.3 PCIA方法
手术完毕待患者完全清醒拔管后,接PCIA泵随机分为两组(n = 15),A组:芬太尼1.0 mg+0.9%氯化钠溶液共100 mL;负荷量:患者清醒后镇痛液3 mL,静脉缓推。
B组:氟比洛芬酯200 mg+芬太尼0.5 mg+0.9%氯化钠溶液共100 mL;负荷量:手术结束前30 min,氟比洛芬脂50 mg静脉缓推。
PCA泵2 mL/h,锁定时间15 min。
送回病房后常规监测SpO2以及心电、无创血压监测。
观察术后
48 h内(6、12、24、48 h)的镇痛评分(V AS评分)、PCA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监测指标
分别于术后6、12、24、48 h进行术后回访并记录以下指标:(1)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进行痛觉评分(V AS评分),范围(0~100 mm);0为无痛,100为剧烈疼痛,0~39为轻度疼痛,40~69为中度疼痛,70~100为重度疼痛。
(2)镇静评分(Ramsay评分),1分:不安静、烦躁;2分:安静合作;3分:嗜睡,但能听从指令;4分:睡眠状态,可唤醒;5分:呼唤反应迟钝;6分:深睡,呼唤不醒。
(3)患者按压镇痛泵次数。
(4)患者是否出现以下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晕眩、呼吸困难等。
(5)随访时患者的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样本均数t检验,P 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芬太尼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1)。
术后6、12、24、48 h时的手术后疼痛评分(V 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表2);镇静评分(Ramsay评分)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表3);48 h内患者行自控镇痛的按压次数A 组明显多于B组(P<0.05),且A组有1例需另加镇痛药。
恶心、呕吐的发生率B组低于A组(P < 0.05)(表4),头昏的发生率A组多于B组(P < 0.05)(表4)。
两组镇痛期间,所有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均无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氟比洛芬酯是目前在术中、术后镇痛方面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2],其镇痛机制主要是抑制环氧化物酶的作用,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从而使炎症和疼痛症状得到改善[3],其静脉注射液为微脂球载体制剂,微脂球包裹具有靶向性,可以控制被包裹药物的释放,通过延长药物时效并易于跨越细胞膜促进吸收来进一步缩短该药起效时间[4]。
氟比洛芬酯在静脉给药后通过微脂球的释放迅速水解成氟比洛芬,其到达炎症部位后被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前列腺素合成细胞摄取,抑制环氧合酶以及减少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从而达到镇痛的作用[5-6]。
平衡镇痛是目前术后镇痛所提倡且运用较为广泛的方法,它通过联合应用不同药理类型的镇痛药来达到减少单种药物用量,增强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目的[7];以往本院行上腹部手术进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多采用单一阿片类药物芬太尼,虽也能取得较确切的镇痛效果,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概率较高[8]。
且因个体化差异剂量不易控制。
而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通过不同镇痛药作用的相加和协同,用于上腹部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良好,且能减少30%~50%的芬太尼用量,并能减轻阿片药芬太尼所产生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因此,芬太尼复合脂微球载体氟比洛芬酯是效果良好、安全可行的术后镇痛方法。
缺点是价格较高。
综上所述,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对上腹部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较单用芬太尼好,并且能降低单用芬太尼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及减少芬太尼的用量。
[参考文献]
[1] 梁斌,郑恒兴,张康秦,等.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术后镇痛[J].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8):563-565.
[2] 吴亚南.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 贵州医药,2011,35(7):607-608.
[3] 王前,王天龙,魏立民. 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J]. 中国新药杂志,2010,19(1):42-44.
[4] 李小欢,纪春阳,康新,等. 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胸腹联合伤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J].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31(4):327-330.
[5] 王德明,罗洁,石小乔,等. 氟比洛芬酯术前给药对术后芬太尼镇痛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1):58-59.
[6] 潘振宇,金云玉,王钟兴,等. 氟比洛芬酯对乳腺癌手术的超前镇痛效果[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11):854-855.
[7] 李汉昌.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胆囊术后镇痛的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2010,11(11):67-68.
[8] 陈蕾,吴蔚宇,张晓峰,等. 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用于开胸术后静脉镇痛的研究[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11):836-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