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浸金矿预处理方法的新进展
浅谈难浸金矿的预处理技术

目录1.序言 (1)2难处理金矿的工艺矿物学特点 (1)2.1难处理金矿的工艺矿物学特点 (1)2. 2我国难处理金矿类型和特征 (1)3难浸金矿的预处理主要方法 (1)3.1细菌氧化法 (1)3.1.1含金硫化矿物生物氧化的细菌 (2)3.1.2细菌氧化含金硫化矿的机理 (2)3.1.3细菌氧化工艺 (2)3.1.4影响细菌浸金效果的主要因素 (3)3.2氧化焙烧法 (4)3.2.1概述 (4)3.2.2氧化焙烧原理 (5)3.2.3加石灰氧化焙烧法 (5)3.3加压氧化法 (6)3.3.1概述 (6)4 难浸金矿三种预处理方法的比较及评价 (8)5难处理金矿的其他预处理方法 (9)结束语 (11)致谢 (11)参考文献 (12)浅谈难浸金矿的预处理技术1.序言随着易处理金矿的不断开采,可直接氰化提取的易浸金矿床资源日趋枯竭,难处理(难浸)金矿已成为金矿的重要新资源。
据估计,全世界现在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金产量产自难处理金矿,储量约占全国金矿地质储量的30%,现已探明的难处理金矿存在选冶联合金回收率低和氰化物耗量高等问题。
因此,如何有效并可持续地开发利用难处理金矿石已成为金的提取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我国黄金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
对于难处理金矿,直接用氰化物处理浸出其金矿石和浮选精矿,很难获得满意的回收率,并会消耗大量的氰化物,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目前已研究出针对不同矿石的各种预处理方法,即常规氧化焙烧、热压(加压)浸出和细菌氧化法。
2难处理金矿的工艺矿物学特点2.1难处理金矿的工艺矿物学特点从工艺矿物学上看难处理金矿中金的赋存状态和矿物组成方面的原因阻碍了金的氰化浸出,可归结为物理包裹和化学干扰两类。
化学状态,氰化浸出时金也不易接触到氰化物溶液。
包裹金的主题矿物主要是黄铁矿和砷黄铁矿(毒砂),其次为铜、铅和锌的硫化物。
物理包裹是目前最主要和最重要的难金浸金矿类型,也是目前研究最多解决得较好的一类难浸金矿。
难浸金矿微生物预处理技术及发展

难浸金矿微生物预处理技术及发展矿加01 汪巍 0901030121摘要:利用细菌对难处理金矿进行浸出处理,具有成本低廉、环境污染小、处理效率高等突出优点,已成为非常有前途的难处理金矿的预处理方法。
本文主要讨论难浸金矿微生物预处理的原理,方法,制约因素以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字:难浸金矿微生物预处理细菌氧化正文金以自然金属状态存在,呈灿烂的黄颜色和具良好的物理性质可长期保存、经久不变且易采易选易加工成漂亮的首饰,深受人们喜爱。
但富金矿日益减少,更多是难浸金矿,因此处理此类金矿的工艺运用而生。
1.难浸金矿分类及其难浸的原因:难浸金矿就是不适合用传统氰化法直接处理的矿石,其中的金或为物理包裹或为化学结合,使之不能被有效地提取。
主要分三类:第一类难浸是因为金被非硫化脉石组分所包裹难以裸露,如硅石或碳酸盐包裹金;第二类是金包裹在硫化矿物与其形成难分离的固溶体,主要是在黄铁矿和砷黄铁矿中,是金的硫化矿包裹物,属于最大的一类难浸金矿;第三类是炭质金矿石,因为含碳矿物或含亚硫酸盐的矿物能与金发生吸附而共存2.难浸金矿微生物预处理原理:难浸金矿微生物预处理主要是细菌氧化,细菌氧化浸出机理主要分三种,直接作用机理、间接作用机理和直接与间接同时存在的复合作用机理。
其一,是利用细菌自身的氧化或还原性使矿物中某些组分得到氧化或还原,进而以可溶或沉淀形式与原物质分离,此即细菌浸出的直接作用。
例如,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能吸附在矿物表面,分泌出酶,在这种作用下,与空气中的O2共同作用将硫化矿直接氧化分解。
CuFeS2+ 4O2→ CuSO4+ FeSO4。
这样使得被包裹的金矿裸露出来从而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其二,利用细菌自身的氧化或还原产物通过与矿物中脉石组分反应,进而以可溶或沉淀形式与原物质分离,这叫做间接作用机理。
例如,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将Fe+2氧化成Fe+3,通过Fe+3的强氧化性氧化硫化物,产生单质硫,同时Fe+3被还原为Fe+2,然后细菌再将Fe+2氧化成Fe+3,如此循环完成氧化过程,因此,细菌在此过程中只起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基于循环流态化焙烧技术的复杂难处理金矿矿石预浸工艺研究

基于循环流态化焙烧技术的复杂难处理金矿矿石预浸工艺研究摘要:复杂难处理金矿矿石是目前金矿开采中遇到的一种难题。
本文基于循环流态化焙烧技术,对复杂难处理金矿矿石的预浸工艺进行了研究。
通过实验得出了循环流态化焙烧工艺对复杂难处理金矿矿石的预处理效果显著,能够提高金矿石的浸出率和金提取率。
同时,本文还对循环流态化焙烧工艺的优化方向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提高复杂难处理金矿矿石的处理效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1. 引言复杂难处理金矿矿石是指金矿中含有多种难以分离和提取的金属元素或矿物的矿石。
由于其矿石成分复杂,传统的浸出工艺往往效果不佳。
因此,如何提高复杂难处理金矿矿石的预处理效果,成为了金矿开采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 循环流态化焙烧工艺概述循环流态化焙烧技术是一种将矿石在高温氧化状态下进行预处理的技术。
它通过将矿石与氧化剂在高温下进行接触,使矿石中的金属元素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转化,从而提高后续的浸出效果。
3. 循环流态化焙烧工艺对复杂难处理金矿矿石的预处理效果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发现循环流态化焙烧工艺对复杂难处理金矿矿石的预处理效果显著。
首先,循环流态化焙烧工艺能够有效提高金矿石的浸出率。
实验证明,经过循环流态化焙烧工艺处理后,金矿石中的金属元素得到了更好的释放,从而提高了后续浸出工艺的效果。
其次,循环流态化焙烧工艺还能够提高金矿石的金提取率。
通过调整焙烧条件和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循环流态化焙烧工艺能够将金矿石中的金属元素转化为可溶性形态,从而提高了金的提取率。
4. 循环流态化焙烧工艺的优化方向虽然循环流态化焙烧工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进一步优化该工艺是必要的。
首先,需要研究焙烧温度对工艺效果的影响。
通过调整焙烧温度,可以改变金矿石中的金属元素的转化程度,从而影响后续的浸出效果。
其次,需要研究氧化剂种类和用量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氧化剂种类和用量,可以改变金矿石中金属元素的转化途径,从而提高金的提取效果。
含砷难处理金矿研究进展

含砷难处理金矿研究进展摘要:近年来,含砷难处理金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其对于提高金的回收率,减少成本,达到环保要求和设计最佳流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概括介绍了焙烧氧化、微生物氧化、加压氧化等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含砷难处理金矿焙烧微生物氧化加压氧化Research Progress of Arse ni c-beari ng Refractory Gold OreAbstractsn recent years,refractory gold ore containing arsenic resource exploitation has caused world attention.The improvement of gold recovery rate,reduce costs,mee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quireme nts and desig n the best processeshas importa nt sig ni fica ne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oasting oxidation,microbialoxidation,pressure oxidati on,non-cya ni dati on and other aspects of developme nt.Key Words:Arse ni c-beari ng refractory gold ore;Roasting;Microbial oxidati on [Pressure oxidatio n随着金矿资源的不断开采,易处理金矿资源日益枯竭,含砷难处理金矿资源将成为黄金生产的主要资源,含砷难处理金矿中金与毒砂嵌布粒度细或成包裹状[1],采用机械法很难达到单体解离,毒砂又会产生化学干扰[2],直接进行氰化浸金,金的浸出效果不理想,故脱砷预处理研究为当下研究的重点。
难浸金矿预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国
外
金
属
矿
选
矿
& &
难浸金矿预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周 丽! 文书明 李华伟来自摘要本文综述了一些比较典型的难浸金矿的预处理技术及其工艺方法。预处理方法主要有焙烧预处理、 生物氧化预处理、 富氧或加助浸剂预处理、 碱浸预处理、 微波加热预处理等。难处理金矿将成为我国黄金工业发展的主要资源, 因此难浸 金矿的处理及预处理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是当前我国黄金工业提金的关建。
〔 〕 ! 1 孙敬峰、 张文华等 对内蒙古某地难浸半氧化
理及其在氰化提金中的应用。
〔 〕 ! # 江国红和杜兴胜等 论述在矿石氰化浸出时
金 矿 进 行 氰 化 浸 出 时, 加入助浸剂过氧化钙 (* ) , 使金的浸出率提高! 缩短浸出周期, 同 ) ’ ., & 时, 氰化钠的用量降低& 0 .! " 0 .。
& 金矿难浸的原因
金矿难浸的原因主要有物理、 化学、 电化学三个 方面。难浸金矿的类型主要有: 含砷的硫化物包裹 型金矿、 碳质难浸金矿、 铜’金型矿石。第一类金矿 石中含有对氰化浸出有干扰的有害元素, 如砷、 锑、 硫和碳等。即所谓的高砷、 高硫及含锑、 含碳的多金 属硫化矿石, 它们是最难处理的几类金矿石之一; 碳 质金矿中含有天然的碳质物料、 球状的黄铁矿和其 它黏土物料以及有机碳等组分时, 它们都能抢先从 矿浆中吸附金氰络合物, 从而难浸; 而铜’金型矿石 在氰化浸出时, 氰化物形成铜氰络合物, 导致大量消 耗氰化物, 恶化浸金效果; 金与锑、 铋、 碲等导电矿物 形成某些化合物, 使金的阴极溶解被钝化。这几类 矿石在氰化浸出前一般要进行预处理。难浸金精矿 进行 预 处 理 的 主 要 目 的 之 一 是 使 金 与 包 裹 体 解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条件的优化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条件的优化研究难浸金精矿是指金矿石中金含量很低、难以直接提取的金矿。
为了降低金矿的硫化度,使金矿中的金得到更好的提取,研究人员采用生物氧化预处理的方法对难浸金精矿进行处理。
本文将就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条件的优化研究进行探讨。
首先,为了确定合适的生物氧化预处理条件,我们需要对难浸金精矿的性质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对金矿中金矿物的浸出行为和矿石中的金封闭情况进行研究,可以确定金矿的硫化度、金的封闭程度以及金矿中可能存在的难溶化合碱金矿物等。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确定生物氧化预处理的具体参数。
其次,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生物氧化细菌。
目前常用的细菌包括硫氧化细菌和铁氧化细菌。
硫氧化细菌主要作用是将金矿中的硫化物氧化为硫酸盐,释放出金来,而铁氧化细菌则主要作用是氧化金矿中的铁离子,从而降低金的封闭程度。
根据金矿的性质和预处理目标,选择合适的细菌种类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需要优化预处理的条件。
首先是pH值的控制。
一般来说,生物氧化的最适pH范围是2.0-3.0,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影响细菌的生长和活性,从而影响生物氧化的效果。
此外,温度也是一个重要的优化参数。
细菌的生长和活性通常与温度密切相关,合适的温度可以提高细菌的活性,从而提高生物氧化的效果。
此外,氧气供应也是一个重要的优化参数。
生物氧化是一个氧化反应,氧气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为了保证细菌能够充分利用氧气进行生物氧化反应,需要确保氧气供应充足,并通过搅拌等方式提高氧的传质效果。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参数,比如矿渣浓度、细菌种植浓度等。
矿渣浓度过高可能导致细菌难以充分接触到矿石表面,从而影响生物氧化的效果。
而细菌种植浓度过高可能导致细菌间的竞争与抑制,也会降低生物氧化的效果。
因此,需要在实验中不断优化这些参数,以获得最佳的预处理效果。
总之,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是提高金矿提取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分析金矿的性质,选择适当的生物氧化细菌,并优化预处理条件,可以实现对难浸金精矿的有效处理,提高金的浸出率。
生物氧化预处理对难浸金精矿中金的释放机制研究

生物氧化预处理对难浸金精矿中金的释放机制研究难浸金精矿是指含有微细、多金属硫化物和阴离子离子(如As、Sb、Bi等)等复杂矿石中的金矿石。
由于其矿石结构的复杂性和金粒与硫化矿物的紧密结合,使得金的提取难度较高。
在金矿勘探和开采领域,提高金提取率和效益是一个持续研究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应用于难浸金精矿中的金提取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生物氧化预处理通过运用细菌进行氧化反应,从而改变难浸金矿石的物化特性,提高金的释放效率。
本文将探讨生物氧化预处理对难浸金精矿中金的释放机制的研究进展。
首先,生物氧化预处理通过细菌的氧化作用使得金矿石中的硫化物得到氧化转化为相应的氧化物或硫酸盐。
这种氧化转化的过程释放出酸性物质,导致金矿石中金的溶解度增加。
细菌通常利用氧进行氧化反应,将硫化物氧化成硫酸盐,如Fe2(SO4)3、FeSO4、CuSO4等。
这些酸性物质可以进一步与金矿石中的金结合形成溶解性的金酸盐,增加金的溶解度。
其次,生物氧化预处理还可通过细菌的生物吸附作用来实现金的释放。
一些细菌具有高度的金吸附能力,能够通过细菌表面的特殊结构吸附金微粒。
这些金微粒可以通过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进一步富集,从而达到金的释放效果。
而且,这种吸附和富集的过程在较宽的pH范围内都是有效的,使得生物氧化预处理在不同条件下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此外,生物氧化预处理还涉及到细菌所产生的一些特殊氧化酶的参与。
这些氧化酶可以催化金的氧化反应,将金从硫化矿物中释放出来。
例如,硫氧化细菌产生的硫氧化酶可以将硫酸盐氧化为硫酸,从而释放金。
其他的一些酶还可以参与到氧化反应中来,如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等。
最后,生物氧化预处理还涉及到金矿石中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等过程。
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会形成生物膜在矿石的表面,从而改变金矿石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这种生物膜的形成可以增强细菌与金矿石的接触,提高金的释放效率。
且这种生物膜的形成过程是动态的,可通过调节培养条件等方式进行控制。
难处理金矿的浸出技术研究现状

难处理金矿的浸出技术研究现状难处理金矿的浸出技术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黄金储备已达1054吨。
目前我国黄金资源量有1.5~2万吨,保有黄金储量为4634吨,其中岩金2786吨,沙金593吨,伴生金1255吨,探明储量排名世界第7位。
但在这些已探明的金矿资源中,约有1000吨都属于难浸金矿,占到了总量的近1/4。
难浸金矿石是指矿石经细磨后仍有相当一部分金不能用常规氰化法有效浸出的金矿石。
这类金矿石中的金由于物理包裹或化合结合,故不能与氰化液接触,导致浸出率很低。
难浸金矿石分为三种类型:(1)非硫化物脉石包裹金,这类矿石中金粒太小,无法用磨矿解离,金粒很难接触氰化液;(2)金被包裹在黄铁矿和砷黄铁矿等硫化矿物中,细磨也不能使包裹金粒接触浸出液;(3)碳质金矿石,金浸出时,金氰络合和被矿石中的活性有机炭从溶液中“劫取”⑴。
1.难浸矿石的预处理大部分难浸矿石直接用氰化钠进行搅拌浸出时的浸出率都在10%~20%左右,浸出率低。
研究人员通过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的方法使难浸金矿石的浸出率得到很大提高。
具体方法有氧化焙烧、热压氧化法、生物氧化法、硝酸催化氧化法等。
1.1焙烧焙烧可使硫化物分解、砷和锑以氧化态挥发、含碳物质失去活性、显微细粒状的金富集。
该工艺具有适应性较强、操作费用较低、综合回收效果好的优点。
缺点是容易造成过烧和欠烧,生成的SO2及As2O3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生产中常用的焙烧方法有两段焙烧、固硫固砷焙烧和球团包衣焙烧。
两段焙烧工艺采用两个焙烧炉,第一段是低温焙烧,温度为450~500℃,主要用于除砷。
第二段是高温氧化,温度是600~650℃以除去硫;固硫固砷焙烧是加入固定剂使矿样中的砷形成硫酸盐和砷酸盐,该工艺既不放出有毒气体,又可使被包裹的金充分暴露。
采用的固定剂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钠、氢氧化钠、氧化镁、碳酸镁等;球团包衣焙烧是将砷硫精矿和粘结剂形成的球团表面覆盖一层由砷硫固定剂组成的包衣层,焙烧时产生的As2O3、SO2气体被固定剂形成的砷酸钙和硫酸钙包裹起来以防止向外扩散污染环境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标志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 ・ 7 8 5 4 . 2 0 1 3 . 0 2 . 0 1 5
NEW ADVANCES 0F REF RACTORY GOLD ORE PRET REATMENT M ETHOD
是 造成 部分 金 不能 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接氰 化提 取 的主要 原 因 ¨ 。 。
于硫 化 矿 ( 如黄 铁矿 和毒 砂 ) 型 的金矿 , 其 实质 是 氧 化 包裹 金 的硫化 物 , 使 之形 成 多孔状 氧化 物 焙砂 , 这 样 氰化 物与 溶解 氧就 有机 会与 微 细金粒 接触 反应 使 金 由固相转 入液 相 ; 其 二 是 预 先 去 除耗 氰 耗 氧 物 质
并 分 别 讨 论 了上 述 传 统 难 浸 金 矿 预 处 理 方 法 的优 缺 点 , 重 点 介 绍 了磁 脉 冲 技 术 原 理 及 其 在 难 浸 金 矿 预
处 理 中 的应 用 。
关 键 词 :难 浸金矿 ; 预处理 ; 磁脉冲技术 ; 应 用
中 图分 类 号 : T F 8 3 1
第 2 2卷
第 2期
矿
冶
Vo 1 . 2 2. No . 2
2 0 1 3年 6月
MI NI N G & M ET ALL URGY
J u n e 2 0 1 3
文章 编 号 : 1 0 0 5 - 7 8 5 4 ( 2 0 1 3 ) 0 2 - 0 0 5 9 04 -
p ul s e i n t h e p r e t r e a t me n t o f r e f r a c t o y r l e a c h i n g g o l d o r e .
K EY W O RD S: r e f r a c t o y r l e a c h i n g g o l d o r e;p r e t r e a t me n t ;m a g n e t i c p u l s e t e c h n o l o g y; a p p l i c a t i o n
Y U J i a n — w e n G A O P e n g H A N Y u e — x i n S U N y 0 - s h e n g RE N Du o — z h e n
( F a c u l t y o f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N o r t h e a s t e r n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e n y a n g 1 1 0 8 1 9, C h i n a )
所谓 难浸 金 矿 , 一 般 是 指不 经 过 预 处 理 即使 在 细磨 的条 件下 金仍 然不 能有 效地 氰 化浸 出 的一类 矿 石 。这类 矿 石 中 的金 多 以 微 细 粒 包 裹 于 伴 生 矿 物
( 主要 为黄 铁矿 和 砷黄铁 矿 ) 及 脉 石 矿物 ( 主要 为 石
化 浸 出前 的预处 理过 程是 很有 必要 的。
难 浸金 矿 预处理 的 主要 目的是 助浸 以提高金 的 浸 出率 , 主要 通 过 以下两 种途 径实 现 : 其 一是 使被 包
裹 的微 细粒 金裸 露 出来 或 者部 分 裸 露 , 对 于金 包 裹
英 或碳 酸盐 ) 中, 故 不 能 与 氰化 液 和 溶 解 氧 接触 , 这
难 浸 金 矿 预 处 理 方 法 的新 进 展
余 建 文 高 鹏 韩 跃 新 孙 永升 任 多振
( 东 北大 学 资源 与土 木工 程 学院 , 沈阳 1 1 0 8 1 9 )
摘 要 :简要概述了传统的难浸金矿焙烧 、 湿法化学 、 加压氧化及 细菌氧化 等预处理方法 的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