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_GPS定位技术在智能手机中的研究与应用
AGPS定位基本原理浅析

AGPS定位基本原理浅析位置服务已经成为越来越热的一门技术,也将成为以后所有移动设备(智能手机、掌上电脑等)的标配。
随着人们对BLS(Based Location Serices,基于位置的服务)需求的飞速增长,无线定位技术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AGPS(Assisted GPS,A-GPS,网络辅助GPS)定位技术结合了GPS定位和蜂窝基站定位的优势,借助蜂窝网络的数据传输功能,可以达到很高的定位精度和很快的定位速度,在移动设备尤其是手机中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本文以GSM网络辅助GPS定位为例对AGPS的定位原理进行简单介绍。
AGPS定位基本机制根据定位媒介来分,定位技术基本包含基于GPS的定位和基于蜂窝基站的定位两类(阅读本文前,建议先阅读《GPS定位基本原理浅析》和《GSM蜂窝基站定位基本原理浅析》两篇文章)。
GPS定位以其高精度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其弱点也很明显:一是硬件初始化(首次搜索卫星)时间较长,需要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二是GPS卫星信号穿透力若,容易受到建筑物、树木等的阻挡而影响定位精度。
AGPS定位技术通过网络的辅助,成功的解决或缓解了这两个问题。
对于辅助网络,有多种可能性,以GSM蜂窝网络为例,一般是通过GPRS网络进行辅助。
如上图所示,直接通过GPS信号从GPS获取定位所需的信息,这是传统GPS定位的基本机制。
AGPS 中,通过蜂窝基站的辅助来解决或缓解上文提到的两个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首次搜星慢的问题,根据《GPS定位基本原理浅析》一文的介绍,我们知道是因为GPS卫星接收器需要进行全频段搜索以寻找GPS卫星而导致的。
在AGPS中,通过从蜂窝网络下载当前地区的可用卫星信息(包含当地区可用的卫星频段、方位、仰角等信息),从而避免了全频段大范围搜索,使首次搜星速度大大提高,时间由原来的几分钟减小到几秒钟。
对于第二个问题,GPS卫星信号易受干扰的问题,这是由GPS卫星信号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我们无法改变。
移动物联网中的定位技术研究与应用

移动物联网中的定位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物联网正在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
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智能家居设备,它们都需要准确的定位来实现更好的功能。
因此,定位技术在移动物联网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移动物联网中的定位技术研究和应用,包括基于GPS定位、基于蓝牙室内定位、基于WiFi定位和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混合定位。
1. 基于GPS定位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现今移动物联网中最常见和最可靠的定位技术之一。
通过GPS定位,设备可以在全球任何地点获取其经纬度坐标。
GP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中,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汽车导航系统。
尽管GPS定位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但其在室内和城市峡谷等遮挡物密集区域的定位效果不佳。
此外,GPS需要设备连接卫星来确定准确位置,因此会消耗设备的电池寿命。
2. 基于蓝牙室内定位蓝牙室内定位是一种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定位方法。
它使用低功率蓝牙信号来将设备与室内位置进行关联。
蓝牙定位已被广泛应用于商场、机场、学校和医院等场所。
在这些场所里,安装了一些称为beacon的设备,它们会向设备发出蓝牙信号,并将设备与其所在的位置进行关联。
因此,只要设备接收到beacon发出的信号,它就能知道自己的位置。
蓝牙定位的精度通常在2到3米左右,但在有遮挡物的环境下可能会有所降低。
3. 基于WiFi定位WiFi定位使用WiFi信号来确定设备的位置。
当设备接入无线局域网时,它可以通过访问周围的WiFi热点来确定自己的位置。
WiFi定位是一种无线定位技术,可以在室内和城市环境中获得较好的定位精度。
此外,WiFi信号普及程度很高,因此WiFi定位可以应用于广泛的设备中。
然而,WiFi定位的缺点在于WiFi热点的变化和信号干扰可能会影响定位精度。
4.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混合定位机器学习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
在混合定位中,机器学习技术用于将多个定位源的数据进行融合。
例如,GPS、蓝牙和WiFi定位可以使用机器学习来融合数据,以获得更准确的位置信息。
基于小米MAX手机GPS定位精度分析与现存问题研究

基于小米MAX手机GPS定位精度分析与现存问题研究摘要手机的位置服务已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当今智能手机不可缺少的功能。
本文介绍了手机GPS/A-GPS定位的原理和定位步骤,通过在已知控制点上采集的手机GPS数据,对数据处理,分析了手机GPS、A-GPS定位精度,指出了手机GPS定位现存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手机定位;GPS;A-GPS;精度分析;现存问题全球定位系统在测绘、交通、监测、勘察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手机用户的增加,智能手机所具备的社交、导航、购物等功能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基于手机导航定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手机大都集成了GPS 模块,支持GPS与A-GPS定位技术。
本文以小米MAX手机为实验对象,分析手机GPS的定位精度,研究现存的问题,以手机端按照NMEA-0183协议读取的卫星导航信息为数据基础展开研究。
1 手机定位系统手机定位系统,是指通过特定的定位技术来获取移动手机或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经纬度坐标),在电子地图上标出被定位对象位置的技术或服务。
手机定位系统不一定是手机GPS定位,分为以下几种定位方式:第一种是普通的GPS 定位,通过搜索该区域的可见卫星,捕获4颗以上卫星,利用卫星信号解算出移动用户的位置信息,并把位置信息按照NEMA-0183传输协议提供给接口,传给手机端;第二种是基站定位,是通过基站对手机距离的测算来确定手机位置的。
后者不需要手机具有GPS定位能力,但是精度很大程度依赖于基站的分布及覆盖范围的大小,有时误差会超过一公里,前者定位精度较高,但GPS卫星信号穿透能力弱,因此在室内无法使用而且耗电量高,第三种是利用WIFI在小范围的定位方式,与移动蜂窝技术相结合的A-GPS技术[1]。
2 手机GPS/A-GPS定位技术GPS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卫星到用户之间的伪距,解算用户的位置。
由于GPS手机使用的时钟与卫星星载时钟不能实时的同步,故除了解算三维坐标X/Y/Z之外还需解算手机GPS端与卫星之间的钟差,因此手机GPS用户需要至少观测4颗卫星才能有固定解。
A-GPS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P st nn y t o io igS s m 全球定位系统 }是 以卫星为基础的无 i e
线电导航定位系统 具有全能性 全球性、全天候 连续
全琏 卫星定位系统参考 同络 征全琏建有多个观测站 .
且 基 苎;竺时 蜮 较 三、 —P定位技术 对 间准 依苎较达刻刚 本高而 苎 譬的藤也高 时 妻 性 AGS
。 一 … ’ 。
.
由于 A G S — P 技术是 以G S 术为基础 G S 《 lb l P 技 P Goa
AG S — P 系统由 G S P 定位卫星 全球卫星时的功能 .能为各类用户提
负责全天候监测并记录 覆盖 区域上空所有 G S卫星的星历 P
数据 多普勒频移 等定 位所需信息 此参考网络与 A. S GP
供精密的三维坐标 速度和时间 为了确定精确位置 , P GS
接收器至少需要接收到4颗 G S卫垦的信号。 P
站增加一个位 置测量单元 L M 用于测量终端发出的接人 U
( pi kt f ria 上行链路 到达时间 )或 T A U i i o rv l n me a DO c pikTme fe n e f ria 上行链路到达时间差 } U l n i f e c r l Di r oa v 原理的三边测量技术和基于星基无线 电导航系统的 A— P GS f 辅助 G S P 】技术 这也是 3 P主要白 三种定位技术 GP 勺
精度的定位技术并 存 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的定位业务。
文 中介 鲴 了 3 P 主要 的 三 蚌定 位 技 术 GP 势
A- S定 位 技术 .指 出 了其 与传 统 GP GP S相 比具 再 豹优 同时也说 明 A GP 寡 案仍 {完善 .并提 出 了 A G S ・ S 晤 —P 与 ce 】I 技 术 结 台 即 所 谓 的 混 合 定 位 技 术 解 决 1・ D
GPS技术在手机中的应用浅析

第27卷第6期V ol 127 N o 16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 al o f Chang chun N ormal University (N atural Science )2008年12月Dec.2008G PS 技术在手机中的应用浅析孟祥锐,费 龙,程 彬(长春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摘 要]G PS 即全球定位系统(G lobal P os itioning Sys tem),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目前,G PS 卫星定位技术正广泛应用于测绘、交通、物流等多个领域。
尤其是近两年,G PS 迅速应用到了手机行业中。
本文分析了G PS 在手机中可实现的功能,以及G PS 技术如何与手机融为一体。
[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手机;导航软件[中图分类号]T P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 (2008)06-0075-04[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孟祥锐(),女,吉林梨树人,长春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助教,硕士,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G PS 是美国国防部批准的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的功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G PS 在我国的应用已经从少数科研单位和军用部门迅速扩展到各个民用领域。
尤其在近几年,G PS 在车辆上的应用比较广泛,因而手持G PS 接收机得到越来越多人的使用。
目前,虽然人们开始意识到G PS 可以为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是绝大多数用户还仅仅停留在G PS 的导航、指路功能,而定位监控、紧急救助、搜索设施等功能却被忽略。
G PS 精准的定位、查询功能可以实现随时随地为人们提供服务。
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车载G PS 只能在汽车上使用,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G PS 的“空间优势”。
新型GPS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新型GPS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一、简介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技术,用于确定地球上的任何物体的位置,速度和时间。
GPS利用由卫星发射的无线电信号来提供位置信息,而GPS定位技术发展迅速,新型GPS 定位技术也逐渐涌现,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方便,本文将介绍新型GPS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的情况。
二、基于传感器技术的GPS定位方法当前新型GPS定位技术之一是基于传感器技术的定位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在车辆或其他设备上装载多个传感器设备来检测环境和物体的各种状态,并用这些数据生成车辆的动态位置。
这种传感器技术包括使用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电子罗盘等设备。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改善卫星信号丢失的问题,并使车辆在地形或其他信号不佳的区域保持导航稳定性。
三、实时运动跟踪GPS技术实时运动跟踪GPS技术是另一种新型GPS定位技术,它使追踪个人或交通工具变得更加精确和实时。
这种GPS技术使用一个小型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或GPS跟踪器,连续记录设备的位置信息。
这样的技术有助于了解设备的位置及活动轨迹,到达目的地所需时间。
其中,运动状态可以在地图或手机应用程序中轻松监控。
四、自主定位定时技术自主定位定时技术是基于GPS技术的另一种新型定位技术,针对密切监控和控制系统。
该技术可适用于无人机或自主机器人等系统,这些系统需要自主使用GPS技术来确定其位置和方向,以实现自主飞行和点对点通信的准确性。
自主定位定时技术还可以在工业环境中使用,以演示可重复和高精度的时间序列数据。
五、车联网技术车联网技术是指以汽车为基础的互联网。
新型GPS定位技术可以通过结合车联网技术提供更多的服务。
例如,可以通过互联汽车和交通灯等设施改善城市交通,以改善拥堵和交通安全的问题。
此外,使用车联网的GPS定位技术可以自动报告一些信息,例如交通状况、路上障碍、停车场信息等,从而使驾驶更为安全。
六、总结新型GPS定位技术不断涌现,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定位与导航技术研究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定位与导航技术研究移动定位与导航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智能手机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定位与导航技术的研究,可以大大提升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出行体验和效率。
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定位与导航技术,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展望。
1. 引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使得移动定位与导航技术成为可能。
在人们的日常出行和生活中,智能手机已经变得不可或缺。
通过结合手机的定位功能和导航软件,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到具体的位置和导航信息,大大提升了出行的效率和准确性。
2. 移动定位技术的研究进展2.1. GPS定位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作为移动定位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领域。
通过手机内置的GPS芯片,可以准确获取到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
GPS定位技术通过卫星和地面基站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适用于户外环境。
2.2. 基于WiFi的定位技术除了GPS定位技术,基于WiFi的定位技术也在智能手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扫描附近的WiFi热点,并与预先收集好的WiFi热点数据库进行匹配,可以获取到用户所在的位置信息。
相比GPS定位技术,基于WiFi的定位技术准确度较低,但在室内环境中表现优秀,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定位体验。
2.3. 基于蓝牙的定位技术近年来,基于蓝牙的定位技术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
蓝牙定位技术通过蓝牙信号的强弱和距离进行定位,并可以在室内环境中实现高精度的定位。
相比GPS和WiFi定位技术,基于蓝牙的定位技术对硬件的要求较低,适用于各种智能手机型号。
3. 移动导航技术的研究进展3.1. 地图导航软件地图导航软件是移动导航技术中最普及和常见的应用之一。
通过与手机的定位功能结合,地图导航软件可以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提供实时的导航路线和交通情况。
用户只需输入目的地,导航软件就会指引用户在城市道路上精确导航,提供多种出行方式选择。
3.2. 增强现实导航技术增强现实导航技术是移动导航技术的新兴方向之一。
2024年浅论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定位技术

2024年浅论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定位技术一、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飞速发展,定位技术在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智能手机的地图导航,到无人驾驶车辆的精确行驶,再到智慧城市中的资产追踪,这些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精确的定位技术。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以其覆盖广、容量大、成本低等优势,成为实现定位技术的主要平台。
本文旨在探讨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定位技术,包括其概述、主要技术、应用、挑战与前景。
二、定位技术概述定位技术,即确定目标物体在特定空间中的位置信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定位技术主要依赖于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传播时间、到达角度等参数,结合网络拓扑结构和算法处理,实现对用户或设备的精确定位。
根据定位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基于网络的定位和基于终端的定位两大类。
三、主要定位技术3.1 基于网络的定位技术基于网络的定位技术主要利用基站或接入点的信息来估计移动设备的位置。
常见的技术有:3.1.1 小区识别小区识别是最简单的定位方法,通过判断移动设备所处的基站或接入点的小区ID来确定其大致位置。
这种方法的精度较低,但实现简单,成本较低。
3.1.2 到达时间(TOA)通过测量信号从发射端到接收端的时间,结合已知的电磁波传播速度,可以计算出信号传播的距离。
利用至少三个基站测量到的距离信息,可以通过三角定位法确定用户的位置。
TOA方法需要精确的时钟同步,但定位精度较高。
3.1.3 到达时间差(TDOA)TDOA技术通过测量信号到达不同基站的时间差,而非绝对时间,来消除设备时钟误差的影响。
这种方法需要至少三个基站参与测量,通过计算时间差来确定用户的位置。
TDOA方法比TOA方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
3.2 基于终端的定位技术基于终端的定位技术主要依赖于移动设备自身的能力,如内置的GPS芯片、加速度计、陀螺仪等传感器。
常见的技术有:3.2.1 辅助GPS(A-GPS)A-GPS结合了GPS和蜂窝网络的优势,利用基站提供的位置信息辅助GPS进行定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用户平面 用户平面方式利用现代无线网络的 IP 功能,通过 IP 数据网和 SMLC 交互辅助信息,移动终端的 UE(User Equipment)直接通过相应的 标准接口实现定位信息从终端到 GMLC 的传递。其相应的标准由开放 式移动联盟(OMA)制定,称为安全用户层面定位(SUPL)。这种方式的 优点在于可以独立于无线网络部署,无需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中各节 点的网络信令支持,无需对无线核心网络进行改造且与 2G 网络兼容, 易实现,成本低,因而推广迅速。 三、 A- GP S 在智能手机中的具体应用及发展趋势 利用 A-GPS 技术构建基于智能手机位置服务的应用系统具有很 大的现实意义,并在技术上得到了具体而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紧急呼 叫中,例如美国的 E911 和欧洲的 E112 等。它被定义为运营商必须要提 供的服务之一,其市场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具体应 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身受到攻击危险时的报警与急救: 目前,当用户拨打 110、119 或 120 电话时,接听方不能立即确定其位置。利用无线定位业务可使接 听方在收到呼叫时,就能自动确定其位置,为及时处理事件节省了时间。 在美国,已规定所有手机必须具有定位报警功能; 2、独生子女、儿童、老人位置的监护与救助:给儿童、老人配上相应 的终端,可使家人在他们迷路或需要帮助时及时找到他们; 3、防盗功能:具有定位功能的手机或装有无线定位终端的车辆等设 备,在被盗后只要处于开机状态就可知道其位置; 4、导航服务与商业应用:用户在陌生地区可以用定位手机带路。在 窄带接入条件下,可用短消息或语音提示的方法;在宽带接入条件下,甚 至可以用在线地图的方式导航。同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查询距离自己 最近的饭店、银行或医院来获得最方便的服务; 5、友情、娱乐性服务:客户可利用位置服务系统随时发出问候信 息,获知标有朋友位置的手机地图,可和朋友玩基于位置的游戏; 6、特殊病人的监护与救助,如 120 救助; 7、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时的求助需求。 将卫星导航与无线蜂窝融合起来的 A-GPS 定位技术,因其方便好 用,促进了它与无线手机的组合,从而形成的移动定位服务产业,其市场 呈一种爆发性的增长趋势。移动厂商已经开始着手于 3G 的应用推广, 并且提供 A-GPS 定位功能, 目前主要应用是查找别人的位置和地区信 息查询。总的来说,移动位置服务业务基本是处于市场培育阶段。 但据 预计,全球使用位置服务的用户,在 2005 年有望达到 3.93 亿户,占全球 移动用户总数的 54%。移动网络上的位置服务在西欧的收入预计可达 90 亿美元,在美国预计收入可达 65 亿美元。 四、 结束语 作为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特色业务之一,移动定位业务被全球的许 多移动运营商视为是未来移动网络增值业务的一个亮点。3G 时代的到 来将会为这一前景看好的无线增值业务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发挥舞 台。结合网络和 GPS 定位系统的 A-GPS 技术拥有优异的定位性能,能 够满足从低端到高端的广泛用户需求,因此作为移动定位的重要支撑技 术之一的 A-GPS 必将拥有光明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美国 2004 年末 E911 命令的成功实施更加有力地证明了 A-GPS 技术的优势。
科技信息
计算机与网络
A- GPS 定位技术在智能手机中的研究与应用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术的结合,是当前通信市场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本文主要介绍当前几种主要定位技术中比较先 进的 A-GPS(网络辅助的全球定位系统)定位技术,分析了 A-GPS 定位技术的优势 、工作原理、网络结构,阐明了其在智能手机中的 应用和发展前景。 [ 关键词] A-GPS(网络辅助的全球定位系统) 无线定位 无线网络 智能手机
A-GPS(Assiste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网络辅助的全球定位 系统,这种方法需要网络和移动终端都能够接收 GPS 信息,是一种结合 了网络基站信息和 GPS 信息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的技术,可以在 2G 和 3G 网络中使用。
作为一种高精度的移动定位技术,同其他的几种不同的定位技术 相比,采用 A-GPS 技术可获得以下好处:一是缩短初始定位时间。利用 网络端传来的 A-GPS 辅助数据(差分校正数据、卫星运行状态等)可以 增强 TTFF(Time To First Fix,第一次发回位置信息所需时间),手机可以 很快捕捉到 GPS 信号,首次捕获时间将大大减小,一般仅需几秒的时 间,不需像 GPS 的首次捕获时间可能要 2-3 分钟,极大地提高定位服务 的质量;二是提高接收机灵敏度,扩大定位业务的覆盖范围。在有网络 辅助信息的情况下,GPS 接收机辅助卫星信号的灵敏度可以相应提高, 这样 GPS 接收机就能在一些原本无法定位的环境下工作,从而扩大了 定位业务的覆盖范围;三是改善定位精度。移动终端可利用网络提供的 差分 GPS 或其他校正数据来提高定位精度。普通 GPS 接收机的定位精 度是 3-50 米,采用差分技术可提高到 1-10 米。
一、 A- GP S 的工作原理 A-GPS 系统主要有三个部件:一是具有 A-GPS 功能的智能终端或 手机;二是广域参考网(WARN)或者全球参考网(GRN),以及负责积极 跟踪 24 颗最小配置的 GPS 轨道卫星;三是 A-GPS 定位服务器,在移动 网络内部实际进行或帮助位置计算其中具有 A-GPS 功能的智能终端 或手机,是 A-GPS 系统的关键部位。其定位流程如下: 1、A-GPS 手机首先将本身的基站地址通过网络传输到位置服务 器。 2、位置服务器根据该手机的大概位置传输与该位置相关的 GPS 辅 助信息(GPS 捕获辅助信息、GPS 定位辅助信息、GPS 灵敏度辅助信息、 GPS 卫星工作状况信息等)和移动终端位置计算的辅助信息(GPS 历书 以及修正数据、GPS 星历、GPS 导航电文等)到手机。 3、该手机的 A-GPS 模块根据辅助信息(以提升 GPS 信号的第一锁 定时间 TTFF 能力)接收 GPS 原始信号。 4、手机在接收到 GPS 原始信号后解调信号,计算手机到卫星的伪 距(伪距为受各种 GPS 误差影响的距离),并将有关信息通过网络传输 到位置服务器。若采用网络侧计算,终端将测量的 GPS 伪距信息通过网 络传输到位置服务器,位置服务器根据传来的 GPS 伪距信息和来自其 他定位设备(如差分 GPS 基准站等)的辅助信息完成对 GPS 信息的计 算,并估算该终端的位置;若采用终端侧计算,终端根据测量的 GPS 伪 距信息和网络传来的其他定位设备的辅助信息完成对 GPS 信息的计 算,把估算的终端位置信息传给定位服务器。 5、位置服务器根据传来的 GPS 伪距信息和来自其他定位设备(如 差分 GPS 基准站等)的辅助信息完成对 GPS 信息的处理,并估算该手 机的位置。 6、定位服务器将该手机的位置通过网络传输到手机。 7、智能终端或手机可以根据需要将手机的位置信息发送给相应的 用户平台或服务器(GIS 服务器、车载终端等)。 二、 A- GP S 的网络结构 目前,基于无线网络的 A-GPS 技术中,可以采用两种基本的网络 拓扑结构: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和用户平面(User Plane)。 1、控制平面 控制平面方式中,移动定位中心 (SMLC,Serving Mobile Location Centre)与无线基站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t) 集成,GPS 辅助信息通过信令的方式来交互。移动定位网关(GMLC)位 于无线网络的 IP 数据网上,负责外部定位请求的接入。由于通过信令 接口在核心网络内部传输辅助数据,因而该结构传输效率高且安全可 靠,有利于位置服务的管理和控制。其缺点是 RNC 需具有 SMLC 功能, 否则会影响到核心网络,实现和维护复杂,成本较高。
参考文献 [1]杨颖,任振娜.一种新的 GPS 定位解决方法.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5 [2]刘基余.GPS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方法.北京测绘出版社,2003 [3]朱志勤.卫星定位技术的新发展.遥测遥控,1998 [4]李康,常力军.手机定位技术的 A-GPS 解决方案 [5]董四海.GPS 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微型机与应 用,1997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