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古代水饮病的专方,有利水、定悸、通阳的功效,适用于以眩悸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甘草(炙)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论》《金匮要略》)
【常用剂量】茯苓20g,桂枝15g或肉桂10g,炙甘草10g,自术15g。
【煎服法】以水10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30~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经典方证】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
(67)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十二)
短气有微饮。
(十七)
【体质要求】消瘦,面色黄,轻度浮肿貌或眼袋明显,舌暗淡胖大有齿痕,脉多沉缓或浮弦。
易胸闷气短,易心悸眩晕,易腹泻,易吐水或胃内有振水声,多有口渴而不能多饮水,小便少。
【适用疾病】耳源性眩晕、高血压性眩晕、神经衰弱性眩晕、低血压、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脏瓣膜病、心肌炎、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神经性呕吐、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胸膜炎、心包积液、白内障、结膜炎、病毒性角膜炎、视神经萎缩、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炎、视网膜病变、肾结石、特发性水肿、睾丸鞘膜积液等。
【加减法】消瘦、心悸明显,状如奔豚者,加大枣;咳逆上气而头昏眼花者,加五味子。
【注意事项】浮肿者不宜多用甘草。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二两甘草二两,炙上四味,以水六升,二升三升,回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这一条阐释水气得而复失的证治。
太阳伤寒,本应汗解而反用吐下,使中上焦阳气受伤,形成心脾阳气虚而水气上冲的证候。
“心下逆满”,指胃脘部因气上逆而感觉胀满,同时还有“气上冲胸”的感觉。
关于气上冲这个证候,临床上还可以见到冲至咽喉部而有憋气、窒息感觉者。
我在京西城子煤矿带学生实习时,一位学生接诊了一个老妇人,主诉咽中似有一物堵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根据病情开了四七汤,连服几剂没效。
我一看,舌苔水滑,六脉俱弦,还有气上冲的感觉,等到这个气冲到咽喉部时,就觉得堵闷特别严重,而且有心慌、心跳等症。
我诊断为水气上冲,换了苓桂术甘汤,只吃了一剂就有效。
临床上类似病例并不少见,只不过这一例较为典型而已。
“起则头眩”,是指病人头晕很厉害,只能静卧而不敢起床活动。
造成眩晕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心脾阳虚,清阳之气不足以上养清窍;一是水气上冲,阴来搏阳,清阳被水寒之气所蒙蔽。
“脉沉紧”,就是沉弦之意。
沉主里,又主水病,弦主尝鬼神,沉弦正是水气为患上的脉象。
以上脉证提示信息,痢疾经过调侃下后,病已经离表,当然也无法再用汗法活血。
如果再用活血生津止渴,就可能将伤动经脉之气,即为“生津止渴则颤抖经”,并使阳气更虚,无法荣养筋脉,“身兼承干挥”,就是肢体战振晃动,甚则俯卧不稳而欲仆。
化疗当用温阳健脾,降冲利水之法,轻者用苓桂术甘汤,阳虚重者用真武汤。
苓桂术甘汤就是苓桂剂群的代表,擅于筑堤气上跳,又可治痰饮内领等证。
方中茯苓、白术健脾利水,桂枝、甘草Q1518A阳之虚。
同时,桂枝又善降冲逆之气。
临床如果对苓桂术甘汤有效率以此类推,效果十分不好:痰湿特盛者,可以与二陈汤合方采用;晕眩重者,可以提泽泻;并任见面热、烦躁者,就是阳气与水气殷梨亭而存有发枯的整体表现,直和白薇;并任血压高者,可以提牛膝、红花、茜草;彭元瑞脉结代者,回去白术,提五味子;并任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者,回去白术,提杏仁或大枣;兼夜寐、Niederbronn恐惧者,提龙骨、牡蛎等等。
苓桂术甘汤解读

苓桂术甘汤解读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茯苓40克桂枝30克白术20克炙甘草20克这是一天的量,一次煎好后分早中晚三次服下。
这个方子妙就妙在它符合养生的最高境界“一阴一阳谓之道”。
方中的配伍非常精妙,有阴有阳,有升有降,有浮有沉,有补有泄,可谓天衣无缝也。
怎样去除人身体内的湿气?人体的病来源于身体内的湿气一、湿气--万恶之邪现在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所以大便无法正常。
为什么成型的大便很少呢?中医里讲,脾虚则便溏,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现在以肉食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觉得很亏,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
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着脾虚,也意味着体内有湿气。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
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
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
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
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
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
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以前仅仅盛行于我国西南的川菜,现在风行全国?就是因为川味是辛辣的,以前只有生活在湿邪比较重的西南一带人需要用它来化解体内的湿气,现在,全国人体内都有湿气了,都需要辛辣来化解,于是大家本能地爱上了川菜。
二、判断湿气的方法有病的人体内,是顽固的湿邪;貌似健康的人体内,也有湿邪埋伏在那里伺机行事。
那么,怎么能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1、看大便:什么样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金黄色的,圆柱体;香蕉形的,很通畅”。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辛甘合化,补益中焦
破阴结,利小便,去水气
5.苓桂草枣汤证
【原文】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 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65) 【脉证】脐下悸,欲作奔豚:过汗伤阳,致心火不
能镇摄肾水,肾水欲上泛
【病机】心阳虚弱,下焦的水寒之气欲上犯 【治法】温通心阳,化气利水
【方药】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 淡渗利水 桂枝 甘草 大枣
通阳化气利水 培土健脾以制水
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 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杓揚之, 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1.甘澜水煎煮,去其水性,以不助肾邪 【煎服法】 2.先煮茯苓,用量独重,加强利水排邪之力(二)脾阳虚证来自第三节太阳病变证
1.苓桂术甘汤证
【原文】傷寒若吐若下
後,心下逆滿,氣上沖
胸,起則頭眩,脈沉緊, 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 搖者,茯苓桂枝白術甘 草湯主之。(67)
气上冲胸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脾虚水停,阻碍 气机,水气上冲 【脉证】 头眩:阳虚清阳不升,清窍为水气所蒙蔽 脉沉紧:沉主里主水,紧主寒
第三节 三、虚证
(三)肾阳虚证 1.干姜附子汤证
太阳病变证
【原文】下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 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
無大熱者,幹姜附子湯主之。 (61)
昼日烦躁不得眠:昼日阳旺,虚阳得助与阴邪抗争
夜而安静:夜间阳衰,虚阳无助,不能与阴邪抗争 【脉证】不呕不渴,无表证:非少阳、阳明、太阳病 脉沉微:阳气暴伤,鼓动无力 身无大热者:阴寒内盛,逼迫虚阳外越 【病机】阳气暴虚,阴寒内盛 【治法】急救回阳 【方药】干姜附子汤 生附子 干姜
茯苓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什么是茯苓甘草汤

茯苓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什么是茯苓甘草汤茯苓甘草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目前在我国很多药店里面都能看见它的身影,其里面主要的成分就是茯苓。
很多人对于这种甘草汤的食用方法和功效并不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茯苓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1、茯苓甘草汤,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败毒抗癌。
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
适量服食可作为春夏潮湿季节的调养佳品。
2、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3、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以及镇静、降血糖等的作用。
4、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菌等功效。
什么是茯苓甘草汤茯苓甘草汤,中药名。
为药材茯苓块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通常为中药饮片。
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茯苓甘草汤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
现代医学研究:茯苓甘草汤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甘草汤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但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茯苓甘草汤最适合哪个季节喝茯苓甘草汤药用非常广泛,而且部分司机,都可以服用。
茯苓为药材茯苓块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通常为中药饮片。
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茯苓甘草汤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
但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茯苓甘草汤怎么做1、组成:茯苓、桂枝二两,甘草一两,生姜三两。
2、主治:治伤寒水气乘心,厥而心下悸者。
3、做法:先治其水,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太阳证饮水过多,水停心下必悸;火畏水,故心惕惕然动,不自安也。
亦治伤寒汗出不渴者。
经曰:伤寒汗出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此汤主之。
汗而不渴为邪热未入里,故但解表利水而兼和中。
亦治膀胱腑咳,咳而遗溺。
桂皮茯苓汤的功能主治

桂皮茯苓汤的功能主治桂皮茯苓汤简介桂皮茯苓汤,又称为“保和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
它由桂枝、白术、茯苓、甘草等草药组成,以煎煮而成。
桂皮茯苓汤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桂皮茯苓汤的功能主治桂皮茯苓汤的主要功能和主治如下:1.温阳解表:桂皮茯苓汤具有温阳解表的作用。
适用于寒邪外袭引起的表寒证,如发热恶寒、头痛、身体酸痛等症状。
它可以温暖体表,驱散寒邪,从而达到解表的效果。
2.补益脾胃:桂皮茯苓汤对脾胃有补益作用。
它可以增加脾胃的消化功能,改善食欲不振、食物消化不良等脾胃虚弱的症状。
同时,它还可以提升脾胃的吸收能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3.利水消肿:桂皮茯苓汤能够利水消肿。
它对水湿停滞引起的浮肿、水肿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通过利尿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改善水湿停滞的情况。
4.安神宁心:桂皮茯苓汤对安神宁心有一定的功效。
它具有舒缓神经、平稳情绪的作用。
适用于因情绪不稳、失眠多梦等导致的心神不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5.改善月经不调:桂皮茯苓汤对月经不调有一定的疗效。
对于经期不规律、经量过多或过少、经痛等经期问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桂皮茯苓汤的使用方法桂皮茯苓汤的使用方法如下:1.用量:一剂桂皮茯苓汤的用量约为12克。
2.准备草药:将桂枝、白术、茯苓、甘草按照药方的比例准备好。
3.煎煮:将草药添加适量的水,用煎药器煎煮,直至水剩一半左右。
4.滤去草渣:煎煮完成后,将草渣滤去,留下药液。
5.分次服用:取药液分次服用,一般可分为2-3次服完。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桂皮茯苓汤,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四神汤健脾的原理

四神汤健脾的原理
四神汤是一种中药汤方,常用于中医理论中的脾胃虚弱等病症。
四神汤健脾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其主要组成药材的功效,治疗和调节人体脾脏功能,从而达到健脾的效果。
四神汤主要由四味中药组成,分别是白术、茯苓、桂枝、甘草。
其中,白术具有益气健脾、补中益胃的功效,茯苓则具有利水消肿、益气健脾的功效,桂枝具有解表散寒、调和营卫的功效,甘草则具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的功效。
首先,四神汤的主要成分白术和茯苓能够共同发挥益气健脾、补中益胃的功效。
脾脏在人体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主要负责消化吸收、运输水分和气血等等,是人体的生命基础。
而当脾脏功能出现问题时,就会出现脾虚的情况,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乏力等症状。
这时,白术和茯苓中的药理活性物质可以通过促进肝胆气血的运行与代谢以及调整人体免疫功能提高脾脏的功能,从而达到健脾的效果。
其次,四神汤中的桂枝可以发挥解表散寒、调和营卫的功效。
寒邪入侵人体,能够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影响脾脏的正常功能。
而桂枝具有发汗、温经散寒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体排出寒邪,从而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脾胃功能。
此外,四神汤中的甘草可以发挥调和诸药、缓急止痛的功效。
甘草是中药中的一种重要药材,具有温中、调和、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效。
而在四神汤中,甘草
的作用则是协同其他药材,发挥汇集诸药的效果,让四味中药发挥更好的效果。
总之,四神汤健脾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发挥主要组成药材的功效,从而调节和改善人体脾脏功能,达到健脾的效果。
通过四神汤的使用,可以改善脾虚等一系列脾脏功能的问题,还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的整体健康水平,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
茯苓白术桂枝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观察

于 冠 状 动 脉 供 血 不 足 引 起 的 前 胸 压 迫 性 疼 痛 ,持 续 约数 分 钟 , 放 射 至左 肩 和上 臂 等部 位 , 于 活 动或 情 绪 波 动 等 诱 可 每 因下发 作 , 息 或 含 服硝 酸 甘 油后 可迅 速 缓解 。常见 原 因为 休 冠 状动 脉 硬化 。 中医学 称 “ 痹 ” “ 痛 ” “ 心痛 ” “ 心 在 胸 、胸 、真 、厥 痛” 等范 畴 。《 匮要 略》 : 阳微 阴 玄 , 金 说 “ 即胸疾 而 痛 。所 以然 者 , 其 极 虚也 。 阳虚 , 则 今 知在 上 焦 , 以 胸痹 心 痛者 , 所 以其 阴
动 过 速 5例 。对 照组 3 0例 中 , 1 男 8例 , 1 女 2例 ; 龄 4 ~ 年 1
陈皮 1 干姜 1 。痰浊化热者加 天麻 1 胆 南星 1 、 2 2g 2 2 天竺 g
黄 l 、 连 7g 2g 黄 。
1 . 气 虚 弱 ① 临 床 表 现 : 胸 隐 痛 , 复 发 作 , 闷 气 34心 心 反 胸 短, 动则 喘 息 , 悸 易汗 , 怠 懒 言 , 色苍 白。 淡 暗或有 齿 心 倦 面 舌
CHIA N MEDI LHE L 巾国医药导掘 CA RA D 7 9
・
中医 中药 ・
2 1 年 2月第 8 01 卷第 6 期
为 7 .%。两 组 总有 效率 比较差 异有 统 计学 意 义 ( < .5 。 68 P 00 )
22典 型 病 例 .
术 桂枝 汤” 以 改善 临床 症 状 , 分病 例 心 电 图心 肌 缺 血改 可 部
丹 参 2 、 5g 赤芍 1 、 6g 茯苓 2 、 0g 白术 2 、 七 18g 冲服 ) 0g 三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可以说是有很多的种类,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别名】
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卷中)、桂苓甘术汤(《医宗金鉴》卷五十四)。
【处方】
茯苓12克桂枝9克(去皮)白术6克甘草(炙)6克
【功能主治】
温化痰饮,健脾利湿。
治中阳不足,痰饮内停,朐胁支满,目眩心悸,咳而气短,舌苔白滑,脉弦滑。
【用法用量】
上药四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备注】
方中茯苓健脾渗湿,祛痰化饮为君;白术健脾燥湿,助茯苓运化
水湿为臣;桂枝通阳化气为佐,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
配合成方,共奏温化痰饮,健脾利湿之功。
【摘录】
《伤寒论》
虽然说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的功效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