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刘渡舟“苓桂术甘汤”

名老中医刘渡舟“苓桂术甘汤”
名老中医刘渡舟“苓桂术甘汤”

名老中医刘渡舟“苓桂术甘汤”

经方奇谈:名老中医刘渡舟“苓桂术甘汤”运用拾萃

众诊健康2016年8月17日苓桂术甘汤,首见于《伤寒论》(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关于本方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众口一词,皆认为是治疗“脾虚兼水饮”的主治方剂。如《方剂学》把本方归入祛湿剂之温化水湿类。认为其功能是温化痰饮,健脾利湿。《伤寒论讲义》认为本方所治之证是脾阳虚兼水气上冲,治当温阳健脾,利水降冲。《金匮要略讲义》“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根据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的论述,把本方作为治疗痰饮“温药和之”的代表方剂。《中医内科学》则用本方治疗痰饮之脾阳虚型和呕吐之痰饮犯胃型。而刘渡舟教授则紧紧抓住“水气上冲”这一基本病机,用本方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用本方治疗心脏病,独辟蹊径,临床疗效卓绝,并加减出一系列方剂,实为中医治疗心脏病的又一奇葩。

1、治疗心脏疾病

刘渡舟教授曾经感叹,近世医者,只知“心主血脉”“诸脉系于心”,临床一见心脏病,每以大剂活血,欲通心血管之,瘀塞。不知心为阳中之太阳,其生理特点,是以阳气为先,而并非

以血脉为先。心主血脉、主神志,必须建立在心阳督守之下来完成,心脏的阳气旺盛,搏动有力,方能保证其他作用的顺利实现。阳气一虚,则阴霾笼罩,君主不能用事,,正如朝中奸臣当道,国安能太平?治病之法,与治国同理,必须去小人,树正气,方能国泰民安。治国须先君主明,治病须先阳气通,阳气者,心脏之功能也,心脏功能正常,瘀血焉能产生,气行则血行也。

据临床所见,多种心脏病均由阳气虚损,水气上冲所致。心脏病而由水气上冲所致者,刘渡舟教授谓之“水心病”总由心、脾、肾阳虚,水不化气而内停,成痰成饮,上凌无制为患。心阳虚衰,君主失位,坐镇无权,水气因之上冲,则见胸痛、心悸、胸闷短气等证候。临床辨识此病,当注意色、舌、脉证的变化,面色多见黎黑,此为“水色”或皮,里肉外出现类似“色素沉着”之黑斑,名为水斑。舌质淡嫩,苔水滑欲滴。脉或弦、或沉、或沉弦并见,病重时见脉结代或沉伏不起。心脏病既然其病机为阳虚水气上冲,治疗当然应予温阳利水降冲之法。

刘渡舟教授根据《伤寒论》论述,认为67条“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即头眩,脉沉紧”乃水气上冲的典型症状,与“水心病”的临床表现不谋而合。所以,选择苓桂术甘汤作为主治方剂,经过数十年的临床验证,疗效显著,充分体现了刘渡舟教授对经方的深刻理解和临床功底之深厚。

刘老认为:方中茯苓作用有四,一是甘淡利小便以消水阴而治疗痰饮咳逆;二是养心安神;三是助肺治节之令;四是补脾厚土,为本方之主药。桂枝作用有三,一是温复心阳;二是下气降冲;三是通阳消阴,也为本方主药。茯苓桂枝相配,则温阳之中以制水阴,利水之中以复心阳。正如叶天士所说“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白术助茯苓健脾制水,甘草助桂”枝以温补心阳。诸药相配,则温阳利水降冲而治“水心病”,

疗效惊人,此为刘老独创,可谓独树一帜!治疗心脏病而用利小便的方法,是为中西医相通的理论,而时医不解,一见心脏病,就用大剂活血化瘀之方治疗,通其血脉,血管已经硬化狭窄,徒侍药石,能再通乎?温阳之法,实乃恢复心脏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生命质量。二法合用,稍兼活血之品,其临床疗效胜过单纯活血化瘀百倍。

2、视网膜炎

视网膜炎,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或者视野缺陷,眼前出现黑色物体遮盖不散,中医治疗,多从活血化瘀、滋补肝肾等方面着手,临床有一定疗效。遇其不效者,则无应对之策。刘老曾治本病一例,初亦以常法治疗无效,思之良久,观其人面色黧黑,舌苔水滑欲滴,脉来弦紧,方恍然大悟,此非水气上冲之病乎?用苓桂术甘汤加泽泻,30余剂而病愈。足见刘老思路之活,辨证之精。大家治病,常规之外,尤有

奇思妙想,此常医不及之处。

3、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咽中如物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亦即中医之“梅核气”。对于本病的治疗,中医皆也以疏肝理气化痰之法,而用半夏厚朴汤为主治之方临床效与不效参半。不知“水气上冲”堵塞咽喉之通道,也能出现以,上症状。此时再用半夏厚朴汤理气化痰,焉能见效?而用苓桂术甘汤通阳利水降冲,水寒之气平复,则诸证自愈。用苓桂术甘汤治疗本病,必须抓住“水气上冲”的典型色、舌、脉、证,方能效如桴鼓。若辨证不精,临床一见梅核气,就用本方治疗,不惟失中医辨证论治之灵魂,亦枉费刘老跳出半夏厚朴汤通治慢性咽炎巢臼之苦心。

4、美尼尔氏综合症

美尼尔氏综合征,又叫内耳眩晕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不能移动,动则眩晕加重,甚至呕吐痰涎清水。中医治疗,多从眩晕辨证治疗,其临床疗效不能满意。刘老根据“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即头眩”的论述,认为本病主要为“水气上冲”清阳不煦所致,尤其是,“起即头眩”一证,与苓桂术甘汤证颇为相似,遂用本方治疗,通阳利水降冲,并加泽泻20g,又有《金匮要略》泽泻汤治疗痰饮眩晕之意,则效果尤著。

苓桂类方

刘渡舟教授应用苓桂术甘汤得心应手,只要符合“水气上冲”

的病机,则不论何病,皆可使用,而以治疗“水心病”最具特色。临证之时,根据不同表现,又有系列方羽翼之。

此将刘老临床加减变化方简介如下:

苓桂三参汤:此方由苓桂术甘汤加人参、沙参、丹参组成,是刘渡舟教授临床最常用的方剂。方用苓桂术甘汤温通心阳,利水降冲,加人参大补心气;沙参益气养阴;丹参活血养血,加强益气养阴活血之功,适用于“水心病”气虚较重者,也有

养阴活血之功效。

苓桂杏甘汤:此方即苓桂术甘汤减白术加杏仁而成。用于治疗“水心病”水气上冲,迫使肺气不利,不能通调水道,而见

小便不利,面目浮肿以及咳喘等证。水气上冲,故去白术之壅,加杏仁宣开肺气,理水之上源。杏仁一药,为宣肺去水之妙药。《温病条辨》的作者吴鞠通擅用杏仁宣肺去湿,可

为佐证。

苓桂茜红汤:该方由茯苓、桂枝、茜草、红花组成,治疗“水心病”血瘀重者,临床表现为胸部憋闷疼痛。此方用苓桂通阳去水,用茜草、红花活血通络,水去阳通,则血脉畅通,诸证自愈。

苓桂参附汤:即苓桂术甘汤合参附汤。此方用于治疗“水心病”而阳气虚较重者,病人畏寒汗出,肢体发凉,甚至夏季也着棉衣,心痛遇寒则发,脉微细欲绝。以苓桂术甘去水通阳,

加附子温补一身之阳,人参大补元气,药理研究,两药均有较强的强心作用。临床病重者,必须用红参方能转危为安,病情平稳之后,可改用党参巩固疗效。

苓桂杏苡汤:由茯苓、桂枝、薏苡仁、杏仁组成,治疗“水心病”兼挟湿浊之证。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咳嗽多痰、头重如裹、胸满似塞、周身酸楚、不欲饮食、小便不利、脉缓滑、舌苔白厚而腻。用苓桂通阳利水降冲,薏苡仁祛湿降浊,则水湿同治,诸证得解。

以上诸方,在临床应用时,若病人血压较高,可加入淮牛膝引血下行,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

以上只是刘渡舟教授临床应用苓桂术甘汤之独到之处,只要抓住“水气上冲”的病机,应用本方均能取得卓效。

名老中医刘渡舟“苓桂术甘汤”

名老中医刘渡舟“苓桂术甘汤” 经方奇谈:名老中医刘渡舟“苓桂术甘汤”运用拾萃 众诊健康2016年8月17日苓桂术甘汤,首见于《伤寒论》(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关于本方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众口一词,皆认为是治疗“脾虚兼水饮”的主治方剂。如《方剂学》把本方归入祛湿剂之温化水湿类。认为其功能是温化痰饮,健脾利湿。《伤寒论讲义》认为本方所治之证是脾阳虚兼水气上冲,治当温阳健脾,利水降冲。《金匮要略讲义》“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根据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的论述,把本方作为治疗痰饮“温药和之”的代表方剂。《中医内科学》则用本方治疗痰饮之脾阳虚型和呕吐之痰饮犯胃型。而刘渡舟教授则紧紧抓住“水气上冲”这一基本病机,用本方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用本方治疗心脏病,独辟蹊径,临床疗效卓绝,并加减出一系列方剂,实为中医治疗心脏病的又一奇葩。 1、治疗心脏疾病 刘渡舟教授曾经感叹,近世医者,只知“心主血脉”“诸脉系于心”,临床一见心脏病,每以大剂活血,欲通心血管之,瘀塞。不知心为阳中之太阳,其生理特点,是以阳气为先,而并非

以血脉为先。心主血脉、主神志,必须建立在心阳督守之下来完成,心脏的阳气旺盛,搏动有力,方能保证其他作用的顺利实现。阳气一虚,则阴霾笼罩,君主不能用事,,正如朝中奸臣当道,国安能太平?治病之法,与治国同理,必须去小人,树正气,方能国泰民安。治国须先君主明,治病须先阳气通,阳气者,心脏之功能也,心脏功能正常,瘀血焉能产生,气行则血行也。 据临床所见,多种心脏病均由阳气虚损,水气上冲所致。心脏病而由水气上冲所致者,刘渡舟教授谓之“水心病”总由心、脾、肾阳虚,水不化气而内停,成痰成饮,上凌无制为患。心阳虚衰,君主失位,坐镇无权,水气因之上冲,则见胸痛、心悸、胸闷短气等证候。临床辨识此病,当注意色、舌、脉证的变化,面色多见黎黑,此为“水色”或皮,里肉外出现类似“色素沉着”之黑斑,名为水斑。舌质淡嫩,苔水滑欲滴。脉或弦、或沉、或沉弦并见,病重时见脉结代或沉伏不起。心脏病既然其病机为阳虚水气上冲,治疗当然应予温阳利水降冲之法。 刘渡舟教授根据《伤寒论》论述,认为67条“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即头眩,脉沉紧”乃水气上冲的典型症状,与“水心病”的临床表现不谋而合。所以,选择苓桂术甘汤作为主治方剂,经过数十年的临床验证,疗效显著,充分体现了刘渡舟教授对经方的深刻理解和临床功底之深厚。

苓桂术甘汤治怕冷

苓桂术甘汤治“背寒冷如手大” 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2月22日 □范铁兵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痰饮病属中医学范畴,《金匮要略》中就早有记载,并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大法。苓桂术甘汤系仲景《金匮要略》中治疗饮证所立的处方,只要把握病机,辨证恰当,疗效显著。 患者范某,男,52岁,农民。背部恶寒月余,口干,但饮水少,喜热饮,晨起口微苦,痰多易咯,饮食尚可,小便可,大便溏,舌淡白、胖大,有齿痕,苔白,脉弦滑,以手触其肩胛下角偏上处,约手掌大的范围有冰凉感。否认近期感冒病史,无发热。听诊显示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因患者口干少饮,喜热饮,痰多易咯,便溏,舌胖大有齿痕,脉弦滑,脉症合参,辨证属脾阳不足,水气上犯之痰饮。治以健脾益气,温阳利水,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味。处方:茯苓20克,白术15克,桂枝15克,甘草10克,葛根10克,生姜5片。10剂,水煎服,日1剂。嘱其注意御寒保暖,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服药后,患者背部恶寒明显减轻,其他不适症状亦有好转。药已见效,故采取守方之法,连续服用1月后,患者电话告知“背部已经不感到凉了,但是感觉嗓子还有痰,其他没有不舒服的”。笔者嘱其在上方基础上加用桔梗10克,半夏10克,继续服1月后,症状完全消失。 按:本例患者属《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是脾阳不足,水饮泛溢,停留心下所致。清代李珥臣于《金匮要略广注》中亦有论及“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故心下留饮,则阴寒气彻于背,而阳气衰息,背寒冷如手大也”,此“心下”指胃与胸膈之处。背部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之处,心之俞穴在背部,饮留心下,寒饮注其俞,阳气不能展布,影响督脉温煦功能,故背部寒冷如手大。病机为饮阻心下阳气,背俞穴失于温煦。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16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以温运脾阳,补气行水为主,从而达祛痰饮、通经络而诸症得消的目的。处方以苓桂术甘汤加味,体现了《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15条“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法,其中茯苓淡渗利水,化饮降浊,为治饮病之要药;桂枝辛温通阳,振奋阳气以消饮邪,两药合用可温阳化饮;白术健脾燥湿;甘草和中益气;葛根升阳,舒筋脉;生姜温阳化痰。复诊则参入桔梗、半夏加强化痰的力量,且桔梗载药上行,直达病所。诸药为伍,共奏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之功。 温阳活血祛“留饮” 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10月22日

最新阳虚水泛--苓桂术甘汤加减名医病例

阳虚水泛--苓桂术甘汤加减名医病例 苓桂术甘汤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及伤寒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炙)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苓桂术甘(汤)蠲饮剂,崇脾以利膀胱气。(膀胱气钝则水蓄,脾不行津液则饮聚。白术、甘胸胁当以当则曰:“苓桂术甘汤主饮在阳,呼气之短;肾气丸主饮在阴,吸气之短。盖呼者出心肺,吸者出肾肝。茯苓入手太阴,桂枝入手少阴,皆轻清之剂,治其阳也;地黄入足少阴,出萸入足厥阴,皆重浊之剂,治其阴也。一证二方,岂无故哉!”)误汗动经身振摇,阳虚轻者斯能御意《阳虚水泛----水停中焦眩晕案》姜春华医案:魏某,女,55岁,1973年10月22日初诊。患耳源性眩晕病已7年,发作时视物转动,如坐凌空,素息支气管炎,咳嗽痰多白沫,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滑大。证属痰饮上泛,宜温化痰饮,用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15克,桂枝9克,白术9克,甘草6克,五味子9克。 连服14剂而愈,随访两年未发。 按语;姜春华教授擅于用苓桂术甘汤治疗眩晕证之属于痰饮上泛者。如属耳源性眩晕,姜老常加五味子,并重用至9克。《阳

虚水泛----水停中焦眩晕案》钟育衡医案:成某某,女,50岁,1975年7月5日诊治。头晕目眩,心下满闷,泛恶,气短,善太息,背部寒冷,夏日酷暑亦不能离毛背心,病已七年之久,经西医检查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曾用许多中西药物治疗,均无效果。诊见;精神尚好,体质肥胖,面色晦暗,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苔灰白而腻,脘腹平软,按之无痛,两下肢按之微陷不起,脉沉缓无力。诊为留饮,治以温阳化饮,健牌和胃, 方用苓桂术甘汤:茯苓20克,桂枝15克,白术50克,甘草10克,水煎,分两次温服。 服用3剂,病情明显好转,全身轻快.头目清爽,背冷大减。继服上方3剂,尿量增多,下肢浮肿消失,余症基本痊愈。因虑其病年深日久,劝其坚持每月服2剂,连服半年,以巩固疗效,追踪观察,疾病末再发作。 按语:钟育衡教授认为,伤寒、金匮所载治痰饮病处方二十余首,但从本治疗者,只有苓桂术甘汤与肾气九两首。苓桂术甘汤是治疗脾胃阳虚所致饮证的主要方剂,临床以“满”和“眩”为辨证要点。 《阳虚水泛----水停中焦眩晕案》王维澎医案;陈某某,男,38岁。昔日两眼视力均为1、2,半年来,视力骤减,左目0、6,右目0.1。某医院眼科诊为“视神经乳头水肿”,于1985年3月5日来诊。患者形体肥胖,行步不稳,头晕

《伤寒论》名方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苓术+桂甘) 【方剂组成】茯苓 12 克,桂枝 9 克,白术 9 克,炙甘草 6 克【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桂枝甘草汤中加利尿逐水的苓术,故治桂枝甘草汤证而里有水饮、见小便不利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 67 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 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注解:太阳伤寒,法宜发汗,若吐若下,均属误治。表不解故气上冲胸。若里有水饮,更必伴冲气以上 犯,心下逆满,起则头眩即其候也。脉沉紧为寒饮在里之应,虽表解,亦不可发汗,若误发之,则势必动及 经脉,将使身为振振摇的剧变,无论发汗与否,均宜苓桂术甘汤主之。 按:平时即有水饮的人,若患外感而误施吐下,表不解而气上冲者,最易使水伴气冲上犯,气上冲胸, 心下逆满、起则头眩即水伴气冲的为候,亦即本方的主证。此时与本方降冲气以逐水饮,则上证治而表自解。 若再误发其汗,不但表不解,而且激动里饮,更必使其人身为振振摇,当然此时还宜以本方治之。 《伤寒论》第 164 条: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

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注解:此即上条重出,前之脉沉紧,是指发汗前,此之脉甚微,乃指发汗后。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 冲咽喉、眩冒,虽亦皆气冲饮逆的为证,但较发汗前已更重一等。经脉动惕即前之身为振振摇的互词。久而成痿,谓此证若不速治,久将成为肢体不用的痿证。 按:此条虽未提治法方药,但据所述肯定是苓桂术甘汤方证。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 16 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注解:《金匮要略》谓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心下有痰饮,即胃中有停饮。 胸胁支满、目眩亦水气冲逆的为候,故以苓桂术甘汤主之。 按:本方治头晕目眩确有良效,若无气冲之候者则不验。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胸胁支满等均属其候,临证时宜注意。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 17 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注解:《金匮要略》谓:“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悸,微者短气。”短气为胃有微饮的征侯。利其小便则饮即去,宜适证选用苓桂术甘汤或肾气丸。 按:就去微饮而治短气这一点,二方均有用之的机会,但不是说任取一方即能治之。临证时仍宜细辨自在言外。 【辨证要点】头晕目眩、或短气小便不利见气上冲者。

《伤寒论》中的智慧(7) 伤寒治水方之一:苓桂术甘汤

《伤寒论》中的智慧(7)伤寒治水方之一:苓桂术甘汤 机体水液代谢平衡,人体生命活动才能正常,一旦代谢失衡,就易导致“水”病。 水液在体内运行的方式 我们喝进去的水是如何在体内代谢运行的呢?正常的 水液在体内运行必须以“气”的形式,也就是液态的水必须转变成气态的“气”才能运行到全身,而要将水变化为气,就需一种动力——火,生理的火就是人的阳气,阳气的温煦、蒸化作用促使水转变成气,这就像一锅凉水变成水蒸气就必须加火一样,这个过程中医称之为“气化”。 如果阳气不足,就会使体内水液不能转换成气,停聚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停聚在松软的皮肤组织下导致水肿,或是停聚在胸、腹腔导致胸水、腹水,也可能停聚在内脏,形成五脏水病。故水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阳气或者说“火”的不足,因此在治疗水肿这些疾病时,往往加些温阳的药物,以促使水尽快转为气运转全身。正如张仲景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症 若人体的水液代谢失常,会表现出许多病症,包括水、湿、痰、饮引起的诸多病症,可导致各个系统出现问题。如有个老太太,从东北来,患眩晕症,诊为“梅里埃病”,已得

病半个月。发作时天旋地转,站立不稳,恶心呕吐,吐出物尽是白白的、黏黏的涎沫,躺在床上连眼睛也不敢睁。就诊时须由两人搀扶,否则必坐立不稳倒地,问话时两目紧闭,不敢出声作答,否则呕吐。舌苔白滑而腻。这在中医看来,多属痰饮上犯清窍,属水液代谢失常的疾病。 水、湿、痰、饮等的滋生,统称为水液代谢失常病症,一般认为,湿聚为水,水聚为饮,饮聚为痰。稀者为饮,稠者为痰。但临床上有时难以截然划分,所以有“水湿”、“水饮”、“痰饮”、“痰湿”等不同名称,突出显示中医的整体观念特色。 《伤寒论》是如何治水液病的 《伤寒论》治水病可谓层次分明,基本上分为三个层次:化水(饮)、利水、逐水。 当水湿不甚,可采用温阳化气的方法治疗,就是通过用温阳药或芳香药将水湿或水饮蒸化掉,犹如天下小雨,刚湿地皮或地之小凹处积水,太阳一照,则即刻蒸发一样,这叫做化湿法、化饮法,《伤寒论》中的茯苓甘草汤、苓桂甘枣汤基本属于这类方剂。 当水停渐多,比如有一小坑水,只靠温化难以速去、尽去,这时便要燥湿、渗湿,燥湿就是用干燥的药物祛湿。渗湿就是用土填坑,使水渗到土内的过程,所以渗湿就是用补

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 文章目录*一、苓桂术甘汤概述*二、苓桂术甘汤功能主治*三、苓桂术甘汤服用方法*四、苓桂术甘汤副作用*五、苓桂术甘汤注意事项*六、苓桂术甘汤药典记载 苓桂术甘汤概述 1、定义苓桂术甘汤,中医方剂名。为祛湿剂,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之功效。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梅尼埃病、神经官能症等属水饮停于中焦者。 2、别名苓桂术甘汤。 3、组方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4、制法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即得。 5、性状液体,棕黄色,味甘。 苓桂术甘汤功能主治 1、功效作用苓桂术甘汤具有健脾渗湿,温化痰饮的功效。主治痰饮病。症见胸胁胀满,眩晕心悸,或气短而咳,舌苔白滑,脉弦

滑或沉紧。 2、临床应用本方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梅尼埃病、神经官能证等属水饮停于中焦者。 苓桂术甘汤服用方法 1、适宜人群一般人群适用。 2、用法用量茯苓12g,桂枝(去皮)9g,白术、甘草(炙)各6g.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加减: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心下痞或腹中有水声者,可加枳实、生姜以消痰散水。 苓桂术甘汤副作用无明确副作用。 苓桂术甘汤注意事项苓桂术甘汤药性偏于辛温,若属阴虚火旺、湿热阻遏而生的痰饮者,不宜应用。 苓桂术甘汤药典记载1、《金匮要略》: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2、《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伤寒,若吐若下后,

苓桂术甘汤组方治疗八十岁老人脑瘤实例(祈福元元天下无瘤)

苓桂术甘汤组方治疗八十岁老人脑瘤实例(祈福元元天下无瘤) 襄阳弱爸爸 2016.9.17 一、2O15年8月27日 初诊:陈氏,男,79岁,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头部占位性病变,转移瘤可能性大,位于左小脑部位,约鸡蛋大(报告单被医院存档,医生与家属这样说的),医院建议头部穿刺做病理切片检查,以确诊肿瘤性质,家属考虑年事以高,穿刺会造成病人痛苦,所以拒绝,在省附属医院住院五天加重转到省肿瘤医院不接受。家属要求输液治疗,经本人解释后同意中药治疗,不予输液。 主诉:头晕,乏力,进食就呕,呃逆,咳嗽气喘。 既往病史:经常头晕,慢性支气管炎。 刻诊:慢性病容,精神疲倦,表情痛苦,语音低微,有气无力,喉间有哮鸣音,讲一句就咳喘吐痰。不畏寒,不发热,汗不多,头晕眼花,不痛。痰色白偏黄,质稀量多(一天约5OOmL以上),肺部可闻及少量干湿罗音。纳差,几天来几乎没吃进去东西,大便4天未解,平时大便硬,小便可,腹不胀,压之不紧张,舌色淡,苔微黄腻,无齿痕,脉弦滑。 六纲:太阴阳明合病属厥阴(太阴为主) 五证:饮,烦证 处方:小前胡汤合半夏厚朴汤合橘皮枳实生姜汤。一两1O克。2剂。 前胡80g,旱半夏80g,黄芩30g,党参30g,厚朴30g,茯苓40g,苏梗20g,陈皮160g,枳壳30g,生姜80g,炙甘草30g,大枣12枚。2剂水煎60分钟,分三次服,并嘱以米粥少许喂之。 二、2015年8月30日,病人服完2剂药,吐痰量稍减,呕吐减轻,还不能进食,大便未解,舌苔黄腻,脉弦滑。 处方:小前胡汤加陈皮半斤杏仁二两大黄4两。 前胡80,旱半夏40,党参30,黄芩30,陈皮80,杏仁20,生姜30,大枣12,炙甘草30,大黄40。2剂煎服法同前。 三、2015年9月3日,病人有便意,上了两次厕所,拉了少量大便,质稀,恶臭,前天晚上自已下床时摔了一跤,右侧肋弓碰在椅子上,诉痛厉害,头晕减轻,痰量减少,痰白色偏多,有时微黄,质比原来浓,呕吐缓解,还有呃逆感,能进食米粥(用生姜和大米煮的),舌苔还是黄腻,脉弦滑,比早几天缓和。 处方:小前胡汤合苇茎汤加桔梗。

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浅识

临床撷萃431 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浅识 单娇?赵琰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摘要苓桂术甘汤是《伤寒论》的名方,用来治疗痰饮内停,笔者通过文献阅读和临床应用认为在临证中凡见到水色,水斑,苔水滑欲滴,舌淡嫩,脉见沉或弦,水气上冲不一定必见,以上症状或单见或并见,只要能辨证为心脾阳虚者,苓桂术甘汤皆可加减用之。 1 苓桂术甘汤的理论渊源 1.1 出处 《伤寒论》第六十七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阵阵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十六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十七条,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金匮肾气丸亦主之。 1.2 组成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甘草各二两 2 苓桂术甘汤方解 刘渡舟先生认为,本方中茯苓作用有四:(1)甘淡利水;(2)养心安神;(3)行肺之治节;(4)补脾厚土。所以茯苓一味有消阴利水,养心定悸,补脾以固堤坝之全权作用,而为本方之主药。桂枝在本方作用有三:(1)通阳以消阴;(2)下气以降逆;(3)补心阳以制水寒,而与茯苓配合相得益彰,亦为本方之主药。如果本方有桂枝而无茯苓,则不能渗利水邪以伐阴气;如果只有茯苓而无桂枝,则不能上补心阳之虚,下通阳以行津液。可见,苓桂两药相须相成,协作有方而缺一不可。本方中白术补脾协助茯苓以运化水湿;炙甘草则助桂枝上扶心阳,中保脾胃之气,以缓水势泛滥。 3 苓桂术甘汤的临床应用诊断要点 刘渡舟先生认为,水为阴邪,上凌于心。心之华在面,心阳不振,营卫凝涩,则面见黧黑,名曰水色,其甚者,或在额,颊,鼻柱,唇围,下颌等处,皮里肉外,出现黑斑,名曰,水斑;心开窍于舌,心阳不足则舌质必然淡嫩;火冷津凝,火不化津,故舌苔水滑欲滴;水气上冲之证,脉来常见沉弦,或只弦,只沉,其甚者则可见结或沉伏无力。 笔者依照刘老所言要点,不揣浅陋,依葫芦画瓢,在临证中凡见到水色,水斑,苔水滑?单娇(1985-),女,在读硕士研究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伤寒专业。

浅析苓桂术甘汤的应用

浅析苓桂术甘汤的应用 病案:王某,男, 35岁。咳嗽反复发作3个月余。曾遍服西药及中成药而无寸效。只夜间干咳,无痰,白天无咳嗽,左侧卧咳嗽剧烈,右侧卧稍缓,因咳不能安卧,颇为痛苦。体瘦,面苍少泽,无恶寒发热,胸闷气短不明显,口干,不欲饮水。纳食欠佳,大便日1 ~ 2次,质偏稀软,小便正常,舌质淡,边有齿印,苔淡黄薄腻,脉弦细滑。处方: 苓桂术甘汤加味,用药如下: 茯苓30 g,桂枝15 g,白术15g,炙甘草10 g,党参15g,干姜10g,细辛6g,陈皮10g。5剂,水煎服,日1 剂。二诊,咳嗽大减,能安睡5 ~ 6 h。纳食改善,二便正常。舌质淡,边有齿印,苔薄白略腻,脉弦细滑。原方5剂。三诊,夜间偶咳,睡眠已无大碍。纳尚可,大便稍软,成形。小便平,舌淡红,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滑。原方去细辛,改用茯苓15g,桂枝10 g,5剂。另以理中丸调理善后【1】 本案例中“患者干咳无痰,左侧卧咳嗽剧烈,右侧卧稍缓”,可以得出此为痰饮内停,阻遏肺气,使得肺气升降失司而至反复咳嗽。又有“面苍少泽,纳食欠佳,大便稀软”,此乃痰饮滞留于脾胃,使其气机失于和降、运化不利。“舌淡苔腻,脉滑”,则是体内有痰饮水湿的重要体现,“无痰,口干,”是由于水液停留在脾胃,由于脾气的虚弱不能将水液输布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但是体内又不缺少水分故又表现出“不欲饮水”。因此可知此案例中患者是由于脾虚不运,痰饮阻肺。仔细分析得此咳嗽的最根本在于脾气虚弱,从而导致水液不化,聚湿为痰,从而化为水饮停留在脾胃影响到肺,使得肺失宣降,从而导致咳嗽。 根据《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的有原则,所以在治疗时应以温化痰饮,健脾利湿为主。因此选用苓桂术甘汤,该汤药由茯苓、桂枝、白术和甘草组成。方中以茯苓为君, 健脾渗湿, 祛痰化饮; 以桂枝为臣, 温阳化气, 既可温阳以化饮, 又能化气以利水, 且兼平 冲降逆; 与茯苓相伍, 一利一温, 对于水饮停留而偏寒者, 有

名老中医刘渡舟“苓桂术甘汤”

名老中医刘渡舟“苓桂术甘汤”

名老中医刘渡舟“苓桂术甘汤” 经方奇谈:名老中医刘渡舟“苓桂术甘汤”运用拾萃 众诊健康2016年8月17日苓桂术甘汤,首见于《伤寒论》(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关于本方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众口一词,皆认为是治疗“脾虚兼水饮”的主治方剂。如《方剂学》把本方归入祛湿剂之温化水湿类。认为其功能是温化痰饮,健脾利湿。《伤寒论讲义》认为本方所治之证是脾阳虚兼水气上冲,治当温阳健脾,利水降冲。《金匮要略讲义》“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根据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的论述,把本方作为治疗痰饮“温药和之”的代表方剂。《中医内科学》则用本方治疗痰饮之脾阳虚型和呕吐之痰饮犯胃型。而刘渡舟教授则紧紧抓住“水气上冲”这一基本病机,用本方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用本方治疗心脏病,独辟蹊径,临床疗效卓绝,并加减出一系列方剂,实为中医治疗心脏病的又一奇葩。 1、治疗心脏疾病 刘渡舟教授曾经感叹,近世医者,只知“心主血脉”“诸脉系于心”,临床一见心脏病,每以大剂活血,欲通心血管之,瘀塞。不知心为阳中之太阳,其生理特点,是以阳气为先,而并非

以血脉为先。心主血脉、主神志,必须建立在心阳督守之下来完成,心脏的阳气旺盛,搏动有力,方能保证其他作用的顺利实现。阳气一虚,则阴霾笼罩,君主不能用事,,正如朝中奸臣当道,国安能太平?治病之法,与治国同理,必须去小人,树正气,方能国泰民安。治国须先君主明,治病须先阳气通,阳气者,心脏之功能也,心脏功能正常,瘀血焉能产生,气行则血行也。 据临床所见,多种心脏病均由阳气虚损,水气上冲所致。心脏病而由水气上冲所致者,刘渡舟教授谓之“水心病”总由心、脾、肾阳虚,水不化气而内停,成痰成饮,上凌无制为患。心阳虚衰,君主失位,坐镇无权,水气因之上冲,则见胸痛、心悸、胸闷短气等证候。临床辨识此病,当注意色、舌、脉证的变化,面色多见黎黑,此为“水色”或皮,里肉外出现类似“色素沉着”之黑斑,名为水斑。舌质淡嫩,苔水滑欲滴。脉或弦、或沉、或沉弦并见,病重时见脉结代或沉伏不起。心脏病既然其病机为阳虚水气上冲,治疗当然应予温阳利水降冲之法。 刘渡舟教授根据《伤寒论》论述,认为67条“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即头眩,脉沉紧”乃水气上冲的典型症状,与“水心病”的临床表现不谋而合。所以,选择苓桂术甘汤作为主治方剂,经过数十年的临床验证,疗效显著,充分体现了刘渡舟教授对经方的深刻理解和临床功底之深厚。

刘渡舟苓桂术甘汤运用拾萃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刘渡舟苓桂术甘汤运用拾萃 苓桂术甘汤首见于《伤寒论》67 第条,原文为“伤寒,若吐、: 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即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阵阵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关于本方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众口一词,皆认为是治疗”脾虚兼水饮的主治方剂。如《方剂学》把本方归入祛湿剂之温化水湿类。认为其功能是温化痰饮, 健脾利湿。《伤寒论讲义》认为本方所治之证是脾阳虚兼水气上冲,治当温阳健脾, 利水降冲。《金匮要略讲义》“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根据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的论述,把本方作为治疗痰饮“温药和之”的代表方剂。《中医内科学》则用本方治疗痰饮之脾阳虚型和呕吐之痰饮犯胃型。而刘渡舟教授则紧紧抓住“水气上冲”这一基本病机,用本方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用本方治疗心脏病,独辟蹊径,临床疗效卓绝,并加减出一系列方剂,实为中医治疗心脏病的又一奇葩。 1、治疗心脏疾病 刘渡舟教授曾经感叹,近世医者,只知“心主血脉,”“诸脉系于心”临床一见心脏病,每以大剂活血,欲通心血管之, 瘀塞。不知心为阳中之太阳,其生理特点,是以阳气为先,而并非以血脉为先。心主血脉、主神志,必须建立在心阳督守之下来完成,心脏的阳气旺

盛,搏动有力,方能保证其他作用的顺利实现。阳气一虚,则阴霾笼罩,君主不能用事,正如朝中奸臣当道,国安能太平? 治病之法,与治国同理,必须去小人,树正气,方能国泰民安。治国须先君主明,治病须先阳气通,阳气者,心脏之功能也,心脏功能正常,瘀血焉能产生,气行则血行也。据临床所见,多种心脏病均由阳气虚损, 水气上冲所致。心脏病而由水气上冲所致者, 刘渡舟教授谓之“水心病”总由心、、, 脾肾阳虚,水不化气而内停, 成痰成饮, 上凌无制为患。心阳虚衰,君主失位,坐镇无权,水气因之上冲,则见胸痛、心悸、胸闷短气等证候。临床辨识此病, 当注意色、、、舌脉证的变化, 面色多见黎黑, 此为“水色”或皮, 里肉外出现类似“色素沉着”之黑斑,名为水斑。舌质淡嫩, 苔水滑欲滴。脉或弦、或沉、或沉弦并见,病重时见脉结代或沉伏不起。心脏病既然其病机为阳虚水气上冲,治疗当然应予温阳利水降冲之法。刘渡舟教授根据《伤寒论》论述, 认为67 条“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即头眩,脉沉紧”乃水气上冲的典型症状,与“水心病”的临床表现不谋而合。所以,选择苓桂术甘汤作为主治方剂,经过数十年的临床验证,疗效显著,充分体现了刘渡舟教授对 经方的深刻理解和临床功底之深厚。刘老认为: 方中茯苓作用有四,一是甘淡利小便以消水阴而治疗痰饮咳逆; 二是养心安神; 三是助肺治节之令; 四是补脾厚土,为本方之主药。桂枝作用有三,一是温复心阳; 二是下气降冲; 三是通阳消阴, 也为本方主药。茯苓桂枝相配, 则温阳之中以制水阴, 利水之中以复心阳。

方剂论文——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简介及其临床应用 吴叶鸣 09药剂1班 048009103 摘要:苓桂术甘汤,对于该方的临床应用研究,已有一定成效。可用于冠心病、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秋季腹泻器质性肝郁脾虚证、美尼尔氏病、病毒性角膜炎、异位性皮炎等病症。【关键词】: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 方剂学定义: 方剂名称:苓桂术甘汤 药物组成: 茯苓四两(12克)桂枝去皮三两(9克)白术二两(6克)甘草炙二两(6克)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1200毫升),煮取三升(600毫升),去滓,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病症分析:脾阳不足,健运失职,则湿滞而为痰为饮。而痰饮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停于胸胁,则见胸胁支满;阻滞中焦,清阳不升,则见头晕目眩;上凌心肺,则致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沉滑或沉紧皆为痰饮内停之征。 现代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 简介: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中阳不足痰饮病之代表方。临床应用以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为辨证要点。 1.加减变化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心下痞或腹中有水声者,可加枳实、生姜可消痰散水。 2.现代运用本方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梅尼埃病、神经官能证等属水饮停于中焦者。 3.使用注意若饮邪化热,咳痰粘稠者,非本方所宜。 用药禁忌:本方药性偏温,对中医辨证属阴虚,津液不足者,用之宜慎。 详述: 对于本方的临床应用研究,已有一定成效。可用于如下病症: 1.冠心病:用本方加味:茯苓30g,桂枝10g,白术25g,甘草5g,丹参25g,半夏15g,鸡血藤25g,黄芪20g。日1剂水煎服。 病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6例。本组患者病程均在2年以上,其中2-4年13例,5-7年3例,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48-50岁6例,51-55岁8例,55岁以上2例。 结果:显效(服药15剂,症状消失,心电图正常)10例;有效(服药25剂,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缺血改善,室早减少)5例;无效(服药35剂,症状,心电图无变化)1例。 2.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用本方加味:茯苓20g,桂枝、葶苈子、车前草各15g,槟榔12g,白术甘草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6剂为1疗程。兼气滞胸闷加枳实、

“甘姜苓术汤、苓桂术甘汤、理中丸”之区别

①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甘姜苓术汤之悟 ②甘姜苓术汤与苓桂术甘汤的区别 ③甘姜苓术汤与理中丸两方的差别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高建忠老师常用甘姜苓术汤治疗腰痛。翻阅老师的跟师笔记,见冯世纶教授临床上也每每使用甘姜苓术汤。于是,笔者试图在老师的影响下去学习、思考甘姜苓术汤。 一、 甘姜苓术汤又名肾着汤,出自《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其药物组成为:甘草、白术各二两,干姜、茯苓各四两。 关于本病的病机,历代医家共识之处为“肾受冷湿,着而不去”。那么关于本方主治,顺理成章当为“补土以治水,散寒以渗湿”。 方中这四味药,大都是走中焦、走脾胃的药。那么肾着之病为何治以脾药?尤在泾解释为:“其病不在肾之中脏,而在肾之外腑。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 难道说此处若不“燠土以胜水”,就不可以“温肾以散寒”了吗? 肾着病最典型的是“腰中冷”,可以冷到“如坐水中”。如此切肤之寒,非亲试者不能体会。究其成因,非置身天寒冷湿之地,乃“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论及起病,非一日而成,乃“久久得之”。肾家已被寒湿所犯,日久成积,坚寒不化。诸般肾药,入此冰寒之地,恐药力未至,而其热性已竭。

况其人“腹重如带五千钱”,虽“饮食如故”,然“病在下焦”,腰、腹何其困重,俱被寒湿所着,此时若以肾药治下,恐自腹以下,药力难以到达。故不得不以脾胃之药先驱开路。温振脾阳以胜内入之寒湿。 高建忠老师常说,身体里津液的升降出入出现异常的话,会产生湿、痰、饮这三家邪气。而痰多责之于胃,湿多责之于脾。肾着之病,感于寒湿,从脾胃为切入点,实可谓点睛、生花之妙笔。 由此可见,假若“燠土以胜水”当真为仲师本意,亦或为山穷水复疑无路后的柳暗花明又一“方”。 二、 甘姜苓术汤与苓桂朮甘汤仅一味之差,若将方中的干姜四两易以桂枝三两,则为苓桂术甘汤。余药不但药味相同,且剂量也分毫不差。如此看来,区别两方的关键在于干姜和桂枝。《中药学》教材谓干姜温肺化饮,桂枝助阳化气,看起来这两味药都可以治水。但是我们通过条文解读出甘姜苓术汤用来治疗因“衣里冷湿,久久得之”的“腰以下冷痛”;苓桂朮甘汤用来治疗“心下逆满,气上冲胸”的“起则头眩”。前者责之寒湿,后者因于寒饮,即两方一个治湿、一个治饮。 干姜是治湿的吗?如果您觉得不可思议,那么我们不妨听听古人的声音。《神农本草经》说:“干姜,味辛温......逐风,湿痹,肠澼,下利。”《说文》云:“姜,御湿之菜也。”诚然,依此来审视干姜,治湿是其本分。 关于苓桂术甘汤的主治,老师在《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一文中已作阐释,认为该方可适用于治疗中、上二焦的饮邪。其中对于偏于中焦还是上焦的论述甚为精彩,老师说“笔者临证,如治疗中焦饮停,惯用苓、术、草加桂;治疗上焦阳虚饮停,惯用桂枝甘草汤加苓、术。思路不同,用方则一”。

苓桂术甘汤小半夏汤治疗痰饮的自我体验和心得

苓桂术甘汤小半夏汤治疗痰饮的自我体验和心得。 一位中医大夫给我开了如下药方 茯苓桂枝白术(生)甘草(炙) 生姜半夏(法) 陈皮枳实厚朴竹茹 ======================== 我是自己煮药的。一副药煮两煎出药汤不到1000毫升,服三次每次大约200毫升至250毫升。 这个药方刚吃第一天第二天还是稍微有点效果的,但是效果不显著,不尽如人意, 吃了这个方子胃口好多了,味觉也提升了(之前吃东西没味或者味道很淡)。 由于我查看了很多关于”湿热“和”痰饮“方面的资料, 所以在这个药方吃了十几副之后,我把竹茹去了,也是第一天第二天稍好,然后再吃还是没效果(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然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经网友提示这个方子是3个方子的合方, 并且指出”苓桂术甘汤+小半夏汤“ 然后我就上网查了很多很多关于”苓桂术甘汤+小半夏汤"的资料 因为之前看过很多中医吃过不少药都不管用,而且每个方子都是20多味药根本不管用, 后来自己开始关注中医,发现经方用药简洁而且效果明显。 我索性就把陈皮枳实厚朴竹茹都去了 直接喝”苓桂术甘汤+小半夏汤“ 果然效果更好更明显了, 下面是我吃药后的一些变化 第一碗药下去之后不到一分钟,肚子就叫唤了(微弱的气过水声)。 到了第二天下午此时就是能感觉到从少腹到心下整个肚子的区域出现局部跳动、气过水声、水流动的感觉。 当然药效并不是药到病除那么快 后来小便的量虽然比之前多不了多少,但是小便的时候小肚子(少腹)的感觉明显和吃药之前不一样了。就这么吃了有二十多副。 发现了很多症状的变化。 1、小便多了 2、以前腋下和脚趾缝隙特别容易出汗而且味道很难闻,现在脚趾缝隙干爽无汗也没有味道。腋下也不怎么出汗了,而且没有难闻的汗味。 3、之前浑身总感觉油腻腻,黏腻腻的内衣(秋衣秋裤)两三天就没法穿了,现在浑身干爽好多了。 4、以前手脚冰凉怕冷,现在每天晚上醒来脚心都是热乎乎的。(前些时间正赶上北方还没供暖)以前每到这个时候都手脚冰凉现在好多了。 5、脸部鼻尖出油,现在也干爽了。 6、味觉增强了,吃饭也有胃口了。 7、以前脸部、胳膊、腿部的皮肤很黄,现在不那么黄了。 8、以前总感觉昏昏沉沉,头脑反应迟钝,现在也头脑清醒多了。

经方应用十五苓桂术甘汤

经方应用十五苓桂术甘汤 十五、苓桂术甘汤: 本方主治脾虚水停之痰饮证,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心悸头眩,脉沉紧为主症。病机为中阳不足,痰饮内停。方中茯苓健脾利水,桂枝通阳化气,白术健脾燥湿,炙草补气和中,用治中阳虚弱,水饮内停诸证。如脾虚无制,水气凌心之心悸等循环系疾病;痰饮犯肺之喘咳等呼吸系疾病;脾虚水停之肿满等泌尿系疾病;痰饮上逆、蒙蔽清阳之眩晕,目疾等。 案20、痰饮眩晕: 患者,程某,男,46岁,2008年12月1日诊。 因脑出血在本县医院住院1月,回家后继续巩固治疗,所在村医给输液一周未补钾,致低血钾而出现浑身酸软,心悸胸闷,急到本所就诊。查血钾3.1mmol/L,经输液补钾3天,血钾升至5.1mmol/L,身酸软消失,能下床行走而回家休息将养。隔天其弟急邀余出诊,言患者回家后,自觉有气上冲胸部,随即胸闷气短,心悸,眩晕,卧则减轻,坐起加重。刻诊:患者述症如前,兼睡眠不安,诊脉沉而迟紧,两寸弱甚,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而水滑。余辩为脾虚水停,痰饮上逆兼胸中大气下陷。治宜健脾利水,补气升陷。方用桂苓术甘汤合升陷汤。 桂枝15g,茯苓30g,白术15g,甘草10g,黄芪30g,柴胡

6g,升麻10g,桔梗8g,知母10g,龙骨30g,牡蛎30g。水煎服。2剂。 二诊:患者诉当天服中药1剂,夜间即感胸闷气短减轻,能坐起而眩晕未发,二剂服完,病若失,自己步行来本所就诊。复诊继用上方2剂巩固治疗。 按:《伤寒论》67条说:“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苓桂术甘汤主之”。本例患者见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胸闷(即心下逆满),脉沉迟而紧,为脾虚水停,饮邪上逆;胸闷气短,少气不足以息,脉两寸弱甚,为心肺气虚,胸中大气下陷。治用桂苓术甘健脾化饮以平饮邪之上逆,升陷汤益气升阳,以理大气之下陷,龙牡敛神固脱。由于药合病机,故收桴鼓之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