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苓桂术甘汤的功效与作用

合集下载

苓桂术甘汤心悸,胸胁支满头晕,短气有微饮,头晕##

苓桂术甘汤心悸,胸胁支满头晕,短气有微饮,头晕##

苓桂术甘汤心悸,胸胁支满头晕,短气有微饮,头晕##苓桂术甘汤源自于《伤寒论》,由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组成。

功能为温阳化气、健脾利水。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痰饮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笔者在临床上用以治疗多种疾病,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冠心病盛某,男,心忡、气促、胸闷、乏力,劳累或活动后加剧,伴头晕、手足欠温。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数无力。

心电图符合冠心病的诊断。

用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10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栝蒌10克,煅龙骨、煅牡砺各15克。

服用5剂后,心悸、胸闷等症明显减轻。

服此方加减20余剂,上述症状消失,心电图正常。

(乏力,手足欠温,脉无力,说明阳气虚。

阳虚,不能把水谷化为水谷精气,散布到全身细胞,故乏力。

因为,脾主肌肉,四肢。

手足欠温为阳虚不能温煦。

脉无力,为阳虚不能鼓动血脉。

水湿凌心,心悸。

水湿居于气管,则气促。

水湿停胸,则胸闷。

脉沉表里症,蓄水。

数一般表热,但数而无力可能指阳虚。

也可以这样解释苓桂术甘汤主心脾阳虚,内有停饮)(瓜蒌:清化热痰,利气宽胸止痛。

薤白:行气导滞,通阳散结。

)(脉数,胸闷用栝楼,心悸,头晕用龙骨,牡蛎。

舌淡,苔白:表虚寒湿,脉沉:水蓄,阴经病。

此案说明头晕是由两方面因素引起:1.水气犯头,干阴不足,肝阳上亢。

)冠心病心衰容某,男,胸闷、气促、心悸,夜间阵发性憋气感,不能平卧。

随后出现双下肢水肿,腹胀,尿少,以“冠心病”、“心衰3级”收住院。

舌质淡,舌体胖,苔白,脉沉数无力。

胸部透视:心脏向左下扩大,双肺纹理稍增粗。

心电图提示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左房压力过重。

以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苓皮15克,白术10克,附片10克,泽泻20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杏仁10克,炙远志6克。

服5剂后腹部移动性浊音消失。

上方加党参15克,栝蒌10克,服20剂后,自觉症状基本消失,食纳增进,精神转佳而出院。

(远志:1.宁心安神2.祛痰开窍,祛肺窍的痰,治疗咳嗽痰多;祛心窍的痰,治疗痰阻心窍所致的精神错乱,神志恍惚,惊痫)苓桂术甘汤、桂红桃赤汤治心率失常【病例】某女,学生,17岁,安徽明光市人,在肥东就读中专。

苓桂术甘汤的功效与作用

苓桂术甘汤的功效与作用

苓桂术甘汤的功效与作用
苓桂术甘汤具有温阳化饮的功效,也具有健脾利湿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肾小球肾炎等方面的疾病,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苓桂术甘汤是一种祛湿剂类的药物,主要有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等药材组成的,具有温阳化饮的功效,也具有健脾利湿的作用。

如果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等方面的疾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喘息、发热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

另外,如果患者存在支气管哮喘、慢性肾小球肾炎等方面的疾病,也会出现胸闷、呼吸急促、血尿、水肿等不良现象,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缓解。

此外,苓桂术甘汤还可用于治疗心源性水肿、、梅尼埃病、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虽然苓桂术甘汤的功效虽然有很多,但是并不适合所有的患者使用。

特别是咳嗽粘稠、饮邪化热者,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如果是阴虚阳亢体质的人,也是不建议使用的。

另外,正处于哺乳期和妊娠期的妇女也需要谨慎使用,以免影响到乳汁的质量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此外,苓桂术甘汤通过遵医嘱加减其他中药,可对不同病症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苓桂术甘汤加半夏、陈皮,可以燥湿化痰。

治疗期间患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呼吸内科就诊,防止病情加重。

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

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

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苓桂术甘汤是温阳化饮的群方之冠,用治痰饮水气病的基础方、通用方,依此而化裁者多方。

苓桂术甘汤由4味药组成,性属甘温,作用于中焦脾胃,起到甘淡渗利,通阳化饮,温建中焦,平降冲逆的功效,是治疗饮停中焦,痰浊气逆的显效方剂。

临床新用苓桂术甘汤加北五加皮10g,制附子10g,防己8g,丹参15g,治疗风心病,水气凌心之心悸,脘痞而下肢微肿者。

苓桂术甘汤加半夏15g,生姜30g,党参20g,厚朴15g,猪苓30g,治疗胃下垂,胃内潴留蓄饮之呕吐胀满之水逆证。

苓桂术甘汤配制附子12g,泽泻15g,半夏12g,生姜30g,治疗饮阻清阳之头眩欲呕者。

苓桂术甘汤配薤白18g,枳实15g,半夏12g,川芎15g,治疗饮阻胸阳、痹阻闷塞之冠心病。

苓桂术甘汤加半夏12g,葶苈子10g,石韦30g,椒目15g,桑白皮30g,治疗饮邪泛肺之胸闷哮喘,伴下肢浮肿呕吐痰涎者。

新用方义风心病系风湿罹患心肌瓣膜出现硬化狭窄之组织性病理改变带来心律失衡,纤颤紊乱,甚者浮肿尿少,端坐呼吸,倚息难卧,心悸恍惚。

此乃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水饮凌心,致胃中水满,口唇发绀,胁下硬,按之痛,舌淡黯,苔白,脉沉伏细弱或参差不齐。

治宜振心阳,化水气,补心气,安心悸,方取苓桂术甘汤。

此方以温中化饮定悸为治,毫无强心益气之能,有风心病而水肿饮盛者,投之较宜。

若肢端欠温,心衰浮肿较甚,可按上方加人参12g,制附子10g,北五加皮9g,防己6g,丹参18g,效验。

中阳不振,寒饮停蓄胃中,致水气上逆,呕吐饮邪胀满,便干,频转矢气,面萎黄虚浮,下肢微肿疲惫。

投方苓桂术甘汤,加半夏12g,生姜15g,猪苓15g,党参15g,厚朴12g,榔片10g,草果仁9g(去皮,打碎入煎),振奋脾阳,转输气机,代谢水湿,诸如胃下垂、胃肠潴水之痰饮证皆可。

饮阻清阳,迷蒙空窍,头脑眩晕,恶心欲呕,口淡舌白、其质水滑,脉虚弦且滑。

方投苓桂术甘汤加泽泻15g,白芷10g,半夏12g,生姜10g,温中化饮,和胃利湿,湿祛则清升,湿化则浊降,此等必以寒饮为患。

名老中医运用苓桂术甘汤治咳嗽经验及医案

名老中医运用苓桂术甘汤治咳嗽经验及医案

名老中医运用苓桂术甘汤治咳嗽经验及医案苓桂术甘汤是名老中医常用的方剂之一,主治风寒犯肺所致的咳嗽,经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该方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等优点,成为中医临床治疗咳嗽的重要方剂之一。

本文将介绍名老中医运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咳嗽的经验及医案。

一、苓桂术甘汤的处方组成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这四味药物具有温中祛寒、祛湿化痰、调理气血等功效,具有一定的解表祛风、止咳平喘的作用。

药量如下:茯苓6克,桂枝6克,白术6克,甘草3克。

二、治疗咳嗽的经验1.肺热咳嗽:咳嗽剧烈,痰少而黏,口干舌燥,胸口发热,舌红苔黄。

治疗原则:清热化痰,祛风止咳。

处方:苓桂术甘汤加桔梗、银花(桔梗3克,银花3克),炒杏仁(3克),鱼腥草(10克)。

2.风寒咳嗽:咳嗽清晰,痰白稀薄,口不渴,舌苔白。

处方:苓桂术甘汤加麻黄(麻黄3克),贝母(贝母6克),苏叶(苏叶6克)。

3.慢性咳嗽:咳嗽经久不愈,痰多色黄,口干少腥,舌红苔少。

4.虚寒咳嗽:咳嗽声低,痰多清稀,胸闷气短,畏寒怕冷,舌淡苔白。

处方:苓桂术甘汤加人参(人参6克),防风(防风6克),附子(附子1克),干姜(干姜3克)。

三、典型医案1.某女患者,因风寒感冒发热,咳嗽流涕。

症状仍持续一周,咳嗽仍未好转。

查看患者病情后,诊断为风寒犯肺所致的咳嗽。

采用苓桂术甘汤加麻黄、贝母、苏叶治疗。

服用药物后,当夜症状明显减轻,咳嗽明显减少。

2.某男患者,因患感冒后咳嗽持续两个月未好。

患者发热轻微、畏寒,咳嗽声低,痰多清稀。

将苓桂术甘汤加百合、石斛、玄参、浙贝治疗。

服用药物后,患者咳嗽明显减少,痰量减少,体温正常。

四、注意事项1.孕妇及哺乳期的妇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

3.药物成分过敏者慎用。

苓桂术甘汤自唐朝以来就成为治疗咳嗽的重要方剂之一。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名老中医们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术,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
【方剂名】苓桂术甘汤,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四两(12g)桂枝去皮,三两(9g) 白术二两(6g) 甘草炙,二两(6g)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病。

胸胁支满,目眩心悸.或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

【方解】本方证为中焦阳虚,脾失健运,痰饮内生所致。

中阳不足,气化不利,脾不运湿,聚湿生痰成饮。

水饮停于胸胁,则胸胁胀满;痰饮阻遏上升之清阳,则头目眩晕;水饮上凌心肺,则心悸,短气而喘;舌苔白滑,脉弦滑,均为水饮内停之征。

治宜温阳健脾化饮。

方中茯苓甘淡性平,既健脾益气,又利湿化饮,为君药。

饮属阴邪,非温不化,故以桂枝为臣药,温阳以化饮。

苓、桂相伍,一利一温,湿邪去有利于阳气得复,阳气得复又有利于祛湿。

以白术为佐药,健脾祛湿,脾气健则水湿得运。

以甘草为使药,调药和中。

药仅四味,配伍精当,温而不燥,利而不峻,共奏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之功。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温阳化饮的主要方剂,以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的水肿属脾阳虚者。

【方歌】苓桂术甘化饮剂,温阳化饮又健脾,饮邪上逆胸胁满,水饮下行悸眩去。

苓桂术甘汤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苓桂术甘汤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苓桂术甘汤的功能主治是什么引言苓桂术甘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

它由苓、桂、术、甘草等多种药材组成,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本文将介绍苓桂术甘汤的功能主治,并对其用法、用量和禁忌进行简要分析。

功能主治苓桂术甘汤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利湿止泻:苓桂术甘汤主要具有利湿止泻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调整体内的水液代谢,减轻湿气积聚所导致的腹泻、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此方还可使腹泻水样稀,质清无臭。

2.暖胃健脾:苓桂术甘汤对脾胃功能的调节具有积极作用。

它可以温暖胃脾,促进消化和吸收功能,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痛等症状。

3.缓解水肿:该方剂具有去湿利水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由水湿引起的水肿症状。

它可以通过改善体液循环和利尿作用,帮助减轻水肿问题,并有助于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

4.调经止痛:苓桂术甘汤也被用于治疗妇科疾病。

它可以调节女性月经周期,缓解痛经等症状。

同时,该方剂对于一些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等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用法用量苓桂术甘汤的用法用量为:•内服:一次9克,一日3次。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量调整用量。

•煎服:将药材加水煎煮15分钟,滤出药液,稍凉后服用。

注意事项在使用苓桂术甘汤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孩以及体质虚弱、脾胃虚寒者慎用。

2.忌烟、酒及辛辣、寒凉食物。

3.长期服用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病情及时调整剂量和疗程。

4.对该方剂中的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总结苓桂术甘汤是一种功能多样的中药方剂,主要用于调理湿气、暖胃健脾、缓解水肿以及调经止痛等症状。

在使用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调整用量和禁忌事项。

同时,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促进疗效的重要因素。

以上就是苓桂术甘汤的功能主治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进一步了解,请咨询中医专业人士。

苓桂术甘汤标准配方

苓桂术甘汤标准配方

苓桂术甘汤标准配方苓桂术甘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汤剂,具有健脾温胃、祛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以下是苓桂术甘汤的标准配方及制作方法。

【原料】炙甘草9克,白术9克,茯苓9克,桂枝9克。

【制作方法】将以上原料洗净,放入煮沸的水中煎煮30分钟,滤去渣渣,取汁饮用。

【功能主治】健脾温胃,祛湿化痰。

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腹泻。

【用法用量】一次服用,一日3次。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苓桂术甘汤的制作过程简单易行,原料易得,适合在家中制作。

该汤剂药性温和,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是一种常用的健脾温胃的中药汤剂。

苓桂术甘汤的原料主要包括炙甘草、白术、茯苓和桂枝。

炙甘草性味甘温,具有益气养阴、和中止痛的功效;白术性味甘苦,具有健脾胃、固表止汗的作用;茯苓性味甘淡,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的功效;桂枝性味辛温,具有温阳散寒、解表发汗的作用。

这些原料搭配在一起,相辅相成,能够有效地调理脾胃,祛除湿气,化痰止泻。

制作苓桂术甘汤时,首先要将原料洗净,然后放入煮沸的水中煎煮30分钟,待汤剂煎煮完成后,将渣渣滤去,取汁饮用。

一次服用,一日3次,可以在餐前或餐后饮用,以加强对脾胃的调理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慎用苓桂术甘汤,因为该汤剂具有温和的药性,孕妇服用后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

因此,孕妇在服用中药汤剂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的来说,苓桂术甘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汤剂,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制作简单易行,药性温和,适合在家中进行调理。

然而,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还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

希望大家在使用苓桂术甘汤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用药,达到更好的调理效果。

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的临床观察

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的临床观察

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的临床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在中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肾阳虚型的慢性心力衰竭。

本文通过对2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以评估加味苓桂术甘汤在治疗该病症中的疗效。

方法:本次研究纳入2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介于40-70岁之间。

患者在入组后,均按照加味苓桂术甘汤的处方进行治疗。

每天一剂,每剂煎煮后分两次服用。

结果:经过四周的治疗,20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心悸、气促、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等。

在治疗后,患者的心悸明显减轻或消失,呼吸困难明显减轻,疲劳感减轻,食欲明显增加,腰膝酸软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此外,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较少,仅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微的胃纳差、口干等不适,但症状均迅速缓解。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加味苓桂术甘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通过调理心肾阳虚,促进气血运行和排液功能,该方剂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

此外,加味苓桂术甘汤还能够调节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心律,缓解水肿、肺部淤积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对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的临床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该方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疗效,在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肾功能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然而,本研究存在着一些限制,如样本量较小,研究设计单中心等。

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该方剂的临床应用,并进一步明确其治疗机制。

总之,加味苓桂术甘汤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我们相信加味苓桂术甘汤将成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方剂之一,并为患者的健康带来福音综上所述,加味苓桂术甘汤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该方剂通过调理心肾阳虚,促进气血运行和排液功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并且还能调节血压、心率和心律,缓解水肿、肺部淤积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味苓桂术甘汤的功效与作用
生病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巨大的危害,严重的可导致身体功能紊乱等问题,中药方剂在一些疾病上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加味苓桂术甘汤。

【处方】
于术3钱,桂枝尖2钱,茯苓片2钱,甘草1钱,干姜3钱,人参3钱,乌附子2钱,威灵仙1钱5分。

【功能主治】
水肿,小便不利,其脉沉迟无力,自觉寒凉者。

【用法用量】
上药煎服数剂后,小便微利,其脉沉迟如故者,用此汤送服生硫黄末4-5厘。

若不觉温暖,体验渐渐加多,以服后移时觉温暖为度。

【各家论述】
方用苓桂术甘汤,以助上焦之阳;用甘草协同人参、干姜以助中焦之阳;又用人参、附子(参附汤)协同桂枝更能助下焦之阳。

三焦阳气宣通,水饮亦随之宣通,而不复停滞为患也。

至人参与灵仙并用,治气虚小便不利甚效,而灵仙通利之性,又能运化术、草之补力,俾胀满者服之,毫无滞碍,故加之以为佐使也。

【摘录】
《衷中参西》上册
关于加味苓桂术甘汤的用法用量还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经了解了。

虽然说这类药物对于治疗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本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