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 《如何突出中心》作文指导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作文《习作:如何突出中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作文《习作:如何突出中心》
我愤怒(了材,料正要新上颖前生呵动斥),我的身体却把我带到了另一个
地方,是我的家。妈妈在厨房为我煮夜宵,细细地切菜,煮 面,再看屋里的我,让人不禁怒火中烧,我竟然在看武侠小 说,面前的作业动也没动一下。我想上前制止,却见妈妈端 着一碗面条进来了,那个我赶紧把书放在床底下,对妈妈 说:“写得我好累啊!”我眼睛湿润了,我分明看到了妈妈头上 的丝丝银发—我感动了。
• 思路点拨:
• (1)校园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写的 素材很多,写作时不宜贪多求全,面面俱 到。可从小处着眼,抓住一件事,一个场 景或者一个人物去写。
• (2)确立文章中心的立足点应是“触动过 你的心弦,引发过你的思考”的内容,并 以此为线索,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连缀 全篇。
三、精彩例文
• 餐桌旁的一家子 • 这世界最美的声音,便是母亲的声音,是家的声音,是
• 离家的人,一闭眼都是家人的声音,脑子里充满 了幸福的声音、爱的声音,仿佛他们就在眼前。 睁眼时却是一阵凄凉。有时候就是这样,你可以 想要寻找一样东西,也许你永远都找不到。世间 万物和每个人,都有他们来去的时间。
• 趁他们还在,趁着你还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不 要犹豫,想做就去做。不要让你和家人的人生留 下遗憾。
• 咀嚼声、欢笑声、谈论声,声声交汇,饭桌是一 个万花筒,万紫千红,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 色彩。忙累了一天,也要记得,在那放松的吃饭 一时,一定要和自己最亲爱、感恩的人叙话。
• 瞧这餐桌旁的一家子啊,多么温馨和谐的一家子 啊!餐桌上的时间,不仅可以休息,可以享受食 物,还可以增进和家人的感情,是一段多么美好 的时光啊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的声音。这个声音可以使你变成骄 傲无比的小公主,可以使你成为这世上最能够享受无尽 幸福的人。
• 这是对于幸运的人。对于另外一些人,对家人和母爱的 渴望甚至可以使你掉入万丈深渊。使你想笑的时候,不 知道对着谁笑,难过时也只能对着天空发呆,想哭时又 怕别人嘲笑自己,渴盼着亲人、家人的笑脸,就这样, 不知熬过了多少个黑夜。

《如何突出中心》 讲义

《如何突出中心》 讲义

《如何突出中心》讲义在写作中,突出中心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写一篇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那么,如何才能突出中心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

一、明确中心在动笔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这是突出中心的基础。

例如,如果要写一篇关于“友谊”的文章,那么中心可以是“友谊的珍贵和重要性”,或者是“如何建立和维护真正的友谊”。

只有明确了中心,才能在写作过程中始终围绕它展开,避免偏题。

为了明确中心,可以先进行头脑风暴,把与主题相关的想法、经历、感受等都写下来。

然后从中筛选出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内容,作为文章的中心。

二、精心选材选材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

所选择的材料应该与中心紧密相关,能够有力地支持和体现中心思想。

比如,以“母爱”为中心写一篇文章,可以选择母亲在自己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在学习上的耐心指导、在遇到困难时的鼓励等具体事例。

这些事例能够生动地展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从而突出中心。

同时,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和新颖性。

典型的材料能够更有代表性地反映中心,而新颖的材料则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文章更具吸引力。

三、合理安排结构良好的结构有助于突出中心。

常见的结构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

在总分总结构中,开头先点明中心,中间通过具体的论述和事例来阐述中心,结尾再对中心进行总结和升华。

总分结构则是先提出中心,然后围绕中心进行具体的阐述。

分总结构则是先列举事例和论述,最后总结出中心。

比如,写一篇关于“读书的好处”的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

开头可以直接指出“读书有诸多好处”,中间分别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等方面进行论述,结尾总结强调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四、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描写能够让文章更具感染力,从而更好地突出中心。

比如,写一个人很“高兴”,如果只是简单地说“他很高兴”,就很平淡。

但如果加上细节描写,“他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角止不住地上扬,脸上绽放出如同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这样就能更生动地表现出他高兴的程度,也更能突出当时的氛围和中心。

【作文】如何突出中心

【作文】如何突出中心

【作文】如何突出中心心,是文章的灵魂。

优秀的文章,总会主旨鲜明,中心突出。

写作时,该如何突出中心呢?一、意在笔先,确立中心。

文章没有中心,就如同一盘散沙,杂乱无章;中心不突出,就会令人看不懂弄不明,不知所云。

因此,一定要做到意在笔先,胸有成竹。

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题旨鲜明,中心突出。

二、精心选材,凸显中心。

文章的中心是靠材料来表现的,写作时,要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才能突出中心。

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就是主要材料,应详写;同表现中心有一定关系的材料属次要材料,要略写;与表现中心无关的材料,坚决不写。

三、妙用技法,深化中心。

为了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行文中,还要灵活地借助一些技巧。

如运用对比,通过美与丑、善与恶、人与事前后变化等的对比,将中心表达得更深刻;也可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借助议论或抒情性语句来揭示主题,升华中心,卒章显志,突出中心。

(微信公众号:谢老师教语文)总之,写作时,要先根据题目要求或写作目的来确立中心,再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以便凸显中心,还要灵活运用恰当的方法来突出中心。

唯有如此,写出来的文章才会主旨鲜明,中心突出。

题目一:我们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餐桌前,大家都在谈论什么?也许是当天发生的事,也许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请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审题立意】先审清题目的限定性:这个作文题目告诉我们作文要写的地点是“餐桌前”,内容是“谈话”。

这说明人物是多个,而不是一个。

时间限定在人们聚集在餐桌前的时段。

题目具有很大的开放性,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确立谈话的内容。

(微信公众号:谢老师教语文)【选材构思】这个题目记叙六要素中的其他四个要素都是不确定的,选材比较宽泛。

时间呢?是早晨,还是晚上?是周末,还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参与的人有谁?谈话的内容是什么?是一次内容宽泛的聊天儿,还是一次有针对性的谈话?是其乐融融的交流,还是一场妙趣横生的家庭模仿秀?是一次激烈的争论,还是一次郑重的讨论?【写法指导】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首先确定一个中心,可以表现亲人之间相互关爱、欣赏、无私奉献的可贵,也可以表现两代人之间相互沟通、理解、体谅等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作文指导《如何突出中心》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作文指导《如何突出中心》
课文用幽默风趣的文字,讲述了有关动物的趣事,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热爱。在环境 破坏,物种面临灭绝的今天,劳伦兹用行动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善待生命,做到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 3.《狼》:
讲述了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贪婪、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 毙命于屠户的刀下。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 ,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即关注:民生冷暖艰辛、环境生态保护、社会热点问题、新人新事新气象 、民风民俗文化、思潮舆论导向、时代发展趋势、未来展望畅想等。
写作思想特异,或隐晦朦胧、或含蓄迂回、或似藵实贬;或疯巅狂乱实针砭时弊、或 怪诞荒唐实忧世悯人等,但这一类并不适合初中生习作。
诗意—情意—创意
慧心—爱心—悟心
【仙人指路】(知识指南)
也就是展现、抒写人间的真情、真爱,感染读者。这包括: 即母情(爱)、父情(爱)、爷奶外公姥之情(爱)、兄弟姐妹情(爱)等。 即朋友情、同学情。
包括偶遇即时情、相处相知情、悲天悯人情、感己伤怀情、惜时、感物、思人 、遐思、怀古等。 (附:人的情感,从积极的方面说,具体有:同情、关心、理解、爱护、关注、体谅、思 念、留恋、感恩、怀念、渴望、自尊、崇敬、无奈、歉疚、安全感、责任感、荣誉感、羞 恶感、委屈感等。)
要把握题目范围,准确理解题意,全面理解题目。
中心正确是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文章好坏的重要标准。 确立中心思想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 极向上。要与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如:歌颂真、善、 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诚信、无私奉献等。
2.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提炼中心、梳理线索、安 排详略。(难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如何突出中心(1)

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如何突出中心(1)
2.一线穿珠的结构。即没有贯穿全文的中心事 件,而是以主要人物的活动或品质为主线,典型 而各有侧重,统一服务于中心。这种结构避免了 行文的旁逸斜出,使文章重点突出。如《我的老 师》。
3.一波三折的情节:“文似看山不喜 平”。只有一个中心事件的文章,如能在 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做到张弛有合,起伏变 化,则可扣人心弦。
例文引路
我的书包
我有一个小巧玲珑的书包,但很精致、漂亮。 书包的表面是鲜红色的,中的太阳镜,胸前高高地飘扬着一条 鲜艳的红领巾,穿着一件土黄色的衬衫,背着个小书包, 甩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米奇老鼠总爱扬起手,昂首阔步地 向前走,好像在向我夸耀它的美丽,神气十足的,可爱极 了!米奇老鼠下面还写着一句天蓝色的英文:Hello! 书包一共有四个宽阔的袋子,旁边还带着两个狭小的兜兜。 第一个袋子里住满了说不尽的智慧——书本;第二个袋子 里住着我心爱的文具盒;第三个袋子里则住着一对形影不 离的“亲戚”——试卷和本子;至于那两个狭小的兜兜嘛, 住着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品。不过有时候,一些文具
变成了一只只生机勃勃的“调皮鬼”,“住厌” 了自己的地方,便敏捷地“窜”到我的手里,让 我带着他们欢欢喜喜地搬新家去了!
书包默默无闻地为我服务着。每天早晨,它载 着一大叠文具,跟随着我上学去。当我从书包里 抽出文具时,就觉得书包好像在一本正经地对我 说:“你一定要努力学习啊!因为只有勤劳的人 才会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所谓‘一分耕耘,一分 收获’嘛!我相信你一定能有收获!”这时,我 便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我一定要勤奋学习, 不令我可爱的小书包失望!”
板书设计
一槌定音的开头 一线穿珠的结构 一波三折的情节 一字传神的细节 一语反复的扣题 一箭双雕的收尾
突出中心
学习目标
1.借助课文学会认识中心对于 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024年秋季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

2024年秋季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

捧着这袋沉甸甸的父爱, 我的眼前浮现出爸爸吃力地收 腹,然后蹲下,熟练地砸核桃 的身影,耳旁仿佛又响起了 “叮叮”“当当”的爱的旋 律。④
旁批 ④构思角度:结尾和开头 呼应,再现父亲砸核桃的 身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突出了文章中 心。
名师点评:本文通过记叙父亲给“我”砸核桃这件事, 塑造了一位慈爱的父亲形象,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 激之情。本文人物形象鲜明,中心突出,主要得益于以 下几个方面:首先,选材小、新、巧。作者选取小小的 核桃作为情感载体,把父爱这一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其 次,细节描写准确传神。对父亲砸核桃的细节描写得生 动传神,使父亲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次, “叮叮”“当当”“旋律”等词语的反复使用,切合“一 首歌”的题旨,突出了文章中心。
例文引路
那是一首歌 捧着一袋沉甸甸的“父 爱”,坐定,悠闲地品尝着这一 颗颗饱含父亲深情的核桃仁。那 熟悉的旋律又在耳边响起。①
旁批 ①构思角度:开篇以 “我”悠闲地吃核桃仁引 出下文父亲砸核桃,开门 见山,点明“父爱”的中 心。
“叮叮”“当当”,爸爸又在砸核桃了。哈哈,当然是 为我砸的了。我慵懒地靠在沙发上,眼睛盯着电视,手中抓 着已砸好的核桃仁,一颗一颗往嘴里送。没有多余的话语, 只要我偶尔夸一句:“这核桃真好吃!”爸爸便会像个孩子 一样笑起来。
人教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
目 录
CONTENTS
01 写作目标 02 写作点拨 03 例文引路 04 写作实践
写作目标
1. 借助课文,认识立意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2. 从读到写,学习并体会如何提炼中心、梳理线索、安
排详略。 3. 写作实践,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场景、一个物品,表达情
爸爸的核桃很独特。②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课件单元作文指导(五)如何突出中心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课件单元作文指导(五)如何突出中心

那么,怎样才能突出中心呢? 1. 开门见山,点明中心。开门见山法是指作文一 开头就直奔主题,把所要叙述的主要内容交代清楚, 让读者一看就知道这篇作文描写的是什么人,讲述的 是什么事,表达的是什么感情。 2. 精心选材,紧扣中心。中心是选材、剪裁的根 据,要力求选取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果断舍弃与中 心无关的材料,才能有力地突出中心。选材要紧扣时 代旋律,抓住时代脉搏,唱响和谐主旋律,才能使文 章在立意上有深度。
Hale Waihona Puke 将它给了“我”,出人意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奶奶!?”我有意嘟着嘴,佯装生气。奶奶笑 了笑:“你上学天天用脑,正是需要它的时候,吃个 头大的,考的分多。”奶奶的歪理儿真多,竟将红烧 肉和考试成绩联系在一起,一家人一下子被逗笑了。 让来让去,那块红烧肉最后还是被我消灭了。妈妈看 着产生的这一切,笑在脸上,甜在心里。(看似闲笔 ,实则是亲情的见证,爱的传递得到了认可和赞美。 )
3. 要有贯串全文的线索。文章线索就是贯串一篇 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或是 情况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 含义、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文章线索分为以下 几类:人物线索、事情线索、物品线索、地点线索、 时间线索、感情线索。
4. 变换手法,加深中心理解。①详略要得当。详 略的安排不是取决于你对材料的占有量,也不取决于 你对材料的喜好程度,而是取决于文章的中心。凡是 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材料需泼墨如水,与中心思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习惯了凝视爷爷的一举 一动, 有时甚至会被他的举手投足深深吸引,算算时 间,大约是在那个雨天( “大约”“那个”提示重要 情节即将详细展开。倒叙写法。)……
爷爷其实有很强的传统观念——重男轻女,而我 恰恰是他不喜欢的——女孩儿。在我的感觉里,他从 来没对我显露过亲热的样子,总是不太在乎我,一直 到奶奶去世,我与爷爷也只是偶尔地接触而已。我以 为我们将永远保持距离,彼此敬而远之。直到那个雨 天,我与爷爷的关系开始转变,亲情的花在我的生命 里悄然绽放,灿然盛开。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如何突出中心》指导含范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如何突出中心》指导含范文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如何突出中心》指导含范文一、习作内容1.小活动。

书包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备的学习用品,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它与我们形影不离。

假如要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想一想:可以有哪些确立中心的角度?2.我们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餐桌前,大家都在谈论什么?也许是当天发生的事,也许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请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如何突出中心中心,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所在。

每篇文章都要有一个相对集中而明确的中心。

有了中心,写文章也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会像一盘散沙,叫人不知所云。

回顾一下,本单元各篇课文的中心分别是什么填写在下表中。

《猫》《动物笑谈》《狼》围绕中心写作是作文的基本要求,为此,写作者要根据确定的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舍弃无关的内容,并对选定的材料进行一定的剪裁和加工,安排好先后的次序。

为了突出中心,可以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如郑振铎写《猫》,围绕着猫带给人的情感波澜这一线索,叙述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叙述清晰,不蔓不枝,有效地突出了猫的命运带给“我”和家人的情感冲击。

突出中心,还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

能强化中心的内容,不妨详细叙述,细致描写,甚至着意强调;相反,与中心关系较远的或不太典型的内容则简略叙述。

如《猫》一文中,前两只猫虽然可爱,但它们的亡失都是由于偶然的因素,对“我”的情感冲击较浅,所以略写;而第三只猫的受屈与死亡却引起了“我”深深的自责和反思,情感冲击最强,所以作者以最多的篇幅来写。

这样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地选取材料,组织文字,中心就会突出起来。

突出中心,还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

可以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雨的四季》一文,作者开篇即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其后围绕这一中心分别描绘了四个季节的雨不同的形态、“性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突出中心》教案备课时间:20201010 课题如何突出中心授课时间20201017



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根据中心合理地选择材料。

2.分清写作材料的主次,选取最足以表现中心意思的情节或细节详写。

3.学会运用多种写作手法,突显文章中心。

过程与方法点拨、指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分清材料的主次,利用材料能够更好的突出中心。

教学重点1.学会根据中心合理地选择材料。

2.学会运用多种写作手法,突显文章中心。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多种写作手法,突显文章中心。

教学方法点拨发,合作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
1.导言:猜一猜
下面三段文字是学校组织夜行军后,小学三年级、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同学写的,请你猜一猜,这几段文字分别是哪个年级的同学写的,为什么?(课件出示)
文段一
天空飘着蒙蒙细雨,一路上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有的无精打采,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有的说说笑笑,特别兴奋;还有的却在那里不断地抱怨走得好无聊。

很可惜路上没有厕所,我又喝多了水,实在憋不住了,就选了个没人的地方小便。

文段二
昨夜两点半,集结号吹响了,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好衣裤奔向操场。

天空飘着蒙蒙细雨,马路上的车稀稀拉拉。

大约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就到
了能量补给点,说是能量补给,也不过是把我们出发时佩戴的下士勋章换成了中士,然后有一杯姜汤。

不过,这是我第一次在夜晚远足,还是觉得蛮有意思的。

文段三
天空中淅淅沥沥地飘着雨,时大时小,仿佛是在给我们鼓劲儿加油,我看见前面的女生居然摘下雨帽,昂着头,大踏步地走,一副雄赳赳的样子。

耳边是海浪汹涌的声音,一大一小,一短一长,宛若一首节奏鲜明的进行曲。

在模糊的夜色里,我依稀看见泛白的浪花兴奋地、一次次地、永不疲惫地冲向沙滩,我也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谜底揭晓
文段一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所写,记叙了夜行军的场景和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但文段没有中心;
文段二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所写,交代清楚了夜行军的时间、地点、人物,有中心——觉得第一次夜行军有意思,但没有突出中心的内容;
文段三位初一的学生所写,文段有中心——夜行军很快乐,而且是通过女生大踏步走的细节、细雨海浪的烘托来表现这一中心的。

2.板书课题:如何突出中心---作文指导
二、阅读提示内容,思考:
1、什么叫中心?
中心是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所在
2、中心有什么作用呢?
有了中心,文章也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像一盘散沙,杂乱无章,叫人不知所云。

3、怎样才能做到突出中心?
1)首先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就围绕这条线来写。

2)还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

三、写作指导
1.回顾一下,本单元各篇课文的中心分别是什么?填写在下表中。

1)《猫》:文章通过对三只猫不同结局的描写,抒发了“我”的不同情感,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悲剧的内疚、痛苦之情。

进而揭示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做事不能单凭主观臆断,那样会留下痛苦的回忆,如果被冤枉的对方没有机会辩解,那会让自己良心更难安。

2、《鸟》:本文描绘了鸟的各种生动的情态,并且由鸟及人,借物抒怀,通过写鸟来写自己对那种自由自在、潇洒自信的美好生活状态的喜爱和向往。

3、《动物笑谈》:这篇课文用幽默风趣的文字,讲述了有关动物的趣事,表达了作者对动物的热爱。

在环境破坏,物种面临灭绝的今天,劳伦兹用行动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善待生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狼》:本文讲述了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贪婪、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文题展示:
1)小活动。

书包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备的学习用品,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它与我们形影不离。

假如要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想一想:可以有哪些确立中心的角度?试将你想到的填写在下图中。

2)我们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餐桌前,大家都在谈论些什么?也许是当天发生的事,也许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请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3)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有走出校园的经历:或参观,或访问,或考察,或旅游,或做志愿者……其间的一幕场景、一个细节、一件物品、一段对话或一首民谣都可能触动过你的内心,引发过你的思考。

请以“走出校园”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3.要求
1)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确定一个中心,然后围绕中心选材,组材。

2)不管是谋篇布局、详略处理,还是人物刻画、环境描写,都要为突出中心服务。

4、指导
(1)审题:先审题目的限定性:走出校园(非校内,时间、地点不受限制)
(2)提炼中心:事情或者是景物如何触动你的内心,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3)选材组织:筛选素材,再组织材料。

确定人物主次,围绕中心详略得当的展开叙述,点名中心。

5.点题的位置规律及作用
1)开篇点题:紧扣题目,醒目、简洁,开宗明义,引领全文,或者奠定文章的基调
2)篇末点题:总结全文,卒章显志,提炼升华,耐人寻味。

3)文中点题:处处扣题,意明路清,上下连贯,层次分明。

6.突出中心需注意:
1)观点明确,表现中心。

2)精心选材,紧扣中心。

3)详略得当,凸显中心。

4)巧用技法,强化中心。

写人突出个性;记事叙出波澜;描景绘出特征。

四、写作实践
五、课堂小结:环节时间
6分钟
6分钟2020
11分钟
2分钟



计思路要清晰
1)观点明确,表现中心。

2)精心选材,紧扣中心。

3)详略得当,凸显中心。

4)巧用技法,强化中心。

作业
设计
教学
反思引导生要熟读课文,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餐桌前的谈话
“吃饭啦!吃饭啦!”随着奶奶一声声召唤,我们一家人都围坐到了餐桌前。

今天的饭菜很丰盛,有鱼香肉丝、宫爆鸡丁、西红柿鸡蛋……我却一点也吃不进去,举着筷子望着饭菜发呆。

奶奶看到了我的样子,不禁又唠叨起来:“现在的孩子可真不好养啊,搞不清到底喜欢吃什么,这要放在我们小时候,别说有这么多好菜,只要看见这白花花的米饭,早就抢着去吃了……”
这时妈妈端着盘子进来对大家说:“来尝尝这个,这是昨天放学后我和思睿一起挖的荠菜,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在地里好多人都抢着挖,好不容易才弄了这些呢!”我一下来了精神,抢着说:“给我!给我!我要吃野菜!”③爸爸也夹了大大的一筷子,一边往嘴里填一边说:“野菜还用抢啊,我小时候遍地都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嗯!不过今天这个吃起来味道确实不错,我再来点……”
奶奶也夹了一些,放进嘴里说:“怎么不用抢啊,我们小时候野菜可是主粮啊,别说是野菜了,就连榆树叶、柳树芽都抢光了,那还吃不饱呢,为了抢野菜还打架呢!哪像现在啊!放这么多油、调料、芝麻和碎花生,那时候就是用水煮一下,放点盐就吃,有时候连盐都舍不得多放,别提多难吃了,一辈子不吃我也不想!”说完又夹了一大口。

爷爷看着大家吃得起劲,也夹了一些,放进嘴里慢慢嚼着对我说:“通过这小小的野菜,就可以看出社会的进步,我们小的时候,吃野菜是因为没有粮食可吃。

后来实行了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条件慢慢变好了,到你爸爸小时候,能吃饱了,就变着法吃些好的,隔三差五弄些鱼啊肉解解馋,把野菜给忘了。

看看现在,这一桌子的菜,想吃什么就有什么了,又把野菜端出来,是因为野菜里没有化肥农药,更有营养,更加健康啊!你看,这才短短的三十几年的时间,我们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啊!”
“哈哈!真有意思!爷爷奶奶小时候是为了吃饱,爸爸妈妈小时候是为了吃好,我现在是为了吃出健康!奶奶你不能整天逼着我吃大鱼大肉了,为了健康我提议,星期天全家一起去挖野菜,我们来一个‘野菜宴’好不好?”我高兴地说。

“好——”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饭也吃得更加起劲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