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MBA第六讲

合集下载

西安交大MBA课件之管理经济学-

西安交大MBA课件之管理经济学-
120,000 120,000
240,000 30,000 270,000 118,600
183,200 90,000 75,000 165,000
0
0 18,200
第二节 资金的时间价值
一、为什么资金有时间价值
许多决策涉及时间性,即项目发 生成本的时间和获得收益的时间是不 一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认识到,今天 的1元钱比将来的1元钱更具有价值。
r pj
0.2
300 0.6 300 63.25 300 0.6 300
第三节 风险分析
(二)期望值
期望值是可能结果的加权平均数。
其计算公式为:
n
r rj • p j j 1
第三节 风险分析
例:两项投资方案的风险衡量
可能的 NCF rj
200
方案1
r期期望望NNCCFF
概 期望 率 NCF
r pj
0.2
标准 差
方案2
可能的 NCF rj 100
概 期望 率 NCF
第一章 导论
3.代理问题的解决——远未完成的任务
内部 外部
董事会:把决策管理(创立与贯彻)与决策 控制(批准与监督)分离。董事会掌握决策 控制权。
报酬安排:工资、奖金、股票、期权
商品市场
管理者市场 股票市场 接管市场
第一章 导论
(四)理解市场
•消费者—生产者竞争。在均衡价格成交。 •消费者—消费者竞争。当可以获得的商品数量有 限,消费者将为可以获得商品购买权而竞争。它 降低了市场中消费者谈判的力量。 •生产者—生产者竞争。出现在市场中一种商品有 多个卖者的情况下,为能向稀缺的消费者提供服 务权而竞争。 •政府和市场。政府会处于公共利益、自身利益和 市场某一方利益对市场进行管制。

管理经济学第1~8讲课件汇总

管理经济学第1~8讲课件汇总

管理经济学第1~8讲课件汇总一、经济学是一门怎样的迷信〔1〕理性人与品德人国富论:人们总是依照利己主义来行事的,而这种利己主义行为最终有利于全社会的利益。

品德情操论:人们必需将自己放在公正的旁观者的立场上。

正如良知一样,这种公正客观的立场催促人们行事遵守正确的品德准那么。

〔2〕实证剖析与规范剖析实证剖析排挤一切价值判别,只思索经济事物的因果联络,依据状况预测未知状况。

规范剖析以一定的价值判别为基础,判定经济事物的好坏,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3〕本钱与收益剖析没有收费的午餐。

人类社会面临的基本经济效果:资源的稀缺性和需求的有限性⏹时机本钱:一种东西的时机本钱是为了失掉它而坚持的东西。

将一种资源用于某一种用途的时机本钱,就是该种资源可供选择的次优用途所发生的收益。

〔4〕经济学的看家方法:边沿剖析⏹理性人思索边沿量:对举动方案小的增量调整➢边沿利益:做出一种选择而不是另一种选择所发生的利益变化称为边沿利益水-钻石悖论上学的收益➢边沿本钱:做出一种选择而不是另一种选择所招致的费用变化称为边沿本钱⏹边沿决策规那么➢一个经济决策者将选择任何使其边沿利益超越其边沿本钱的行为,反过去,将坚持任何使其边沿利益小于边沿本钱的行为。

➢完成最终净利益最大化的普通原那么是边沿利益等于边沿本钱,即边沿利益=边沿本钱➢消费者:边沿成效=边沿支出➢消费者:边沿收益=边沿本钱■等边沿原那么当某种资源有多种用途,而随着在任何一种用途上所分配的该资源数量的添加,其边沿利益最终会出现递减的趋向。

一个经济决策者将依照等边沿原那么配置其资源,也就是说,任何决策者要从数量给定的该种资源的运用中失掉最大利益,必需使分配在每一种用途上的最后一单位资源所发生的利益即边沿利益相等。

这就是所谓等边沿原理。

〔5〕经济学方法的争议⏹没有独臂经济学家⏹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曾经说,他想找一个独臂经济学家。

由于当他请他的经济学家提出建议时,他们总是回答:〝一方面……另一方面……〞〔In one hand……In the other hand……经济学家看法到在大少数决策中都触及到交替关系。

管理经济学(MBA全景教程之二)

管理经济学(MBA全景教程之二)

管理经济学(MBA全景教程之二)第一讲管理经济学概述与基础概念(一)【本讲重点】经济学的基本命题管理者的基本任务管理经济学的性质管理经济学的主要理论管理经济学常用的分析方法市场与企业(一)管理经济学概述管理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它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其理论主要是围绕需求、生产、成本、市场等几个因素提出的,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三种:均衡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分析方法。

经济学的基本命题1.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有效配置稀缺性的经济资源管理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在学习管理经济学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经济学的产生机制。

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现实经济中产生的一对矛盾: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则是无限的。

任何社会或个人都无法得到所想要的一切东西。

怎样使有限的经济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这就是经济学这一门学科产生的前提。

也许有人会对“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有限的”这一说法提出质疑——空气、海水不就是大量存在的吗?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了解成为经济资源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2. 经济资源的三个条件(1)经济资源是人类已经发现的资源现在,人类已经探明的地球上的石油、煤炭、铁矿等资源的储量都是有限的。

而且,这些资源都属于非再生资源。

也许经过一段时间,当我们耗尽了这些资源以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就会遭遇到很大的难题。

乐观的人认为,不必为这种问题担心,在今天的资源用完之前,人类完全有可能已经发现了新的替代资源。

但是,经济工作必须立足于现实——人类将来的确可能发现新的资源来替代今天的石油、铁矿和煤炭,但这是未知的、不确定的。

我们可以统计到经济资源目录里的是人类今天已经发现的资源,而那些没有被发现或将来可能被发现的资源,都不能列入经济资源的目录。

这是衡量是否属于经济资源的首要条件。

(2)经济资源应具有使用价值,也就是“有用”因为没有使用价值的物质,是没有经济性的,也就不能成为经济资源。

(管理与培训)企业管理MBA全景教程管理经济学

(管理与培训)企业管理MBA全景教程管理经济学

第一讲管理经济学概述与基础概念(一)【本讲重点】经济学的基本命题管理者的基本任务管理经济学的性质管理经济学的主要理论管理经济学常用的分析方法市场与企业(一)管理经济学概述管理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它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其理论主要是围绕需求、生产、成本、市场等几个因素提出的,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三种:均衡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分析方法。

经济学的基本命题1.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有效配置稀缺性的经济资源管理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在学习管理经济学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经济学的产生机制。

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现实经济中产生的一对矛盾: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则是无限的。

任何社会或个人都无法得到所想要的一切东西。

怎样使有限的经济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这就是经济学这一门学科产生的前提。

也许有人会对“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有限的”这一说法提出质疑——空气、海水不就是大量存在的吗?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了解成为经济资源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2. 经济资源的三个条件(1)经济资源是人类已经发现的资源现在,人类已经探明的地球上的石油、煤炭、铁矿等资源的储量都是有限的。

而且,这些资源都属于非再生资源。

也许经过一段时间,当我们耗尽了这些资源以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就会遭遇到很大的难题。

乐观的人认为,不必为这种问题担心,在今天的资源用完之前,人类完全有可能已经发现了新的替代资源。

但是,经济工作必须立足于现实——人类将来的确可能发现新的资源来替代今天的石油、铁矿和煤炭,但这是未知的、不确定的。

我们可以统计到经济资源目录里的是人类今天已经发现的资源,而那些没有被发现或将来可能被发现的资源,都不能列入经济资源的目录。

这是衡量是否属于经济资源的首要条件。

(2)经济资源应具有使用价值,也就是“有用”因为没有使用价值的物质,是没有经济性的,也就不能成为经济资源。

MBA管理经济学:需求供给分析

MBA管理经济学:需求供给分析
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均
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图示)
P
D3 D1
D2
S
P2 P1
P3
Q Q3 Q1 Q2
供给变动 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
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均 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均 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
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 加最后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时,所获 得的总效用量的增量。
某商品的效用表 λ=2
商品数量 总效用
边际效用 价格
0
0
1
10
10
5
2
18
8
4
3
24
6
3
4
28
4
2
5
30
2
1
6
30
0
0
7
28
-2
TU MU
TU Q
Q MU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某一种商 品的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它所带 给消费者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第二节 供 给 分 析
一、供给函数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 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 够生产出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也分为单个供给和市场供给
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决定某种商品供给数量的因素
自身价格 生产成本 生产的技术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图示)
P
D
S3
S1
S2
P3
P1 P2
O
Q Q3 Q1 Q2

《MBA管理经济学》课件

《MBA管理经济学》课件
《MBA管理经济学》PPT 课件
在这个《MBA管理经济学》PPT课件中,我们将探讨管理经济学的定义、课程 目标和重要性,以及管理决策的经济原理。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这门课程 的关键概念和案例分析。
课程介绍
定义
管理经济学的概念和作用
目标和重要性
掌握管理经济学对于管理决策的重要性
关键概念
1 经济学概念和框架
2 供求曲线和市场均衡
学习与管理决策密切相关的经济学概念和分析框 架
了解供求关系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3 成本与产出分析
研究成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为决策提供基础
4 竞争与垄断
探讨市场竞争和垄断对于经济影响的不同
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
劳动力市场
了解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和对管理决策的影响
资本市场
研究资本市场的运作和在管理决策中的作用
管理决策的经济原理
1
需求分析和定价策略
2
探索需求分析和定价策略对决策的影响
3
生产与效率
4
研究生产际效益
了解成本分析和边际效益在管理决策中的应 用
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
学习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的关键原则
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研究
应用管理经济学的知识和原理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管理经济学MBA课程 6_

管理经济学MBA课程 6_
其中,Q:产量;L:劳动;K:资本;N:土地;E :企业家才能。
假设生产要素只有劳动(L)和资本(K)两种投 入,这时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Q=f (L, K) 其中,L:劳动 K :资本
2. 短期和长期
▪ 短期,至少有一种要素是不变的,厂商要增加 产量必须使用更多的变动要素与既定数量的固 定投入要素相匹配。 ●固定投入是使用量不能改变的投入,既使企业 选择一段时间不生产,也需要支付费用。
▪ 在长期所对应的时期内,所有的投入要素都是 变动的。
第二节 短期生产与成本
一、短期生产函数
1.定义 厂商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用劳动和资本生产一种产品, 厂商的可变投入只有劳动,资本为不变投入,此时 短期生产函数可写成:
Q=f(L)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总产量(TP):
从一定量生产要素中所获得的产量的总和。
二、短期生产成本
1 短期总成本函数
①总成本(TC):厂商在短期生产中所付出的全部 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部分。
②固定成本(TFC):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厂商花费 在所有固定投入上的费用
③变动成本(TVC):生产过程中,厂商变动投入 要素所支付的成本 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TC = TFC + TVC
2.短期总成本曲线
成 本
0
TC
TVC
TFC 产量
3.短期平均成本函数 平均成本:生产每一单位产量平均所支付的费用。
❖ 平均固定成本(AFC) AFC=TFC/Q
❖ 平均可变成本(AVC) AVC=TVC/Q
❖ 平均总成本(ATC) ATC=STC/Q =AFC+AVC TC/Q = TFC/Q + TVC/Q
0

2020年(企管MBA)MBA教程高级宏观经济学教材第六章

2020年(企管MBA)MBA教程高级宏观经济学教材第六章

(企管MBA)MBA教程高级宏观经济学教材第六章第六章理性生产者前面三章研究了消费者行为理论,从本章开始我们研究生产者行为,讨论生产最优化问题。

理性生产者是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这是研究生产者行为的基本前提。

为了揭示生产活动的规律,我们将从收益与成本两方面进行分析。

同消费者行为理论一样,我们要分析生产者是如何依据价格进行决策的。

本章的讨论将按照单一产品的生产和多种产品的生产两种情形分别进行。

第一节生产函数生产者也叫做厂商、企业、或公司,生产者从事的经济活动称为生产活动。

任何生产活动都表现为投入一定数量的若干种商品,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并把产品提供给市场进行销售,以产品的全部售出为终结。

这种以投入为开端,以售完产品为终结的整个过程,称为生产过程。

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组织水平及企业家才能等,都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完全反映。

为了揭示生产活动的规律,我们首先研究单一产品生产的情形。

一、生产要素产品不会无中生有。

企业要组织生产,就必须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我们把组织生产所必需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称为生产要素。

人力方面的生产要素表现为投入的各种劳动与智慧,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等。

物力方面表现为投入的各种自然资源与资本品,自然资源包括原材料、土地、矿藏、海藏等,资本品包括生产者拥有的厂房、设备、知识、才能等。

财力方面表现为生产者拥有的货币资本、资金来源及筹集资金手段(如贷款与发行证券)的有效程度等。

所有这些生产要素可概括为四类:资源、资本、劳动、企业家才能。

资源是生产所必需的一切可以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海域、空间、矿藏、海藏、宇宙资源(如太阳能)等。

资源具有原始性与初等性,是商品转化的起点。

资本是生产者具备生产经营条件与能力的凭证,包括一切物质资本、货币资本和技术资本。

物质资本也叫做资本品,货币资本也叫做资金,资本品与资金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垄断与竞 争的实例
A 55 B
PM
净损失DWL
PC
D C
AC=MC
需求曲线 MR
0
QM
QC
Q
对自然垄断的管制

什么是自然垄断? 当一个行业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而市场容量只允许 一家以经济规模生产的企业存在,这就形成了自然垄 断。
竞争与规模经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对自然垄断的一般处理方法: 允许垄断,但对垄断企业的价格进行管制。
我国环境问题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年报显示国内7 大河流体系有5个严重污染,超过70%的 水不适合人类接触;国土沙漠化速度与1 970年代相比增加一倍,超过25%的国土 已经变成沙漠;每年由于环境恶化造成 的损失已经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8%~10 %,相比之下每年实际用于环保的投资 只有国内生产总值的1.3%。
公用地悲剧与老字号

冠生园企业共享的是祖宗传下来的老招 牌,同样的,浙江金华的火腿生产企业 也是共享了金华这块地域品牌。但是去 年,金华火腿却经历了和冠生园类似的 遭遇。浙江的金华火腿已经有1200多年 的历史了,被称为世界火腿之冠。金华 市永泰火腿厂事件
官车与北京交通问题

数据 公共物品使用频率高
成本。
观察与思考


为什么老虎越来越少,家禽越来越多? 据IUCN(1998)的资料,全球野外老虎的数目不 超过5000-7500只(其中中国90-110只),属 濒危动物; 2003年全球家禽(存栏)超过100亿只,其中亚 洲66亿只,中国47亿只;2003年中国出栏家禽总 数83亿只; 2003-2004年初从南韩开始报告的禽流感,导致 全球共扑杀1亿只! 野生与家养:同命不同运 野生动物的一般命运?家养动物的发展趋势? 为什么?
电信的垄断
电信(主要是指市话)是一个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其特点是固定成本 极高,因为需要建立庞大的通信网络才能够保证信息到达服务区域内每个 角落。但边际成本却非常低,一旦网络建成后增加一个用户的成本只有从 网络到用户的少量投资。 但电信的定价问题一直未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如果任由电信部门垄断, 将会造成价格高而服务质量又低的结果。但如果引入竞争,即使不考虑规 模经济的问题,但偏远地区或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就可能得不到电信服务。 从许多国家的实践来看,一种常见的作法是允许电信企业实施差别定价 的策略,即对某些用户收取较高的价格,作为对电信企业在一些明显无法 赢利地区提供服务的交导致资源低效配置 损害消费者利益 社会分配不公平 动态影响: 经济增长质量低 社会进步动力不足 影响技术进步; 妨碍社会进步;

需求函数:Q = 100 - P 成本函数:MC = AC =20 垄断: MR=MC MR = 100-2Q, MC=20 100-2Q =20 QM=40 PM=60 总剩余=APCCB=2400 消费者剩余=APMB=800 生产者剩余=PMPCCB=1600 完全竞争:P=MC 100-Q=20 PC=20,QC=80 总剩余=APCD=3200 消费者剩余=APCD=3200 生产者剩余=0
排放费的确定

虽然排放费与排放标准相比具有一些优点,在信
息不充分的前提下,政府如何确定排放费标准?

实施可转让排放许可证是一种可行的市场定价途
径。

在可转让许可证制度下,治理成本较高的厂商将 会购买许可证,而治理成本较低的厂商将会出让 许可证。当可转让的许可证市场是竞争性时,许 可证的市场均衡价格将等于所有厂商的边际治理
产权


产 权 ( property rights) 是 与 所 有 权 (ownership rights)相联系的概念。 产权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所有权内涵, 而且进一步包括不同主体在行使这些权 利过程中发生的权利界定关系,包括使 用权、自由转让权和不受干预的收益享 受权 。
阿尔钦的定义

著名的产权经济学家阿尔钦在新帕尔格 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把产权定义为: “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 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伊特韦尔等,1987,中译本,第 1101页)
外部效应产生的形式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效应: A. 高效率机器设备的应用将使手工生产者遭受灭顶之 灾; B. 一个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造成供过于求,其他厂商 的产品价格随之下降; C. 渔民过度捕捞; D.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 消费过程中的外部效应: A. 旅游者蜂拥至旅游区而使物价上涨; B. 你的邻居使用高档轿车、居室装修豪华使你倍感压 抑; ………..
二. 公共物品

私有物品的特征: 竞争性——当某人多消费一个单位物品时, 其他人就会少消费; 例如:当你购置了一套住房后,其他人就 不可能拥有这套住房; 排他性——如果不支付费用,就无法获得 所需要的产品; 例如:你需要一双鞋,就必须掏钱购买 才能够获得。 当资源有限时,生产者只为那些愿意出高价的 消费者生产。谁不出钱谁就不可能得到所需要 的物品。
例:公地的悲剧
近年来,我国不少牧区出现过度放牧而导致草场 无法维持正常的再生,以致牧民的生活受到极大的影 响。为什么牧民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如果一个牧场由100户牧民共同拥有,假定最佳 放牧数量为每户50头牛。当其中一户牧民将放牧的数 量增加到55头牛时,将会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但这 户牧民得到了所增加放牧5头牛的全部收益,而其受 到的损失仅仅为全部损失的1/100。因此,这必然刺 激大家增加放牧的数量。当所有人都这样做时,社会 资源就处于低效配置状态。 上述问题就是经济学中所谓“公地的悲剧”的一 种典型。公共资源都面临着过度使用的结局。 有什么途径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公共物品的供给


公共物品由私人提供无法达到资源最有效配置状态。 -边际成本为零要求价格为零,否则资源无法实现社 会最优配置; -非排他性意味着不能将那些获得收益但又不付钱的 消费者排斥在外,生产者无法占有所应得的收益; 政府如何确定公共物品的供给? 由于公共物品市场中存在大量“搭便车”现象,市场 信号无法正确指示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公共物品 的供给在更大意义上是一种政治决策。

例:专利与垄断
尽管在许多场合政府扮演着反垄断的脚色,但并非 总是如此。专利制度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许多国家的 专利法允许专利持有者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获得垄断 地位,作为对公开其发明内容的一种交换。 支持专利制度的主要理由有三个方面:第一,专利 是对发明的重要激励;第二,专利可以刺激企业的投资, 因为专利制度提高了竞争对手的模仿成本;第三,专利 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因为申请专利就必须公开发明的主 要内容; 然而,专利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阻碍了技术扩 散的速度,从而引起一定的负面效应。专利保护期究竟 多长最好?这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此外,专利 的重要性是否被夸大了,这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例 如,在软件产业中,很少有人去申请专利。
为什么三个和尚就没有水吃?

由于搭便车行为的存在,理性、自利的个人一 般不会为争取集体利益做贡献。
——门瑟· 奥尔森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公共选择理论奠基人
三. 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一项经济活动对非当事人 的第三者所产生的影响。 当一项经济活动中存在外部效应时,经 济活动主体将不会承担全部成本或占有 全部收益。
对自然垄断管制的难点
如何确定自然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 如果价格定得过高,将会导致企业缺乏 改进动力以及分配不公平; 如果价格定得过低,将会导致企业扩 大再生产能力不足,社会供给不足; 常见的做法是根据平均投资利润率来确定 价格。 优点:确保垄断企业没有超额利润; 缺点:垄断企业将缺乏改进的刺激, 并且可能导致过度投资;
例:为什么政府在居民区内免费提供 灭鼠、灭蚊、灭蟑螂药物?
环境是一种公共物品。个人缺乏有效 刺激去改善环境。如果在一个居民区内 灭鼠、蚊、蝇、蟑螂等需要花费10000元, 每户居民应分摊100元。由于无法阻止那 些不付钱而又能够获益的行为,因此, 许多人将会产生“搭便车”的冲动。资 源的投入将会低于有效配置水平。
公共物品的特征:


非竞争性——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 本为零; 例如:天气预报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 成本为零。 非排他性——不能够将那些没有付钱的 消费者排除在消费过程之外; 例如:国防一旦建立之后,就不能把那 些不付钱的消费者排除在外。
如何区分“私有物品”与“公共物品”
竞争性
是 否
自然垄断
排 他 性 是 私有物品 -通信 -城市供水

外部效应的影响

正的外部效应——收益外溢 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将会 导致资源投入不足。
MC MR社 MR私

负的外部效应——社会负担 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将会 导致资源过度使用。
Q1
Q2 MC社 MC私
Q
MR Q1 Q2 Q
共用地悲剧



哈丁 (1968):Tragedy of the Common 对所有人开放的稀缺资源(open to all) 个人从公有资源的利用中受益,但仅仅分摊 一部分资源成本 悲剧:“每一个人都被锁在一个迫使他在有 限的范围内无节制地增加牲畜的制度中。毁 灭是所有人都奔向的目的地,在信奉公用地 自由化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追求各自的最大 利益。” 更早的文献:Scott Gordon(1954): …that everybody’s property is nobody’s property. 无数的例证:污染、人口过剩、生态。。。。
例:谁愿意为节日焰火付钱?
节日放焰火可以烘托出节日气氛。然而, 如果向每位观看焰火的消费者收费来筹 集所需要的资金,这一做法行得通吗? 你能够将那些不付钱的消费者排斥在外 吗?显然是很困难的。除非某人或某个 公司大发善心,否则只能由政府出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