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瓦罗·西扎

合集下载

超越结构——解读阿尔瓦罗·西扎作品中的柱子

超越结构——解读阿尔瓦罗·西扎作品中的柱子

超越结构——解读阿尔瓦罗・西扎作品中的柱子Eclipse of Structure: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Pillars in Alvaro Siza's Works孑L圣丹I Kong Shengdan中图分类号TU-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739X(2021)05-0021-06收稿日期2020-01-03摘要该文通过对西扎作品中几个异形柱设计的追问,挖掘柱子形态背后的隐喻,解读柱子结构性以外的设计逻辑和意义,从中反映阿尔瓦罗•西扎建筑的独特魅力和他个人式的设计手法,并总结了设计中不囿于结构可以进行怎样的探索。

关键词阿尔瓦罗•西扎柱子设计手法Abstract By inquiring into the design of several irregular columns in Siza's works,we explore the metaphors behind the form of the pillars, and interpret the design logic and meaning beyond the structure.It reflects the unique charm of Alvaro Siza's architecture and his personal design method,finally we summarize how to explore the design without being limited to the structure.Keywords Alvaro Siza,Columns,Design method在勒•科布西耶的多米诺体系之后,钢筋混凝土柱子取代了承重墙体系,成为现代建筑的主要结构要素之一。

而葡萄牙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的一些作品中,柱子和他的建筑丰富的“面孔”一样,呈现了多样的表现形式。

西扎

西扎
阿尔瓦罗.西扎 Alvaro siza
• 一社会背景 • 自然风景:明亮而宁静,具有优雅 可爱和悠久的 纯洁感,在情感和思想之间,更能激发人的情感, 拥有一种多样性的自然特质。 • 天气气候:沿海岸线气候温和,内陆则令人感到 些许难受;北方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相对寒冷,南 方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相对温暖。在夏季,内 地炎热干燥,而沿海则相对湿润。春季季节则温 度宜人,冬季比较寒冷。
作品中可以看出西扎逐渐显现的极简主义风格,对于场地环 境要素的转化与利用,以及对于混凝土材料的光影塑造和表 现。而且,西扎对于环境的尊重也为未来的城市发展留有充 分的余地。
地方化与人情化
• 应该说卡洛斯住宅的现代感更为强烈因为在建筑中西扎摒弃了先前惯 用的来自于乡土建筑中的瓦屋面、木门窗及坡屋面结合承重花岗石和 混凝土板材的见着方式而是运用了平屋顶、灰泥抹灰和钢门窗
• • • •
西扎在卡洛斯住宅中对于地方化与人情 化的尊重是空间上的,庭院式的布局以 及矮墙等元素让人仿佛置身于传统的西 班牙庭院之中
圣玛利亚教堂
福尔诺斯教区中心包括三座两层的建筑:圣玛利亚圣堂和殡仪礼拜堂、礼 堂和主日学校、牧师住宅;教堂大门前形成一个礼仪性的空间。建筑群体 以一种貌似偶然的角度嵌入场地之中,与地形的结合自然而紧密,形成与 原有的环境相适应。
教堂建筑内的装饰简洁有序:呈弧形突出的墙体,仅仅通 过其内切的曲面就操作出建筑独有的精神感;西北侧紧靠 天棚的三个大窗,明确又富有组织,不仅暗示出所在墙面 的厚重,也表现出其可塑性。
建筑作品的浅显分析
• 波·诺瓦餐厅
餐厅茶室与周围崎岖的岩石滩融合在一起, 如同是从满布岩石的海岬地段中生长出来的。 平面的布局反映了建筑师建筑设计与地质结 构相适应的处理手法

推荐建筑师作品分析——阿尔瓦罗·西扎

推荐建筑师作品分析——阿尔瓦罗·西扎

的许多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看到柯布、阿尔瓦·阿尔托、密斯、巴拉干等建筑大师的影子。如
柯布、密斯的国际主义风格,阿尔瓦·阿尔托特有的有机性,阿道夫·罗斯端正的纯粹性及巴拉
干的地方性,这些都对他有很深的影响。
• 他的设计影响极其转变可分如下几个阶段:
(一) 初期: 1955—1958在塔欧拉事务所工作, 在塔欧拉的指导和引领下,他深入研究了葡萄牙 当地的乡土建筑, 系统了解了传统建筑的建筑形式、建构方式、材料运用及环境处理方式。事实 上,正是从这里,西扎开始了自己的建筑实践活动。而在事业的初期,他与塔欧拉一样,也一直 致力于以新粗野主义美学对玛托西诺斯地区地方性的重新诠释。

帕拉迪奥提出“最美的空间是正方形,其次是平行四边形和椭圆形”的古典形式美的规律,在
《建筑形式美的原则》一书中也有关于1 /1、1 /1. 4、1 /1. 6.1 /2的完美空间比例的论述。剖
析伽利逊当代
• 艺术中心主要房间的空间比例,发现许多吻合古典建筑美学的数字关系。
伽利逊当代艺术中心——功能流线:
象的角度和新的文化理念,追求新的建筑与艺术风格,可以说它们对阿尔瓦罗·西扎影响以及
对伽利逊当代艺术中心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伽利逊当代艺术中心——项目概况:

伽利逊当代艺术中心建于1988—
1993年,地处于圣迭戈旧城区的一个
复杂的三角形历史地段,圣迭戈是伽
利逊省的首府,教堂、钟楼、花岗石
墙是这座中世纪城给人留下的基本印
象。该中心主要收藏、陈列当代美术
作品,是地区文化中心的重要组成部
分。
伽利逊当代艺术中心——设计理念:
• 与西扎从前所惯用的工作方法一样,设计始于对场地的深 刻体验,他感到伽利逊当代艺术中心与城市策略不仅要建立起 与修道院的密切关系,而且应当通过建筑的精确介入将这个环 境恶化的宗教区统合起来,并恢复其秩序性。

从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谈阿尔瓦罗·西扎

从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谈阿尔瓦罗·西扎

从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谈阿尔瓦罗·西扎作者:胡佳来源:《中国艺术》2018年第06期摘要:对于设计和生活,建筑大师阿尔瓦罗·西扎有着自己的标准:“适合就是最好的。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设计体现出西扎独特的建筑语言,从对场地的尊重到对艺术的理解,西扎温和而严格地把控着对各种元素的运用。

反观其所有的作品,正是因为立足于心中的设计准则,使西扎能“超越建筑”,把控好任何类型的设计。

关键词:西扎设计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超越建筑阿尔瓦罗·西扎1933年出生于葡萄牙波尔图,曾获1992年普利茨克建筑奖、2001年沃尔夫艺术奖、2009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皇家金奖”,是当代重要的建筑师之一。

西扎的作品简洁、单纯,又充满个性、张力。

他注重和谐地处理建筑元素间的相关性,建立现代设计与历史环境之间的联系,并因追求个性化品质、敏锐捕捉社会变化而受到关注。

西扎设计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位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内,与另两位普利策奖得主的作品——王澍的象山校区、隈研吾的民艺馆遥相呼应,共同演绎和见证着环境与建筑的共融与共生。

博物馆建筑占地面积约1.68万平方米,用地呈三角形,一边是喧嚣的城市,一边是书卷气的校园。

整个建筑形同两把互相折叠交织的折尺,红色与米色的砂岩共同演绎西扎的经典语言,在转折和错位中构筑建筑的雕塑感。

建筑围合出内庭院空间,任凭阳光沿着笔直挺拔的围墙肆意泼洒,描绘着不同的光影效果。

一、西扎经典的建筑语言(一)对场地的尊重西扎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往往不是内部几何秩序的完整,而是关注建筑置于场地的必然性,使建筑能自然地嵌入环境之中。

西扎的建筑不仅全面满足场地关系,同时试图将时间性容纳进来。

一条河、一棵树、一堵老墙、一块礁石都与建筑一视同仁,在设计中被充分考虑。

西扎甚至还干着考古学家的工作,从遗迹中寻找设计灵感。

在设计博物馆建造初期,西扎就遇到了场地与建筑之间关系的问题:基地上有棵大树,对原规划中的建筑方案有所影响。

特色建筑作品分析 31

特色建筑作品分析   31

• 同时波诺瓦茶室的环境与 设计的地形相似,也是可 以借鉴的地方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特色简易建筑分析
——
阿尔瓦罗·西扎式建筑 波诺瓦茶室
31
人物简介
阿尔瓦罗·西扎,葡萄牙著名建筑师,被认为是 当代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注重在现代 设计与历史环境之间 建立深刻的联系, 并因其个性化的品 质和对现代社会文 化变迁的敏锐捕捉, 而受到普遍关注和 承认。
西扎式建筑风格特点
• 乡土情结 • 极简主义 • 尊重环境
阿尔瓦罗·西扎式建筑风格
• 乡土情结
阿尔瓦罗·西扎是伴随着他的 祖国从封闭走向开放而成长起 来的建筑师。他的主要思想与 理念,成型于20世纪50年代葡 萄牙在政治、经济、科技等各 方面与世界的差距,对其建筑 发展产生了强烈刺激力。而与 此同时,那些根植于本土传统 的文化诉求,在与全球化抑或 是现代化浪潮的相互激荡中, 更表达出前所未有的强烈。正 是在上述时代背景之下,西扎 早期建筑作品表现出对源于 “地方”与“乡土”的形式敏 锐。
可供学习特点
• 西扎式建筑有着简易 特点,符合我们处于 学习时期的各种设计 和方案的制定。 • 全面和整体性值得学 习,自然式一体的结 构显得建筑更加自然 和柔和。
学习和借鉴


本次设计借鉴了扎西大师的简易风格, 简易而不简单。以平屋顶和中间坡屋顶 相结合,再以花架来衬托显得更为贴切 休憩这一主题。 与周围地形相互衬托,交相呼应,高低 错落的风格更显雅致。
• 尊重环境 西扎十分尊重建筑所 处环境的本身特性, 即所谓“场所精神” 。他认为,新的建筑 应该归属或融入该地 区的传统。他认为: “新因素的加入通常 会与现有状况产生尖 锐对立和剧烈碰撞…… 我们努力使‘新’与 ‘旧’发生千丝万缕

新地域主义代表人物——阿尔瓦罗·西扎作品分析

新地域主义代表人物——阿尔瓦罗·西扎作品分析
• 覆盖暖红板瓦的单坡屋顶,木窗木板 的装修,白色粉墙等源自于地中海岸 传统的建筑构造的运用
• 西扎的白色石灰粉刷处理手法极其适 应地中海地区阳光充足,气候温和的 特点,既利于反射光线,抵抗热量, 又可防止水分渗入。同时它的美学意 义在于强调纯净的平面和表皮,表现 出光线的全部变化,形体与空间强烈 凸现,形象纯净而优美,创造了宁静 精致的诗意。
• 内部围绕中心天井排 布有关系的根据功能 的灵活的纵向直交的 房间
• 建筑呈矩形展开,与展厅曲线型的屋顶形 成了强烈的对比,用简洁的形式表现建筑 内在的丰富性。
简洁的空间
建筑思想
1、外形简洁、外墙光洁的建筑体量,及其灵活地穿插在起伏 的自然地貌或错综的城市脉络中
2、善于采用多种方法来解决细节问题,注入饰面、脚板、木 工等,设计在整体和细节处均给人以很大的惊喜和愉悦。
• 一个建筑,场所精神很关键,在西扎的建 筑中,场所的塑造显得尤其突出。
• 像西扎这样,切实把握特定地域的传统建 筑的精髓,使建筑表现出强烈的文化地域 特性,这是要通过长期的亲身体验和研究 才可以达到的。我们也同样需要这样的学 习态度。
The End
Thanks
感谢下 载
3、致力于地方性的建筑表达尊重本国葡萄牙,尊重文脉,尊 重环境。
4、地方化,人情化的建筑语言。面对不同的环境,西扎往往 根据当地历史文脉和建筑传统的差异而选用不同的材料。
5、他的艺术是社会的,历史的,正式的,技术性的,有建设 性的,是被赋予了极大诗意的空间。
学习······
• 西扎的建筑给了我们很大启发,他的建筑 就像从自然风景和城市环境中生长出来一 样,他在建筑中将地形的物质形态和建筑 与地理环境的平衡处理得极其精妙。
西画廊

建筑学 阿尔瓦罗 西扎 leca露天圣地泳池 分析 (含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建筑学 阿尔瓦罗 西扎 leca露天圣地泳池 分析 (含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波诺瓦茶室
另外,这一项目也是西扎的第一个 独立的个人作品。1955年从波尔图 大学毕业后,西扎在其建筑学院教 授费尔南多· 塔沃拉的建筑工作室工 作,随后建立了个人事务所。并与 1992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The Leç a de Palmeira海滩位于当地 Matosinhos海岸线的北侧,是波尔 图北部的一个小镇,也是西扎的出 生地。他早年的另一个作品波诺瓦 茶室(右图)也是创作与此,并与 20世纪60年代中期完成。露天游泳 池的建造大量使用了当地的岩石材 料和混凝土。
照片泳池及建筑资料坡道照片平面图沿海立面半鸟瞰资料资料建筑剖面图12表现建筑与室外与灰空间照片1照片2资料建筑剖面图12更衣间和洗浴室照片1照片2资料泳池与环境的过渡融合资料建筑与环境的过渡融合资料从不同角度看泳池资料从不同角度看建筑
Leca 露天游泳圣地
阿尔瓦罗 西扎
Leça露天游泳圣地
Leç a露天游泳圣地是西扎于1966年 完成的作品,半个世纪以来这个露 天游泳圣地一直受到世界各地旅游 者的青睐,而这作为西扎本人早期 的作品之一,完美地展现了其建筑 创作中对自然与设计关系中的一种 融合。
照片
泳池及建筑
资料
坡道照片 平面图 沿海立面 半鸟瞰
资料
资料
建筑剖面图1、2(表现建筑与室外、 与灰空间) 照片1 照片2
资料
建筑剖面图1、2(更衣间和洗浴室) 照片1 照片2
资料
泳池与环境的过渡、融合
资料
建筑与环境的过渡、融合
资料
从不同角度看泳池
资料
间的通道处设有更衣室、咖啡厅和 两个游泳池,一个供成年人使用, 另一个提供给儿童。在整个游泳池 的建造中西扎注重将现代设计融入 到当地自然文脉中,使两者形成一 种和谐的关联。游客经过一条与街 道平行且不断倾斜的坡路就会径直 来到更衣间和洗浴室,两旁的粗砂 大理石面墙将沿海的风光阻挡在外, 人们只能听到滚滚海浪的呼啸,体 验着不一样的“海洋之旅”。

浅谈建筑师阿尔瓦罗

浅谈建筑师阿尔瓦罗

浅谈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的探索之路第一章关于建筑師阿尔瓦罗·西扎阿尔瓦罗·西扎1933年生于葡萄牙马特西诺斯,1949 年至1955 年就读于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1955 年至1958 年在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费尔南多·塔沃拉的事务所工作。

之后,他在波尔图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

当时的葡萄牙经历了战火之后正处在改革之中,西扎对整个国家的建筑规范与发展都有着重大贡献,被认为是“批判性地域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第二章观察法、调查法在阿尔瓦罗·西扎工作中运用的实例西扎,是在欧洲边远地区成长,在家乡文化以及环境的熏陶和在建筑学道路上不断进修学习,而逐步获得成功并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的建筑师。

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理解西扎,有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西扎,并且能给我们不少学习与工作的启示。

1、观察法在阿尔瓦罗·西扎工作中运用的实例观察法是指研究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研究目标,按照一定的计划,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全面的观察,从中收集各种现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本文中的观察法,主要是指建筑师通过旅行、速写及写作等方法观察、记录、理解世界的一种方法。

“我们学到了很多,同时我们学到的东西会重现,融入到我们之后描绘的线条之中。

”——西扎。

无论是在讨论会的间隙、旅行的飞机上、工作室、咖啡馆、自己家还是工地现场,西扎总会拿出速写本或信手拈来的纸和笔,迅速地勾画着设计构思、建筑细部、优美景色、城市空间,甚至是别人的肖像,以此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1.1旅行与记录阿尔瓦罗·西扎认为,建筑师应当多旅行。

旅行的意义在于让建筑师能够发现新事物,无论是自然、地理、历史、文化还是其他方面,都对建筑师的工作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旅行还能让我们从直接的建筑体验中进行学习,“只是看书或者图片没有意义”。

西扎在旅行中,总是爱用草图来记录一切。

这与我们平常旅行中用相机记录又有所区别。

画在纸上的内容,是西扎经过筛选以及感性处理的画面,并不是现实的全盘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扎的设计手法
Alvaro Siza
3、内外兼具的建筑美
他设计建筑,也创作绘画、诗歌、雕塑、家具甚至生活用具。通过家具设计把握
细节,反映到他的建筑中,使之富有雕塑感的造型,优美的旋律、变幻的光影、 令人预约的人行路线、耐人寻味的诗意空间。 4、注重细节 先交,拼接、门柄、楼梯,西扎把细节看作建筑整体的组成部分,努力追求完美 的和谐统一。
西扎的形式语言
Alvaro Siza
参考文献: 1、阿尔巴罗 西萨的作品与思想 中国电力出版社 2、阿尔瓦罗 西扎 全集 菲利普著 3、平托索托银行平面图中线条的潜质 孟宪川,马鑫/MENG Xianchuan, MA Xin 4、建筑的场所精神_西扎建筑的诠释 蔡凯臻 Cai Kaizhen 5、感悟西扎——阿尔瓦多 西扎设计手法分析 张峰 Zhang Feng 6、经由莫里欧论西扎——研究西扎的设计思想 邓书汗 Deng Shuhan
Alvaro Siza
Introduction
1
1933 生于葡萄牙马特西诺斯(Matosinhos) 1949-1955 就读于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 1955-1958 在费尔南多·塔沃拉的事务所工作 1976 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1987 获葡萄牙建筑师协会奖 1988 获西班牙建筑师协金奖、阿尔瓦·阿尔托 1989 基金会金奖、哈佛大学“威尔士五子奖”、 欧洲建筑奖。 1992 获普利茨凯奖
扇窗户作为取景框,人们可以看到室外的岩石——里外皆与景融合。
茶室的地域性
Alvaro Siza
从波诺瓦茶室的设计中,让我清楚的了解了西扎的建筑设计手法
1、地方传统与现代主义的结合
西扎在接受外来思潮之时坚持建筑的地域性差异,吸取现代主义的 简洁,纯净时结合葡萄牙本国国情,形成他独特的建筑风格。 2、建筑与环境的和谐 西扎把项目当成城市整体的一个部分来设计时又把项目设计的那么 和谐,看上去仿佛是理所当然的存在。
独特的交通空间
Alvaro Siza
我记得我在做这个博物馆时,我想用白色的大理石装饰它。一个理由是在圣地亚哥,就
像是所有西班牙、葡萄牙北部的城市,修筑的传统都是以花岗岩做饰面,即使房子传下来的
灰泥做的,也要加铺大理石,在圣地亚哥的传统地区你可以看见什么叫所有都是白色。
这是西扎自己说的一段话,从他的话语里,无不体现着西扎的建筑思想,即乡土主义,
博物馆与周边
Alvaro Siza
走廊的作用: 1交通空间 2导示作用 3 里面的楼梯可穿过各个展览室,可到达最高处的用 于雕像展览的屋顶台阶,还可以通过一个坡道到达可以 俯瞰整个修道院和这个城市的平台 与门厅联系: 间接联系。门厅主要通过接待大厅与走廊联系,没有直 接与走廊联系。先通过接待大厅在到达一楼或者二楼展 厅。 出于其交通空间的使用功能,需要引导和暗示,所 以通常为狭长的平面构成,在立体空间的构成上,与不 同空间的结合决定了其不同的形态构成,可以缠绕在门 厅,可以通过高空间和天窗创造独特的意境,与一般空 间的不同重点在于其交通空间的性质.
加利西安当代艺术博物馆
Alvaro Siza
这座7000平方米的博物馆位于一座17世纪修道院中心的三角地 带,通过采用了当地常见的花岗石外墙,西萨希望他能用一种现 代恰当的方式与旁边古老的建筑协调。和其他建筑一样这个建筑 由材料,用光以及空间的自然特性组成。 缝隙中透出的光线充满整个博物馆,内部的门创造了流畅空间, 通往中庭的主楼梯则削弱了展览空间环绕的封闭感。
西扎的设计手法
Alvaro Siza
基地现状 银行地处奥利维拉大街的转角处,建筑 面对连接城里两个水平标高的一个公共广场
建筑,形式与周围一座17世纪的住宅、法院
以及东南角的房子相协调。西扎使用一种新 的建筑语言,创造了富有动感的形式。 空间设计手法
三个上升的曲面限定了不同的室内空间
平面,建筑的内部向上和向内开敞,平面在 空间的限定和扩张中形成不确定的平衡,几 根规则的直线向东延伸,相交于底层平面外
极简主义,和尊重环境。他的建筑,无不与当地建筑和谐共存,摈弃装饰而富有内涵,尊重
周边的环境。 他还认为,建筑师不是专家,或者说是没有专业的专家。他十分重视团队合作与学科间 的交融,他说: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建筑设计追求时代性和自由的形式,那么没有矛盾与
灵感,有质疑与理解、没有对话与共识的设计,将是无法想象的。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4
5
6
7 8
Alvaro Siza
目录
加利西安当代艺术博物馆
波 多瓦茶室
平托&索脱银行
Alvaro Siza
我有权力说它参照了城市的整个历史,而不仅仅是 现在,这样的结果不是来源于历史参照的消除,而是 尝试创造一种现代与历史的共存。 这是西扎在“加利西安当代艺术博物馆”获得普利 策奖时所说的一段话。
Alvaro Siza
Alvaro Siza
end
银行与周边的关系处理
Alvaro Siza
这是西萨极少主义手法凸现的一部名 作,他曾说:“在建筑中浪费是一件让我 十分沮丧的事情,即使是在用”光”方面。
力图用简洁的形式表现建筑内在的丰富性,
这实质上是基于重视细部,重视建筑与人 的亲和性基础之上的对建筑“简约”的追 求,少即是多。 建筑的另一个特点:十分尊重建筑所处 环境的本身特性,即所谓“场所”精神。 他认为,新的建筑应该融入该地区的传统, 努力使“新”与“旧”发生千丝万缕的联 系,使他们和谐共处。 西萨的建筑无不在体现他的乡土主义, 极简主义的思想。
西扎的建筑思想
Alvaro Siza
帕尔梅拉离波尔图大约20分钟的车程,是大西洋边的一个工业区,交通便利,作为一
个由塔沃拉发起的对这片基地规划的竞赛项目的一部分,波 诺瓦餐厅茶室与周围崎岖的岩
石滩融合在一起。墙体从建筑的基础部分做不规则延伸,暗示出环境与餐厅体量的和谐。虽 然这座用拉毛水泥和红土屋瓦建成的房子让人联想起当地的传统,但他却是绝对现代的,同 时也预示着西萨以后的风格。
的一个顶点。楼梯用大理石,最高层的办公
室用天窗采光。
平托&索脱 银行
Alvaro Siza
建筑坐落在城市街角上,西萨把银行底 层做了相应的圆形处理,呼应基地对面的一个 圆形的老建筑,大门与门前的广场成切线布置, 二层退台的平面轮廓用类似同心圆的两个半径 形成,指向圆心——街道的另一侧的一栋老 房子的凸点顶点。
银行的特点
Alvaro Siza
西扎曾经说:我认为作品永远是未完成的,我的作品往往呈现剥离而裸露的形式,其意 图在于吸收场所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和影响所必须完成的东西。无论是面对自然风景还是城市 环境 西扎的建筑形式上并不存在任何模仿的因素,而是以极少的话语表述极多的语义,使场所 的形式主题得以实现,实现建筑与场所之间的完美融合和动态平衡,这正是西扎建筑形式语 言的独特之处和成功之处。
西扎的设计引导人们拾级而上,通过大海和岩石而开的窗户观看开阔 的海景,之后进入黑暗的室内。凭借如同木匠一样对室内细节的专注,西 萨设计的家具,桃木的顶棚和地板,给了餐厅和茶室一种温暖的气氛,同 时也让人想起赖特的作品。
波 诺瓦餐厅茶室
Alvaro Siza
作为西扎建成的第一个作品。建筑最突出的就是他的地域性。 1、出挑很深的屋檐,吧红木顶棚延伸至室外,形成一个减弱当地强烈阳光的防护 2、覆盖暖红板瓦的单坡屋顶,木窗木板的装修,白色粉墙等源自于地中海岸传统建筑构造 的运用白色石灰粉刷处理手法反射光线,抵抗热量,防止水分渗入,同时他又有强调纯净的平 面和表皮的没学意义,纯净而优美,创造了宁静的诗意。 3、空间中多样的门窗样式设计, 以不同的方式增强了室内与周边景观之间的联系。以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