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2.4 小苏打 和白醋的变化|教科版 (共13张PPT)

科学家的发现:
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小苏打和白 醋混合后产生的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它是 空气的组成部分,它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 泛的应用。
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 (二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二氧化 碳气体能使燃烧着的火焰( 熄灭 )。它 是一种(无味)、(无色 )、(无毒), 比 空气( 重 )的气体。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
小苏打: 白色 粉末状细小颗粒 固体
白醋 无色 透明 有酸味 液体
关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思考: 1、混合实验需要哪些器材? 2、小苏打和白醋该怎么混合在一起? 3、你认为混合后会怎么样? 4、混合实验时,我们该怎么观察?
安全提示:
实验时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细心观察,小声讨论! 玻璃器材轻拿轻放,不用的器材放置规范!
我们的总结: 小苏打+白醋——二氧化碳
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我们的总结:
小苏打+白醋——二氧化碳
我摸到了…… 我闻到了…… 我还发现……
我想到了…… 我还想知道……
怎么办呢?
安全提示:
注意用火安全! 打火机远离高温,建议放置在抽屉里。 竹棍用后放在桌面,别乱扔!
我们的新发现: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 不支持燃烧(让正常燃烧的火焰熄灭) 比空气重(可以用倾倒法灭火)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情况一样吗?不一样。
(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氧 气支持燃烧)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温馨提示四: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温馨提示三: 1.点燃细竹签,轻轻移开盖子。 (瓶口露一个小口子),将点燃 的细竹签伸入烧杯中。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
家庭清洁:
• 对洗涤剂过敏的人,可以在洗碗水 里加少许小苏打,既不烧手,又能 把碗、盘子洗得很干净。
• 用小苏打来擦洗不锈钢锅、铜锅或 铁锅,小苏打还能清洗热水瓶内的 积垢。
• 将咖啡壶和茶壶泡在热水里,放入 3匙小苏打,污渍和异味就可以消 除。
2.现象产生后立刻取回细竹 签,盖回玻璃片。 3.防止有风,观察员不要靠 太近。(实验后物品放整齐)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验证实验一: 将燃烧的火柴伸进广口 瓶,观察到什么现象?
细木条上的火熄灭了。
这和把燃烧的细木条 伸进一个空广口瓶里
中的液体还是白醋。( )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是
(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氧 气支持燃烧)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温馨提示四: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温馨提示三: 1.点燃细竹签,轻轻移开盖子。 (瓶口露一个小口子),将点燃 的细竹签伸入烧杯中。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
家庭清洁:
• 对洗涤剂过敏的人,可以在洗碗水 里加少许小苏打,既不烧手,又能 把碗、盘子洗得很干净。
• 用小苏打来擦洗不锈钢锅、铜锅或 铁锅,小苏打还能清洗热水瓶内的 积垢。
• 将咖啡壶和茶壶泡在热水里,放入 3匙小苏打,污渍和异味就可以消 除。
2.现象产生后立刻取回细竹 签,盖回玻璃片。 3.防止有风,观察员不要靠 太近。(实验后物品放整齐)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 (共42页)
验证实验一: 将燃烧的火柴伸进广口 瓶,观察到什么现象?
细木条上的火熄灭了。
这和把燃烧的细木条 伸进一个空广口瓶里
中的液体还是白醋。( )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是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物质的变化PPT教学课件

• 1、淀粉本身是一种没有味道的营养物质, 在我们唾液的作用下,它会变成
有
味的营养物质。
2、在淀粉上滴碘酒,淀粉会变成
色。淀粉遇碘酒变颜色,是一
种
变化。
3、在米饭和馒头上滴碘酒,米饭和馒
头会变成
色,因为它们
含有
。
•厨房里一些常见 的物质
• 酱油、味精、糖、盐、白醋、小苏 打等
白醋
小苏打
关于白醋的小知识
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会有怎样的现象呢?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后的变化
探究:混合小苏打和白醋
1.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匙醋。 2.倒入一匙小苏打,盖上玻璃片。 3.仔细观察,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4.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说说有什 么感觉。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
化学变 玻璃杯内反应剧烈,开始看到产生大量的化
关于二氧化碳气体,你还知道多少?
二氧化碳性质和用途
二氧化碳是一种看不见、闻不出的 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1. 5倍,所 以,可以像倾倒液体那样把二氧化碳从容 器 中倒出来。二氧化碳很容易溶解在水 里,通常1个体积的水能溶解1个体积的二 氧化碳。在加压和降温的条件下 ,二氧化
碳还会变成水一样的液体或雪一样的固 体——“干冰”。
2二氧化碳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 气体。
(无色无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课堂反馈
选择 1、下列选项,属于小苏打的特点的是( C )。
A、白色大颗粒 B、都是立方体颗粒 C、粉末状颗粒 2、下列选项,属于白醋的特点的是( AC )。 A、具有酸味 B、白色液体 C、无色液体 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B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氢气
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
六年级下2. 4 小苏打 和白醋的变化教科版实用PPT (共26张PPT)

小苏打和白醋 的变化
猜想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需要用到什么材料? 实验步骤怎样设计? 注意事项?
验证
1 将小苏打倒入装有醋的杯子中, 迅速盖好盖子。
2 实
验
用手触摸杯子外壁,先摸上 部,再摸下部。
步
3 骤
观察变化(看、听)并将实 验现象记录下来。
4 把杯子放回原处,摆整齐。
醋倒入小苏打的杯子中后,
白醋
小苏打
关于白醋的用途
• 用于烹调,特别是用来 制作泡菜。
• 也可用做家用清洁剂, 例如清洗杯子内部的积 垢。
关于小苏打的用途
通常可以用它来 发面包、制汽水 和做灭火剂等。
看
听
摸
闻
尝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小苏打的特点 白醋的特点
白色、无味、 无色透明、有 粉末状晶体 酸味的液体
小苏打和白醋放着, 你有没有什么想法呢?
六年级下2. 4 小苏打 和白醋的变化教科版实用PPT (共26张PPT)
•
1.科举制度的取消对中国现代化造成 的困难 在于, 原有的 形成社 会精英 的方式 由此而 发生突 然的断 裂。正 如一些 研究者 指出的 ,曾经 由科举 制度给 社会提 供的内 聚力量 ,在其 后几十 年中一 直都没 有恢复 过。
•
6.起初都要模仿。“模仿”和“学习 ”本来 不是两 件事。 姑且拿 写字做 例来说 。小儿 学写字 ,最初 是描红 ,其次 是写印 本,再 其次是 临帖。 这些方 法都是 借旁人 所写的 字做榜 样,逐 渐养成 手腕筋 肉的习 惯。
六年级下2. 4 小苏打 和白醋的变化教科版实用PPT (共26张PPT)
2、碳酸饮料中藏有二氧化碳。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PPT

课下我们可以 继续实验研究或者 上网查阅一1、二氧化碳是( 空气 )的组成部分。 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 熄灭 )。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 新物质——( 二氧化碳气体 ),这样的 变化属于( 化学变化 )。我们也可以表 述为小苏打和白醋发生了( 化学反应 )。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后,产生大量气体, 这是什么气体?
1、把燃着的木条伸进刚才实验的瓶子,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把燃着的木条伸进一个空瓶子里,观
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3、小组讨论这两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把燃着的木条伸进刚才实验的瓶 子,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把燃着的细木条伸进一个空玻璃 杯里,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1、实验前摸一摸瓶子的下部,有什么感 觉?实验后再摸一摸下部,又有什么感觉?
实验时保持安静。
2、白醋和小苏打的比是3:1,小心地将白
醋和小苏打混合在实验瓶中,马上盖好盖
子。
3、全神贯注观察变化。(看、听)并将
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实验记录表二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1、看见有大量气泡产生; 2、听见有“嘶嘶”的声音; 3、摸到玻璃瓶外壁有点凉。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今天我们一起来 给这个魔术揭秘!
实验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开始前先明确小组 内各成员分工:组长、材料 员、操作员、观察员、记录 员。 2、实验中保持安静,听从 老师安排。
实验记录表一
名 称 小苏打 白 醋
特
点
固体,粉末状颗粒,白色。 液体,有酸味,无色透明。
3、我们喝的一些( 饮料 )中,
就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当打开汽水瓶盖 时,冒出的气泡就是( 二氧化碳);我
们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二氧
六年级下 - 小苏打和白醋的 变化教科版26张ppt)

A、全部是白醋 B、全部是水 C、是含有新物质的液体 5、把点燃的细竹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
火焰会(B )。
A、继续燃烧 B、马上熄灭 C、燃烧半分钟后熄灭 6、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倒向蜡烛的火焰,
火焰( A)。
A、会立即熄灭 B、不会熄灭 C、半分钟后熄灭
1.“何意陆沈黄绶间”,这一句以疑问 形式出 之,它 是慨叹 ,也是 责问, 表现出 对执政 者的无 可奈何 之情。 2.诗人一反律诗中间二联装点景物 的传统 ,额联 以“头白 眼花”对 “儿婚 女嫁”; 在上下 相对中 ,每句 又自成 对偶, 有着往 复回环 的效果 。 3.本诗步步曲折,首联将高才与不 遇相对 比,一 是“凌云” ,一是 “陆沉” ,有转 折跌宕 之势; 颈联抒 发了豪 兴犹在 、盛年 不再的 感慨, 又是一 个转跌 ,在豪 放旷达 中含无 限感慨 。
4.王文通是一位才华横溢、贫贱自 守、远 离官场 、愤世 嫉俗之 人,诗 人与他 遭际相 似,品 格相类 ,他正 是诗人 的自我 写照。 5.这两句咏赞了精卫坚忍不拔的壮志 、奋斗 到底的 毅力, 表达了 作者的 赞扬和 崇敬。6 .这两 句诗的 意思是 ,移山 填海的 事业尚 未完成 ,我愿 牺牲自 我之身 ,成全 精卫之 志。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课时
小苏打
学名:碳酸氢钠
使面包馒头变得疏松多 孔
袪除蔬果残留农药
去污剂
除臭剂
白醋
又名:醋酸
烹饪中的调味佳品 清洁除垢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有什么特点, 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小苏打的特点 白醋的特点
白色、粉末状 无色、液体、 晶体、无味 酸味
混合小苏打和白醋
作用。舞台上梦幻的烟雾效果也是利用干冰制成的。 多可爱的干冰啊,但千万别像对待冰那样用手去摸它。冻伤像烧 伤一样非常灼痛,之后皮肤还会溃烂,所以千万不要用手直接去碰
火焰会(B )。
A、继续燃烧 B、马上熄灭 C、燃烧半分钟后熄灭 6、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倒向蜡烛的火焰,
火焰( A)。
A、会立即熄灭 B、不会熄灭 C、半分钟后熄灭
1.“何意陆沈黄绶间”,这一句以疑问 形式出 之,它 是慨叹 ,也是 责问, 表现出 对执政 者的无 可奈何 之情。 2.诗人一反律诗中间二联装点景物 的传统 ,额联 以“头白 眼花”对 “儿婚 女嫁”; 在上下 相对中 ,每句 又自成 对偶, 有着往 复回环 的效果 。 3.本诗步步曲折,首联将高才与不 遇相对 比,一 是“凌云” ,一是 “陆沉” ,有转 折跌宕 之势; 颈联抒 发了豪 兴犹在 、盛年 不再的 感慨, 又是一 个转跌 ,在豪 放旷达 中含无 限感慨 。
4.王文通是一位才华横溢、贫贱自 守、远 离官场 、愤世 嫉俗之 人,诗 人与他 遭际相 似,品 格相类 ,他正 是诗人 的自我 写照。 5.这两句咏赞了精卫坚忍不拔的壮志 、奋斗 到底的 毅力, 表达了 作者的 赞扬和 崇敬。6 .这两 句诗的 意思是 ,移山 填海的 事业尚 未完成 ,我愿 牺牲自 我之身 ,成全 精卫之 志。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课时
小苏打
学名:碳酸氢钠
使面包馒头变得疏松多 孔
袪除蔬果残留农药
去污剂
除臭剂
白醋
又名:醋酸
烹饪中的调味佳品 清洁除垢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有什么特点, 记录在下面的表格里。
小苏打的特点 白醋的特点
白色、粉末状 无色、液体、 晶体、无味 酸味
混合小苏打和白醋
作用。舞台上梦幻的烟雾效果也是利用干冰制成的。 多可爱的干冰啊,但千万别像对待冰那样用手去摸它。冻伤像烧 伤一样非常灼痛,之后皮肤还会溃烂,所以千万不要用手直接去碰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教科版实用PPT (共14张PPT)

总结: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 产。我 们也可以表述为小苏打 和白醋发生了化学反应。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教科版实用PPT (共14张PPT)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教科版实用PPT (共14张PPT)
•
1.科举制度的取消对中国现代化造成 的困难 在于, 原有的 形成社 会精英 的方式 由此而 发生突 然的断 裂。正 如一些 研究者 指出的 ,曾经 由科举 制度给 社会提 供的内 聚力量 ,在其 后几十 年中一 直都没 有恢复 过。
活动一: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有什么特点,写在记录单上。
小苏打的特点
白色、粉末状 晶体、无味。
白醋的特点
无色、透明、 有酸味
活动二:
1、取一只集气瓶,倒入一勺小苏打,然 后小心地倒入约三勺醋,马上盖上玻璃片。
2、全神贯注观察变化。(看、听)并将 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3、用手触摸集气瓶外壁,先摸上部,再 摸下部,有什么感觉?
温馨提示: 1、注意不要浪费材料。
2、实验后整理好所用物品。
我们发现了什么实验现象?
1、产生了大量气泡。 2、发出嘶嘶声。 3、集气瓶的外壁有点凉。 4、瓶子里有液体,有酸味。 5、集气瓶底部有白色粉末。
活动三:
1、将点燃的火柴接近白醋和小苏打混合的 杯口,轻轻打开盖子,火柴有什么变化?
2、将点燃的火柴伸进一个空玻璃杯里,火 柴有什么变化?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徐波
复习:
1、易拉罐变形,钢丝弯曲是什么变化?
物理变化
2、在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什么现象, 又是什么变化?
淀粉变成蓝紫色,是化学变化
学习目标: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 产。我 们也可以表述为小苏打 和白醋发生了化学反应。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教科版实用PPT (共14张PPT)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教科版实用PPT (共14张PPT)
•
1.科举制度的取消对中国现代化造成 的困难 在于, 原有的 形成社 会精英 的方式 由此而 发生突 然的断 裂。正 如一些 研究者 指出的 ,曾经 由科举 制度给 社会提 供的内 聚力量 ,在其 后几十 年中一 直都没 有恢复 过。
活动一: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有什么特点,写在记录单上。
小苏打的特点
白色、粉末状 晶体、无味。
白醋的特点
无色、透明、 有酸味
活动二:
1、取一只集气瓶,倒入一勺小苏打,然 后小心地倒入约三勺醋,马上盖上玻璃片。
2、全神贯注观察变化。(看、听)并将 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3、用手触摸集气瓶外壁,先摸上部,再 摸下部,有什么感觉?
温馨提示: 1、注意不要浪费材料。
2、实验后整理好所用物品。
我们发现了什么实验现象?
1、产生了大量气泡。 2、发出嘶嘶声。 3、集气瓶的外壁有点凉。 4、瓶子里有液体,有酸味。 5、集气瓶底部有白色粉末。
活动三:
1、将点燃的火柴接近白醋和小苏打混合的 杯口,轻轻打开盖子,火柴有什么变化?
2、将点燃的火柴伸进一个空玻璃杯里,火 柴有什么变化?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徐波
复习:
1、易拉罐变形,钢丝弯曲是什么变化?
物理变化
2、在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什么现象, 又是什么变化?
淀粉变成蓝紫色,是化学变化
学习目标:
公开课课件_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PPT

产生了什么气体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 产生了大量气体,这 是什么气体呢?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什么 气体呢?下面我们来做两个实验
1、往瓶子里插 入燃烧的细木条。
这和把燃烧的细木条伸进一个 空瓶子里情况一样吗?
实验二:像倒水一样,把玻璃杯中的气 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会有什么现象呢?
蜡烛上的火熄灭了
小苏打
白醋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有什么特点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有白醋的特点
白色、粉末状 无色、液体, 晶体、无味 酸味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后,会怎么样呢?
小苏打和白醋 的变化
实验步骤: 1. 保持安静,小心地将小苏打倒入装
总结
1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 生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 。
2二氧化碳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 气体。 (无色无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这样的变化属于 化学变化
• 我们也可以表述为:
。
小苏打和白醋发生了 化学反应。
总结
1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 生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 。
2二氧化碳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 气体。 (无色无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有醋的锥形瓶中,马上盖好盖子。
2. 全神贯注观察变化。(看、听)并
将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3. 用手触摸锥形瓶外壁,先摸上部,再
摸下部。
4. 把锥形瓶放回原处,摆整齐。
准备汇报。
我们发现了什么实验现象?
1 产生气泡,有“嘶嘶”声。 2 锥形瓶外壁有点凉。 3 锥形瓶底部有白色粉末。
4 瓶子里还有无色透明的液体。
关于二氧化碳气体,你还知道多少?
阅读课本第33页第四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比空气重,无色,无味, 透明。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并不是仅仅因为以上我们验证
的两个特点就可以断定就是二氧化 碳的本质。
虽然我们的实验证据还 不足以判断产生的是什么气 体,但是,科学家经过大量 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 是二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 成部分。
(无色无味,比空气重, 不支持燃烧)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制作柠檬汽水
在一个水杯中, 加入两勺糖,少量 的新鲜柠檬榨的汁, 再加入一小勺小苏 打,做成的饮料会 冒气泡,这就是
• 有助于消除疲劳,在洗脚水里 放2匙小苏打浸泡一段时间。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关于二氧化碳的小知识
二氧化碳 灭火器
1.人们还利用二氧化碳不支 持燃烧的性质生产出了二 氧化碳灭火器。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部分。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 了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 气体,这样的变化属 于化学变化 。
➢验证实验二:
1. 将火焰接近瓶口,然后
轻轻拿开盖子;
2.像倒水一样把瓶中的气体 倒在蜡烛的火焰上。
3.观察变化。 ➢注意事项: 1.瓶中的液体不要倒出。 2.实验后物品放整齐。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有什么现象呢?说明了什么?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温馨提示三: 1.点燃细竹签,轻轻移开盖子。 (瓶口露一个小口子),将点燃 的细竹签伸入烧杯中。
• 无色,味道重,一股酸味 。用于烹调,特别是用来 制作泡菜,也可用做家用 清洁剂,例如清洗咖啡机 内部的积垢。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关于小苏打的小知识
• 人们通常只知道可以用它 来发面包、制汽水和做灭 火剂,其实,它还有以下 几种鲜为人知的用途:
中的液体还是白醋。( )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是
一种无色、无味、不帮助燃烧的气体。 ()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总结
1.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 。
2.二氧化碳是一种具有特殊 性质的气体。
A.小明说,根据现象,可以判断,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二氧化碳 气体。 B.小强说,根据现象,可以判断,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气体。 C.小王说,根据现象,无法判断。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5.第六小组在做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实验时, 为确定瓶内是不是二氧化碳气体,就把一 枚燃烧着的火柴放进瓶子内,当燃着的火 柴到达瓶子中部时,火柴熄灭,四位同学 分别作出如下结论,结论正确的是( ) A.小明说,根据现象,可以断定,小苏打 和白醋混合产生的就是二氧化碳气体。 B.小强说,根据现象,只能推断,小苏打 和白醋混合产生的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C.小王说,根据现象,可以断定,小苏打 和白醋混合产生的就是一氧化碳气体。
情况一样吗?不一样。
(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氧 气支持燃烧)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温馨提示四:
1.把蜡烛放入烧杯;
一、观察这两种物质
观察这两种物质有什么特点,
记录在实验记录表1里。
实验记录表1
物质名称 物质1
物质2
() ()
物质特点
温馨提示(一) : 1.注意安全,不能用鼻闻、用口
尝。
2.运用多种感官仔细观察这两种 物质(颜色、气味、状态等), 并及时做好记录。
3.观察结束后,物品放回原处。
实验记录表1
物质 物质1
蜡烛上的火熄灭了,说明 了该气体不支持燃烧。
再据观察到的现象 讨论这种气体比空
气重还是轻。 重
气体没有上升,而是 沉在杯子里,说明产 生的气体比空气重。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 从上面的现象中,我们能知 道这种气体的什么特点?
2.用细竹签点燃蜡烛;
3.把小苏打倒在装有白醋的2号瓶
中,将2号瓶口挂在大烧杯边缘,
把气体像倒水一样,倒入装有高矮
两支燃烧的蜡烛的烧杯里,注意瓶
口不要对准任何一支蜡烛,不要把
瓶中的液体倒出来。
4.屏住呼吸。(实验后物品放整齐)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中,有产生( ),听到( )声。 手摸上去感觉到( ),这种物质能 使燃烧的蜡烛( )。
2.做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实验时, 如果小苏打是1匙,白醋放( )匙 正好反应。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三)判断题: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子
D.小玲说,根据现象,无法判断什么。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
( C )。
A.全部是白醋 B.全部是水 C.是含有 新物质的液体
7.把点燃的细竹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
合后的杯中,火焰会( B)。
• 我们也可以表述为小苏打和 白醋发生了化学变化。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 观察广口瓶里的液体, 小苏打还在吗? • 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 请大家闻一闻。 • 留下的液体是什物质?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2.我们喝的碳酸饮料中,就含 有二氧化碳气体,当打开饮料 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二氧 化碳。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3.我们呼吸时呼出 的气体中含有二氧 化碳。
请注意:
在这个实验中,小苏打 和白醋的比例一定要控制好, 不然会造成很大的浪费。那 就取一只烧杯,倒入三匙醋, 然后小心倒入小半匙小苏打。 盖上玻璃片,将现象记录到 实验记录表2中。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实验记录表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小苏打和白醋发生的反应, 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除此之外,留下的液体,既 不是醋,也不是小苏打,是 一种叫做醋酸钠的新物质。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关于白醋的小知识
2.现象产生后立刻取回细竹 签,盖回玻璃片。 3.防止有风,观察员不要靠 太近。(实验后物品放整齐)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验证实验一: 将燃烧的火柴伸进广口 瓶,观察到什么现象?
细木条上的火熄灭了。
这和把燃烧的细木条 伸进一个空广口瓶里
A.继续燃烧 B.马上熄灭 C.燃烧半 分钟后熄灭
8.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倒
向蜡烛的火焰,火焰( A)。
A.会立即熄灭 B.不会熄灭 C.半分 钟后熄灭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二)填空题: 1.将白醋倒入盛有小苏打的杯子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 蒸馒头为什么要放小苏打?
• 我们平时吃到的馒头都是
松软可口,非常疏松的。这是 为什么呢,原来都是小苏打的 功劳。面粉在发酵的时候放的 酵母菌会让面团里面产生有机 酸,加上小苏打这样的碱性物 质,不但可以中和酸,还可以 产生CO2气体,使馒头更加松 软多孔。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
家庭清洁:
• 对洗涤剂过敏的人,可以在洗碗水 里加少许小苏打,既不烧手,又能 把碗、盘子洗得很干净。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并不是仅仅因为以上我们验证
的两个特点就可以断定就是二氧化 碳的本质。
虽然我们的实验证据还 不足以判断产生的是什么气 体,但是,科学家经过大量 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 是二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 成部分。
(无色无味,比空气重, 不支持燃烧)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制作柠檬汽水
在一个水杯中, 加入两勺糖,少量 的新鲜柠檬榨的汁, 再加入一小勺小苏 打,做成的饮料会 冒气泡,这就是
• 有助于消除疲劳,在洗脚水里 放2匙小苏打浸泡一段时间。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关于二氧化碳的小知识
二氧化碳 灭火器
1.人们还利用二氧化碳不支 持燃烧的性质生产出了二 氧化碳灭火器。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部分。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 了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 气体,这样的变化属 于化学变化 。
➢验证实验二:
1. 将火焰接近瓶口,然后
轻轻拿开盖子;
2.像倒水一样把瓶中的气体 倒在蜡烛的火焰上。
3.观察变化。 ➢注意事项: 1.瓶中的液体不要倒出。 2.实验后物品放整齐。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有什么现象呢?说明了什么?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温馨提示三: 1.点燃细竹签,轻轻移开盖子。 (瓶口露一个小口子),将点燃 的细竹签伸入烧杯中。
• 无色,味道重,一股酸味 。用于烹调,特别是用来 制作泡菜,也可用做家用 清洁剂,例如清洗咖啡机 内部的积垢。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关于小苏打的小知识
• 人们通常只知道可以用它 来发面包、制汽水和做灭 火剂,其实,它还有以下 几种鲜为人知的用途:
中的液体还是白醋。( )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是
一种无色、无味、不帮助燃烧的气体。 ()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总结
1.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 。
2.二氧化碳是一种具有特殊 性质的气体。
A.小明说,根据现象,可以判断,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二氧化碳 气体。 B.小强说,根据现象,可以判断,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气体。 C.小王说,根据现象,无法判断。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5.第六小组在做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实验时, 为确定瓶内是不是二氧化碳气体,就把一 枚燃烧着的火柴放进瓶子内,当燃着的火 柴到达瓶子中部时,火柴熄灭,四位同学 分别作出如下结论,结论正确的是( ) A.小明说,根据现象,可以断定,小苏打 和白醋混合产生的就是二氧化碳气体。 B.小强说,根据现象,只能推断,小苏打 和白醋混合产生的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C.小王说,根据现象,可以断定,小苏打 和白醋混合产生的就是一氧化碳气体。
情况一样吗?不一样。
(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氧 气支持燃烧)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温馨提示四:
1.把蜡烛放入烧杯;
一、观察这两种物质
观察这两种物质有什么特点,
记录在实验记录表1里。
实验记录表1
物质名称 物质1
物质2
() ()
物质特点
温馨提示(一) : 1.注意安全,不能用鼻闻、用口
尝。
2.运用多种感官仔细观察这两种 物质(颜色、气味、状态等), 并及时做好记录。
3.观察结束后,物品放回原处。
实验记录表1
物质 物质1
蜡烛上的火熄灭了,说明 了该气体不支持燃烧。
再据观察到的现象 讨论这种气体比空
气重还是轻。 重
气体没有上升,而是 沉在杯子里,说明产 生的气体比空气重。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 从上面的现象中,我们能知 道这种气体的什么特点?
2.用细竹签点燃蜡烛;
3.把小苏打倒在装有白醋的2号瓶
中,将2号瓶口挂在大烧杯边缘,
把气体像倒水一样,倒入装有高矮
两支燃烧的蜡烛的烧杯里,注意瓶
口不要对准任何一支蜡烛,不要把
瓶中的液体倒出来。
4.屏住呼吸。(实验后物品放整齐)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中,有产生( ),听到( )声。 手摸上去感觉到( ),这种物质能 使燃烧的蜡烛( )。
2.做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实验时, 如果小苏打是1匙,白醋放( )匙 正好反应。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三)判断题: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子
D.小玲说,根据现象,无法判断什么。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
( C )。
A.全部是白醋 B.全部是水 C.是含有 新物质的液体
7.把点燃的细竹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
合后的杯中,火焰会( B)。
• 我们也可以表述为小苏打和 白醋发生了化学变化。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 观察广口瓶里的液体, 小苏打还在吗? • 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 请大家闻一闻。 • 留下的液体是什物质?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2.我们喝的碳酸饮料中,就含 有二氧化碳气体,当打开饮料 瓶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二氧 化碳。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3.我们呼吸时呼出 的气体中含有二氧 化碳。
请注意:
在这个实验中,小苏打 和白醋的比例一定要控制好, 不然会造成很大的浪费。那 就取一只烧杯,倒入三匙醋, 然后小心倒入小半匙小苏打。 盖上玻璃片,将现象记录到 实验记录表2中。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实验记录表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小苏打和白醋发生的反应, 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除此之外,留下的液体,既 不是醋,也不是小苏打,是 一种叫做醋酸钠的新物质。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关于白醋的小知识
2.现象产生后立刻取回细竹 签,盖回玻璃片。 3.防止有风,观察员不要靠 太近。(实验后物品放整齐)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验证实验一: 将燃烧的火柴伸进广口 瓶,观察到什么现象?
细木条上的火熄灭了。
这和把燃烧的细木条 伸进一个空广口瓶里
A.继续燃烧 B.马上熄灭 C.燃烧半 分钟后熄灭
8.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倒
向蜡烛的火焰,火焰( A)。
A.会立即熄灭 B.不会熄灭 C.半分 钟后熄灭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二)填空题: 1.将白醋倒入盛有小苏打的杯子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 蒸馒头为什么要放小苏打?
• 我们平时吃到的馒头都是
松软可口,非常疏松的。这是 为什么呢,原来都是小苏打的 功劳。面粉在发酵的时候放的 酵母菌会让面团里面产生有机 酸,加上小苏打这样的碱性物 质,不但可以中和酸,还可以 产生CO2气体,使馒头更加松 软多孔。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六年级下 小苏打和 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PPT课件 42
•
家庭清洁:
• 对洗涤剂过敏的人,可以在洗碗水 里加少许小苏打,既不烧手,又能 把碗、盘子洗得很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