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活动现状分析与建议

合集下载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开展的现状及策略探究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开展的现状及策略探究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开展的现状及策略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幼儿园是孩子们最早接触社会的地方,户外游戏活动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一些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

有的幼儿园游戏项目单一,器材不足,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频发,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通过对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开展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问题所在,为今后的改进提供有力依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旨在帮助幼儿园提升户外游戏活动的质量,促进孩子们更全面地发展。

【字数:213】1.2 问题提出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户外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育,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当前的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开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幼儿园缺乏多样化的游戏项目,导致幼儿参与度不高,游戏活动缺乏吸引力。

一些幼儿园缺乏足够的游戏器材,限制了户外游戏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一些幼儿园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师资队伍缺乏专业的户外游戏培训和指导,影响了游戏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如何提升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开展水平,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字数:203】1.3 研究意义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开展在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户外游戏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增强他们的体力和耐力,提高他们的免疫力。

户外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户外游戏活动还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通过对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开展现状及策略的研究,可以为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和开展户外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的问题和对策分析一、问题分析户外体育游戏是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体和智力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要想进行好户外体育游戏,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1 游戏形式过于单一目前,许多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游戏形式比较单一,只有少数几种固定的游戏活动,如跳绳、踢球等,这样容易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失去游戏的兴趣。

1.2 游戏难度不合适幼儿年龄比较小,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异质性较大。

有的游戏对幼儿的技能要求较高,难度过大,让许多幼儿感到沮丧,影响了游戏效果。

1.3 游戏安全隐患幼儿的安全意识尚未形成,很容易因为游戏中的安全隐患导致受伤。

此外,一些游戏场地设施不合理,也可能给幼儿的生命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1.4 游戏监管不到位园所的教师数目有限,监管难度也较大。

有的幼儿难以做到自我控制,如果监管不力,则可能导致一些幼儿在游戏中发生冲突,甚至互相伤害。

二、对策分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的质量,需要采取以下对策:2.1 多样化游戏形式幼儿喜欢新鲜感,对活动的多样性要求较高,因此要在游戏形式上进行多元化的尝试,如推出沙滩排球、攀爬架等新的游戏项目,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的选择。

2.2 按照年龄和技能水平分组幼儿年龄差异大,身体素质也不一样,按照年龄和技能水平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之间的难度相对均衡。

这样可以避免游戏中的焦虑感和失落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3 确保游戏的安全性对于游戏中的安全隐患,需要提前进行规划和预防。

游戏场地需要进行安全检查,孩子需要佩戴合适的护具,安排专人对现场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游戏的安全性。

2.4 提高教师的监管技能教师需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幼儿游戏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干预,防止冲突的发生。

此外,教师应该为孩子们建立一个良好的交际方式,积极鼓励正面行为,养成好习惯。

三、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对策的具体应用过程,以下将通过一例实际操作中的情况分析:针对游戏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可以进行一些创新,如推出“跳床足球”等新的游戏项目。

游戏活动中幼儿发展的观察分析与指导国内外现状

游戏活动中幼儿发展的观察分析与指导国内外现状

游戏活动中幼儿发展的观察分析与指导国内外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游戏活动逐渐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一环。

通过游戏活动,幼儿不仅能够获得愉悦和快乐的体验,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会结合国内外现状,对游戏活动中幼儿发展的观察分析与指导进行探讨。

一、游戏活动中幼儿的认知发展游戏活动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可以获得更多的经验和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和能力。

而且,游戏活动还可以提高幼儿在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方面的能力。

因此,游戏活动在幼儿认知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在国内,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大部分还停留在“玩具池”、“玩角色扮演”、“闹闹游戏”等传统游戏活动。

虽然这些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幼儿的基本需求,但是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来说,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游戏活动中应该更注重幼儿的认知发展,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挑战和机会。

而在国外,欧美等国家的幼儿游戏活动中大量采用了积木、拼图等智力开发类玩具和活动,以及素材探索和探究学习的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也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因此,国内幼儿园可以参考国外的经验,将认知开发类活动融入到游戏活动中。

二、游戏活动中幼儿的情感发展情感发展是幼儿全面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游戏活动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无压力的环境,让幼儿能够放松心情,告别不良情绪,并获得愉悦的体验。

同时,游戏活动也可以帮助幼儿培养分享、合作和团队精神等良好情感和社交习惯。

在国内,传统的游戏活动往往较为单一,缺乏创意和趣味性。

这对于幼儿的情感发展来说,很容易造成情绪抑制和社交习惯上的缺陷。

因此,在游戏活动中应该更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能力,注重游戏活动体验的情感性质。

而在国外,很多幼儿游戏活动注重对幼儿的情感体验和人际交往问题的培养。

例如,罗马尼亚的魔法花园、芬兰的森林幼儿园等拥有多样化、探究性、贴近自然、提升幼儿成就感的游戏活动。

幼儿园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

幼儿园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

幼儿园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一、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我国的幼儿园教学现状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思考。

幼儿园教学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

目前,我国的幼儿园教学内容主要以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等为主,缺乏数学、科学等逻辑思维方面的教学。

这使得幼儿在进入小学后,很难适应小学的数学和科学课程,导致学习困难。

幼儿园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互动性。

目前,我国的幼儿园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幼儿只能被动接受。

这种方式容易让幼儿产生厌倦感,也不利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幼儿园教学评价过于注重成绩,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

目前,我国的幼儿园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幼儿的兴趣、特长和创造力等方面的评价。

这使得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过于注重成绩,容易产生压力,也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建议1.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挑战性。

在保证幼儿基本素质的前提下,增加数学、科学等方面的教学,让幼儿在幼儿园阶段就能接触到一定的逻辑思维训练,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2.改革教学方式,增强互动性。

采用游戏化、情境化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多元评价,注重个体差异。

建立多元化、全面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幼儿的成绩,还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特长和创造力等方面。

鼓励幼儿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4.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同时,关注教师的心理素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5.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

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教育理念,共同参与幼儿的教育过程,形成教育合力。

我国的幼儿园教学现状需要我们关注和改进。

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的未来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幼儿园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中班游戏现状分析总结与反思

中班游戏现状分析总结与反思

02
延长游戏时间,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娱乐
03
优化游戏环境,为孩子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游戏空间
04
加强游戏指导,提升孩子的游戏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04
中班游戏现状的总结
中班游戏开展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
不足
• 游戏类型丰富,满足了孩子的多样化需求
• 游戏创意不足,限制了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 延长游戏时间,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娱乐
• 优化游戏环境,为孩子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游戏空间
• 加强游戏指导,提升孩子的游戏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改进建议的实施
• 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游戏组织和指导能力
• 加强对游戏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游戏安全有序进行
• 定期收集孩子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游戏内容和形式
游戏类型统计
• 角色扮演游戏:20个
• 益智游戏:15个
• 体育游戏:10个
• 创意游戏:5个
游戏数量统计
• 总计:50个
• 每周游戏数量:10个
中班游戏开展的时间安排

游戏时间安排
• 每天游戏时间:1小时
• 每周游戏天数:5天
游戏时间段安排
• 上午游戏时间:9:00-10:00
• 下午游戏时间:3:00-4:00
• 室外游戏空间较大,有利于孩子进行各种户外运动
• 室内外游戏空间相结合,满足了孩子不同游戏需求
02
中班游戏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问卷设计
• 游戏满意度调查
• 游戏兴趣调查
• 游戏建议调查
问卷实施
• 发放问卷50份
• 回收问卷50份

幼儿园游戏活动现状及分析

幼儿园游戏活动现状及分析

幼儿园游戏活动现状及分析游戏在幼儿园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活动形式,能够促进幼儿身体、心理和智力等多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然而,目前幼儿园游戏活动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是功利性的游戏观念。

教师在组织游戏活动时,应该深入思考如何让游戏更具有意义。

同时,教师在游戏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游戏的内涵有多种解释,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游戏应该是一种令人愉快、自发自由的活动。

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本身就是目的,他们通过游戏活动获得快乐体验。

因此,游戏不应该被教师视为一种教学工具,而应该是幼儿自愿选择的一种自由活动。

通过对四所幼儿园的观察,发现幼儿园游戏活动存在问题。

其中,小班儿童的游戏活动尤其重要,因为游戏在他们的生活中具有特别的地位和价值。

教师需要更好地发挥作用,避免功利性的游戏观念,让游戏更具有意义。

1.幼儿园游戏时间不足,特别是中班。

英语课等其他课程占用了游戏时间,导致幼儿游戏时间不足。

小班的游戏时间相对充足,但户外游戏时间仍然不够。

2.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有效时间也较少,特别是户外游戏。

组织效率低下,幼儿在洗手间、喝水等方面浪费了很多时间。

小班的琐碎事情也会影响游戏时间。

3.幼儿游戏内容和形式往往是教师安排的,缺乏自主性。

教师安排的游戏往往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幼儿缺乏选择权和自主性。

这导致幼儿失去了在游戏中发挥创造力和快乐感觉的机会。

在一个小班的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设计了一个训练幼儿平衡感和协调能力的游戏——踩XXX。

虽然这个游戏的目的是锻炼幼儿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但是游戏性不强,有些幼儿身体动作协调能力较差,无法快速掌握游戏窍门,做起来很吃力,很快就对这件事情失去了兴趣。

此外,这个游戏玩法单一,幼儿只能按照老师规定的方法去玩,无法体现游戏活动的生成性。

在这个游戏中,只有少数几个很快掌握窍门的幼儿玩得很高兴,大多数幼儿只是静静地玩,甚至有很多儿童被旁边玩足球的游戏所吸引。

在另一个小班玩滑梯的游戏中,教师规定了每一个幼儿玩游戏的顺序和姿势,包括应该以怎样的姿势滑,在滑完滑梯后要玩“钻山洞”。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在幼儿教育中,区域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

它通过提供不同的活动区,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然而,当前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充分的和解决。

本文将就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现状近年来,幼儿园区域活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它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让他们能够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1、活动区设置不合理:部分幼儿园在设置活动区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兴趣和实际需要,导致活动区的设置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不能满足孩子的实际需求。

2、活动材料不充足:在区域活动中,活动材料是孩子们进行探索的重要工具。

然而,部分幼儿园由于资金不足或其他原因,导致活动材料不充足,影响了孩子们的探索和学习。

3、教师指导不足:区域活动虽然强调孩子的自主性,但教师的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部分教师在活动中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对孩子的活动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四、对策研究1、合理设置活动区:幼儿园在设置活动区时,应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兴趣和实际需要。

例如,对于小班的幼儿,活动区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角色扮演游戏,对于大班的幼儿,则可以设置一些更具挑战性的科学实验区等。

2、丰富活动材料:幼儿园应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购买足够的活动材料,以满足孩子们的探索和学习需求。

同时,也可以鼓励家长和社区参与,共同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

3、加强教师培训: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一些专题培训,让教师了解如何在区域活动中有效地指导孩子们。

五、结论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它能够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然而,当前的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一些问题,如活动区设置不合理、活动材料不充足、教师指导不足等。

幼儿园建构游戏的现状分析和指导策略——以碳化积木建构游戏为例

幼儿园建构游戏的现状分析和指导策略——以碳化积木建构游戏为例

李雨涵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建构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创新创造、逻辑思维和人际交往等能力。

碳化积木作为建构游戏材料,具有开放性强、易拆易建等特点,大多数幼儿园在户外游戏区都会投放。

本文从大班幼儿建构游戏现状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

一、幼儿碳化积木建构游戏现状(一)教师是建构游戏的发起者教师不应是幼儿建构游戏的发起者、控制者,而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但是,在实际活动中,有的教师经常成为游戏的发起者和控制者。

例如,我观摩过一次户外建构活动。

幼儿利用碳化积木开展搭建游戏。

一名男孩正在专注地搭建“楼房”,在“楼房”外侧放了一块积木。

这时,教师询问:“这块积木是什么呀?”男孩回答道:“这是电梯!”教师觉得用一块积木当电梯太简单了,便执着地引导幼儿搭建出一层层的楼梯。

男孩生气地说:“我不要搭楼梯,这么高的楼需要电梯。

”教师无奈地说道:“你这孩子怎么那么懒。

你明明会搭楼梯,就是懒得搭!”我目睹了这一切,心中百感交集。

如果教师把幼儿看作需要填补的空瓶、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就会想方设法地把他们认为应该学习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灌输给幼儿。

如果儿童观“歪”了,教师观察到的幼儿行为后所作出的判断、回应、指导策略,就毫无意义。

(二)过分工作建构技能的发展幼儿园建构活动有一种很“奇怪”的倾向:运用很多建构技能搭建出来的造型就是“好”的;那些第一眼看起来复杂的建构作品就是“成功”的;教师用“像不像”“壮观不壮观”评价幼儿作品……教师没有真正蹲下身子问幼儿:为什么要这么搭?有没有什么“故事”?可见,在建构游戏中,不少教师过分关注建构技能(围合、垒高、架空、覆盖、交叉等)的传授,轻视社会情感、数学能力、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三)游戏计划与建构造型不一致游戏前,幼儿一般会制定游戏计划,用画笔先描绘出想要搭建的造型。

游戏中,幼儿对照计划进行搭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游戏活动现状分析与建议
摘要: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与认可。

2010
年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
基本活动。

这就为“幼儿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从理论向实践的转换提供了一条
可行之路。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析、发现和探寻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存
在的问题,并对其背后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进而提出了促进幼
儿园教学游戏化得以实现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基本活动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示范幼儿园、一级园、二级园以及准办园5所幼儿园。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问卷调查法是用书面形式间接搜
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两种主观、客观调查方法相结合,分析现阶段幼儿
园游戏活动偏失性,达到双方共赢目的。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现状调查
1.幼儿园中开展的游戏活动类型。

依次为:教学游戏、表演游戏、角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结构游戏。

教学游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
游戏活动,其目的在于教学而非游戏,而且教学游戏中幼儿缺乏自主性体验。

2.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类型分析。

把游戏活动分为户外游戏、室内游戏、规
则游戏以及自由游戏时,发现幼儿最喜欢户外游戏,占67.6%。

由此数据也可以
看出,户外游戏活动在幼儿中受欢迎的程度是最高的。

三幼儿园游戏活动材料投放的现状
1.游戏活动环境布置与材料更换频率分析。

通过观察、有3
2.4%的教师3周进行一次材料更换与布置,也有5.5%的教师在一周以内就会更换游戏材料。

2.自制玩具使用分析。

观察发现,幼儿园存在玩具种类单一、数量不充足、
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游戏材料中以结构玩具数量最多,如大、中、小型积木或者
是拼插玩具等。

自制玩具的数量最少,玩具的更换率也很低。

3.游戏活动中的指导现状。

教师在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指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中以及游戏结束后的指导现状做了如下分析:(1)游戏活动中的指导方法分析。

开展游戏活动过程中,有46.3%的教师选
择场外指导,往下依次为角色扮演、旁观、不介入和其他。

观察的三所幼儿园中,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更多地充当了纪律维持者的角色。

(2)游戏活动中冲突的处理方法分析。

面对游戏活动中的冲突:当与其他班级在户外游戏场地设施的使用上发生冲突时,教师采取的最多的措施为将场地一
分为二,各占一半使用;其次为场地不加区分,与其他班级混合使用;推迟游戏
时间,与其他班级轮流使用;也有的教师选择取消游戏。

(3)对策与建议。

①创设富含游戏性因素的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环境的创
设和改善不可能由单一方面的改变而完成,必须把幼儿园物理环境、制度环境和
人文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的背景来实施。

②创设富含教育性与游戏性因素的物理环境。

主要是指在幼儿园户内和户外的空间范围内,通过对空间的设计、安排以及
游戏设备和材料的投放而形成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

幼儿园物理环境
主要为幼儿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情感发展提供了一个整体的感知背景,为幼儿
的学习、生活和各种日常活动造成一种具体、形象、直观的感官刺激。

③建立、健全支持性的制度环境。

在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实施过程中,除物理环境之外,
行之有效的制度支持也是一项不可忽略的因素。

合理而有效的制度既是对教师基本权利的保证,也是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规范。

四、提升教师“游戏化的教”的专业素养
游戏性的教与学,追求“教”的游戏化和“学”的游戏化的共同实现。

“学”的游戏化是“教”的游戏化的结果,“教”的游戏化是“学”的游戏化的前提。

“游戏性”可以用来作为判断活动性质的标准,即判断某一活动是游戏还是非游戏的客观特性;“游戏性”还可以被视作活动主体的个性倾向性,即判断主体是否处于游戏状态的个体特征。

而作为后者,弗洛伊德曾在其游戏研究中提到,游戏是主体的人格类型与内在愿望的外化,游戏与主体的人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五、重视家园合作,争取家长对教学游戏化的理解与支持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如果没有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在实施过程中家长对游戏之于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与意义的认可,幼儿园与家庭的交流互动状况,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参与度等,都会成为一定的制约因素。

通过对幼儿园教学游戏化活动的观察、对幼儿园教师与幼儿的访谈,力争对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一个客观的展现与剖析。

考证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是否真正做到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的方式、游戏的价值与游戏精神是否在幼儿园教学中有所应用与体现,游戏与教学是否实现了融合或一体化,以期能提出对幼儿园教育实践和幼儿教师教育行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单中惠福禄培尔游戏理论新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01)。

[2]鄢超云魏婷“游戏”离“游戏”有多远——从理想的游戏到儿童经验的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08,(09)。

[3]王春燕陈倩巧游戏整合幼儿园课程的可能性与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08,(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