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与ACYW135_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课件

合集下载

细菌性流脑疫苗的免疫策略课件

细菌性流脑疫苗的免疫策略课件

1 血清学诊断
MPV-A终将被替代
<2岁的婴儿是感染Nm的主要群体
据2005/2006年度全国流脑疫情资料1,<10岁儿 童年龄组发病率为0.29/10万~0.72/10万,是全 人群发病率的2.2~5.5倍
全人群病死率为9.3%,其中<1岁婴儿达30.8%, 是平均病死率的3.3倍,死亡率是平均死亡率的 18.9倍
MPV-A终将被淘汰
MCV替代MPV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使用MCV-AC/Hib是预防接种的发展方向
为什么要使用流脑三联苗 对使用MCV-AC/Hib的建议
MCV替代MPV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MCV-AC可以解决小月龄婴幼儿的接种
将流脑多糖抗原和T细胞依赖性抗原(如TT)载体蛋白共价 结合形成的结合疫苗具有如下优点1: 重复接种能产生免疫记忆,可诱发T辅助细胞和T记忆 性细胞,被激活的T细胞能够分泌细胞因子,诱发机体 产生持久的记忆反应,包括抗体产生和细胞介导免疫 应答反应。 婴幼儿接种后,主要产生特异性IgG抗体,具有持久的 免疫保护效果。
疫苗(中文版),2006,1(2):15-22. 3 WHO.WER,2011,86(47):521-540 .
为什么MPV-A终将被替代
无免疫记忆:用MPV-A进行间隔3个月的加强免疫,对≥6 个月龄的婴儿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但只产生短暂的 免疫反应,不具备反复接种时的免疫记忆和免疫增强效应 。
苗可向这些儿童提供特别有效的保护。
来源: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141/zh/
2011年WHO公布的世界各国流脑疫苗免疫策略
只有中国1个国家使用MPV-A, 淘汰MPV-A是全球的发展趋势

四价流脑疫苗

四价流脑疫苗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YW135 Qun Naomoyanqiujun Duotang YimiaoGroup ACYW135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本品系分别用A群、C群、Y群、W135群脑膜炎球菌培养液,分别提取和纯化A群、C群、Y群、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抗原,混合后加入适宜稳定剂后冻干制成。

用于预防A群、C群、Y群、W135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 基本要求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

2 制造生产用菌种为A群脑膜炎球菌CMCC 29201(A4)菌株、C群脑膜炎球菌CMCC 29205(C11)菌株、Y群脑膜炎球菌CMCC 29028、W135群脑膜炎球菌CMCC 29037或其他经批准的菌种。

2.1混合前单价原液2.1.1A群、C群、Y群、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原液应分别符合“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中2.1~2.2项的规定。

原液制备过程中可采用经批准的方法去除内毒素。

2.1.2 原液检定按3.1项进行。

2.1.3 保存及有效期粗制多糖、精制多糖原液或原粉于-20℃以下保存。

自收获杀菌之日起至成品疫苗,总有效期应不超过60个月。

2.2 半成品2.2.1 配制用无菌、无热原乳糖溶液和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原液即为半成品。

每1次人用剂量含A群多糖50μg,C群多糖50μg,Y群多糖50μg,W135群多糖50μg,乳糖2.5~10mg。

2.2.2 半成品检定按3.2项进行。

2.3 成品2.3.1 分批应符合“生物制品分批规程”规定。

2.3.2 分装及冻干应符合“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规定。

冻干过程中制品温度不高于30℃,真空或充氮封口。

2.3.3 规格按标示量复溶后每瓶0.5ml。

每1次人用剂量0.5ml,含A群、C群、Y群、W135群多糖各50μg。

2.3.4 包装符合“生物制品包装规程”规定。

脑膜炎疫苗的种类及其应用范围解析

脑膜炎疫苗的种类及其应用范围解析

脑膜炎疫苗的种类及其应用范围解析概述: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一旦感染,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脑炎、脑水肿等。

为了预防脑膜炎的发生,研发出了多种脑膜炎疫苗。

本文将介绍脑膜炎疫苗的种类以及其应用范围。

1. 流脑疫苗(A、C、W135、Y群)流脑疫苗主要用于预防流行性脑膜炎,主要包括A型、C型、W135型和Y型。

其中A、C群流脑疫苗是最常用的疫苗,可防止这两种类型的脑膜炎感染。

W135和Y群流脑疫苗主要用于特定地区或人群,如灾区、军队等。

这些疫苗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进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2. 脊髓灰质炎疫苗(A、B、C型)脊髓灰质炎疫苗主要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该疾病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引起的。

脊髓灰质炎疫苗主要包括A、B、C型。

这些疫苗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预防疾病的发生。

3. 肺炎球菌疫苗(13、23价肺炎球菌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用于预防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肺炎等疾病。

目前有13价和23价肺炎球菌疫苗可供选择。

13价肺炎球菌疫苗可以预防13种肺炎球菌引起的疾病,包括常见的肺炎和脑膜炎;23价肺炎球菌疫苗可以预防23种肺炎球菌引起的疾病,但并不包括全部。

4. 乙型脑炎病毒灭活疫苗乙型脑炎病毒灭活疫苗主要用于预防乙型脑炎,该疾病由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

乙型脑炎病毒灭活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预防乙型脑炎的发生。

应用范围:脑膜炎疫苗的应用范围可以根据疫苗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流脑疫苗: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尤其是婴儿、儿童和青少年。

在高风险的地区或特定人群中,如军队、高风险职业人员等,流脑疫苗的接种也是必要的。

- 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尤其是婴儿和儿童。

对于高风险地区或者接触过病毒的人来说,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非常重要的。

- 肺炎球菌疫苗:肺炎球菌疫苗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和免疫功能较弱的人群。

流脑的预防PPT课件

流脑的预防PPT课件

结论
结论
流脑的预防非常重要,大家要采取有效 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关注 疫情信息是预防流脑的关键措施。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疫情预警与报 告
疫情预警与报告
注意关注疫情预警:通过官方渠道及时 了解流脑疫情的相关信息,如疫情高发 地区、疫苗供应情况等。
及时报告疫情:如果发现疑似病例,应 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 取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应对突发疫情
应对突发疫情
疫情传播控制:加强病例追踪 和隔离,提升医疗机构的应急 响应能力。 大众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 宣传教育,提高对流脑的认识 和预防意识。
流脑的预防PPT 课件
目录 引言 了解流脑 预防流脑的措施 疫情预警与报告 应对突发疫情 结论
引言
引言
流脑(脑膜炎和败血症)是一 种严重的传染病,在预防和控 制方面非常重要。
本课件将介绍流脑的预防措施 ,帮么是流脑: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 起的传染病,可导致严重的脑膜炎和败 血症。
症状:高热、剧烈头痛、呕吐、颈部僵 硬等。
了解流脑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密切接 触传播等。
预防流脑的措 施
预防流脑的措施
疫苗接种: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脑最 有效的方法,包括A、C、Y、W135四种 株系的疫苗。 维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纸巾或肘 掩咳嗽、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等。
预防流脑的措施
避免近距离接触感染者:尽量 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特别 是在疫情高发地区。

AC结合流脑简介ppt课件

AC结合流脑简介ppt课件
• 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下,交往日益频繁,人口 流动频度增大,流脑的传播的危险也相应增大。
• 抗菌素的滥用,流脑菌普遍耐药。
中国CDC对流脑耐药性监测
126株检测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氯霉素,阿奇霉 素、利福平等9种抗生素敏感,没有发现耐药菌株。
菌株
菌株数
环丙沙星
耐药菌株比例 (%)
A、C群 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
罗益(无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2013年7月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结合疫苗
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conjugate Vaccine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情况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和败血症
WHO立场文件Weekly Epidemiological Record. No.40, 2002
应用结合疫苗控制流脑的理由 Justification for vaccine control
• 流行菌群的变迁,单一的A群疫苗的免疫不能阻断 其他流脑菌群的流行。
• 我国人群中除A群外,其他群流脑抗体水平低下, 一旦其他流脑菌群引入,将引起流行。
应用结合疫苗控制流脑的理由 Justification for vaccine control
• 人群免疫水平低 山东省检测1731份健康人群血清标本
A群阳性率 81.98% GMT 17.52 C群阳性率 7.89% GMT 1.21 只有同时接种多价流脑疫苗才能有效预防流脑。
2007年健康人群流脑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 药物可以预防密切接触者发生继发病例,但继发病例只占流脑总病例数 的1~2%,
因此用药物预防控制地方性或流行性的流脑无作用; • 由于5~15%的儿童和年轻成人鼻咽部携带脑膜炎球菌通过服药消除鼻

流脑预防和措施PPT课件

流脑预防和措施PPT课件

总结
接触者追踪、健康教育和增加监测力度 是流脑的后续防护措施。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流脑病初期症状
昏睡和意识模糊: 由于脑膜炎的影响, 患者可能出现昏睡和意识模糊等神经系 统症状。
流脑的治疗方法
流脑的治疗方法
及早就医: 一旦出现流脑症状,应尽早 就医并接受标准的抗生素治疗。 密切观察: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 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相 应的辅助治疗。
流脑的治疗方法
流脑的后续防护
增加监测力度: 加强对流脑病例的监测 和报告工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情的扩 散。
总结
总结
流脑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 非常重要。 疫苗接种、保持个人卫生和防蚊虫叮咬 是预防流脑的重要措施。
总结
流脑病初期常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 以及昏睡和意识模糊等症状。
及早就医、密切观察和隔离措施是流脑 的治疗方法。
隔离措施: 对于确诊的流脑病例,需要 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以避免病毒的传 播。
流脑的后续防护
流脑的后续防护
接触者追踪: 对与流脑病例有过密切接 触的人员进行追踪和观察,并根据需要 进行相应的医学观察和处理。 健康教育: 针对流脑的传播途径和预防 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 识和预防能力。
保持个人卫生: 频繁洗手、避免接触患 者或有疑似病例的人群,注意咳嗽和打 喷嚏时的礼节性遮挡,可以有效减少流 脑的传播。
防蚊虫叮咬: 当地有流脑疫情时,尤其 需要注意防蚊虫叮咬,使用有效的防蚊 虫措施,如穿长袖衣物、使用蚊香等。
流脑病初期症状
流脑病初期症状
高热: 流脑病初期常表现为高热,体温 可达40℃以上。 头痛和呕吐: 患者可能有剧烈的头痛和 频繁的呕吐症状。

《流脑疫苗》PPT课件

《流脑疫苗》PPT课件

精选PPT
13
总结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若不治疗,大多数流脑和/或败血症病例会死亡 • 工业化国家流脑病死率通常为5~10%。 • 2008年全国报告1018例,死亡107例,病死率10.5% 会遗留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包括精神异常、耳聋、瘫痪和痉挛 也可出现大面积组织坏死 有时还需施行切除手术。
年龄(岁) 万。
精选PPT
19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我国的易感人群
资料显示5岁以下儿童杀菌抗体阳性率最低,而流脑发病率在此年龄段最高
发病人数
血清杀菌抗体
精选PRePfT: Goldscneider et al J Exp Med 127: 1969
20
应用疫苗控制的理由
• 脑膜炎球菌是全球细菌性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 是唯一能够引起脑 膜炎大流行的细菌;
精选PPT
14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中国的流行情况
• 我国曾于1938年、1949年、1959年、1967年和 1977年先后发生5次全国性流脑大流行,其中以1967 年最为严重,发病率高达403/10万,病死率为5.49%, 流行范围波及全国城乡
• 自1985年开展大规模流脑A群疫苗接种之后,流脑的 发病率持续下降,2000年以来发病率一直稳定在0.21/10万
精选PPT
1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危害及后遗症
• 死亡率高:抗生素治疗及重症治疗的进步虽明显降低了死亡率, 由高达70%降至9-12%,但死亡率相对较高,尤其是脑膜炎双 球菌菌血症死亡率仍高达40%
• 后遗症严重:有11-19%的存活者有脑积水、动眼神经麻痹、 耳聋、失明、肢体瘫痪、癫痫或神经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 2001-2004年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流脑疫情资料 显示,报告发病人数分别为2250例、2551例、2535 例及2698例

2 四价流脑疫苗

2 四价流脑疫苗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YW135 Qun Naomoyanqiujun Duotang YimiaoGroup ACYW135 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本品系分别用A群、C群、Y群、W135群脑膜炎球菌培养液,分别提取和纯化A群、C群、Y群、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抗原,混合后加入适宜稳定剂后冻干制成。

用于预防A群、C群、Y群、W135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 基本要求生产和检定用设施、原料及辅料、水、器具、动物等应符合“凡例”的有关要求。

2 制造生产用菌种为A群脑膜炎球菌CMCC 29201(A4)菌株、C群脑膜炎球菌CMCC 29205(C11)菌株、Y群脑膜炎球菌CMCC 29028、W135群脑膜炎球菌CMCC 29037或其他经批准的菌种。

2.1混合前单价原液2.1.1A群、C群、Y群、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原液应分别符合“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中2.1~2.2项的规定。

原液制备过程中可采用经批准的方法去除内毒素。

2.1.2 原液检定按3.1项进行。

2.1.3 保存及有效期粗制多糖、精制多糖原液或原粉于-20℃以下保存。

自收获杀菌之日起至成品疫苗,总有效期应不超过60个月。

2.2 半成品2.2.1 配制用无菌、无热原乳糖溶液和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原液即为半成品。

每1次人用剂量含A群多糖50μg,C群多糖50μg,Y群多糖50μg,W135群多糖50μg,乳糖2.5~10mg。

2.2.2 半成品检定按3.2项进行。

2.3 成品2.3.1 分批应符合“生物制品分批规程”规定。

2.3.2 分装及冻干应符合“生物制品分装和冻干规程”规定。

冻干过程中制品温度不高于30℃,真空或充氮封口。

2.3.3 规格按标示量复溶后每瓶0.5ml。

每1次人用剂量0.5ml,含A群、C群、Y群、W135群多糖各50μg。

2.3.4 包装符合“生物制品包装规程”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60岁组(C组)中,ACYW135与A+C群脑膜炎球菌多 糖疫苗轻度红肿发生率分别为1.39%、3.49%;中度红肿发 生率分别为1.74%、8.39%,红肿发生率比较两种疫苗间有 显著差别,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红肿发生率明 显低于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本疫苗反应轻微,偶有短暂的轻微发热反应,注射局部有可 能出现轻微的疼痛,可自行缓解。 接种后观察4周。局部反 应在48小时内消退,无明显的全身反应。
结合疫苗:C群流脑结合疫苗 A+C双价流脑结合疫苗 A,C,Y,W135四价流脑结合疫苗
目前还没有各方面都理想的针对B群的流脑疫苗
疫苗学基础
4价流脑多糖疫苗由于安全和免疫原性好,早在1981年就在 美国注册上市( Menomune )
A群和C群在学龄儿童和成人中,有大于85%的保护 Y和W135群没有流行病学保护效果资料,但能刺激产生良
2-6岁组(A组)ACYW135与A+C群脑膜炎球菌多 糖疫苗轻度红肿发生率分别为2.24%、2.89%;中度 红肿发生率分别为1.87%、2.17%;红肿发生率比较 两种疫苗间无显著差别。
临床研究结果
7-15岁组(B组)ACYW135与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轻度红肿发生率分别为3.14%、2.09%;中度红肿发生率分 别为3.84%、11.88%,红肿发生率比较两种疫苗间有显著性 差别,ACYW135明显低于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99 91.7 20 18.5 20 18.5
8
8
17
17
5
5.0
269 99.6 226 98.5 269 99.6
135 97.1
18
12.9
21
15.1
223 98.7 226 100 226 100
106 90.6
11
9.4
20 17.1
免疫前后血清杀菌抗体效价的增长倍数
年龄组 2-6 7-15 16-
我国流脑流行菌群正逐步向多样化 方向发展。
我国一直以A群为主要流行菌群,B、C、Y、W135 群有散在病例报告。
2002年广西发现首例C群病例之后,四川、安徽、 江苏、广东等省都出现了局部暴发,至2005年全国 有24个省出现了C群流脑病例或流行。
2001年台湾省的流脑发病以B、W135、Y群为主, 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7.8%、26.0%、14.8%。2008年 广东、广西首次发现了W135群流脑病例。
流脑的流行病学特征。
病原学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该病流行地域分布广,危害大,虽发现距今已有 12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根据表面特异性多糖抗原不同,将脑膜炎双球菌分 为A、B、C、D、X、Y、Z、29E、W135、H、I、 K、L13个血清群。我国流行株以A群为主,占90% 以上,但近年B、C、W135群的流行呈上升趋势。 健康带菌者以B群为主。
主要成分 每瓶含脑膜炎球菌多糖200微克, 其中含 A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50微克 C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50微克 Y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50微克 W135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50微克
赋形剂: 乳糖 2.5~5毫克
ACYW135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接种人群: 2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 主要用于前往流行区旅游或居住在流行区的人群,
象其它疫苗一样,接种ACYW135群脑膜炎球 菌多糖疫苗不可能保护100%的易感个体。
盟威克® 临床研究结果
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免疫前后各群血清杀菌抗体阳转率(4倍增长)
年 龄 组
疫苗
A群 人
数 阳转 阳转率
人数 (%)
ACYW135 191 189 99.0
2-6 A+C
108 103 95.4
乙肝疫苗 100 19
好的特异性杀菌抗体
疫苗学基础
沙特5-9岁儿童免 疫学试验证明,可 在90%以上人群中 产生针对A、Y和 W135群大于8倍 的杀菌抗体,在77 %的人群中产生针 对C群的杀菌抗体
疫苗学基础
与4价结合疫苗相比,4价多糖疫苗在学龄儿童和成人中,能同样 诱导水平相当的杀菌抗体活性和抗体滴度
美国青少年免疫后脑膜炎球菌血清杀菌抗体4倍阳转率
Menactra Menomune
80.5% 84.6%
88.5% 89.7%
73.5% 79.4%
89.4%
94.4%
FDA CEBA
疫苗学基础
与结合疫苗相比,多糖疫苗副反应发生率更低
(MCV4:四价结合疫苗 MPSV4:四价多糖疫苗)
美国青少年接种脑膜炎疫苗后的全身反应
头痛 疲乏 萎靡不振 关节痛 腹泻 厌食 寒战
286名7-15岁组少年经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盟 威克®)免疫1次之后,血清内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杀菌 抗体GMT分别较免疫前GMT增长54.5、132.6、203.9、 211.3倍;血清杀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8.1%、99.6%、 98.5%、99.6%。
临床研究结果
287名16岁以上人群经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 疫苗(盟威克®)免疫1次之后,血清内ACYW135 群脑膜炎球菌杀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 较免疫前GMT增长54.0、173.6、297.3、281.1倍; 血清杀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9.1%、98.7%、100%、 100%。
类产品已报道的结果, 副反应的发生率也低于美 国Menomune的结果, 她仍会象其它疫苗一样, 不可能保护100%的易感个体。
临床研究结果
267名2-6岁组儿童经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盟 威克®)免疫1次,一个月之后血清内ACYW135群脑膜炎球 菌杀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较免疫前GMT增长 101.2、211.7、303.7、265.0倍;血清杀菌抗体阳转率(较 免疫前4倍或以上增长)分别为99.0%、99.5%、95.8%、 99.5%。
发烧(>38.5℃)
呕吐 皮疹 抽搐
Menactra (N = 2265)
% 35.6 30.0 21.9 17.4 12.0 10.7 7.0
5.1
1.9 1.6 0
Menomune (N = 970)
% 29.3 25.1 16.8 10.2 10.2 7.7 3.5
3.0
1.4 1.4 0
FDA, CEBA
流行病学基础
广东健康带菌者中,也检测到W135 群
流行病学基础
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菌型变迁流行特点;从 欧美等国已经发生的变迁情况;从亚洲地区已出现的 Y、W135群的疫情;从我国已出现的流脑菌型变迁 苗头说明,我国有必要开展“覆盖更多群型疫苗”的 免疫接种。
疫苗学基础
多糖疫苗:单价A群流脑多糖疫苗 A+C双价流脑多糖疫苗 A,C,Y,W135四价流于儿童. 起病急骤、病情凶猛,
如不及时抢救可于24 小时内死亡.
坏死性紫癜:
炎性血管内 血栓形成
皮肤深部溃疡
脑膜炎球菌感染后产生的皮疹
慢性败血症型:
少见,多为成人 . 病程迁延. 以间歇性发热、
皮疹或瘀点、多 发性关节疼痛为 特征. 血培养可阳性.
散在分布的斑疹、丘疹、瘀点
临床研究结果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Ⅲ期临床研究共观 察接种观察1398人,其中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 糖疫苗接种840人,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 424人,乙肝疫苗接种134人,三种疫苗免疫程序均 为1剂。局部反应以红肿和疼痛为主,且主要表现为 弱反应,受试者中未发生重度红肿。
疫苗学基础
美国免疫实施顾问委员会推荐2-10岁儿童和大于55岁老人使用四价多糖 疫苗,11-55岁人群在推荐四价结合疫苗的同时,也推荐使用多糖疫苗。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ACYW135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A群 96.9%
其他
3.1%
1984-1989
89.8%
10.2%
1990-
61.7%
38.3%
我国健康人群Y、W135群脑膜炎 球菌免疫水平低
深圳市对2005~2006 年健康人群测定A、C、 Y和W135群流脑抗体水 平,A、C、Y、W135群 流脑抗体平均水平中位 数分别是4.07、2.31、 1.35和1.75μg/ml,抗 体阳性率分别为68.4%、 57.1%、32.4%和41.8%, 以Y和W135群免疫水平 最低。
阳转率%
100
80
60
40
20
0
A
C
Y
W-135
Menactra 赛诺非-巴斯德公司公司的四价多糖结合疫苗 Menomune 赛诺非-巴斯德公司公司的四价多糖疫苗
美国成人免疫前后脑膜炎球菌血清杀菌抗体4倍阳转率
Menactra Menomune
100
80
Percentage
60
40
20
0
A
C
Y
W-135
发病原理
呼吸
毒力
病原菌
鼻咽部
免疫力
消灭 带菌者 上呼吸道炎 侵入血行
化 脑 中枢 败血症
微循环障碍
内毒素
迁徙性病灶
爆发型
(心内膜炎、肺炎、 关节炎)(休克型、脑型、混合型)
暴发型流脑
休克型
细菌繁殖
小血管痉挛 微循环障碍
内毒素 DIC
多器官功能衰竭
休克
脑膜脑炎型
脑血管痉挛 水肿
脑疝
细菌繁殖 内毒素 充血、出血
人数 191 270 226
血清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