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PPT

合集下载

部编版《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完整版PPT

部编版《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完整版PPT
待人厚,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对待他人都 谦虚真诚、彬彬有礼、宽厚温和的人;
律己严,在文字方面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完美、一 丝不苟、以身作则、鞠躬尽瘁、令人敬仰的人。
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的 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找 出文中评价的语句,反复朗读,对 照所叙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在这方面, 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 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粹( cuì ) 精粹
慨( kǎi )感慨 溉( gài )灌溉 概( gài )气概
诲( huì )教诲 晦( huì )晦暗 悔( huǐ )后悔
词语解释
【商酌】 商量斟酌。 【累赘】(事物)多余、麻烦;(文字)不简洁。 【拖沓】 做事拖拉,不爽利。 【妥帖】 妥当合适。 【沾溉】 浸润浇灌。比喻使人受益。 【躬行】 指身体力行,亲身实行。 【师表】 表率,在道德或学问上的学习榜样。
修改文章
写文章用写话风格
恭送客人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真诚复信
重视语文力求完美
2.读完课文,说说叶圣陶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宽以待人 严于律己
根据叙写的事例,说说叶 圣陶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找 出最能表现他品德的语句,简 要分析。
细读课文
1叶98圣8年 陶2先月生,,叶人圣,有陶往先矣一生,辞我天世常。常到想到叶他的先业绩生。 的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
从他送人一定要送得很远,还拱手,不断说谢谢,可见 他和蔼可亲,待人真诚。
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 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 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

苏教版选修《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教学设计

苏教版选修《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教学设计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学习目标】1. 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并在此基础上说出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认清过去语文教学的两点错误认识、各种弊病、不良后果。

2. 了解序言的一般特点,明确“他序”的写作重点,能从序言中了解原著的基本内容。

3.说出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或表达作用。

【学习过程评价】【积累运用】1.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及其作者的哪些方面的情况?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叶圣陶先生从一九一二年起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编辑、出版工作,前后六十多年,对于这半个多世纪里我国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利弊得失知道得深切详明,写下了大量文章,收在这个集子里的就有一百多篇。

凡是关心当前语文教育问题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集子。

按说这本集子里边的文章大部分是解放以前写的,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过时呢?这是因为现在有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所以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

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结合全文,完成2—4题。

第一是在阅读教学上不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把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地位。

“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又像轮辐一样辏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所以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而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

说到教育的意义,就牵涉到内容问题了。

……笃信固有道德的,爱把圣贤之书教学生诵读,关切我国现状的,爱把抗战文章作为补充教材,都是重视内容也就是重视教育意义的例子。

这是应当的,无可非议的。

不过重视内容,假如超过了相当的限度,以为国文教学的目标只在灌输固有道德,激发抗战意识,等等,而竟忘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那就很有可议之处了。

道德必须求其能够见诸践履,意识必须求其能够化为行动。

要达到这样地步,仅仅读一些书籍与文篇是不够的。

必须有关各种学科都注重这方面,学科以外的一切训练也注重这方面,然后有实效可言。

国文诚然是这方面的有关学科,却不是独当其任的惟一学科。

所以,国文教学,选材能够不忽略教育意义,也就足够了,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实在是不必的。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24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24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严的一面,李永是强 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
达而达人”。
第7段: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第8段: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
墨并剑飘且雨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l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作者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恰在除夕,不幸的消息在辞旧 迎新的鞭炮声中传来。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因此说是 “双层的悲哀”。另外,也可认为“双层的悲哀”表示两方 面的悲哀,一是老年人(作者当时年近八十)对岁月逝去的 伤感,二是对叶圣陶先生去世的哀伤。
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叶圣陶先生的直爽, 对待工作并不拘泥于情面,不厌其烦,一 丝不苟。
墨剑飘雨
围绕这些事情,作者又是如何评价叶圣陶先生的? liyongqiang 再次运用略墨剑读飘雨方法,找出这些评价性的语句,勾画李出永强来。
liyongqiang 李永强
第2段: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
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读书》1990年第一期。有删改。张中行和叶圣 陶先生,都是我国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 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 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 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字词积累
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 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 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倪焕之》, 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童 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 几本语文教育论著。
作者简介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
璇,学名张璿。学者、散文家。主要从 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 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 等,代表作品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 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语文苏教选修实用阅读课件:第16课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

语文苏教选修实用阅读课件:第16课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昆曲那些戏本子虽然也有幽期密约,盗劫篡夺,但是总要 归结到教忠教孝,劝贞劝节,神佛有灵,人力微薄。就文词而 言,据内行家说,多用词藻故实②是不算稀奇的,要像元曲那样 亦文亦话才是本色。但是,即使像了元曲,又何尝能够句句像 口语一样听进耳朵就明白?再说,昆曲的调子有非常迂缓的, 一个字延长到了十几拍,那就无论如何讲究辨音,讲究发声跟 收声,听的人总之难以听清楚那是什么字了。所以,听昆曲先 得记熟曲文;自然,能够通晓曲文里的故实跟词藻那就尤其有 味。
食廪.(lǐn) 笃.信(dǔ) 精辟.(pì)
磨 __磨__刀___ 摩 __揣__摩__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昆曲本是吴方言区域里的产物,现今还有人在那里传习。 苏州地方,曲社有好几个。退休的官僚,现任的善堂董事,学 校教员,中年田主少年田主,还有诸如此类的一些业余的唱曲 家,都是那几个曲社里的成员。至于职业的演唱家,只有一个 班子,就是上海“大千世界”的仙霓社。逢到星期日,没有什 么事情来逼迫,我也偶尔跑去看他们的演唱,消磨一个下午。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 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 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 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 自去视察。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 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 的传说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完整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完整ppt课件

4、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 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
明确:
(1)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 致,是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有 了答案的,所以说是“不成问题”。
(2)从现实看,叶先生“写话”主张是切中 时症的。 (时症: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 离口语的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
,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1923年,叶圣陶
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
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新中国成立后,他
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
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中央
文史研究馆馆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精选ppt课件
4
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 “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国 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 等著名的短片小说,技巧日臻圆熟。 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 荒者。
律己严: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
鞠躬尽瘁
精选ppt课件
11
• 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
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 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 明确:“写话”
•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
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 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精选ppt课件
12
细致恳切,念着顺口,听着悦耳,说 像话还不够,其实就是“话”。此外, 还特别重视“简洁”。
精选ppt课件
19
4. “写话”与本文的文风
• 张中行在文章回答了为什么叶先生的语文主
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
•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
致,是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已
有了答案的,所以说是“不成问题”。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先生从一九一二年起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编辑、出版工作,前后六十多年,对于这半个多世纪里我国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利弊得失知道得深切详明,写下了大量文章,收在这论集里的就有一百多篇。

凡是关心语文教育问题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论集。

这本论集的文章大部分是解放以前写的,到现在还有深刻的现实借鉴意义。

因为里头论述的都是语文教育中的根本问题。

论集里的文章,涉及的面很宽,性质也多种多样,有商讨语文教育的理论原则的,也有只谈论一篇文章或者评议一两个词语的。

最重要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

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如果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那就是他经过半个世纪的思考,而概括出来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至理箴言。

早在1922年,叶老就提出“目的在使其自生需要,不待教师授与”的观点,在这之后又多次提出类似的看法。

解放后,他在不同的场合又反复强调这一观点。

1962年,他又指出:“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

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

”“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

”叶老在这里对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途径,这种认识,较之早期更加深入、系统。

这一思想最完整、最严密、最精确的表述是1977年12月给《中学语文》杂志的题词:“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

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22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22张PPT)
用本文的写话风格,以小见大、叙
议结合的方法写一写。
“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 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 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 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悲伤和怀念
叶先生去世已经让人很悲痛,偏偏又碰上除夕这 样热闹、喜庆的日子离去。“我”的一位挚友离 去,教育界深刻的人。
文革十年,张中行在凄凉中告别了妻女,一个 人回到了乡下,快要倒塌的老房子里,一住很多年。 最惨痛的是没有北京户口每次去北京探望妻女,都 遭受几番羞辱。
文革十年,叶老也成了文教界被打倒的“祖师爷 ”语文课本没有了,建立的语言规范崩塌了。叶老 还要承受长期与家人分离的痛苦,内心的孤独和焦 虑,一直萦绕心头。
文章写了叶圣陶先生的哪几件事?
略读方法: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 文章的大意。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 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 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
待人厚 (3-5)
修改文章 恭送客人 真诚复信
律己严 (6-8)
作文如话 文风简洁 用语规范
第一部分:(1)交代写作缘由,突出“我”的悲痛之情。 第二部分:(2)总写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3-5)写叶圣陶先生在文字工作和日常交往中“待人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6-8)从语文方面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一面。 第五部分:(9)感悟叶圣陶先生的良苦用心,并提出希望。
访谈过程
问:您和叶老怎么认识的呢? 答: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 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 问:这次合作之前,您知道他吗? 答: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 作品的时候。 问:那你觉得认识之后和之前有不同吗? 答: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 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叶圣陶先生从19年起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编辑、出版工作,前后60多年,对于这半个多世纪里我国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利弊得失知道得深切详明,写下了大量文章,收在这个集子里的就有100多篇。

凡是关心当前语文教育问题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集子。

按说这本集子里边的文章大部分是解放以前写的,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过时呢?这是因为现在有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却还是老问题,所以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

这本集子里的文章,涉及的面很宽,性质也多种多样,有商讨语文教育的理论原则的,也有只谈论一篇文章或者评议一两个词语的。

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

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

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

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

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清呢?是因为有传统的看法作梗。

“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惟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旧式教育的全部。

一般人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另起炉灶。

这种认识极不正确,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

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

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凛’,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因此,旧式教育可以养成记诵很广博的‘活书橱’,可以养成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可以养成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可是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语文课看成 跟历史、地理 或物理、化学 一样的知识课, 因而以讲为主
三、编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及旧式语文教育状况图(表)
叶圣陶语文教育 过去对语文教学 旧式教育及过去 旧式教育及过去 旧式教育及过去 思想的核心内容 的两点错误认识 教学的思想基础 教学的各种弊病 教学的不良后果
语文是人生 日用不可缺 少的工具
4 圣陶先生在这里扼要地指出旧式语文教学的三大弊病……第一是在阅
读教学上不适当地强调所读的内容而不语文本身的规律放在次要的地 位
5 第二种弊病是在作文教学上要求模仿一套程式
6 第三种弊病就是读书作文不是为了增长知识,发表思想,抒发感情,
而是为了应付考试。
7
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知识课……因而要以讲为主。
二.找出每段或每部分的关键句。 1 2 3 4 5 6
1 收在这个集子里的就有一百多篇……都应该读这个集子
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
所以
2 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其二……
3 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为什么……?是因为…… 旧式教
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
三、编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及旧式语文教育状况图(表)
叶圣陶语文教育 过去对语文教学 旧式教育及过去 旧式教育及过去 旧式教育及过去 思想的核心内容 的两点错误认识 教学的思想基础 教学的各种弊病 教学的不良后果
语文是人生 日用不可缺 少的工具
不清楚语文 是工具,因 而照搬旧式 教育那一套
古典主义 利禄主义
1.摘记序言的一般特点。 2.找出每段或每部分的关键句。 3. 编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及旧式语文教育状 况图(表)。
一. 序言的一般特点:
置于著作正文之前,说明写作或出版意图、著作体例 和作者情况等内容。
有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 也有别人写的,多评论作者、作品内容,介绍、阐述 研究情况。
语文是人生 日用不可缺 少的工具
三、编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及旧式语文教育状况图(表)
叶圣陶语文教育 过去对语文教学 旧式教育及过去 旧式教育及过去 旧式教育及过去 思想的核心内容 的两点错误认识 教学的思想基础 教学的各种弊病 教学的不良后果
语文是人生 日用不可缺 少的工具
教语文是帮 助学生养成 使用语文的 良好习惯
死记硬背古书内 容
生搬硬套作文程 式
追求功名利禄、 应付考试
教语文是帮 助学生养成 使用语文的 良好习惯
把语文课看成
跟历史、地理 或物理、化学 一样的知识课, 因而以讲为主
把语文教学 看成是单纯 传授知识
学生听得轻 松随意
容易习惯于 听老师讲解
三、编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及旧式语文教育状况图(表)
叶圣陶语文教育 过去对语文教学 旧式教育及过去 旧式教育及过去 旧式教育及过去 思想的核心内容 的两点错误认识 教学的思想基础 教学的各种弊病 教学的不良后果
三、编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及旧式语文教育状况图(表)
叶圣陶语文教育 过去对语文教学 旧式教育及过去 旧式教育及过去 旧式教育及过去 思想的核心内容 的两点错误认识 教学的思想基础 教学的各种弊病 教学的不良后果
语文是人生 日用不可缺 少的工具
不清楚语文 是工具,因 而照搬旧式 教育那一套
教语文是帮 助学生养成 使用语文的 良好习惯
《叶圣陶语文教育 论文集》序
吕叔湘
学习目标:
1. 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并在此基础上说出叶圣陶语文 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认清过去语文教学的两点错误 认识、各种弊病、不良后果。 2. 了解序言的一般特点,明确“他序”的写作重点, 能从序言中了解原著的基本内容。 3.说出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或表达作用。
归纳·整理
不清楚语文 是工具,因 而照搬旧式 教育那一套
古典主义 利禄主义
教语文是帮 助学生养成 使用语文的 良好习惯
把语文课看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历史、地理 或物理、化学 一样的知识课, 因而以讲为主
三、编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及旧式语文教育状况图(表)
叶圣陶语文教育 过去对语文教学 旧式教育及过去 旧式教育及过去 旧式教育及过去 思想的核心内容 的两点错误认识 教学的思想基础 教学的各种弊病 教学的不良后果
叶圣陶语文教育 过去对语文教学 旧式教育及过去 旧式教育及过去 旧式教育及过去 思想的核心内容 的两点错误认识 教学的思想基础 教学的各种弊病 教学的不良后果
三、编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及旧式语文教育状况图(表)
叶圣陶语文教育 过去对语文教学 旧式教育及过去 旧式教育及过去 旧式教育及过去 思想的核心内容 的两点错误认识 教学的思想基础 教学的各种弊病 教学的不良后果
三、编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及旧式语文教育状况图(表)
叶圣陶语文教育 过去对语文教学 旧式教育及过去 旧式教育及过去 旧式教育及过去 思想的核心内容 的两点错误认识 教学的思想基础 教学的各种弊病 教学的不良后果
语文是人生 日用不可缺 少的工具
不清楚语文 是工具,因 而照搬旧式 教育那一套
教语文是帮 助学生养成 使用语文的 良好习惯
语文是人生 日用不可缺 少的工具
不清楚语文 是工具,因 而照搬旧式 教育那一套
古典主义 利禄主义
死记硬背古书内 容
生搬硬套作文程 式
追求功名利禄、 应付考试
教语文是帮 助学生养成 使用语文的 良好习惯
把语文课看成
跟历史、地理 或物理、化学 一样的知识课, 因而以讲为主
把语文教学 看成是单纯 传授知识
语文是人生 日用不可缺 少的工具
不清楚语文 是工具,因 而照搬旧式 教育那一套
古典主义 利禄主义
教语文是帮 助学生养成 使用语文的 良好习惯
把语文课看成
跟历史、地理 或物理、化学 一样的知识课, 因而以讲为主
把语文教学 看成是单纯 传授知识
三、编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及旧式语文教育状况图(表)
叶圣陶语文教育 过去对语文教学 旧式教育及过去 旧式教育及过去 旧式教育及过去 思想的核心内容 的两点错误认识 教学的思想基础 教学的各种弊病 教学的不良后果
8
这种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法,其流弊,第一……其次……
9
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圣陶先生的看法是…… 圣陶
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10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11 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借阅读这本集子的机会来对照检查我们自己的工

三、编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及旧式语文教育状况图(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