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的比较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技术差异与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技术差异与发展趋势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愈发严重,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替代品逐渐崭露头角。
相较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具有很大的差异,并且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有着不同的方向。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技术差异,并展望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技术差异1. 动力系统传统汽车主要采用内燃机作为动力系统,其中又以燃油汽车最为常见。
而新能源汽车则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系统,其中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两种类型。
纯电动汽车完全依靠电力驱动,电池储存电能,无需燃油消耗;混合动力汽车则结合了传统内燃机和电动机,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燃油利用率。
2. 能源消耗与排放传统汽车使用燃油作为能源,燃烧产生废气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而新能源汽车采用电动机驱动,从源头上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纯电动汽车完全不排放废气,是真正的零排放车辆,符合环保要求。
3. 能量转换效率传统汽车中,内燃机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低,能量损失较大。
而电动机的能量转换效率高,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动力更高效。
因此,新能源汽车在能量利用上更加高效,能够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
二、发展趋势1.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新能源汽车将逐渐普及。
政府出台的补贴政策和减税政策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价格逐渐降低,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将更多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 技术创新与提升为了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续航里程,科技公司和汽车制造商将继续进行技术创新和提升。
电池技术是关键的一环,研发更加高效、稳定、快速充电的电池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另外,智能化技术也将融入新能源汽车,提升驾驶体验和安全性能。
3. 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融入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兴起将为新能源汽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共享出行模式的推广将减少个人对汽车的需求,提高汽车使用效率。
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实现车辆远程控制、智能导航等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和体验。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的动力区别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的动力区别由于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世界各国近些年来都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我国也在2012年制定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并在2015年确定了新能源汽车十年发展路线图。
在上述规划中,明确了将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作为我国“弯道超车”赶超发达国家汽车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来源于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的性能指标是决定电动汽车动力性能的根本因素。
1.1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的动力区别1.1.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根据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中给新能源汽车下的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等。
1.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是一种采用单一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
2.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是指驱动系统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统联合组成的车辆,车辆的行驶功率依据实际的车辆行驶状态由单个驱动系统单独或多个驱动系统共同提供。
因各个组成部件、布置方式和控制策略的不同,混合动力汽车有串联、并联和混联等多种形式。
3.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是利用氢气和空气中的氧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电能作为主1.1.2 传统内燃机汽车的动力来源传统内燃机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部分组成。
发动机一般由两大机构四大系统或五大系统构成。
这两大机构是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五大系统为燃料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柴油机没有点火系统)。
底盘的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
底盘一般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四部分组成。
电动汽车寿命一般几年

电动汽车寿命一般几年电动汽车是用电能做动力源,用电机来驱动车轮的,属于新能源汽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电动汽车寿命一般几年_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有哪些区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电动汽车寿命一般几年电动汽车的电池通常可以充300—500次,充一次电最多可以行驶300公里,最长总里程最多达到150000公里。
按照平均每年行驶2.5万公里来算,电动汽车的平均寿命大概是6年。
新能源汽车有油电混合和纯电动两种,它们工作方式和布局是不一样的。
油电混合汽车是发动机和电机部分一起工作的,根据不同的路况采用不同的模式。
而纯电动汽车是靠电机来驱动行驶的,续航的公里数就由电池组容量的大小来决定了。
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有哪些区别1、动力系统不同电动汽车是用车载电源作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的,是没有排气管的。
燃油汽车是用石油产品作为能源,通过在内燃机中燃烧释放出能量来产生动力,用变速器来驱动控制; 而电动汽车是用蓄电池作为能源,用电动机来驱动并配以调速器进行速度控制。
2、仪表类型不同电动汽车都是风冷,没有水温表;电流表代替转速表来显示瞬时电流;电压表代替油表来显示电池电压。
电动汽车没有手动或者自动变速箱,只有一个定速比的差速器。
所以不需要机械档位杆,只需要前进、空挡和倒档就可以了,不过为了适应汽车驾驶习惯会设计成档位杆。
空调系统也不一样。
电动汽车用电动压缩机代替发动机去带动冷风;而且电动汽车没有水冷系统,所以冬天的暖气就是电暖的加热片,制暖会更耗电。
3、成本不同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一次成本、能源成本不同。
一次成本:电动汽车享有国补和地补的双重补贴,还可以减免车辆购置税,优先上牌。
但在车辆残值损耗上远高于燃油汽车;能源成本:电动汽车是18度/百公里X0.5元/度=9元/百公里,燃油汽车是6.5升/百公里X7元/升=45.5元/百公里,燃油汽车的成本大约是电动汽车的5倍。
电动汽车是否应该取代传统汽车辩论辩题

电动汽车是否应该取代传统汽车辩论辩题正方观点,电动汽车应该取代传统汽车。
首先,从环保的角度来看,电动汽车相比传统汽车更加环保。
传统汽车使用燃油产生的尾气会导致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而电动汽车则使用电能驱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正如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不能解决问题,如果我们在创造问题的时候使用相同的思维方式。
”因此,为了保护地球环境,我们应该更加支持电动汽车的发展。
其次,从能源资源的角度来看,电动汽车也更加节能高效。
传统汽车依赖石油作为燃料,而石油资源是有限的,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增加,石油资源的储量将会逐渐减少。
相比之下,电能作为电动汽车的驱动能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生产,包括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因此,电动汽车的发展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正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经说过,“我们不能再依赖石油,我们必须转向清洁的能源。
”。
反方观点,电动汽车不应该取代传统汽车。
首先,从技术和基础设施的角度来看,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尚未完善。
相比之下,传统汽车的加油站遍布各地,便利性更高。
此外,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相对较短,充电时间相对较长,这也限制了电动汽车的使用范围和便利性。
正如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曾经说过,“技术的发展不一定意味着生活的改善。
”。
其次,从经济成本的角度来看,电动汽车的售价相对较高,而且电池的更换和维护成本也较高。
相比之下,传统汽车的价格更加亲民,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
因此,普通消费者可能无法负担电动汽车的高额成本。
正如美国汽车制造商亨利·福特曾经说过,“质量是做得对的东西,价格是对的东西。
”。
综上所述,电动汽车在环保和能源节约方面具有优势,但在技术基础设施和经济成本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我们不应该过早地将传统汽车完全替代为电动汽车,而应该在技术和市场充分成熟之后再进行推广和普及。
传统汽车vs电动汽车比较

传统汽车vs电动汽车比较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汽车的种类也从最初的燃油动力车辆逐渐演变为现代的电动汽车。
在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以及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传统汽车与电动汽车之间的比较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两者进行全面分析,包括性能、经济性、环保以及未来发展等多个方面.一、性能对比1.1 动力来源传统汽车主要依靠内燃机作为动力来源,燃油(如汽油或柴油)通过点燃产生动力。
然而,电动汽车则是以电池为驱动源,通过电力驱动电动机,两者在动力传输过程中的方式有所不同。
1.2 加速与最高速度在加速性能上,电动汽车通常在起步时具备瞬时扭矩,因此能够实现更加迅猛的加速体验。
很多电动汽车如特斯拉Model S,可以在短短几秒内从0加速到100公里/小时,而传统汽车的加速速度则受内燃机转速和变速箱换挡时机的影响相对较慢。
然而,在最高速度方面,绝大多数高性能传统跑车通常可以达到更高的极限速度,这是因为目前大部分主流电池技术尚未能够提供足够高的能量密度,以支持更高的速度。
1.3 行驶范围传统汽车加满油可以行驶约500公里到700公里,但随着燃油消耗和驾驶习惯的不同,实际行驶范围也可能会有所波动。
相比之下,电动汽车目前一般情况下行驶范围在350公里到600公里之间,但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这一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1.4 驾驶感受驾驶传统汽车往往传递出更多的机械反馈,比如发动机声、变速箱换挡带来的颠簸等,这对于一些驾驶爱好者具有一定吸引力。
而电动汽车则因其电机产生的平稳动力,提供了非常顺畅且安静的驾驶体验,尤其是在城市交通中更显优势。
二、经济性对比2.1 燃料成本传统汽车需要定期加油,汽油价格波动较大,用户难以预测长期成本。
那么,这种不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燃油车每年的运行费用。
而电动汽车使用电力作为能源,相对来说运营成本较低,并且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电价有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2.2 维护费用传统汽车需定期更换机油及其他零部件,相对来说维护成本较高。
电动汽车是否应该取代传统汽车辩论辩题

电动汽车是否应该取代传统汽车辩论辩题正方辩手观点,电动汽车应该取代传统汽车。
1. 环保优势,电动汽车不会产生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更小。
根据美国环保署的数据,电动汽车的使用可以减少约一半的温室气
体排放,有利于减缓全球变暖问题。
2. 资源节约,传统汽车的燃料主要来自石油,而电动汽车则可
以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充电,有利于节约非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3. 技术进步,电动汽车的发展推动了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整个汽车产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
名人名句,美国科学家尼尔·德葛拉斯·泰森曾说过,“我们
应该鼓励电动汽车的发展,因为这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也能推动
科技进步。
”。
反方辩手观点,电动汽车不应该取代传统汽车。
1. 充电设施不完善,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充电设施还不够完善,
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也有限,无法满足长途驾驶的需求。
2. 能源供应不稳定,电动汽车的充电主要依赖于电力供应,而
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3. 资源浪费,电动汽车的电池生产和回收过程会消耗大量资源,而且电池的寿命有限,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
经典案例,特斯拉公司的电动汽车在2018年发生了多起自燃事故,这引发了公众对电动汽车安全性的质疑,说明电动汽车在安全
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总结,从环保和资源节约的角度来看,电动汽车的发展是大势
所趋。
但是在实际推广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解决充电设施不完善、
能源供应不稳定和资源浪费等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传统赛车和电动车的比较分析

传统赛车和电动车的比较分析赛车作为汽车运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一直备受人们的青睐。
随着科技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电动赛车逐渐兴起并逐渐趋于成熟。
本文从传统赛车和电动车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一、动力来源传统赛车的动力来源主要为燃料,即化石能源。
它采用内燃机将燃料转化为高温高压气体驱动车辆前进。
内燃机所使用的燃料种类多样,包括汽油、柴油等。
而电动赛车的动力则来源于电能,即以电池为能量源,转化为电动机的动力。
电动车通过驱动电机直接输出扭矩,因此其动力响应更加迅速,且不需要燃料烧燃,减少了尾气排放,对环境友好。
二、性能比较传统赛车在动力性能方面占有优势。
传统赛车可以依靠高转速、高功率的引擎表现出极高的速度和加速性能。
而电动赛车则由于电池容量、电动机动力等因素的限制,性能方面相对较弱。
电动赛车在极速上一般表现不如传统赛车,但在起步加速方面表现优异。
三、能耗和续航传统赛车燃料效率较低,需要不断消耗大量的燃料才能获得较高的动力输出。
而电动赛车的能耗相对较低,相同的能源输入可以得到更大的动力输出。
另外,电动赛车因为电能的可持续性和充电设施的普及,续航问题不再是大问题,可以比较好地满足城市交通需求。
传统赛车则需要不断加油充油才能保证甚至增强车辆的性能。
四、驾驶感受传统赛车以其高转速、刺激性驾驶风格和动感的发动机声音广受车迷喜欢。
但是这种高强度的驾驶风格在现代交通中大多已失去实际应用价值。
电动赛车则以低噪音、高扭矩的特点成为了城市驾驶的理想选择。
在城市拥挤的驾驶环境下,低噪音、高扭矩的特性可以使驾驶者更加轻松、自在地操控车辆。
五、安全性传统赛车由于其高速度和高强度的性能特点,安全性方面的考量尤为重要。
传统赛车为了追求极限,常常会在设计上牺牲安全性。
电动汽车则在设计上强调人车共存的理念,要求在安全性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到驾驶者的身体安全。
同时电动赛车的续航能力和低速表现令其更加适合于在城市环境下驾驶。
综合来看,传统赛车和电动赛车各有优缺点,而它们之间的竞争和互补将形成未来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潮流。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区别都有哪一些?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区别都有哪一些?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区别1.改变了驱动车辆的动力形式如果是纯电动汽车,那么这个驱动这个汽车行驶的动力就是全部依靠电机,电机的驱动电能来自加装在车上的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系统上不再有传统汽车的内燃机、变速器了,取而代之的是位于尾部的动力电池,以及位于原内燃机位置的一个带有电机的驱动单元(也称变速器)。
如果是混合动力汽车,那么它的驱动系统会继续看到有传统汽车的内燃机、变速器等部件,但是在驱动的部件上还会多一些部件,这就是增加的电力驱动系统。
车辆发动机前舱仍然有内燃机,但是连接内燃机位置会多了一条明显的橙色电缆,以及位于电缆末端的动力电池,这是一个内燃机与电力组合的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典型结构。
2.保留了传统汽车的大多数部件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混合动力汽车,从车辆的外观上,是很难区分出来的,因为这类新能源汽车仍然是汽车,改进的只是在一些看不到的地方。
传统燃油汽车和混合动力的新能源汽车,从外观上并不能明显看出混合动力的区别特征。
要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有着类似的车身设计以及汽车的基本设计要素,如行驶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车身电器等。
3.因为驱动系统和运行模式的改变,整车部分系统也做了升级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不再只是内燃机,因此,虽然新能源汽车是在传统汽车基础之上诞生的,但是新能源汽车有些系统是不同于传统汽车的,例如空调与暖风系统、发电系统以及加注能源的形式等。
(1)空调动力源与暖风加热方式不同新能源汽车的空调压缩机一般直接采用电机驱动,区别于传统汽车通过内燃机曲轴皮带的驱动形式。
在暖风实现的形式上,由于新能源汽车没有内燃机70度以上的热量****,驱动电机产生的热能又达不到,大多数的纯电动汽车通常是利用电加热的方式来产生暖风。
其中,电加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高压电加热类似传统空调与暖风系统中的冷却液,再经过循环为暖风水箱提供热量;另一种是直接通过高压电驱动PTC加热器来加热经过蒸发箱的空气实现暖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的比较
XX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十堰 442001)
摘要:本文从结构原理、综合性能、商业模式对纯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作出比较,并强调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纯电动汽车燃料汽车结构原理综合性能商业模式Abstract:The paper comparised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with ftraditional car from the structure principle ,performance and business model; and emphasizes the electric vehicles is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automo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Keywords: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Fuel vehicle Structure principl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Business model
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在促进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展现出了其双刃剑的另一面,给能源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能源、环境和安全成为了21世纪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3大主题”。
其中能源和环境问题作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制约汽车行业持续发展的症结所在,更成为重之重。
电动汽车使用电能作为动力能源,而电能具有来源广、清洁无污染等特点,电动汽车将逐步代替传统汽车,成为21世纪汽车行业的发展热点。
本文就结构原理、综合性能、商业模式等方面来分析纯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料汽车的异同。
1结构原理
燃料汽车主要有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器4大部分组成,纯电动汽车的结构与燃油汽车相比,主要是采用蓄电池取代传统汽车的发动机,通过反应将电池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在经过电动机和控制器,把电能转化为驱动轮的动能;另外和传统燃料汽车不同的是,电动汽车的制动可以进行制动能量回收,即常说的制动回馈,而传统汽车做不到。
图1为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结构图,传力路线如图1所示,整车的能量由蓄电池单独提供。
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系统可分为3个子系统:电力驱动子系统、主能源系统和辅助控制子系统,如图2所示。
其中电力驱动子系统由电控系统、电机、机械传动系统和驱动车轮等部分组成;主能源系统由电源盒能连管理系统构成,能量管理系统能实现能源利用监控、能量再生、协调控制等作用;而辅助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辅助动力源、动力转向系统、辅助装置等。
与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的结构更加灵活。
燃油汽车的能量主要通过刚性联轴器和传动轴传递,而电动汽车的能量主要是通过柔性的电缆电线。
传统汽车的驱动系统主要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减速器、差速器、半桥等;而电动汽车驱动系统有多种形式,如下图3所示。
图3 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布置方案
图3(a)的这种布置形式的牵动汽车是在传统汽车基础上发展而来,所以其布置形式和传统汽车的驱动系统的布置形式是一样的;用一个固定速比的减速器代替了多速变速器,同时去掉离合器,实现了无变速器的传动,如图3(b)所示,这样的布置形式节省看机械传动结构的重量和体积,同时也减少了由于换挡带来的控制困难;图3(c)所示的布置形式与(b)相类似,但是驱动电机、固定速比减速器和差速器被进一步融合为一个整体,布置在驱动轴上,使得整个驱动系统大大简化和集成化;图3(d)所示的布置形式在(c)的基础,差速器被两个独立的牵引电机所代替,实现了无差速器传动;为了进一步简化系统,牵引电机与车轮之间取消了传统的传动轴,由驱动电机直接驱动车轮前进,如图3(e)所示,同时一个单排的行星齿轮用来减小转速和增强转矩,以满足不同工
况要求;在完全舍弃了驱动电机和驱动轮之间机械传动装置后,轮毂电机的外转子直接连接在驱动轮上,驱动电机转速控制与车轮控制融为一体,构成了所谓的双轮毂电机时车速控制变得简单,如图3(f)所示。
2综合性能
与传统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具有无污染、噪声低,能源效率高等等优势。
以下将从排放性、能源效率和经济性来进行比较。
2.1排放性
电动汽车无内燃机汽车工作时产生的废气,其排放集中体现为燃烧煤火电厂对大气的排放,而传统内燃汽车的排放为尾气直接排放。
下表1是长城推出的一款名为“欧拉Ⅱ”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排放性比较。
表1 传统汽车与电动汽车排放性比较
kg/100km
由表1可知,电动汽车较传统汽车而言,向大气排放的有害气体的种类有所减少,基本不含CO和HC(碳氢化合物),而CO和HC正是大气污染中危害最大的气体成分。
对于NOx和SO2两项,直接排放量然比较小,且发电厂已经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如投运脱硫、脱硝工程,以减少NOx和SO2的排放。
对于两者排放废气中占绝大多数的CO2,电动汽车的排放量减少了约31%,这对缓解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及气候异常有较大的作用。
另外电动汽车无内燃机产生的噪声,电动机在运转时噪声比内燃机小。
2.2能源效率
经过大量研究表明,电动汽车能源效率已远远超过汽油机汽车。
特别是在城市运行工况,汽车走走停停,行驶速度不高,电动汽车更适宜。
电动汽车停止时
不消耗电量,在制动过程中,电动机可自动转化为发电机,实现制动减速时能量的再利用。
有些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有经过粗炼,送至发电厂发电,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后再经过汽油机驱动汽车要高,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
再者,目前国内电力院的构成在逐步发生变化,谁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多种能源的不断兴起,将使电动车的环保优势更加凸显,也更符合能源安全的要求。
2.3经济性
目前关于纯电动汽车经济型的指标很多,但只限制在电动汽车领域进行计算比较,不能直接与传统燃油汽车经济型进行比较分析,需建立一个指标使两者的额经济型具有可比性。
本文采用“能源费率”作为统一的指标进行比较。
所谓能源费率是指车辆行驶单位里程消耗能量索菲的货币量,其单位为元/100km。
选取丰田汽车公司生产的纯电动汽车RA V4EV和燃油汽车RA V4作比较,如下表2是在2008年运转循环工况下的全寿命经济性比较。
表2 RA V4EV和RA V4的全寿命经济性比较
根据表2可以看出,由于RA V4EV过程中没有燃油消耗,其能源费率仅为RA V A4的19.6%,其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性较传统燃油汽车有明显的优势。
但在RA V4EV的全寿命成本构成中整车价格和电池成本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两者占总成本烦人89.2%。
这两项成本严重影响了纯电动汽车的经济性。
3 商业模式
传统汽车的销售模式主要有:专卖店模式、汽车交易市场、汽车超市等。
而由于牵动汽车因你能源消耗形式发生了根本转变,决定了其能源供应网络、能源攻击事件与形式以及整车价值构成比例有很大不同,这些巨大的差别决定了电动汽车必须采取与传统汽车不同的商业模式。
目前我过出现的电动汽车新型商业模式主要有:一是车电整体购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能源补给以充电为主、快换为辅。
购买的优势在于所有权完整,缺点在于价格较高,且消费者需承担电池维护及后续更换费用,主要依靠自行充电补充电力。
二是车电分离、换电为主,在这种模式中,电池充电及维护由充电站等环节负责。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降低电动汽车初次购买成本,并避免后续电池更换压力,且电能补给迅速;但缺点是电池运营商将承担因必要的电池储备而导致的巨大资金压力,另外发生事故时电池与车辆的责任很难界定。
三是整车租赁或共享模式,其中,电池充电及养护由负责。
目前出现的这些新型商业模式,均处于起步阶段,各有优劣,且并不成熟。
在车用动力电池技术短期无法实现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迫切需要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创新,以解决当前电动汽车产业化、规模化困境。
4 结语
与传统燃料汽车相比,电动汽车有着环保节能的优势,但是其也有着难以攻克的技术难关的缺陷,不过这并不影响电动汽车在未来的产业化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局面,相信未来电动汽车的普及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崔胜民,韩家军. 新能源汽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
[2]何洪文.电动汽车结构与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8.
[3]李建,梁刚,刘巍.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与应用讨论[J].装备制造技术,2011(1):108-109
[4]杨峰,傅俊.纯电动汽车经济性比较分析[N].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2).
[5]张磊等.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排放性对比分析[J].浙江电力,2012(2)57-60.
[6]陈其超.我国汽车销售模式研究[N].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7]王秀杰.我国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创新SWO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8):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