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故事集

初中语文教学故事集
初中语文教学故事集

***

记得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读到过这样一句话:“爱是一盏灯,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捧一颗爱心上路的人,一生也都将生活在爱里。”在这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切身领悟到了这句话的丰富内涵。

起初,听说教的这两个班入学成绩不尽如人意,心里就没了底,常想:这样的班,我能教好吗?这样的学生,我能管好吗?最初的这个“差”印象让我不自觉地戴上了“有色眼镜”,感觉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他们都没有“优班”的学生好。然而,一次家长的来访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原先班里有一名语文一直不错的男生,期末考试中成绩却突然下降了,我发现这与他去网吧玩游戏有关,于是请来了家长。在交谈中,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的小学老师根据成绩有意识的把他们分为“优等生”与“差等生”,而他被列入了“差等生”行列。他的母亲认为,正是这一点影响了孩子的性格养成,变得不爱说,不爱表现自己。家长走后,我的内心十分不安,虽然自己没有像那位老师一样把学生分等,但戴着“有色眼镜”,也同样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想到这儿,我突然意识到,“教师”这一称呼所承载的责任有多麽的重大。自此,我摘掉了“有色眼镜”,捧出一颗真心给学生,时刻告诫自己:他们都是“好”孩子!我决心,用“爱”点亮学生的一盏盏“心灯”。

与学生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慢慢发现,其实,他们都极度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关爱。假若老师对某一个学生另眼相看,倍加重视的话,他会自然而然的视你为“知己”,不仅尊敬你,而且会更加喜欢你,愿意倾听你的教诲与劝导。于是我把责备变成了提醒,把批评变成了鼓励。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孩子们的一言一行,极力发掘他们身上的潜能,抓住机会,适时引导。126班有一名女生,眼神中时常流露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应有的忧愁,上课完全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几次找她谈话,她都一言不发,眼中闪动着泪花。过了几天,我在办公桌上发现了一封信,打开一看,娟秀的字迹记录下的,是家庭不和给孩子带来的痛苦与无奈,文笔中透露出的善感的情思,使我突然意识到她是一棵文学苗子。此后,我越发关注这个女孩,找她谈心,鼓励其在作文方面下功夫,课下还进行个别辅导。渐渐的,她的作文写的真实细腻,于是被我拿来当范文在班内朗读、评析。虽然,在此过程中,她上课时仍走神、说小话,但她意识到这是不对的,下课后主动向我道歉,并保证以后不再犯。这两、三个星期,她的改变更让我喜出望外,课文的朗读与背诵大有进步,笔记和作业情况也有明显改观,灿烂的笑容让那张青春年少的脸庞更加光彩。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现在,我以正常的心态看待每一个孩子,用真心和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努力使他们的

美好记忆留驻这一刻。同时,我的心也因此而变得温暖,生活也因此而变得多彩。

***

xxx,是个帅气的小伙子。虽很调皮,上课很少认真听讲,却很懂事,很讨人喜欢。最神的是他看起来吊儿郎当,每次该背的课文绝对及时会背,该完成的作业也能及时完成。于是对他更多了一份关爱和疼惜。

记得有一次他没能及时会背课文,我按照约定罚他抄写,他很无奈但不无真诚的说了一句:“也就是你呀,换个人我才不抄呢。”当时我也开玩笑说“别给我抄,不用你抄”,虽这么说,心里也美美的,至此之后,他没被罚过。心中称他为“男子汉”

昨天上课他又走私了,而且眼神示意已经无济于事,无奈我又用我们特有的方式“帮助”了他一次。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晚自习值班,正赶上他打架了,据他说是第三次犯错误,可能会被开除。拿书走的时候,他眼中含泪,说了句“老师我走了,如果真不回来了我在这提前谢谢你!”一句话我的眼泪也下来了,几多不舍和惋惜!挺好个孩子,被应试教育折磨成了“问题学生”,我对他的一点关爱和理解,竟成了他学生生涯中最美的回忆,多么可怜!又多么可惜!

真的痛恨该死的应试教育,今天早晨看早自习,铃声已经响了,孩子们是早坐在教室了,可七十多人只有五六个人开始学习了,剩下的又说笑打闹的、吃东西的、发愣的,那感觉就是反正我给你来了,反正我也没迟到。我很气恼,但更多的是无奈,孩子们对学习有几分兴趣呢?每天周而复始的重复这么枯燥的生活,常常是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沉重的课业负担,基本无望的升学前景,让这些孩子又能怎样?

有时庆幸我是一个有爱心的、善解人意的好老师,有时真觉得我的学生是幸运的,可能我不能给他们更广博的知识,但我会让每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就感、找到起码的自尊。

***

语文课堂教学一直以来是我们新课程改革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体现,所以课堂教学成了我们永恒研讨的课题。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是师生共同发现、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共同成长的乐园。怎样来实现课堂应有的价值、实践这一“乐园”的遐想?那就是如何在课堂上生动活泼地呈现“怎么教”、“教什么”。很多时候,不少教师包括我,只要是上课,只要是上阅读课,言必是教参内的、说必是网络上的,在对文本阅读中惟独没有自己的,在对引导学生中照着自己设计的“蓝图”,充当“讲”师角色,漠

视学生反应,哪里谈得上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体验呢?因此我们必须对教学设计作出新的诠释,对此我有了一点想法和实践,希望能够在漫山遍野的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教学实践中找到属于自己前行的那条羊肠小道。

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不断更新、师生持续创造的过程。在学习方志敏《清贫》时,学生没有任何障碍地从课文中读出来的是“一桩趣事”,我个人认为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朗读、质疑,从“趣事”中领会“清贫”内涵,所以教学设计围绕这个目标创设情景、设置问题,试图以自己的理解来设计课堂教学,规划学生领悟课文水平。可是在教学中学生从文本中“趣事”、“不幸”入手,引发激烈争论:怎么被俘还是趣事?既是趣事怎么又是不幸呢?由此课文理解的突破口在学生争论中被打开,而我自己设计的突破口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学生在读读找找中,又提出了“清贫”怎么会是“革命者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难道战胜困难离不开清贫生活吗?结果学生从课文中得到了方志敏是一心为党一心为公高洁风范、国方兵士是一心为己一心为钱丑恶嘴脸,还有学生从自己所看的新闻中得到了难怪现在到处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就是要让他们知道一心为公重要性,只有一心为公,才会战胜诸多困难……课堂上我顺着学生的理解适时引导,学生的理解已经大大超出了我原先的教学设计。“任何教育情境都是特殊的,试图将教学过程工程化、模式化、机械化,就是压抑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并有违教学的宗旨”。我在上《百合花开》时,同一所学校同样年级不同班级,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热情、文本拓展深广度不一样,但是由于本人适时调整了课堂的切入点、文本的突破口,一个班级按照课堂预设情境导入课题,并且以一株小百合成长过程的讲述作为文本的突破口,另一个班级则有一位我比较熟悉的同学上课前擦黑板的行为导入课题,以这位同学以自己的方式“默默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作为文本的突破口,都激发了学生深入解读、探讨的兴趣所在,同样让学生获得了对“美丽”的思考和体验。课堂没有按照我的教学设计发展,但是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生成了个性化阅读、个性化表达、个性化体验的目标基本达到。所以教学设计是要求我们教师心里装着学生走进课堂,而不是自己,更不是教案,这样我们的课堂最终才会是“指向人的解放”。

教学设计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价值取向和活动范围。我一位同事在上《小桔灯》时,学生正在讨论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品质时,一位男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这个故事是假的,是冰心奶奶瞎编的,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不可能做到这样,因为我们这么大,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也会感到害怕的”,而且这位同学还举了他妈妈一次生病晕倒的经历来证实。我想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候根本没有想到会有学生“唱反调”,这个时候如果老师能够再次让学生注意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还有小姑娘成长的环境,就可以进一步根据课

文来引导学生认识生存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所谓“穷人孩子早当家”,环境塑造人等道理,激发学生对文本以及文本之外更深入地理解。我们今天的教材中有很多类似的课文,从内容上看似乎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其实只要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在创设情境同时,尤其要设计学生精神世界、价值取向、活动范围与课文有机联系,让学生从课文中、在互动中得到一种或深或浅的认识或感悟。我在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按照旧有的理解,学生不可能达到那种理解高度。在教学设计时,我从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丰富细致地描写和叙述角度阅读,认识什么是叙述什么是描写,理解童年的“我”对玩耍和读书态度,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他们讨论什么是童年。课堂上学生从课文的阅读、质疑中读出了“童年的就是快乐的”、“要珍惜童年珍惜童年的记忆”,进而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快乐往事……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感悟着自己的生活,我认为这才是成功的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充分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和教育的艺术的技巧就在于发挥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们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在教学《百合花开》一文时,我通过赢取同学的掌声方式从学生心理需求出发激励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心中疑惑,同时对学生的表现采取了“我信息”方式作出积极性评价,激发学生能够对百合花获取个性化认识;通过小组合作阅读、合作探究等形式营造竞争性课堂氛围,及时点击学生快要懈怠的兴趣区,激发他们阅读思考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成功意识,从而有效的实现“教师的需要、兴趣、价值观、经验和教学能力获得充分体现”。我为了引导学生认识百合花开是为了带给别人美丽和祝福,提出罂粟花的假设,把课堂推向又一个高潮,学生自然主动利用自己的认识来检验我的假设,有位同学在表达中提出了“假如是我应该怎样给别人带来美丽和祝福”的问题,学生在交流中畅所欲言,要使别人美丽,自己首先美丽;要使别人快乐,自己首先快乐……获得了对文本更深的理解。学生的读和说是我本课教学设计的主旋律,通过学生的朗读、质疑、释疑,课堂有了生气、思维有了火花、情感有了共鸣,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了对百合花开过程的认识以及存在价值的理解,并且领悟到自己怎样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思考。在学生读和说的过程中,把自己经验上的认识、内心深处的想法、个人顿悟的火花一一地显现出来,有机地融合到课堂的主题活动中,发展了语文课程资源,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课堂上学生的智慧在这里碰撞、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延伸、学生的思维在这里发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生”了属于自己的那片蓝天。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着眼于互动的设计,这种互动就是让学生在读、问、悟、答中体验成功收获喜悦。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科学的教学设计是以文本为载体,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对学习者、学习材料以及课堂涉及到的学习资源作出充分而又灵活地规划,打破依赖别人解

读、为自己而设计教案的陋习,努力做到教学设计是为学生设计、为语文课程的发展设计、为体现自己专业成长设计。

***

一直以来,都喜欢写点什么。教学中的点滴故事、瞬间感动,成长路上进步的喜悦与失败的痛苦,生活中的渴望和幸福,都可以伴随文字,化作人生的记忆,镌刻在灿烂的生命里。

这样的文字,或许就是一幅水墨,清清淡淡,不华丽,不炫目,但意蕴会慢慢地渗进你心里,留在那儿,轻轻柔柔地占据着,让你拥有着;

这样的文字,或许就是一曲小调,悠悠婉婉,不恢弘,不昂扬,但清新、自然,真切地发自心底,溢了出来,快快乐乐地吟唱着,是你的世界,你的歌。

羡慕、敬佩很多专家,洋洋洒洒的著作,深邃的思想、灵动的智慧,让我们受益。我是老师,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我没有那样的大气、睿智,但我在意每天的读书学习,在意每节课的认真教学,在意经常地追问与思考。所以,我用我浅白的文字,零零碎碎地记录下了我的故事、我的感悟。

喜欢这样的“写”,正如此刻,静静地敲打下这些文字,小调悠然,水墨跃然,真是快乐的语文、惬意的享受呀!

***期中考试过后,惯例是批阅试卷。阅读短文,照往常看来,是学生失分较多的题型,但这次做得还不错。我不时地为学生有创意的理解而暗暗喝彩。这时候,一份试卷吸引了我的注意。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防不胜防——比喻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做防御的准备。”

几乎无懈可击。我一下子想不出比这更好的解释。连忙翻看试卷主人的姓名。是一位成绩平平的女生。我的赞赏三秒钟后转变成了难以置信。我甚至想象得出那个女孩乘监考老师不注意埋头翻字典的情景。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在“√”后面连着打了两个重重的“?”,就像两只质询的眼睛。我希望这两只质询的眼睛,能唤起她的愧疚之心,那也就够了。

事情并没有结束。分析试卷了。和别的老师不同,我总是习惯于请学生自己提出试卷中

的疑难,请求别人援助。谁能料到,那个女孩子,我心目中认定的“作弊者”,居然站起来提问了:“老师,我不懂‘防不胜防’的意思。”

我气得差点晕过去。哦,那意思是不是在质问我:字典上的解释还不对,要什么解释呀?在象征性地请几位学生说了他们的理解后,我终于按捺不住满心的怒气,冲她冷冰冰地说:“其实最最标准的解释就在你的试卷上。”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会的干嘛还要问啊?”“是不是字典上的解释啊?”我的怒气还在延续:“这些问题你们去请教她吧!”

女孩夺眶而出的泪水,在我看来,是谎言揭穿后的羞愧。我没有继续理会她。课继续上了下去。

语文老师是忙碌的。在我几乎淡忘了这件事的时候,学生的日记交上来了(我一般一周收上来批阅一次)。读到她的日记,我惊呆了。

“……‘防不胜防’的解释,您一开始打了对,后来又在边上打了两个问号,我没在意,心想待会儿查查字典吧,后来您让我们提不懂的问题,我就想,不如举手问问同学们吧,还省了我查字典。问题一提出来,看看您的脸色,我心里忽然觉得空荡荡的,什么感觉也没有……您说其实标准答案就在我试卷上,我当时还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读完后,立即有同学说我是查字典的,我刹那间明白了那两个问号的意思,我好伤心啊!许多双眼睛看着我,那种怀疑的眼光像针一样刺在我身上,不,是刺在我心上。老师,我没有查字典,我是自己想的!我发誓!我希望您能去问问监考我们的卢老师,和我周围的人,请您还我一个清白吧!”

眼前恍然浮现那双含泪的眼睛。忽然想起案边的现代汉语词典。不过几秒钟,便找到了“防不胜防”这一词条,白纸黑字赫然写着:要防备得太多,防备不过来。对啊,仔细想想,“防不胜防”,哪来的比喻义呢?我的心,骤然痛了起来,我知道,那是因为,它感应到了另外一颗心的痛。

与此同时,无尽的懊恼在我的脑海里弥漫开来……

如果那天批阅到那个解释,能翻开我那近在咫尺的词典,而不是听凭我的主观判断……

如果那天上课她提到那个问题,能耐心听听她的感受,而不是一任我的怒火蔓延……

如果那天她流着泪到下课,能找一点时间和她倾心交谈,而不是以忙为借口将事情抛到九霄云外……

如果……

不敢想下去了。任何一个如果,需要的仅仅是几分钟,甚至是几秒钟,然而我吝啬到一秒钟都没有付出。不是总以为是在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吗?不是总在追求给学生最好的教

育吗?一件小小的事,却不经意暴露了我内心深处那浅薄的师道尊严。总是自以为很努力,总是带着偏执的自信不停地朝前走,却忘了要停下来,哪怕是几秒钟,听听学生的声音。

第二天的晨会课上,我诚挚地向那个女孩子道了歉。课的最后我对我的学生说:“在我们要对一个人或一件事下一个结论之前,千万别忘了给对方,也给自己,留一点时间。”

话未说完,泪已盈眶,我,女孩,全班的孩子

***

哲人詹姆士曾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无论什么人,受到激励而改过,是非常容易的,受到责骂而改过,则不太容易。而学生尤其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在研究者、教育者、家长眼里,表扬能直接增强内在动机。我也从未怀疑过表扬的积极意义,然而那一次,使我对这“真理式”的做法产生了疑问。

在上完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我留了一个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写一篇展现自己父母几个生活片段的作文,不能抄袭。这次写作练习难度较高,一方面检测学生描写人物特征的能力,另一方面体验父母的辛劳,培养亲子情感。我总以为这是充满人情味的作业,学生一定能写出一批高质量的作品来。然而,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却令我大失所望,一批优秀学生的作文也平淡如水。

正当我气愤之时,一篇流畅清新的作文映入眼帘。作者是一个文静女孩,叫小楠。小楠平时沉默寡言,安静得让人感觉不到她的存在。这次作业小楠是照抄了一篇范文,但相对于其他作业,小楠写得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作文虽不符合要求,但这种学习态度比优秀学生好上百倍,我倒要破例好好表扬她一番,好触动一下令我失望的“宠儿们”。

带着这种想法,我步入课堂。在小结了上次作业不足之后,我大声对学生说:“同学们,我要重点表扬一篇作业,那就是小楠同学的作业,她的作业比每一个同学都认真!”学生们把目光都移向小楠,小楠满脸通红,眼神里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说着,我把作业放在显示台上。“照抄的!”学生们不满地说,“这样的作业我们也写得出来!”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我立即发话:“小楠同学的作业虽然是仿文,但态度比我班几个写作小组的同学都好!你们虽然写作水平不错,但态度不认真,连小楠都比不过!”说着我瞪了瞪几个“宠儿们”,他们都有惭色。

忽然,只听“叭”的一声,循声望去,小楠把铅笔盒重重地摔在地上,竟趴在桌上抽泣起来!面对小楠这突如其来反常的一幕,学生们都目瞪口呆,而我在一旁一阵茫然:真想不到,平时一个连说话都有点害羞的小姑娘,竟发这么大的脾气……难道我错了?难道表扬也有错?……

认真反思之后,我发现我对小楠的表扬不但没能激发积极的学习情绪,反而增加了她的心理压力,加剧了师生间的心理冲突,酿成了一个学生强烈的排斥心理和逆反心理。表扬这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激励手段在这里竟然会如此贬值!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呢?让我们对表扬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分析。首先,看看表扬的初衷:教师布置了一个有难度的作业,但优秀学生写的平淡乏味,这与教师的意愿相违背。小楠的作业虽是抄袭的,但很认真,这加剧了教师对那些“宠儿们”的不满,于是萌发了有意拔高小楠作品的质量来达到鞭策其他学生的目的。教师设计表扬的根本意图“不在于激励,而在于批评”。其次,从表扬的实施过程看:教师把“仿文”展示出来,学生都不能认同,他们马上意识到这是教师有意拔高,而非这篇作文有多少可取之处。教师在使用激励性语言时,用”态度比我班几个写作小组的同学都好。”采用横向比较,教师把“态度”这个不稳定的因素作为评价的杠杆,对优秀学生“态度”的批评,其实是对他们“写作能力”的肯定,“批评”非批评。“态度不认真,连小楠也比不上!”表面上是对小楠学习态度的肯定,其实则在不断地暴露“小楠能力不如别人”这个缺陷,“表扬”也非表扬。最后,从小楠方面看:她一向沉默少言,是一个不喜欢抛头露面的人。这次作业难度大,由于能力不足,她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写作,偷了一个懒,仿写作文来搪塞老师,只希望不受到批评了就是大幸。而老师却完全出乎她的意料,反而极力表扬了她认为不应该表扬的作业,因此,小楠觉得老师表扬很虚假,再加上同学们反对的压力,使一个不善于表露情绪的女孩所积蓄的愤怒超出零界点,于是采取“极端”的手段来发泄情绪。

从“表扬是为了批评”,到“表扬反而暴露了学生的不足”,再到“学生认为表扬的虚假而发怒”,从中最关键问题在于教师。教师表扬不真诚是造成本次消极后果的根源。

一般来说,如果表扬不是自然而发的,而是精心设计操纵个体行为的,就会被接受者认为是虚假的,也是无效的。不真诚的表扬,使被表扬者感到不舒服,表扬越脱离现实,这种不舒服感越大,从而激起学生对教师的强烈反感,使师生关系日趋恶化。对学生而言,一方面使被表扬者觉得其他同学施加的压力,另一

方面使被表扬者孤立,从而产生同学对他(她)的不信任,导致学生之间不合作,不友善,同伴关系紧张。

可见,表扬并非都有积极意义,不真诚的表扬是有害的。表扬是否真诚是激发学生内部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越真诚的表扬,越有助于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良好表现。反思我们的教学,我们如何做到真诚的表扬呢?

1、表扬是真实的欣赏。教师对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给予真诚的关注和发自内心的欣赏,不能带有某种目的和企图。切不可为了降低别人而有意拔高某个学生。

2、表扬要符合实际。高于实际的表扬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和无助感,同时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怀疑。因此,表扬的内容要与学生实际行为相一致,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同时也要让其他学生信服,从而产生更高目标迈进的愿望。对摸不准的学生行为,教师不可草率下定论,可以通过调查,证实学生的行为后再给予表扬。

3、表扬要善于运用非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是指教师的一个亲切微笑,关爱的抚摩,满意的点头,赞许的眼神,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表扬是发自内心的,用非言语行为进行强化效果好。

4、表扬要注意层次性。教育对象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有所差异,因此表扬也要注意层次性。实验表明,中高年级故意表扬对个性的激励作用不明显,而低年级故意表扬效果较好。对容易的任务进行表扬,对低年级有积极作用,而对高年级也许有消极作用。对男生进行能力方面表扬能激发动机,而对女生在努力方面表扬效果更佳。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表扬的内容和方式,可避免表扬的消极作用。

一口气能吹旺炉火,一口气也能吹灭灯火。表扬是一门艺术,注意平时表扬中的一字一句,让表扬具有激励又不失实在性,让表扬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真真实实的营养吧!

***

各种花的花期不同不能要求每种花同时开放,同理,因为个人经历的不同知识积累的不同,也不能要求每个学生同时发展。

我们班的姜柏林,母亲因父亲不正干而离去,而父亲又常年在外不归,家中只有他一人,每月父亲给他汇一百元以支付日常用度。他从小缺少关爱,对身边的人常常报以敌视的眼光。在学校孤僻得很,没有朋友,也不跟同学做过多的交流,上课来,下课走,总是默默无语,让人几乎可以忽略他的存在。当然,他的成绩也差得很,而且几乎每天迟到。

刚接触他时,不了解他家庭情况,总觉得这孩子见老师也不知道打个招呼,既不礼貌也不懂事,后来陆续从他的同学处知晓了他生长的经历,内心自然而生出同情,对于这样一个缺少关爱的孩子,我们应该尽力地去帮他,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先是到他家家访。

一座院落,长满杂草;室内,毫不夸张地说,完全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只有一张床一张破沙发和一台黑白小电视。屋内阴暗潮湿。问及他每天的饮食,他说几乎是顿顿面条,因为面条既快又省钱,至于改善伙食,从来就不敢想,否则一个月一百元不够花。又因为没有表,所以总是睡过头。

看着这可怜的孩子,让人几乎掉下泪来。

向自己的过去说再见也是需要过程的,为了让他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同学的面前,我首先从生活上去关心他。

回家后,我立即炒了一罐肉等他放学时让他带回去改善一下伙食,课下常常找他了解生活上是否需要帮助之类的,逐渐的,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真诚的关爱,见了老师也知道远远的就打招呼了,有时还会主动找老师敞开心扉。

再往后,他和同学也逐渐的开始交流,在学校呆的时间相对要长了,这时,我开始从学习上要求他。我要求他喜欢哪一科就先从哪科入手,自己主动学,不会就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而且在作业上他的量也要少一些,这样一段日子下来,有一些科目他也基本能听懂,也再没有哪个课代表反映他有不交作业的现象了。

现在,虽然他的成绩仍然不怎么好,但是,他已经能把自己融入这个集体中,而且,是一个既懂事有知道学习的孩子了。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以人为本。教育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沟通的问题。教育中如果缺乏沟通,则学生的“心事”教师永远也猜不明白,而教师的“柔情”学生永远

也不懂。双方都互相埋怨并都在苦恼中,教师失望,学生伤心。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也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通过沟通,才能彻底拆除妨碍情感交流的墙,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桥梁,才能促进教育目标的更加顺利实现。

每一位当老师的都希望自己能和学生和谐共处,有一种正常的、友好的甚至是亲密融洽的情感交流方式。但这种良好的愿望往往总是会落空。学生的貌合神离、阳奉阴违、屡教不改甚至于针锋相对的情况,让职业教育的班主任伤透了心。显而易见,老师如不能准确地了解自己和学生,就不能贴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会增加施教的难度,那么,素质教育也就无形中被架空了。现实需要我们这些为人师者必须在努力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之前,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和学生。

师生沟通中常见的沟通艺术

一、说教

当学生犯错误时,很多老师习惯于采取批评的教育方法。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情况,办公室里,老师坐在办公桌前,面前站的是一个低着头的学生,学生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老师对着学生:“你都这么大了,我跟你说什么应该要去做,不要每次都要别人提醒你,自己要好好想想……”,等等此类的情景。这些老师都是处于对学生的关心,想让他们做的好一点,但是他们并没有用对方法,这样反复说教也许对于小学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但我们的职业学校里每个学生都是接近成年,他们已经形成饼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一味的说教只会让学生觉得这老师怎么这么烦,也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抗拒心理,对老师没有丝毫的好感,对老师讲的话也只当耳边风。

这并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也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要使问题得到本质上的解决,教师还需学会聆听,只有积极聆听学生的诉说,老师才能捕捉到他的想法,需要与愿望,准确的找到问题的切入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然后有针对性的对每个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并且能被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聆听时,聆听者应该凝视对方,但目光接触的时间不宜太长,因为这样会让人引起心理紧张。而面带微笑,友善而放松的表情,通常表示接纳和有兴趣聆听的意愿。比如频频点头表示“我明白”“请继续讲”等意思。

在师生的沟通中,教师一般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在倾听的同时,应该主动地制造各种互动的机会,比如说适当的提问有利于沟通的进行,但是提问的方式很值得注意,教师一般都应提开放式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回答没有固定式,让学生有更好的发挥空间,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比如,“你喜欢我们的班级吗”这样的问题就具有局限性,

学生唯一的回答就是“喜欢”或“不喜欢”。如果换个角度问“你喜欢我们班的哪些方面”这样学生的回答和与教师沟通就有了更大的空间。

二、命令

“这纸张是在你的座位底下,你就必须把它拣起来!”,“轮不到你讲话,这里不是你的家。”这样的语言会让人觉得学生都必须顺从于老师,老师是主体,而不用去在意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学生对老师也会产生一种距离感,甚至是怨恨、恼怒和敌对的情绪。比如说有的学生就会顶撞、抗拒,故意来惹老师发脾气,而后通常在师生关系僵化的情况下,老师采取请家长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结果固然是学生被家长老师狠狠的批评一顿。这样只会让该学生更加的反感老师,至少会保持一种消极的状态,不愿与家长、教师做任何的交流。

真诚与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师生的沟通,教师往往只着眼于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而自己的内心世界则没有与学生分享,造成沟通的不平等。因此,教师要放下架子,主动打开自己的心灵之门,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所思所想、经历经验、情绪感受、观点态度等适时适度的、自然真实的与学生分享,让学生看到角色面具之外的、具有人格魅力的鲜活的老师,从而达到双方真正的心灵互动和平等沟通。

三、善于捕捉沟通时机

当学生最需要爱护、理解和引导的时候,也就是师生感情沟通的最佳时机。

时时维护师道尊严,处处服从老师的命令要求;从不违反纪律;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好学不倦;十项全能,样样皆行。领导、教师、家长自觉不自觉地把这种”好学生”观念表达给学生。反之,则被认为是一些问题学生。

我的0609班曾有一位女生,平常少言寡语,跟别的同学不和,在班级里是个问题学生。有一天吃午饭头疼,我摸了一下她的额头,原来她发烧了。于是我便带着她去看校医,喂她吃药。下午她跟我说她好多了,并跟我说:“谢谢老师,从来都没有人对她这么好过。”我抓住时机去了解她的内心,原来他父母离异,爸爸工作忙,在生活上给予的关心很少,一做错事就凶他,不给他任何解释的机会,所以她觉得爸爸一点都不疼她。于是她便把在家里无法宣泄的情绪带到学校来了,不喜欢读书,不喜欢与人交流。我劝导她,让她站在爸爸的角度去想想,爸爸工作忙,要体谅他,不要让他操心。你做错事他没有跟你的好好沟通就骂你是他的不对,但是你应该先做好自己的本份,让爸爸觉得你变乖了,懂事了,让他改变对你的看法,然后跟爸爸好好谈一次心,解除你们之间的误会。之后的一段时间,她真的在学习,为人处事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跟爸爸的关系也有了好转。

所以当学生陷入某种困境和心理上的困扰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的给予帮助,学生

会产生一种“报恩”心理,自觉改正错误。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某种愿望强烈、并迫切希望成为现实且合理的情况下,若能及时给予满足,则有利于学生改正缺点,增强自信,促进成功。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有成功的潜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差生也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多方面成功。当他们在某方面有进步,取得成绩时,我们就得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感,并继续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总之,现代社会的学生需要不是高高在上,命令喝斥的管教者,而是能与之平等相待,同甘共苦,同喜同悲的良师益友。任何违背人性的教育方式,都将必然地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划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应该是回归以人为本的教育。让我们共同架设这样一座师生沟通的桥梁吧!

***

“陈老师,我是谢福帅,我现在石家庄读大学,您还好吗?感谢您初中三年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祝您节日快乐!”

这是我教师节收到的众多信息中最简单的一条,但也是最让我欣慰的一个。他是我第二届学生,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六年,但是我还清楚地记着他那时候的样子:在一群十二三岁的孩子中,他个子高高的,很显眼,但是他始终低着头,在热闹的教室里很平静,有些瑟缩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我很想看清他的脸,但是即使在我点名的时候他也没有抬起头来,而是闷闷地应了一声。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我心里想着,但是开学第一天的忙碌让我无暇去深入了解他的一切,直到第二天军训,我才又开始注意他。

9月的天气很热,站了一会儿军姿之后,他便被教官搀着走出了队伍。待安顿好后,我开始仔细地打量他:高高的个子,但是很瘦弱,似乎是腿太长了,致使他的裤管儿很短,到了脚踝上面,有些破旧的运动鞋里没有套着袜子;瘦削的脸有些菜色,嘴唇有些泛白,紧紧地抿着,微闭着眼睛,低垂着头,眉头微蹙,好像有一股愁苦死死地围绕着他。更让我心痛的是他的那双手,手掌中满是蜕了皮的样子,显然这是缺少维生素的症状。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父母是谁?我试探性地跟他聊天,但是很快我发现,他犹如一只蜗牛嗅到了陌生的味道后迅速地缩进了壳里,用最简洁的语言应付着我,这是一个生活困难但是内心敏感的孩子,我想。

后来的日子里,我了解了他。三岁时,他母亲车祸去世,与父亲相依为命,但是父亲能力较差,只能做些体力活儿,父子俩能够勉强糊口,后来父亲再婚,继母对他极为苛刻,甚

至难以吃饱穿暖了。面对这种境况的他,我努力地寻找机会去帮助他,但是没曾想到这样却也伤害了他,面对我特意带来的衣服和食物,他总是冷静地说:“老师,不用,谢谢您。”有几次我甚至觉得委屈得很,但是后来我明白了,他在那样灰色的环境中生活了十多年,不曾享受过阳光,难免会不习惯温暖的感觉。要帮助他,首先要打开他的心底的窗户。以后的日子里,利用我是语文老师的优势,我们通过日记、作文等交流,慢慢地他开始尝试着向我倾诉,看着那些满是忧郁的文字,我的心一阵阵地痉挛。我开始装作无意地给他讲题使得错过午饭时间请他大餐,我甚至在假日里寻找一些机会让他到我家里帮忙已让他感受一下家庭的温馨……慢慢地,对于我的关心他开始珍惜甚至很享受了。

直到中考前夕,那天我正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他进来了,满脸泪痕的站在我面前,极力地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双肩微微抖动着,抽噎着跟我说:“陈老师,我想退学。”“为什么?”“家里实在太难了。”“有什么难处跟我说。”“这个月的面还没有着落了,而且爸爸他也——”话未说完,他忍住不哭泣起来,一米九的个子似乎矮小了很多。

“因为中考报名费?老师借给你。”我猜到了,肯定是,每逢交一些费用,都是这样的情况,一般都是我垫上,他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想起来会把钱送到学校。

“老师,我不——我不——”他听到这话时连连向后退了几步,“这些年让您添得太多了。”

“这次还是借给你的,你还要照常给我打借条的。”我故作轻松地说。

“可是——”

“不要再可是了,老师只借钱给有偿还能力的人。而且这些钱你必须要还的。”我斩钉截铁地说。

……

当他把借条写好递给我后,我小心地折好放在了包里。然后我告诉他:生活给予我们每个人的苦难是一样多的,只不过你的苦难比别人来得早一些,同理它也会走得早一些。

后来的日子里,他安静地继续着学业,直到顺利地升入了高中。进入高中后,他享受着最高的助学金,我以为他不会知道是我悄悄地到高中向校长诉说了他的情况请求校长帮忙的。可是就在那年的教师节,他托人给我带来了一幅画和一封信,画是他自己画的,不好看但是很精心。信里写道:陈老师,您做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并且会记在心里的。我知道伴随着我的苦难还有幸运——遇到您。……

事情过去了六年了,跟他的一点一滴我依然记忆犹新,因为从那时候我便开始相信:只要我用心,就能抚平你的伤口。

***

校长几乎每次开会都提到宽容,一直以来我也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宽容的老师,但收获的却是学生的肆无忌惮,变本加厉。都说宽容不是忍让、不是纵容,但在学生眼里你的宽容就是软弱,尤其是男同学,像我班前十名的贾伟可以说他是我班各位老师公认的老实孩子,我也这样认为,所以对于他上课看课外书,睡觉。我宽容了多次仍不见成效,于是我便叫他站着听课。五天后开校会,无独有偶,正好王校长讲到宽容这个话题,说到有的老师让学生一站就是好几天。于是我心想再宽容他一次吧。回去约法三章后就让他坐下了。没想到,十分钟后他又睡着了。没办法只好接着站着。一个月下来,他的语文成绩在月考中首次突破了九十分。像他这样不懂宽容的学生还有很多。我感觉只有让他们自己先成为一个宽容的人,才能感觉到别人对他的宽容。我一直以来有意培养他们这一点,当我第一次在黑板上写错字时,他们友好的给我指出,我马上说:谢谢你们对老师的宽容。当我第二次出现错误时。我说:我这人太不长记心了,不值得你们宽容了。我去反省吧。他们七嘴八舌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老师也是人不是神。当第三次出现错误时,我的对不起还没说完,他们已说,没事儿,我们宽容你了,改了就是好样的。俨然一群宽容大师。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我趁热打铁,“没想到你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宽容的心,老师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你们对我的大恩大德。事事不过三,我保证不会再有第四次”。从此以后,我断然不能出半点差错,备课更加谨慎小心了,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精益求精。我知道哪怕出一点点差错都可能会把我在他们心中的高大形象击的粉碎。

***

今年秋天,我接了七年级。迎接新生入学时,觉得他们好小啊。不高的个头,满脸的稚气,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心里柔软了许多。紧张的学习生活开始了,慢慢地记全了所教两个班的学生的名字。上课时都是叫名字,从不叫学号。课下遇见了,也是微笑着关心一下生活。发现哪个学生精神状态有了变化,马上询问,并与班主任沟通,孩子们都愿意围着我转。(4)班有个男生脸上起了水泡,很难受。领着去看了医生,确诊是带状疱疹。我就拿

了我孩子的治疗疱疹的药膏,嘱咐他怎么涂抹,只用了两天就好了。他害羞地向我表示谢意,把剩下的药还给了我。从此,这个男生在课堂的表现一天比一天好,很努力地学习语文,成绩提高很快。老师们越来越喜欢他。我不由得想:老师的关爱可以让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变得爱学习,那老师的冷漠也可以让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变得不爱学习。既然如此,知道了缘由,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差生不爱学习呢?那也只是我们爱的阳光没有照射到他们身上吧。

***

记得那一次我给学生出了一作文题《那次让我感动》。班里有一个家住煤矿的女生,父亲是一位普通的煤矿职工,母亲是卖菜的,还有一个没上学的小弟弟。早些年煤矿效益不太好,母亲的买卖也不好做。一次,母亲带这个女孩子逛街,想给孩子买衣服。中午时女孩饿得要吃东西,母亲就买了一份饭。孩子很奇怪:“妈妈,你为什么不买两份呢?”母亲说:“我不饿!”等到回家后,妈妈才胡乱吃了一些东西。孩子这才明白,妈妈只要一份饭是为了省钱。孩子说,当时感动得哭了。作文课上,我让这个女生在班里读她的作文,当她读到这一情形时,竟然失声大哭,好久读不下去!这很出乎我的意料,全班学生当时静得出奇,就连平时喜欢说话的同学,这时也静悄悄地。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尽管我事先读过这篇作文,可此时我也控制不住自己,鼻子酸酸的。过了一会儿,听下面一个女生的声音:“往下读吧”,带着同情。她的作文没有华丽的语言,可把全班的同学都感动了。虽然事隔多年,这件事让我至今还记得。所以,写作最重要的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真情象梅花开过,冷冷风雨不能淹没。就在最冷枝头绽放,看见春天走向你我”这歌词写得真好!

***

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回想从教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作为,可是平淡的教学生涯却赋予了我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困惑、有激动、有伤心、有愤怒、有无奈、更有迷茫。伴随着自己和学生交往的生命历程,我欣慰

地看着我的学生在我的教育下露出满足的笑容,那一张张灿烂笑容的背后是一个个刻骨铭心的故事。尤其是语文课中的作文教学,如何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激活学生的创作真情,让他们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来,是我们这些语文教师重点研究话题

我曾布置学生写过以《感悟亲情》为话题的作文。当我把题目写在黑板上时,教室里发出了一种奇怪的声音。我扫视全班,发现他们的表情大都是不置可否,不屑一顾的。这让我备感意外,也有些措手不及。难道这些新生代果真对于亲情毫无感悟?面对父母的全心付出如此麻木?

看着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相信,他们应该不至于如此冷漠吧,于是把求助的目光扫向他们,发现有些低下自己的头,有些做出与己无关的姿态,有些似乎还意犹未尽,似乎还有话说。于是我喊了一位我认为还比较有感情的同学起来说一说:她嗫嚅着而且还有些怯生生地说:“其实亲情……”还没说完,便听见下面一片“切……”的声音。

我相信每个人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处最为柔软的地方,关键是你善不善于发现。这时候,我想到了大家曾经学过的一篇散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于是,在课堂上,我与学生之间展开了一场特殊的心理攻坚战。

“大家还记得那篇《背影》吗?”

同学们有些茫然的点了点头,眼睛里充满了迷惑与不解。

“有谁记得那是谁的背影?那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学生们开始做回忆状,好像在那儿若有所思。

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那是朱自清先生的父亲的背影。他的背影很……”

“很胖,”他的同桌着急了,“而且过车站的月台时是爬过去的,因为太胖了,特困难。”

“那他为什么还要过去呢?有什么急事吗?是非去不可吗?”我又继续问到。

“他要给儿子买橘子。”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道。霎时,大家都安静下来,不再说话,陷入了沉思。

“父亲如此费力,艰难的爬过月台,只是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生怕儿子路上口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你们想过没有?”看到学生们开始思索,我赶紧趁热打铁。

“在你身上,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想想平日生活当中的一点一滴,你们的父亲、母亲是如何的爱你们的?”停了一下,“有谁听过满文军的《懂你》?”

大家都使劲的点了点头。

“那么有谁会唱吗?要不,老师起个头,好吗?”

当我哼唱起那首饱含深情的《懂你》时,同学们情不自禁的跟着我,开始很小声,渐渐的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动情了。我希望学生们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现在应该已经奏效了,他们能够体验到人世间那令人潸然泪下的父子情深,便可以去感悟亲情的可贵。

“我想,每位同学都或多或少的记起了什么。回去以后,老师希望你们能与自己的父母一起读《背影》,并写下读后感,好吗?”

结果所有同学都写了对这篇文章的感受,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原先的期望,实在令人感动。有的学生不仅写了对文章的理解,而且也体会了父母心底的亲情。接下来,我让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真情,并以《感悟亲情》为题写一篇课外练笔,学生写作兴趣盎然,对于他们来说,作文再也不是被动的老师要求了。

这些发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小故事,犹如珠玑相碰,清脆悦耳,时刻伴随着我的教学生活。让我体会到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作为师者的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努力践行语文课程标准,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成为孩子们母语学习的基地,更成为他们成长中最爱的一方乐土。

***

还是上学期,我担任了54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听到了先前任课老师对班级概况描述:学生思想单纯,但班级气氛压抑,学生学得呆板,思维节奏慢,习惯于“听学”灌输,积极思考发言的总是固定那么几个人……可这绝不是我的教学所需要的。我需要的是孩子们的大胆,是孩子们的主动,是孩子们有话就说,是孩子们发表自己的见、闻、感、想象……而眼前——这种严重的“儿童集体课堂失音”情况我以前没有见过,所以几乎每天、每节课,我都在思考和尝试着各种对策:鼓励发言,发言加分表扬奖励小白鸽;不断鼓励、赏识、满足孩子们的课堂需求;不断创造简单发言的机会;开火车发言……但孩子们依旧热情不高,即使叫他起来,也是垂头扣手,满脸涨红,欲言又止,没有多少改变。这样大概有半个月的时间我一直无法完成一节完整课——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原因就是孩子们课堂上不发言(说话),教与学不能相融相通,效果当然不如人意。那段日子里,每天心情总是很不好,也觉得越来越失望。课下总爱发牢骚,同事们也表示理解。我暗暗定下主意,准备回归“灌输”教学状态。可静心想一想,其实我本来不应生气的,首先自己对原来耳闻目睹了解的情况错

误低估,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是造成现在这样的一点原因;第二自己与孩子们交往时间过短,就轻言放弃,有些急躁了;第三是否由于自己太理想化而对孩子们提的要求太高了;第四可能孩子们的心理情况……我逐渐平静下来!

后来的一天,发生的一件事,不经意间,问题竟势如破竹般的被解决了。那天,校领导安排我上一节示范课。我备好课后想试一次,因为毕竟是示范课要有引领课改前沿的境界和课堂艺术。当时心里很矛盾:放那个班试呢?课有些靠后,要上的话,必然会打乱班级原来的授课计划,给别人造成麻烦。放自己班级方便是方便,可那群“哑巴”孩子不开口,一定上不出效果。思前想后,我决定冒一次险,就放本班试!

“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

我微笑着环视同学们,他们站得是那么直,似乎非常在乎后面听课老师对他们的评价。见此情景让我心头一亮!我们进入了新课的学习:我在黑板上写上“地球”,大家谁认识它,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地球是人类的家,是我们住的地方,是我们的家园;地球是圆的,地球很美,有山川、大河、瀑布、雪山;地球很大;地球上的资源很丰富,有煤、石油、天然气……同学们说着自己的见闻感,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地球形象。他们积极踊跃发言,出乎我的意料,我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大家知道的可真多,不一般,能对着大家说出来,更不简单!”我激动地夸着,大拇指竖得直直的,仿佛上面赫然写着“不简单!”。“‘只有一个地球’,看了课题谁的心中长出小问号了?”同学们的小手又一次争着举了起来。“孩子们,最初我也和大家一样觉得奇怪,作者为什么要把它作为课题呢?但当我想起地球是我们的家时,再读课文,几乎每读完一段,我的心就沉重一节,读完全文,我觉得这个题目真的很贴切。所以这节课我想请你们也这样用心读课文,边读边记下自己的心情变化,相信大家一定能让心中的小问号消失!”我动情地刚说完,大家立即开始了阅读,只见他们的笔在书上写着,写着……“我们来交流心情,读了课文你的心情如何?”“喜欢、自豪、激动、惊讶、后悔、痛心……”孩子们争着诉说着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我的心也随着进入最佳状态,从这时起我们的心好象彼此相通,再无刚接触的陌生和隔阂,俨然知心的交流,不费一点劲,彼此都真诚地交流着和文本对话后的心理感受——无论是地球的渺小引起小主人的惊奇,还是小主人对自己过去破坏家园环境的反思和检讨,还是当得知自己家园的资源极其有限又被不加节制开采,耗费待尽的痛心,都流露地是那样自然……孩子们,当地球不能再做我们的家时,我可以想出办法解救你们:一、宇宙浩瀚,再去找一个适合我们居住的星球。你们跟我走吧!“不,科学家已经以地球为中心40亿公里内没有像地球一样的家园了。你在骗我们!”;“我不骗你们,我们去40亿公里外找一个不就行了?”一个从不说话的中等个不由自

主地站起来:“40亿公里,我们根本无法去到那里,你不要再胡思乱想了。”小家伙竟然向我“开炮”了,我吃惊极了,也喜在心上……“你怎么知道去不了呢?我们做宇宙飞船去!”我又故意说了一句。“坐宇宙飞船需要四万多年呢,我看书上介绍知道的。”顿时我的心热了起来……欣喜起来……明白起来……

这节课受到了校领导高度赞赏,他们欣赏耳目一新的教学设计和我的坦诚、老练,欣赏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沟通心灵的开放与快乐;更欣赏孩子们到位的理解、主动发言的勇气;最欣赏学生敢和老师当堂辩一辩。没有人知道我在上课前心中的担心,更不会有人想到这些学生原本是我几度想放弃的,原本准备当“破罐子”用的……可事情却有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结局,让我很是为自己的薄弱耐心惭愧,为自己的偏见羞惭,为自己曾经做出的决定而后悔,幸亏我那大胆一搏,见证了孩子们原本的面貌,唤回了我快要放弃的信念,也改写了我的教学计划,更改变了我的教育观念。

下午,我又走进教室,我发现同学们看我的眼神里多了许多感动我的东西,也许是欣喜,也许是信任,也许是高兴,也许……总之很渴望再和我上一节那样的课,我也兴奋极了,“同学们,今天你们让我重新认识,你们今天最棒!你们可能不知道,老师起初完全不敢放咱们班上公开课……所以我要给你们每个同学在评比表上奖励一个小白鸽。”“ye ”雷鸣般的欢呼声响彻整个教室,孩子们的心、我的心欢畅极了!

激情启迪激情,真诚激发智慧。微笑、真诚、信任、沟通和激励,让我的语文课堂从此冰雪消融,进入暖春,渐入佳境!

***

随着金秋九月的到来,我国的第27个教师节也翩然而至。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祝我们敬爱的李老师教师节快乐。——猪羊瓜菜”,在我的手机里,一直存着这样一条短信息,久久不舍得删去每当看见它,我总会想起四个可爱的小家伙。

猪是小猪冯国策,羊是小羊杨晟昊,瓜是南瓜王绍南,菜是菠菜王波云,这四个人人称“四人帮”,是班里的四个活宝。都很聪明,爱笑爱闹就是不爱学习,喜欢数学却是一见到语文就皱眉头,而且还“厌屋及乌”,连我这个语文老师也受到了他们不公平的待遇。

这绝不是夸张。刚入学的时候,他们几个语文作业写得像猫抓一样乱七八糟,敷衍了

初中语文老师教学故事作文课上我看

xx老帅教学故事作文课上我看 到了晶亮晶亮的眼睛 八年级开学已经两个多月了,在给学生上作文课的时候,我有很多很多的感触。从第一次上作文课的时候,同学们迷茫的眼神中我知道了,写作文对于学生,仍然是一大难题。今天的作文课上,我看到了学生晶亮晶亮的眼睛。这让我心里面有一点小小的窃喜,我知道了,我的方法奏效了! 一、分数得失清晰可见,学生心里有方法,眼里有目标,这样努力有方向。 每一次在给学生改作文的时候,总是感觉学生的作文杂乱无章,这个时候我就很犯难。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会写这样的作文?为什么每一次讲的作文课学生都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写? 后来我意识到这个问题不在于学生,而在于我的引导。于是我就想一想,这次作文我想让学生达到哪一种目标?学生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呢?与其每一次改作文的时候白己烦恼。不如事先给学生定好目标。那到底定什么样的目标呢。最基本的目标,先让学生达到吧,这最基本的目标都是哪些呢?首先字体要工整吧!其次作业面要干净。再一个写作的思路要清晰吧。对于文章写作上的要求要首尾呼应吧。这几个要求,对于每一个学生,只要他用心去做都可以得到分数! 字体写的工整,可以得到十分;作业面干净,也可以得到十分;条理清晰,仍然可以得到十分;首尾呼应,还可以得到十分。最后一条作文有文采,又十分。 这样每一次让学生写完作文之后,我都会要求他写下以下内容: 字体() 作业面() 条理清晰() 首尾呼应() 写作文采() 在看完学生写的作文之后,我会根据学生作文的水平,在每一条的后面打上合理的

分数。学生拿到白己的作文之后,看到每一条分数,他白己也会知道,白己哪一方面做的不够好,下一次他都会努 力。每一次讲完作文之后我都会告诉学生:字体、作业面、条理清晰、首尾呼应这四条,只要你稍加努力,都可以做到。而文采,就需要大家的日积月累,多读书,读好书。 这样给学生写评语,改作文的好处有很多。首先,学生每一次拿到作文,再也不是随便看一看,老师给他评语,然后就把作文放在那了。而是真实的看到白己的哪些缺点。我在改作文的时候呢,也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效节约改作文的时间。 二、心里有作文,作文教材处处可见。 在评月考卷试卷的时候我发现,试卷上的那两篇现代文阅读非常有特点。篇篇都可以作为学生的范文,在谋篇布局上又有相通之处!这两篇作文的题目一篇是〈〈一杯水的温度》另一篇是〈〈评语》。 我先来说一说〈〈一杯水的温度》。这篇文章讲的是我的朋友在深圳打工的时候,工作完毕天下着雨也很寒冷,他一个人躲在大酒楼的屋檐儿下偷偷的在啃着凉馒头,他特别渴望能得到一杯温开水。在他的内心深处,他觉得,这一杯温开水是一个奢望,他感觉很失望的时候,忽然酒楼的门打开了,一个 陌生的服务员邀请他到酒楼里面,并给他倒上了一杯温开水。刚开始他认为,肯定是酒楼的工作人员想宰客呢!事实上,不是。这位服务员不但为她倒了一杯,接着又给她续了一杯。最后走的时候,他以为,这杯温开水要付钱,但是服务员告诉他,酒楼里面的白开水都是免费的。这让生活在异地他乡的我的朋友,感觉到莫名的感动,内心激动极了!后来,我的这个朋友呢,挣了一些钱,回到家里,白己开了酒楼。在白己的酒楼里,他明文规定:下雨天的时候,可以邀请在屋檐下避雨的人们,到酒楼里喝一杯免费的温开水。 最后,作者说,这一杯温开水,放大了人们对陌生人的关爱。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但是它传递着一种大爰。一杯温开水,传递的是陌生人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一个关爱。 再来说一说〈〈评语》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讲的是,我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老师给

初三作文:我和语文的故事 八篇

【篇一:我和语文有个故事】 语文是我的老师,他从我七八岁的时候就把我带到了这个分外美丽的语文世界中来了。他让我出过丑,也让我高兴过! 记得有一次我写作文,我绞尽脑汁想了好长时间才想出来,于是洋洋洒洒连编带凑的写了500个字,由于写得太着急了,也没有看字写的对错,就交了上去。第四节课的时候老师拿着我们的作文说要读几篇好的作文,再读几篇不好的作文。我认为肯定没有我的,就有些心不在焉,突然我心里一惊,因为我听到老师念到妈妈,星期六能买一点否吗?坏了,这个可是我写的呀!同学们一下子哄堂大笑起来,哎!我是想写能买一点杏吗老师接着念我今天得了痛,我很难寸天哪!我简直无地自容了,真是谢天谢地老师没有说读的是我的作文,否则我一定没脸见人了。 再后来一次写作文,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用丰富的语言和感情写了一篇作文,哈哈哈,老师表扬了我,太高兴了! 语文呀,你让我骄傲过,也让我无地自容过,不过你是这么的有趣味、这么的深奥、又是这么的丰富多彩! 语文呀,我要和你永远做朋友! 【篇二:我和语文的故事】 说起我和语文,真可以用谢庭锋的一张专辑名称来概括——零距离。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在课堂上学语文,在生活中也在学语文,接触语文。打小时候起,我就喜欢语文,我喜欢拿着拼音卡片牙牙学语。上了小学以后,我认识字,便开始接触书籍。 我品味着方方正正、匀称娟秀的中文字,忽然邹德这是世界上最美的图案。于是,我开始接触越来越多的书籍,丛书中,我幽兰了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体会到了抗日战争的困苦,知道了童第周发奋学习的故事长大后,我开始赏析鲁迅、冰心、朱自清的作品,它们给我的生活抹上了五颜六色。书的滋润使我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用清淡似水的笔划出一道道心灵的轨迹。于是,读读写写成了我生活的。我爱拿起笔,独自一人在书桌前写我的感受,我的理想那白色的纸张顿时充满了活力。久而久之,我的写得很快,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次拿到高飞的情景,兴奋、激动、喜悦充满了我的心。苏步青说过,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基础的基础。 学不好语文,怎么能理解数学题,解答数学题呢?不学好语文以后工作了也会遇到。 我爱语文,她使我的生活充实,使我懂得更多的道理更多的指示。语文,我和你像亲密的朋友吗?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教学案 《引导学生去开采民间文学富矿》 国寺营学校苏英邦 活动目标:1.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2.掌握搜集整理民间故事的方法。 3.调查采访、记录整理。 4.佳作展示。 活动过程: 一、关于“民间故事”。 1. 在人民群众中口耳相传的事件。 2. 情节完整,有神异色彩,有教育意义,有趣味性,以古代居多。 3. 有的是生活故事,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神话鬼怪故事,有的是智慧故事,有的是笑话故事。有的是关于某人的,有的是关于某事的,有的是关于某地的。 二、搜集整理。 1. 平时听人讲述。 2. 专门采访调查。 3. 形成书面材料,进行加工整理。 比如:拟一个有吸引力的题目,理清情节发展过程,突出重点,讲究文采,适当添加删改,剔除低级趣味的或宣扬坏思想的东西。 三、例子。 例1: 拴太阳 民国初年,巴东、长阳、秭归三县交界处,出了一位高明的骟马师傅,人称“马骟匠”。 一天下午,他与徒弟出远门骟马回来,从地主刘永福家门前路过。刘家这天雇了二十几个短工插秧,不巧午饭已过,又加上没人认识这两个叫花子模样的人,结果,师徒俩水就没讨到一杯。一气之下,马骟匠决定戏弄他们一番。他薅了把柳叶,放入牛角中一吹,叶片飞出,落进秧田,霎时变成了条条尺把长的鲫鱼,活蹦乱跳的。那群短工不知是计,放下手中的活儿,纷纷去抢鱼,可好半天也没捞着一条!就在大家忙得汗流浃背时,马骟匠又吹了声牛角,鱼眨眼间不见了,柳叶还是柳叶!短工们惊诧不已,猛一抬头,才发现太阳已偏西! 地主这时派狗腿子前来看插秧的进程,不看则已,一看大惊且大怒:“怎么还只插了几行行儿?你们分明在磨洋工!”短工们就把捡鱼的怪事说了一遍,狗腿子哪里肯信,他飞跑回去向主子告状,说短工们明明消极怠工,却编出一通鬼话骗人。刘永福倒有些见识,立即叫狗腿子去打听下午从这附近过了什么人没有。狗腿子满处一问,不少人都说看见过了两个叫花子,还吹了几声牛角!地主知情后,一面派人骑快马去追赶叫花子,一面安排大摆宴席——他认定,绝对是因为招待不周,那两人才有意作怪! 追回来后,地主忙请师徒二人入席。马骟匠毫不客气,跟徒弟爬上桌子就大吃大喝起来。待三杯酒下肚,刘永福说:“二位师傅,今儿我插秧的事……”马骟匠胸脯一拍:“好说,好说!太阳还在山边,我会把它拴住的!” 这样,短工们插呀插,一直把秧插完,太阳仍挂在山边。

我的初中语文教学故事 (2)

我的初中语文教学故事 教学中的“亦师亦生”会让我今后的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刚刚毕业满怀激情与理想的我迈出大学校门,欣然走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台。而今,我也已经渡过了20多个春秋了,我有说不尽的故事,但感触最深的是“与学生一起长大”。 童心这个名字教会了我坚强和乐观。“童心,好美的名字,”拿到新生名单,我被这个名字吸引了。想让自己的预测得到印证,第一堂语文课我安排学生读课文,刚说完“童心你来读课文。”下面的学生一片哄笑,都用捉弄的眼神看着童心。迟疑了一下,用手攥紧书缓缓地站了起来。可看到她在同学们的哄笑中一字一顿地读着课文,期望每一个人能听懂她的话,没有一丝胆怯和自卑,我被她的震撼了,同学们也不笑了,坐端正了,认真地看着课本,教室里只有童心的读书声。 后来才知道她是先天性唇裂,上颚断裂影响发音,即使手术也不能让她和其他孩子一样,可是她并不因此自卑,相反比其他孩子更乐观自信。同学们被她感染了,不再取笑她,有时还服从她。 还有一个学生让我学会了欣赏。一次上课我正讲的投入,她却在那里弹纸团,书合着,笔丢在一边,一副心不在焉。我不由得火冒三丈,“你有没有点女生的样子!!”后来她在我的课上不动声色,默默无闻,我暗自高兴,定是被我“制服”了,在认真听课。谁知测试结果令人瞠目结舌,他的成绩直线下降,说明她压根没听讲。我拿着试卷在班里把她狠批一顿,当我把“你不会有出息的!”扔给她的时候,她的眼中掠过一丝不服。 碰巧学校“六.一”儿童节举行课本剧大赛,我简单通知后让学生分组准备。对这件事我没放在心上,这帮学生,平时写个作文都喊难,更何况编写剧本呢? 谁知第二天,语文课代表便拿着一叠稿纸让我看,说是曹瑞雪编写的剧本。我一看,大吃一惊,厚厚的好几页,完全按照剧本的要求编写。要知道我们当时

初中小说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之小说教学 定南县龙塘中学刘素花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 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可见我们在 欣赏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教学必须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 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入选教材的小说都在小说的人物、情节、环 境等要素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在教学中应针对小说作品在塑造人物、演绎情节 或营造环境上的艺术表现,引领学生进入小说的艺术世界,激发他们对作品产 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共鸣,进而引领学生鉴赏小说的艺术特征。因此我从四个 方面谈谈中学小说教学的技巧: 一、梳理故事情节,把握结构特征 提起小说,最吸引的就是故事情节。在小说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故 事情节。这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 章的起点。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阶段。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通过通读全文,它的情节为:潘家酒楼吃酒(开端)———护送金家父女(发展)———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高潮)———南 门外逃走(结局),这个情节是以地点的转移为基准的。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 展史,情节是否合理是小说能否成立的关键。还要注意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 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在情节线索上的区别。中国古典小说讲究故事的有头有尾,力求故事的浑然一体,滴水不漏,而现代小说往往故意打破这个情节框框,作者追求的不是"块状"的故事框架,而是一种流动的状态,情节无所谓首无所谓尾,人物不一定要有结局。这种结构方式,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比传统的更大。 二、分析人物形象,感悟小说主题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 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在小说的定义中突出了塑造人物形象,可见人物 形象是小说阅读教学的核心。它所塑造的人物往往具有独特的鲜明的个性。因 而在小说阅读教学时,我们分析人物形象可从三方面入手:(1)说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2)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3)对文中的人物 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如在教学鲁迅小说《孔乙己》时,首先引导同学们从对 孔乙己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中各找出一句最能反映人物形象的句子, 并试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其作用。(让生自批、讨论,后师生共同商讨下面例句。)a、外貌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

人教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整理大全

七年级: 一、《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1、作者:冰心 2、体裁:诗歌(“小诗”) 3、成因:受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写成。 4、内容: (1)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2)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3)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5、艺术特色: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语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6、相关练习: ①“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一哲理性名句出自冰心的作品《繁星》。冰心还“为诗人歌德九十年纪念”作了一首诗是《向往》 ②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③、《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④《成功的花》: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⑤冰心原名谢婉莹,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⑥“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诗句出自福建长乐(籍贯)的冰心(作家)写的《繁星》(篇名) 二、《伊索寓言》 1、作者:伊索,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故事。 2、文学价值:《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两千多年来以独特的人生智慧和艺术魅力受到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 3、内容提要:内容十分丰富,影射社会现实;批评为富不仁;表现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要尊重自然规律,讽刺好逸恶劳等。 4、艺术特色:篇幅短小,寓意深刻;采用拟人化手法,形象鲜明。 5、精彩情节:《龟兔赛跑》《狼来了》《农夫和蛇》《赫剌克勒斯和财神》《蚊子和狮子》《鼹鼠》等。《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狼和小羊》、《猫和鸡》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6、流传谚语:“狼来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 三、《童年》在苦难中长大 1、作者:高尔基(苏联),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体裁:长篇小说。 3、内容:小说讲述阿廖沙(作者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表现了俄罗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4、人物形象: (1)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 (2)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 (3)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5、文学价值:小说的基调是严肃,低沉的。读起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

初中语文教学教育故事

初中语文教学教育故事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初中语文教学教育故事》的内容,具体内容:案例教学是以真实情境或事件为题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科学教育领域日益受到关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起来看看吧!一我刚到本校任教那年,接了一个五年级,这个班的学生... 案例教学是以真实情境或事件为题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科学教育领域日益受到关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起来看看吧! 一 我刚到本校任教那年,接了一个五年级,这个班的学生大多是从村小转来的,行为习惯有点差,班级总体学习成绩也不太好。班上有个学生叫李明川,瘦瘦小小的,却能说会道。可是在学习方面他给人的感觉就没那么好了,上课时思想老是不能集中,做作业时动作很慢,老是磨蹭磨蹭,而且不肯动脑筋,回家经常不做作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小组长每天都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他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了。可他就是"勇于认错,坚决不改",他依然我行我素,毫无长进,每次我都要被他气晕了,我的心都快冷了,多少次想想还是算了吧,或许他是根"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无法转化

而影响整个班集体,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要尽最大的力量去转化他!我把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没有改变和进步,或许是他没有明确学习目的,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为了转化李明川同学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我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好孩子的思想。于是我反复找他谈话,谈话中:"你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 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 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 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李阿倩)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伴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李阿倩)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督促他使其进步。李阿倩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有时,李阿倩同学也会显得不耐烦,说李明川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李阿倩同学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李明川同学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李阿倩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想,

好的故事初中语文作文600字

好的故事初中语文作文600字 【篇一】好的故事初中语文作文600字 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一个个故事。打开影集,一件件高兴的事、伤心的的事……都浮在我的眼前。这些都会让你想起从前,回忆过去。看、这些照片、似乎让我想起了以前。 记的我小时候,爸爸妈妈都上班了,奶奶“悄悄”的把我抱上了火车到了奶奶家,下班回来的妈妈以为我丢了,后来才知道奶奶很亲我看到爸爸妈妈上班没时间照顾我,才“悄悄”的把我抱走的。 在奶奶家,奶奶爷爷请人做小车,每天把我放在小车推出去玩,那时我才1岁左右,不会吃什么东西,可奶奶还是给我买了许多东西喂我吃,我吃的撒在地上的东西,奶奶用嘴吹一吹,舍得不扔了,就自己吃了,尽管这样,奶奶还是整天乐呵呵的。 那时奶奶已经满头白发,身体也不好、走路气喘吁吁的,可是奶奶还是坚持照顾我,有一天奶奶正准备吃饭,突然心脏病发作了。就这样,奶奶离开了她疼爱的孙儿,在我带来的哭声中走了…… 记忆是风,挥之不去,一直在我的脑海中盘旋。 一刹那,记忆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飞的花,无数的花瓣轻轻摇曳,承载着我的思念。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却使它开出了花,我轻轻擦了擦手中的老照片,把它贴在脸上。

我看了看手中的照片,阳光倾斜在奶奶温柔慈祥带有皱纹的脸上,银色的白发在光下闪闪发亮…… 【篇二】好的故事初中语文作文600字 书,幼时就进入了我的世界,在我的心里它又有趣有又神秘。 幼时,我拥有不少书了,但是,认字不多的我想想都知道了,我不会看书呀!小小的我不知道书有多少乐趣,所以我每天睡觉前都闹着妈妈讲故事给我听,而听故事的那段时间我认为是一天里最美好的时光了。当妈妈没有空时,总会给我看一本图画书打发我,开始,我只会看花花绿绿的图画,看到图片的故事、说明,我都不会看。有一次,我还在读中班,听了妈妈讲的七色花的故事后,竟然下定决心找到那神奇美丽饿七色花,害羞的我竟然不怕同学的嘲笑走进了花朵盛开的草地里,一朵一朵花的慢慢查看。一边找一边想我的愿望。 在我寻找的过程中,最让我欣喜若狂的就是我找到了一朵三色花,黄,红,橙这三种颜色和它好配呀!我好开心,小心翼翼的把它摘了下来,带着这朵漂亮的花儿给嘲笑我的同学看,他们都惊奇的看着“三色花”。书,让我的童年充满欢乐终于,我上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了……我会看书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我喜欢上了童话故事,小说,作文书等有文字的书。童话故事把我带进了白雪公主,小白兔,灰姑娘的世界里,当看到他们战胜邪恶获得幸福时,我

人教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整理大全

七年级: 一、《繁星》《春水》(《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1、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 2、体裁:诗歌(“小诗”) 3、成因:受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写成。 4、内容: (1)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冰心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而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她认为,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2)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在冰心看来,人类来自自然,归于自然,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一致的,冰心还将母爱、童真、自然融为一体。(3)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5、诗歌特点:(1)艺术上,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与思考。(2)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3)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4)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形象,有韵味。(5)这类小诗常用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6、“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一哲理性名句出自冰心的作品《繁星》。冰心还“为诗人歌德九十年纪念”作了一首诗是《向往》。 二、《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1、作者:伊索,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故事。 2、文学价值:《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两千多年来以独特的人生智慧和艺术魅力受到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 3、内容提要:内容十分丰富,影射社会现实;批评为富不仁;表现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要尊重自然规律,讽刺好逸恶劳等。 4、艺术特色:篇幅短小,寓意深刻;采用拟人化手法,形象鲜明。 5、精彩情节:《龟兔赛跑》《狼来了》《农夫和蛇》《赫剌克勒斯和财神》《蚊子和狮子》《鼹鼠》等。《农夫和蛇》的故事就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狼和小羊》、《猫和鸡》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乌龟和老鹰》通过乌龟非要学飞翔不可,结果摔死的悲剧,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 6、流传谚语:“狼来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三、《童年》在苦难中长大 1、作者:高尔基(苏联),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体裁:长篇小说。 3、内容:小说讲述阿廖沙(作者原名的昵称)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表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4、人物形象: (1)阿廖沙坚强、勇敢、正直、充满爱心 (2)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拥有宽大的胸怀。 (3)外祖父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5、文学价值:小说的基调是严肃,低沉的。但又有天真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我的初中语文教学故事

我的初中语文教学故事 贺兰四中胡清 我爱我的语文教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5年来,我运用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和学习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学习的情趣、理趣和自然美、人文美。 记得那年我新接初二两个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为了让孩子们自主感悟文学的人文素养,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我要求所有孩子每人每周写500字以上的作文,其中可以摘抄。尽管如此,当时初二二班的学生依然是人人自危,呼天抢地。 第一次作业终于在七天后的周一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当时的情况是即便是好学生也是这样完成这项作业的:作文中自己写的部分捏着鼻子抄所谓的中学生作文选;摘抄部分则摘抄课外书中打动自己的名人名段。 令我欣慰的是其中有一篇作文虽然稚嫩,但不乏对生活的感悟及优美的语段。只是字里行间流露出“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的”青春期孩子所谓的“成熟”。就在那时我有意识地记住了他的名字———辰。 接着的好几次作业,我留心观察,发现他每次作业都完成得非常认真。只是每篇依然有着桀骜不逊的孤独。我开始关注并了解他。

他是个懵懂顽童,优点是成绩好,不惹是生非,虽自由散漫和不合群,但也没有人指手画脚,所以同学很少注意他。 为了鼓励他继续努力地学好语文,尤其发展他显示出来的写作天赋,也为了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我决定在全班把他的几次作文作为范文朗读,并请其他同学讨论评价。 记得朗读的过程中他始终就那样低着头,坐在位子上听我念,只是脸不由自主地一点点变红。我知道那是他想法张狂,但行事低调造成的少有的辉煌时刻的无限膨胀的虚荣心在作怪。 我开展了有关语文知识的欣赏课,希望借此机会激发同学们的语文及写作兴趣。由于这种课比较感性的原因,同学们都积极地参与,课上聚精会神地耳听目视,点头微笑,偶有两三小声议论。上课的次数多了,作业质量明显有了提高。 遗憾的是他从来不加入其中,要么自己写作业看书,要么趴桌子上睡觉。为什么会这样?我很奇怪。 又是一个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午自习,王菲、邓丽君的美妙演唱配以恰如其分的FLASH画面,把学生带入音乐与诗词文化的双重享受,可他依然如故。我悄悄地走到他身后,原来他在入神地看着动漫,以至于我站在身后也浑然不知。“试着听听,你应该不会失望的。”我轻声诚恳道。也许被我的到来吓了一跳,他迅速收起书,抬头“委屈”地注视着我。我选择了无语的走开。 课后我找到他,和他聊天,问他对语文学习的看法及建议。开始

我的教学故事---一位初中语文教师的成长

我的教学故事---一位初中语文教师的成长我是一名从事了5年语文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回首这近5年的教学之路,我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更没有值得称颂的大作为,可是平淡的教学生涯,却赋予我宝贵的课堂教学经验。几年来,我运用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和学习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学习的情趣、理趣和自然美、人文美。 记得我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在课堂上,我不厌其烦地一一指出及纠正学生所出现的各类错误。一堂课上,几乎每一个学生我都为他们纠正过错误。当时班上有几名男生,由于接受能力弱一点,纠正的次数甚至达到四、五次。有时候心里一着急,还免不了批评几句。一段时间后,我开始觉得课堂上哪里不对劲,怎么气氛越来越沉闷。回想着课堂上死一般的沉寂,我陷入了沉思,找了学生谈话后才知道原因:是我过分“周到”的纠错,挫伤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信心。试想,若是自己在学习时,老师也是不停地打断、纠正,那怎么不会感到气馁和受伤呢?那怎么还能积极愉快地学习呢?比如说,如果人的心理压力很大,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学生所学的知识是不会被吸进大脑。相反,当你的心理压力小,学习的效果就好了。在这些教学失误之后,我不禁思索着补救的方法。 对于学生学习实践的任何尝试,我们都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同时也告诉学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没有值得害臊的地方。我也喜欢你们的错误。”从那以后,我常常微笑着、耐心地听完学生

回答,而且及时制止其他同学的嘲笑,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不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因为我越来越体会到: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是每个人的天性,更何况是孩子。一句积极的评价就是鼓舞孩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孩子建立了信心,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就会越加积极。现在,我从学生课堂发言积极,热烈讨论的活跃气氛中,我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从这件小事情来看,虽然不是那么的轰轰烈烈,能够让人铭记一生,但是对于每一个我所教的学生来说,他们不仅学习了语文知识,而是更学会了一种人生态度,就是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他们应该好好做的事情,不要为了其他事情而放弃本应该好好做的一件事。而对于我这名普通的初中语文老师来说,深深体会到对待学生问题,堵不如疏,更不能盲目解决。有时候换个角度,变通一下,反而把问题解决的更加完美。

我的初中语文教学小故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我的初中语文教学小故事 我曾布置学生写过以《感悟亲情》为话题的作文。当我把题目写在黑板上时,教室里发出了一种奇怪的声音。我扫视全班,发现他们的表情大都是不置可否,不屑一顾的。这让我备感意外,也有些措手不及。难道这些新生代果真对于亲情毫无感悟面对父母的全心付出如此麻木 看着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相信,他们应该不至于如此冷漠吧,于是把求助的目光扫向他们,发现有些低下自己的头,有些做出与己无关的姿态,有些似乎还意犹未尽,似乎还有话说。于是我喊了一位我认为还比较有感情的同学起来说一说:她嗫嚅着而且还有些怯生生地说:“其实亲情……”还没说完,便听见下面一片“切……”的声音。 我相信每个人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处最为柔软的地方,关键是你善不

善于发现。这时候,我想到了大家曾经学过的一篇散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于是,在课堂上,我与学生之间展开了一场特殊的心理攻坚战。 “大家还记得那篇《背影》吗” 同学们有些茫然的点了点头,眼睛里充满了迷惑与不解。 “有谁记得那是谁的背影那是一个怎样的背影” 学生们开始做回忆状,好像在那儿若有所思。 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那是朱自清先生的父亲的背影。他的背影很……” “很胖,”他的同桌着急了,“而且过车站的月台时是爬过去的,因为太胖了,特困难。” “那他为什么还要过去呢有什么急事吗是非去不可吗”我又继续问到。 “他要给儿子买橘子。”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道。霎时,大家都安静下来,不再说话,陷入了沉思。

“父亲如此费力,艰难的爬过月台,只是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生怕儿子路上口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你们想过没有”看到学生们开始思索,我赶紧趁热打铁。 “在你身上,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想想平日生活当中的一点一滴,你们的父亲、母亲是如何的爱你们的”停了一下,“有谁听过满文军的《懂你》” 大家都使劲的点了点头。 “那么有谁会唱吗要不,老师起个头,好吗” 当我哼唱起那首饱含深情的《懂你》时,同学们情不自禁的跟着我,开始很小声,渐渐的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动情了。我希望学生们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现在应该已经奏效了,他们能够体验到人世间那令人潸然泪下的父子情深,便可以去感悟亲情的可贵。 “我想,每位同学都或多或少的记起了什么。回去以后,老师希望你们能与自己的父母一起读《背影》,并写下读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通用)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书面表达,也就是“写”。“写”就是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叶圣陶先生说过:“必须注重倾吐他们的积蓄。”但是有的学生光注重“积蓄”不注重“倾吐”,所以缺乏表达能力;有的学生注重“积蓄”而缺少书面表达的其他要素。所以,即使有东西也“吐”不出来。这样,就必须在读写之间系上一根纽带,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使读写之间互相沟通,绿水长流。 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课文与作文的完全脱节。也就是说,上课归上课,作文归作文,“读”与“写”完全脱离。其实,小学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甚至有一些经典文章,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运,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如果能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那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很有作用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通过学生从读中悟写,以读带写,充分发挥阅读与借鉴的仿效作用,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致关重要。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尝试: 1、充分挖掘教材中“读”与“写”的结合点,有目的地加以指导。 小学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文章取材新颖、布局合理、语句优美、大多数都是学生写作的范文。因此,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读写结合因素,然后有目的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从优美的词、句入手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同时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使学生“满腹经论”,教师就应持之以恒地在阅读中引导

初中语文老师教育故事案例

初中语文老师教育故事案例 教育案例实际上是教育的实例,对于研究学生的行为习惯、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老师教育故事案例,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语文老师教育故事案例一-----尊重的魅力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也是如此,由于遗传、性格、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学生身上存在很多差异。有的听话懂事,有的倔强顽皮;有的聪明伶俐,有的迟钝呆板。教师应该承认差异,尊重学生差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法,要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要因材施教,下面是我教学生涯中的真实事例。 记得这是几年前的一节课,我在五(一)班上科学课,介绍到哥白尼时,突然发现一位同学颤颤巍巍的举起了自己的小手,好像还不敢举似的,我很奇怪,他今天这是怎么了?一个平时不注意听讲、不愿意学习、从来就没举过手的他难道会知道相关知识?我说:何峰同学,你知道哥白尼是怎样的一个人吗? 他说: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详尽的说明了天体是圆的。 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我对他的回答也作出肯定并表扬了他,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时我观察到他快速而又细微变化的眼神:高兴?感激?总之非常复杂,据同学们说,老师以前很少提问他,就因为他是别人眼中的后进生,没想到,下课时他主动跑过来:老师

您好,谢谢您提问我,也谢谢您知道我的名字。说实在话,向他这样出名的学生全校教师中又能有谁不认识呢?当时我有点惊讶,没想到他会有这样的举动,于是我就想,这个学生不是不可救药的!我应该对他充满信心,拉他一把,在我的尊重、表扬以及激励下,他各个方面的表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现在这位同学已是许多学生羡慕的对象了! 人人都有追求完美、受人尊重和得到信任的需要。正因为我尊重这位学生的人格,信任他,尽管当时我感觉他不一定能知道,我还是提问了他,所以在他看来这位老师非常尊重我,不因为我各方面表现不好而忽视我,所以才会有他后来的上进!所以我说,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过去 当学生调皮不听话时,有些老师总喜欢以体罚的方式以示惩戒,以威严换取尊严。但事实证明,这种所谓尊严,不过虚有其表。只有当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并以其高尚的品德和真诚的情感付诸教育,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 尊重的魅力是无穷的! 初中语文老师教育故事案例二在赏识中求发展 这学期开学初,学校把原来的八年级14班打散到各个班级,我班共进入五名同学。因为原14班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比较调皮,对这分进来的五名学生,也不太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所以只是在慢慢观察。经过一个多星期的了解,发现新来的王鹏,既不交作业,上课也不好好听课,总是无精打采的样子。第一次化学考试只考了40分,全班不及格的很少。化学老师找到我,要叫家长。对此我联系了他的

最新初中语文听课记录大全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大全 记听课笔记的方法一般有下面二点一要明确记笔记的要点,二要学会记笔记的方法。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初中语文听课记录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范例1教学流程 一、阅读材料《老人》找出表明作者童心的语句。(学生回答后教师未点评) 二、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找梦中之人、梦中之景、梦中之情。(学生的回答老师都未点评。) 1、师读 2、生回答 3、老师把三者的答案连缀成一段话。(应让学生尝试) 我的点评:整体感知不到位,文章比较深邃,学生还没能感知文章的意境。 三、研析课文(把语言的品析与情感的感悟合在了一起。) 1、阅读有关作者写作内容、风格的材料。(比较生硬) 2、完成读书卡(这种形式适合比较浅显的自读课。) 类别——书名————作者———— 内容摘录———————————— 赏析与解读———————————(初一学生有难度,在做摘抄之前应该指导。)

4、交流自学的成果。 学生欣赏了使用修辞的句子。教师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齐读。 学生提问:“漂”是否能换作“飘”?(师让学生解答:后者空间更自由,姿态更轻盈。) 我的点评:学生的回答比较散,我觉得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修辞、句式、用词、情感、结构、表现手法等角度去摘抄欣赏。学生大多找的是修辞的句子,有些重复。总是一句又一句的话的分析,使得文章有一种被割裂的感觉,这篇文章不适合用这样的方式来解读。所以读书卡的方式不是什么文章都可以使用的,要注意使用的对象,使用的方式,使用的场合、时机,不能借读书卡的形式来串讲,来代替老师的循循善诱地教学。 5、走进“录音棚” 学生读课文片断(没有目的性) 四、拓展 不同版本的对比。(没有比较的角度) 总评: 课堂板块清晰、有层次。主要教学思路是使用摘书卡的形式让学自主学习课文,但是文章比较深,学生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不太能吃透文章。学生没有能在能力上得到锻炼提升。 初中语文听课记录范例2一、导入 二、任务

我的初中语文教学小故事

我的初中语文教学小故事 对于一个初中的十几岁的学生来说,让他们明白语文的重要性,语文对他们将来的有用性,是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初二初三的学生来说,语文对他们来说就是完成其他理科作业的一门自习课。这种现象我想对于大多数的中学语文教师都曾经历过。现在就是我的一些经历,算是和大家分享一下,仅作为一些经验和教训吧。 记得那是我正在教初二的日子,班里有些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对于他们来说,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够吃力了。这学期新开的一门物理课对于理解力比较差的孩子就更是雪上加霜。再加上英语课的学习紧迫性,语文课这门看似比较“轻松”的课程理所当然的成了孩子们其他课程的“补习课”。一开始,我没发现这种现象,只是在课堂上经常见几个孩子埋头认真的读书。我以为他们在默读课文,所以也就未加注意。可连续几堂课下来,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终于有一天,当我突然出现在后面一排的某个埋头“苦读”的学生的身旁时,发现他手里读的是一本物理书。也许是当时气昏了头,我立即批评了他,并且对班上其他埋头“苦读”的几名学生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并且告诉他们,以后语文课上禁止看其他课程的书籍。可是没过多久,这种现象又出现了,而且学生跟老师玩起“斗智斗勇”来,那种看似没看其他书的动作让我疑惑,可又无法确定他们在语文课上看没看其他课程的书。这让我当时真的头痛不已。 有一天,我跟其他课程的老师聊天,通过他们知道,班上的确有些学生学起来需要深刻理解力的数学物理的理科课程比较吃力。我也向他们大发牢骚,说这些学生都在语文课上学你们的

课了,他们也比较无奈,说还是需要语文的教育来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力。这句话深深的提醒了我,对啊,语文才是提高学生理解力,分析力的一门最好的课程,何必来“堵”,而又何不如“疏”呢? 第二天,我一进班里,就对学生说:“今天我来跟大家讲一节语文物理课!”当时学生的表情我记忆的特别清楚——吃惊、疑惑甚至有些不可思议。但我确实在接下来的课程中,从语文的角度跟他们解释了一些物理上的定理、公式,并且有些还用到了一些哲学上的知识,像量变引起质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等,这些都可以对他们在物理上的学习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有时候我还举了一些历史小故事来提起学生学习物理等一些理科课程的学习兴趣。在最后,我对他们讲:“即使这些课程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理解,来温习,但不要忘记,语文的学习不是浪费了你们的时间,恰恰相反,语文课的学习正是提高这些课程学习方法效率的重要课程。”经过这堂课以后,学生再也不在语文课上看其他课的书了,而是专心的学习我讲解的语文课。 从这件小事情来看,虽然不是那么的轰轰烈烈,能够让人铭记一生,但是对于每一个我所教的学生来说,他们不仅学习了语文知识,而是更学会了一种人生态度,就是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他们应该好好做的事情,不要为了其他事情而放弃本应该好好做的一件事。而对于我这名普通的初中语文老师来说,深深体会到对待学生问题,堵不如疏,更不能盲目解决。有时候换个角度,变通一下,反而把问题解决的更加完美。

初中语文说课稿集锦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说课稿:愚公移山 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文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愚公移山》。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富有神话色彩的寓言,历来为人们所传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教材分析】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通过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带领全家人每天挖山不止,最后感动天帝,把山移走的情节,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具有朴素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它有如下特点:①浓郁的神话色彩。②可读性强,易于背诵、记忆。③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 本篇课文安排在初中阶段最后一个文言文阅读单元,而且作为略读课处理,从编者意图及教学目标上看,是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及意义,提高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学生分析】 经过两年半的初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且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重在指导,给予方法上的点拨。 【教学设想】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复述故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对《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进行理解,故教学重点放在愚公和智叟两人的对比上,通过分析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揭示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难点放在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的理解以及神话结尾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本节课通过自读课文,达到对内容的理解,通过教师点拨、引发、生生互动,研析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把握主题,剖析难点,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通过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几个方面: 1.知识目标: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 2.能力目标:朗读本文注意语气语调,运用辨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目标: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二、教学重难点的分析 1.通过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体会本则寓言中包含的深刻寓意是学习的重点。 2.愚公与智叟对待移山问题的观点孰是孰非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步骤】 依据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分为五个版块: 第一版块:导入新课,激发兴趣。(3分钟) 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导入。 此设计的目的是:古老的故事加上现代流行的旋律,古今融合。别有一番风味,让学生先被乐曲震撼一下,渲染气氛,再走进文本,激活课堂,先声夺人,使学生顿生兴趣,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