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辅导讲座压强与浮力(教师版).docx

(完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辅导讲座压强与浮力(教师版).docx
(完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辅导讲座压强与浮力(教师版).docx

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辅导讲座压强与浮力(教师版)

【重点知识解读】

1.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压强公式:p=F/S 。

2.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大小相等。液体的

压强只跟液体密度ρ和距液面的深度 h 有关,与液体重力、体积及容器形状、底面积等无关。

3.连通器中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4.大气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而产生。标准大气压数值 p=1.013 ×

105Pa=760mmhHg。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都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5.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飞机能够升空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

空气流速不同产生了压强差。

6.浮力是浸在流体中的物体受到流体向上托的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气体)的重力,即 F=ρg V 排。。

【竞赛知识拓展】

1.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2.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 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 10m,大气压减

小 100Pa。

3.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根据漂浮时的受力平衡及阿基米德原

理而制成的。液体密度较大时,密度计露出部分多,反之就少。密度计上的

刻度数是上面较小下面较大,密度计上的刻度数值表示待测液体密度是水密

度的倍数。

【经典竞赛题分析】

例1(2011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小明的父亲为了解决全家人夏季淋浴问题,想自己动手 : 作一个太阳淋浴器,他买来了一个圆柱形金属桶,一

个压力传感开关,两个圆柱体以及细线若干。初步设计如图13 所示,其中 A、B

两个圆柱体通过细绳与压力传感开关相连。

己知 : 圆柱形金属桶的底面积用是当它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达到

2

S l =0.5 m ,高 h1=50 c m; 压力传感开关的作

注水,当拉力等于 4N 时断开,水泵停止向桶内注水 : 两个圆柱体的底面积 S 2 =40 cm 2,高 h 2=12 cm ,每个圆柱体重 G=6N 。要求当水桶内储水量达 200 L 时停止注

水,当储水量剩余 40L 时开始注水。

请你帮助小明的父亲在其初步设计的基础上, 求出满足上述要求的两段细线的长度。 ( 压力传感开关与金属桶间的距离、细绳质量与体积、计算储水量时圆柱体排水体积忽略不计 )

【解析】圆柱形金属桶内储水量为

40L 时水深: H 1 V

40 10-3

×

-2

= =

m=8 10 m

S 1

0.5

圆柱体所受浮力大小: F 1=2× 6N-10N=2N 。

圆柱体 B 排水体积: V 排= F 1 =

2

3

-4

3

B

g

1 103

10

圆柱体 B 浸入水中深度: h B

V

B

= 2 10 4

×

-2

=

S 2 40 10 4 m=5 10 m.

圆柱形金属桶内储水量为

200L 时水深: H 2=

V =200 10-3

-1

m 。 S 1

m=4× 10

0.5

圆柱体所受浮力大小: F 2 ×

6N-4N=8N.. 。 =2

圆柱体 AB 排水体积: V = F 2 = 8 3

-4 3

103

10 m=8× 10 m.

水 g 1

A

B

-4 3

-6 3

-4 3

圆柱体 A 排水体积: V 排=V- V =8× 10 m-40 ×12× 10 m.=3.2 ×10 m.

圆柱体 A 浸入水中深度: h A V

A

=

3.2 10 4

× -2 。

= S

4 m=8 10 m.

用心爱心专心2

10-2 m,

由 h1 = L A + H1 + L B + 2h2 - h B解得圆柱体 A 与圆柱体 B 间细线长度: L B=1.7×10-1 m。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浮力、物体平衡条件等重点知识,能力要求较高。

例2.(2009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 ) 科技小组的同

学想利用学到的浮力知识制作一个浮力秤。他们找来一个瓶

身为柱状体的空饮料瓶,剪掉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系上

一块质量适当的石块,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桶里,如图所示。

使用时,只要把被测物体投入瓶中,从水面所对的刻度就可

以直接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

1.在这里石块的作用是什么 ?试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分

析其中的道理。

2.这种浮力秤的质量刻度是均匀的吗 ?为什么 ?

3.经测量,该饮料瓶圆柱状部分的直径为8.0cm,当浮力秤中不放被测物体时,水面所对位置为零刻度( 如图所示 ) 。请根据图中标明的长度值,通过计算,在 1、2、3、4 各刻度线右侧给浮力秤标明对应的质量值。

( π取 3.1 ,最后结果只保留整数 )

解析:

1.石块的作用是使浮力秤能够竖直地漂浮在水中。

石块受到的重力远大于空饮料瓶受到的重力,所以浮力秤的重心较低,并低

于浮力的作用点,如图答-3 所示 .. 。当浮力等于重力时,浮力秤将竖直漂浮在水中。(如果没有石块,整套装置的重

心将会高于浮力的作用点,在浮力和

重力作用下,浮力秤容易歪倒,难以

竖直漂浮在水中。)

2.质量的刻度是均匀的。

设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m,饮料瓶圆柱状

部分的半径为 r ,在浮力秤中放入被测物

体后,瓶身浸入的深度增加值为 h,

则:

浮力秤再次漂浮时,增大的浮力等于增大的重力: F 浮 =G

即:ρ水 gπ2rh=mg

可得 h= m/ ( ρ水π2 r )

因为ρ水、π、 r 为定值,所以 h 与 m成正比,该浮力秤质量的刻度是均匀的。3.因为h= m/ (ρ水π 2r ),所以m=ρ水gπ2rh。

其中ρ水 =1.0 ×103kg/m3, r =4.0cm, h1=1cm, h2 =2cm,h3=3cm,h4=4cm,

代人以上数据,可得都应1、2、3、4 各刻度线的质量值应标记为50g、 100g、150g、200g,如图答 -4 所示。

【竞赛实战训练】

1.(2011 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两块相同的海绵

分别置于相同的磅秤上,取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置于

海绵上,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甲、乙两图中磅秤示数

F 甲、F 乙大小及海绵下陷浓度 h 甲、 h 乙的比较,正

确的是( )

A. F 甲=F 乙, h 甲>h 乙

B. F 甲=F 乙, h 甲=h 乙

C. F 甲

D. F 甲>F 乙, h 甲>h 乙

1.答案: A

解析:由于是两个相同的物块甲、乙两图中磅秤示数 F 甲、F 乙大小相等, F 甲 =F 乙;

由压强定义,在压力相同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下陷浓度h 甲 h 乙,选项

A

>

正确。

2.( 2011 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如图所示,密度均匀的长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若将木块虚线以下的部分截去,则

()

A.木块和水面均下降,且下降的高度相同

B.木块和水面均下降,且木块下降的高度更大

C.木块和水面均下降,且水面下降的高度更大

D.木块下降,水面上升,且变化的高度不相同

2.答案: B

解析:若将木块虚线以下的部分截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木块和水面均下降,

且木块下降的高度更大,选项 B 正确。

3.(2011 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在两端开口的弯管内用两段水柱封闭了

一段空气柱, A、B、C、D 四个液面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现将

左侧试管底部的阀门 K打开,释放掉少量水后立刻关闭阀门,

A、B、C 液面相对各自原来的位置上升或下降的长度△h A、

△h B和△h C 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A.△h A=△h B=△h C B.△h A>△h B>△h C

C.△h A>△h B=△h C D.△h A=△h B>△h C

3.答案: B

解析:释放掉少量水后立刻关闭阀门,空气柱长度增大,压强减小, C 液面上升, B 液面下降, A 液面下降。 AB液面之间高度差减小,△h A>△h B>△h C,选项 B 正确。

4.( 2011 上海第 25 界初中物理竞赛)如图所示,体积相同、

密度分别为ρA、ρB 的A、B两立方体正对叠放于水平桌面上,

且ρA∶ρB=1∶3。A对B的压强为p A,B对桌面的压强为p B。

现逐渐减小 A 的体积,但始终保持 A 的形状为立

方体且密度不变。在 A 的体积减小的过程中, p A与 p B的比值

()

A.始终变大B.始终变小

C.先减小后变大D.先增大后减小

4.答案: B

解析:设 A 立方体的边长为 a,B 立方体的边长为b,A 立方体的密度为ρ,则B

立方体的密度为 3ρ, A 对 B 的压强为 p A=ρga , B 对桌面的压强为

p B=3ρgb+ρga3 /b 2,在 A 的体积减小的过程中, p A与 p B的比值始终变小,选项 B 正确。

5.( 2011 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一

个密闭的圆锥形容器内装满了重力为G的某种液体。已知:圆锥形容器

的容积公式为V=12

3πR h, ,其中, R、h 分别为容器的底面半径和高。

则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侧面的压力大小为()

A. 1G B .2G C .3G D .0

5.答案: B 解析: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为 3G,对侧面 h/2 高度处压强等于底面压强的 1/2 ,所以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侧面的压力大小一定大于

1.5G,小于 3G,所以正确选项为B。

6 (2009 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题) . 如图所示容器内放有一长方体木块M,上面压有一铁块m,木块浮出水面的高

度为 h1(图 a);用细绳将该铁块系在木

块的下面,术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h2( 图

b);将细绳剪断后(图 c),则木块浮出

水面的高度 h3为: ( )

(A) h 1 +ρ铁 (h 2- h 1)/ ρ水

(B) h 2 +ρ铁 (h 2- h 1)/ ρ水

(c) h 1 +ρ木 (h 2- h 1)/ ρ水

(D) h 2 +ρ铁 (h 2- h 1)/ ρ木

6.答案: A

解析:设木块底面积为S,高 h,由题述可知铁块体积为(h 2- h 1 )S。由图 a,利用平衡条件可得ρ 水gS(h-h1)=(m+M)g,,

由图 c,利用平衡条件可得ρ 水gS(h-h3)= Mg,,

m=ρ铁 (h 2 - h 1)S,

联立解得: h3= h 1 +ρ铁 (h 2- h 1)/ ρ水,选项正确。

7.(2009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 ) 6 .如图甲所示,煤气管道包括户外和户内两部分,二者之间连接着一只煤气表。工

人师傅给每户安装完户内管道后,都要检查一下管

道是否漏气。有一种检测装置如图乙所示,在两端

开口的透明的 U 型管中装有水,当 U 型管两端压强

相等时,两侧水面相平。检测时,关闭开关后,用力

向用户管道口 Y 内吹气,然后迅速将 U 型管的一

端Y 与用户管道口Y 相连接,U 型管内水面出现

高度差 ( 如图丙所示 ) 。观察 U 型管中水面的变化

可以判断户内管道是否漏气 ( )

A .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增大,则表明不漏气

B.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减小,则表明不漏气

C.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漏气

D.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不漏气

7.答案: D 解析:用力向用户管道口 Y 内吹气后,管道内压强大于大气压。若

水面高度差逐渐减小,则表明漏气;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不漏气,选

项 D 正确。

二.填空题

1.(2009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 在建造高楼大厦时,其地基大多采用箱式基础。所谓箱式基础,就是把整栋大楼占地范围的地皮掏空挖深,然后填上钢筋混凝土。箱式基础的优点在于:第一,增大了大楼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

小了大楼对地面的 _________,可有效地防止地皮大幅度的下陷;第二,降低了

整栋大楼的 ___________,增大了

大楼的稳度,提高了大楼的抗震能

力。

2.答案:压强重心

2.(2009 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题) . 在一个底面积为 200 厘米 2、高度为 20

厘米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入一个边长为10 厘米的实心正方体物块,

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入某种液体。右图反映了物块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大小 F 与容

器中倒入液体的深度h(0~6 厘米)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知这种液体的密度大小为_________千克 / 米3,当倒入液体的深度h 为 l2 厘米时,物块对容器的底部压力的大小 F 大小为 ________牛。

2. 答案: 1.25 × 1037.5

解析:设容器底部对物块的支持力为F’,由平衡条件可得F’+ρgSh=mg。由牛

顿第三定律,物块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大小 F=F’,联立解得 F=mg-ρgSh。由此可知,图中图线斜率等于 - ρgS。而图中图线斜率为 -1.25N/cm=-125N/m ,所以这

种液体的密度大小为ρ =1.25×103kg/m3。当倒入液体的深度h 为 l2 厘米时,由F=mg-ρgSh可计算得到物块对容器的底部压力的大小F=7.5N。

三.简答题

1.(2010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 5 .中新网 2009 年 5 月 20 日电 : 英

国《每日邮报》 19 日刊登了一组照片,如图 10 所

示。灰鹅在飞行途中突遇强风,这只艺高胆大的灰

鹅做出了令人吃惊的动作——以飞行方向为轴线,横

向转体 180 度,但最难的是——它的头部依然保持

着正常飞行时的姿态!虽然这看起来有些不可思

议,连世界上最优秀的体操运动员都会被其柔韧的鹅脖所折服。请你思考并回答,

灰鹅这样转体的效果是什么,为什么 ?

1.答案四个要点:(1)迅速降低高度;(2)这样转体可使翅膀下方空气流速大

于上方空气流速;(3)根据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的规律;

(4)灰鹅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大于向上的压力,从而使灰鹅受到空气的压力合

力方向向下,有助于灰鹅迅速降低高度,躲避强风,使飞行更安全。

2.. (2010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 小丽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发现菜刀上

有两种孔,如图 9 所示,她对这两种孔的作用不了解。请你给

她解释圈中孔①、②的作用。

2.答案两个要点:(1)孔①是挂刀孔,用此孔把菜刀挂在墙上

(或支架上)。(2) 孔②为透气孔,在切菜的时候,透气孔中的

空气会在菜片和菜刀之间形成一隔层,避免大气压将菜片直接压紧在菜刀上而增

大切菜阻力;同时菜片和菜刀之间的空气可使菜片脱落而不沾刀。

3.(2010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 2008 年 8 月 1 日,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使用的是国产“和谐号”CRH 3 型动车组 ( 如图 7 所示 ) 。该车车厢内部设有独特的空气调节系统,夏天送冷风时,车顶中部和车窗下部的送风量

之比约为 3: 1 ;冬天送热风时,车顶中部和车窗下部的送风量之比约为 1: 3 。这样送出的风平和、均匀,保障车厢各处温度适宜。请定性解释采用这种送风比例设计的原因。

3.答案两个要点:(1)温度低的空气密度大,冷风从车顶吹进来后,快速下沉,结合窗口送分可使整个车厢温度很快均匀降低。(2)温度高的空气密度小,热风

从下部吹进来后,快速上升,结合车顶送分可使

整个车厢温度很快均匀升高。

三、综合应用

1.(2010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题) 干

簧管(也叫干簧继电器)比一般机械开关结构简单、体积小、速度高、工作寿命长;

而与电子开关相比,它又有抗负载冲击能力强的特点,工作可靠性很高。如

图 1 甲所示为干簧管的结构简图,其中磁簧片是一种有弹性的薄铁片,被固定于

玻璃管上。

( 1).当将一个条形磁铁与干簧管平行放置时,如图 1 乙,干簧管的磁簧片触点就会闭合,将电路接通;当条形磁铁远离干簧管时,触点就会断开。请简述其原理。( 2).某同学设想用干簧管制作水位自动报警器,图 2 是他设计的一部分情况,请帮助他完成其余部分的设计:

3

①设永久磁铁所受的重力为3N,浮球的体积为200cm,不计滑轮处的摩擦。则

要想让此装置能正常工作,浮球的质量应满足什么条件(取 g=10N/kg)?②他

手边还有开关、红灯、绿灯和电铃各一个,导线若干,请在图中的虚线方框

内画出报警电路,要求:水位到达 A 处时,红灯亮,电铃报警;水位到达 B 处时,绿灯亮,电铃报警。

1.解析:( 1). 当将一个条形磁铁与干簧管平行放置时,干簧管的磁簧片就会被

磁化,且靠近的那两个端点会被磁化成异名磁极而相互吸引,触点就会闭合,将电路接通;当条形磁铁远离干簧管时,磁簧片的磁性消失,在弹力的作用下触点

就会断开。

( 2),① 浮球浸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33-43

F=ρgV=1.0×10 kg/m ×10N/kg×2×10 m=2N。

设浮球刚好浸没入水中,浮球必须上浮,则必须满足G球 G 铁=3N;

因此要想让此装置能正常工作,此浮球所受重力必须满足5N>G球 >3N

由公式 G=mg可以计算出浮球的质量应满足:0.5kg>m 球>0.3kg 。

② . 如图所示。

2. (12 分)容器水平底面上有一个大小为a×b的长方形洞。用半径为a,长度为b 的圆柱体盖住此洞(如图所示为其侧视图)。现往容器里慢慢注入密度为ρ的液体,试分析说明圆柱体的质量M应该多大,才能使它在任何液位下不会浮起。

解析:液体淹没圆柱体时,圆柱体所受浮力最大。最大

浮力F=ρg·212

π°-

πa b- a b

/3-cos30)] [2(

ρg a ab=ρga2b π

/6-1-3

/4).

· (1+cos30 °)(5

要使它在任何液位下不会浮起,F=Mg,解得2π3

ρa b

(5/6-1-/4).

M=

3.(2009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题 ) 小明家的高压锅锅体直径为 24cm,排

气孔内径为 4mm。小明不慎丢失了锅的限压阀,当他到商店购买时售货员告诉

他,生产这个锅的厂家提供的限压阀有两种,孔径相同,质量分别为100g和60g。

(1).请你根据说明书给出的数据,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应该买哪一种限

压阀。 ( 说明书标有:当大气压为 105Pa 时,该锅最高

温度为 120℃。已知: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如图 1 所

示,取 g =10N/kg)

(2).请你说明如果买另一种限压阀,使用时会

出现什么问题。

5解析:( 1).由图 1 可知,当锅内温度为 120℃时,锅内压强 p=1.8 ×10 Pa。

设安全阀的质量为m,则有: p0 S+mg=pS

m2

可得:p p0 S 1.8 105105 3.14 2 10 3

=kg =0.1kg=100g ,

g10

所以,应该买质量为100g 的限压阀。

2.如果买了另一种质量为60g 的限压阀,使用时会出现锅内的最高气压值

偏小,锅内温度不能达到120℃的后果。

4.(10 分)(2007 青岛竞赛题)物理兴趣小组的一位同学做了一个实验:这位同学把一块长方体木块浮在水面上,然后在木块

上面放砝码,当砝码的总质量为345g 时,木块恰好

浸没在水中(如图 8 甲)。这位同学想用细线把砝码

系在木块下面,也使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如图8

乙),这位同学试了几次都不成功。你能否帮助这位图 8

同学算出该用多少克砝码?(砝码的密度是7.9g/cm 3)

4.解答:由甲图可得: G木 +G砝 =F 浮

设需要增加砝码 G’砝,由乙图可得: G木+G砝 +G’砝 =F 浮 + F ’浮二式相减得 G’砝 =F’浮

而 F’浮 =ρ水 g G砝G'

砝=ρ水( m砝+m’砝) g/ρ砝砝g

所以m’砝 g=ρ水

m砝 m’

)

g/ ρ砝

(+

解得m’砝 =m砝水= 345 1.0103,

7.9 1.03g=50g

砝水10

即这位同学应该再增加50g 砝码。

5.、( 2007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题) 12 分)我们已经知道,肺活量是一个人做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体的体积,单位是毫升(ml)。

肺活量是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对青少年的成长及日后身体是否健康都关

系重大。我们要注意增强自身的肺活量。图 2 所示的是一种测定肺活量的实用方法,图中 A 为倒扣在水中的开口薄壁圆筒,测量前排尽其中的空气(即测量前筒内充满水)。测量时,被测者吸足空气,再通过 B 尽量将空气呼出,呼出的空气通过导管进入A 内,使 A 浮起。测得圆筒质量为 m,横截面积为S,筒底浮出水面的高度为 H,大气压强为 p0,求:

1、此时圆筒内气体的体积。

2、此时筒内气体的压强。

3、“肺活量体重指数”是人体重要的呼吸机能指数,它主要通过人体的肺

活量与体重的比值来反映肺活量和体量的相关程度,用以对不同年龄、性别的个体与群体进行客观的定量比较分析。

肺活量体重指数 =肺活量 / 体重,单位是 ml/kg

例如,我国初三年级男生肺活量体重指数标准:67 以上为优秀; 50-66 为良好; 33-49 为及格; 32 以下为不及格。

如果体重 60kg 的小强用上面的肺活量仪测肺活量,测得H=18cm,已知筒 A 的质量为 200g,横截面积为200cm2,请计算他的肺活量体重指数是多少?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计算题(含答案)用

4.将一实心金属块用细绳拴住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的弹簧秤示数是牛顿,再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牛顿,求: (1)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这个金属球密度是多大(g=牛/千克) ( 6.密度为×103kg/m3,边长为lOcm的正方形木块,静止在水面上,求: (1)木块所受的重力;(2)木块受到的浮力; (3)在木块上表面至少要加多大的力才能使木块全部浸入水中。(g取lON/kg) > 2.如图所示,物体重180N,动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不计.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正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求:(1)拉力F; (2)拉力做功的功率;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 3.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00N的泥桶,所用的拉力为80N,若工人在5S,内将泥桶匀速向上提升2m,则拉力的功率为_多少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

, 4.如图所示,小明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A,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人拉绳的力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多少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动滑轮重多少N. - 5.重为120N、底面积为0.1m2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了10m,用时20s.求: (1)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 (2)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3)拉力所做的功和拉力的功率. 6、如图4所示的滑轮把重为1000牛的物体匀速提升12米,则作用在滑轮上的拉力F为______牛,绳子对重物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若提升重物所用的时间为1分钟,则绳子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瓦。 # 7.如图8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900N的物体,绳子自由端拉力F为400N,重物在20S内匀速上升了10m。求: # (1)物体上升的速度。(2)提起物体所做的有用功。(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初二物理压强和浮力综合测试题

图 2 滑雪 细线分割 肥 皂 螺丝连接工 件 拖拉机 螺母、垫A B C D 图 1 图 6 图 7 一、选择题: (36分) 1、如图1展示了日常生活或生产技术中的四种情境,其中哪种情境运用了增大压强的知识 2、如图2,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1和2,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F 或压强p 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 、F 1>F 2 ,p 1>p 2 B 、F 1<F 2 ,p 1<p 2 C 、F 1=F 2 ,p 1<p 2 D 、F 1=F 2 ,p 1=p 2 3、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 A 、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B 、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虫子 C 、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 D 、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4、如图3,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 ( ) A 、甲的密度大,甲的重力小 B 、甲的密度小,甲的重力小 C 、甲的密度小,甲的重力大 D 、甲的密度大,甲的重力大 5、如图4所示,两容器中都盛有水,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 A 、甲大 B 、乙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6、如图5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象,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 ( ) A 、ρ甲= ρ乙 B 、ρ甲<ρ乙 C 、ρ甲>ρ乙 D 、无法确定 7、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 ) A.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 B.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C.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 D.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8、如图1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 ( )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请把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的序号 填入题后的( )内。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O 分。 1.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周围80%~90%的路灯将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奥运会90%的洗浴热水将采用全玻真空太阳能集热技术。太阳能的产生是由于太阳内部所发生的一系列核反应形成的,其主要的核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 A.41 1H→ 4 2He+2β +;B. 14 7N+ 4 2He→ 17 8O+ 1 1H; C.235 92U+ 1 0n→ 141 56Ba + 92 36Kr+3 1 0n;D. 238 92U→ 234 90Th+ 4 2He。 2.人从高处跳到低处时,为了安全,一般都是前脚掌先着地.并在着地的过程中曲腿下蹲。这是为了( ) A.减小人脚所受的冲量B.使人的动量变化量变得更小 C.延长人体速度变化所经历的时间,从而减小地面对人脚的作用力 D.增大人对地的压强,使人站立得更稳,起到安全作用 3.对于如下几种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人用力将乒乓球和与乒乓球大小相似的小石块抛出,小石块飞行的距离要远得多,其主要原因是抛出后的乒乓球比石块所受空气阻力大B.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要用力才能压缩空气,这说明此时空气分子间的作用力是斥力 C.把笔尖紧压在化妆用玻璃镜面上,看到笔尖与它在镜中的像的距离约为4mm,则玻璃的厚度约为4mm D.打开香水瓶后,在较远的地方也能闻到香味,这表明香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4.有一种手电筒和台式电子钟都是使用l节干电池作电源。将新电池装在手电筒中,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当手电筒的小灯泡只能发出微弱的光而不能正常使用时,把电池取出来,用电压表测其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基本等于 1.5V。把这节旧电池装在台式电子钟上却仍能使电子钟正常工作。根据上述现象,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个电池的电动势比新电池的电动势小很多B.这个电池的内阻比新电池的内阻大很多 C.台式电子钟的额定电压一定比手电筒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小 D.台式电子钟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一定比手电筒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小 5.如图1所示,表演“飞车走壁”的杂技演员骑着摩托车飞驶在圆台形筒壁内,圆台筒固定不动,其轴线沿竖直方向。演员驾驶摩托车先后在M和N两处紧贴着

中考物理 压强和浮力的综合计算专题复习训练题

压强和浮力的综合计算 1. 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m甲>m乙>m丙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甲=F丙<F乙 C.三个烧杯中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D.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甲>p′乙=p′丙 2. 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将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零,然后将溢水杯放到电子秤上,按实验操作规范将溢水杯中装满水,再用细线系住铝块并将其缓慢浸入溢水杯的水中,如图所示,铝块始终不与溢水杯接触.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D A.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力变小 B.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溢水杯底的压强变大 C.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铝块的拉力等于铝块排开水的重力 D.铝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与铝块未浸入水中时相比,若电子秤示数不变,则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 3. 不吸水的长方体A固定在体积不计的轻杆下端,位于水平地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杆上端固定不动.如图所示.现缓慢向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水对容器的压强P与注水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P=600Pa 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6 cm;若ρA=0.5g/cm3,当注水体积v=880cm3时,杆对A的作用力大小为 5.2 N. 4. 如图所示,高为0.3m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0.1m深的水.现将一密度为2×103kg/m3,底面积为S0m2,高为0.15m的圆柱形物块竖直放入水中,已知容器底面积为物块底面积的5倍,则物块静止在水中时(物块与容器底不密合),物块受到的浮力为1250S0N,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6250S0N(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初中物理压强 浮力知识点归纳

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 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4. F= Ps; 5.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 增大;(2)F不变,S 减小;(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6.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7.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 8.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9.液体压强计算: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10.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1标准大气压= 1.013×105帕= 76 cm水银柱高。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容易煮好。 15.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压强和浮力》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 F = 物体的重力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 2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完整word)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综合题

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2016?闵行区一模)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重为G,以不同方式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深度相同的水,如图所示.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压力和压强知识后提出了如下三个观点:①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a一定小于F b;②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a′一定小于F b′;③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a一定大于p b.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2.(2016?徐汇区一模)两人在相同的沙滩上漫步,留下了深浅不同的脚印,则() A.两人对沙滩的压力一定相同 B.脚印深的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大 C.两人对沙滩的压强一定相同 D.脚印浅的人对沙滩的压力一定小 3.(2016?宝山区一模)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此时两液面齐平.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两液面仍保持齐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 A、p B和压力F A、F B的关系是() A.p A<p B,F A=F B B.p A<p B,F A>F B C.p A>p B,F A=F B D.p A>p B,F A<F B 4.(2016?广东模拟)一个空心圆柱形玻璃管,两端扎上橡皮膜,竖直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则() A.橡皮膜向内凹,说明水的压力改变了橡皮膜的运动状态 B.A是上端橡皮膜上方的一点,水对A点只有向下的压强 C.两端橡皮膜都向内凹,下端橡皮膜凹进得更多 D.玻璃管侧壁没有明显凹陷,因为水对侧壁没有压强 5.(2016?杨浦区一模)如图所示,一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水,用弹簧秤竖直吊着重为8牛的实心物块A 浸在水中,物块A处于静止状态,与A未浸入水中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辅导答案

参考答案与提示 第一章 质点运动 1.AC 2.B 3.(1) 21 (1)x x T n r -- T 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r 为网盘的半径,2x ,1x 是 纸带上选定的两点分别对应的米尺的刻度值,n 为选定的两点间的打点数(含两点)(2)6.8rad /s 4.(1)22.7m /s (2)3.7m 5.(1)1.29s 11.24m /s (2)8.712m /s 6.262m s / 7.与玻璃板运动方向夹角为arccos 0.2 0.92s 8.154.6m /s 9.19.8m 10.17m ,17.9m s / 提示: 1.本题的选项中给出了几种不同的前提条件,因此要进行逐一地分析、计算,才能作出最后的判断. 如果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2s t =内的位移2 0111120m>18m 2 x v t a t =+ =,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01112m/s<12.5m/s v v a t =+=,汽车没有超速,因此选项A 正确,B 错误. 如果立即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需要时间202/ 1.6s t v a ==,此过程通过的位移为 2 2221 6.4m<18m 2 x a t ==,所以选项C 正确. 2.由题中的图示可看出(将子弹的大小与苹果的大小进行比较),子弹的长度大约为3cm ,题目已给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为子弹长度的1%~2%,即在曝光时间内,子弹以500m s v =/的速度前进的位移约为43cm 2%610m s =?=?-.由此可容易算出子弹运动的时间(即曝光时间)为6/110s t s v -==?,所以选项B 正确. 3.角速度等于弧度与通过这一弧度所用时间的比,弧度等于弧长除以半径. 4.(1)根据题中说明,该运动员发球后,网球做平抛运动.以v 表示初速度,H 表示网球开始运动时离地面的高度(即发球高度),1s 表示网球开始运动时与网的水平距离(即运动员离开网的距离),1t 表示网球运动至网上的时间,h 表示网球通过网上时离地的高度,由平抛运动定律得到11s vt =,2 112 H h gt -=,两式消去1t 得2122.7m/s 2()gs v H h = =-. (2)用2t 表示网球发出到落地的时间,2s 表示网球开始运动的地点与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 表示网球落地点与网的水平距离,由平抛运动定律得 2 212 H gt = 22s vt = 两式联立消去2t 得:2215.7m H s v g ==. 所以网球落地点到网的距离为21 3.7m s s s =-=. 5.(1)设加速所用时间为t ,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则有: 1 (9.690.15)1002 vt t v +--= ①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压强和浮力(解析版)

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 压强与浮力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 氢和F 空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 氢>F 空 B.F 氢=F 空 C.F 氢<F 空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答案】B 【解析】 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排开空气的体积相同,所以根据 可知,空气密度相同,排开空气的体积相同时,浮力相等。 故答案为:B 。 【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即 F 浮= ρgV 排 进行判断. 2.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0.6×103kg/m 3的正方体木块A 放人容器中, 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人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 (V A =2V B ),A 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若将物块B 单独放人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 ) A. 悬浮 B. 漂浮 C. 沉底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将木块放在液体中时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即F 浮=G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ρ液V 排g=G 木=m 木g=ρ 木V 木g ,即ρ液 V 木g=G 木=m 木g=ρ木V 木g ,ρ液= ρ木= ×0.6×103kg /m 3=0.9×103kg /m 3;在木块上表面轻

放一个物块B(V A=2V B),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时,F’浮=GA+GB, ρ液V’排g=ρ木V木g+ρB V B g,即0.9×103kg /m3×V木g=0.6×103kg/m3×V木g+ρB V木g,ρB=0.6×103kg /m3,ρB<ρ液,,所以若将物块B单独放人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漂浮。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根据漂浮条件(F浮=G)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求出液体的密度;再次根据漂浮条件(F浮=G)和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求出物体B的密度;最后根据浮沉条件(在浸没的情况下,如果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下沉;如果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上浮,最终漂浮;如果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悬浮)判断物体的状态。 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都是由铁制成的实心物体,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和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1 = P2 = P3 B.P1<P2<P3 C.P1>P2>P3 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解答】规则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可以用液体压强的公式来解释。 即: 三物体由同种材料制成,密度相等,由图知,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所以压强也逐步增大。 即。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题意,利用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p=计算即可. 4.小明将两个相同的一次性塑料杯叠放在一起,用吹风机以恒定风速沿上杯口水平吹气,发现塑料杯被吹出,如图,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上杯口流速大,压强小”使杯子飞出,也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吹气时有气体进

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第一届(“求学”杯)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周围80%~90%的路灯将利用太阳能发电技术,奥运会90%的洗浴热水将采用全玻真空太阳能集热技术。太阳能的产生是由于太阳内部所发生的一系列核反应形成的,其主要的核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A.41 1H→4 2 He+ 2β+B.14 7 N+4 2 He→17 8 O+1 1 H C.235 92U+1 n→141 56 Ba+92 36 Kr+31 n D.238 92 U→234 90 Th+4 2 He 2、人从高处跳到低处时,为了安全,一般都是前脚掌先着地.并在着地的过程中曲腿下蹲。这是为了() A.减小人脚所受的冲量 B.使人的动量变化量变得更小 C.延长人体速度变化所经历的时间,从而减小地面对人脚的作用力 D.增大人对地的压强,使人站立得更稳,起到安全作用 3、对于如下几种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人用力将乒乓球和与乒乓球大小相似的小石块抛出,小石块飞行的距离要远得多,其主要原因是抛出后的乒乓球比石块所受空气阻力大 B.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压缩空气要用力,这说明此时空气分子间的作用力是斥力 C.把笔尖紧压在化妆用玻璃镜面上,看到笔尖与它在镜中的像的距离约为4mm ,则玻璃的厚度约为4mm D.打开香水瓶后,在较远的地方也能闻到香味,这表明香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4、有一种手电筒和台式电子钟都是使用l节干电池作电源。将新电池装在手电筒中,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当手电筒的小灯泡只能发出微弱的光而不能正常使用时,把电池取出来,用电压表测其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基本等于1.5V 。把这节旧电池装在台式电子钟上却仍能使电子钟正常工作。根据上述现象,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个电池的电动势比新电池的电动势小很多 B.这个电池的内阻比新电池的内阻大很多 C.台式电子钟的额定电压一定比手电筒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小 D.台式电子钟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一定比手电筒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小 5、如图1所示,表演“飞车走壁”的杂技演员骑着 摩托车飞驶在圆台形筒壁内,圆台筒固定不动,其轴线沿 竖直方向。演员驾驶摩托车先后在M和N两处紧贴着内 壁分别在图中虚线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 此时不计车轮与墙壁的摩擦力,则() A.M处的线速度一定大于N处的线速度 B.M处的角速度一定小于N处的角速度 C.M处的运动周期一定等于N处的运动周期 D.M处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大于N处对筒壁的压力 6、春天在广场上有许多人放 风筝。会放风筝的人,可使风筝静 止在空中。图2中的四幅图中, MN代表风筝截面,OL代表风筝 线,风向水平。在图2所示的四种 情况中,风筝可能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压强与浮力专题(试题版)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 ——压强与浮力专题 一、选择题 1.(2019吉林,5)将乒乓球按压到水面下30cm深度处,松开手后乒乓球加速上升,在乒乓球没有露出水面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乒乓球受到的重力变小 B.乒乓球的动能变大 C.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变小 D.乒乓球受到的水的压强变大 2.(2019湖州,5)放有适量水的烧杯置于水平桌面上。将一木块浸没到水中一定深度后撤去外力,木块开始上浮,如图所示,最后漂浮,且有五分之二体积露出水面。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不变 B.在露出水面之前,木块所受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 C.木块在浸没和漂浮两种情况下,水对烧杯底的压强相等 D.木块的密度为0.6克/厘米3 3.(2019天津,13)在底面积为S的薄壁柱形容器内注入适量的水,让空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水的深度为h0,如图所示:再将一金属球放入烧杯中,此时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水的深为h1,最后将该金属球取出放入水中(空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待金属球沉底后测出水的深度为h2,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 A. 金属球的密度为 B. 金属球的密度为 C. 金属球沉底后,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D. 金属球沉底后,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4.(2019岳阳,5)对下列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运动员刚跳上去,又很快落下来--运动员受到重力 B.纸飞机离开手后,继续飞行--纸飞机受惯性作用 B.用橡皮泥捏成的小船漂浮在水面上--浮力大于重力 D.用力推箱子,箱子未移动--推力对箱子做了功 5.(2019山西,9)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鸡蛋能否沉入水底可以鉴别其是否新鲜。为了验证其真实性,小亮买了些新鲜鸡蛋,并拿其中一颗进行实验。第一天放入水中的鸡蛋沉入水底(如图甲),取出鸡蛋擦干放置50天后,再放入水中时鸡蛋漂浮在水面(如图乙),看来网传是真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鸡蛋两次所受的浮力一样大 B.甲图中鸡蛋排开水的重力大 C.乙图中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D.放置50天后的鸡蛋密度变大 二、填空题 1.(2019哈尔滨,45)如图,先将溢水杯装满水,然后用测力计拉着重为4N、体积为100cm3的石块, N.(ρ水=1.0×103kg/m3, g=10 N/kg) 2.(2019天津,18)小明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由图可知物体A所受浮力为______N;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______N。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经典题(自己)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经典题 一.选择题(共28小题) 1.把一个质量为30g、体积为50cm3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B.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D.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2.如图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A.p <p乙B.p甲=p乙 甲 C.p >p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甲 3.如图,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等高的水和酒精,在水和酒精相同深度的A点和B点的压强大小为() A.p =p B B.p A>p B C.p A<p B D.无法确定 A 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放在水平面上,容器装有同种液体,且液面相平,则液体对容 器底的压强关系是() A.p =p乙=p丙B.p甲>p乙>p丙C.p甲<p乙<p丙D.无法确定甲 5.如图,有两容器都装满水,若A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为P1,B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为P2,则() A.P =P2B.P1<P2C.P1>P2D.无法判断 1 6.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甲、乙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比较水和煤 油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的大小,其结果是() A.水产生的压强大B.煤油产生的压强大 C.水和煤油产生的压强一样大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7.如图所示,开口容器的底部有一个小孔,装水后,水不断从小孔流出.下图中能够粗略反映水流出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A.B.C.D. 9.密封的圆台形容器如图放置,装满不能混合的两种液体,它们的密度分别为ρ1、ρ2(ρ1<ρ2),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A;若将容器倒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 B;比较P A与P B的大小,正确的是() A.P >P B B.P A=P B C.P A<P B D.无法比较 A 10.如图所示,压强计的U形管内装的是水银,它的金属盒放入水中前,两管水银面等高,当把金属盒放入水中H深处时,U形管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H:h为() A.大于13.6B.等于13.6C.小于13.6D.无法确定 11.向一个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塑料瓶中装入密度为ρA的液体后密闭,把它分别放在盛有密度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的容器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ρ甲大于ρ乙F甲大于F乙B.ρ甲小于ρ乙F甲等于F乙 C.ρ甲大于ρ乙ρ乙小于ρA D.ρ甲小于ρ乙ρ乙大于ρA 12.质量相同的A、B两个正方体,当它们在水中分别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时,正方体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分别为F A、F B,则对F A、F B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F 大B.F B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 A 1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已知距容器底部h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p A和p B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第七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北京赛区)决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北京赛区决赛试卷 (北京171中学杯) 注意事项: 1.请在密封线内填写所在区县、学校、姓名和考号. 2.本试卷共有9个题,总分为150分. 1.(10分)常见望远镜可分为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和牛顿式 望远镜. 原始的开普勒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分别作为目镜和物镜) 构成.这种结构所成像是倒立的,所以要在中间增加正像系统才能使看到的像符合观看习惯. 现在常见的前宽后窄的典型双筒望远镜多数属于开普勒望远镜,采用了双直角棱镜正像系统(图1-1).这种系统的优点是在正像 的同时将光轴两次折叠,从而也减小了望远镜的长度和重量. (1)请画一个简图说明经过物镜后射到第一个全反射棱 镜上的平行光如何传播. (2)正像系统中的两个全反射棱镜应采用图1-2中的哪 种放置方法?简述理由. 2.(12分)目前比较流行的燃气灶熄灭保护方式是热电偶式.当燃气 灶的火焰因某种原因被熄灭时,气阀自动关闭,从而保证安全. (1)为什么点火时在旋转旋钮的同时需要按住它几秒钟才能松手?(2)请简述燃气灶热电偶式熄灭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简化的原理图(电路图). 目镜 图1-1 图1-2

3.(12分)如图3-1所示是某型号的多用表的刻度面板,刻度面板上从上向下的第三条刻度线是AC10V 刻线(细节见图3-2).该刻度线的左边起始部分可明显看出是不均匀的.图3-3是其交流电压挡的简 化原理图. (1)请简要说明AC10V 刻线不均匀的原因. (2)图3-3中二极管D 1、D 2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图3-2 图3-1 图3-3

4.(12分)《科学技术社会辞典》物理卷“飞行鸟害”条目中写道:“飞鸟与飞机高速撞击而给飞机带来损害和事故,称为飞行鸟害.飞鸟的质量很小,但在飞机高速运动时它相对飞机的速度极大.经测试可知,一 只质量450g 的鸟,在撞击时速80千米的飞机时,可产生1500牛的冲击力,如果撞在时速960千米的飞行器上,可产生21.5万牛的冲击力. 质量7.2千克的大鸟若撞在这个飞行器上,则可产生127万牛的冲击力,这个力足以使发动机遭到彻底破坏.”请通过以上文字给出的信息,估算上述7.2千克大鸟的身体长度. 5.(12分)图5-1是一种简易的电烙铁调温装置的示意图. 这种装置可有效地防止电烙铁因长时间通电过热而造成烙铁头“烧死”现象. 图中R 为20W 的内热式电烙铁,虚线框是附有调温装置的电烙铁支架. 当电烙铁搁置在支架D 上时,由于电烙铁的重力,支架下方的绝缘柄N 推动开关K ,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当电烙铁离开支架D 时,开关K 下方的弹簧L 推动开关使其闭合.图中P 为半导体二极管. 描述二极管特性的有正向起始工作电压(一般不超过 0.7V ),额定正向工作电流,反向漏电电流(μA 级,甚至更小),最高反向工作电压等.问: (1)当电烙铁搁置在支架D 上时,电烙铁实际功率约为多大? (2)选择图中二极管时,对其最高反向工作电压有什么要求? 图5-1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压强和浮力(附答案)

三、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重力大小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 .压力的方向总垂直于物体表面 D .压力的大小决定了压强大小 2.静止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与下面哪个因素有关:( ) A .全部液体的重力 B .液体的体积 C .容器底面积的大小 D .液体的密度 3.有一根盛有液体的长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然后逐渐倾斜,则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将:(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变化不定 4.如图8所示的四幅图中,有利于增大压强的是:( ) 5.如图9所示,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入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管里向上吹气,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B . 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C .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D .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6.下列关于浮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B .同一木块分别漂浮在水面和酒精上,在酒精面上受到的浮力小于在水面上的浮力 C .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由自身的重力决定 D .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由排开液体的重力决定 7.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10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容器底受到压力相等 B .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A 、B 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C .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大 D .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小 8.如图11所示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若都装入相同质量的酒精,则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A .一样大 B . A 最大 C . B 最大 D . C 最大 9 ) A .平放 B .侧放 C .立放 D .与放法无关 10.将一重为80N 的物体,放人一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了30N 的水,则物体 图8

初中物理压强与浮力(含练习题)

压强与浮力(含练习题)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只有在特殊时,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水平面)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实验时通过观察泡沫塑料凹陷程度,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 (2)比较甲、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3)比较乙、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4)在此主要应用了__控制变量_法 (5)为了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了__压强__ 3、压强 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公式:p=F/S 变形式:F=pS和S=F/p 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应用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4、压强的计算 实验中小桌重2N,砝码重10N,桌面面积为0.02cm2,泡沫塑料的面积是0.03cm2,图丙中小桌对泡沫塑料的压强是多少 二、液体的压强 产生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决定因素: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 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密度有关,深度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大

三、气体的压强 (1)大气压是存在的 (2)大气压的测量 A、托里拆利测得大气压的值相当于76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B、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mmHg=1.01×105 Pa (3)大气压的变化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4)气压对沸点的影响 气压增加,沸点升高; 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托里拆利实验时,若管内有少许空气,水银柱高度将改变,实验结果偏小 1、玻璃管倾斜,液柱变长,但竖直高度不变,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2、玻璃管上提,液柱不变,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3、水银槽中水银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4、玻璃管的粗细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四、浮力及应用 (1)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2)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即: F浮=F 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侵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F 浮=G排液=ρ液gV排; (4)计算浮力的方法:a) F浮=F向上-F向下(压差法) b) F浮=G排液=ρ液gV排(阿基米德原理法) c) F浮=G物-F示(称重法) d)F浮=G物(平衡法) (5)物体的浮沉条件: (6)浮力的应用:轮船(排水量)、潜水艇、气球和飞艇 1、轮船从海里航行到河里,它() A、受到的浮力变小,排开液体的体积小, B、受到的浮力变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 C、受到的浮力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大, D、受到的浮力不变,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 2、弹簧秤上挂一个物体,在空气中,弹簧秤示数为1.47N,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示数为0.49N,这个物体受到的浮力是(0.98)N,若去掉弹簧秤,把物体放入水中,物体将(下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3、一个自重为2.2N的薄壁容器, 容积为1L, 底面积为200 cm2, 高为20 cm,放在水平地面上装满水。求:(1)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 (2)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4、体积为3×104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求:(1)该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2)该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F浮。 5、上周学校购买了一批水龙头,据商家说其材料铜质的,实验室的老师组织九年级的一些同学通过实验来验证商家的说法。他们把一个水龙头用轻质细线捆好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测得它的重力为1.6N,再把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如图14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4N(ρ铜=8.9×103kg/m3, g=10N/kg)。 求:(1)每个水龙头的质量是多少?(2)这个水龙头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3)这批水龙头的密度是多少?商家的说法是否正确?

(完整版)初二物理《压强和浮力》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压强和浮力》测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2015·无锡) 如图为玻璃厂搬运平板玻璃时使用的真空 吸盘起重机的示意图.起重机上有若干个相同的真空吸盘, 下列关于真空吸盘起重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吸盘起重机在使用时必须排尽吸盘内的空气 B.当玻璃板静止在空中时,其所受重力等于吸盘对它的 压力 C.若要吊起更重的玻璃板,则应增加吸盘个数 D.吸盘起重机不可以搬运表面粗糙的木板 2.(2015·北京)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 个圆柱形容器,甲容器中盛有液体A,物块M漂浮在 液体A中,物块M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1,液体A对 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盛有液体B,物块N 漂浮在液体B中,物块N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2,液体 B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已知甲容器的底面积大于乙容器的底面积,容器中液体A、B质量相等,物块M、N质量相等.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p1p2C.m1m2 3.如图,鱼缸中小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则气泡所受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 ) A.压强变小,浮力变小B.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C.压强变大,浮力不变D.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4.现实当中,人们的许多活动、做法都跟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对涉及压强和浮力的事例论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强的作用 B.石头扔进河里会沉入水底说明石头在水中不受浮力 C.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加大使液体(锅内的水) 的沸点升高 D.拦河坝坝堤筑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坝里的水) 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5.MH370失联事件后,澳大利亚派出“蓝鳍金枪鱼-21”水下航行器,利用侧扫声呐系统描绘出海底详细地图,寻找飞机残骸.金枪鱼-21的最大潜水深度为4 500米,水下最大航速为7千米/小时,在水下续航时间为25小时.以下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蓝鳍金枪鱼”下潜过程中受海水压强逐渐增大 B.“蓝鳍金枪鱼”每次下水可绘出约一百多公里海底地图

全国高中物理应用知识竞赛试题

注意事项: 1.请在密封线内填写所在地区、学校、姓名和考号。 2.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书写。 3.答卷过程中可以使用普通型计算器。 4.本试卷共有三个大题,总分为150分。 5.答卷时间:2018年4月7日(星期六)上午9:30?11:30。 得分 评卷人 2018年度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竞赛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1 2 3 4 1 2 3 4 分数 复核人 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请把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 )内。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分。 1.如图1所示,消防队员在进行训练时有一项爬绳练习,如果队 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绳索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绳索对他 的摩擦力分别为F 上和F 下,那么关于F 上和F 下的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F 上向上F 下向下,F 上与F 下等大 B .F 上向下F 下向上,F 上大于F 下 C .F 上向上F 下向上,F 上与F 下等大 D .F 上向上F 下向下,F 上大于F 下 2.由乎地磁场的作用,可有效地减少来自宇宙射线中的高能带电粒子对地球的“侵袭”。 若宇宙射线中一颗带负电的粒子从太空沿指向地心方向射向地面,则哲它在接近地球附近时的实际运动方向可能是() A.竖直向下 B.偏西斜向下 C.偏东斜向下 D.偏北斜向下 3.电铃的结构原理如图2所示,如果在使角过程中发现这个、 电铃小锤敲击铃的频率过,现要将敲击频率调高一些,则 下列措施中一定可行的是() A.适当提高电的电压 B.增大小锤的质量 C.换用更软一点的簧片 D.将电源改用交流电来供电 4.由青岛大学学生自主设计研发的墙壁清洁机器人,利用8只“爪 子”上的吸盘吸附在接触面上,通过这8只“爪子”的交替伸

中考物理压强和浮力复习教案

压强和浮力 章节(课题)名称压强和浮力章节复习 学 时2 总 课 时 三维目标 知识 技能 ①会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压强的概念; ②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③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④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⑤训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 方法 ①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使学生对压强知识的理解 系统化、条理化。 ②②通过课堂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 ①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②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学生特征分 析“以问题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动口、动脑平台。体验物理思维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是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考纲进行知识的系统复习、通过精选习题进行课堂训练,并对要点、重点进行总结,使学生对压强知识得到深刻认识。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压强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归纳总结,体验知 识内容之间的联系,系统复习本章知 识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是教学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对典型事例的分析,锻 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设教

生 活 动 计 意 图 学 札 记 一、知识回顾、抓基础 首先,教师设疑:“你对压强知多少?”学生一一说明,教师板书。并利 用投影打出知识结构(如图)。 其次,对于各个知识点,采取边复习边练习各个击破。 (一)复习“压力” 先设疑:“压力与重力一样吗?你能说出他们的不同吗?他们有联系 吗?”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搞清楚容易混淆的概念间的区别和 联系后出示投影,学生解答问题: ⑴作出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示意图: (二)复习固体压强 学生说出概念、公式P=F/s、单位后教师设疑:“如何增大和减小压 强?”学生回答。在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后出示投影,学生解答问题: ⑵一块砖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地面上,对地面压强最小的放置方法是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 (完整版) 目录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1) 第0 部分绪言 (5) 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5)

二、知识体系 (6) 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7) 第一讲力的处理 (7) 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 1...0.. 第三讲习题课 ................................. 1..1... 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1...7..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 2..2.. 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 2...2.. 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 2..3.. 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3...7..第三部分运动学 ................................. 3...7...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 3..7.. 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 4..0 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 4...4.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4...4.. 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 4..7.. 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5...9..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 5...9..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9.. 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6..3.. 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8...3..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 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