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合集下载

医学微生物学第23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医学微生物学第23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双股DNA 依赖DNA的RNA酶(核内)
转录早期mRNA
浆内翻译 早期蛋白(依赖DNA的DNA酶) 复制大量子代DNA(半保留复制) 转录 晚期mRNA 转译
晚期结构蛋白
(2)RNA病毒:
正单链:其RNA基因组作为模板复制子代 病毒DNA ,同时具有mRNA 的功能。 负单链:先形成复制中间型(双股RNA),既可转录 子代负股RNA ,又可作为mRNA转译出病毒 蛋白。 不同点:正单链的RNA多聚酶由本身RNA作为mRNA 转译所合成。负单链的RNA多聚酶是病毒体 内所携带的。

干扰现象

缺陷干扰颗粒DIP
病毒的遗传和变异
一、基因突变
条件致死性突变株、缺陷型干扰突变株、宿主范围突变株、耐药突变株
二、基因重组与重排
交换RNA节段
三、基因整合
病毒基因组与宿主细胞基因组的整合
四病毒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
互补作用和加强作用、表型混合和核壳转移 无包膜病毒发生的表型混合称为核壳转移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一、复制周期(replication cycle):
1、吸附(adsorption) * 病毒体表面的蛋白质与易感细胞表面受体的 特异性结合。 两个阶段: (1)静电结合:非特异性的、可逆 (2)特异性结合:配体与受体的结合,特异性的、 不可逆, 37℃最佳。 2、穿入 (Penetration):



病毒(virus)为非细胞型微生物,体积小、
能通过滤菌器;无细胞结构,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
酸;严格活细胞内寄生;以复制的方式增殖;耐冷
不耐热,对抗生素不敏感。
1892年俄国学者首先发现了烟草花叶病病毒,1897年
又发现了口蹄疫病毒,1915年英国细菌学家Twort发现了噬 菌体。

病毒的基本性状

病毒的基本性状

•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 Icosahedral

Symmetry )
•复合对称 型(Complex Symmetry )
编辑版ppt
17
RNA
Capsomere(壳粒)
编辑版ppt
18
编辑版ppt
19
五邻体 六邻体
编辑版ppt
20
编辑版ppt
21
Envelope(包膜)
•A lipid-containing membrane that surrounds some viral particles.
> 150nm
大型病毒(最大300 nm)
编辑版ppt
7
衣原体 390nm
A
葡萄球菌
(1000nm)
牛痘病毒
B
300×250n m
C D
A、大肠杆菌噬菌体 ( 65 ×95nm )
立克次体 450nm
B、腺病毒 (70nm )
C、脊髓灰质炎病毒
G
(30nm )
D、乙脑病毒
F
( 40nm )
E、蛋白分子 (10nm )
编辑版ppt
23
Peplomere(包膜子粒) spike(刺突)
编辑版ppt
24
Functions of envelope
A.•Antigenicity some viruses possess neuraminidase B.•Infectivity C.•Resistance
编辑版ppt
E F、流感病毒 ( 100nm )
G、烟草花叶病毒
编辑版ppt
8
编辑版ppt
9
编辑版ppt
10

《病毒的基本性状》PPT课件

《病毒的基本性状》PPT课件

翻译成早期蛋白(依赖DNA的DNA多聚酶)
DNA多聚酶
以亲代病毒DNA为模板
复制大量子代病毒核酸
以子代病毒核酸为模板
转录出晚期mRNA
衣壳蛋白
翻译成晚期蛋白 精选包ppt 膜蛋白
14
※ RNA病毒生物合成: RNA+→蛋白质 RNA-→RNA+ →蛋白质
RNA+具有mRNA功能
转录出早期蛋白,依赖RNA的RNA多聚酶
通过静电接触易感细胞 ②两种方式
通过配体与受体结合
精选ppt
11
第一种方式:
▲ 不需生理性温度
▲ 与带电阳离子(Na+ Mg++ Ca++)有关
▲ 为非特异性,是可逆的,可用于病毒分离
第二种方式:
▲ 是配体与受体结合,取决于病毒的亲嗜性
▲ 是特异的,不可逆的,故称真吸附
▲ 可用于抗病毒药物的研制与开发
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的增
殖复制现象。
◆ 类型:异种干扰、同种干扰、同种异型干扰。
精选ppt
18
第四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一、病毒的变异现象 1、毒力变异: ▲ 病毒的毒力可在自然界感染的宿主中逐 渐下降,出现同一病毒具有不同毒株。 ▲ 在实验条件下,通过连续传代使毒力减 弱,生产疫菌。
精选ppt
8
精选ppt
9
※ 病毒包膜 1、为宿主细胞的胞质膜或核膜成分,一脂蛋白
复合物。 2、包膜上有突出物——刺突 3、包膜与免疫源性、致病性、变异性相关
注: 裸病毒:核衣壳等于病毒体 有膜病毒:核衣壳不等于病毒体
精选ppt
10
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
(一)增殖方式——复制 (二)增殖过程——增殖周期(五个阶段) 1、吸附 ①是病毒穿入易感细胞的基础

23病毒的基本性状

23病毒的基本性状

• 融合 (fusion):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病毒的 核衣壳进入胞浆。有包膜病毒 • 直接进入:细胞表面酶类协助病毒脱壳,病毒核酸 直接进入宿主细胞内,少见,如噬菌体。
2016/10/8 34
2016/10/8
吞饮
35
2016/10/8
融合
36
直接进入
2016/10/8 37
• 穿入方式
• 病毒基因组则经过复制、转录、翻译过程, 合成大量的病毒结构蛋白,再经过装配,最 终释放出子代病毒。
2016/10/8
30
(一)正常复制周期
复制周期依次包括: 吸附 穿入 脱壳 生物合成 组装、成熟和释放
* * * * *
2016/10/8
31
(一)正常复制周期
吸附 穿入 脱壳,核酸游离 DNA复制 生物合成 mRNA转录 蛋白质转译
• 3000BC,埃及孟 非思壁画中长老 患小儿麻痹症。
2016/10/8
3
患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儿童 (Child with polio sequelae WHO) 2016/10/8
4
1884年,巴斯德发明了狂犬疫苗 救治了被疯狗咬伤的患儿;
1889年,巴斯德指出这种病原物
是某种可以通过细菌滤器的“过
+
+ -
+ -
+ -
+ -
+ 11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病毒体(virion)---一个完整而成熟的病 毒颗粒。具有典型形态结构和感染性。
2016/10/8
12
测量单位:以纳米(nanometer,nm)表示, 1 nm=1/1000 μ m 病毒根据大小分为三型: 大型 >200nm,如痘类病毒(光镜勉强能观察) 中型 小型 50-200 nm,如流行性感冒病毒 <50 nm,如脊髓灰质炎病毒。

病毒的基本性状

病毒的基本性状

第二篇病毒学第23章病毒的基本性状学习要点一、病毒的形态与结构1.病毒的大小与形态(1)完整的成熟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2)测量病毒体大小的单位为纳米(nm,1/1000µm)。

(3)病毒体的形态多样,多数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少数为子弹状、蝌蚪状、砖块状、杆状等。

2.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1)基本结构:核衣壳(由核心和衣壳组成),结构最简单的病毒仅由核衣壳构成,称为裸露病毒。

(2)特殊结构:包膜核心主要由核酸分子组成。

病毒为单一核酸,即DNA或RNA。

(1)化学组成: DNA: dsDNA, ssDNARNA: +ssRNA, -ssRNA, dsRNA(2)DNA病毒核酸多为双股,RNA病毒核酸多为单股。

(3)病毒核酸携带病毒全部遗传信息,是病毒的基因组,控制病毒的遗传变异、复制增殖及感染性。

衣壳包围在病毒核心外面,由一定数量的壳粒组成。

壳粒是衣壳的亚单位,有3种排列形式:(1)螺旋对称(2)20面体立体对称(3)复合对称衣壳的主要生物学作用:(1)保护核酸免受核酸酶及其他理化因素的破坏(2)可作为病毒鉴定及分类的依据(3)决定病毒感染细胞的种类(4)衣壳蛋白具有抗原性,可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包膜为包裹在病毒衣壳外的一层脂质双层膜。

有些病毒的包膜表面有刺突。

(1)化学组成:双层脂质、多糖和蛋白质(2)来源:多糖及脂类来自宿主细胞,蛋白质则由病毒基因编码产生。

病毒包膜的生物学作用:(1)维护病毒结构的完整性(2)参与病毒的感染过程(3)具有抗原性二、病毒的增殖1.病毒增殖的方式:自我复制2.复制周期:感染性病毒颗粒从进入宿主细胞开始到最后产生许多子代病毒并释放的过程称为病毒的复制周期,可分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5个阶段。

(1)吸附:感染的起始期,病毒附着于敏感细胞的表面。

可分为两个步骤:1)非特异性吸附2)特异性吸附:病毒表面结构或附着位点识别并结合到易感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上。

第二十三章病毒的基本性状

第二十三章病毒的基本性状

剌激
产生
病毒
机体
IgG 中和 IgM 抗体
剌激
病毒
T淋巴细胞
活化 释放
杀伤性TC、细胞因子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二、抗病毒免疫:
由以上所知: 病毒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能诱导 师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其结局既可表现为抗病的保护 作用,也可导致对机体的损伤。
1、体液免疫损伤作用 2、细胞免疫损伤作用 3、免疫耐受性
(一)有利于控制病毒性疾病的流行和发生。 (二)制备病毒疫苗控制病毒性疾病。 (三)解决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和耐药性问题。
第四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的病毒体,受到外界理化作用后, 会失去感染性,称病毒的灭活。
理化因素主要通过破坏病毒包膜或使病毒蛋白质变性 或损伤病毒核酸以灭活病毒。
一、物理因素:
仅具有病毒核酸或仅有蛋白质 的感染性活体称亚病毒因子。(如 卫星病毒、类病毒、朊病毒等)。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病毒的测量单位——纳米(nm)。
大肠杆菌噬菌体
烟草花叶病病毒
腺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流感病毒 卵蛋白分子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病毒的形态有球形、砖形、杆形、弹状和蝌蚪形等。 对人致病的病毒多为球形。
第四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二、化学因素:
(一)脂溶剂:乙醚、氯仿、去氧 胆酸盐、阴离子去污剂等能使病毒包 膜溶解
(二)化学消毒剂:酚类、氧化剂、 卤类、醇类对病毒均有灭活作用。
(三)抗生素与中草药:病毒对抗 生素不敏感;中草药对病毒有一定的 抑制作用。
第二十四章 病毒的致病性
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第23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PPT课件

第23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PPT课件

病毒衣壳的主要功能
* 保护病毒核酸 * 参与感染过程 * 与感染后发热可能
有关
脂类和糖
病毒体的脂质主要存在于包膜中,有些病 毒含少量糖类,以糖蛋白形式存在,也是包膜 的表面成分之一。来自宿主细胞膜的病毒体包 膜的脂类与细胞脂类成分同源,彼此易于亲和 及融合,起到辅助病毒感染的作用。包膜具有 病毒种、型特异性。包膜构成病毒体的表面抗 原,与致病性和免疫性有密切关系。包膜对干、 热、酸和脂溶剂敏感,破坏病毒包膜,可失去 感染性。
第六节 病毒的分类
* 核酸的性质与结构
病 * 病毒粒子的大小、形状 毒 分 * 衣壳对称性和壳粒数目 类 * 有无包膜 依 * 对理化因素的敏感性 据 * 抗原性
* 生物学特性
DNA病毒科分类及重要病毒
病毒科名
成员
痘病毒科
天花病毒,痘苗病毒,猴痘病毒, 传染性软疣病毒
疱疹病毒科 腺病毒科
单纯疱疹病毒I型和II型,水痘 - 带 状疱疹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 ,人疱疹病毒6、7、8型
3.辅助病毒:可以辅助缺陷病毒完成正常增殖的病毒
干扰现象*
* 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 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干 扰现象。
* 发挥干扰作用的缺陷病毒称为缺陷干扰 颗 粒 ( defective interfering particle, DIP)。
第四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基因突变
冠状病毒科 沙粒病毒科
塔卡里病毒群(鸠宁 和马秋波病毒),淋巴细胞型脉络 丛脑膜炎病毒 狂犬病病毒,水疱口炎病毒
纤丝病毒科 埃博拉病毒,马堡病毒
亚病毒: 一类比病毒还小、结构更简单的微生物
类病毒:为植物病毒,仅由250~400个核苷酸 组成,为单链杆状RNA , 有二级结构,无包膜 或衣壳,不含蛋白质。

N_23_病毒的基本性状

N_23_病毒的基本性状
Capsomers(壳粒)
Envolope(包膜)
Capsid(衣壳)
Nucleocapsid (核衣壳)
Viral core (病毒核心)
核心---病毒基因组,由核酸组成
核酸功能:为病毒的复制、遗传、变异提供遗传信息
衣壳---包于核酸外面
成 分:蛋白质,由许多壳粒组成,
壳粒由多肽亚单位组成
朊粒(prion)
无核酸,仅有一种耐蛋白酶K的蛋白分子组成,具有传 染性,与动物和人类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有关
卫星病毒与类病毒的区别
复制需要辅助病毒 编码蛋白 复制所需的酶 部位 大小
卫星病毒 + + 辅助病毒酶 与辅助病毒同 500-2000nt
类病毒 - - 宿主酶 核 200-400nt
【目的要求】
DNA病毒类 三大类
分类
RNA病毒类
DNA和RNA反转录病毒类
病毒类型 DNA病毒
分类的主要特点 双链DNA,有包膜 双链DNA,无包膜 单链DNA,无包膜 双链DNA,复制过程中 有逆转录,不分节 逆转录病毒单链RNA, 复制过程中有逆转录, 不分节,有包膜 双链RNA,分节,无包膜 单负链RNA,不分节,有包膜 单负链RNA,分节,有包膜

灭活(inactivation) 病毒受理化因素作用后,失去感染性

物理因素
– 温度 耐冷不耐热 – 射线、酸碱度

化学因素
– 脂溶剂、醛类、氧化剂、卤素及其化合物
– 抗生素与中草药
第六节 病毒的分类
分类原则
• • • • • • • 核酸的类型与结构 病毒体的形状和大小 衣壳对称性和壳粒数目 有无包膜 对理化因素的敏感性 抗原性 生物学特性
大型病毒(最大300 n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章病毒的基本性状
一、名词解释
1.Virus
2.virion
3.capsomeres
4.spike
5.envelope
6.nucleocapsid
7.viral attachment protein, VAP
8.replication cycle
9.abortive infection 10.defective virus 11.interference 12.conditional lethal mutant 13.defective interference mutant, DIM
14.inactivation
二、填空
1.病毒体的基本结构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两者合称为_________。

2.病毒核衣壳结构,根据其壳粒数目及排列方式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三种对称型。

3.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五个步骤。

4.病毒属于_________型微生物,必须在_________内生存,对抗生素_________
5.病毒体积微小,其测量单位是_________,必须在_________下观察。

6.病毒包膜的化学成分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7.病毒体的基本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必须在_________内生存,
以 _________方式增殖、对_________不敏感,_________可抑制其增殖。

8.病毒对温度的抵抗力表现为耐_________不耐_________。

9.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称为_________现象
10.构成病毒包膜的类脂来源于_________基因编码。

三、单项选择题
1.病毒的最基本结构为
A.核心
B.衣壳
C.包膜
D.核衣壳
E.刺突;
2.下列有关病毒体的概念,错误的是
A.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
B.细胞外的病毒结构
C.具有感染性
D.包括核衣壳结构
E.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病毒组装成分
3.下列描述病毒的基本性状中,错误的是
A.专性细胞内寄生
B.只含有一种核酸
C.形态微小,可通过滤菌器
D.结构简单,非细胞型结构
E.可在宿主细胞外复制病毒组装成分
4.下列与病毒蛋白质作用无关的是
A.保护作用
B.吸附作用
C.脂溶剂可破坏其敏感性
D.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
E.免疫原性
5.以"出芽"方式从宿主细胞中释放的病毒是
A.溶解细胞病毒 B.病毒编码的蛋白抗原可整合在宿主的细胞膜上C.病毒基本结构中含有宿主的脂类物质 D.包膜病毒
E.可形成多核巨细胞的病毒
6.关于病毒的概念,错误的是
A.病毒在细胞外不能产生能量 B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蛋白质
C.病毒在细胞外不能合成自身复制所需要的酶
D.病毒需降解宿主细胞的DNA以获得核苷酸
E.包膜病毒需用宿主的细胞膜作为包膜成分
7.裸露病毒体的结构是
A.核酸+包膜
B.核心+衣壳+包膜
C.核衣壳+包膜
D.核心+衣壳
E.核酸+蛋白质。

8.下列哪一项不是病毒体的特征
A.非细胞结构
B.只含一种类型核酸
C.可在任何活细胞内增殖
D.对抗生素不敏感
E.对干扰素敏感。

9.对病毒包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学成分为蛋白质、脂类及多糖
B.表面凸起称为壳粒
C.具有病毒种、型特异性抗原
D.包膜溶解可使病毒灭活
E.可保护病毒。

10.对病毒体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以复制方式增殖
B.测量单位是μm
C.只含一种核酸
D.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物
E.对抗生素不敏感
11.构成病毒核心的化学成分是
A.磷酸
B.蛋白质
C.类脂
D.肽聚糖
E.核酸
12.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周期过程,正确的描述是
A.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与释放
B.吸附、脱壳、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
C.吸附、结合、穿入、生物合成、成熟及释放
D.特异性结合、脱壳、复制、组装及释放
E.结合、复制、组装及释放
13.关于病毒核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控制病毒的遗传和变异
B.可决定病毒的感染性
C.RNA可携带遗传信息
D.每种病毒只有一种类型核酸
E.决定病毒包膜所有成分的形成
14.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蛋白质的病毒核酸类型是
A.双股DNA
B.双股RNA
C.单负股RNA
D.单正股RNA
E.单股DNA
15.与衣壳生物学意义无关的是
A.保护病毒核酸
B.介导病毒体吸附易感细胞受体
C.构成病毒特异性抗原
D.本身具有传染性
E.病毒分类、鉴定的依据
16.对病毒衣壳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由多肽构成的壳粒组成
B.表面凸起称刺突
C.可增加病毒的感染性
D.呈对称形式排列
E.可抵抗核酸酶和脂溶剂的作用
17. 有包膜的病毒侵人细胞的方式是
A.胞饮
B.直接穿人
C.吞噬
D.膜融合
E.裂解细胞膜
18. 病毒的早期蛋白是指
A.衣壳蛋白 B.膜蛋白 C.RNA/DNA多聚酶 D.核蛋白 E.间质蛋白
四、问答题
1.简述病毒的结构。

2.病毒的遗传物质有哪些特点,病毒携带遗传信息及增殖的方式与其他微生物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
二、填空
1.核心、衣壳、核衣壳
2.立体对称型、螺旋对称型、复合对称型
3.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
4.非细胞;易感活细胞;不敏感;
5.毫微米;电镜;
6.脂类;多糖;蛋白质;
7.体积微小;结构简单;易感活细胞;复制、抗生素;干扰素;
8.冷;热;
9.干扰;
10.宿主;
三、单项选择题
1~5 DEECD 6~10 DDCBB 11~15 EAEDD 16~18 BD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