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物理
安徽省黄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黄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卷第I 卷 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选项中关于参考系的选取正确的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为参考系B.“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C.“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D.“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为参考系2.在东京奥运会10m 跳台比赛中,14岁的奥运冠军全红婵在跳台上倒立静止,然后下落,前6m 完成精彩的翻转动作,随后4m 完成姿态调整。
假设在此过程中认为是自由落体运动,则她用于姿态调整的时间约为A.0.2sB.0.3sC.1.0sD.1.4s3.一列高铁在进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从刚减速时开始计时,经时间t ,运动的位移为x ,此时速度为开始减速时的一半。
则该高铁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22x t B.232x t C.2x tD.223x t 4.2021年10月1日,新中国迎来72周年华诞。
天安门广场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升旗手要在两分零七秒的时间内分秒不差的将国旗从旗杆底升到杆顶。
现将升旗过程简化为: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到零。
已知国旗上升的高度为28.3m ,国旗在匀速阶段的速度可能为A.0.20m/sB.0.30m/sC.0.50m/sD.0.60m/s5.2021年6月25日,我国首条高原电气化铁路-拉萨至林芝铁路正式通车,复兴号动车组同步投入运营,结束了藏东南不通铁路的历史。
在实验条件下,复兴号从0开始加速到350km/h ,用时65s ;在实际情况下,复兴号从0开始加速到350km/h ,需用时8分钟。
关于复兴号的两次加速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在实验条件下更大B.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在实验条件下更小C.实验条件下的平均加速度约为1.5m/s 2D.实际情况下的加速度大小恒为0.2m/s 26.如图,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公路边A 、B 两树间距离为3m ,B 、C两树间距离为12m ,汽车车头从A 树至B 树速度增加量为△v 1=2m/s ,汽车车头从B 树至C 树速度增加量为△v 2=4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m/s 2B.车头到达A 树时的速度大小为3m/sC.车头从A 至B 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m/sD.车头从B 至C 的运动时间为3s7.关于重心、弹力、摩擦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B.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压力成正比C.不接触的两物体间也会有弹力D.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到静摩擦力8.发射装置将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竖直上抛,经6s 到达最高点。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最新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屯溪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一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 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完成月面软着陆,并且着陆器与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分离,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腾飞,下面有关“嫦娥三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三号”刚刚升空的时候速度很小,加速度也很小B.研究“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运动的姿态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C.研究“嫦娥三号”飞往月球的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D。
“玉兔号”月球车静止在月球表面时,其相对于地球也是静止的2.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B.同一物体在地球表面,无论向上或向下运动都受重力作用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D.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3.在平直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因发现前方有危险而进行紧急刹车,已知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刹车后6.0s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 )A.30m B. 40mﻩC.216mD。
342m4.大雾天气的时候高速公路经常封道,否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车祸.如果某人大雾天开车在高速上行驶,设能见度(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为50m,该人的反应时间为0.5 s,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为安全行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 ) A。
25 m/sﻩB. 20 m/sﻩC.15 m/sﻩD。
10m/s5.如图甲所示为一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进行三米板跳水训练的场景,某次跳水过程的竖直速度-时间(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向下为正),t=0是其向上跳起的瞬间.则该运动员从跳板弹起能上升的高度最接近( )A .0。
安徽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

安徽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关于物体在前4s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C.物体在前2s内做加速运动D.物体在前2s内做减速运动2.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半圆弧轨道两端点M、N连线水平,将一轻质小环套在轨道上,一细线穿过轻环,一端系在M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不计所有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恰好静止在图示位置,下列说法疋确的是()A.轨道对轻环的支持力大小为mgB.细线对M3mgC.细线对轻环的作用力大小为32 mgD.N点和轻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3.如图所示,有3000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则第1218个小球与1219个小球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等于(sin37°=0.6,cos37°=0.8)A.17814000B.12194000C.6092000D.89120004.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实验证实:4 个水球就足够了!4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如图所示,子弹(可视为质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穿出第 4 个水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子弹在每个水球中速度变化相同B.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C.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相同D.子弹穿出第 3 个水球的瞬间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5.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不变B.绳子对B的拉力增大C.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大小不变D.A、B静止时,图中α、β、θ三角始终相等6.如图所示,人站立在体重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7.如图所示,手沿水平方向将书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保持静止,现增大手对书的压力,则书()A.将沿墙壁滑动B.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C.对墙壁的压力不变D.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辽宁号”航母“高大威武”,所以不能看成质点B.战斗机飞行员可以把正在甲板上用手势指挥的调度员看成是一个质点C.在战斗机飞行训练中,研究战斗机的空中翻滚动作时,可以把战斗机看成质点D.研究“辽宁舰”航母在大海中的运动轨迹时,航母可以看成质点9.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以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库伦D.焦耳10.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作质点的是A.欣赏某位舞蹈演员的舞姿B.用GPS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C.天文学家研究地球的公转D.计算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得主孙杨的平均速度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球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C.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相互接触12.如图所示是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B.三个质点到达M点的瞬时速度相同C.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D.A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相同13.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下列比赛中可把研究对象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苏炳添在百米跑比赛时的起跑技术B.研究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马龙的发球动作C.研究女子3米板冠军施廷懋的跳水动作D.研究女子50米步枪三姿比赛中杜丽射出的子弹轨迹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心是物体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人蹬地起跳时,人对地面的弹力大于地面对人的弹力D.拿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和木头对竹竿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线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 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 m/s,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车从出发到B杆所用时间为10sB.车的加速度为15 m/s2C.经过A杆时速度为5 m/sD.从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为15m16.每年的端午节,丽水南明湖上龙舟比赛总是热闹非凡,如图是龙舟在进行500m的直道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队员的划桨动作,可将队员看做质点B.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是静止的C.获得第一名的龙舟,撞线时的速度一定很大D.获得最后一名的龙舟,平均速度一定最小17.某质点向东运动12m,又向西运动20m,又向北运动6m,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A.2m,10m B.38m,10mC.14m,6m D.38m,6m18.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的原长为,一端固定,另一端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长度变为,已知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 .B .C .D .19.以下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 )a.位移b.路程c.瞬时速度d.平均速度e.时间f.加速度g.速率A .只有acdfB .只有adfC .只有afgD .只有af20.近几年,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我国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
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答案不全)(1)

安徽省屯溪一中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只若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能够看成质点B.只若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能够看成质点C.质量专门大或体积专门大的物体都必然不能看成质点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能够看做质点,有时不能看做质点2.在某校田径运动会铅球竞赛中,一名身高1.8m的运动员投出12m的好成绩,这12m指的是A.铅球运动的路程B.铅球运动的位移C.既是铅球的路程也是铅球的位移D.既不是铅球的路程也不是铅球的位移3.以下关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加速度越大,速度必然越大B.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C.加速度不为零时,速度可能为零D.速度转变越大,加速度越大4.在一根轻绳的两头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绳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球落地时刻差为△t.若是站在五楼阳台上,重复上述实验,那么两球落地时刻差会A.变小B.变大C.不变D.由于楼层高不知,无法比较5.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s内的位移是1m,那么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2m/s2B.物体通过第4 m 需2s时刻C.物体在第4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 D.物体在第3 s内的位移是5m6.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位置坐标x随时刻t转变的规律为:25=(m),t的单位为s.以下关x-t10t于该质点运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B.0~3s内该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m/sC.t=2s时刻该质点速度为零D.0~2s内该质点的平均速度为07.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前后通过b点、c点和d点,通过b点时的速度为v,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3v,已知b与c间距离等于c与d间距离,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通过c点时的速度为10B.v5C.v2D.由于不知b与d间距离,无法确信A.v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重力确实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重力的方向老是垂直向下C.形状规那么的物体的重心必然在它的几何中心上D.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散布情形和物体的形状有关9.关于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彼此接触的物体间必然有弹力作用B.压力和支持力都是由于重力而产生的C.轻绳对物体的拉力是由轻绳的形变产生的,其方向指向轻绳收缩的方向D.书对桌面的压力确实是书的重力10.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运动着的物体也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B.彼此压紧的粗糙物体间总有摩擦力作用C.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成效是阻碍物体的运动D.滑动摩擦力方向与施力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1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的位移—时刻(tx-)图象,以甲的起点为原点,动身时刻为计时起点,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比甲先开始运动B.甲、乙都是从同地址开始运动的C.甲在半途停止运动了一段时刻,最后甲仍是追上了乙D.甲追上乙的进程中,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12.如下图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刻(tv-)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整个运动进程中,CE段的加速度最大B.整个运动进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C.整个运动进程中,质点在18=t s时离起点最远D.OA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25m13.甲、乙两车的速度—时刻(tv-)图象如下图,其中甲车图象为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乙车图象为过坐标原点的曲线。
安徽省屯溪一中2024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屯溪一中2024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滑块静止在半径为R的半球体上,它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它与球心连线跟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小滑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 cos θB.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 sin θC.所受摩擦力大小为μmg sin θD.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 cos θ2、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某同学用毛笔练习书法,从基础笔画“横”开始练习。
如图,在楷书笔画中,长横的写法要领如下:起笔时一顿,然后向右行笔,收笔时略向右按,再向左回带。
该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纸,为防止打滑,他在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住。
则关于向右行笔过程中物体的受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笔对纸的压力一定大于毛笔的重力B.镇纸受到了向右的静摩擦力C.白纸受到了两个摩擦力的作用D.桌面受到了向左摩擦力作用3、2018年1月12日,我国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26、第27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介于近地和同步之间的轨道)这两颗卫星()A.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运行速度小于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行速度C.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发射速度小于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行速度4、如图所示“牛顿摆”装置,5个完全相同的小钢球用轻绳悬挂在水平支架上,5根轻绳互相平行,5个钢球彼此紧密排列,球心等高.用1、2、3、4、5分别标记5个小钢球.当把小球1向左拉起一定高度,如图甲所示,然后由静止释放,在极短时间内经过小球间的相互碰撞,可观察到球5向右摆起,且达到的最大高度与球1的释放高度相同,如图乙所示.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过程中,5个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B.上述实验过程中,5个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动量不守恒C.如果同时向左拉起小球1、2、3到相同高度(如图丙所示),同时由静止释放,经碰撞后,小球4、5一起向右摆起,且上升的最大高度高于小球1、2、3的释放高度D.如果同时向左拉起小球1、2、3到相同高度(如图丙所示),同时由静止释放,经碰撞后,小球3、4、5一起向右摆起,且上升的最大高度与小球1、2、3的释放高度相同5、如图所示,轻杆长为L一端固定在水平轴上的O点,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以O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能通过最高点,g为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度不可能小于gLB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度为2gL 时,球对杆有向下的弹力C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度为2gL 时,球对杆有向下的弹力 D .要使小球能通过最高点,小球在最低点速度至少为5g L6、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在竖直墙上P 点,另一端与A 相连接,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 .B 对A 无摩擦力,地面对B 可能有摩擦力B .B 对A 有向左的摩擦力,地面对B 有向右的摩擦力C .P 点缓慢下移过程中,B 对地面的压力力一定减小D .P 点缓慢下移过程中,地面对B 的摩擦力可能增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屯溪一中2020~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一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 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完成月面软着陆,并且着陆器与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分离,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腾飞,下面有关“嫦娥三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三号”刚刚升空的时候速度很小,加速度也很小B.研究“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运动的姿态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C.研究“嫦娥三号”飞往月球的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D.“玉兔号”月球车静止在月球表面时,其相对于地球也是静止的2.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B.同一物体在地球表面,无论向上或向下运动都受重力作用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D.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3.在平直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因发现前方有危险而进行紧急刹车,已知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刹车后6.0s时间内汽车的位移为()A.30m B. 40m C. 216m D. 342m4.大雾天气的时候高速公路经常封道,否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车祸。
如果某人大雾天开车在高速上行驶,设能见度(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为50 m,该人的反应时间为0.5 s,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为安全行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 ( )A.25 m/s B. 20 m/s C.15 m/s D.10 m/s5.如图甲所示为一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进行三米板跳水训练的场景,某次跳水过程的竖直速度-时间(v-t)图象如图乙所示(向下为正),t=0是其向上跳起的瞬间.则该运动员从跳板弹起能上升的高度最接近( )A.0.38 mB.0.80 mC.1.10 mD.3.00 m6.一人看到闪电12.3 s后又听到雷声。
安徽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物体运动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某同学假日乘汽车到南京观光,在公路上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所示,则该同学乘坐的汽车在该段时间内行驶的平均速率为A .60 km/hB .29 km/hC .19 km/hD .9 km/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B .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受到的重力是不同,所以它的惯性也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C .一个小球竖直上抛,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向上的推力D .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在某次检测国产某品牌汽车的刹车性能时,通过传感器发现踩下刹车后,汽车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满足2305x t t =-,则关于该次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4s 内的位移是40mB .汽车的加速度是﹣5m/s 2C .汽车的初速度是20m/sD .汽车刹车2s 后的速度是10m/s4.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210m/s g =.石块在下落过程中,第4s 末的速度大小为( )A .10m/sB .20m/sC .30m/sD .40m/s5.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10N 拉力F 作用,弹簧平衡时伸长了5cm (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公式F k x=,弹簧的劲度系数k 随弹簧弹力F 的增大而增大 B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400N/m k =C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200N/m k =D .该弹簧所受的弹力为20N 6.鱼在水中沿直线水平向左减速游动过程中,水对鱼的作用力方向合理的是( ) A . B .C.D.7.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秒内位移为8.0 m,在第3秒内位移为0.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3.75 m/s2B.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3.75 m/s2C.物体在第0.5秒末速度一定为4.0 m/sD.物体在第2.5秒末速度一定为0.5 m/s8.将一小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若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不变,则小物体到达最高点的最后一秒和离开最高点的第一秒时间内通过的路程x1和x2,速度的变化量Δv1和Δv2的大小关系A.x1=x2B.x1<x2C.Δv1>Δv2D.Δv1<Δv2 9.2018年7月1日,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我国加长版“复兴号”动车组正式在京沪线上运行。
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一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所示,歼20战机是中国最近研制出的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它以具有隐身性、高机动性以及先进的航电系统让世界震惊.关于歼20战机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机受到的重力方向指向地心B.战机受重力的同时,它也对地球产生吸引力C.战机向前运动的推力无施力物体D.战机匀速飞行,它不受重力作用【答案】B【考点】重力及其方向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而不是指向地心.A错.由于地球对战机的引力而产生重力,同时战机对地球也产生向上的引力,B对.任何力都有施力物体,战机向前的推力来自于空气,C错.任何在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重力作用,D错.2.2012年6月,“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对接,标志着中国航空航天技术又向前跨进一步。
如图所示是它们的对接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接过程中,“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都可视为质点B.对接成功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九号”在做匀速运动C.对接成功后,“天宫一号”和“神舟九号”就静止在太空中D.对接成功后,研究它们的运行周期时,可以视为质点【答案】D【考点】质点对接过程中需要调整相对速度、方位等,故不能视为质点,A错;对接之后,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九号”静止不动,B错;当没有特别指明所选参考系时,一般就以地面为参照物,此时对接后的整体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C错;当研究整体的运行周期时,可以视为质点,D 对。
3.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此过程中( )A .速度先逐渐变大,然后再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先均匀增加,然后增加得越来越慢,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答案】B【考点】加速度、速度以及位移的关系加速度与速度同向,速度应增大,当加速度不变时,速度均匀增加;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仍增大,但不再是均匀增大,直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再增大,A 项错误,B 项正确;因质点速度方向不变化,始终是向前运动,最终匀速运动,所以位移一直在增大,C 项和D 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C C D C B D AB AD BC AB AC BD
D
13。(1). 匀减速 (2). 越大 (3). c (4). 2.0
14. FECBDA CD
15。 (1)16 m (2)8 s
16。 (1) 0.5 (2) 10s F=—0.5t+5(N) t<10s
17。(1) a = 5 m s2 竖直向上 x=30m (2) a = 20 - 6 10 m s2 方向竖直向上 a = 8 m s2 方向竖直向上
(1)请按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将各步骤的序号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 A.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B.以弹簧弹力 F(弹簧下端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伸长的长度 x(x= L L0 )为横坐标,用描
点法作图,画出弹力 F 随弹簧伸长量 x 变化的图线 -4- /6
A。 观光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5m/s B。 t=8s 时,观光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 C。 从t=10s 到 t=12s 的运动过程中,观光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3m/s D。 从t=0 时刻开始到停在站点,观光车运动的距离为 55m 8。如图所示,将一木块锯开为 A,B 两部分后,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 ) A. A 受到三个力作用 B. B 受到五个力作用 C. A 对B的摩擦力方向沿于它们的接触面向上 D。 A 对 B 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 9. 某一物体从光滑斜面中点沿斜面上滑,经过一段时间后运动到斜面底端,该过程中运动的全过程加速 度不变,斜面足够长。以初始位置为坐标原点,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x 为物体的位置,v 为物体的速度, 以下描述该全过程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2 ,从 t 0 开始以初速度 v0 沿水平地面向
右滑行,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 F 的作用,取向右为正方向,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Ff 随时间变
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下列图中的( )
-2- /6
物理精品资料
D。 t=2s 时 b 切线与 a 平行
12.位移传感器由发射器 A 和接收器 B 组成,发射器 A 能够发射红外线和超声波信号。将发射器固定在
小车上,接收器固定在地面上。小车朝接收器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运动的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
超声波脉冲,此后每间隔 10s 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已知接收器接收到第一个红外脉冲
a、b、c、d、e 段),
将这五段纸带由长到短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 xOy 坐标系中,
如图所示。
(1)若把每一段纸带的上端中点连接起来,结果得到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纸带 做 运动,倾斜的直线与-x 方向夹角越大,说明纸带运动的加速度 (选填 “越大”或“越小”) (2)从第一个计数点 A 开始计时,为求出0。25s 时刻纸带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 段纸 带的长度.(选填“a"、“b"、“c”、“d”、“e")。 (3)若测得 a 段纸带的长度为10.00cm,e段纸带的长度为2。00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为_________m/s2(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14.(4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步骤如下:
-6- /6
物理精品资料
C.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 1 个、2 个、3 个、4 个…钩码,并分别记录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 L,然后取下钩码 D.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 F 与弹簧伸长量 x 的关系式 E.记下弹簧自由下垂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 L0 F。将铁架台固定于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将弹簧放置在水平桌面测量原长 B.必须测出钩码质量 C.F 随弹簧伸长量 x 变化的图线倾斜程度越大说明弹簧劲度系数越大 D。实验中要注意不能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 三、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计 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 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0 分)一在隧道中行驶的汽车A以vA=4 m/s的速度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方相距 x0=7 m 处、以 vB=10 m/s的速度同向运动的汽车 B 正开始匀减速刹车,其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2 m /s2,从此刻开始计时,若汽车 A 不采取刹车措施,汽车B刹车直到静止后保持不动,求: (1)汽车 A 追上汽车 B 前,A、B 两汽车间的最远距离; (2)汽车 A 恰好追上汽车 B 需要的时间. 16.(14 分)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 O 点左端粗糙右端光滑,一根粗绳放在粗糙桌面上,现在绳上施加一个 水平向右的力F,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绳长 1m、光滑粗糙段桌面长均大于绳长,质量为 1kg,
A.
B.
C.
ﻩD.
11.物体a、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且物体 b 的加速度不变,两者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线相交于
点 P,
虚线为
曲线上过 P 点的切线,该切线交于时间轴于t=1.5s 处,则
( )
A. b 物体的初速度是4m/s
B. 在 0~4s内,a物体的速度等于 b 物体的平均速度
C。 b 物体在 4s 末的速度为 16m/s
-5- /6
物理精品资料
速直线运动,又经过 t 时间间隔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为10 m s2 ).求
(1)若t=2s,求物体第三个t时间的加速度和全过程的位移 (2)若第一个t时间内位移大小比第二个t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大 25m,求物体第三个 t 时间内的加速 度。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H
H
9
9
9
D. 2 H
3
-1- /6
物理精品资料
6 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初速度未知,前三秒位移为9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初速度一定为零 B。第三秒末速度一定大于 6m/s
C.前两秒位移可能为 7m D。物体加速度一定小于等于 2 m s2
7.某实验小组研究了景区旅游观光车在进入站点前的运动,发现观光车进入站点前都是从匀速运动变成匀 减速运动,最后停在站点.该实验小组从 t=0 时刻开始,每隔 1s 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出一辆观光车在进入 站点前的瞬时速度,部分测量数据如图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和第一个超声波脉冲的时差为 1.25s,接收第二个红外脉冲和第二个超声波脉冲的时差为 1s。(红外线
传播时间可以忽略,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
)
A.小车远离接收器
B.AB 起始相距425m
C。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6.8 m s2
D。为了防止发生碰撞,第三次发射红外脉冲后小车立即匀减速,刚好不发生碰撞,则小车减速的加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1m/s,绳右端刚好位于 O 点时 F=5N,重力加速度为10 m s2 。求
(1)绳与粗糙桌面的动摩擦因数 (2)绳通过 O 点所用时间和该时间内力 F 大小与时间的关系 式 17.(16分)一物体以 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运动 2t时间间隔后,施加其他外力使物体做某种匀变
D. 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书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4。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小车,F 的大小为 200N,下列关于拉力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5.物体从距地面高 H 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其速度等于着地速度的三分之一时,物体离地的高度是
( )
A。 1 ﻩB。 8 ﻩC。 5
为 6.8 m s2
二、实验填空题(共 12分)
-3- /6
物理精品资料
13.(8分)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 50Hz 交流电源
上,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按打点的先后顺序每 5 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 六个
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从A点开始在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
C. 速率不变的物体一段时间的速度变化量不一定为零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 2m/s2 ,每经过 1s,其速度增大 2m/s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B。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 质量一定的物体放在地球表面任何位置所受的重力大小都相同
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
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
A. 亚里士多德 B. 爱因斯坦
C. 伽利略
D. 牛顿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研究10m 跳台跳水冠军的动作时,可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B. 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物理精品资料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其中 1~6小题为单项选择题,7~12 小题
为多项选择题,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