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导论(复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定义

1.爱德华·泰勒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

个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82年在墨西哥城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文化政策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给文化下了这样的定义:文化在今天应被视为一个社会和社会集团的精神和物质、知识和情感的所有与众不同显著特色的集合总体,除了艺术和文学,它还包括生活方式、人权、价值体系、传统以及信仰。

●文化研究特点:跨学科和多元化:涵盖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如历史、社会学、文化和传媒研究、

妇女研究、经济学、人类学等等

第一章文化与现代性

一、现代性问题

♦1.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早期现代性阶段,从启蒙运动到19世纪中叶,现代性问题逐渐形成

第二个阶段是盛现代性阶段,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期,社会的分化进一步加剧,专业社会和大众社会渐趋形成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

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后现代时期。与之对应的是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或跨国资本主义阶段。发达国家进入了信息社会和消费社会,一方面是高科技对社会生活的广泛入侵,另一方面则是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合流。

♦2.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

英国社会学家,“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1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以后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

现代性特征一:断裂性

首先,是现代性时代到来的绝对速度。在现代性的条件下,变迁的程度却是更加神速。这一点在技术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它还渗透进了所有其他领域。

其次,断裂体现在变迁范围上。当全球的各个角落都开始与其他地区发生相互联系时,社会巨变的浪潮实际上已席卷了地球的整个层面。

第三,是现代制度的固有特性。某些现代社会的组织形式并不能简单地从此前的历史时期里找得到。

现代性特征二:两重性(双刃剑)

3.现代性

“现代性”指社会的一种类型、模式或阶段

♦处在现代性状态的社会被称作现代社会

♦一个社会演变成为现代社会的过程就叫现代化

双重的现代性--既是希望,也是末日

♦现代性带给人们一系列不容置疑的实惠:婴儿死亡率的下降、饿死人口的减少、重大疾病的根除、不同背景和不同收入者享受平等地待遇等。

♦现代性的许多阴暗面:技术的发展不仅发生于医疗和农业领域,同样也出现在军事方面。

♦环境问题构成了现代性的另一个阴暗面。在环境问题当中,人们对于污染所持的态度基本上没有什么争议,但有人也将由发展引起的生物物种减少和气候变化也看作环境问题的一部分。有人将生物技术和基因工作的发展视为未知危险的源泉。

♦现代生活在心理和道德方面存在的风险:异化、无根的感受、牢靠的人际关系与共同价值的丧失、享乐主义等。

二、利维斯主义

利维斯(20世纪英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

1.基本观点

♦利维斯将少数精英掌握的所谓高雅文化与大众文明对立起来。他宣称,在19世纪之前,英国存在着一种有机共同体(organic community)的文化,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迁将这种有机共同体的文化分解为两种文化,一种是少数人掌握的文化,另一种是大众文明。少数人的文化体现在精华思想和精华谈吐所具有的价值标准之中,凝聚在伟大的文学传统之中,归少数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支配。

♦与此相对的大众文明指的则是大多数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所消费的大众文化和商业文化,如流行小说、广播、

电影和广告等。他把通俗小说看成是是一种文化疾病。

♦他大力倡导道德批评,呼吁文化精英承担起教育大众的重任,培养大众的感受力和鉴赏力,使文化精英占据的中心不被低劣趣味的虚假权威所取代。

2.利维斯的“少数人”概念

♦在任何一个时代,明察秋毫的艺术和文学鉴赏常常只能依靠很少的一部分人。除了一目了然和人所周知的案例,只有很少数人能够给出不是人云亦云的第一手的判断。他们今天依然是少数人,虽然人数已相当可观,可以根据真正的个人反应来作出第一手的判断。流行的价值观念就像某种纸币,它的基础是很小数量的黄金。♦F.R.利维斯认为文化的堕落是工业化的恶果,工业化造成文化上的标准化和平庸化。

三、伯明翰学派

1.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1964年,理查德·霍加特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创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简称CCCS)

研究宗旨

♦研究文化形式、文化实践和文化机构及其与社会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2.代表人物

♦理查·霍加特

♦雷蒙·威廉斯(世上根本不存在“大众”,只存在将人们看作是“大众”的各种观念和手段)

♦汤普森,斯图亚特·霍尔

3.伯明翰学派的特点

♦第一,抵抗英国主流学界的文化精英主义,将传统文化理论不屑一顾的一些文化表现领域如电视、大众文化纳入研究领域。在研究这些文化表现的同时,肯定其文化价值,从而将这些文化实践合法化。

♦第二,拒绝高雅和低俗的文化二分论:文化研究企图建立一个包括所有文化的共同领域,所以拒绝高/低文化的分论,将所有的文化都看成是“连续统一”的文化表现。

♦第三,文化研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将文化定义为既是经验又是实践,强调经验和理论的结合。所以文化研究不仅研究艺术品如电影、小说、音乐,同时也研究艺术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研究人们如何创造和体验文化。

♦第四,伯明翰文化研究传统的课题多样化和具有强烈政治倾向的特点,对文化研究的发展颇有影响。前者尤其凸现了对青年亚文化和电视新闻节目的研究,后者则充分关注文化在社会阶级关系再生产中扮演的角色,强调文化和权力的关系。

四、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是由德国的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构成的学术团体,无论从代表人物的数量,还是从其成员理论建树的深度和广度来看,它都是20世纪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流派,是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批判理论:思想层面:理性批判和形而上学批判

社会层面:社会批判(大众文化批判)

国家层面:意识形态批判

♦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哈贝马斯

1.温柔的欺骗

♦在控制手段上,文化工业对人的控制不再采用国家机器的暴力形式,而是采用“温柔的暴力”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文化工业造就了虚假的需求和虚假的满足,以此来欺骗大众并以此来实现其意识形态功能和对大众的控制。

2.僵化的架构与机械的复制

♦文化工业通过大量的无个人思想的制作、复制和拷贝,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批量生产出各种文化产品,最终是抹杀了个人独立性的思考。

3.隐蔽的意识形态

♦他们认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工业作为一种“肯定文化”,通过压抑大众的“痛苦意识”和“异化感”来为现存秩序服务,进而执行其意识形态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