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类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高职类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引言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于幼儿教育与健康管理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一门职业技能课程。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于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现阶段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为培养合适的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和面对面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设计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并选择了20所幼儿教育机构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以获取全面真实的数据。
三、调研结果1. 专业需求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4%的幼儿教育机构表示对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有较大的需求,其中72%的机构表示会招聘专业毕业生,其余12%的机构表示会提供实习机会。
面对面访谈结果显示,幼儿教育机构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管理、儿童心理健康、儿童营养健康等。
2. 专业技能要求3. 学历要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教育机构对于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学历要求主要集中在本科及以上学历。
面对面访谈结果显示,部分幼儿教育机构表示对于专业人才的学历要求可以适当降低,重视实践能力和经验的积累。
根据上述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当前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较大,就业前景乐观。
2. 幼儿教育机构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教育管理、儿童心理健康、儿童营养健康等方面。
4. 幼儿教育机构对于专业人才的学历要求主要集中在本科及以上学历。
五、建议基于以上结论,对于如何培养和提供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以下建议:1.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紧密结合幼儿教育机构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提高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心理评估与咨询能力。
4. 加大对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学生投身于这个领域。
以上建议旨在提高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满足幼儿教育事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背景与目标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专门人才,旨在培养能够承担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
专业目标为:培养具备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的实践工作,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课程设置
1.幼儿心理学: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具备幼儿心理评估的能力。
2.幼儿身体发育与营养:了解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掌握幼儿合理膳食的指导原则。
3.幼儿教育学: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幼儿教育方案的编写能力。
4.幼儿卫生保健学:了解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掌握幼儿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5.幼儿行为管理:了解幼儿行为的基本特征与规律,具备幼儿行为管理的能力。
6.幼儿发展评估与干预:掌握幼儿发展评估工具的使用和幼儿发展的干预方法。
7.幼儿园管理与组织:了解幼儿园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掌握幼儿园的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方法。
8.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实践:通过实践课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
1.实习:学生在幼儿园或相关机构进行为期一定时间的实习,通过实践锻炼并提升实践能力。
2.社会实践:学生组织参与社区、学校等相关活动,深入了解幼儿健康管理的实践工作,拓宽视野。
婴幼儿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婴幼儿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婴幼儿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婴幼儿健康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为了满足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设计了一套完善的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全面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高职人才。
2.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婴幼儿健康服务与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具备以下能力:- 具备基本的医学和护理知识,了解婴幼儿健康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具备婴幼儿生长发育的观察、评估和干预能力;- 具备婴幼儿疾病预防、康复和保健的能力;- 掌握婴幼儿健康服务与管理的相关技术和工具的使用;- 具备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具备婴幼儿健康服务与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的理解和遵守能力。
3. 培养内容为了达到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医学和护理知识的研究,包括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学等;- 婴幼儿健康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包括婴幼儿生长发育观察、婴幼儿疾病预防、康复与保健等;- 婴幼儿健康服务与管理技术的研究,包括婴幼儿护理技术、婴幼儿健康评估技术等;- 婴幼儿健康服务与管理相关课程的研究,包括婴幼儿卫生管理、婴幼儿医学统计学等;- 实践教学,包括婴幼儿健康服务与管理实等。
4. 培养方式本专业的培养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培养过程中,将开展教师讲授、实验实、临床实和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提供学生多样化的研究体验。
5. 培养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培养效果,我们将采用综合考评的方式。
评价指标包括学科知识掌握情况、技能运用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评价形式包括考试、实评价、论文报告等。
6. 就业方向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在儿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幼机构等单位从事婴幼儿健康服务与管理工作。
毕业生还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相关硕士学位。
7. 总结通过本培养方案,我们将培养出适应婴幼儿健康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职人才,为婴幼儿健康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高职类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高职类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幼儿园作为幼儿早期教育最基础的环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我国高职类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青睐,但同时也存在人才不足的情况。
本调研旨在了解当前高职类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为相关学校提供招生和教学的参考。
一、调研背景高职类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是一门针对0~6岁儿童早期教育及健康管理的专业。
早期教育是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幼儿智力、情感、语言、身体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幼儿早期教育需要专业人才的加入,这就对高职类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提出了更高的人才需求。
二、调研内容1. 调研对象本次调研的对象为幼儿园及其他与幼儿教育相关的机构、企业。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
同时,也进行了部分深度访谈,以更全面地了解相关行业的需求。
3. 调研结果(1)对幼儿教育有着较高要求的机构对高职类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高。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对幼儿教育有着较高要求的机构,如知名幼儿园、幼儿托管机构和幼儿游戏教育中心等,对高职类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较高。
其中,60%的机构表示需要此类专业人才来参与幼儿教育的各个环节,并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随着人们对幼儿健康的越来越重视,针对幼儿的健康管理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调研结果显示,有关幼儿健康管理的机构对高职类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较高,近40%的机构表示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增长势头强劲。
调研结果还显示,引入高职类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人才可以帮助机构提升教育质量和竞争力。
大多数接受访问的机构表示,他们愿意为具有相关专业技能的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结论与建议3.引入高职类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可以提升机构的教育质量和竞争力。
建议:针对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学校在招生时,应重视高职类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招生,不仅要扩大招生规模,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简介

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简介
一、概述
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简介: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
该专业的修业年限是四年。
面向保育师、健康照护师等职业,婴幼儿保育、卫生保健、机构管理等岗位(群)。
二、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1.专业基础课程:婴幼儿照护政策法规与职业伦理、婴幼儿生理学、婴幼儿发展心理学、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婴幼儿学习与发展、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婴幼儿合作共育、婴幼儿照护机构管理概论。
2.专业核心课程:婴幼儿回应性照料、婴幼儿照护机构环境创设、婴幼儿游戏活动设计实施、婴幼儿观察与评估、婴幼儿伤害预防与急救、婴幼儿常见病预防与护理、婴幼儿养育指导、婴幼儿照护机构建设管理实务。
三、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婴幼儿生理学、发展心理学、卫生保健、营养喂养、急救护理等知识,具备婴幼儿回应性照料、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婴幼儿观察与评估、伤害预防与处理、疾病识别与护理、照护者指导与咨询、机构创立与管理等能力,具有敬佑生命、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婴幼儿的生活照料、学习支持、安全保障、健康管理、合
作共育以及婴幼儿照护机构建设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人才培养目标(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能并举、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健康管理与促进类专业的婴幼儿教育与保育,家庭教育指导、健康管理等岗位,从事婴幼儿发育监测与评价、婴幼儿健康指导、婴幼儿教育及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的高素质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
(二)核心能力目标(1)学校培养目标及核心能力内涵与表述表学校通识能力指标描述表专业核心能力指标描述表1、素质(I)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崇尚宪法、遵纪守法、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2)熟悉婴幼儿教育事业和婴幼儿健康教育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3)掌握婴幼儿营养、生长发育、生活照料、常见疾病的特点及预防等保健知识(4)掌握婴幼儿心理、儿童保教、早期教育等相关基本理论知识;(5)掌握婴幼儿游戏和日常生活等活动组织的有关知识;(6)掌握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领域的教育内容、教育计划、教育组织、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知识;(7)熟悉婴幼儿保健相关的行政管理、后勤管理、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具备儿童健康调查、幼儿心理评估、幼儿园教育资源规划等工作所需的技能。
3.具备幼儿园管理与组织能力,能够熟悉教育法律法规,并能够进行园务管理。
4.能够熟悉幼儿发展的各个阶段特点,了解幼儿学习与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5.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幼儿家长、幼儿园员工有效沟通和协作。
二、培养内容
1.儿童发展心理学:学习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了解儿童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
2.幼儿保健学:学习儿童健康与疾病预防知识,了解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方法。
3.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习幼儿园办园管理和幼儿教育组织、实施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幼儿教育学:学习儿童学习与教育原理,了解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和方法。
5.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幼儿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幼儿教育政策和规范。
6.实践能力培养:参与幼儿园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幼儿教育实践、健康试验和园务管理。
三、教学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设课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课堂互动:采用讨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思考和协作能力。
3.实习实训:设置实习实训环节,让学生在幼儿园等实践场所进行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四、评估方式
1.期末考试:通过口头或笔试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践报告:要求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完成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上的表现。
高职类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高职类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幼儿园教育事业正在快速发展,对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本次调研报告将针对高职类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需求背景近年来,我国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幼儿园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社会对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能够为幼儿提供全面的发展和健康管理服务,受到各方面的青睐和需求。
二、需求方面1. 幼儿教育机构幼儿教育机构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主要就业单位。
这些机构需要专业人才来负责幼儿的日常照料、游戏活动组织、健康管理和安全教育等工作。
随着幼儿园数量的增加,这些机构对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 学校3. 社区服务机构三、人才需求1. 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能够了解幼儿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健康管理和安全教育的能力。
2. 具备实践经验除了理论知识外,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们需要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3.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需要与幼儿、家长、学校和社区等多个方面进行沟通和合作。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各方面建立良好的关系,达成合作共赢的目标。
四、人才培养为了满足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和职业学校应该加强对这方面专业的人才培养。
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
培养过程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习环节和实践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随着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
高校和职业学校应该加强对这方面专业的人才培养,培养具备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对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儿童身心健康及教育发展领域的工作者和专业人员,使学生具有宽阔的国际与行业视野、扎实全面的儿童教育专业知识与管理技能;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实际的操作能力。
毕业后既可胜任儿童教育教学、儿童营养健康研究和管理工作,又能在儿童健康管理机构、儿童教育机构、儿童营养研发机构、儿童运动研究机构、媒体、图书出版部门、公司等从事相关的工作;为在教育学、心理学、营养学、运动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宽适应性、实用性与专业性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主要学习幼儿健康发展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了解幼儿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参与幼儿成长实践的训练和开发,具备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具备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具有健康高尚的思想品德,热爱幼儿健康发展研究领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爱心、耐心、细心等优良品质。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情绪稳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不断进行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掌握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6.掌握基本的婴幼儿身心保健知识,能够根据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婴幼儿成长进行科学指导,具备从事育婴师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7.掌握家庭教育的相关理论,具备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能够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师工作。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学制
学制为三年
三、培养模式
本专业教学在突出基础性、权威性、前沿性的同时,强调实践性。
通过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专题研讨、见习、实习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在参与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主动获取专业知识与技能。
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育婴师、健康管理师、营养保健师、幼儿教师、早教开发教师等。
四、主干课程及主要内容
1.管理学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属于公共管理大类中针对幼儿成长教育方面的管理,因此管理学的基本知识是从事本专业的基本理论构建。
2.幼儿心理学
本课程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属于专业主干课程。
主要讲授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运用幼儿心理学知识,促进幼儿活泼、积极、乐观的成长,帮助解决幼儿成长中心理结构变化中遇到的问题。
3.幼儿教育学
本课程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属于专业主干课程。
主要讲授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实施幼儿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幼儿教育观念,初步了解幼儿教育机构的特点和规律、组织幼儿活动的方法和原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
4.营养学
本课程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属于专业主干课程。
主要研究儿童成长发育中的健康饮食与营养搭配,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5.幼儿卫生学
本课程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属于专业主干课程。
主要讲授幼儿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幼儿的生长发育、幼儿生活保健制度、幼儿营养卫生、托幼机构安全教育及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传染病及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处理、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等知识。
重点讲授幼儿的保育方法,培养学生幼儿保育的能力和运用卫生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安排
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教育实践三大模块。
1、公共基础课程
本类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基本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形势与政策教育、大学语文、体育、计算机基础、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及公共选修课程等。
2、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部分,是学生从事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1)专业基础课
本类课程包括管理学、幼儿教育学、健康管理学、幼儿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幼儿教育学.营养学、幼儿医学基础、生命教育概论。
2)专业技能课
包括幼儿疾病预防与照顾、儿童发展评估、优生学、幼儿艺术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幼儿社会教育、幼儿发展心理学、运动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儿童心理与行为测评等课程。
3)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拓宽和提高,是发展学生专业特长的重要途径。
包括儿童营养研究、儿童问题行为与校正、现代教育技术、亲子启智游戏等。
3、实习实训
实习实训是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知识、教育理论和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的综合实践课,是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工作的必要环节。
实践活动对于幼儿发展与健
康管理专业学生了解幼儿,熟悉幼儿特点,巩固专业思想,培养管理和研究的实际能力。
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
教学进程表
说明:教学时间结构:教学总时数中:公共课834学时,占36.77%;专业必修课1272学时,占56.08%;专业选修课192学时,占8.5%;其中实践教学(课堂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总计1238学时,占总学时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