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水系统在集中供热系统的应用
论混水直供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

论混水直供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
混水直供是指将变温水直接送到用户处,用户再根据自身需要调节水温。
与传统的分
水供热方式相比,混水直供的最大优势是改善了热负荷分配不均的问题,并且降低了二次
供水系统的温差损失,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能效。
在集中供热中,混水直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用户,包括住宅、商业和工业用户。
对于
住宅用户而言,混水直供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如洗澡、洗衣服和洗碗等,同时可以
提高供热的舒适度。
商业和工业用户因为有不同的生产需求,对供热的要求更高,混水直
供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从而保证供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混水直供还有其他的优点,例如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低、供热效率高、节能环保等。
此外,混水直供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进行个性化调节,从而提高了系统
的灵活性。
然而,混水直供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用户需要更高的水质、水温等。
这
些问题可以通过增加用户的水质处理设备和调节系统供热温度等方式进行解决。
另外,在
混水直供中还需要考虑供水系统与供热系统之间的耦合问题,如水泵选型、管道布局等。
总体而言,混水直供是一种适用于集中供热的新型供热方式,其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
需求,并且具有多种优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解决相关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应
用效果。
论混水直供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

论混水直供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混水直供是一种将冷却水和供暖水混合在一起直接供应到用户端的热力供应方式,在集中供热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具有节能、环保、便捷等诸多优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从混水直供的概念和原理、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优缺点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概念和原理混水直供是指在供热系统中,将冷却水和供暖水混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混合水,经过换热器加热后,直接供应到用户端的一种热力供应方式。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混水直接供应,利用冷却水的温度和热量,实现热力能源的直接供应,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
在混水直供系统中,冷却水和供暖水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水,通过换热器升温后供应到用户端。
冷却水和供暖水的比例、温度、流速等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和控制,以确保供暖水的温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在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下,需要根据用户端的需求和供热系统的工作状态对混水比例和温度等参数进行调整,以保证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供暖质量。
二、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混水直供在集中供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中,一般采用锅炉加热供暖水,然后通过管网输送到用户端。
这种方式存在能源浪费、管网损失、设备投资高等问题。
而混水直供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 节能环保:混水直供系统可以利用冷却水的余热,通过换热器加热供暖水,减少了供暖设备的能源消耗,降低了能源浪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 降低成本:混水直供系统省去了传统供热系统中的一些设备和管道,减少了设备投资和管网成本,降低了供热成本。
3. 简化系统:混水直供系统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护成本低,降低了系统运行和维护的难度和成本。
4. 提高供暖质量:混水直供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端的需求和供热系统的工作状态实时调整混水比例和温度等参数,保证供暖水的质量和稳定性。
混水直供在集中供热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供热领域的热点技术。
三、优缺点优点:不足:2. 需要优化设计:混水直供系统的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供暖质量。
论混水直供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

论混水直供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一、混水直供技术的原理混水直供技术是指将供水和回水混合后直接供应到用户系统中的一种供热方式。
它采用了较低的供水温度和较高的回水温度,通过充分利用回水的余热,减少了管网的热损失,提高了系统的能效。
具体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采用低温供水混水直供技术采用了较低的供水温度,一般在50℃左右,与传统的供水温度相比,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系统的热效率。
2. 回水利用3. 管网运行平稳采用混水直供技术后,供水与回水温差较小,能够有效地减小管网中的温差冲击,减少了管网的热损失和运行风险,保证了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混水直供技术在集中供热中的优势混水直供技术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具有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节能减排采用混水直供技术后,供水温度较低,回水利用率高,能够有效地降低供热系统的能源消耗,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符合节能减排的国家政策要求。
2. 提高能源利用率混水直供技术通过充分利用回水的余热,提高了系统的能效,减少了能源的浪费,使得能源利用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4. 提升用户舒适度混水直供技术使得供水温度较低,避免了传统供暖系统中由于供水温度过高而导致的过热现象,提升了用户的舒适度。
5. 减少管网投资混水直供技术采用低温供水,管网输送损失小,因此可以减少管网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混水直供技术在我国的集中供热系统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具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以某市某项目为例,该项目采用了混水直供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用户舒适度方面,用户对该项目的取暖效果和服务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表示在冬季取暖过程中,使用了混水直供技术后,不再出现了传统暖气片过热的现象,居室内温度恰到好处,使得用户的取暖体验大大提升。
在投资收益方面,采用了混水直供技术后,该项目显著降低了管网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提高了供热系统的经济效益。
在长期运行方面,采用了混水直供技术后,该项目供热系统运行稳定,取暖效果好,社会反响良好,得到了用户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和好评。
论混水直供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

论混水直供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供热系统在城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传统的集中供热系统中,水在锅炉中被加热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各个用户处,然后再通过回水管道回收冷水返回锅炉重新加热,这种方式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能耗高、水质不稳定等。
本文旨在通过对混水直供技术的原理、优势、实践案例分析、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混水直供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前景,并为供热系统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混水直供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在节能减排、提高供热效率、改善供热质量等方面的优势。
通过深入研究混水直供技术原理及其实际应用情况,旨在为推广和应用混水直供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通过对混水直供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未来混水直供在集中供热领域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促进集中供热系统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提升集中供热系统的能效和服务质量,实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多方共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混水直供技术原理混水直供技术原理是指在集中供热系统中使用混水直供方式进行热水供应的一种技术方案。
其基本原理为通过将循环水和新鲜水混合,经过适当的调节和控制之后,直接送入用户热交换设备进行供热。
混水直供技术的实现主要依靠控制阀、传感器、调节器等设备,实现对混合水温度、流量等参数的精确控制。
在混水直供技术中,循环水和新鲜水通过混水阀混合之后,再经过系统的循环泵将混合水送入各用户供热设备中。
通过控制混水阀的开度和循环泵的运行,可以实现对用户供热温度的精确控制。
混水直供技术还可以通过调节混水阀和循环泵的工作方式,实现不同用户之间供热功率的分配,提高供热系统的灵活性和效率。
混水直供技术原理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能够满足不同用户对供热温度的需求,并能够有效减少系统能耗,降低运行成本。
混水供热技术在城市供暖中的应用

监测并控制二 级站房 的运行参数 ,实现二级站房无人值 守、 自动运行 的 目的 并结合混水改造及 实际运行情况 ,对节能
e d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a u t o ma t i c o p e r a t i o n o f s e c o n d a r y s t a t i o n b u i l d i i r g s .C o mb i , , e d w i t h t h e mi x i n g wa t e r r e f o F i l l a n d t h e a c t u a l o p e r a —
t i o n s i t u a t i o n , t h e e n e r g y s a v i n g e f f e c t i s a n a l y z e d a n d e s t i ma t e d .
Ke y w or ds : mi x i n g Wa t er ;h ea t i ng; a pp l i c a t i o n; e n e r g y —s a v i n g
参数 1 1 0%/ 7 0 o C ,二级网设计参数 6 5 ̄ C / 5 0 o C,设 计供热能力 8 0 ×1 0 m ,实际供热面积 6 0 X 1 0 m 。
成热水采暖管 网。但是根据多年来的供热运行经验 , 高温 水供 热方 式 的节 能潜力 还 没有得 到 充分 发 挥 ,同 绕着 供热 面积 的不 断增 加 ,导 致热源 、管 网配 置不 尽 合理 ;热水管 网固有的水力失调;供热系统调节落后 等 问题 。临沂 市恒 源 热力有 限公 司通过 高 温水 二级 站 房混 节能 改造 ,即将 二级 热水 网一 部分 回水通 过 混水 泵混 入 一级 热水 网供 水形 成二 级 网供 水 ,二级 热水 网 另一 部分 回水作 为一 级热 水 网 回水 回到 一级 网的供 热 方式 ,达到节能降耗的 日的。
热网混水系统的应用与节能

水泵旁通加压 水泵回水加压 (二次网供回水压力在 低 (一次回水压力 (一次供水压力高 (一次回水压力高 于二次回水压力) 于二次供水压力)
水泵供水加压
(一次供水压力
一次网供回水压力之间) 力) 低于二次供水压力)
于二次回水压
1.水泵旁通加压:适用于二次网所需的供回水压力在一次网供 回水压力之间。变频混水泵设置在混水旁通管路上,一次网供水管上
装一个流量控制阀,一次网回水管上装一个手动调节阀。利用水泵将 二次网的一部分回水加压打入一次网供水中,混合形成二次网供水, 二次网的另一部分回水返回一次网回水管。 2.水泵回水加压:适用于二次网所需的回水压力在一次网回水压 力以下。变频混水泵设置在二次网回水管上,一次网供水管上装一个 流量控制阀,一次网回水管上装一个手动调节阀。调节流量控制阀设 定好一次网的流量。当一次网回水压力低于二次网所需的供水压力时, 可调节一次网回水侧手动调节阀,使其阀前压力满足二次网对供水压 力的要求,利用水泵将二次网回水提压,一部分回水和一次网供水混 合成为二次网供水,另一部分回水回到一次网;当一次网回水压力高 于二次网所需的供水压力时,手动调节阀全开即可。 3.水泵供水加压:适用于二次网所需的供水压力在一次网供水压 力以上。变频混水泵设置在二次网供水管上,一次网回水管上装一个 流量控制阀,一次网供水管和旁通管上各装一个手动调节阀。调节流 量控制阀设定好一次网的流量,同时满足了二次网的系统静压。当一 次网供水压力高于二次网回水静压时,可调节一次网供水侧手动调节 阀,使其阀后压力与二次网回水静压相平衡,利用水泵将二次网一部 分回水及一次网供水同时吸入,混合形成二次网供水,另一部分二次 网回水直接返回一次网回水管。当一次网供水压力低于二次网回水静 压时,调节旁通管上的手动调节阀,使其阀前压力满足二次网系统静 压。 五.混水泵出力的确定 1. 水泵旁通加压时:流量等于二次网的设计混水流量(一般大 于二次网的一半的循环总流量),扬程等于二次网的设计系统阻力。
关于混水装置在供暖系统中的应用

关于混水装置在供暖系统中的应用摘要:在低温地面辐射热供暖,对于热媒温度要求tg=55℃,th=45℃,△t=10℃;热网供水温度过低,供回水温差过小,导致室外热网的循环水量、输送管道直径、输送能耗及初期投资大幅度增加,从而削弱了地面辐射热系统的节能优势,在设计中尽可能提高室外热网的供水温度,加大供回水的温差,在高温输送低温使用的供热经济总则下,利用混水装置供热来解决这种不经济方式,降低水容热耗、动力耗电、基本建设投资的经济值。
关键词:混水装置;多级泵系统;经济;供热;采暖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鉴于国家对节能环保的重视,在某地基本建设中关于供热与采暖工程主要采暖形式为地面辐射热供暖系统中,采用了混水装置,在国家规范的指导下,在具体工程实践不断总结扩展,在工程经济、供暖效果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混水装置设置依据依据一:《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备案号j997-2010(条款5.2.13,条文解释:本条文是强制性条文,条款5.3.8)依据二:09年在某地在住宅建设中,在一个局部建设住宅的情况下,若新建换热站直供,需要在原有的换热站内增加成套的换热设备(板式换热器、循环水泵、定压泵),随之增加电力增容,用电总控柜更换,电力电缆铺设,长距离管道的铺设,管道铺设沿途的电力、热力、给排水等地下管线及道路硬面、绿化、地下构筑物、地上建筑物的干扰。
工程难度及工程量增大,从经济上,施工上极不划算。
因此,在某地住宅小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节约成本,在不改变原有供热管线管径的情况下,采用了混水装置,就近引入所需管线完成供暖施工,供暖情况良好。
依据三:09年在某地即将交工通车而职工进点作业的生活设施不完备,为了顺利完成通车这一重要工作,临时增加职工宿舍和食堂,但是,由于原设计锅炉房的供热负荷依据原设计建筑物负荷而定,无余量;且原有热源(锅炉房)、供热管线基本完工情况下。
论混水直供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

论混水直供在集中供热中的应用摘要:所谓集中供热就是通过蒸汽和水,利用管道热网将热源向乡镇、城镇以及部分地区的用户提供热能,它既是我国完善城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且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为提升集中供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各种自动化技术在供热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适用。
关键词:混水直供;集中供热;应用前言混水加热直供方式能灵活适应各类热用户对不同采暖方式的需求,适应性好、造价低廉、节能效果显著,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多,成为供热行业普遍关注的热点。
1混水供热技术概述在热源和热用户之间增加混水站,在站内使用户的部分回水和热源输出的一级管网供水进行混合,作为热用户的二级管网供水进行供热的方式称之为混水供热。
混合比是指进入混水装置中的二级管网回水流量与一级管网供水流量之比,在混水供热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直接决定着供热效果。
根据热平衡原理,单位时间内进入混水装置的一级管网水的放热量等于进入混水装置的二级管网水吸收的热量,即Q1放=Q2吸,可以推导出混合比与一、二级管网供、回水温度之间的关系:N=G2h/G1g=(t1g-t2g)/(t2g-t2h)。
其中,N为混合比;t1g为一级管网供水温度,℃;G2h为二级管网回水混入流量,m3/h;t2g为二级网供水温度,℃;G1g为一级管网供水混入流量,m3/h;t2h为二级管网回水温度,℃。
根据混水系统中使用的水泵不同,分为喷射泵和混水泵混水连接系统两大类,近几年各热力公司为了降低供热成本中的电耗,普遍使用变频调速泵,使得变频混水泵混水连接系统的使用日趋增多,根据一级管网和二级管网压力工况,混水泵混水连接有很多种,如旁通加压式、二级管网供水加压式、二级管网回水加压式、一级管网供水和旁通加压式、二级管网供水和旁通加压式等,但是不同的连接方式,水泵的能耗不同。
2混水直供供热技术的优势2.1热利用率高在间接供热的热力站内通常换热器是裸露的,在供热期间每时每刻都在向外散热,热量损失很大,而混水直供供热方式不需要换热器,也就没有换热器的散热损失,所以混水直供相对于间接供热热利用率更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水系统在集中供热系统的应用
摘要:本文阐述了混水系统在集中供热系统的应用。
关键词:集中供热直接连接混水系统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water-mixing system in centralized heat supply system.
Key words: centralized heating connected directly mixing system
一.概述
现在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站多采用间接连接和混水连接两种系统形式。
混水连接是指在一次网供水进入热力站,通过混水系统与二次网一部分回水混合,降温至二次网供水温度后进入二次网供水管道循环供热,二次网另一部分回水进入一次网回水管道返回供热站,该部分回水量同一次网供水量,一、二次网回水温度相同。
混水直供因其热损耗小,初投资及维护运行费用低,可在“大温差、小流量”运行,一次网富余压差在二次网中得以充分利用等特点,具有较大的节能空间,在热网自动控制系统配合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混水方式对水质要求高,且整个系统的定压采用一次网定压,一次网压力的稳定,直接影响到系统运行的稳定。
在系统中既存在一次网循环泵,又存在多个热力站的混水泵,这些泵同时串、并联在同一系统中,各台泵的运行工况和各种阀门的调节,都会直接影响一、二次网的流量和压力的变化。
运行时既要保证一次网的水力平衡和理想的水压图状态,又要保证二次网的供热量和供回水压力,因此运行调节难度大。
二.混水供热系统的三种基本形式。
混水供热系统有水泵旁通加压、水泵回水加压,水泵供水加压三种基本形式。
1.水泵旁通加压。
混水泵设置在混水旁通管路上,一次网供水管上装设流量控制阀,回水管上装设电(手)动调节阀,利用水泵将二次网的部分回水加压打入一次网供水中,混合形成二次网供水,另一部分回水返回一次网回水管。
适用于二次网所需的供回水压力在一次网供回水压力之间,靠近热源的热力站。
热源近端热力站一次网供回水压差较大,供水压力较高,一次侧进入二次侧循环水利用自身压差即可保证运行,只需在旁路设置混水泵,为内部循环水提供循环动力。
2.水泵回水加压。
混水泵设置在二次网回水总管上,利用水泵将二次网的回水加压,一部分回水受混水旁通管路上调节阀或一次网回水管路上调节阀(视水泵出口到一次网总回水与到二次网供水需增压力相对大小而定)支配流入一次网供水混合加热,形成二次网供水,另一部分回水直接返回一次网回水总管。
此方式适用于二次网所需的回水压力在一次网回水压力以下,远离热源系统末端的热力站。
3.水泵供水加压。
混水泵设置在二次网供水管上,一次网回水管上装设流量控制阀,供水管和旁通管上各装手动调节阀。
调节流量控制阀设定好一次网的流量,同时满足二次网的系统静压。
当一次网供水压力高于二次网回水静压时,可调节一次网供水侧调节阀,使其阀后压力与二次网回水静压相平衡。
利用水泵将二次网一部分回水及一次网供水同时吸入,混合形成二次网供水,另一部分二次网回水直接返回一次网回水管。
当一次网供水压力低于二次网回水静压时,调节旁通管上的手动调节阀,使其阀前压力满足二次网系统静压。
适用于二次网所需的供水压力在一次网供水压力以上,远离热源的热力站。
在系统设计中首先考虑二系统,如果一次侧供水压力不能满足二次侧定压要求时,需采用系统三。
另二次用户地形高于热源较多或要求定压值较高,也应按系统三设计。
混水系统二和三需要利用一次侧供水压头定压时(须保证一次侧压力未超出二次侧容许最高工作压力),该系统调节阀应设于一次侧回水管道上,有利于二次侧系统定压,尤其调节阀关断时一次侧回水主管至热力站无流量时,热力站回水压力为一次侧回水支管接管处主管压力,由于动压的变化,该处压力低于正常运行时热力站回水压力,也低于二次侧定压要求易造成汽化。
另调节阀设于回水管改善了调节阀的使用环境,提高了阀的使用寿命。
三.混水系统运行调节。
1.供热调节的目的,一是使系统中各用户的室内温度比较适宜;二是避免不必要的热量浪费,实现系统的经济运行。
2.供热调节的方法。
运行调节的方法一般有:质调节—改变网路的供水温度;量调节—改变网路的循环水量;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同一阶段流量不变;分阶段改变温度的量调节—同一阶段温度不变;间歇调节—改变每天供暖小时数。
3.对循环水泵的调节方法有:改变管路特性曲线法和改变水泵运行特性曲线法。
改变管路特性曲线的调节方法多采用阀门节流法,即在水泵转速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系统中的阀门等节流装置的开度大小,来增减管网的压力损失而使流量发生改变。
水泵的变频调速,在极对数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改变供电频率可实现对电动机的调速。
通常有两种变频方式:交-直-交变频和交-交变频。
对交-直-交变频,即频率的改变是在逆变时通过控制晶闸管轮流导通、关断的快慢实现的。
换流速度加快,输出交流电的频率就提高,反之,频率下降。
这种变频器的晶闸管数量少,电路较简单,水泵、风机等轻负载多采用这种方法。
变频调速具有以下优点:调速过程中转差率小,转差损失小,能使笼型异步电动机实现高效调速;在低转速下节能效果明显,功率因数高;在变频的同时,功率也能根据负载大小作相应调节;可在额定电流下起动电机,降低配用变压器的容量。
4.供热系统的设计水力工况与实际水力工况的不一致称为系统的水力失调。
水力失调是供热管网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出现造成近端过热,远端过冷,降低了供热系统的效率且恶化供热质量,能耗和运行费用增加,特别是供热面积大、管线距离长、分支节点多,用户结构复杂的大型管网就显得更为突出。
热网水力失调根本原因是供热管网存在阻力不平衡,一般有:管网设计导致的失调;管网改造导致的失调;管网运行导致的失调。
解决水力失调的措施。
在系统设计时,对整个热网进行水力平衡计算。
注重水力计算的准确性,尤其是支线的阻力平衡,通过调整管径使不平衡率达到规定的范围,在引入口的管段上安装阻力部件消除剩余压头;在用户入口或热力站设置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压力平衡阀、管网分支处设置平衡阀;安装微机监控系统,使系统操作趋向于简单、智能、图形化,使操作人员更好对热网实行实时监控和调节。
在管段上安装电动调节阀,对其压差进行有效调整和控制;在引入口管段上安装自力式压差流量调节器、自力式平衡阀,在运行期进行调整,严格按设计压差和流量进行。
混水系统能否达到比较好的运行效果,系统的调节工作必不可少。
调节工作应进行如下工作:调整一次网管道上流量控制阀,使其流量等于各站设计一次网流量;对于水泵旁通加压混水的方式,发现二次网压力过高时,可手动调节调节阀开度直至压力合适;对于水泵回水加压混水方式,当一次网回水压力低于二次网所需的供水压力时,可调节一次网回水侧手动调节阀,使其阀前压力满足二次网对供水压力的要求;对于水泵供水加压混水方式,当一次网供水压力高于二次网回水静压时,可调节一次网供水侧手动调节阀,使其阀后压力与二次网回水静压相平衡;当一次网供水压力低于二次网回水静压时,调节旁通管上的手动调节阀,使其阀前压力满足二次网系统静压;调节混水泵变频器,减少混水泵多余的出力,节约电能;在调试前,一次网定压点的压力不要太高以防低处超压,视各站调试情况逐步升压。
5.混水直供热网控制系统。
混水回路的控制应根据室外温度调节混水流量及温度来控制。
混水泵应参照二级网流量进行变频恒流量控制,根据二级网内网的供热面积及流量调配程度,在保证用户热水循环流通的情况下,通过变频调节水泵出口流量,从而调整二级网的循环流量;一级网供水侧调节阀参照二级网供水温度进行调节控制,二级网流量恒定后,一级网的流量直接影响二级供水温度,可执行定温控制或温度经验曲线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一级网回水侧调节阀参照二级网所需静压力进行恒压控制,受一级网供水侧调节阀对二级供温的控制调节,二级网的供水压力会跟随发生变化,为保证二级网系统不倒空不超压,一级网回水侧的调节阀需作相应调节保持二级网的回水压力;设置超压泄水保护,因为供热系统循环周期比较长,调节阀的调节时间需要延长,当一级网出现异常情况时,设置电磁泄压阀超压泄水实时保护,以保证二级网系统
安全性。
四.应用混水供热应注意的问题。
水压图是指导系统运行的助手,应该将一次网和各个二次网的水压图绘制齐备以供使用;混水的常用方式有三种,各个站点所需的压力和流量不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热网的水压图来确定采用哪种混水方式;混水泵的出力要有富余量,以弥补设计偏差和负荷变化造成的系统不可调;一次供(或回)水管应装设流量控制阀,以方便平衡;对过低压力用户要有超压保护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