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IGO临床诊疗指南急性肾损伤的诊治

合集下载

KDIGO指南解读急性肾损伤的诊治

KDIGO指南解读急性肾损伤的诊治
KDIGO指南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二、KDIGO指南的由来与主要内容
1、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KDIGO指南推荐使用AKIN(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标准来诊断急性肾损伤。该标准将急性肾损伤分为三个阶段: 风险期、损伤期和衰竭期。这些阶段根据血清肌酐(Scr)和尿量等指标进行评 估。
四、总结
四、总结
KDIGO指南是急性肾损伤诊治中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它提供了统一的诊断标准 和治疗方案,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医生和医疗机构都能够对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规 范化诊治。然而,尽管KDIGO指南在急性肾损伤的诊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 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下如何调整治疗方案,以及如何 更好地预防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一、急性肾损伤的定义与流行情况
急性肾损伤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重症医学领域。数据显示,在 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中,有1%-7%的患者会出现急性肾损伤,而在重症监护病房 的患者中,这一比例可高达30%-50%。急性肾损伤的死亡率较高,住院时间延长, 且治疗费用较其他肾病更高,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四、总结
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成果能够不断完善和丰富KDIGO指南的内容,以更 好地造福于患者和社会。
谢谢观看
二、KDIGO指南的由来与主要内 容
二、KDIGO指南的由来与主要内容
KDIGO指南是国际肾脏病学会于2012年发布的关于急性肾损伤的权威性诊治 指南。该指南基于循证医学原则,汇总了全球最新研究成果和专家共识,为急性 肾损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建议。
二、KDIGO指南的由来与主要内容
KDIGO指南解读急性肾损伤的诊 治
目录

急性肾损伤诊治指南

急性肾损伤诊治指南
单用尿量改变作为诊断标准时,除外尿路梗阻及其他导致尿量减少的原因。
AKIN分期标准
指南推荐血清肌酐和尿量仍然作为AKI最好的标志物(1B)
KDIGO,
RIFLE Criteria for Acute Kidney Injury
ConCconecpepttuuaal ml M odeol fdoreAl KfoI r AKI
Stages defined by creatinine and urine output are surrogates
NNoorrmmaall
IInnccrreeaasseedd rriisskk
CCoom mpplliiccaattiioonnss
GFR
DDaammaaggee
GGFFRR
KKiiddnneeyy ffaaiilluurree
kidney disease.
肾脏结构改变 无异常 > 3个月 <3个月 无异常
Guideline 3:AKI的预防
3.1 评估危险因素(1B)
• 年龄>75岁 • CKD (eGFR<60ml/min/1.73m2) • 心力衰竭 • 动脉粥样硬化性周围血管病变 • 肝脏疾病 • 糖尿病 • 肾毒性药物的使用 • 低血容量 • 感染
GFR正常伴肾脏损伤的标志物改变 GFR开始下降 GFR明显异常
Warnock DG. J Am Soc Nephrol 16:3149-3150,2006 Biesen WV et al. CJASN. 2006
About AKI guideline
• ADQI:2002, RIFLE • AKIN:2005, modified definition and staging system • KDIGO: , First clinical guideline for AKI • Waiting for published in this summer • AKI guideline for AKI :

KDIGO之AKI急性肾损伤诊疗

KDIGO之AKI急性肾损伤诊疗

02
KDIGO指南在AKI急性肾损伤诊疗中的应 用
CHAPTER
KDIGO指南的制定与更新
制定背景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对急性肾 损伤(AKI)的认识逐渐加深,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KDIGO(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 )组织制定了AKI的诊疗指南。
纠正可逆因素
对于可逆的病因,如血容量不足、尿路梗阻等,应尽快纠正,以减轻肾脏负担。
KDIGO之AKI急性肾损伤诊疗
目录
CONTENTS
• AKI急性肾损伤概述 • KDIGO指南在AKI急性肾损伤诊疗中的应用 • AKI急性肾损伤的治疗 • AKI急性肾损伤的预防 • AKI急性肾损伤的预后与随访
01 AKI急性肾损伤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定义
AKI急性肾损伤是指在多种病因导 致的肾脏功能快速下降,表现为 氮质血症、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紊乱。
更新频率
KDIGO指南会根据最新的医学研 究进展定期更新,以确保其始终
能反映当前的最佳实践。
制定过程
KDIGO指南的制定过程严谨,综 合了全球范围内的最新研究成果 、专家意见和临床经验,以确保
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KDIGO指南的核心内容
定义与分期
KDIGO指南对AKI进行了明确的定义 ,并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不 同的分期,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诊断 和治疗。
改善患者预后
遵循KDIGO指南的建议,可以及早发现并治疗AKI,从而改善患者 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通过推广和应用KDIGO指南,可以促进医疗机损伤的治疗
CHAPTER

KDIGO 临床实践指南:急性肾损伤

KDIGO 临床实践指南:急性肾损伤

KDIGO 临床实践指南: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AKI)的定义1.定义及分期(1)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即可定义为 AKI(未分级):①在 48 h 内血清肌酐(SCr)上升身 0.3 mg/dl(≥26.5μmol/L);②已知或假定肾功能损害发生在 7d 之内,SCr 上升至 > 基础值的 1.5 倍;③尿量 <0.5 ml/(kg·h),持续 6 h。

(2)AKI 分期标准见表 1(未分级)。

(3)任何时候都应尽可能明确 AKI 的病因(未分级)。

表 1 AKI 分期标准2. AKI风险分级(1)推荐根据暴露因素及易感因素对 AKI 风险进行分级(1B)。

(2)参考相关指南根据暴露因素及易感因素进行管理,以降低 AKI 风险(未分级)。

(3)检测 AKI 高危患者的 SCr 及尿量发现 AKI(未分级)。

(4)根据危险程度及临床经过制订个体化的监测频率及间期(未分级)。

3. AKI病情评估(1)快速评估 AKI 患者并明确病因,尤其应寻找可逆因素(未分级)。

(2)按照 AKI 分期标准,根据 SCr 和尿量对 AKI 进行严重程度分期(未分级)。

(3)根据 AKI 的分期及病因(图 1)管理 AKI 患者(未分级)。

(4)AKI3 月后再次评估患者,以确定 AKI 恢复程度,新发 AKI 或原有慢性肾脏病(CKD)的恶化(未分级)。

①若患者进展至 CKD,应按照 KDOQI CKD 指南进行管理(未分级)。

②若患者未进展至 CKD,应评估其发生 CKD 的风险,并按照 KDOQI CKD 指南进行管理(未分级)。

图1 AKI不同分期患者的管理阴影表示优先等级;固定阴影:适用于所有分期;渐变阴影:随着密度增加优先级别升高AKI的预防与治疗1.休克患者的补液建议(1)非失血性休克的 AKI 高危患者或 AKI 患者,建议用等张晶体补液而非胶体补液(白蛋白,羟乙基淀粉)扩容(2B)。

KDIGO临床诊疗指南急性肾损伤的诊治

KDIGO临床诊疗指南急性肾损伤的诊治

KDIGO临床诊疗指南急性肾损伤的诊治执行概要Kidney International Supplements (2012) 2, 8–12; doi:10.1038/kisup.2012.7翻译:弓孟春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校对:陈罡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第二部分:急性肾损伤的定义2.1.1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定义是出现以下情况的任意一种(未分级):l●48小时内SCr升高≥26.5µμmol/L;或l●已知或认定在过去7天内SCr升高≥基线值的1.5倍;或l●6小时内尿量< 0.5mL/kg/hr2.1.2 AKI 的严重程度依照以下标准来分级(表格2)。

(未分级)1 基线值1.5-1.9倍或升高≥26.5µμmol/L6-12小时内<0.5mL/kg/h2 基线值2.0-2.9倍超过12小时<0.5mL/kg/h3 基线值3倍或升高≥353.6 µμmol/L或启动肾脏替代治疗或在低于18岁的患者中,eGFR降至35mL/min/1.73m2超过24小时<0.3mL/kg/h 或超过12小时无尿2.1.3 应尽最大努力去明确AKI的病因。

(未分级)2.2.1 推荐根据患者易感性及暴露情况对AKI的发生进行危险分层。

(1B)2.2.2 根据患者易感性及暴露情况规划诊治,以期降低发生AKI的风险(请参见相关指南内容)。

(未分级)2.2.3 对发生AKI的高风险患者,应监测血清肌酐及尿量以尽早发现AKI。

(未分级)根据患者的风险及临床病程对监测的频率及持续时间制定个体化方案。

2.3.1 对发生AKI的患者迅速进行评价以明确病因,特别要关注可逆性病因。

(未分级)2.3.2 根据推荐意见2.1.2,对发生AKI的患者进行血清肌酐及尿量的测定,以对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未分级)2.3.3 根据严重程度分级(见图4)及病因对AKI患者进行诊治。

急性肾损伤的KDIGO指南解读

急性肾损伤的KDIGO指南解读

急性肾损伤的KDIGO指南解读急性肾损伤的KDIGO指南解读郁胜强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上海长征医院肾内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既往也称为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之一,发病率逐年增高。

一直以来,学者对于急性肾损伤的定义、诊断及治疗都存在较大争议。

KDIGO在2011年12月制定了AKI的指南初稿,对AKI的定义、分期、诊治制定了一系列的推荐和建议意见,以下重点介绍AKI的定义、分期、防治及透析干预。

1:引言和方法学1.1:引言简略介绍了肾小球滤过率、肌酐、少尿、无尿、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竭、急性肾损伤、RIFLE标准以及目前AKI定义的局限性。

1.2:方法学介绍了KDIGO指南制定的方法学,包括工作小组成员的选择、会议安排、文献的选择、评价,证据的价值以及推荐的强度等。

2:AKI的定义2.1.1:AKI按以下进行定义(未分级)48小时内血肌酐增高≥0.3mg/dl (≥26.5μmol/l);或血肌酐增高至≥基础值的1.5倍,且明确或经推断其发生在之前7天之内;或持续6小时尿量<0.5ml/kg/h。

2.1.2:AKI按以下标准判断严重程度(未分级)分期血清肌酐尿量<0.5 ml/(kg*h) 持续6~12 h1期基线值的1.5~1.9倍或增加≥0.3mg/dl(≥26.5μmol/l)ml/(kg*h)≥12 h2期基线值的2.0~2.9倍 <0.5<0.3 ml/(kg*h) ≥24 h;或无尿≥12 h3期基线值的 3.0倍;或血肌酐值增至≥4.0mg/dl(≥353.6 μmol/l);或开始肾脏替代治疗;或<18岁的患者,eGFR下降至<35ml/(min*1.73m2)2.1.3:任何时候尽可能判断AKI的原因。

(未分级)3:AKI的防治3.1.1:存在AKI风险或已经发生AKI的病人,在没有失血性休克的证据时,我们建议使用等张晶体液而不是胶体(白蛋白或淀粉类液体)作为扩张血管内容量的起始治疗(2B)3.1.2:我们推荐对存在AKI风险或已经发生AKI的血管源性休克的病人,在补液同时联合使用升血压药物。

急性肾损伤诊疗规范

急性肾损伤诊疗规范

急性肾损伤诊疗规范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临床常见危重病之一,在普通住院患者中发病率为3%~5%,而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则高达30%~50%。

远期预后研究发现,与未发生AKI患者相比,发生AKI 的患者进展为慢性肾脏病(CKD)及终末期肾病(ESRD)的风险度明显增高。

急性肾损伤的诊断及治疗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规范的制定参考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的AKI临床实践指南。

1 AKI诊断标准及分期1.1 诊断标准肾功能在48h内迅速减退,血清肌酐升高绝对值≥26.5umol/L(0.3mg/dL),或升高比率≥50%(超过基线值1.5倍),或尿量少于0.5ml/(kg.h)≥6h,排除梗阻性肾病或脱水状态。

血清肌酐基线值定义为患者入院时或出现临床表现一周内的血清肌酐值。

1.2 分期见表1。

表1 AKI的分期标准分期血清肌酐尿量1期增加≥26.5μmol/L或增至基线值的1.5~1.9倍<0.5ml/(kg·h),6~12h 2期增至基线值的2.0~2.9倍<0.5ml/(kg·h),>12h3期增至基线值的3.0倍以上;或绝对值354umol/L;或开始肾脏替代治疗(RRT);或<18岁的患者,eGFR下降至<35ml/(min·1.73㎡) <0.3ml/(kg.h),>24h:或无尿,>12h注:血清肌酐和尿量标准只要满足一项即可成立诊断。

1.3 诊断指标目前血清肌酐和尿量仍是AKI最常用的诊断指标。

血清肌酐应采用酶法技术测定。

如果患者缺少基线血清肌酐值,可以参考3个月内(最长不超过1年)血清肌酐值,如该数值仍无法获得,应在24小时内重复检测血清肌酐以帮助AKI的诊断。

尿量测量必须精确,否则无法用于AKI的诊断。

在已使用利尿剂、非少尿性AKI、手术应激引起的短期(术后12~24h)尿量减少等情况下,尿量不能用于AKI的诊断,应予注意。

KDIGO-AKI肾损伤诊疗指南解读2012版

KDIGO-AKI肾损伤诊疗指南解读2012版

· orKUrine volume o0.5 ml/kg/h for 6 hours.
Test patients at increased risk for AKI with measurements of SCr and urine output to detect AKI. ( Not Graded ) Individualiz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monitoring based on patient risk and clinical course. ( Not Graded ) Evaluate patients with AKI promptly to determine the cause,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reversible causes.(Not Graded ) he cause of AKI should be determined whenever possible. (Not Graded)
补液治疗
• In the absence of hemorrhagic shock, we suggest using isotonic crystalloids rather than colloids (albumin orstarches) as initial management for expansion ofintravascular volume in patients at risk for AKI or with AKI. (2B) • We recommend the use of vasopressors in conjunction with fluids in patients with vasomotor shock with, or at risk for AKI. ( 1C) • We suggest using protocol-based management of hemodynamic and oxygenation parameters to prevent development or worsening of AKI in high-risk patients in the perioperative setting (2C) or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2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DIGO临床诊疗指南急性肾损伤的诊治执行概要Kidney International Supplements (2012) 2, 8–12; doi:10.1038/kisup.2012.7翻译:弓孟春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校对:陈罡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第二部分:急性肾损伤的定义2.1.1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定义是出现以下情况的任意一种(未分级):l●48小时内SCr升高≥26.5µμmol/L;或l●已知或认定在过去7天内SCr升高≥基线值的1.5倍;或l●6小时内尿量< 0.5mL/kg/hr2.1.2 AKI 的严重程度依照以下标准来分级(表格2)。

(未分级)1 基线值1.5-1.9倍或升高≥26.5µμmol/L6-12小时内<0.5mL/kg/h2 基线值2.0-2.9倍超过12小时<0.5mL/kg/h3 基线值3倍或升高≥353.6 µμmol/L或启动肾脏替代治疗或在低于18岁的患者中,eGFR降至35mL/min/1.73m2超过24小时<0.3mL/kg/h 或超过12小时无尿2.1.3 应尽最大努力去明确AKI的病因。

(未分级)2.2.1 推荐根据患者易感性及暴露情况对AKI的发生进行危险分层。

(1B)2.2.2 根据患者易感性及暴露情况规划诊治,以期降低发生AKI的风险(请参见相关指南内容)。

(未分级)2.2.3 对发生AKI的高风险患者,应监测血清肌酐及尿量以尽早发现AKI。

(未分级)根据患者的风险及临床病程对监测的频率及持续时间制定个体化方案。

2.3.1 对发生AKI的患者迅速进行评价以明确病因,特别要关注可逆性病因。

(未分级)2.3.2 根据推荐意见2.1.2,对发生AKI的患者进行血清肌酐及尿量的测定,以对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级。

(未分级)2.3.3 根据严重程度分级(见图4)及病因对AKI患者进行诊治。

(未分级)AKI分期高危 1 2 3尽可能停用肾毒性药物保证容量及灌注压考虑血流动力学监测监测SCr及尿量避免血糖过高尽量避免使用造影剂有创的诊断流程考虑RRT考虑收入ICU治疗图4|根据严重程度分期进行的AKI的诊治各个方框表明治疗的优先性:某些措施对所有级别均适用,而有些措施则随着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实施。

AKI:急性肾损伤;ICU:重症监护室2.3.4 发生AKI后3个月对病情恢复、新发疾病或既往CKD加重情况进行进行评估。

(未分级)l●如果患者罹患CKD,根据KDOQI CKD指南对患者进行管理(指南 7-15)。

(未分级)l●如未发生CKD,仍应将其作为CKD的高危人群,根据KDOQI CKD指南3中CKD高危患者的指导意见进行管理。

第三部分 AKI的预防和治疗3.1.1 如无明确出血性休克,建议在AKI高危患者或已发生AKI的患者中首选等张晶体液而非胶体液(白蛋白或淀粉)来扩容。

(2B)3.1.2 对血管扩张性休克合并AKI或AKI的高危患者中,建议联合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液体复苏治疗。

(1C)3.1.3 在围手术期(2C)或存在感染性休克(2C)的AKI高危患者中,建议使用标准化操作流程来管理血流动力学及氧合参数,以避免AKI的发生或加重。

3.3.1 在重症患者中,推荐使用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6.1-8.3mmol/L。

(2C)3.3.2 在各期AKI患者中,建议总能量摄入达到20-30kcal/kg/d。

(2C)3.3.3 建议不限制蛋白摄入,即使其目的是预防或延迟启动RRT。

(2D)3.3.4对无需透析治疗的非分解代谢的AKI患者中,建议蛋白质摄入量为0.8-1.0g/kg/d(2D);在进行RRT的AKI患者中,建议蛋白质摄入量为1.0-1.5g/kg/d(2D),在高分解代谢和进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患者中,蛋白质摄入量可达到1.7g/kg/d(2D)。

3.3.5 建议对AKI患者优先选择肠内营养支持。

(2C)3.4.1 推荐避免利尿剂来预防AKI。

(1B)3.4.2 建议避免利尿剂治疗AKI,除非是为了控制容量过负荷。

(2C)3.5.1 推荐避免低剂量多巴胺来预防或治疗AKI。

(1A)3.5.2 建议避免非洛多泮来预防或治疗AKI。

(2C)3.5.3 建议避免心房尿钠肽(ANP)来预防(2C)或治疗(2B)AKI。

3.6.1 建议避免重组人(rh)IGF-1来预防或治疗AKI。

(1B)3.7.1 出现围产期严重窒息的AKI高危的新生儿,建议使用单剂氨茶碱治疗。

(2B)3.8.1 建议避免氨基糖苷类药物治疗感染,除非没有其他恰当的、肾毒性更轻的药物可供选择。

3.8.2在病情稳定且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建议氨基糖苷类每日单次给药,而非每日多次。

(2B)3.8.3 如果每日多次给药的方案使用超过24小时,建议监测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浓度。

(1A)3.8.4 每日单次给药的方案使用超过48小时,建议监测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浓度。

(2C)3.8.5 建议在可行且恰当的情况下,外用或局部应用(即雾化吸入、浸药的抗生素串珠)而非静脉输注氨基糖苷类药物。

(2B)3.8.6 建议使用脂质体两性霉素,而非传统配方。

(2A)3.8.7 在治疗全身性真菌感染或寄生虫感染时,若疗效相当,建议使用唑类抗真菌药物和/或棘白菌素,而非传统的两性霉素B。

(1A)3.9.1 不建议单纯为了减少围手术期AKI或RRT需求的目的而选择不停跳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2C)3.9.2 病情危重且合并低血压的患者中,不建议使用NAC来预防AKI。

(2D)3.9.3 不推荐使用口服或静脉NAC来预防术后AKI。

(1A)第四部分造影剂诱导的AKI4.1 根据推荐意见2.1.1至2.1.2 对接受静脉内造影剂后出现的AKI进行定义及分级。

(未分级)4.1.1 对需要血管内(静脉或动脉)使用含碘造影剂的患者评价CI-AKI的风险,特别是要筛查既往存在的肾功能不全。

(未分级)4.2.2 对CI-AKI高危的患者,应考虑其他的显像方法。

(未分级)4.3.1 对存在CI-AKI风险的患者,应使用最小剂量的造影剂。

(未分级)4.3.2 对CI-AKI高危的患者,推荐使用等渗或低渗含碘造影剂,而非高渗造影剂。

(1B)4.4.1 对CI-AKI高危的患者,推荐使用等张氯化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扩容。

(1A)4.4.2 对CI-AKI高危的患者,推荐不单独使用口服补液。

(1C)4.4.3 对CI-AKI高危的患者,建议使用口服NAC,联合静脉输注等张晶体液。

(2D)4.4.4 不建议使用氨茶碱来预防CI-AKI。

(2C)4.4.5 不建议使用非洛多泮来预防CI-AKI。

(1B)4.5.1 对CI-AKI高危的患者中,建议不预防性应用间断血液透析(IHD)或血液滤过(HF)来清除造影剂。

(2C)第五部分 AKI的透析治疗5.1.1 出现危及生命的容量、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时,应紧急RRT。

(未分级)5.1.2 在决定开始RRT时,需要考虑整体的临床情况、可以通过RRT纠正的问题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变化趋势,而不仅仅关注肌酐及尿素氮的变化。

(未分级)5.2.1 在肾功能恢复或不再需要RRT时,适时停止RRT。

(未分级)5.2.2 不推荐使用利尿剂促进肾功能的恢复、降低RRT的持续时间或频率。

(2B)5.3.1 在需要RRT的AKI患者中,评估抗凝治疗的风险及获益以决定是否进行抗凝。

(未分级5.3.1.1 在出血风险无明显升高、凝血功能正常且未进行全身抗凝治疗的患者中,推荐在RRT过程中使用抗凝治疗。

(1B)5.3.2 对于出血高风险、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且未进行全身抗凝治疗的患者中,推荐以下措施:5.3.2.1 对间断RRT的抗凝,推荐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而非其他抗凝剂。

(1C)5.3.2.2 对CRRT的患者,建议使用枸橼酸局部抗凝,对无枸橼酸使用禁忌的患者不建议肝素抗凝。

(2B)5.3.2.3 对于存在枸橼酸使用禁忌的患者,CRRT期间建议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而非其他药物。

(2C)5.3.3 对于出血高危且未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建议在RRT期间执行下列抗凝策略:5.3.3.1 无枸橼酸使用禁忌的患者进行CRRT时建议使用枸橼酸局部抗凝,而非其他抗凝剂。

(2C)5.3.3.2 出血高危的患者,避免CRRT过程中进行局部肝素化。

(2C)5.3.4 对出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患者,必须停用所有肝素。

推荐RRT中使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或Xa因子抑制剂(达那肝素或磺达肝癸钠),不建议使用其他抗凝剂,也不建议停用抗凝。

(2C)5.3.4.1 对没有严重肝功能衰竭的HIT患者,建议在RRT过程中使用阿加曲班而非其他凝血酶抑制剂或Xa因子抑制剂。

(2C)5.4.1 建议在AKI患者开始RRT时使用无鞘管非隧道型透析导管,而非带鞘管隧道型导管。

(2D)5.4.2 AKI患者中选择静脉置入透析管时,依次考虑下列部位:(未分级)l●首选:右侧颈内静脉l●第二选择:股静脉l●第三选择:左侧颈内静脉l●最后选择:惯用手一侧的锁骨下静脉5.4.3 推荐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导管置入。

(1A)5.4.4 推荐在颈内静脉导管或锁骨下静脉导管置入后即刻和初次使用前拍摄胸部XR。

(1B)5.4.5 对罹患AKI需进行RRT的ICU患者,不建议在非隧道型导管置入的皮肤穿刺点局部使用抗生素。

(2C)5.4.6 对罹患AKI需进行RRT的ICU患者,不建议为避免导管相关感染而使用抗生素封管。

(2C)5.5.1 对AKI患者,建议使用生物相容性膜的透析器进行IHD和CRRT。

5.6.1 对AKI患者,可以互补性使用持续RRT和间断RRT。

(未分级)5.6.2 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建议使用CRRT,而非标准的间断RRT。

(2B)5.6.3 对存在急性脑损伤或其他导致颅内压升高或脑水肿的患者,建议使用CRRT,而非标准的间断RRT。

(2B)5.7.1 AKI患者进行RRT时,建议使用碳酸氢钠而非乳酸作为透析液和置换液的缓冲剂。

(2C)5.7.2合并循环休克的AKI患者进行RRT时,推荐使用碳酸氢钠而非乳酸作为透析液和置换液的缓冲剂。

(1B)5.7.3合并肝衰竭或乳酸性酸中毒的AKI患者进行RRT时,建议使用碳酸氢钠而非乳酸作为透析液和置换液的缓冲剂。

(2B)5.7.4 推荐在AKI患者中使用的透析液和置换液都要低于美国医疗器材协会(AAMI)关于细菌和内毒素污染标准的最低浓度。

(1B)5.8.1 在每组RRT开始前,应预先设定好RRT的剂量。

(未分级)推荐对RRT的实际执行剂量定时监测以及时调整处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