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胃健脾操怎么做

合集下载

小儿推拿-脾胃

小儿推拿-脾胃

治疗宝宝胃口差、消化不良的小儿推拿按摩保健方法:要求:1、每天推拿按摩约5~10分钟即可,应坚持3个月以上。

2、本手法不宜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进行。

3、推拿按摩时,室内温度应在22摄氏度以上,防止宝宝着凉。

4、小儿推拿按摩的手法应轻重适宜,不要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第一步按揉推四横纹:四横纹穴位于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食指或中指指端分别按揉四横纹穴,约2~3分钟;也可推四横纹穴,将小儿四指并拢,医者用右手拇指自小儿的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推50~100次。

此法具有调中行气、和气血、除胀满的作用。

按揉推板门穴:板门穴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

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穴。

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也可使用推法,由拇指指根推向腕横纹可止泻,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指根能止呕,来回推可调整脾胃功能。

按揉2~3分钟,推50~100次。

推脾经穴:脾经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

操作时,医者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夹住小儿左手四指,再以拇指与中指捏住小儿拇指,医者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后,直推小儿脾经穴,从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单方向直推,不宜来回推。

此法具有健脾和胃的功能。

按摩掌心:操作时,医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摩小儿掌心50~100次,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第二步腹部按摩:小儿采取平卧位,医者用右手四指或手掌,在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做圆周运动。

顺大肠方向为泻,适宜大便偏干者;逆大肠方向为补,适宜大便偏稀者;一般多选择顺逆各半,约按摩50~100次。

操作时,手法不宜过重,应轻重适宜;医者手不宜过凉,应温暖。

此法有调脾和胃的作用。

第三步足底按摩(揉涌泉穴):涌泉穴在脚心,屈趾时,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

医者用中指、食指或拇指指端揉该穴,按揉时,顺逆时针皆可。

按揉2~3分钟。

此法有止吐泻、调脾胃的功能。

其他方法:捏脊的部位捏脊的部位主要在背部脊柱及两旁,脊柱在背部的正中,是经络中的督脉所在,脊柱的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路线,经络穴位有风府、大椎、腰俞、至阳、命门、腰阳关、八、背俞穴等。

这么“揉肚子”能够促消化、治便秘!

这么“揉肚子”能够促消化、治便秘!

这么“揉肚子”能够促消化、治便秘!古语有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意思是说,离开物质交换人体就失去了生机。

再通俗一点说,不能正常饮食和排泄,人的生命便无法维系。

然而,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拉不出”成为更为常见的问题。

今天就教给大家一套简单实用的腹部按摩操,可家人之间相互按摩增进感情,也可自己操作!准备工作1. 硬板床;2. 平躺屈膝;第一部分:腹部按摩胃部按摩●按摩点定位:左侧乳头直下,与肋骨的交点,以右手的食指与肋骨相贴。

●力度:腹部下陷3公分●按摩手法:手不要离开腹部,像吸盘一样吸住,顺时针揉5分钟。

十二指肠和小肠按摩●按摩点定位:肚脐●力度:腹部下陷3公分●按摩手法:手不要离开腹部,像吸盘一样吸住,顺时针揉(也可震动)5分钟阑尾、大肠和小肠按摩●按摩点定位:右手小指紧贴髂前上棘(俗称大胯骨)●力度:腹部下陷3公分●按摩手法:手不要离开腹部,像吸盘一样吸住,揉(也可震)5分钟。

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直肠按摩●按摩点定位:右手小指紧贴髂前上棘(俗称大胯骨)开始●力度:腹部下陷3公分●按摩手法:从右胯→右肋骨下→左肋骨下→左胯,滑到右髂前上棘,用一定的力量,按顺序擦揉上述部位的皮肤,使力量浸透到内脏,周而复始,共计5分钟。

第二部分:腹部运动屈膝做卷腹动作15次+屈膝抬臀3次(一共做2~3组)●类似仰卧起坐●速度不要太快●起身尽量贴近腿部●屈膝抬臀,每次抬腹坚持3秒平躺屈膝12次+屈膝抬臀3次(一共做2~3组)●时刻保持小腿和创面平行●缓缓放平双腿●屈膝抬臀,每次抬腹坚持3秒小提醒这套“甫寸之健脾顺气腹部按摩操”是按照消化道的解剖顺序进行按摩,利于健脾理气,从而增强胃肠动力,促进胃肠蠕动,使机体恢复自身节律。

整套操做下来一共20分钟,认真做对于便秘、腹胀等身心疾病,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李博医生目前是北京中医医院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中心主任。

2015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2016年入选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传承人。

养生操

养生操

养生操第一节:敲打大椎穴大椎穴位于人体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是治疗颈椎病、肩周炎的首要穴。

△两腿要随着节奏弯曲。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第二节:震腹中穴腹中穴位于人体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经常敲打腹中穴能够疏通人体结于胸中的郁气,喜悦心灵。

△敲打时,双手胸前合十,手臂迅速向前伸直,用大臂带动小臂和手腕用力弹打,弹打完以后迅速伸直。

作用:膻中具有宽胸理气、活血通络、清肺止喘、舒畅心胸等功能。

第三节:拍合谷穴合谷穴位于大拇指根部和食指根部之间,自古以来是治疗头面部疾病的首选要穴,能够防治脑血管疾病。

△拍合谷穴时要成空掌。

主治: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关紧闭,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道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

第四节:拍内关穴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三横指、两根筋之间。

经常拍内关穴可以宁心安种,开胸理气,是调心脏疾病的首选要穴。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气急、呃逆、胃痛、失眠、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腹泻、精神异常等。

第五节:拍肾俞穴肾俞穴位于两腰椎棘突下旁开两指,是调理肾穴的第一要穴。

拍打肾俞穴可以调理养肾的景气,有助于腰部气血通畅。

主治: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第六节:拍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是胃经上的要穴,具有健脾开胃益气的作用,有助于人体的气血生成,被誉为养生强壮第一穴。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

健脾的锻炼动作

健脾的锻炼动作

健脾的锻炼动作一、单举手臂1. 动作要领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

双手向上伸直,掌心相对,然后左手向上举,尽量伸直,同时右手向下按,掌心向下,按至大腿外侧。

眼睛注视左手,保持这个姿势3 5秒,感受身体的拉伸,尤其是身体左侧的拉伸。

然后换右手向上举,左手向下按,重复相同的动作。

2. 原理这个动作一上一下,通过对身体两侧的拉伸,能够调节脾胃的气机升降。

中医认为,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单举手臂有助于脾胃功能的协调。

二、摩腹1. 动作要领平躺在床上或者坐在椅子上,放松身体。

双手交叠,一般右手放在左手上面,掌心贴于腹部。

以肚脐为中心,按照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腹部。

按摩的范围可以逐渐扩大,从肚脐周围逐渐扩展到整个腹部。

按摩的速度不宜过快,每分钟大约60 80圈,每次按摩5 10分钟。

2. 原理腹部是脾胃所在的部位,摩腹可以促进腹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和吸收,从而起到健脾的作用。

三、蹲马步1. 动作要领双脚分开,略宽于肩宽,脚尖向前。

慢慢下蹲,使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与地面垂直,膝盖不要超过脚尖。

背部挺直,收腹挺胸,双手可以抱拳放在腰间。

保持这个姿势30秒 1分钟,根据自己的体力逐渐增加时间。

2. 原理蹲马步时,腿部肌肉的紧张会促进气血下行,同时腹部肌肉也会得到一定的锻炼。

这有助于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因为脾胃的运化需要气血的支持,气血下行也可调节脾胃的气机。

四、八段锦之“调理脾胃须单举”1. 动作要领预备姿势:站立成马步,膝盖弯曲,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掌心向内。

左手翻掌向上,用力上举,同时右手向下按,指尖向前。

左手向上伸直后,手臂尽量向身体外侧伸展,眼睛注视左手。

然后左手慢慢下落,右手翻掌向上重复相同动作。

整个动作过程要缓慢、连贯,呼吸均匀。

2. 原理八段锦中的这个动作专门针对脾胃的调理。

它通过独特的肢体动作和气息配合,调节脾胃的气血运行和气机升降,达到健脾和胃的效果。

五、踮脚尖1. 动作要领双脚并拢,站直身体。

健脾和胃

健脾和胃

一、项目名称:健脾和胃灸(特色项目)二、健脾和胃专用艾条:主要成分:五年陈艾绒、藏木香、大黄、诃子、碱花等九种名贵中药材产品功效:和胃健脾、消积导滞、活血止痛、温中制酸、行气散寒之功效。

三、适应人群:有倦怠乏力、动则汗甚、容易犯困、呕吐物无气味、消化不良、便溏,脸色苍白无气色等症状,适用于脾胃失调、脾胃虚寒、脾胃虚弱、脾胃不和、胃痛、饮食不规律等人群。

四、项目时长:90分钟五、项目流程:健脾和胃灸包含:1、推拿调理20分钟;2、平衡罐调理10分钟;3、艾灸调理60分钟。

1、推拿调理:操作时间20分钟,请详细浏览下面的文字说明及图例演示(1)开穴:辅助艾灸热量更好得导入。

以指代针,点揉中脘穴,每次9秒,反复5次,以感到酸胀为度。

体弱者以轻柔为主,体强者可加强刺激量,刺激由轻到重,时长1分钟。

(2)通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让艾灸的热量迅速传导。

1)手法及操作要领(顾客取俯卧位)①掌揉腹肌:用掌根揉腹部肌肉。

用力均匀和渗透,时长2分钟。

②指揉腹部脾胃经,任脉(从心窝处到关元穴):双拇指沿腹部脾胃经及任脉做指揉,螺旋式前进,时长2分钟。

③弹拨腿部脾胃经:双手置于腿上,依次从上到下弹拨腿部脾胃经,力度由轻到重,速度和缓,时长4分钟。

④指针点穴:术者用拇指点内关穴、梁门穴、天枢穴、大横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

力度由轻至重,缓缓加力,每穴持续点压9秒,以耐受为宜,每个穴位三次反复,时长6分钟。

⑤单手摩腹:以肚脐为中心,先顺时针方向由内向外摩腹1分钟,再逆时针摩腹1分钟,手掌平开紧贴腹部,向下用力,操作使手术者感觉腹部稍有压力,有轻微的沉重感操作使施术者感觉腹部稍有压力,有轻微的沉重感为度,时长2分钟。

⑥掌揉腹肌:用掌根按揉腹部肌肉,时长2分钟。

(3)闭穴:封存热量,不流失。

(注:艾灸结束后才开始做闭穴推拿调理) 指针点按下脘穴,每次9秒,反复5次,有酸胀感为度,时长1分钟。

(4)温馨提示:1)操作要求:手法要轻柔,由轻至重,力度以顾客能耐受为度,禁用暴力,以免加重软组织损伤;2)调理功效:本套手法可以起到疏痛脾胃经络经气、健脾和胃、补益后天之本的作用。

健脾养胃操的流程

健脾养胃操的流程

健脾养胃操的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健脾养胃操的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在进行健脾养胃操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和胃健脾功(上)

和胃健脾功(上)

胃肠道疾病常与糖尿病 “ 形影不离” ,约有7 %以上的糖尿病 5
壹 . 健
g ^
患者 合并 胃 肠病 变 。尤其 在春 节 期 间很 多 患者 忍不 住 多 吃 了点 ,给 肠 胃增 加 了负 担 ,那 么节 后 的 “ 胃 ”工 作就 不可 少 了 。北京 体育 安 大学 导 引养 生 中心 张广德 教 授创 编 的 “ 胃健 脾 功 ”是 提 高脾 胃机 和 能和有助于防治消化不 良、肠胃炎 、溃疡病 、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 的 经络 导 引动 功 ,同时对 糖尿 病 也 有 一定 的 防治 作 用 。 “ 胃健脾 和
一 场

功”共有八式 ,本期先介绍前四式。 g 和 胃健脾功 ( ) 上
文/图 张广德 教授 北京体育大学导引养生中心
预备势
并 步 站 立 . 身 体 中 正 . 两
手 垂于 体 侧 ;眼平 视 前 方 ( 图 见

)。两 手 叠于 丹 田 ,男 、女 均
左 手在 里 .两眼 轻 闭或 平视 前 方
( 图二 ) ,舌 抵 上腭 .上下 排 见
牙齿相 合 。默 念 练 功 1 :夜 阑 : 3诀
人 静 万虑 抛 ,意 守 丹 田封 七 窍 ,
呼吸 徐缓 搭 鹊桥 ,身轻 如 燕飘 云
霄 。当练 功 I诀 默 念 完毕 时 ,将 Z l
两手 垂于 体 侧 .眼 平视 前 方 ( 见 图一 )。准备 开始练功 。 上 跷 ,同时 两掌 沿任 脉 向上摩 运 至 巨阙穴 ( 脐 上6 ,腹 正 中线 在 寸 上) ,舌轻 抵上腭 呈婴儿 嘬食母乳
状 吮吸4 ( 图 1 ) 次 见 —2 。
第 一式 海纳 川
动作 一 :吸气 .提 肛 调裆 , 两腿 伸直 不 动 ,两 掌 叠于 关 元 穴

补气养脾的中医保健操

补气养脾的中医保健操

补气养脾的中医保健操中医学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动,强调“治未病”,即通过养生保健的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

其中,补气养脾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保健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保健操,旨在帮助读者增强体质、改善脾胃功能,提高免疫力。

一、揉脾气穴脾气穴位于脐下三寸、四分的位置。

该穴位是中医学中调养脾胃的重要穴位之一。

首先,坐下来保持舒适的姿势,用右手食指指腹向里稍微用力按揉脾气穴,按揉的力道以感觉舒适为宜,每次按揉约10分钟,可以有效促进脾胃功能,提高食物消化吸收能力。

二、拧腕消积拧腕消积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中医保健操,有助于改善气滞、脾气虚弱等问题。

方法如下:坐或站的姿势保持舒适,先右手左手依次交替向里拧腕关节,每只手反复拧10次。

这种动作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调畅经络,舒缓疲劳。

三、踮脚提肛踮脚提肛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中医保健操,可以增强腿部肌肉,提高脾胃功能。

具体做法: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然后用力踮起脚尖,同时向上提肛,双腿稍微弯曲。

踮脚和提肛动作要配合进行,维持10秒钟,然后放松。

每天坚持做踮脚提肛操,可以改善脾胃功能,增强体质。

四、拍背敲脊拍背敲脊是一种中医传统保健方法,可以通经活络,改善气血运行不畅的问题。

具体操作如下:坐直或站立,轻轻拍击背部,由上至下、由外至内,每天坚持拍击5-10分钟。

该方法可以刺激穴位,舒筋活血,改善脾胃功能,增强免疫力。

五、搓手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部的前庭部分,是调养脾胃的重要穴位之一。

搓手涌泉穴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

方法如下:双手自然垂直站立,双手掌心相对,用力搓揉涌泉穴,搓揉力度以感觉舒适为宜。

可以在空闲时多做,并配合深呼吸,增加氧气供应。

中医保健操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通过调整气血运行,提高脾胃功能,从而达到增强体质、改善健康的目的。

每一种中医保健操都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和搭配。

合理运动、均衡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养生的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和胃健脾操怎么做
导语:中医认为养生首先要养脾胃,脾胃是我们健康身体的根本,没有一副好的脾胃,即使我们给予了再好的营养,不能吸收也是浪费,而且脾胃不好还会
中医认为养生首先要养脾胃,脾胃是我们健康身体的根本,没有一副好的脾胃,即使我们给予了再好的营养,不能吸收也是浪费,而且脾胃不好还会累及五脏遭殃,其实,有很多养脾胃的方法,比如脾胃的按摩法可以帮助健脾胃。

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具体讲一讲吧。

脾胃受伤五脏都遭殃
脾胃出了问题,很可能连累五脏。

中医里有一句话,“养脾胃就是养元气,养元气就是养生命”,脾胃健康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

心与脾就像一对母子,心脏病要从脾胃治。

脾负责统筹人的气血,供养心脏。

一旦脾出了问题,不能益气生血,就会导致人的心血失调,引发心脏疾病。

肝与脾胃互相影响。

常有病人告诉我,吃完饭还感觉饿,但肚子却是鼓鼓的,吃了胃肠药也不管用。

其实,这往往和工作压力太大或情绪不好导致的肝郁气滞有关,必须先养好肝才能解决脾胃的问题。

反过来,脾胃也会影响肝脏,比如脂肪肝出现的根源就在于脾胃无法良好消化食物,使得垃圾处理困难,堆积在肝脏里,从而影响肝的供血和其他功能。

脾胃虚最先影响肺。

肺像个“宰相”,专门辅佐心脏这个“君主”。

肺通过管理体内的气,协助心脏治理全身。

然而,肺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

脾胃虚的人往往会导致肺气虚,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推荐4个按摩法强健脾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