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饭局里的潜规则
中国大陆饭局的潜规则

中国大陆饭局的潜规则吃饭皇帝大,但是吃饭也有很大的学问,在大陆,饭局有很多的潜规则,像是座位如何排序、点菜怎么点、敬酒如果不是领导不可一人敬多人、可以帮领导添酒却不可代领导喝酒、离席的顺序及如何用辞等,都有很多礼仪,稍有不慎,不但失礼,可能还会因此惹祸上身,影响个人前途,不可不学学饭局学问。
正对大门的为主客首先是座位的座次。
通常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若是圆桌,正对大门的为主客,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
若为八仙桌,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主人应提前到达在靠门位置等待,被邀请者则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第二是点菜。
如果时间允许,应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客人点菜。
一般来说,客人都会让你来作主。
如果老板在酒席上,除非是他主动要求,千万不要让他来点菜,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面。
赴宴者不应太过主动,而是让主人点菜。
如果对方盛情要求,记得征询一下桌上人的意见,有没有哪些是不吃的?对外宾不要反覆劝菜三是吃菜的餐桌礼仪。
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脸。
上虾、鸡、水果时,会送上一碗柠檬水,这不是喝的,而是洗手用的。
洗手时,可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后用小毛巾擦干。
入席后,应待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不能喧宾夺主。
夹菜时,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
对外宾不要反覆劝菜,可向对方介绍中国菜的特点,吃不吃由他。
细嚼慢咽,不仅有利于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
就餐时不挑食,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
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
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
不要用筷子直指向别人。
不要让食具发出任何声响,如喝汤时“咕噜咕噜”。
用餐结束后,可以用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四是喝酒礼仪。
商务礼仪2饭局

中途离席
• 和主人说明并道歉; • 离开时不可大声宣扬;
17
饭局里的“潜规则”
一、座位的安排 二、点菜的技巧和禁忌 三、吃和吃相的讲究 四、喝酒的讲究 五、倒茶的学问 六、中途离席 七、酒宴上的礼仪
18
酒宴上的礼仪
1、众欢同乐,切忌私语; 2、瞄准宾主,把握大局; 3、语言得当,诙谐幽默; 4、劝酒适度,切莫强求; 5、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6、察言观色,了解人心; 7、锋芒渐射,稳坐泰山;
自不同的特殊禁忌。
7
饭局里的“潜规则”
一、座位的安排 二、点菜的技巧和禁忌 三、吃和吃相的讲究 四、喝酒的讲究 五、倒茶的学问 六、中途离席 七、酒宴上的礼仪
8
吃和吃相的讲究
• 餐前:
毛巾、餐巾
• 餐中:
1、对外宾不反复劝菜; 2、夹菜文明,适量取菜; 3、细嚼慢咽; 4、转式餐桌,顺时针方向旋转取菜; 5、用餐的动作要文雅,安静就餐; 6、嘴里有东西的时候,不要和别人聊天;
19
• 一个人最好的配饰,不是物质,而是 气质,男女都一样。
• 礼仪就是培养气质的第一步!
• 培养礼仪可以从饭桌上开始吧!
谢谢大家!
宾客: 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3
饭局里的“潜规则”
一、座位的安排 二、点菜的技巧和禁忌 三、吃和吃相的讲究 四、喝酒的讲究 五、倒茶的学问 六、中途离席 七、酒宴上的礼仪
4
点菜时间
如果时间允许,应该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 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
点菜人员
➢ 主人 ➢ 宾客
5
点菜原则
➢ 看人员组成:人均一菜是较通用的规则; ➢ 看菜肴组合:
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尽量做到全面; ➢ 看宴请的重要程度:
请客吃饭的潜规则

超实用:中国人请客吃饭的潜规则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
正所谓成也酒桌,败也酒桌。
在中国,这饭该怎么吃?其实也不复杂,综合起来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纪律一:守时现在的城市都拥堵,除非你是桌上最大的老板、最大的领导,如果不是就别迟到。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一般都会等人齐了才开饭,十几个人等你一个,等的越久,就越讨厌你,这样的事儿多了,干脆就不叫你。
千万不要玩“狼来了”,明明40分钟才能到,明明你还根本没出门,非要说自己马上到!---- 这若干个马上到加起来,就再也没人信你了。
另外东道主应该是第一个到场,其他人既不能去太早显得几个月没吃了,也不能比大领导来的晚。
宁可提前到饭店玩手机,离约定时间早个五分钟进场,不能让所有人都欢迎你的到来。
纪律二:友尚往来在哪里吃不重要,重要的是和什么人吃;吃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吃的开心;谁买单不重要,重要的是同级别的人应该轮流坐庄。
当然,有两种人永远不用买单:大领导和被求之人。
一般的原则是:谁喊吃饭谁买单,在谁的地盘上谁买单,谁钱多谁买单,不然这个圈子不如第一次就A了,或者自觉轮流坐庄。
也许某人和你吃饭他掏了十次钱,但你也必须回请个三四次,再或者你和东道主每次都为了买单拉拉扯扯,但是三四次强行把小单给买了。
纪律三:守纪律别人端杯你端杯,别人干了你扭捏两下再装作不会喝酒慢慢干了,别人夹菜你夹菜,别人站起来你就站起来,大老板敬酒一圈后你再敬,别人安静你也安静,别人喝汤你也喝汤。
但凡吃饭,都一定是有组织有目的有主有次的一场局部战争,子弹都是打那些显眼的人,好印象也总是给那些守纪律的人,这样下次别人才会喊你。
中国人请客,还有八大注意事项:NO.1谁买单,谁安排座次基本上中国式的吃饭,都不要做第一个坐下去的人。
如果你位尊权重,如果你是甲方,如果别人有求于你,别人自然是把主位给你,即便如此,也得在东道主请求下再三推辞方可入座。
其他人只管站着等主人安排位置,或者直接把最次的上菜位先坐了,然后再被主人邀请到某个位置上。
中国饭局里的潜规则

“饭局在中国人的交往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中国的公、私观念不像西方人那样清楚。西方人如果在办事过程中相互欣赏,也会约吃饭,但对于他们吃饭只是办事的成果。而在中国,吃饭却是办事的工具。”袁岳分析说。
的讨债人员无功而返,于是温女士决定亲自出马,出发的时候带上了当时年仅5岁的女儿萌萌。
饭局地点设在高档饭店。席间,那刘经理一直感叹生意难做,自己能力有限,表明他现在还没钱还货款。温女士设局之前,对这个公司做过详细的调查,于是便在刘经理感叹自己能力不够管理不好之时接过话来说:“贵公司今年上缴的国家税款就有几千万,纯利润更是几亿元,怎么还能说是管理不善呢。”
比如老同学之间的聚会,一般男人是不能带着现任女朋友去赴会的,同行业之间的饭局上是不能谈论自己单位或询问别人单位的内部机密的,企业之间谈判的饭局上是不能带着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去赴宴的……
南京真
知味饭店的老板沈加林笑着说,“决定饭局的档次不是请客者的阶层,而是所要托付之事的轻重。越重要的事情,饭局档次也就越高。而非功利性的朋友聚餐,反而会选择小馆子,更加随意。”
【饭局潜规则】1、提前一天预约是真请你,提前半天你是作陪,上菜了才请你是凑数的。 2、一请就来叫爽快,三请才来叫摆谱,怎么请都不来叫原则,不请自来叫蹭饭。 3、一周一饭局是正常人,一天一饭局是大红人,一天三饭局是交际花,一天N饭局是端盘子的。
“一般的政府筵席是比较经济的,并不奢侈浪费,属于工作餐的性质,”在听鹂馆工作的一位高级技师说,“真正属于豪宴的多是一些大企业、大集团的饭局,一桌饭菜至少是几千,几万或者十几万一桌也平常,甚至还有几十万一桌的,前段时间轰动全国的花费了36.6万元的那一桌饭局便是听鹂馆西安分店做出来的。”
中国饭局里的人情世故

中国饭局里的人情世故一、座次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两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
若为八仙桌,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若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为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主人应该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被邀请者则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老板出席,应该将老板引至主座,然后请客户最高级别的坐在主座左侧位置,除非这次招待对象的领导级别非常高。
二、点菜如果时间允许,应该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后,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他们来点菜。
当然,作为公务宴请,需要担心预算的问题,若要控制预算,则需要多做饭前功课。
选择合适档次的请客地点是比较重要的,这样客人也能大大领会你的预算。
一般来说,如果是你来买单,客人也不太好意思点菜,都会让你来作主。
如果老板在酒席上,千万不要因为尊重他,或是认为他应酬经验丰富而让他/她来点菜,除非是他/她主动要求。
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面。
如果是赴宴者,点菜时则不应太过主动,而是让主人来点菜。
如果对方盛情要求,可以点一个不太贵、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
并且记得征询一下桌上人的意见,'有没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较喜欢吃什么?'让大家感觉被照顾到了。
点菜时,一定要心中有数,可根据以下三个规则:一看人员组成。
一般来说,人均一菜是比较通用的规则。
如果是男士较多的餐会可适当加量。
二看菜肴组合。
一般来说,一桌菜最好是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尽量做到全面。
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点些荤食,如果女士较多,则可多点几道清淡的蔬菜。
三看宴请的重要程度。
若是普通的商务宴请,平均一道菜在50元到80元左右可以接受。
如果这次宴请的对象是比较关键人物,则要点上几个够份量的菜,例如龙虾、刀鱼、鲥鱼,再上规格一点,则是鲍鱼、翅粉等。
中国饭局里的潜规则

《中国饭局里的潜规则为了设一场完美的饭局,我们都要做哪些准备呢?主要有七个部分,分别是请客前的准备、参加饭局时的着装打扮、饭桌上的礼仪细节、点餐的重要性、用餐饮酒的礼仪、结账的关键以及西餐的礼仪细节。
咱们一个个来看:一、请客前需要考虑的事情(一)邀请前的注意事项在请客吃饭时,若是遇到少数民族,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他们的饮食文化和风俗习惯。
提前做功课:民族饮食特色、各个省份饮食习惯2我国东西南北饮食的差异。
华南地区就是我们说的广东、广西、海南一带。
该地区群众几乎不忌嘴,食性普遍偏杂,尤其喜欢鱼类与海鲜类。
这一带人们早起晚睡,生活节奏比较紧张,很多人有喝早茶与吃夜宵的习惯,一天能吃三到五餐。
华北地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京津冀、山东山西等省市。
民风比较简朴,饮食不喜欢奢华,讲求实惠,多数地区一日三餐,以面食为主。
但是还是有一点点区别的,比如天津人口味咸中微甜,河北大部分人喜欢吃咸的,而山西人口味咸中带酸辣。
西南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边陲,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省。
有这么一种说法:宁可无菜、不可缺辣。
菜肴一般都有平民的饮食文化色彩,价廉物美。
比较喜欢的就是杂烩席、火锅席,当然这些特色已经风靡到了全国。
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包括甘肃,陕西,新疆,宁夏等省。
西北一带的饮食风格显得古朴、自然、厚实,主食都以汤面为主,粗粮精做,花样繁多。
该地区的在饮食风味上,以羊肉、鸡肉为主,鱼类海鲜甚少。
东北地区当然包括我国的东三省了。
当然东北人最爱的就是白肉和鱼虾,对肥肉有异常的偏好,口味重油偏咸。
由于气候原因,会喜欢吃一些腌制品。
3、要注意的是宴请别人时,场合是要分档次的。
要注意的规则是:可以请熟悉的人去不熟悉的饭店,请不熟悉的人去熟悉的饭店。
对熟人,可以去以前没有去过的饭店尝尝鲜,请不熟悉的或者重要的客人,一定要知道饭店的菜点、服务质量了然于胸的饭店4、如果宴会上邀请了老人和孩子,也要考虑老人孩子的忌惮和喜好。
课后作业:了解各个民族、各个地方的饮食习惯,了解八大菜系里的经典菜(二)如何发出邀请——怎么说邀请客人应该懂得的技巧和方法。
商务礼仪之餐桌礼仪

酒桌上你应注意旳小细节
6、端起酒杯(啤酒杯),右人物在场,碰酒最佳按时针顺序,不 要厚此薄彼。
8、碰杯,敬酒,要有说词; 9、桌面上不谈生意; 10、遇到酒不够旳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
八仙桌 假如有正对大门旳座位,则正对大门一 侧旳右位为首席 。假如不正对大门, 则面东旳一侧右席为首席。
座位旳安排
总体原则:“以右为尊” 、“以远为上”、“面朝大门为
尊”
大宴 桌与桌间旳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 右边依次2、4、6席,左边为3、5、7 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主人: 提前到达,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 并为来宾引座。
19
半途离席
• 和主人阐明并道歉; • 离开时不可大声宣扬;
20
饭局里旳“潜规则”
一、座位旳安排 二、点菜旳技巧和禁忌 三、吃和吃相旳讲究 四、喝酒旳讲究 五、倒茶旳学问 六、半途离席 七、酒宴上旳礼仪
21
酒宴上旳礼仪
1、众欢同乐,切忌私语; 2、瞄准宾主,把握大局; 3、语言得当,诙谐幽默; 4、劝酒适度,切莫强求; 5、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6、察言观色,了解人心; 7、锋芒渐射,稳坐泰山;
22
• 一种人最佳旳配饰,不是物质,而是 气质,男女都一样。
• 礼仪就是培养气质旳第一步!
• 培养礼仪能够从饭桌上开始吧!
谢谢大家!
有荤有素,有冷有热,尽量做到全方面; 看宴请旳主要程度:
一般宴请和高级宴请; 注意事项:
点菜时不要问价格,不要讨价还价。
9
点菜指导——三优四忌
• 优先考虑旳菜肴
一、有中餐特色旳菜肴。 二、有本地特色旳菜肴。 三、本餐馆旳特色菜。
饭桌上的潜规则

不 怕 喝 ,二 不 怕 吐 。即 使 吐 出 来 的 都 是 山 珍 海 昧 ,也 在 所 不 惜 ,也 许
还 能见 着 活 物 呢 。
喝酒还 是一种 内功 比赛 ,一个 忍
者神龟运动 ,比的是容量,赛 的是精 神 、意志品质。在饭桌、酒场上 ,有
儒 家 的度 ,有 法 家 的制 ,有 道 家 的 醉 ,有 佛 家 的 量 。看 这 个 人 坐 在 那 里 ,一动不 动 ,五脏六 腑里 却有 着百
社
会
中 外 书 摘
饭 莫 上 曲 澄 规 则
● 汤 军 国 人 以食 为 天 ,可 见 天 上 是 可 聚一聚?
以掉馅饼 的。谁都要 吃饭 ,每天三
顿 ,和谁 吃都 是 吃 。早 饭 和 亲 人 吃 ,
中饭 和 同事 吃 , 晚饭 和朋 友 吃 ,这
赶个 饭 局
米西 米 西 …・ ・
个饱 、满足的感觉 。这样的感觉
当然 没烫 发 前 的面 条 也 可 以 。 而对 一 个 家 庭 来说 ,剩 菜 可 以
B .剩菜
如 果 一 个 盘 子 里 只 剩 下 一 块
肉 、一 片菜 叶或 ~ 根 骨 头 ,说 明 这 个 菜 已经 吃 完 了 。 这 样 的 情 况 很 值 得 玩 味 , 因为 如 此 一 来 本 身 就 很 有 些 余 味 ,不 是 余 音 绕 了 梁 ,而 是 余
味 绕 肠 胃 。在 座 的谁 也 不 会 觉 得 浪
吃 了睡 睡 了 吃 ,猪 啊
我 吃 的盐 比你 吃 的 饭 还 多 ( 可 能是 白毛 女 后代 ) 我 中午 不 吃 ,减 肥 ( 经 常 是 男 的如 是 说 )
1.要 ( 邀 ) 吃替 代 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饭局从来就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首选交际方式。
中国饭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而见诸于廿四史之中的著名饭局更是不可胜数。
中国历代的兴衰成败似乎都与饭局密切相关。
饭局在中国承担了太多的功能,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如中国这般,整部历史与政治都能与饭局联系起来。
春秋时代的齐相晏子,在饭局上“二桃杀三士”,蔺相如渑池会上屈秦王,开赵国数十年之太平。
此外,如“鸿门宴”、“青梅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火烧庆功楼”等历代著名饭局已是耳熟能详、妇孺皆知。
“饭局”这一词汇起源于宋代,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
“局”是下棋术语,引申出“情势、处境”的意思,后来再引申出“赌博、聚会、圈套”的意思。
“饭”与“局”的组合,是宋代文人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因为饭局上的圈套实在太多了。
正惟如此,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饭局才有了青史留名的机会。
几千年之后的今天,在零点公司的调查中,选择“聚餐”这种社交方式的人达到46%,比以13%排在第二位的体育活动高出了33个百分点。
“作为社交方式的中国式饭局,可以向对方传达‘不见外’的信息,代表亲近,即认同对方是‘自己人’。
要办的事先不说,先吃,这样就没有势利感,事不成就喝酒,也不伤面子。
以公共正式的方式只谈正事,中国人觉得太紧张。
”零点调查董事长袁岳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说。
联谊饭局,宾主尽欢 颐和园的听鹂馆是北京比较高档的饭店。
一些部门举行的大型会议的宴会,有时安排在此。
“一般的政府筵席是比较经济的,并不奢侈浪费,属于工作餐的性质,”在听鹂馆工作的一位高级技师说,“真正属于豪宴的多是一些大企业、大集团的饭局,一桌饭菜至少是几千,几万或者十几万一桌也平常,甚至还有几十万一桌的,前段时间轰动全国的花费了36.6万元的那一桌饭局便是听鹂馆西安分店做出来的。
” 记者曾在听鹂馆亲眼目睹了一次两个企业间联谊的豪门夜宴。
他们吃的是“满汉全席”。
听鹂馆有个特别规矩,即所有的菜均没有价格,而是全部按人头计算。
不同档次的宴席,上来的菜单不一样;或者菜名一样,但用料不同。
这两个企业吃的是500元/人的档次,属于听鹂馆的中等档次。
听鹂馆里,宫灯高照,富丽堂皇,宫廷式样摆设的宴会大厅,全套古香古色的桌椅、餐具,来回穿梭着身着仿清服饰的服务员。
饭局开始,双方领导各自进行了一番讲话。
讲话结束,便全体起立端杯。
第一杯饮尽,主菜也便上来了,菜名是“京扒四宝”。
技师说四宝分别是鲍鱼、海参、小勺鸽蛋和鸡脯,都是菜中珍品。
饭局这才算正式开始,觥筹交错,气氛活跃,敬酒与撞杯之声不绝于耳。
饭桌上形成了几大阵营,每个阵营都有各自的目标和对手,阵营中的每个人心里也都有一个大概的计划:该敬谁,该谈些什么,该说些什么话,不能说什么话,该给谁做个人情等等。
经过几轮的你来我往,大家都已吃饱喝足,于是领导一声令下,餐桌上的各式餐具、酒水便悉数撤下,换上水果拼盘和饮料。
戏台上早已准备好的歌舞表演也适时开始了,这个戏台是当年慈禧太后吃饭听戏的地方,据听鹂馆工作人员说,仅这戏台一晚上的租金就是两万。
家医药管理局技师粗略计算了一下,这顿晚宴的费用和歌舞表演等其他费用加起来不下10万元。
这样的饭局,多数是宾主尽兴而归。
因为其目的单纯,就是吃饭娱乐。
男女的恋爱也可归入此类,但花样就不如上述饭局多了。
广州的一位少妇今年说的一句话被媒体频频引用:恋爱是无数个饭局,结婚只是一个饭局。
有美食家之称的专栏作家沈宏非说,正常男女在一个正常年代谈一场正常的恋爱,很难绕过餐桌而行。
谈判饭局,险象环生 企业间的谈判饭局,就没有这么欢娱的气氛了。
饭局开始是风平浪静,寒暄过后,便风云突变。
饭局中双方互揭彼之短,扬己之长,即要把对方说得可有可无,而把己方说得不可或缺,使自己处于谈判的上风,掌控饭局的主动。
酒菜便成为缓和气氛的工具,为了防止谈判僵持,聪明的饭局领导者都会在争论比较激烈的时候站出来提议大家干上一杯,缓和下情绪再继续讨论,这也正是谈判事项选在饭局上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加者一般都是酒中高手,不会出现喝多酒误事的情况,于是酒桌之上,你来我往,竟都有千杯不醉的架势。
即使谈判结束,也还是不能放松,生怕自己比别人先喝趴下了出丑。
还有一种饭局,专为讨债而设。
温女士是一家企业的老总,她给记者讲述了一个通过饭局讨债的故事。
温女士的企业和很多国内著名大企业都有业务联系。
其中一些公司在她这里提货时并不能当场付款,于是公司每年便多了一项额外任务——讨债。
这些公司中,有个公司每次都让派去的讨债人员无功而返,于是温女士决定亲自出马,出发的时候带上了当时年仅5岁的女儿萌萌。
饭局地点设在高档饭店。
席间,那刘经理一直感叹生意难做,自己能力有限,表明他现在还没钱还货款。
温女士设局之前,对这个公司做过详细的调查,于是便在刘经理感叹自己能力不够管理不好之时接过话来说:“贵公司今年上缴的国家税款就有几千万,纯利润更是几亿元,怎么还能说是管理不善呢。
” 之后,温女士转过身端起酒杯对女儿说:“萌萌,敬刘叔叔一杯,祝他事业总是这么一帆风顺。
”刘经理说:“哦,这么小就会喝白酒啊?行,只要你能喝下这杯酒,我便把货款一分不少地还给你妈妈,怎么样啊?” 那小姑娘应了声“好”便举起杯子干了,又让服务员连续倒了两杯,依次干完,竟连干三杯。
满坐皆惊,引起一片掌声。
连倒酒的服务员都惊得愣在当场。
刘经理当即便掏出支票签了字。
这样或诡异或残酷的饭局每天都在上演着,房间里高朋满座,桌子上觥筹交错,私下却是暗自较劲。
“饭”和“局”,有些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社交饭局,办事求人 传统的中国,是一个关系社会。
摆脱不了这一现状的中国人,只要办事,先想到有没有关系。
违章开车牌照被扣,先问亲戚朋友交管局有无熟人,然后再拉出来吃饭。
几乎可以说只要需要求人,便都可以饭局开场。
单位的饭局,同事之间,是为了互相照顾工作,上级请下级,为了维持稳定,鼓舞士气,收买人心。
下级请上级,为了升职、涨工资、部门调动,甚至单纯为了说错某句话而道歉。
名目繁多,数不胜数。
现在,被称为象牙塔的学校,亦有社交饭局的渗入。
考试不及格、被记迟到旷课次数过多、夜不归宿被捉等等,只要犯了事就得拜托和老师关系比较好的同学把老师请过来,摆上一桌,请客了事。
也有想竞争团委干部之类的同学请客拉选票,或是男人追女生的“相亲饭局”,有些漂亮女生是每个星期都专门等着有人来请客打牙祭的,吃完就抬屁股走人,甚至连请客的人什么模样事后都不记得。
社交饭局以男性为多,女性更喜欢快餐和小吃,“所以,懂美食的人中男性更多”。
“政府间的饭局其实并不多,更多的是下级请上级,或者政府官员吃别人。
企业间拉关系的饭局很多,也吃的奢侈,富豪摆出的高档饭局,基本都是公关性质的。
一般的公司也都将招待费作为普遍的正常开支。
”袁岳说。
商务部网站提供的数字显示,2005全年餐饮业零售额实现8806亿元,同比增长16.8%,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4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将达到13.9%。
中国烹饪协会副秘书长边疆解释说,8806亿的营业额,这数字是1978年的108倍。
连续15年都实现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餐饮业增长率一直位居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之首。
这说明居民收入水平在增长,社会的服务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多的人喜欢在外吃饭而不是在家。
中国烹饪协会提供的数字还显示,在陕西、四川、广东等地,餐饮业已经成为该地的支柱型产业。
全国目前有各类餐厅400多万家,从业人员多达2000万人。
边疆认为,改革开放初期,饭局多是商务饭局,如今则以大众消费为主体,多数是家庭及朋友聚会,这说明人们的消费观念也起了很大变化。
饭局潜规则 沈宏非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中国的饭局名目很多,有商务的联谊的死人的生孩子的,每个饭局都有其功能,并且各地之间差异很大。
” 初来北京工作的记者陈磊说,广州上海北京的饭局各有特色。
上海的请客吃饭,朋友聚会公司联谊的较多,不像北京,凡是在大馆子吃饭的,都是有背后交易的。
从习惯上说,北京还是一个人情社会,而在广州,因为比较崇尚个人努力,办事的饭局就较少。
辽源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刘助则豪爽地回答:“在俺们东北,上来先喝酒,饭局好不好那要看酒好不好,喝多了喝醉了那才是最佳境界。
而且都是白酒。
” 组织一个饭局,必定先要想好要邀请的人选,被邀请者也都很关心你还邀请了谁,估算自己在邀请者心中的位置。
其中有没有和自己有过节的,有没有和自己很投缘的,以决定去或不去。
而这些事情,几乎都是在一瞬间就考虑完的。
“饭局在中国人的交往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中国的公、私观念不像西方人那样清楚。
西方人如果在办事过程中相互欣赏,也会约吃饭,但对于他们吃饭只是办事的成果。
而在中国,吃饭却是办事的工具。
”袁岳分析说。
与此同时,袁岳也注意到,将饭局作为商品时,因为处于较低阶层的请客者因购买力的局限,往往会采用低成本社交,所以,他们的社交饭局档次也较低。
处于较高层次的被请者因为经常参加各类饭局,因而更加关心饭局的特色,而非档次。
饭局作为一种工具,必然有一些一般工具所具有的共性及使用规则,并且不同的饭局规则也是不尽相同的。
比如老同学之间的聚会,一般男人是不能带着现任女朋友去赴会的,同行业之间的饭局上是不能谈论自己单位或询问别人单位的内部机密的,企业之间谈判的饭局上是不能带着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去赴宴的…… 南京真知味饭店的老板沈加林笑着说,“决定饭局的档次不是请客者的阶层,而是所要托付之事的轻重。
越重要的事情,饭局档次也就越高。
而非功利性的朋友聚餐,反而会选择小馆子,更加随意。
”。